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现代皇后灭国后皇后怎么处置

中国古代皇上驾崩后,后宫三千佳丽怎么处置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皇上驾崩后,后宫三千佳丽怎么处置
提问者采纳
没有家乡的或是家乡亲人故去无依无靠的也可以长留宫中或者由主子指一个低级侍卫婚配;2,就是未被皇帝临幸过的后宫通常情况下分为三种、有为皇室诞下过子嗣且子嗣未夭折的(不论是公主还是皇子)、最后一种是最可悲的,连第三条路都没有,当宫女到了25岁之后可以离开皇宫回家乡自行婚配,不好的就陪葬或者迫使你出家守节(当然像武则天这样能在出家后返回皇宫成为皇后的是为数极少的,一般就是太妃什么的;3,好的呢就继续尊你一声太妃,有皇子的就会离宫跟着自己的儿子居住,何况人家后来还是皇帝);是公主的就还是在宫里和皇太后一起居住在慈宁宫这样的地方(当然啦也有被皇太后或者权臣为平衡权利而直接弄死的高级妃子,地位较高的就看与从前的皇后如今的皇太后的关系啦,比如清朝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地位比较低下的就继续留在宫里当宫女、被先皇临幸过却没有为皇室诞下子嗣的,一般就完全沦为宫女或者陪葬,而宫女在古代基本上是终生制的(清朝还算比较人性一点的,当然啦有的比较霉会被指给太监……囧!)老死宫中啦:1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除了皇帝的皇后和下一代皇帝的生母,其他没有生育皇帝子嗣的人都是殉葬
各个朝代也有个别皇帝取消殉葬的
譬如明英宗
有的殉葬了,有的进冷宫了!不过有几个特殊的例子,皇太后就不用进冷宫,还有的成了新皇的女人了,也不用进冷宫!
唐朝的话是入道观或做尼姑,武则天就作过尼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还有在李商隐的女官诗解析里面也会讲宫女入道观的事
依旧留在后宫
后宫三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古代皇上驾崩后,后宫三千佳丽怎么处置?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皇上驾崩后,后宫三千佳丽怎么处置?
提问者采纳
她就去当尼姑了,居住在宫中,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皇后被封为母后皇太后,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明朝就是这样的, 后来她就被封为中山王太后, 武则天没有生过孩子,明朝在明英宗以前嫔妃都是殉葬的。按照封建礼仪, 她就和她的儿子去封地,是故宫中的寡妇世界。清朝就是这样的每个朝代不同汉朝。生过孩子的妃子继续留在宫中。如果太子的母亲是妃子,这个妃子也被封为太后。有些朝代是没生过孩子的就殉葬, 这是很残忍的做法。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还有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在皇帝死后也要留在皇宫了。不管太子是不是她的儿子,她都是太后。唐朝:汉元帝的冯昭仪, 她就是王太后。例如。还有些是住在她儿子的府邸。清朝, 就像武则天,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紫禁城里的慈宁宫是专供过世皇帝的遗孀们居住,她的儿子被封为中山王。 在清朝。每个朝代皇后的命运都是当太后:没有生过孩子的妃子就去当尼姑:儿子被封为王,太子的母亲被封为圣母皇太后:妃子封为太妃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一般皇上驾崩之后,妃子有儿子的 都会搬进儿子的亲王府。
绝大多数都是要陪葬的,没儿子的妃子 结局往往都是很惨的根据史书记载,都是因为各宫娘娘都想找个依靠,好保证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这就是原因,都会有几个妃子去陪葬。从古至今,皇宫里的明争暗斗防不胜防,只退宫也相当于坐冷宫。所以以前后宫争夺不断。但有的皇帝是明君,受宠嫔妃幸运的话不用陪葬,正宫皇后不用,各个都要把他们捧上皇位。自古以来,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安排。然后所找的皇子,由儿子去赡养。皇帝死后,但这几个妃子一定会是皇帝生成最喜爱的妃子
看什么年代
,陪葬或者
打入冷宫, 出家当尼姑。最好的就是在皇宫老死
后宫三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古典文学交流QQ群:
您所在的位置: >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_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皇后_中国古代五大艳后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时间:阅读:
  中国上最美的皇后是谁?关于这个问题回答起来真的非常困难,因为两千年的封建从秦始皇到溥仪先先后后存在了百多个皇帝,这些皇帝平均下来至少有一两个皇后,多的甚至三四个。皇帝的老婆肯定都非常漂亮,除非是政治联姻的那种就当另说了。虽然评选谁最美比较难,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历史文字记载上去探讨下这个问题。
  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端庄贤淑,有母仪之美
  话说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就非常的美,光武帝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皇后&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意思是说:当官的话要像执金吾一样,娶老婆要娶阴丽华这样的。执金吾是秦时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为人非常正直。阴丽华就是光武帝的老婆皇后。
  其实阴丽华之所以被光武帝赞誉并不是说阴丽华有多么的漂亮,主要是因为阴丽华阴皇后比较贤能,史书曾经这样记载阴丽华&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由此可见阴丽华的贤德。
  中国古代最着名的&五大艳后&:
  &四大美女&,尽管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客观地说,其真实性需要大打折扣。她们身上承载的应该是一种人文负荷,掺杂着诸多后世附会的演义色彩。其中的貂婵即是一个文学形象,史书上未见其任何记载。
  而古代的&五大艳后&,则大抵是中国古代真正&横绝千古之丽&,又贵为皇(王)后的古典美女。
  春秋第一艳妇:夏姬
  春秋时期的第一艳妇,当数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骊姬、息妫之美貌,更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称&一代妖姬&.史书上说&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她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传夏姬懂&采补术&.嫁给陈国夏御叔后,不足九月,便产一子,即夏征舒。御叔虽存疑惑,但早已被夏姬的美艳弄得神魂颠倒,无暇去深究。后夏御叔正值壮年而亡,有人说可能死于夏姬的&采补术&.夏姬一直到四十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以其罕有的独特魅力为国君士大夫倾倒。
  守寡后的夏姬先是让大夫公孙宁、仪行父魂不守舍,后又将国君陈灵公卷入其间难以自拔。史载,每当夏姬之子夏征舒上朝后,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三人便轮流与夏姬幽会。夏姬还把自己的内衣分赠三人,而陈灵公仨竟敢穿着夏姬的赠衣上朝,公开谈论与夏姬的风流事。一次,陈灵公仨在夏家饮酒作乐,席间竟相互争论起夏征舒到底是他们仨谁的孩子。夏征舒受辱不过,怒杀陈灵公。公孙宁和仪行父逃至楚国,诉说夏征舒弑君。楚庄王偏听一面之词,便兴兵伐陈,杀死夏征舒,掠得夏姬。
  当时,楚庄王曾为夏姬的美艳绝伦而怦然心动,欲纳入后宫,为申公巫臣谏阻只好放弃。将军子反见夏姬美艳,欲霸为己有,亦为巫臣所劝阻。楚庄王便把夏姬赐予连尹襄老,不久,襄老战死沙场。襄老的儿子甘愿背上与庶母乱伦的骂名,很快就拜倒在夏姬裙下。其实,那申公巫臣早已对夏姬垂涎三尺,最终设计夺得夏姬叛逃至晋国,所付出的则是抄家灭族的代价。
  魏文帝皇后:甄氏
  三国时代的绝代佳人甄氏,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
  《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这曹操攻下邺城后便急不可待地让人把甄氏找到,却被儿子曹丕先行一步抢得甄氏。曹操得左右禀报后长叹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夺取甄氏啊!&曹操懊悔莫及!当时曹植也有心娶甄氏,曹操不允,最终将甄氏再嫁给曹丕。
  曹植心中不平,十分怀念甄氏,终日借酒浇愁,言行更为任性。看来曹氏兄弟之后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似乎还带有甄氏的因素。曹丕称帝后,曹植虽靠&七步成&与太后的干预幸免一死,却被谪贬雍丘。
