诵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声声慢》该用什么样的配乐 求链接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教​学​对​象​分​析​】​
​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
​【​教​材​分​析​】​
​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李清照的《声声慢》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处境和心情?诗中用的几个叠词有什么好处?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李清照的《声声慢》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处境和心情?诗中用的几个叠词有什么好处?
李清照的《声声慢》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处境和心情?诗中用的几个叠词有什么好处?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词作鉴赏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   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   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李清照著名的词一首和词的朗诵技巧_百度知道
李清照著名的词一首和词的朗诵技巧
帮忙,拜托拉如果有一些多音字和少见的字,能注音的还请注音因为我要朗诵的尽可能偏长,但不能太长
已经定下是 <声声慢>拉现在想知道哪些地方该读重音,那些地方该快 哪里该慢麻烦拉
提问者采纳
反觉一股冷清的气氛袭来;堆积。“晚”,仰望旧时相识的大雁。  (1)“寻寻&#47,饱受着愁苦的折磨、晚来&#47,孤独寂寞地坐在窗下;觅觅。  (1)“满地&#47,大概只有天上的秋雁,再加上天上下着绵绵细雨,于是借酒浇愁,我们感受到诗人四顾无言,怎敌他,是最难保养自己身体的,也是人的心头在滴泪!”  朗读提示,一回回的折磨,划分停顿,正/时候。守着/旧时&#47,整个院子被阴森的梧桐笼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自言自语、凄苦的生活感受,如在喉咽,要读出这种语气;相识,又名“神光灿”“寒松叹”“凤求凰”等、面容消瘦的老妇了,这种情感再也无法掩饰,凄凄(阴平)&#47。我们可以想象这时的诗人不是“轻解罗裳,要读出无奈与无助、梧桐滴雨浑融为一体。她感觉到生命有如落花;惨惨&#47。读时语速要慢,轻声传出,早饮。此时风送雁声,看什么也不顺眼,语调上扬;觅觅(去声)。  (2)“乍暖&#47,而韵律感极强;窗儿,语速放慢。”  朗读提示,体会诗歌的感情,创造出一种与天地盈虚消息相通的生命体验的混沌境界,然而却愁上加愁。  (二)赏析,也就是自己正伤心的时候、点点&#47。  小结,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惨惨(上声)&#47。敌,诗人起来,找不到精神的依靠了吗,独自&#47:我们想象、诵读;伤心,欲泣无泪、重音。人在愁肠百结的时候,时间是清晨,如今谁还有心情去采摘它欣赏它呢。两个“戚”字叠用,诗人心头欲说无语,然而词人却无心摘菊赏菊,却是&#47,冷冷(上声)&#47。”  朗读提示、体味  1,独上兰舟”的温情少妇了;次第,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完呢?”  朗读提示,读时语速加快?读时“这次第”,憔悴&#47,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寻觅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我”多么希望寻觅出一点什么来寄托“我”的寂寞啊,听着雨打桐叶的声音;滴滴,要表现出哀痛中有一线略带苦淡的欣慰,最难&#47?学生朗读上阕。院中开满了菊花;戚戚,那从故乡的方向飞来的大雁却是我旧时的相识,冷冷&#47、重音。读时,有的版本作“晓”,更增愁绪,心理上要有一个停顿!  (2)“梧桐&#47,抵挡;黄昏,独自一人到处漂泊;堪摘,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愁”要重读强调;清清;怎生得黑。就这么样独个儿守着窗儿,也觉酒淡,有凄苦的意味在里面,读出起伏跌宕;黄花&#47,凄凄&#47。“梧桐”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首词表达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黑暗也不能充满空荡荡的心灵。她讨厌秋天忽暖忽寒的天气,那是怎样的凄清;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使人对生命的感觉与憔悴落花:“寻寻觅觅”即寻觅又寻觅,好似梧桐在落泪:词的上阕;将息。三杯/细雨。“戚”即忧愁悲伤。  小结;淡酒:庭院中开满的菊花像是堆积起来的一般,道出万般悲绪,体会诗歌的感情,尤其是到了黄昏,表明忧愁悲伤的程度之深,到&#47。”  朗读提示:词的下阕。多少可以沟通的,这气氛就更使自己的内心倍感凄惨和忧戚,更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两盏/了得。然后,抵抗?学生朗读下阕?那是他乡遇故知的情感吧,“了得”二字,点点滴滴,而是一个两鬓花白?读这几句时,充塞心头的是雨打桐叶;有谁/又想借酒浇愁,却可恨酒味淡薄,一次次的打击,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与她为敌,心里空荡荡地没有着落,已使她失去生活上精神上的寄托,是不会有谁来光顾采摘的,读时要注意这一点,雁的伤心也是人的伤心;愁字&#47,又怎么能熬得到天黑,这或许更是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岂不等于说在人间已找不到“旧时相识”,然后稍作停顿。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47,几乎全用口语;清清(阴平),写女词人寻觅精神寄托而不得,她的心中似乎有一个“黄昏情结”。字里行间流露出破家之愁和亡国之恨,如今&#47。  2。这种情形,它与人一样憔悴和损耗生命。  (3)“雁过也;还寒&#47,而“我”如此地憔悴,有如庭院里满地堆积的黄花;风急:此处的“乍”字是与“还”字呼应的;损,怎一个&#47,凭借着黄昏时候半暗半明。写词人孤独寂寞、朦胧模糊的光色,秋意正浓,感人之极。刚觉得有点暖和却又冷了起来的时节,敌不住凄凉的急风、叠字的节奏:北雁南飞的时候,但是把它当作“旧时相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刚……又……”。这&#47,发出一声长叹,无法抵挡寒风。词人喜欢写黄昏,划分停顿;更兼&#47  声声慢”为词牌名,原名“胜胜慢”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8条回答
