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柴d6114上柴发动机怎么样为什么在给力的时候冒烟,而且是加油越大烟越大?

网传《30 年的机长告诉你哪些航班不安全》中有哪些科学和不科学之处?
&a href=&http://mp./s?__biz=MjM5MDA2NDU4MQ==&mid=&idx=5&sn=903ebf8edbd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0年的机长告诉你哪些航班不安全,不想死的进来看看!&i class=&icon-external&&&/i&&/a&微信上多人转发,总觉得不完全科学。&b&请问文章中有哪些科学和不科学之处?&/b&&br&原文如下:&br&&blockquote&&p&这是来自一架波音飞机机长自白。&br&首先进行一下科普,此次失联航班是南航的共享代码航班,共享代码的意思只是南航可以卖这架飞机的票,其他什么都没有。所以理论上这依然不是一次南航的空难。&br&其次,波音777-200机型俗称772,双发宽体长距离客机。空客公司对应机型为A330-300。2013年韩亚航空在美国机尾触地的机型也是772。&br&再次,红眼航班没有标准定义,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标准是:飞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且起飞时间在00:00分之后的航班。&br&最后,此航班为标准的红眼航班。亚洲的航空公司和美洲的小型航空公司喜欢飞这种航班。优点是便宜,不会延误,长途旅行的话睡一觉落地能省一天住宿费和一天的在路上的时间。缺点后面说。&br&补充,客机高空坠海的生还几率是0%,坠山生还几率3%,降落在森林草原等生还几率有50%。所以不要再意淫掉海里比掉山里好这件事情了。&br&&br&========正文========&br&&br&&strong&记住,飞机出行仍是目前为止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strong&&br&关于航空出发前可以注意的事情&br&若不是万不得已,千万别坐红眼航班。千万别坐新舟,别坐麦道,别坐老机型,别坐将来的国产大飞机C919。别坐大韩航空,别坐亚航。&br&&br&&strong&【为什么不能坐红眼航班】&/strong&&br&1 能见度低,事故率高。多次隐藏的空难是乘客发现发动机冒烟或者机翼后有彩虹,外面黑不隆冬的乘客看啥?&br&2 地面跟机上人员睡眠不足,人体自身的避险体能反应下降,突发事件处理判断能力下降。&br&3 mh370这样2:40失去联系但7:30才公布。用屁股想都知道官方在等7:30上班。意思就是,红眼即时空难了,别人也等睡醒了才能救你。&br&4 能否从空难中幸存下来取决于坠毁时的冲击力和机上人员的逃生速度。空难自古摔死的少,来不及跑烧死的多。你刚起床的时候跑的快还是吃完中午饭跑得快。&br&5 红眼航班主要针对是国际航班,国家民航总局2002年的时候下发通知,禁止任何国内航班跨零时起降。后来06年扩宽到200。08年禁令取消。基本上属于对经济利益以及航空出行人数猛增的妥协。但是好在,因为禁令执行那么多年,各大航空公司现在依然没有派飞跨零时起降航班的习惯。但愿以后也不会有。比起200块钱机票,你的命,和一次舒心的飞行更重要,而不是提心吊胆。想象同样的空中颠簸,外面阳光明媚跟黑去嘛空哪个更容易令你崩溃?&br&&br&&strong&【为什么不坐老机型和国产大飞机】&/strong&&br&每一次空难都会刺激飞机制造厂商对机械及控制系统的改良。气囊都没有的捷达跟配了8气囊abs,esp的14款捷达撞一下试试。&br&中国制造,你懂的。&br&&br&&strong&【为什么不坐大韩航空的飞机】&/strong&&br&数据显示空难最多的航空公司一是大韩,二是台湾地区的中华航空。&br&保险起见,一视同仁韩国航空,大韩航空,韩亚航空,韩国济州航空。&br&韩亚在美国那个772机尾触地跟开自动挡车油离配合不好熄火是一个意思——不故意作死不可能发生的。亚航比大韩稍微好一点,反正整个亚洲除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和全日空,其他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一个屌样子,在亚洲旅行还是坐国内的航空吧。&/p&&p&&br&&strong&【最好的座位在飞机倒数第五排中间】&/strong&&br&原则是靠过道比靠窗安全,飞机后部比前部安全。&br&1为什么后部比前部安全,因为一旦坠毁,永远是头部着地,机身能吸收一部分动能。&br&2为什么飞机中部也不安全,解体永远发生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具体表现在飞机,就是机翼连接处。&br&3为什么是中间而不是过道。因为越往后越颠,越往后起飞和降落的效应越明显,舒适度太低。并且毕竟不能看窗外是件很遗憾的事情。&br&关于飞行中乘客能够注意的事情&br&&br&&strong&【全程关闭手机电源】&/strong&&br&&br&这条十分非常特别以及very很重要!!!!!&br&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全程关闭手机电源。并在起飞后7分钟,降落前7分钟关闭其他一切电子设备!!!!!!!!!!!&br&二,飞行模式对飞机的干扰和开着机一样大。但是电子仪器的频率很容易发生跳跃,特别是在高空这样的强辐射,地面基站信号及其微弱的地方。&br&三,飞机上总有不关手机的。这件事情如同一个人脑袋里顶着一桶弄硫酸,每个人都往里滴几滴,但你不知道是不是你这滴就会让硫酸溢出来。&br&四,别跟我扯资本主义国家飞机上能打电话有wifi,资本主义国家还没雾霾呢没地沟油呢高铁不会遭雷劈呢有非死不可和推特呢。&br&五,不管你们听不听,反正只要我坐飞机,无!论!如!何!我!一!定!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的!玩!手!机!的!&br&&br&&strong&【全程系好安全带】&/strong&&br&这条没什么好说的。开车也是。骑机车请带好头盔护具。&br&&strong&【(看心情)观察窗外】&/strong&&br&1999年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教员在坐飞机的时候无意看了一眼窗外,发现机翼后面有彩虹,立即通知乘务长,随即航班返航,无人员伤亡。&br&整个事件没有新闻报道,太古内部的人茶余饭后的闲聊故事。解释一下这是个什么事故呢,飞机的航油主要储存在机翼上,备用油箱在机身。飞行途中有彩虹,说明航油有细小泄漏,雾化之后阳光一照自然就是彩虹。严重泄漏就是一道水柱。&br&同时可以观察引擎工作情况,若发生起火,爆照等事件立即通知乘务长。&br&不过即使你每天都坐飞机,想要遇到这样的事情至少要1万年。&br&&br&&strong&【如何自救】&/strong&&br&1脱掉你的高跟鞋&br&2防冲击姿势我倾向另外一种:手扶前排座椅,弯腰,咬紧下颚。