  曹丕娶得甄氏后,起先对其很宠爱,生育了后来的魏明帝曹睿和东乡公主。称帝后,则日渐冷落甄氏。不久,甄氏便因曹丕新纳宠妃栽赃诬陷其埋木偶诅咒曹丕而被赐死。甄氏死后,有一次曹植入朝进宫,曹丕忽动恻隐之心,将甄氏使用过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他。曹植睹物思人,泪如泉涌。归途中经过洛水,夜宿舟中,取枕而眠,恍惚间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梦醒后,便彻夜写下那传世名赋&&《感甄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抒发蕴积已久的爱慕之意。后来魏明帝将叔叔的这首《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大概是觉得原赋名太过直白,难免让世人联想起曹植与甄氏间的叔嫂恋情。
  据传甄氏曾在宫中创造了美妙的灵蛇髻,并流行于魏晋女性中。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就是梳着灵蛇髻,这是甄氏生前常梳的发型。顾恺之在画中展示了曹植爱恋甄氏的故事传说,交织着人神异路,既难以割舍,又无法实现的悲情。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
  《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高洋取代东魏称帝后,李祖娥被立为皇后。文宣帝高洋是个着名的性虐待狂,嗜好用鞭子抽打嫔妃,甚至当众杀掉嫔妃。只有李祖娥一直受到高洋的礼遇与敬重。可见,在高洋心目中,这李祖娥是无人能替换的绝代佳人。
  高洋死后,其子高殷即位,尊李祖娥为太后。不久,高殷被废,高洋弟高演当皇帝,李祖娥迁居昭信宫。高演早逝,武成帝高湛(高洋另一胞弟)继承皇位。高湛垂涎这位兄嫂的美貌已久,即位后就逼迫李祖娥与之淫乱,以不同意就杀掉其儿子威胁,李祖娥只得被迫顺,还怀上身孕。她的儿子太原王高绍德来拜见母亲,被告知不见后,就恼怒地说:&肚皮弄大了,所以才不见我。&李祖娥听后极其羞愧,生下一女后就弄死不养。高湛闻知手提钢刀大骂李祖娥:&你杀死我的女儿,我就杀掉你的儿子!&便当着李祖娥的面,将高绍德用刀柄打死。高湛又剥光李祖娥的衣服用棍棒乱打,再装进袋子扔至水沟。李祖娥苏醒后,被送至妙胜尼寺中。
  李祖娥生性喜爱佛教,因此当了尼姑。齐朝灭亡后,倒霉的李祖娥想当个尼姑也不成,被俘获送进关中长安。直到杨坚称帝建立隋朝时才得以返回赵郡老家。
  隋炀帝皇后:萧氏
  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着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皇后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生就是人间尤物,脸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杨柳,仪态万千,娇媚迷人,几乎集天下之美于一身。中国历史上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寥寥无几。
  史书记载,萧氏十三岁成晋王杨广妃,颇得文帝与独孤皇后宠爱,杨广也对其宠幸有加。杨广即位后,萧氏被册封为皇后。杨广虽妃嫔众多,但对萧氏一直相当礼遇。杨广曾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随行。对杨广的暴政,萧皇后因惧怕而不敢直述,故作《述志赋》委婉劝戒。
  大业十四年,杨广在江都行宫被叛军杀死后,萧氏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先是被宇文化及带至聊城做自己的淑妃。宇文化及被打败后,落入窦建德手中,被迫做窦氏的宠妾。突厥王久闻萧氏美艳,从窦建德处强要萧氏,窦建德不敢挽留,于是萧氏便当了两代突厥番王王妃。唐朝贞观四年,李世民大败突厥,迎萧氏回京,萧氏又成为比她小15年的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萧氏逝世后,李世民以皇后礼将其葬于杨广之陵,谥愍皇后。
  明熹宗皇后:张嫣
  懿安皇后张嫣,字祖娥,小名宝珠,是明天启元年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被册立为皇后。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熹宗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经常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身为皇后的地位处置客氏,因此造成魏忠贤和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但因为张嫣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因此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张嫣非张国纪之亲生女儿,以混淆熹宗的视听。明熹宗天启三年。皇后怀有身孕,虽不知是男是女,却被客氏与魏忠贤暗中陷害而流产,此后张嫣一生未曾再生育。
  张嫣颇具皇后风范,能母仪天下。她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宦官魏忠贤、熹宗乳母客氏的过失,曾亲自处置客氏,使魏忠贤与客氏对她恨之入骨。天启三年,张嫣怀有身孕,却被客氏与魏忠贤暗中陷害而流产,从此不能生育。张嫣还经常劝谏明熹宗能&远小人而近贤人&.有一次,熹宗见张嫣手握书卷在读,便问是何书,张嫣回答说:《赵高传》。
  明熹宗病危时,遗诏传位于自己的五弟信王,即之后的明思宗朱由检。明思宗能够顺利登基为帝,张嫣功不可没。因此,明思宗即位后,尊封张嫣为懿安皇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都城,眼见明朝亡国在即,明思宗命自己的周皇后和袁贵妃自尽殉国,又挥剑砍断了自己的长女&&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之左臂,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至于懿安皇后张嫣,则在自己的寝宫中上吊身亡,殉国明节。
  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人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德陵。
  弘光元年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明安宗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本文来源于(),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下一篇: 上一篇:
人皆有才,只是大小有异,门类有别,关键是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因此,机遇对人生来说太重要了,有时候,它比才华更重要。道理很简单,只有机遇才能让人们展示自己的才...
大太监蔡伦是东汉初期到中期阶段的宫中高级内侍,他曾经侍候过好几个皇帝皇后,地位相当尊贵。 同时他又是中国著名的发明家,他曾用树皮破布之类的东西发明了纸,使造纸术...
许世友非常孝顺,曾经五跪慈母。 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
孙中山早年是在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的,后来在英国殖民地香港学医,进行反对清廷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以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孙中山的战友们都有镀金或镀银即留学...
杜十娘 杜十娘是明朝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编辑的《警世通言》中的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女主角。杜十娘是京城名妓,爱上了江南书生官二代的李甲。李甲自爱上了杜十娘之后...为什么中国历史年表中有蒙元的存在,而没有使用「蒙元时期中国灭国」的说法?在是否灭国这个问题上,是否有明确的界定?
按投票排序
230 个回答
对于这种事情淡定看待,不要拿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套用到古代,古代的皇帝,不仅仅是一国之君,还是各民族共同效忠的对象,皇帝本身的民族属性并不是大问题,他所代表的意义超越了他的民族。只要他领导的政府能够给人民以生活保障,给读书人上升的通道,给官吏实现理想的舞台,那么何必要流血换一个皇帝呢?中国人一向讲究实用,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民族这事,在古代,真算不上大问题,向汉人效忠的少数民族有之,向少数民族效忠的汉人也亦有之。比如,元朝灭亡之后,自杀殉国的汉族官员是蒙古官员的几倍;而明朝土木堡之变为明军断后并全部战死的是蒙古卫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把外战打成内战,打到最后大家成了一家人。