闻说双溪春尚好,轻解罗裳。沈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如今有谁堪摘,两处闲愁,憔悴损,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zé艋měng舟。这次第,却是旧时相识,到黄昏!雁过也,怎一个愁字了得,月满西楼。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
寻寻觅觅,却上心头,载不动,点点滴滴。乍暖还寒时候,凄凄惨惨戚戚,独自怎生得黑、许多愁。一剪梅
红耦香残玉簟diàn秋。满地黄花堆积。争渡。争渡,独上兰舟,误入藕花深处。兴尽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此情无计可消除?守着窗儿。花自飘零水自流,也拟泛轻舟。才下眉头,日晚倦梳头,最难将息!梧桐更兼细雨,怎敌他晚来风急,正伤心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冷冷清清。一种相思。物是人非事事休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i4)..。 &乍暖&还(huai2)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ji1)。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说明:/表停顿,比逗号略短的停顿,旁边有..的表示重音,&&表连读,就是稍快,拼音后数字表声调。个人意见,仅供参考,祝你好运!这是百度里的朗读篇,可参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轻声)——(急速)凄凄惨惨—戚戚。乍(四声)暖还(hai)寒时候(语速中,含情)——最难将息(“最难”两字连读,“将息”两字降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语气加重)——晚来风急?(含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语气平和,略带哀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语速平和,略带苦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拖长)字了得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轻声)—— (急速)凄凄惨惨—戚戚。 乍(四声)暖还(hai)寒时候(语速中,含情)—— 最难将息(“最难”两字连读,“将息”两字降调)。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语气加重)——晚来风急?(含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语气平和,略带哀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语速平和,略带苦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拖长)字了得 朗诵时可想象一个国破家亡的女子,在夕阳西下,孤雁南飞的时候,哀怨地吟唱心声的情景,置身处地,这首词并不难朗诵另外,百度的音乐mp3中可以搜到这首词的朗诵,有专业的朗诵,可以好好模仿一下.那几个多音字其实不用多管,不同的念法有不同的涵义,其实都可以解释的通最后,为您加油,朋友!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词其实只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然后将自己脑海中的词读下来,自然停顿就可,不需要特别的死记硬背.(以上仅供参考)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剗袜,不穿鞋。)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再看这首送别之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请看这首《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这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的悲凉。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那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原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多情多才的李清照,于是经常将这些充满深挚情谊的词篇寄给丈夫,鸿雁传情,以寄托自己的相思情怀,同时也是在婉言劝说丈夫早早归来,或早日接自己前去团聚。这些作品中,以《醉花阴》最为著名,词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卓绝千古清照词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年),赵挺之升为宰相,排元佑党人最力。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籍元佑党,当时遂因此罢官。那时李清照处境极难,故此她上赵挺之的诗有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这两个儿女亲家,因了政见不同,不能顾全平日交情。李清照结褵后二年,赵明诚亦出任。但自从李格非罢官事后,夫妇更以学术与文学为重了。 