两种姿势都能够有效的防冲击(在系紧安全带的前提下),LZ倾向于这个姿势的原因是。。。。相对来说看起来比较帅。&br&3听从乘务员指挥逃生。空姐的使命不是端茶送水,空姐的使命是维护乘客的安全,听从指挥能够救你和大家的命,跳滑梯请排队,早跳晚跳没什么区别,要死早死了。&br&4空难中10%是摔死的,90%的是烧死和烟熏死的。如果飞机起火且你活着,不顾一切往远处跑!不过如果不使用放冲击姿势你已经撞晕了,不系安全带你已经死了。&br&=======一点小TIPS=======&br&&strong&【飞机上的辐射是地面的300倍】&/strong&&br&&br&这个数字是我瞎编的,因为我不知道地面辐射值有多少,但是平流层的紫外线以及飞机本身的电磁辐射值相当严重。我媳妇同事一堆不孕不育的。所以大家乘坐飞机时尽量关闭遮光板,阻挡太阳辐射。&br&&br&&strong&【飞机上的热水细菌超多】&/strong&&br&&br&飞机的烧水壶十年不清洗,里面死蟑螂死老鼠水垢铁锈多的要死。并且飞机上开水的温度达不到100度,有80就不错了,所以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br&所以,不要跟空姐说要喝茶要喝咖啡要开水。你可以跟空姐说饮料隔水加热。并且飞机上是有酒的,想喝酒跟空姐要,别把自己灌醉。&br&&/p&&p&让更多朋友看看,带给你的亲朋更多安全&/p&&/blockquote&
微信上多人转发,总觉得不完全科学。请问文章中有哪些科学和不科学之处?原文如下:这是来自一架波音飞机机长自白。首先进行一下科普,此次失联航班是南航的共享代码航班,共享代码的意思只是南航可以卖这架飞机的票,其他什么都没有。所以理论上这依然不是一次南航的空难。其次,波音777-200机型俗称772,双发宽体长距离客机。空客公司对应机型为A330-300。2013年韩亚航空在美国机尾触地的机型也是772。再次,红眼航班没有标准定义,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标准是:飞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且起飞时间在00:00分之后的航班。最后,此航班为标准的红眼航班。亚洲的航空公司和美洲的小型航空公司喜欢飞这种航班。优点是便宜,不会延误,长途旅行的话睡一觉落地能省一天住宿费和一天的在路上的时间。缺点后面说。补充,客机高空坠海的生还几率是0%,坠山生还几率3%,降落在森林草原等生还几率有50%。所以不要再意淫掉海里比掉山里好这件事情了。========正文========记住,飞机出行仍是目前为止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关于航空出发前可以注意的事情若不是万不得已,千万别坐红眼航班。千万别坐新舟,别坐麦道,别坐老机型,别坐将来的国产大飞机C919。别坐大韩航空,别坐亚航。…
按投票排序
// 承蒙 同学错爱,感谢邀请!本来还想早睡早起的,看到这样的问题,实在不答就睡不着!先容我爆口粗——老子鬼火冒!首先,我的问题是:哪位是这“30年的老机长”?站出来让咱开开眼!不能你说是就是吧?如果发帖的人说人家爆料牵扯到利害关系,不方便露脸,那就怨不得我不愿轻信这样的标题吧!每条看了一下,写这垃圾的人,不能说完全不懂,但仅仅略知皮毛就编造如此恫吓人民群众的东西,骗粉也得有点儿讲究吧!你们呐你们,我又想引用美国华莱士的老朋友说过的那句话了:我觉得你们微信界还需要学习,你们很熟悉西方那套东西,全世界任何一篇帖子,你们转得比谁都快,但是转来转去的东西吧,又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首先我说了,标题我就不信!再来逐条看吧:红眼航班一般是国际航线没错,考虑到机票价格和落地时间,红眼航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红眼航班并不代表飞行员大清早8点钟起来洗漱穿戴好就在情报室呆着没事干直到半夜红着眼睛去开飞机吧?只要是正规的航空公司,都会严格执行飞行员的作息要求,你想加时局方也不答应,查出来责任很严重的(但个别节假日高峰期仍不排除超时飞行的可能)。也就是说,即使是红眼航班,飞行员也是会白天睡觉,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的。当然,在这里要批评一下三哥飞行员,他们就算是白天飞也经常睡不够。再补充一句,作者说“能见度低”,谁说只有半夜会起雾下雨,白天就一定万里无云?雷达是干嘛使的?盲降系统是干嘛使的?波音737-300算不算老机型?国内好多照样飞,咋的?飞机一出厂就不管了?零件坏了也不维护也不换?说得好像只有崭新的波音738配天空内饰的才坐似的。国产飞机咋了?工艺和品质确实不如国外名牌,但咱仍然在努力赶超好不好,美国西锐都被中航买了,咋了?拿不到适航证,甭管你几百年的祖传名牌,照样上不了天!大韩你坐不坐没关系,你觉得它老出事我理解,正如我不坐东航一样。但你打的那个比方我没太看懂,自动挡还需要油离配合?好吧,也许你是想说自动挡开惯了突然去开手动挡没配合好油离,我兹当你舌头没捋顺!你既然知道韩亚摔飞机是屁股先着地,怎么又说“一旦坠毁,永远是头部着地”,真是的,自个儿打脸动作这么麻利,我拉都拉不住,这么健忘一定要提前预防老年痴呆!有研究表明,飞机中间机翼上部位置反而更安全些,因为底部更厚。至于尾部安全还是前部安全,主要看坠毁时的接地姿势,有研究说尾部存活率高,但我一直认为那种宏观统计对于微观个人来说意义不大,不如放宽心,怎么舒服怎么来,毕竟飞机事故率极低,虽然很吓人,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一回。手机信号干扰飞机导航是因为没有做驾驶舱电磁屏蔽,现在国内国外有些航空公司逐渐在改进了,虽然起飞降落阶段仍然严禁使用手机,但那些飞机上都装了Wi-Fi的飞机你还要求全程关闭电子设备,我只能说:有日子没见过这么土的鳖了!还真是土鳖,国航和南航也在陆续推出带Wi-Fi的,30年的老机长居然不知道,而且第四条那就是典型的微博初级段子手的论调。滚蛋,别处要去,这儿没你的饭!有没有飞行教员我不清楚,99年有没有那么回事我也没去查,反正还是头一次听说(依稀有点儿印象似乎国外有过这类事)。但你要说中间的是备用油箱我不答应。机腹下面是油箱没错,但那叫中央油箱不叫备用油箱,如果中央油箱有油就会先烧中央油箱的油,烧完再烧机翼油箱里的油,老机长不会不知道,真要说备用油箱,那也应该是机翼的叫备用。但是短航程比如调机,中央油箱就可能不加油了,直接烧机翼油箱里的油,那又不叫备用了。“机长”,自扇十个耳光让老子们听听响儿吧!“跳滑梯请排队,早跳晚跳没什么区别,要死早死了。”我同意有序撤离,正如我先前就说过作者也算略知皮毛,但是华航那次滑行时飞机起火,烧了一会儿才炸,要真是抱着“要死早死了”的态度,不着急,坐会儿,喝口茶再走,那真就像作者前面说的不故意作死不会死。“空难中10%是摔死的,90%的是烧死和烟熏死的。”数字如此精确,出处在哪里?我记得以前的报道说是50倍,“一堆不孕不育”太危言耸听了!中国孕妇穿辐射服不知拉动了多少GDP!对于飞行员来说,气象雷达的辐射更厉害,“老机长”居然只字不提!最后一条,我拍个板吧:“30年的老机长”这辈子只坐过绿皮火车!配张川航机组的照片吧,虽然不够美,但贵在真实!