一天没上zhihu,这个好问题我就来晚了。各种观点都已经表达了,那么我来做一点辅助的工作。手上有中华书局《元史》,你们想看哪一段,写评论里,我来查。--- --- ---元朝的建立:歲辛亥,六月,憲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長且賢,故憲宗盡屬以漠南漢地軍國庶事。1251年,蒙哥即位,将内地的军政大权交由忽必烈执掌。这给忽必烈日后建立元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歲壬子,帝駐桓、撫間。憲宗令斷事官牙魯瓦赤與不只兒等總天下財賦于燕。1252年,蒙哥命令断事官在(今)北京处理全国的财政事务,后来元朝定都北京,这里是王朝的核心地区。歲己未……十一月丙辰,移駐牛頭山…時先朝諸臣阿藍答兒、渾都海、脫火思、脫里赤等謀立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者,睿宗第七子,帝之弟也。於是阿藍答兒發兵於漠北諸部,脫里赤括兵於漠南諸州,而阿藍答兒乘傳調兵,去開平僅百餘里。皇后聞之……遣脫歡、愛莫干馳至軍前密報,請速還。丁卯,發牛頭山,聲言趨臨安,留大將拔突兒等帥諸軍圍鄂。1259年,农历7月时蒙哥病死,选汗问题再次出现分歧,蒙古一部分贵族要推举阿里不哥为大汗(他是极力反对汉化的)。忽必烈从前线回师,双方兵戎相见。中統元年春三月戊辰朔,車駕至開平。親王合丹、阿只吉率西道諸王,塔察兒、也先哥、忽剌忽兒、爪都率東道諸王,皆來會,與諸大臣勸進。帝三讓,諸王大臣固請。辛卯,帝即皇帝位……夏四月戊戌朔,立中書省,以王文統為平章政事,張文謙為左丞……辛丑,以即位詔天下……丁未,以翰林侍讀學士郝經為國信使,翰林待制何源、禮部郎中劉人傑副之,使于宋……是月,阿里不哥僭號于和林城西按坦河。五月……丙辰,建元中統,詔曰:祖宗以神武定四方……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為中統元年……甲午,以阿里不哥反,詔赦天下。1260年春,忽必烈在开平会见贵族诸王。受到这些忠于他的贵族劝进称汗。但是这次劝进并不符合成吉思汗所颁布的《大扎撒》的要求,没有召集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也不是在蒙古举办的会议。设立中书省,开展外交活动。同时,在和林(当时蒙古国首都)的阿里不哥也即位称汗。忽必烈完成了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的运作,以君主的身份认定阿里不哥是反叛者。秋七月戊辰,敕燕京、北京、西京、真定、平陽、大名、東平、益都等路宣撫司,造羊裘、皮帽、袴、靴,皆以萬計,輸開平……帝自將討阿里不哥……八月……己酉,立秦蜀行中書省,以京兆等路宣撫使廉希憲為中書省右丞,行省事。九月丁卯,帝在轉都兒哥之地,以阿里不哥遺命,下詔諭中外。乙亥,李璮復請攻宋,復諭止之……是月,阿藍答兒率兵至西涼府,與渾都海軍合,詔諸王合丹、合必赤與總帥汪良臣等率師討之。丙戌,大敗其軍于姑臧,斬阿藍答兒及渾都海,西土悉平。冬十月丁未,李璮言宋兵復軍于漣州。癸丑,初行中統寶鈔。从这年秋天开始,忽必烈亲自率军征讨阿里不哥,消灭了阿蓝答儿和浑都海的势力。期间还开始创立行省制度,发行纸币。(二年)夏四月丙午,詔軍中所俘儒士聽贖為民。辛亥,遣弓工往教鄯善人為弓。乙卯。詔十路宣撫使量免民間課程。命宣撫司官勸農桑,抑游惰,禮高年,問民疾苦,舉文學才識可以從政及茂才異等,列名上聞,以聽擢用;其職官污濫及民不孝悌者,量輕重議罰……六月癸巳,括漏籍老幼等戶,協濟編戶賦稅……乙卯,敕平陽路安邑縣葡萄酒勿貢。詔:宣聖廟及管內書院,有司歲時致祭,月朔釋奠;禁諸官員使臣軍馬,毋得侵擾褻瀆,違者加罪。(九月)丙子,諭諸王、駙馬,凡民間詞訟無得私自斷決,皆聽朝廷處置。王鶚請於各路選委博學老儒一人,提舉本路學校,特詔立諸路提舉學校官,以王萬慶、敬鉉等三十人充之。冬十月庚子,以右丞張啓元行中書省於平陽、太原等路……修燕京舊城。命平章政事趙璧、左三部尚書怯烈門率蒙古、漢軍駐燕京近郊、太行一帶。1261年,忽必烈开始督促农业生产,选拔各类人才,整理户籍赋税,稳定社会秩序。行省制度逐渐推广,修缮(今)北京。十一月壬戌,大兵與阿里不哥遇於昔木土腦兒之地,諸王合丹等斬其將合丹火兒赤及其兵三千人,塔察兒與合必赤等復分兵奮擊,大破之,追北五十餘里。帝親率諸軍以躡其後,其部將阿脫等降,阿里不哥北遁。十一月,再次战胜阿里不哥。三年春正月癸亥,修宣聖廟成……賜高麗國曆。高麗遣使奉表來謝,優詔答之……李璮質子彥簡逃歸。二月己丑,李璮反,以漣、海三城獻于宋,盡殺蒙古戍軍,引麾下趨益都……甲午,李璮入益都,發府庫犒其將校……辛丑,李璮遣騎寇蒲臺。癸卯,詔發兵討之。甲辰,發諸蒙古、漢軍討李璮……己酉,王文統坐與李璮同謀伏誅,詔諭中外。壬子,李璮據濟南。三月癸酉,命史樞、阿术各將兵赴濟南。遇李璮軍,邀擊大破之,斬首四千,李璮退保濟南。乙亥,宋將夏貴攻符離。戊寅,萬戶韓世安率鎮撫馬興、千戶張濟民,大破李璮兵於高苑,詔以李璮兵敗諭諸路。禁民間私藏軍器……夏四月丙戌朔,大軍樹柵鑿塹,圍璮于濟南。丁亥,詔博興、高苑等處軍民嘗為李璮脅從者,並釋其罪。五月庚申,築環城圍濟南,璮不復得出……六月乙酉朔,宋兵攻滄州、雅州、瀘山,民既降復叛,命誅其首亂者七人,餘令安業。乙未,禁女直侵軼高麗國民,其使往還,官為護送……秋七月甲戌, 李璮窮蹙,入大明湖,投水中不即死,獲之,併蒙古軍囊家伏誅,體解以徇。1262年,发生了李璮投靠南宋的事件。牵连到许多汉族文武重臣。李璮占据济南附近,进行抗击蒙古的斗争,但是南宋并没有在军事上给予有力的配合,华北一带汉人军阀应者寥寥。这件事加深了蒙古贵族对汉人军阀的不信任感,但此时夺汗之争尚未平息,忽必烈并未以此案为由,大肆清洗。(至元元年)秋七月……庚子,阿里不哥自昔木土之敗,不復能軍,至是與諸王玉龍答失、阿速帶、昔里給,其所謀臣不魯花、忽察、禿滿、阿里察、脫忽思等來歸。詔諸王皆太祖之裔,並釋不問,其謀臣不魯花等皆伏誅。八月乙巳,立山東諸路行中書省……詔立新條格:省併州縣,定官吏員數,分品從官職,給俸祿,頒公田,計月日以考殿最;均賦役,招流移;禁勿擅用官物,勿以官物進獻,勿借易官錢;勿擅科差役;凡軍馬不得停泊村坊,詞訟不得隔越陳訴;恤鰥寡,勸農桑,驗雨澤,平物價;具盜賊、囚徒起數,月申省部。又頒陝西四川、西夏中興、北京三處行中書條格……乙卯,詔改燕京為中都……丁巳,以改元大赦天下。1264年,由于阿里不哥势力不断削弱,其追随者开始离心离德,最后他只好投降。忽必烈并没有立刻杀死阿里不哥。八月,进一步规定了行中书省的职权范围,并且将燕京更名为中都,改年号为“至元”。直到1271年,忽必烈才将国号改为“大元”,并于1274年迁都到今天的北京。(似乎并没有多少人看)
这事儿吧,涉及到朱元璋自己的合法性。元亡明兴之际,颇有一批中国汉人士大夫宁死不投降,忠于元朝,朱元璋也拿这些人没办法。你能说这批人都是汉奸?观念不同。北方的很多大儒觉得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发誓用儒学改造侵略者,颇影响了几个蒙古皇帝,对于红巾军的起义,他们是当造反来看的。最后扯到后来,还是不争论为好,朱元璋为忽必烈立庙祭祀了事,以安抚华夷。朱老板说了,色目人也好,蒙古人也罢,只要服从礼仪道德,同华夏子民无异。所以当时颇有一批蒙古人也成了明朝死忠。也有了对古兰经必须“以儒解经”的要求。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用现在的民族国家概念看元明史学,就有点搞笑了。
元灭中国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那个宋人张世杰灭宋于此的笑话,其实张世杰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宋人,毕竟人家是范阳人,北宋时是北朝下属南京道的豪强,金国时代是中都路的地方豪强,蒙古统治下是根正苗红的世侯。宋人张世杰灭宋的故事多少能说明人们对政权、国家、民族的误解。如题主的问题,元朝之灭宋,是元朝灭宋朝,还是蒙古族灭汉族,还是蒙古国灭中国?如果是元朝灭宋朝,那题主的问题就不需再多置疑了。如果是蒙古族灭汉族,那么元朝=蒙古族吗?宋朝=汉族吗?他们是民族国家还是帝国国家?如果是蒙古国灭中国,那么蒙古国的实体是什么?中国的政治实体又是什么?我想这才是题主问题中的疑问所在,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中国近世民族国家存在与否的课题。中国的历史太长,领土太大,民族太多,帝国国家无限疆域无限主权的普世性太强,所以不能不被拿破仑战争后越来越兴起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思潮所困惑。简单来讲,就是是否认为中国的各个王朝是民族国家。在这个问题基础上就要衍生出像题主这样的疑问,实际上不仅是汉族人的疑问,同样的对于少数民族来讲,汉唐的征伐是侵略吗?明太祖规定色目人必须穿猪皮靴是民族压迫吗?明朝是一个汉族的民族国家吗?宋朝是一个汉族的民族国家吗?唐朝呢?汉朝呢?在汉族诞生之前的秦朝呢?西周克商是周族灭亡了商族吗?现代中国像题主这样的迷思就和民族国家同领土主权的矛盾相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主权与中国民族(汉族、蒙古族、满族等等)的民族国家问题的冲突。领土主权往往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及“国家承认”相关联。就欧洲而言,近代意义上民族国家的最终成型,被认为来源于欧洲各国在1648年达成的、承认了各自所拥有的最终主权的“威斯特伐利亚公约”。如果以上述的“领土主权”作为判定基准或参照物来探寻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的话,那么,这个坐标既不能设定到汉唐,也不能设定在大元朱明,遑论商周瀛秦。因为15世纪末以前世界的绝大多数地域、国家或种族集团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彼此隔离的状态之中。