在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之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第二年金兵陷山东,他俩不得不把历代收集的金石书画抛弃一大部分,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不久,高宗委派赵明诚做湖州(今浙江吴兴)大守。可是,从山东流亡到南京,沿途的风霜劳顿,赵明诚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湖州太守还未到任他就病倒了。后赵明诚为了哭奔母丧,旧病复发,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赵明诚病死于南京,那时李清照已四十七岁。在旧时代的环境中,丈夫几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去了丈夫,可说完全孤弱无依了。 在兵慌马乱中李清照逃难到台州(今浙江临海县)找她的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从此姊弟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由于亲人的死别,收集的金石在逃乱中依次失去,河山的变色,使她有着满腔悲愤的心情。五十一岁时李清照作「金石录后序」,详述乱前的幸福生活,及乱离中颠沛奔波之苦。她晚年流浪江南,死时年岁不可考,大约七十多岁。 李清照的作品和她丰富跌宕的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也曾受过改嫁的争论。靖康之变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将她个人在流亡生活中,所经历之悲酸凄苦,对死去丈夫的怀念和对故乡沦陷的感慨,反映在词上。 她在武陵春词云「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临江仙词云「谁怜樵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在清平乐词云「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在菩萨蛮词云「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她虽没直接说出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当日的国仇家恨,但是从她有血有泪的作品看来,她所表现的词作正是当时受难者的心理,也正是当时所有流亡者所遭遇国破家亡的呼唤。李清照个人生活的影子和那个时代的背景,是永远联结在一起的。而这些作品不只是生活的纪录,也是一个不屈者生命的流露。所以,李清照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群众的心声。她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词人,诚非偶然的事。 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五十一岁时李清照作「金石录后序」,详述乱前的幸福生活,及乱离中颠沛奔波之苦。她晚年流浪江南,死时年岁不可考,大约七十多岁。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其特点: 一、倾掳真挚情。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萧》等,满 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 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人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 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 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风凰台上忆吹萧》)。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漱玉词的口语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因为它是在口语基础上匠心独运、提炼加工的结果。故而落笔精警雅隽,语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被翻红浪”、“柳眼梅腮”、“红稀香少”、“云阶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传神,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善用白描法。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的意境。易安的白描与 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永遇乐》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 《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虽系以口语描述天象,不免使人联想起人间风云变幻、爱河如许风波,其深层意蕴是领略不尽的。 四、讲求韵律美。 李清照论词很重视声律,所谓歌词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这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漱玉词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夏承秦曾举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字,齿声42字,尤其是未几句,“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张端义《贵耳集》称赏“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曰:…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张端义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响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李清照善以寻常语度人音律,平淡人调殊难,奇妙而谐律,更是出神人化。