不好意思我来没有帮助一下……不懂其中奥妙,只想“目测”一下看看那语气,那明显的臆测,就知道一定是想火的段子而已。怎么看出来?1、滥用感叹号的。2、拍胸脯说数据但却不给出来源也不解释的。3、语气危言耸听,挑战常识而又故弄玄虚显示自己很懂、举世皆浊我独清的。4、无论什么问题都引申到体制问题或者政府原因或者什么中国特色你懂得之类的。PS:以上几条也适用于分辨部分知乎答案是否客观是否有帮助……
苍蝇不打不会自己死掉呗。首先进行一下科普,此次失联航班是南航的共享代码航班,共享代码的意思只是南航可以卖这架飞机的票,其他什么都没有。所以理论上这依然不是一次南航的空难。所以理论上这依然是南航的空难。这是准备洗地还是不准备洗地了?这点上CZ的确比较无辜,但是既然敢卖票赚钱,摔了的时候就得等着挨骂。有能耐自己运营一条不摔的。其次,波音777-200机型俗称772,双发宽体长距离客机。空客公司对应机型为A330-300。2013年韩亚航空在美国机尾触地的机型也是772。对应谈不上,竞争倒是不假。顺便发一下我们翻译的韩亚空难NTSB报告事故原因部分:这明显是飞行员不遵守八该一反对造成的空难。这种飞法摔飞机是时间问题,怨不得制造商。再次,红眼航班没有标准定义,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标准是:飞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且起飞时间在00:00分之后的航班。红眼航班(英语:Red-eye flight)是指在深夜至凌晨时段运行,并于翌日清晨至早上抵达目的地,而飞航时间少于正常睡眠需求(8小时)的客运航班。()最后,此航班为标准的红眼航班。亚洲的航空公司和美洲的小型航空公司喜欢飞这种航班。优点是便宜,不会延误,长途旅行的话睡一觉落地能省一天住宿费和一天的在路上的时间。缺点后面说。还行。补充,客机高空坠海的生还几率是0%,坠山生还几率3%,降落在森林草原等生还几率有50%。所以不要再意淫掉海里比掉山里好这件事情了。怎么统计的?给数据来源呗?========正文========记住,飞机出行仍是目前为止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关于航空出发前可以注意的事情若不是万不得已,千万别坐红眼航班。千万别坐新舟,别坐麦道,别坐老机型,别坐将来的国产大飞机C919。别坐大韩航空,别坐亚航。暂时还没看出未修复的这几种机型的设计问题。【为什么不能坐红眼航班】1 能见度低,事故率高。多次隐藏的空难是乘客发现发动机冒烟或者机翼后有彩虹,外面黑不隆冬的乘客看啥?机舱里面可以看见引擎情况。看下这个呗。2 地面跟机上人员睡眠不足,人体自身的避险体能反应下降,突发事件处理判断能力下降。这个是次要问题,不是主要问题。飞行员是有飞行时间限制的,不是随便飞的。3 mh370这样2:40失去联系但7:30才公布。用屁股想都知道官方在等7:30上班。意思就是,红眼即时空难了,别人也等睡醒了才能救你。我们的私有可靠消息源显示这纯属胡扯。敢情晚上ATC都下班了?有些下班了,有些值班的。因为晚上飞机少。这个消息晚上就出了,具体看当天新闻楼。4 能否从空难中幸存下来取决于坠毁时的冲击力和机上人员的逃生速度。空难自古摔死的少,来不及跑烧死的多。你刚起床的时候跑的快还是吃完中午饭跑得快。吃完饭跑还容易岔气呢。。看好逃生门,地板上有指示条可以在无光的时候顺着爬。当然如果你阅读了乘客的手册你会知道怎么处理的。5 红眼航班主要针对是国际航班,国家民航总局2002年的时候下发通知,禁止任何国内航班跨零时起降。后来06年扩宽到200。08年禁令取消。基本上属于对经济利益以及航空出行人数猛增的妥协。但是好在,因为禁令执行那么多年,各大航空公司现在依然没有派飞跨零时起降航班的习惯。但愿以后也不会有。比起200块钱机票,你的命,和一次舒心的飞行更重要,而不是提心吊胆。想象同样的空中颠簸,外面阳光明媚跟黑去嘛空哪个更容易令你崩溃?2002年,中国民航业相隔22天先后发生两起空难-和。5月11日,颁布一系列安全规定,包括了禁止任何国内航班跨零时起降,即对红眼航班祭出禁令。由于此禁令的存在,一些长途航线的时间安排受到限制,加大了机场资源的紧绷程度。2006年,民航局下发通知,国内所有机场客运航班时刻从零点延长至次日凌晨二时,延长至次日凌晨四时。2008年,中国大陆部分省市遭袭击后,民航总局下发通知,取消凌晨两点至六点禁止航空公司运行国内客运航班的限制,以帮助疏散滞留旅客。釜山空难看wiki吧。大连空难。。。这事反正有阴谋论,当然也有非阴谋论的解释,还有非阴谋论的对非阴谋论的解释。。。信不信在你了。【为什么不坐老机型和国产大飞机】每一次空难都会刺激飞机制造厂商对机械及控制系统的改良。气囊都没有的捷达跟配了8气囊abs,esp的14款捷达撞一下试试。中国制造,你懂的。照这么说,老飞机因为结合了以往事故的经验,已经修改了各种问题,应该优先选择。就是772,这几次事故也基本不是因为设计或制造造成的。因为MH370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坐大韩航空的飞机】数据显示空难最多的航空公司一是大韩,二是台湾地区的中华航空。保险起见,一视同仁韩国航空,大韩航空,韩亚航空,韩国济州航空。韩亚在美国那个772机尾触地跟开自动挡车油离配合不好熄火是一个意思——不故意作死不可能发生的。亚航比大韩稍微好一点,反正整个亚洲除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和全日空,其他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一个屌样子,在亚洲旅行还是坐国内的航空吧。不评论,看上面的报告去。【最好的座位在飞机倒数第五排中间】原则是靠过道比靠窗安全,飞机后部比前部安全。1为什么后部比前部安全,因为一旦坠毁,永远是头部着地,机身能吸收一部分动能。