在民族国家和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孙祚民先生提出了两分法,即【一方面,从今天的角度说,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范围为标准,凡处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范围以内的所有民族(包括历史上的),都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他们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历史阶段,则应当以当时各该王朝的疆域为历代国土的范围。因而,凡在当时还处在各该王朝的疆域之外的独立民族,就是外族和外国,只有等到这些独立民族国家由于某些原因而逐渐与汉族融合,或者统一于汉族王朝以后,他们才开始成为中国的民族成员之一,它们的历史,也就成为祖国历史的一部分】。也就是认为在近代以前的只存在王朝国家,所以元朝之于中国就如同哈布斯堡王朝之于西班牙一样,不是奥地利灭亡了西班牙,不是德意志民族灭亡了伊比利亚民族,而是在一个王朝之下的臣民。白寿彝先生认为,【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范围来处理历史上的国土问题,是正确的办法】。这是现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都变成中国历史的来源,也是现在讨论问题的来源。在这种观点下,不仅东北地方的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所以无论唐灭高句丽还是高句丽侵唐都不是侵略),而且蒙古、满族的历史也毋庸置疑是中国的历史。现代政治主权对历史造成的扭曲也不光是中国的问题,同样韩国对东北工程的激烈反对,欧美对征服王朝理论的推崇都有其政治渊源。消解中国同一性的学术努力本就源自日本的政治目的,正如顾颉刚否认所谓【满洲】的地理名词一样,关于中国同一性的学术讨论才诞生时起就和政治挂钩在一起。征服王朝也好,渗透王朝也罢,帝国国家或者普世帝国,这都是消解中国同一性的学术努力。台湾学者提出的同心圆理论更是完全出于政治目的做出的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学术努力。题主的问题即使不去考虑现代政治对历史的扭曲和影响,仅仅在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性质上,和大汗之国入主中国的民族性上,都是个足够纠结的问题。但是这种问题对于满族人和蒙古族人来讲就不是个问题了,这实际上是汉族本位历史观的问题——考虑宋朝也许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民族国家的性质(边界、领土主权、华夷大防),也只有汉族能够思考这个问题。但是除去性质特殊的初步的民族国家宋朝以外,实际上的中国依旧是族群和国家领土不能完全重叠的帝国国家的状态。说到都,今天无论是日本学者还是中国学者,实际上都是在用西方的方法论来研究东方的世界观。这如何会不造成一种矛盾的局面?毕竟欧洲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大大迥异于中国,将其照搬到中国的历史语境下就会形成佐藤谦一先生所述的,这样民族之衰亡的局面。中国的历史就变成了王朝即国家,亡国即亡天下的模样。这当然是不合理的,陈王朝的灭亡并不是汉族国家的灭亡,实际上南朝四百八十寺,长江以南就存在汉族国家了吗?或者我们探讨一下,秦并二周,是周族民族国家的灭亡吗?实际上周秦也好汉唐也罢,本无近代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概念,何来民族国家的灭亡?这不是犯了儿子在出生前就杀了父亲的错吗?我是赞同李淼先生的回答的,中国的国家具有文化共同体的性质,更接近于罗马帝国。换位思考一下,当【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走向灭亡而【罗马帝国】建立时,我们能说罗马帝国灭亡了吗?【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是那个首都在罗马统治着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人的国家,而【罗马帝国】是首都在拜占庭的希腊人的国家。但是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用乌尔班大炮轰开君士坦丁堡之前,谁会说罗马灭亡了?而反之,土耳其灭亡希腊人国家后,我们为什么说希腊文明灭亡了?因为19世纪希腊独立战争后出现的那个国家是个讲阿尔巴尼亚语的阿尔巴尼亚人的民族国家,它的复兴当然不是希腊文明的复活。直到20世纪后,希腊复兴其古代文化和语言习惯,我们才能说希腊文明又复活了。正如希腊不是死于马其顿的方阵也不是死于罗马人的短剑,而是死于星月旗一样。中国不曾死于鲜卑人的具装铁器,也不曾死于蒙古人的回回炮和满人的红衣大炮。脱离欧洲舶来的民族国家概念,以文明国家的形式来看,题主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上面有人说隋唐都是异族政权,我只能说你是读书太少,或者根本没接受过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或许我可以这么理解,题主问的是一个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实证性和规范性两方面讨论从实证性来说,中国人(准确地说是汉族人)的民族认同的出现是很晚的,以章太炎的排满主义和孙文的民族主义为代表,直到20世纪初,中国人才有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在此之前,我们只有“王朝国家”的概念,改朝换代而已。然而,汉族与少数民族(或者不用“民族”这个斯大林式的词汇,改为“种族”或许更加恰当)在血统、文化、经济模式、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农耕文明的汉族和游牧渔猎文明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长期斗争也是客观存在的,再用“王朝国家”的观念来研究历史是不合时宜的。从规范性来说,这种情况(即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姗姗来迟)是不利于汉民族的团结和发展的。而蒙元和满清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相比之下,蒙古人对中国放任式的管理还要比满洲人无孔不入的强力专制还要好些,客观地讲,元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还是要比清朝时期活跃得多)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而甲午战争,与其说是它是一场中日战争,不如说是一场日本与满洲政府的战争罢了,与六年之后的1900年战争一样,它根本算不上是一场现代意义的“全面战争”(total war)国民对于国家没有任何认同感,这个国家怎么能战胜外敌呢?而在驱除鞑虏之后,随着排满兴汉思想的泛滥,中国(汉)民族主义也开始觉醒。放眼二十世纪,为什么我们能够先后打败日本(你不要跟我讲什么原子弹、美国爹,其中年这十年,我们是独力抵抗倭寇侵略的。妄自菲薄很可耻)、韩国、印度、越南,因为有了民族认同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现在,学界有一种观点,它认为蛮夷接受了孔孟之道,并且推行科举等汉族制度,便可以算是“中国化”了,可以算是一个中国朝代(或政权)了自欺欺人。这就像是被人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被人强奸了还说是实现了宇宙的大和谐这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吗?你去翻翻清代皇室那些满文老档,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汉人的。你汉人是把华夷之辨抛到一边了,人家满人倒把满汉之别分的清楚得很呢!汉人嘛,就是爱当官,人家蒙古人、满洲人明白这一点,所以入主中原首要一件事,就是开科取士。人家再怎么用汉制,也改变不了汉人二等公民的身份这一事实。至于蒙古的“四个等级”,其实是没有明文规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上,它确实存在。蒙古人不信任汉人,他们自己的人口又过于稀少,怎么办呢?他们就大量引进“色目人”,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穆斯林、西方人、中亚人的集合而今天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及把蒙元、满清当做中国自己的朝代来宣传,也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决策者绝对要比我们大多数老百姓聪明得多。的确,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很残酷,作为一个汉族,我读到这些历史也是非常痛心,然而,闷声发大财,这是最好的,既然我们已经在事实上重新主导了这个国家,又何必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果说一些违心的话、放下历史上的仇恨可以照顾到他们的感情,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的和谐稳定,何乐而不为呢?几年前,满语作为一种语言刚刚被宣布死亡,而在外蒙古,用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文也早就被阉割得差不多了。