以是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绝句,不是只因其艺术的功力,不是只因文字的机巧,当浩然正气贯于心胸与文学才华浑然一处时,下笔之处,天地惊鬼神泣之力,是缘于她的精神凝聚,气节支撑。 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人曾这样的点评项羽,“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喑呜叱咤,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人笑?他的失败原因‘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当其败北之时,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而项羽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英雄一世却没能战胜自己的自尊心!放弃了一线生机。” 从作者的切入角度和某个层面上说,我不反对这样的评说,但那只是就其切入角度的层面而言。纵观历史长河之内,英雄无数风流无尽,项羽的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从容舍身慰男儿之身,如此气节,在他英雄之躯訇然倒地之时,腾空而起,凌云直上,流传千里,摧人至今。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这是项羽之生命换来的抉择之笔,书写着一种忠贞: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联想到“霸王之别姬”可见其人文渲染和人格的魅力所至,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 李清照本女儿之身。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一个坎坷漂泊的女子,一个沧桑憔悴的女子。笔墨所抒人杰之“杰”,高出众人几层之上;鬼雄之“雄”,豪踞鬼神遍及之处。一个“思”字,标示她的思想所向、志向所指,何等的无畏生死之气。此一绝句在她温香萦绕、弱吟娇叹的文字中,异笔突运,异军突起,这是她另一种的底蕴显露,是她别一种的气质光彩,是亡国之悲忿、爱国之强烈、命运之不屈的铮铮风骨和铿锵见证。 星光灿烂的古典文学长河,群星璀璨无比,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一路走过之处,给后人留下的斑斓印记。无法计数的才子佳人以其流光溢彩的才华,在文学史上取得了浓墨重笔书写自己名字的资格。但无论青天白日之下,还是明月当空之时,打开诗词集锦,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句,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总会使人肃然起敬,凝神起思,思而钟情! 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从李清照这位以婉约凄美而娇峙文坛的女子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在那样一个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社会中,宋代理学家们绝没想到撑起这一时期词的大厦的竟是一个“应该”被封建礼教死死束缚的女子。 生于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的李清照是幸运的,因为她出身非同一般,贵族世家,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博古通今,多才多艺并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脱俗的气质秉赋,再加上漱玉泉的涓涓细流,便淘洗出了这样一位美貌多情、才华横溢的易安居士。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朗读古典诗词时,要细心揣摩诗情,揣摩作品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情绪的变化,在轻重、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作者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做到以声传情。 那么《声声慢》一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呢?应用怎样的声音来诵读呢?在声音和语调的轻重、缓急、曲直上应如何处理呢?请试着再读一下。
解读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总能带给我一种莫名的安静的感觉,她的词或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或沉重忧虑、沉郁感伤,但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因为她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所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者也。 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南渡后,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 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记忆最深的便是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的闺中词章的一首代表作,反映了清照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词以白描入手,先写她春晨觉醒,犹记昨夜醉梦中听到的风雨交加之声,从而引起对花事的关切。继而用卷帘侍女问答的方式,写出海棠花在暮春雨后,叶茂花残的景象,深婉曲折地表达了女词人惜春怜花之情,从中也透露出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淡淡哀愁。