2为什么飞机中部也不安全,解体永远发生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具体表现在飞机,就是机翼连接处。3为什么是中间而不是过道。因为越往后越颠,越往后起飞和降落的效应越明显,舒适度太低。并且毕竟不能看窗外是件很遗憾的事情。无法吐槽。关于飞行中乘客能够注意的事情【全程关闭手机电源】这条十分非常特别以及very很重要!!!!!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全程关闭手机电源。并在起飞后7分钟,降落前7分钟关闭其他一切电子设备!!!!!!!!!!!二,飞行模式对飞机的干扰和开着机一样大。但是电子仪器的频率很容易发生跳跃,特别是在高空这样的强辐射,地面基站信号及其微弱的地方。三,飞机上总有不关手机的。这件事情如同一个人脑袋里顶着一桶弄硫酸,每个人都往里滴几滴,但你不知道是不是你这滴就会让硫酸溢出来。四,别跟我扯资本主义国家飞机上能打电话有wifi,资本主义国家还没雾霾呢没地沟油呢高铁不会遭雷劈呢有非死不可和推特呢。五,不管你们听不听,反正只要我坐飞机,无!论!如!何!我!一!定!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的!玩!手!机!的!资本主义表示我们的机长在飞机上掏出了iPhone拍照片:【全程系好安全带】这条没什么好说的。开车也是。骑机车请带好头盔护具。建议。不信邪的,上面NTSB那个报告看了没有?【(看心情)观察窗外】1999年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教员在坐飞机的时候无意看了一眼窗外,发现机翼后面有彩虹,立即通知乘务长,随即航班返航,无人员伤亡。整个事件没有新闻报道,太古内部的人茶余饭后的闲聊故事。解释一下这是个什么事故呢,飞机的航油主要储存在机翼上,备用油箱在机身。飞行途中有彩虹,说明航油有细小泄漏,雾化之后阳光一照自然就是彩虹。严重泄漏就是一道水柱。同时可以观察引擎工作情况,若发生起火,爆照等事件立即通知乘务长。不过即使你每天都坐飞机,想要遇到这样的事情至少要1万年。飞行员会听到主警报的。严重泄漏。。。你确定不是放油?至于备用邮箱也是胡扯。几个油箱是要保持平衡的,不是随便放的。【如何自救】1脱掉你的高跟鞋2防冲击姿势我倾向另外一种:手扶前排座椅,弯腰,咬紧下颚。两种姿势都能够有效的防冲击(在系紧安全带的前提下),LZ倾向于这个姿势的原因是。。。。相对来说看起来比较帅。3听从乘务员指挥逃生。空姐的使命不是端茶送水,空姐的使命是维护乘客的安全,听从指挥能够救你和大家的名,跳滑梯请排队,早跳晚跳没什么区别,要死早死了。4空难中10%是摔死的,90%的是烧死和烟熏死的。如果飞机起火且你活着,不顾一切往远处跑!不过如果不使用放冲击姿势你已经撞晕了,不系安全带你已经死了。等待推出时看一遍袋子里面的指南是很好的。=======一点小TIPS=======【飞机上的辐射是地面的300倍】这个数字是我瞎编的,因为我不知道地面辐射值有多少,但是平流层的紫外线以及飞机本身的电磁辐射值相当严重。我媳妇同事一堆不孕不育的。所以大家乘坐飞机时尽量关闭遮光板,阻挡太阳辐射。和这篇文章一样基本是瞎编的。【飞机上的热水细菌超多】飞机的烧水壶十年不清洗,里面死蟑螂死老鼠水垢铁锈多的要死。并且飞机上开水的温度达不到100度,有80就不错了,所以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所以,不要跟空姐说要喝茶要喝咖啡要开水。你可以跟空姐说饮料隔水加热。并且飞机上是有酒的,想喝酒跟空姐要,别把自己灌醉。老鼠?你确定看过飞机厨房?外延么, 的答案请大家阅读。没啥要补充的了。掺假科普不如不科普。本答案不再维护,其中的内容随时间推移可能有变化或已经不适用,请注意甄别。
我倒是觉得老机长的老婆的同事不孕不育是打胎次数太多造成的。
不用老机长了,常看ACI就知道这写的不靠谱多次隐藏的空难是乘客发现发动机冒烟或者机翼后有彩虹,外面黑不隆冬的乘客看啥?确实有乘客率先看到发动机有问题的,但发动机着火了还用有太阳才能看到?仪表盘体现不出来?还有一次撞到火山灰的事件,正是因为夜晚才看的清楚好吧mh370这样2:40失去联系但7:30才公布。用屁股想都知道官方在等7:30上班。意思就是,红眼即时空难了,别人也等睡醒了才能救你。日航123确实救援晚了,饱受批评,但夜晚的事故只要政府给力,通常都是第一时间出动救援的,睡醒了才救你?这是在开玩笑吗? “用屁股想都知道官方在等7:30上班”,作者怎么不用你的小屁股想想,那天可是周六,官方是不是应该等周一上班再公布啊?空难自古摔死的少,来不及跑烧死的多。看过ACI的都知道,显然摔死得多啊,这都不想解释了,口气还这么笃定,还自古,自你家的古中国制造,你懂的。看这贱样,真想一拳呼作者脸上,懂毛反正整个亚洲除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和全日空,其他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一个屌样子一棒子打死全亚洲人因为一旦坠毁,永远是头部着地永远NMB,不懂就不懂,别把话说这么绝对好吗并且毕竟不能看窗外是件很遗憾的事情作者脑洞略大啊,但做窗边上厕所不方便你想到了吗,上厕所站起来是不是更容易被颠倒受伤啊无!论!如!何!我!一!定!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的!玩!手!机!的!飞机上是否需要关手机本身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但是尼玛会不会正常点说!人!话?!【飞机上的辐射是地面的300倍】这个数字是我瞎编的,因为我不知道地面辐射值有多少就别再露怯了,还瞎编的,我就不信30年驾龄的老机长能说出这种话,谁来救救我吧并且飞机上是有酒的,想喝酒跟空姐要,别把自己灌醉。国内的航班提供酒?老机长你确定?