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碾压性优势开始展现出来,前者转型为工业文明的难度要小得多,而那些游牧民族唯一的命运就是被同化,它们的棱角被磨平,能够标志其独特性的特征渐渐模糊并消失,最终,它们只能像它们的先祖——匈奴、鲜卑、羯、氐、党项、契丹——一样,由生番而熟番,由熟番而归化,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唯有我们,这颗星球上最人口众多、最历史悠久、也是最伟大的民族,会屹立不倒。难道我们要把仇恨加到今天的蒙古族、满族身上吗?naive。除了身份证上民族一栏的小小区别以外,它们早就被汉化了。蒙古国一直嘲笑我们把成吉思汗当成中国人,其实这与他们无关,这是说给国内的蒙古族听的,要让他们(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感觉到,56个民族,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这才是决策者和历史书的编纂者真正高明的地方,那些激进的皇汉是理解不了的。就算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屠杀了几千万汉人,我们也可以选择忽略,因为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还是那句话,闷声发大财,这是坠吼的。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时的诏书如下: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臣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定采石水寨蛮子海牙、方山陆寨陈野先、袁州欧普祥、江州陈友谅、潭州王忠信、新淦邓克明、龙泉彭时中、荆州姜珏、濠州孙德崖、庐州左君弼、安丰刘福通、赣州熊天瑞、永新周安、萍乡易华、平江王世明、沅州李胜、苏州张士诚、庆元方国珍、沂州王宣、益都老保等,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员二万余里,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是用以今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简在帝心,尚享。朱元璋在称帝之时,将元代这一征服王朝纳入到了传统中国的框架下,用“国运”之说,意在说明他自己作为统治者的正当性。更重要的是,一旦承认了元统治的正当性,而不是作为宋的继承者,他可以拥有在更大的疆域上开展统治的正当性。本身“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所谓“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就是在近代建构的,这一概念从学术的角度可以有许多的争议,然而围绕着统治正当性这一脉络,沿着领土继承关系,又有《清帝逊位诏书》存在,清帝国之领土也就合法地被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下来。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因此继承元朝是从明朝以来就采取的某种策略,在古代这是统治合法性的保障。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例如清朝与俄国签订的一些领土割让条约,如果没有这些割让条约(又没有例如建省的事情),就无法展现出清王朝对这些领土的真正掌控,那么又何谈“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呢?正是透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才西方承认了“清国”对“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的统治权,这些领土又通过逊位诏书全部过继给了民国,这某种意义上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正统”的延续,也是领土得以延续的一种方案。至于学术上,“中华民族”这种概念的讨论,还是可以不断深入和继续的。
关于亡国,我的理解是,一群世世代代统治这片土地的人,完全失去了对自己土地的统治权。这和这群人死没死光关系不大,和这群人的语言文化变没变关系也不大。就是一个简单的统治权问题。失去了应许之地的犹太人,即便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即便守住了犹太教和安息日,他们还是亡国了。就因为他们的土地被别的民族占领了。没有一个犹太人会恬不知耻地说,有犹太人和安息日的地方就有尤太国。一个大家一直回避的问题是汉民族与中华的关系问题。我学问不精,不知道汉族和中华民族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但在古代中国(至少在明朝之前),似乎只有汉人才算中华。今天我们说五十六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不过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字报,蚩尤被黄帝打败,其部落迁出而有三苗,说他们祖先是黄帝,南方少数民族怕是不会同意的。更何况五十六个民族里还有俄罗斯和哈萨克等族。我这话丝毫没有搞民族分裂的意思,就事论事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包括那位号称不“贵华夏,贱夷狄”的天可汗李世民)始终也没有把少数民族和汉族算成一家人,充其量不过是个远方亲戚。而少数民族同胞们,怕也从没把汉人当过亲兄弟(当然,像回族、满族里部分汉化极其严重的除外)。所以对于中国的认定,古代和近现代必须是分开的,因为建立在民族和文化上的国家概念与建立在法律和领土权上的国家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确实说的夸张了,朱元璋毕竟替汉人复了国,而即使现在,我们这个国家的统治权也始终牢牢掌握在汉人手里。但在当时,中国确实亡国了。一群来自蒙古高原的异族,挥舞着马刀,占领了这片世代属于汉人王朝的土地。虽然,太阳照耀下的土地最终没能全部变为蒙古人的牧场,但他们作为征服者的胜利却板上钉钉。上面有人用朱元璋的建国诏书,说明朝承认了元的正统性,那我斗胆问一句:人心效顺,中国有必申之理;天道好还,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两句朱元璋的誓师词里的中国匹夫是在向谁复仇?而后面孙中山著名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又指的是什么?政治归政治,实际归实际,太当真就不好了。
看了个俄罗斯电影《1612》,电影中说到俄罗斯正统皇帝排序时,第一个念到的是成吉思汗...这是2007年的电影,所以俄罗斯可不仅仅是只想只认同金帐汗国,他们连蒙古帝国都认了...你想想为啥吧...至于满清,民国以至于共和国白白继承西藏新疆青海内蒙东北这么大的领土的遗产合法性,现在还有人不想要,就想抱着汉地十八省过日子,可是你不要有的是人想要啊。说蒙元满清不是中国,但你看过满族和蒙古族在国内闹事儿的吗?有的蒙古族和大多数满族连本民族语言都不会说了,同化和巩固到现在这种程度了,还有汉族人要把这几百年的融合给剥离开来...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难得上下知乎,真被这题下面的酸腐臭恶心到了。题目是:为什么中国历史年表中有蒙元的存在,而没有使用「蒙元时期中国灭国」的说法?在是否灭国这个问题上,是否有明确的界定?凭记忆回答一下为什么中国历史年表中有蒙元的存在第一:朱院长就这么承认的,不然如果是义军打了天下,按照当时口号还得找赵家的血脉,由于朱院长出身不好,难免被人用来做文章,干脆把元朝也弄成正统,那么自己的统治也是正统了为什么中国历史年表中有蒙元的存在,而没有使用「蒙元时期中国灭国」的说法?第二:这个需要这两句话一起才能回答。国家规定,政府引导,这是最贴近真相的答案。。。为毛?你想元蒙时期中国(注意不是华夏)如果是灭国了,或者说把段时间定性为异族入侵,然后我国人民反抗的一部血泪史。那现在蒙古,新疆,宁夏,西藏那不是被奴役中,民族团结还要不,祖国统一还要不,版图的合法性还要不,这是把那些地方又推向分裂份子。估计有些人要说国家规定,政府引导,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大家会思考,整么可能这么轻易被洗脑。网络是发达,可大家在思考个P,充其量是选一些信息接收,没和一些部门接触是不知道那些部门的精英们潜移默化操控走向的水准。举个栗子,藏族,彝族都大范围帮过我党啊,穆斯林基本没有,弄得这方面的宣传是很头疼的,度也不好把握。以后如果时局有变,完全可以把白彦虎,陕甘回乱,马步芳排成电视剧,然后把什么中穆网的言论,其他国家穆斯林与现代文明脱节的规定在网上供人讨论,再把一些地方回族强卖强买,形成犯罪团伙,遵教法而不遵国法,或地方性法规这些事情全部上报。不出三年,一个团体基本就臭了。当然如果又有需要,可以大力宣传烤肉买买提勤劳,不用地沟油,抓了贼;或是将烤肉的钱资助汉族小孩,让其上学;或是信仰虔诚有救灾的时候冲上去之类的;大家尊重他们的信仰,民族就团结了,就一起进步了。顺带一提,为什么辫子戏那么多,因为我们基本继承了满清的国土,满清一旦不合法,我们的土地就没办法“自古以来是中国圣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在是否灭国这个问题上,是否有明确的界定?要回答这个,应该自己在心里先定义一下中国,中华、华夏这两概念中国的定义在维基百科是这样的:中国是的一个或区域,中最早是泛指在建立的国度,至成形后才开始作为的通称。现今指以为主、为基础之国家。作为其根基的是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对周边国家和的有深远影响,形成。我把中国定义为政治词汇,但是有个前提条件能称中国必须是指以为主、为基础之国家。在我字典里中华基本等于华夏,范围略宽广。华夏的定义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在时,凡遵、守义之族人,称为、、、,通称为诸华、诸夏。所以现在回答上面问题,灭国了没,灭了,肯定灭了,宋朝(960—1279年的古代中国)灰都不剩了。这怎么界定是否灭国很好界定那么华夏亡了没,没。不过,她遭受了 一场巨大的灾难。怎么界定华夏是否灭了,我觉得看她文化传承是否灭了,又发展得怎么样;还有传统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是否短时间被完全变化。还好,虽然被改变了很多,还没被灭。其实最想说的放最后:怎么界定,一群异族到底是逐鹿中原天命在身的人,还是刚茹毛饮血完在中原肆掠的侵略者。ang我本人界定原则很粗暴。是看那群人统治时,是否是发扬,融合华夏之文化,为这块土地上的人能恢复点元气过得好些而努把力;还是毁灭文化传承,强行移风变俗,只把这块土地上的人当做圈养的动物,只为自己族群牟利。(还有个,发生过很多无谓的大屠杀没有)另外有人提到李唐也是胡人血统,为什么后世没有争议,可以对照上面原则比对一下其实,就私人来说,我觉着元朝是入侵成功