结尾“应是绿肥红瘦”句,语新意隽,形象奇美。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词人的心思细腻和多愁善感,以及侍女的粗心大意。 如果说早期的清照不知道何谓“愁”,那么自从和丈夫分别后,她的生活便失去了重心,无论看到什么,都能触发她心中的悲情别绪。即使是毫无关联的事物都能引起她对丈夫的眷恋,最具代表的便是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的那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秋天的凉意本就让人感到不舒服,不由的悲从心生。“瑞脑消金兽”却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也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却偏偏适逢重阳佳节,本应家人团聚,可丈夫却不在身边,自己独自一人,自然而然愁字升起。半夜的寒意将作者冷醒,却发现枕边无人陪伴,心中的寒意不由的更加深了一层。末句的“人比黄花瘦”更是将作者的相思之苦表现的淋漓尽致。 清照就是这样一个将所有感情都倾注于她的作品的才女,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是喜是悲,是爱是恨,是思念还是痛苦——她就是她,是封建女子的另类,她集才情和感情于一体。正是这个弱女子凭借自己的才气成为了婉约词派的著名代表人之一,使她的作品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文(冷风吹过) 风吹过后只有脸上刺痛的感觉和眼角的泪痕. 应一位朋友之请,今天来写写李清照名篇之一的《声声慢》赏析。哪位朋友有不同看法,请不吝指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识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语,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是她随宋室南渡,丈夫死后之作。她早年的作品也写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个人之愁,而这首则写得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家国兴旺交织之愁。 “雁过也”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到秋天,由北而南,李清照也是北人,避难南下。她的词,写雁的不少,早年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还有“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尽”,虽也充满离愁,却含有甜蜜的回忆和相逢的希望,这首,则表现了一种绝望和极度的伤心。仰望则见辽天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已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已经凋谢 。往年,在菊花盛开时摘来戴在头上,而今,谁有这种兴会呢?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所闻所见所感,无不是使人伤心之事,“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捱到黄昏,秋雨梧桐,也只有更添愁思。“细语”的“点点滴滴”,也是只有在这种极其寂静的黄昏,“守着窗儿”才能听到的一种微弱而又凄凉的声音,而对于一个伤心的人来说,雨滴不但滴向耳里,也滴向心头。整个黄昏,就这么点点滴滴,何时才得完结呢?还要多久才能滴到天黑呢?天黑以后,不还是这么滴下去吗?这番光景,难道是“一个愁字”能够包括得了的? 无限痛楚悒郁之情,从内心喷薄而出,自然深切感人。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今天有许多外校的老师来听课,临时安排了一节课。上午已经有一个同学演讲了,明天轮到谁?能不能提到今天来一个即兴演讲? 生1(孙海林):(站起来,准备走上讲台,但因听课的人太多无法出来,老师说“你就站在座位上演讲吧”!他想了一下后)我就以我桌上的名言“没有人会挫败你的心情,只有你自己放弃坚持的可能”来演讲吧…… 师:孙海林能在这么多人的面前灵机一动发表即兴演讲真不容易,美国总统也不过如此嘛!我觉得他的演讲用一句广告词归纳很合适,那就是“爱拼就会赢,敢唱就会红”!(笑)不过他好像稍微有点紧张,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情绪,我们来听一首歌吧。(老师开始操作音响,然而不巧的是功放机恰恰在这时坏了,于是老师说)还是我来唱吧(稍停):“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随着歌声同学们的掌声有节奏的响起,甚至听课的老师也在唱完后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同学们猜猜看今天我们上什么课(课前没有透露任何信息——有意如此!) 生2:韩寒!(前段时间我们刚研究了韩寒) 生3:《读&伊索寓言&》!(刚上完《为了忘却的记念》) 生4:李清照!(大概唱了李清照的歌吧!) 老师:真聪明,听歌可不是免费的,我们今天研究李清照的词!(出示课件标题《将诗歌进行到底——李清照词赏析》) 师:同学们说这个标题取得好不好? 众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5:使人想起“将爱情进行到底”!(笑) 生6:与课上的内容很切合! 生7:使用了主标题和副标题! 师:对,“我忍不住要停下来表扬一下自己”(“新东方”徐小平语)取了一个这么好的标题,这表达了我要将同学们引上爱诗、读诗、进而写诗甚至做诗人的阳光大道的决心和企图!(笑) 但是,我说这个题目有问题你相信吗?(同学们愕然!)因为它是一个病句!(大大的惊愕!)“进行”是不及物动词,尽管用一个“将”字把“诗歌(或爱情)”提前,但一复位就“原形毕露”,我们能说“进行课桌”吗?我们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它的流行,其实流行的东西存在许多的错误,比如“痛并快乐着”就是一种不合常规的说法。我说这些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养成“思考一切”(马克思语)的习惯。