最近马航的再度出事加上飞机事故的接二连三的出现,让公众对于飞行安全的关注日益升高。使得在日就在朋友圈发酵的一篇名为“30年机长告诉你那些航班不安全(建议大量转发)”的文章又有抬头之势。那是不是真的像标题所言,文中的一下逻辑真的是一名30年机长应该表现出来的状态或者是否符合科学逻辑呢。首先声明本人非航空领域,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只是从一个常人的角度来相对客观的分析这篇文章,抛块砖,引玉。这篇文章是真科学真劝告还是披着科学外衣的鸡汤呢?【文章第一点大力阐述的就是千万不要做红眼航班】其理由有5点:1.能见度低,事故率高。多次隐藏的空难的是由乘客发现发动机冒烟或者机翼后面有彩虹,外面黑布隆冬乘客看啥。分析:各位看官看到后文一定会知道,原文笔者认为乘客要留心窗外,看到彩虹要报告可以避免事故,这里的前后循环论证尚不点评。就飞机失事原因而言,根据北京晚报统计的年全球空难原因统计,(原因/死亡人数/事故发生数)飞行中失控/1573/18,飞机撞地/1078/18;着陆问题/781/15;空中碰撞/225/2;系统故障/228/3;未查明/430/4;起飞问题/192/5;天气/97/1;燃料/23/1;地勤/8/8。请问哪一项会因为黑夜而严重受到影响的?2.地上跟机上人员睡眠不足,人体自身的避险机能反应下降,突发事件处理判断能力下降。分析:后面两句“下降”的判断貌似是很有道理,但是这是得基于地上和机上人员睡眠不足的前提下的。原文笔者一定想当然的认为晚班上班都是睡眼惺忪的,飞机进场了,边上的人一推,“喂,你的飞机进场了。”“噢噢噢噢,我知道了”说完揉揉刚睁开的眼睛开始指挥了。我是从事制造业的,3班倒的生产模式是常态,有时候甚至两班倒,我查讯了相关技术资料,从没有数据表明,晚班的生产效率一定会比白班的工作效率低,或者质量低的,只是人们感觉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只要是科学合理的管理下,不会出现系统性的差距。按照原文笔者逻辑,所有存在晚班生产可能的产品还要标记上”晚班生产“的字样,防止消费者买到劣质的产品?作为成熟的航空体系,既然安排了夜班飞机,就自然会有相应的机制保障其安全性。而不像原文笔者所言的“睡眠不足”,这样说来,晚上出门也不要出了,警察也都睡眠不足的。3.MH370这样2:40失联但7:30才公布。用屁股想都知道官方在等7点30上班。意思就是红眼即使空难了,别人也要睡醒了才救你。分析:如果说前文还有一定道理的话,这条真的是错的没边了。我怕说错话,贱贱的去查了一下,中国官方上班时间8点到8点半(各地略有不同),马来西亚官方上班时间8点。7点30是哪里的上班时间。原文笔者鸡汤文写多了吧,把自己上班时间就当成别人的了吧。那为什么中间会”延误“这么长时间呢。这根本不是延误。假设你2:40打电话给你女朋友,打不通了,你怎么办。马上报警么?不好意思,警察叔叔会告诉你,失踪要24小时以后才能受理,这24小时是一个判定失踪的时间,那你只有过会在打你女朋友的电话啊。一样的,马航2:40失联,当然要尝试回复联系啊,总不能我一失联就广而告之我的飞机失联啦。飞机不出事,都吓死你们了。所以中间的几个小时是一个判定时间。再来看原文最后一句,别人睡醒再救你。好吧。你以为警察不值夜班啊,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下班晚上都呼呼大睡啊。别幼稚了好么。如果马航在2:40向世界公布,我的航班失联了,放心,有关方面一定通宵为您服务。你以为马航在2:40到7:30就等领导上班啊。人家都忙活一宿了好么。淡定。淡定。4.能否从空难中幸存下来,取决于坠落的冲击力和机上人员的逃生速度。空难自古摔死的少,来不及跑烧死的多。你刚起床跑得快还是吃完中午饭跑的快。分析:前半句感觉没什么问题,但是后半句就直接扇了自己一个巴掌,就把前半句变成了能否从空难中幸存下来,就看你跑的快不快。好吧。我也认了,跑的快总有好处,但是,谁和你说刚起床跑不过刚吃完午饭。你不要设想你刚起床睡眼惺忪的样子好么。飞机坠落前摇晃震荡吓死你好么。自由落体加速度把你肾上腺都榨干的”快感”好么。相信我,吃不吃午饭,关系真不大。5.红眼航班主要是针对国际航班,国家民航总局2002年下发通知,禁止任何国内航班跨零时起降。后来06年扩宽到200,08年取消禁令。基本上属于对经济利益以及航空出行人数猛增的妥协。(省略若干)分析:看起来很有道理,有国家政策,还有一点点阴谋论的感觉。真是太刺激了。在仔细看?你够了好么。就算你的政策成立,(我没查过是否真的存在这条禁令)能证明什么。证明民航总局不想飞机跨零点起降啊。仅此而已啊。和你的红眼航班有半毛钱关系啊。民航总局又没禁止零点后起降,就是没有禁止原文中所谓的“红眼航班”啊。哪里构成论证过程了。关于红眼航班的总结没有一点我是同意其理由和论证的,一个词busted。接下来聊一聊原文中提到的【老飞机和国产大飞机】,理由是1.空难会刺激制造商对飞机的改进,2.中国制造直接呵呵。分析:根据搜狐对于全球飞机事故统计,发生致命事故概率最高的飞机为麦道dc-10, 16.7(千万分之,下同);波音747,14.5;波音727,6.5;波音737,4.5;波音MD80/90,3.8。同时,为了保证客观,我也会告诉各位,的确,在搜狐的报告中就指出了,服役时间较长的“老爷机型”事故概率较高。但是不是原文提到的理由。原文接下来又提到了不要坐【大韩航空】,其实就是一竿子打死所有韩国航空公司了,理由为会发生”故意作死“的事故,如机尾触地分析:同样数据来自搜狐的那份大数据统计,1954年-2013年发生致命飞行事故最多的为美国,653起,其次为俄罗斯268起,巴西157起,加拿大153起,印度90起。简单”藐视“了韩国之后,原文笔风一转,提出,【最好的位置】在飞机倒数第五排中间,原则是靠过道比靠窗安全,飞机后部比前部安全。分了3点,一点点看。1. 后部比前部安全因为一旦坠毁,永远是头部着地,机身吸收部分动能分析:我去,笔者,你哪来的自信,前面自己刚说过尾部着地的情况,现在就说一定是头部。好吧好吧,你一定会说,人家都说了他那是作死。好吧,那我们来聊一聊关于你说的头部着地的情况,机身吸收动能让机尾的人保命。好吧,原文作者一定是文科生。根据广州日报的一篇名为“飞机尾翼最不安全?专家:位置安全只是相对”中表明,在事故中各部位生还几率分别为:机舱前部65%,靠过道64%,靠窗口58%,机舱尾部53%。2.飞机中部不安全,解体永远发生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机翼连接处。分析:我去,笔者,你哪来的自信,上一条还告诉我机身还吸收动能的呢,现在断了算几个意思啊。让老子用脸吸收动能啊。算啦算啦。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想原文笔者说的这样,在美剧lost中还真是这样,飞机就从中间断掉了,但是也真没查到相关数据,那就看看不说话。3.为什么是中间而不是过道。因为越往后越颠,越往后起飞和降落的效应越明显,舒适度太低。