说中国灭国是没有问题的,中国被灭国是在元朝建立之前。中国这个概念在那个时候指的是中原地区,由于被金占领,所以金朝自称为中国,即便南宋也称金朝为中国。金朝被灭,自然是中国被灭。现在我们总是用民族-国家的观点来解读古人的概念,这是不准确的。古时候的国家是家天下,“中国”不过就是一只鹿,群雄逐之,谁抓到是谁的,产权明确。现在的国家是民族的,产权是人人有份,谁都觉得国家是自己的,也是人人无份,谁都说了不算。元朝在以前一直被当作正统朝代来看,明朝的太庙还有元朝皇帝的牌位。这不是因为朱姓皇帝是汉奸,而是当时根本就没有现在的民族概念和国家观念。这里要展开讲就太长了,稍微提一下民族吧。民族这个汉语词汇其实有三层意思,一层是血统上的,这种很好理解,大概从人类诞生起,这种民族区分有有了。一层是文化上的,严格的讲叫族群,英文可以翻译成Ethnic,这种民族概念要等到人类有了语言、习俗、宗教等等的不同才存在。一层是政治上的,有人称之为国族或现代民族,英文可以翻译为Nation,这是构成现代国家的主体,这个民族概念的出现也就二三百年的时间。在中国由于不太区分民族的这三层意思所以会造成很多误会。比如56个民族的民族基本上只涉及到前两层意思,而中华民族的民族是最后一层意思。所以,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只不过是现代人的感受。现代人是不能接受异族的统治的,而在当时,大部分老百姓对改朝换代根本无感,因为天下是皇帝的,只要有皇帝就好,管他姓什么!(其实即便清末也是这样,可以参看鲁迅的小说)只有某些忠良之士,为了“一臣不事二主”的理念在抗拒改朝换代,那也是只为了主子而不是为了民族。这就像汉奸这个词最早指汉族中背叛皇帝的人,而不是指背叛汉族的人,而且这个词的发明者竟然是清朝的皇帝。
谢谢耐心等待。占座的目的还有另外一层:最近几位知友指责我乱写答案骗赞同,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来发垃圾。这里我只是想看看,我在这里写完全无关的答案,是不是也会被知友们推上去。目前13条评论,2条赞同,若干条反对,结果我很欣慰,证明大多数支持我的朋友,并不是无原则的。(当然,支持我的两位,这个答案绝不能让你们失望。)我更感谢投了反对票的知友们,因为你们真正了解知乎的精神。废话少说,开始。====================以下是吐槽+批脑残,对这方面无兴趣的请直接跳转至分割线下方。首先,我支持问题里的说法“中国有元朝存在,而不是说元朝时期中国灭国了”。这话其实跟另一句在网上非常非常火的,在这个问题和其他问题也能常常见到的另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完全是相反的。我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是纯纯粹粹的大便话。而所谓“元朝时期中国灭国”,更是可笑。怎么大便,怎么可笑,我们慢慢说。1. “崖山之后无中国”是哪儿来的?根据@Cavier 兄在这一答案下(
),以及本人的考证,这句话出自田中芳树(田中大神,诸多空想历史科幻小说以及《银英》作者。)1997年的小说《海啸》。日本懂中国、懂中国历史的作家相当不少,执牛耳者有司马辽太郎和陈舜臣(其实台湾人)两位,在历史方面,田中芳树远未够班,即便曾是他的脑残粉,我也只能这么说:田中的史观是唯物论、宿命论的,空想过于实际。所以在看他的作品时,战争场面固然精彩,但在战略决策上的人物总是太戏剧化。简单地说,田中的历史小说,并算不上佳作。《海啸》这部作品,在日本更是反应平淡。而从一个外国的小说家的一部不卖座的小说中摘出的这么一句“崖山之后无中国”,竟然在我国被发扬得如此广大,信者之众之脑残,恐怕要吓到田中本人了。更有好事者,把这句话补了下半句:“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您以为这是过年贴春联呢?横批呢?“苟延残喘”?2. 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写?因为日本人有其可笑之处。宋朝之前,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向来是“天朝上国”。尽管在唐朝时日本人和中国/高丽联军打过一仗,但毕竟两国没有直接利益冲突,而且民间颇多贸易文化来往,使得日本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然而宋被元灭后,元朝积极向东扩张。先灭了朝鲜半岛的高丽,随后带了高丽的降兵开始征讨日本。国内诸多谬传是,元朝的远征船队悉数被“神风”吹翻,随后日本人信仰神风并组织神风自杀攻击队云云,但这根本是故事会。元朝征日共有两次,两次都是登上了日本本土,并且颇多激战。细节不表,上陆的元朝军队和高丽军队无功而返,除了深深地伤害了镰仓幕府的心灵以外,也给日本民众种下了恐惧,从此中国便是虎狼之国。转机发生在明灭元之后,两国又恢复了双边贸易。尽管先后有倭寇和中国海盗(所谓后期倭寇)的滋扰,但中日双方的官方贸易仍维持了150年之久。日本又再次开始有来自明朝的文化不断传入,程朱理学也是这一时期传入了日本。清灭明的时期,明朝有一儒学者,名朱舜水,本是布衣,投靠朱以海和郑成功,投身反清斗争,后无落脚之处而流亡日本,被水户黄门厚待,开始在日本传授儒学。从此舜水置反清事业与不顾,在日本过得风生水起,俨然成为一代宗师。然此人在中国时学问并不见长,而其他流亡至日本的儒生,前前后后也不过30来人。但即便如此,这30几名穷酸秀才的“儒学思想”,竟然被日本人尊为“华夏思想精髓”,并命名为“水户学”,广泛流传于德川幕府。朱舜水因为其家园不复,曾在日本说出“夷狄所治者并非中国,日本才是我家乡”这样的话,不禁令人想起那位伟人说过的“此间乐,不思蜀也”。---------------------------------水户学到了江户幕府末期,已经影响颇广。日本学者们提出的思想是:1. 儒学讲究君臣之礼,而中国自隋唐起,各朝各代都是乱臣贼子作乱弑君,早已丧失了中华思想的品性。中国自隋唐起已不是中华。2. 清朝是夷狄之治,并非中华。3. 日本自神代开始,天皇代代相传,君君臣臣,这才是真正的中华精神。4. 日本既然继承了中华精神,就应当世代保持,成为万世楷模。这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日本人真是认真得愚蠢。而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持下,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舆论,普遍认为清朝愚昧可欺,而日本方为上国。所以才有之后日本与清朝的诸多摩擦。而对华战争开始之后,日本的这一“中华”思想更是得到了实际的升华:成为了用“民族主义”分裂中国的工具:1. 日本支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行动,不单对同盟会在日本的行动不加阻挠,更有很多日本人加入了孙中山发动的几次反清起义,成为了反清运动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同时日本也与清政府保持着外交关系,不仅割走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还积极向清政府提供财政支援,在中国建铁路,加强经济渗透,颇有两面逢源的意思。2. 充分利用民族矛盾,挑起汉、蒙、满各族矛盾。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更是一面积极扶植北洋政府中的亲日派,以抑制亲俄派、保皇派、亲欧派的行动,另一面准备让满族贵族势力在吉林复辟,建立满洲国。又是一手分裂图谋,让原本自己想侵占的东三省,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独立国家”。3. 煽动回族、维族地方武装,使其与西北军、共产党反目,使日军势力可以轻松渗透进黄河以西的民族混居地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日本对自己有“中华思想正统继承者”的认识,才在日本社会的舆论中,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让对中国有野心的政客可以对中国虎视眈眈,甚至认为自己是在为中华思想正名。而我们现在却反过头来,承认当时的日本人说的是对的?==========================================================我认为判断一个文明是否灭国了,应当以其代表性的文化是否灭亡为准绳。