不过我们今天还是将错就错借用一下吧! 诗歌作为我国文学的源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鲁迅先生说原始社会的劳动号子“杭育杭育”就是诗歌的发源,可见诗歌的源远流长。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不爱诗就是文学趣味低下”,“因为一切文学的东西都必须有诗的气质”。几年来诗歌的教学也越来越引起语文界的关注,去年的《语文学习》有一期的封面赫然印着“呼唤诗性的回归”,高考诗歌鉴赏的分量越来越重,也取消了“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提法,有人甚至认为高考只须考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幅对子即可。 我为什么要用李清照的词作为这节课的内容呢?因为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大家对李清照的词比较感兴趣,而且李清照的词通俗易懂,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引子进行一点研究吧。 下面我说说鉴赏诗歌的一些要领:一是要注重朗读,最好能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是要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诗歌是跳跃性的。否则理解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个痴呆病患者在床前发呆(笑)!三是要敢于见仁见智,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锻炼的“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能力。好,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李清照? 生8:她是个女的!(笑) 生9:她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师:连婉约派都知道,不简单! 生10:她的丈夫叫赵明诚,是一个金石收藏家。 师:嘿,都知道她老公是谁,看来李清照是一个大明星啦!(笑) 生11:她的生活很挫折! 师:怎么个挫折法? 生12:不是很清楚。 师:好,下面我们看看她的介绍。(出示幻灯片)(着重李清照生活的前后期的不同) 师:那么你们对词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词有几个“小名”? 生13:词由词牌、上阕、下阕组成,它又叫长短句。 师:对,不过有的词未必有上下阕,比如小令。词还有曲子词、诗余(可见当时词的地位之低,柳永就曾经愤然说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琴趣等,大家看幻灯片(词的知识)。 师:下面我们看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能同学们更熟悉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有哪位同学愿意把那首词有表情的背诵给大家听? 生14(刘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读得真好!展现了李清照少年时候浪漫自在而又充满情趣的生活画面!你愿意继续读这一首《如梦令》吗? 生15(刘景):愿意!(稍停)《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哪位同学来评一下她的朗读? 生16:我觉得还可以读慢点,“知否?知否?”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应”应该读“yīng”,不读“yìng”。 生17:我觉得应该读得伤感一些! 师:理由呢? 生17:因为古人一般借酒销愁,加上有一个“瘦”字,李清照有一首词,里面就有“人比黄花瘦”的句子。 师:那是李清照的《醉花阴》,原词是这样的(老师背):“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么你认为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晚期作品啰? 生17:是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18(万海燕):我认为是她的早期作品! 师:为什么? 生18(万海燕):因为喝酒不一定就是销愁,人逢喜事的时候也可以喝酒庆祝!李清照早年就经常喝酒,这从她的另一首《如梦令》里一句“沉醉不知归路”可以看出来,再说这首词也表现了李清照的闲情,你瞧还有人不慌不忙给她卷帘,还有她对花草的关心也可以领悟到这一点。 师:那么你认为那个卷帘人是谁呢? 生18(万海燕):我想应该是她丈夫赵明诚吧! 师:瞧,“做女人真好”,还有丈夫来卷帘!(笑)那么你觉得“绿肥红瘦”的“绿”是草啰? 生18(万海燕):我想是吧! 师:加一个“吧”字似乎把握不大?有不同意见吗? 生19:我觉得卷帘的应该是她的佣人,不然她不会这么问,那个“绿”应该是叶子,这样才能与花相配。 师:我也同意你的看法,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当时是以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去问丫鬟的?她为什么要这样问?而丫鬟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回答主人的? 生20:我觉得李清照的问表现出她对昨夜雨后花儿的关心,担心经过风雨的摧残花儿是否还依旧,而丫鬟的回答似乎漫不经心,这令李清照很失望,所以她纠正她的丫鬟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说得多好,你是李清照的知音,你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那么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呢? 生21:我想是对春花的爱惜也就是对春天的爱惜吧! 师:我也基本上同意你的看法,谢谢!下面大家把这首词背出来行吗?(学生齐答:“行”!)你们说要几分钟?(两分钟!)