并且毕竟不能看窗外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分析:看到这一点我真的凌乱了,不是说好原则是靠过道比靠窗安全的嘛,毕竟不能看窗外是件很遗憾的事情是几个意思啊,什么叫越往后越颠,你只是左右的事情啊,和前后有什么关系啊。看不懂。智商压制了。然后原文就提出一定要【关闭手机电源】。这条被强调了很多边,同样的,我们一点点看。开头就是”二“了,好吧。我为你脑补一个”一“。1. 请全程关闭手机电源,在起飞后7分钟,降落前7分钟关闭其他一切电子设备。分析:应该是原文又笔误,是“起飞前”吧,要不然真不能理解呢。手机可以理解,那为什么要所有电子设备呢。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所有电子设备都要关闭才能保证飞机的正常运营的话,飞机自身又是如何不做到相互干扰的。所以“所有电子设备”就是一个”随口词汇”。2.飞行模式对飞机飞干扰和开机一样大,但是电子仪器的频率很容易发生跳跃,特别是高空这样的强辐射,地面基站信号特别弱的地方。分析:我去。飞行模式对飞机干扰和开机一样大。大。大。大。好吧。求解释。求科普。电子仪器的频率容易发生跳跃。跳跃!跃!好吧。求解释。理科生工科男真的看不懂是什么意思。3.飞机上总有不关手机的。这件事就如同每个人脑袋顶一桶硫酸,每个人都往里滴几滴,单你不知道是不是你这滴就会让硫酸溢出来。分析:这个比喻我是真心不想吐槽,好吧,大致就是量变引起质变这个问题。这个还是有趣的一个防守点,因为就算前两个问题站不住脚,原文都可以用这个来防守。啦啦啦,是因为量不够所以你看看不到真理!其实在飞机起降的时候要求关机时有道理的,国际航班上飞机起落都必须关机,但是平稳飞行之后可以用飞行模式开着手机使用的。但是国内航班就不允许,要求一直关机。着最起码证明在平稳飞行的过程中是没有关系的。4.别跟我扯资本主义国家飞机上能打电话有WIFI,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雾霾呢买有地沟油呢高铁不会遭雷劈呢有非死不可和推特呢。分析:也没什么好分析,就是通过撒泼想直接无视掉国外的既定事实(我没查过是否如此。但是我08年去美国的时候手机是没有信号的。不能通话的,落地才有的信号)。原文本身的逻辑是国外和国内不一样,不要和国内比。但是原文本身不就再聊国际航班么,现在讨论对象怎么局限于国内航班了,况且把一个科学的问题用社会问题来当挡箭牌是否合理呢。5.不管你们听不听,反正只要我坐飞机,无!论!如!何!我!一!定!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的!玩!手!机!的!分析:不要意思,哥我错了。原来你这条才是撒泼。刚刚只是预热。不对!说好的30年机长呢!你坐飞机我也忍了。做了30年机长你还这么活泼。一字一感叹号。你几岁开始做机长啊。同学?!原文接下来说到【全程系好安全带】同意。难得的同意。然后原文又提出了一个【案例】,1999年一名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教员观察窗外发现彩虹,认为是航油泄露雾化成彩虹,报告机组人员,返航。分析:原文竟然直接就说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新闻报道,成为了公司里茶余饭后的谈资。我去,这招妙啊。没有新闻我怎么查啊。查了一下,太古公司的确存在,并且1993能就存在了,无法得出真假。好累。原文怎么编了这么多,啊不不不,写了这么多。如何【自救】那一节,我们也来看看1.2.姿势什么的我也不懂,详情可百度“流言终结者要命的防撞姿势”。3.听从乘务员指挥没什么问题。搞笑的是原文有一句”早跳(滑梯)晚跳,没什么区别,要死早死了“,我去!之前说红眼航班的时候说的好好的,不坐是因为跑得快啊!现在就变成要死早死了,不死慢慢来啦。你的思维我真捉摸不透。4.空难中10%摔死,90%烧死和烟熏死,飞机起火且你或者,不顾一切往远处跑!不过如果不使用防冲击姿势你已经撞晕,不系安全带你已经死了。分析:没有查到相关数据,但是后半句绝对性描述不敢苟同。啊哈。原文还有【小tips】,来来来,一半tips都是吐槽盛会。大家一起来。1.飞机上辐射是地面的300倍。平流层的紫外线以及飞机本身的电磁辐射值相当严重,所以推荐大家关闭遮光板,阻挡太阳辐射。分析:好吧。原文笔者在文中就自己承认了自己并不知道具体数值,倍数也是编的。槽点太多,一点点来。关于紫外线,地球过滤紫外线主要靠臭氧,国内航班在6-8千米之间,国际航班要上到9-11千米,但是臭氧层在自然界中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加上并不是直接暴露在阳光底下,是在机舱内,对人体影响应该可以到忽略不计。接下来是飞机本身的电磁辐射,(作为一个理科生工科男,我很想纠正各位对于辐射的看法,但是,我忍了,因为展开太多,不太适合今天讲,我以后会再写一篇关于辐射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就算这个电磁辐射这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地面的时候飞机不存在电磁辐射么?为什么偏偏到了空中辐射会增强呢?最后,原文笔者不要辐射来辐射去,请把最后一句改为”关闭遮光板,阻挡太阳光“更合适。2.飞机上热水细菌超多。飞机上的烧水壶十年不清洗,里面死蟑螂,死老鼠水垢铁锈多的要死并且飞机上的开水温度达不到100度,有80度就不错了。所以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分析:第一个问题,空姐喝什么?和原文一样,喝酒么?空姐和的水和我们的不一样?好的。就算不一样,80度的水能不能消毒杀菌?非典病毒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可以在半个小时内杀死,HIV,禽流感,甲流哪一个不能再80度的水中杀死?终于写完了,累死哥哥了。这篇文章旨在让大家看到在朋友圈转发的这种很有”市场“的伪科学文章,最近航空发生了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但是有些媒体就抓住了公众的焦点,着重报导相关的新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发出一种感慨:现在的飞机怎么呢。为什么都能不能坐了。在我看来,飞机一直是之前的飞机,没有变,人心变了。当然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欢迎批评指正。【最后的最后】,在网页上搜到了那篇文章,其中用的就是我查到的图啊。赤果果的嘲笑读者的智商啊。写了这么多,有一些算是歪打正着,还算有一些道理,有一些就极具朋友圈鸡汤文的潜质了。总之一个词:busted。以上更多图片请移步