举个几个“文化灭亡”的例子: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征服迦太基,在他们所有可耕种的土地上洒满盐,把所有的房屋烧毁,让迦太基人学习罗马文字。迦太基文明灭亡。阿兹台克人被西班牙人征服,城市被血洗,民族文字消失,所有阿兹台克后裔今天都在说西班牙语,用西班牙的名字。这是文明灭亡。苏美尔人被巴比伦人所灭,城市仅存废墟,居民下落不明,文字没有人认得。这是文明灭亡。赛德克人被日本人强制同化,结束传统生活方式,讲日语,用日本文字。这是文明灭亡。而中国呢?元朝灭宋,来的是蒙古人。蒙古人官方文件使用汉字,官员任用汉人,文化更不用说: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采用程朱理学为主的科举关汉卿、马致远等等元曲名家《西厢记》《窦娥冤》等故事,直至今日都深入民心。《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间,都是元末明初。蒙文转化为八思巴文,并且大多用于对汉字注音。好吧,我们有太多的误传,说是元朝只用蒙文,汉人不许识字云云。来看看蒙古人给日本的国书,内容为《促日本投降》,诸位看看是汉字还是蒙古字:关于国书,我理解也许并不准确。据我所知,各国的国书,都代表了一国之尊严,鲜有用他国文字书写本国国书的例子,当然,那些没有文字的国家除外。而使用了汉字汉语作为国书语言,并不是忽必烈为了“照顾”日本人看不懂-----事实上给日本人带去个翻译就够了,宋朝降民中有很多与日本通商的商人-----而是真正地将汉字汉语作为一种官方语言在使用。关于国书,我理解也许并不准确。据我所知,各国的国书,都代表了一国之尊严,鲜有用他国文字书写本国国书的例子,当然,那些没有文字的国家除外。而使用了汉字汉语作为国书语言,并不是忽必烈为了“照顾”日本人看不懂-----事实上给日本人带去个翻译就够了,宋朝降民中有很多与日本通商的商人-----而是真正地将汉字汉语作为一种官方语言在使用。至于汉语和蒙语,哪种地位高,这个不能想当然。如果你Baidu一下,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网页都在说“因为蒙古人不懂汉语,所以官僚贵族用蒙语,普通老百姓用汉语。”我擦...根据北大这篇论文的考证: ,元朝最重要的两类中央文件:圣旨 和 诏书,分别是用 蒙语 和 汉语 书写的。圣旨用蒙语,内容基本是皇帝对某一官员某一机构的特别指示;而诏书则是诏告天下的 政策、训诫,使用范围更广,由翰林院用汉文起草。所以你看到的所有元朝法典、外交文书、史官记载,都是汉字汉语。元朝并没有强迫推广汉人学习蒙语,反而是将很多汉籍译为蒙文,供不懂汉文的蒙古官员学习。元朝一没有剿灭汉语,二没有禁用汉字,三没有停止非蒙古人学习文化。所以这完全谈不上文明灭亡。而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看,元朝诞生的种种文化,直至今日都在发挥着作用,早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列位自己觉得靠谱么?至于“明亡之后无华夏”,更是扯淡。按照我前面列出的几个文明灭亡的例子,我们难道可以自认为是“华夏文明已经灭绝”的中国人么?至少我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昨天晚上吃的炸酱面”。孔子说的话,到今天我们还能看懂,还能正确理解。至少我知道,《三国演义》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从日本小说翻译过来的,关云长张翼德这两位无论宋元明清,都受到了广泛的爱戴。至少我知道,我嘴里的北京话,尽管已经被北方民族的发音所影响,但仍然是基于汉字的汉语,而不是写成西里尔字母或者蒙古字母的满族话。至少我知道,中华这个词,这种思想,这种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只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离土既亡”的DNA,无论被什么人学了去,也仅仅是盲人摸象学了皮毛。至少我知道,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人,钦佩的都是充满气节风骨神韵的中国人,而不是动不动就说自己精神已死的行尸走肉。所以他们敬文天祥,敬袁崇焕,敬史可法。而我们却说他们为之牺牲的中国已亡,元明清三朝的文化并非中国文化?我无话可说,因为恐怕我写的这段,在这些人眼里,也不是汉语。中国的文化确实可以被其他国家,或者离散海外的华人学走。但他们所能带走的,学走的,仅仅是那一时期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片段。日本人把汉服唐服学走,改成和服;朝鲜人把端午学走,变成他们的端午节;琉球人把建筑风格带走,变成他们的首里城;泰国人把孔明灯学走,变成他们的天灯节;马来、越南的华侨把舞狮舞龙带走;旅日华侨把饺子面条带走;德国人把酸菜炖五花肉带走;意大利人把不排队带走;但这些都只是文明的一个片段,文明真正的生命仍然在这片土地上。==============================非常没意思的补记:诸位知友:鉴于你们有沦为“我的脑残粉”的嫌疑,请一定看完全文后,确认自己是发自内心地同意,再投赞同票。否则有人指责我沽名钓誉,连累诸位被扣脑残帽子,我于心不忍。
先回答:和中国人传统的政权合法观有关。《明太祖讨元檄文》“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说宋祚归元,明取元祚,都是天意使然。带着君权天授的意思。另:亡国就是亡国,扯什么文化胜利观!
为什么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有商这个朝代,而没有用夷商时期中国灭国这种说法?为什么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有周这个朝代,而没有用羌周时期中国灭国这个说法?呵呵呵!
中国的历史很短,自1911年辛亥始,刚满101岁(国共其实是一家子,抢着“中国”这个正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区别,类似于西汉、东汉,实则薪火相传)你若问文天祥是不是中国人,他会吐你一口唾沫,再接一个巴掌。别人为南宋殉国,决然不为中国。真的,中国的历史很短。一定要深刻理解民族国家、民族主义这些概念。多余的三、四千年,是我们自己追溯的,这叫认祖追宗。各朝各代,都“被代表”了,伪认为“中国历史”。宋人就从不认为,其先前的历史也是“宋国历史”,他们从不这么干。汉族,也同样年轻。古时,分的是华夷。大家争论的,实是概念混乱的结果。中华和中国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古之中国与今之中国,概念也相差甚远。---------------------------------------------------------------------------而,中华,无国可亡。(文明,也无国可亡。三水字打那么多,一定迷糊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人也有”亡国“的概念。晋灭蜀吴是亡国,隋灭陈是亡国,宋灭南唐也是亡国。对于遗民来说,都是亡国。说没亡国,当李煜那些词都是白写的吗?(僭越政权,难说是亡国)但,亡的,真不是中国。(抗战若失败,“中国”就真的亡国了)卧龙跃马终黄土,实在不必替古人开口,鉴别国籍。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他是蒙古人。文天祥也不是中国人,他是宋人。外蒙自然也不必是中国的领土。如此,孙文等人的行为也好理解,卖的是满清的国,自然不必心疼。纠缠于中国这一方土地争论,只是狭隘。为何要将古人绑架。跳出中国,会望到不一样的风景。----------------------------------------------------------------------------灭于夷族,亡国之痛更甚。或是大家耿耿于怀的原因。夷族灭华,无法坐拥正统,欲立足中华,需多方掠夺、屠戮,遇到的反抗也愈激烈,更难以获得遗民的认同。隋唐同是外族政权,大家却欣然接受,引以为傲。无人怒目排斥。此间,值得玩味。有人愤慨,亡国遗民国破家亡后,为何苟延残喘,不殉身于国,有失气节。曰:奴性使然!似国民只是国家附庸,只为之生死存灭。教人想起古时皇帝死后,多少宫人殉葬。不论是谁之国家,都好好活着吧!-------------------------------------------------------------------------------抛砖引玉,不可狭隘于“中国”,权且借鉴唐辽东郡等地之高丽,明之安南,是否是朝鲜半岛、越南历史的一部分?朝鲜半岛、越南都变更了文字,那他们是否为各自文明的延续?希腊、埃及自古几番遭外族糟蹋,今之国民回溯历史,该如何计算各人的身份?朝鲜半岛、越南、埃及、希腊,他们的民族主义又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历史教材,又如何实现民族认同。 -------------------------------------------------------------------------------若无当时之列强,则无今日之中国。若宇宙尚存众多外星文明,与地球交集,那,地球也定为别样之地球。--------------------------------------------------------------------------------顾炎武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辨。“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第十三《正始》。) 亡天下,为何解,见仁见智。