好吧,就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开始! (两分钟后)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 生22:我来吧!(流利的背诵出来) 师:好!这首词大家一定能够很容易的背诵。我们还是看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声声慢》吧!为了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我亲自来朗诵给大家听,请大家倾听、感悟、评价,要求与上一首一样,“有疑则问”“有感则发”。(老师开始有表情的朗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大胆的评一下我刚才读的效果! 生23:我觉得读得不错,读出了李清照当时的凄苦的心情,不过似乎过于夸大了这种情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种看法我估计有一定的代表性。昨天晚上我在家练习这几句的时候,我儿子马上就“呃儿”(做作呕状)了一下(笑)。不过我以为要表现李清照当时的那种情绪非得用这种语气不可,改天功放机修好了我把名家的朗诵放给大家听就会发现怎样的朗读才能取得表情达意的最好效果。 师:那么你们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呢? 生24(肖朋):肯定是晚期! 师:为什么? 生24(肖朋):你瞧,人都成黄花了,当然是晚期了!(笑) 师:有眼光,这首词确实是李清照晚期的作品。大家就这首词谈谈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生25:老师,上阕中“怎敌他晓来风急”应该是“晚来风急”,因为我在江苏省的课外读本《古诗文》中看到的是“晚”,再说哪有早上喝酒的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别的同学怎么看?(环视同学,看出基本上赞成该同学的观点)那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点目前学术界确实存在两种意见,不过我基本上同意用“晓”的观点,因为这样更能表现出李清照一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情态,另外,其实古人还有一个早晨卯时喝酒的习惯,叫做“扶头卯酒”。那么全词还有那些地方流露出作者这种感情? 生26:开头连用14个叠词的运用就是最明显的地方。这14个叠词写出了李清照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冷冷清清”是她的处境,“凄凄惨惨”是她的感觉,“戚戚”是她的伤心。 师:分析得很到位!你们觉得她“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 生27:应该是从前的快乐美好的日子吧! 生28:和他丈夫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生29(杨翔):寻找一件宝物!(笑) 师:哦,这倒是一个新见解…… 生29(杨翔):你们误解了,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李清照后期不断的在寻找赵明诚生前卖给波斯人的一件宝物,想把它们献给南宋王朝作抗金的费用,但最终没能如愿。 师:好,课外书读得多就是显得知识丰富,这个问题留待我们课后再去考证好吗?我觉得这首词主要还是希望能找到一点可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的东西。还有哪位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生18(万海燕):我觉得最后一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好,它将全文的悲哀推向了高潮,你只要读到最后一句再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自然就会知道李清照的心境之悲哀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师:能够以读带悟是诗歌鉴赏的一条很效的途径。还有那些地方值得我们推敲学习? 生18(万海燕):我认为这首词在情景交融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严冬才过,初春刚至,北雁南飞,黄花堆积,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撩起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的伤感,所以只好借酒销愁,哪知“借酒销愁愁更愁”,再加上雨滴梧桐,更是催人落泪,仿佛是滴在李清照受伤的心上! 师:说得太好了,你简直就是一个小诗人,平时喜欢写一些诗吗? 生18(万海燕):是的,我觉得读诗和写诗都是一种享受,它可以尽情的抒发我的情感。只是有时觉得功底不够! 师:谢谢!你为我们作了一个示范,相信你以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会在诗歌方面取得一点成绩! 生18(万海燕):谢谢老师! 师: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借用刚才万海燕的话作为一个小结吧。接下去我想请同学们把两首词在艺术上作一个比较,从而进一步的走近李清照。哪位同学先来? 生30:我觉得这两首词代表了李清照不同时期作品的情感历程,对我们了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很有好处。 生31:我觉得这两首词都体现了李清照词“语言清丽,朴素自然”的特点。 生32:我不是很喜欢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词风,我倒是更喜欢以苏轼为代表的“豪 放派”词风,因为那些词更能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豪情! 师:这正体现了欣赏文学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让我们就把这节课作为一个美丽的开端吧!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课后上我们学校的语文网参加讨论,我会把有关资料发到网上去,并希望大家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老师出示课后探讨题:○1.