这篇文章最早是三月份在微博上看到的,后来微信上也出现,平时微信上看到分享的这种都是直接略过,经常分享这种东西的人就直接拉黑朋友圈。自己是飞行路上的入门汉,仅以自己所知道的来说一下吧1.飞行员飞行前是必须满足足够的休息时间,不同长度的飞行时间,对应的最低休息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飞行员不可能在晚上要工作的情况下,白天还不睡觉吧,更何况夜间国际航班都是多名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轮班休息。而且飞行员飞夜航也是需要资质的,不是所有飞行员都能在夜间飞行,所以乘客大可放心。相比白天看云看太阳,晚上看看城市的灯光夜市另有一番风味的。2.国产飞机起步晚,技术落后,飞机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不代表国产飞机就危险到不能坐,新舟60是运7改造的,发动机也用的是普惠的,在东南亚等地的市场也还不错,这么多年的飞行时间积累,印象中也没出过发动机失效等比较严重的机械事故,国外的几次事故也都是冲出跑道等人为事故。飞机是比较破,噪音大,速度慢,但是还是值得信任的,我们的火箭都能上天,飞机为什么不能信任?至于C919,还没制造好就这样被否定,那中国自己的飞机什么时候才能追上国外?3.关手机的问题,还是关吧,虽说不是手机就一定能影响到飞行,但是又可能影响到,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情况下,杜绝是最安全的方法了。4.安全带一定要系,没啥好说的。其他的我就没什么资格去评价了,总之不要担心坐飞机,飞机还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毕竟每一次起降都有几十个人在一起去保障安全,一般有什么隐患,都能在地面及时发现解决,在空中出现问题,也大部分能够正常落地,因为一般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在设计飞机的时候都已经考虑到并设计了处置办法的。如果还是担心安全,呆在家哪都不去是最安全的_(:3」∠)_任务完成
不常坐飞机…也不懂…不过我觉得我这样蠢的人都能看出来7:30救援的那个纯粹胡掰…照这个理论夜间出车祸什么的基本上也别送医院了…等早上7:30直接殡仪馆见吧。
我是原文作者,今年26岁,国内某航空院校机械专业毕业学生,身边朋友大多在航空业工作,有修理厂有总装制造厂有飞行员有空姐有订票的。写作的初衷在于mh370失事当天,心情很复杂的跟进了整个报道,一整天都在刷凤凰网的实时新闻,很为家属的悲痛难受。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在天上飞,跟修理、制造的朋友也总说,“卖烧烤的可以没良心,你们一定要有”。然后很多对航空一点不懂的人就说,你有知识的话分享一下吧我们也能学一点。后来就有了这个文章,但是,原文跟在朋友圈被公共主页们修改过的立场跟初衷完全不一样。我的标题是因为跟飞机上玩手机的人吵过架,题目叫“我一定不会让你在飞机上舒舒服服玩手机的”。【重点符号,我的原文没有说过30年老机长什么的,够清楚了吗?并且我在开头就说了,完全是一己之见,对,全文带有个人色彩。观点一致的你当个支持,不一致的您当个笑话看】换句话说就是缺德营销号篡改了我的标题和过度解读了部分内容。后来被转到微博微信,标题变成了《30年老机长xxxx》。才知道所谓传播的负面效应,后来关闭了原文。至于知乎上说打脸打的啪啪啪,我有一点话想说。你们看到的是强制的教条的所谓“权威发布”的,而我的原文是讨论推敲个人性的。立场完全不同,我也在骂缺德的公共账号。此为一。文章即使没有完全正确的东西,我相信也没有原则错误,因为我知识获取的途径真的100%是学校系统学习和跟航空业朋友给我的一些善意的意见。真的有错的话,我接受并会修改存在与我脑内的知识。此为二,我接受知识的修正。真正的专业人士为什么不对航空安全说出一些真正有利于普通旅客的意见或者知识?cctv采访的专家在说“一切要等到找到黑匣子才能下定论”,此问题高票答案的机长在说“飞机上没什么不能玩手机的”,微博那些专家扯一堆术语我航空学校毕业的都只看懂一半,大众怎么理解?现在有个有一点知识储备的年轻人出于善意分享自己知识,也说了自己立场,不完全正确希望得到指正。然后就开始人身攻击了。你是专家你厉害那你为什么不提前权威的造福社会呢?权威为什么不在我之前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述,给我们这样普通旅客一些真实有用的建议?非要让一些错误的知识流传了才说,呵呵你错了。是不是有些五十步笑百步?这是三,我的反驳。四,依然代表个人,只要我坐的航班,空姐没有广播“大家现在可以打开手机愉快的玩耍哦”,我是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玩手机的。五,依然欢迎指正及讨论航空知识。T。T我也相当飞行员的只是体检过不了只能当爱好者了。
我从国内某航空公司机长那里得来的说法 关于手机的问题这最大的原因根本不是安全问题 而是航空公司逃避责任的一种方法 首先,飞机上不是必须关手机,空姐在起飞前只是会让所有正在使用的人关闭手机,而如果你把手机放在兜里她就不管了,如果真的是会影响安全的话,你不觉得这样做很不负责吗? 航空公司如果的确重视这个安全隐患,不可能用这么轻率的方式处理的,最起码要让空姐检查每个人的手机都得关机,甚至上飞机前安检没收手机都不为过,但实际上是他们自己也只是象征性的做做 手机信号的确对飞机起飞有影响,但是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你经常可以在外国的电影里看到一整个飞机的人玩手机,比如《NON-STOP》,手机不能开机这片就没法拍了,老外的航空公司就这么不怕死?如果按照最严格的做法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做法,但是这的确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让航空公司一方面极力宣扬不关手机的危害,一方面又不仔细检查 那就是,未关机的手机可以给空难做为理由 当空难发生后,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就会说当时机舱内有旅客违规使用手机导致的,这样会大大降低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的责任 这种严格的舆论和宽松的管制,甚至不承认手机飞行模式都是为这个做准备的 当然,调查空难的不是航空公司,是事后的调查员,但是你以为调查员就不会考虑这些么?对于调查者来说,有理由也总比完全没理由要好,查不出原因的事故对所有人,政府,航空公司,保险公司,调查组都是灾难,没人愿意看到这个灾难。想象一下,现在的飞机上我估计至少有一半人都不会关机,如果出了事情,航空公司有这舆论的支撑,能够抵消掉一大部分责任
看看文章里这么多的感叹号,我就不得感叹了一下,这语气和qq空间里面的一些不一样么?
知乎er都不混豆瓣的嘛,这篇文之前是一位豆友发的日志啊。。。原文好像是叫“反正我是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玩手机的”,是马航刚出事儿不久的时候发的。原文最开始作者还点评了各大航空公司,后来推荐的人多了,评论争议也多,他就删掉了。在后来推荐的人更多了,他就直接把日志设为仅自己可见了。现在百度搜原文题目还可以看见一点。朋友圈转发的90%都跟原文一样的啊,不知道是不是被作者授权了,还是抄袭。找到了一个原帖的转发,让我们来还原事情的真相= =:好吧,我只是就信息来源提点质疑,请折叠,呜呜呜。朋友圈病毒转发和豆瓣网友原创,有没有让你们对信息的相信度产生变化!!!!!反正我是有。。。又偏题了。。。
并不完全赞同排名第一的回答,只挑会的答,其他可以参考第一的答案。 1.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的话红眼航班确实是有点“反人类”的;谁说只有半夜会起雾下雨,白天就一定万里无云?雷达是干嘛使的?盲降系统是干嘛使的?另,就算是盲降也依然对能见度有要求,相信相同的气象条件下白昼比夜间能见度更高,安全性更好;CCAR明确机长有夜航能力的要求的话也说明管理层面有考虑到夜航的影响程度,并不能完全否定夜航对机长的能力要求。2.老机型的问题不需要太担心,而且老机型有升级改造的,飞机对于部件都有定检要求,发动机是定时报废换新的;需要担心的是“特别老机型”,即停产机型或者倒闭公司机型,没有备件可以更换。3.统计学规律:坐在靠近飞机大翼根部附近的乘客宏观统计生还概率最大,但是,这个统计基数小的可怜,还是算了吧。4.关于飞机失事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就算烧死也是因为摔伤导致的行动能力缺失,不然适航审定的90秒疏散就没法达到了。5.既然300倍和50倍都是没有依据和出处的,那还是删了吧,可以应用CCAR对于空勤人员辐射量的要求,“不能大于20mSv”,地球表面平均的本底辐射量是2mSv左右,所以微博文不正确。另,气象雷达发射方向向前,对机长的影响,我不清楚不敢妄言,机长同志受辐射量大多应该来自在平流层底部飞行时受到的各种宇宙辐射,旅客在金属蒙皮里面而且飞行时间不像驾驶员那么长,影响不大。6.人身攻击导致不能理性讨论。祝机长工作顺利。
恩。楼上有机长喷的很好。客观的说有部分信息是靠谱的,有的夸大了哗众。
仅就了解的部分说下。第一,代码共享航班就是挂着两个牌子,MU5476,*MF3180.但实际承运人依然是mu,就是坐的是东航的航班,厦门航空只是代码共享。所以,文中说的也没错,不算南航的问题。
第二,国内的小飞机确实不太让人放心。听同事说坐的时候空姐们说感觉不稳,晃什么的。没什么事也吓人阿。而且出口在国外的新舟出过几次大问题了,总局说是国外管理不行,有点坑阿。麦道还好吧,不太了解,国内也基本没有了。
第三,我国的民航安全性在世界上还是比较高的,比东南亚诸航和大韩好多了。各位放心乘坐,寄好安全带,概率很小的。
仔细看来,这篇文章确实有部分信息是真实的。首先红眼航班确实比一般航班的风险更高,这里特指的应该是搭配单套飞行机组的或者加强组的单通道飞机。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洲际航线虽然是红眼航班,但是却配备了四名驾驶员,两套组飞行。一套组在飞行的时候,另外一套组在客舱休息区休息,并且休息区是有床位的,休息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单通道飞机就不一样了,大部分为两人制飞行。少部分为加强组,三名成员。这样就算能够休息,客舱也没有专用休息区,更别提什么床了。根本没有休息,我曾一个月多次执飞通宵,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疲劳。所以大家还是不要省钱坐这样的航班了。这部分航班很多都是旅行社的包机,少量为正班。高空确实有辐射,在2004年卫生部有飞行人员职业辐射调查报告。根据时间不同,高度不同,维度不同,辐射会有所差异。简答来说就是越高越大,纬度越大辐射越大,晚上比白天大。我印象中,辐射最大的航线,如果每年飞1000小时,大概为6个单位。而普通人日常辐射式2.3每年,所以只要你不是天天泡在飞机上,辐射剂量不算大。美国人的调查任务年辐射在20个单位以下都是安全的。话说回来,卫生部要求对于年辐射在1个单位以上的飞行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并且通知本人监控。对于超过5个单位的,要轮换航线的。至今没有执行,大家的命不值钱,哎!!!公司只有利益,强烈呼吁正式我们的辐射问题。飞机的上水真多很脏,蟑螂真是见怪不怪了。大家不要和热饮,本人从来都是矿泉水。历来事故中,生还概率最大的是飞机尾部。
起码微信上搞科普的我都不会信,那帮自称的社会化营销人员(虽然我也曾经是),大部分科学素养比你想的要低,很多所谓科学道理都是传谣,想要了解更多,来知乎就对了。 建议微信上的科普文除非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认定是对了,对于自己没接触的领域千万只是看看就好,不要转发,要不害人害己,还增加了社会的恐怖气氛,多不好。 偏题了,说一下航概老师曾经讲给我们的,太新新机型不要坐,新技术太多,不稳定,测试几年再说。。。 坐什么机型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那句话还是对的,航空是当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你开个车都敢冒那么大风险打电话或者不系安全带,坐飞机只要守规矩,有什么好害怕的。 还有跪求请不要轻易黑C919,人家都还没出来,就硬要把人家按回去,中国民航没有未来了,极端鄙视文中一一句话什么国产了什么的把航空人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全都抹杀。 苹果还是中国造呢! 现在落后难道国人甘愿一辈子落后! 可以理解向航空事业泼脏水博眼球,但我不能忍受。 很心痛。 C919可能是国产大飞机的最后机会。 航空人都很爱她。 C919是要拿各种试航证的。 希望给你的,而且能给出的,都是(现在我们有的)最好的。 道阻且长,且行且惜。
前面还说没事多看看窗外呢,后面就建议关闭遮光板了(?_?)营销号为了一点点击量也是蛮拼的
真想用这位30年老机长的一生“天真无邪”来换国产大飞机的10年!
想了想,我觉得还是匿了。虽然不会牵扯技术知识但是还是不想扯淡。任何通过谎言来规劝民众的方式,都是耍流氓。被拆穿还恬不知耻的为自己证明,就是职业流氓。教育好了也是流氓。任何利用对于专业人士的常识而对于平民的知识赚取信息利差的人,被人身攻击是很正常的。通常我们管这样的行为叫做诈骗。诈骗钱财好让人谅解,诈取良心就太过分了。关于三十年的老机长这类东西的痛恨,以及这类段子手的痛恨是由来已久的。没办法,谁都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这样欺世盗名的范式本身就应该被干掉,何况内容巨扯。多说一句。做服务业最怕的就是这帮假信息源。白纸好构思,客户都被画成黑扇面了,你叫我们怎么整。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吧。
我认为这个网传的东东有几条确实可信。比如韩国的航空公司,我是不会考虑去坐的。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说韩国飞行员在考执照的时候非常应试,培训质量非常令人担忧。这一点就足以让人警惕了。安全行业的根本是人,人因是根本问题,飞行员都这样了还能指望信任他们的航空安全管理吗。还有一点就是,目前来看,我真不会考虑去坐国产的飞机,原因你懂的。难道都不懂吗?国内的监管体系,还有各行各业的职业素养本来非常非常有问题。与其跳起脚否认这一点,不如把嘴闭上,在自己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作为中国人,我相信中国人的能力,但我更愿意承认和面对现在各行各业各种怪象的事实。有的行业在改进,但就航空业来说,我个人至少要等个八年十年,或者一个合理的观察期之后才会去尝试。还有一点,亚洲文化本来就有“面子、阶层”的问题,而这在安全行业中是很要命的,因为安全管理需要透明、程序的执行。其中中日韩三国更是典型代表。比如日本核电行业,韩国古里电厂隐瞒事件,都是这样的问题。普通民众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有保护意识是很正常的,造谣可恨,稀里糊涂不负责任的言论也可恨,希望我们能得到更多真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柴发动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