找出李清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词进行比较研究,加深对李清照词风的认识。○2.任选一首李清照的词写一篇鉴赏文字。○3.将苏轼或辛弃疾的词与李清照的词比较,体会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或者将柳永的词与李清照的词进行类比阅读,感悟婉约词风的特色。——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但同学们似乎余兴未了!) 最后我们来轻松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把下面这首诗读一下? 生33:我来吧——“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师:哪位同学来把这首诗倒过来读一下? 生34:我愿意——“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清池。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同学们有一种新鲜感) 师:这叫“回文诗”,可见诗歌的趣味无穷,值得研究!好,就此打住,下课! (说明:这是对外校老师开设的示范课,配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学习重点,也暗合“研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欣赏”作准备。)
在baidu的MP3下面搜索:声声慢 李清照 。有名家朗颂下载和试听
你首先要把这首词的意思搞清楚,然后好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带着这份感情去朗诵,关键是要把这首词的感情读出来就行(要多练几遍)。
寻寻 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 乍暖 还寒 时候,最难 将息。 三杯 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 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 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 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 怎生 得黑? 梧桐 更兼 细雨,到 黄昏、点点 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重音:凄凄惨惨 最难 风 却是 憔悴损 愁字
百度的音乐mp3中可以搜到这首词的朗诵,有专业的朗诵,可以好好模仿一下
狼和狈的故事 前言:我有个亲戚是地质勘探队员,以下是他讲的亲身经历。 我们地质勘探队分好多组,我属钻机组。一次,我们的钻头坏了,几个钻头都坏了,组长派我到大队去领钻头。大队驻扎 在一个大镇上,离我们那个小组相当远。我赶到大队所在的镇上,领了四个钻头,装在一只大口袋里,我搭上肩头就想赶回小组去。从大镇出发,已是黄昏时分。当时天气寒冷,日短夜长,背着沉甸甸的四个钻头,只怕天黑以前赶不回去。但是我怕耽误组里的工程,匆匆吃了些东西就急急赶路。 我得走过一个荒凉的树林。林子不大,但是很长,都是新栽的树苗;穿过这一长片树苗林,再拐个弯,再爬过一座小小的山头,前面就是树庄。过村庄就是大道了。 我走得很快。将要走出树林的时候,忽觉得身后有什么家伙跟着。这地带有狼。我怕是狼,不敢回头。我带着一根棍子,也有手电筒。不过狼不怕手电。我不愿惹事,只顾加紧脚步往前走。走出树林,看见衔山的太阳正要落下山去。太阳一下山,余光很短。我拐了弯上山不久,山里就一片昏黑。我指望拐弯的时候甩掉身后跟着的家伙,可是我仍然觉得背后有个家伙跟着。我为了壮胆,走一段路,就放开嗓子轰喝一声,想把背后那家伙吓走。我走上山头,看见月亮已经出来了;下山的时候,月亮已经升上天空。我快步跑着冲下山坡,只觉得跟在身后的家伙越逼越近了。月亮明亮,斜过眼睛瞄一瞄,就能看见身边的影子。我身后跟着的不是一头狼,是一个狼群! 前面就是村庄。我已经看见农家的场地了。我忙抛下肩上的大口袋,没命地飞奔,一面狂 喊“救命!”一群狼就围着我追上来。 村里人正睡得浓,也许是风向不顺,我喊破嗓子也没个人出来。月光下,只见场地上有个石碾子,还有一座和房子般高的柴草垛子。我慌忙爬上柴垛,一群狼就把柴垛团团围住。狼跳不高,狼腿太细,爬不上柴垛。我喘着气蹲在柴垛上,看着那群狼围着我爬柴垛,又爬不上。过了一会儿,有一两只狼就走了,接着又走了两只。我眼巴巴等待狼群散去,但是剩下的狼并不走,还在柴垛周围守着。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两只狼回来了,同时还来了一只很大的怪东西,像一头大熊。仔细一看,不是熊,是两只狼架在一起:一只狼身上架着另一只很大的狼。几头狼把那头架在上面的大狼架上石碾子。大狼和其它三四只狼几个脑袋聚在一起,好像在密商什么事。那头大狼显然是发号施令的。一群狼随即排成队,一只狼把柴垛的柴草衔一口,放在另一处,后一只狼照样也把柴垛的柴草衔一口,放在另一处。每只狼都挨次一口一口的衔。不一会儿,那柴垛就缺了一块,有倾斜的危险。我着急得再次嘶声叫喊救命!村子里死沉沉地,没一点动静。 一只只狼一口一口又一口地把柴草衔开去。柴垛缺了一块又缺一块,倾斜得快要倒了。我自料柴垛一倒,放定是这群狼的一顿晚餐了。那头大狼真有主意。狼爬不上柴垛,可是狼能把柴垛攻倒。我叫喊无应,又不能插翅飞上天去,惶急中习惯性地想掏出烟斗来吸口烟。我伸手摸到了衣袋里的打火机。狼是怕火的。反正我也顾不得自身安全了。我脱下棉袄,用打火 机点上火,在风里挥舞,那件棉袄就烘烘地着火燃烧了。我把燃烧着的棉袄扔在柴垛上,柴垛也烘烘地燃烧起来。这时候大约已是午夜三点左右,我再次向村里叫喊:“救火呀!救火呀! 着火了!着火了!” 火光和烟气惊醒了村民。他们先先后后拿着盆儿桶儿出来救火。一群狼全逃跑了。只有石碾上的那头大狼没跑,给村民捉住。原来它两条前脚特短,不能跑。它不是狼,是狈。 柴垛的火很快就扑灭了。我拣回了那一口袋四个钻头,没耽误小组的工程。那头狈给村民送给河北动物园了。我们经常说“狼狈为奸”,好像只是成语而已,因为狈很少见。没想到我亲眼看到了“狼狈为奸”。狈比狼刁猾,可是没有狼的支持,只好进动物园。
百度的音乐mp3中可以搜到这首词的朗诵,有专业的朗诵,可以好好模仿一下.那几个多音字不用管它,不同的念法有不同的涵义,其实都可以解释的通.
李清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声慢 李清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