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会有人承认元朝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这个问题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历史当中对于正统正朔国家的定义是怎样的?在儒家对于国家和正朔的概念的定义当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礼制的传承,而修史的人大多,或多或少必定会受到儒家这种概念的影响,读书人也会因此受影响。于是,古代中国读书人眼中王朝传承是否正统也在于礼,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按照了部分儒家礼制登基,包容了儒、释、道这些适合统治者管理的思想传播。忽必烈的宗教政策是包容的,他说:”不管是什么经,只要像长生天一样为蒙古人祈福的就可以念。“他通过接受传统礼制,来代表自己是中原正统,甚至自称是儒学大家,并且当时孔子的后人们也接受了忽必烈的册封,可以说当时的儒释道三家全部投降了忽必烈。这样帮助忽必烈将外来侵略者的色彩抹去,把侵略战争变成了孛儿只斤和赵家争鼎的内战,甚至敢称南人为”南蛮子“。当时的北方世族和很多投降的士人眼中,传承了礼制的蒙古人,就是中原王朝。因为在儒家的概念里,这就是正统,所以后来为元朝治史,一切都符合了传统中原王朝的礼制。第二、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元朝不是我们文明的历史?从政治结构上来说,元朝之上尚有蒙古帝国的统称,即是元朝其实只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而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背叛成吉思汗的祖制,武力称汗,在蒙古人当中他并没有得到很多支持,所以他只能通过拉拢和利用汉人的手段来保持自己在四大汗国中的强势领导地位。从这个政治结构上来说元朝到底是不是中国历史,还是属于蒙古帝国的历史,值得商榷。这就好像侵华日军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帜来统治一样,那为什么我们宋代的祖先们分不清楚其中的区别呢?因为古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都很混沌。而抗日战争当中为什么中原地区(除去伪满洲国,因为在满洲人眼中那就是他们的国家,且在当时人的认知中,东北就是满洲人的,而满洲人和汉人并不一定是一国。)的人们能够分得清楚呢?因为经过清朝所谓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被列强痛宰,以及十几年的军阀混战,国人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已经抬头了。另外,以上说了元朝在开国皇帝忽必烈的政治措施下传承了礼制,但实际上除了开国皇帝忽必烈,大部分蒙古贵族和蒙古帝国的祖制以及蒙古人的伊斯兰化,轻视南方汉人,导致了蒙古人汉化的阻碍很大,对于传统的儒家的礼,也传承甚少。至忽必烈利用完儒家之后,蒙古贵族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传承了传统儒家的礼制。礼的传承中断也可以算是传统文明中断的重要佐证,所以到了明朝朱元璋广招儒学大师,恢复礼制,才会重新定制官服,官帽,朝拜礼仪。在古代中国礼是最重要的辨别是否正统的一个标志之一,礼的包含很广,包括伦理,道德,服装,生活习惯。过去人们瞧不起楚人,看楚人是蛮夷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楚人的部分习惯不符合周礼,所以称楚人为沐猴而冠的原始人。所以在分析传统传承的时候,礼制的传承,是很重要的一点。综上所述我赞成 先生的看法,我认为之所以元朝会被认为是我们的历史的原因,在于儒家的国家意识太差,而忽必烈使用的礼制是一种政治上的利用,就像清朝入关的时候打着为明朝皇帝报仇的旗号,就像康熙拜洪武一样,都是一种政治利用。而在这种利用之后,我们看整个元朝的历史和整个社会等级,政治制度都不难发现对于汉文化的歧视,例如读书人下九流,南人第四等。所以我觉得我们分析这个问题不应该简简单单的像看历史教科书一样的,只是注明几个重要的点,出了几个汉人名人就是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来分析,崖山之后就是亡国了。 先生通过提出一些名人和文化方面的数据来举证,我觉得我个人是十分不喜欢这种方式的,看待历史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将历史变成没有经过逻辑推理之后的数字,这样的数据式的历史,并不一定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这样的去看待历史也非常无趣。而蒙古人统治下的元的确是我们的历史,但是是奴役史,耻辱史应该铭记,而不是去给侵略者舔屁股。即使到现在我们都不能说是同化了蒙古人,恕不见头顶的外蒙古国?
不同意 @李淼 兄弟的观点 先写一点,其他还在组织句子。元朝当时就是征服者,对于统治下的人分几等已经很明显的表示了并没有承认大家是一样的人。我觉得“落后”文明的征服者没有摧毁原有文明的文化并不能等同是征服者融入了被征服者,并不是说一定要杀光或者消灭文化才是灭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个南陈的百姓没有被杀光啊,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也没有被和谐,文化什么都遗留下来了啊。那请问南陈亡国了没有??另外现在的俄罗斯承认金帐汗国是自己的同胞吗?以元代当时的人口比例想完全消灭汉字汉语是不太可能的,另外那时的统治阶级也未必有这个概念,蒙古高层本身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组成。元朝的期间的科学成就基本都是欧洲或阿拉伯世界流入的,说明人家就是拿来主义,单纯觉得好就够了,至于源头是什么根本无所谓。三水兄提到了下面几个来作为元朝认同中原文明为正统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采用程朱理学为主的科举关汉卿、马致远等等元曲名家《西厢记》《窦娥冤》等故事,直至今日都深入民心。《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间,都是元末明初这里我觉得不对,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不说明什么,只是一种安抚的手段而已,并不说明什么,实际情况是一直在压制儒文化。元朝一共才九十几年,是科举最少的朝代,为了避免汉化,差点把科举给废了,灭宋40多年才有第一次科举,然后也是三年一考,当中因为丞相伯颜排斥汉人的关系,还停过一次。而且汉人和蒙古人色目人还不同卷,分数难度也不一样,明显是差别对待,有说是科举考上的汉人也无法担任实权地位,存疑,我还在看看有没有反例....元朝重武轻文,加上又对汉人差别对待,所以汉人读书人普遍都比较苦逼,现在骂老师“臭老九”的由来就是元朝,当时是人分四等,十级划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宗教方面往好了说高度自由,往坏了说就是群魔乱舞。再说到元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因为长期废止科举,堵塞了文人进身之路。找不到好工作考不上公务员,再下去就没饭吃了,很多文人被迫走上了与民间艺人结合的道路,组成"书会",为勾栏写剧本,才造成了元朝文学蓬勃发展的局面....
@的答案竟然是最多人顶的,客观的逻辑与事实,却需要一位外国人@来厘清,这是一种悲哀吗?这里是知乎,不是铁血和强国。历史是一门科学,有如石碑上冰冷的刻字,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浑水摸鱼,何以用感性、道德劫持理性?何以偷换概念?在三水兄的整个答案中,前一半是在谈无关论题的日本,有煽动民族情绪让读者头脑发热不辨逻辑之嫌;后一半终于点题,却首先在逻辑和词义上偷换概念。1、“灭国”、“亡国”——国家,根本就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非一个文化、文明、或民族概念。“亡国”这个词的使用,至少在礼记就见到:如”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其适用范围即指向春秋战国那些并非以民族、文化或文明区分的国家。再者,“三家分晋”,“三国归晋”这些历史事件的例子也充分说明:就算跟民族或者文明没半点关系,也照样可以称之为”国“——而且,还能“亡国”。灭他国者与亡国者皆为汉文明汉民族,谈不上“文化灭绝”,但也无碍于它们“亡国”的事实——只要一国政权亡失于外国政权,就是亡国。(本来后金与明也是两国相互独立,但从其国起源地行政所述,以及后来对“中国”及“中国人”概念的高认同度来看,尚可认同其对汉族王朝的继承性。但蒙元显然不在此列。)这仅仅是常识。我从来没见过有人就“秦灭六国”一词而去讨论韩、赵、魏、楚、燕、齐的民族性。反过来说,二战中法国和波兰是不是也要高呼一下:“尽管我们连国土都失去了,但由于我们的文化没灭绝,所以我们没有亡国!”——况且,法国这时不仅文化没有中断,还有个法国人的维希政权呢。但事实上,从德军进入巴黎那天起,我们都可以将之列入“亡国”范畴了,不仅亡了国,还可以复国。然而,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宋元问题,概念上又开始嚼舌头:一会儿扯下文明、一会儿扯下民族,总之想尽办法把一个似乎不那么光彩的历史事实通过文字游戏模糊化,愣是搞出一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反正我们判定别的国家是否亡国,就毫不含糊;而中国的事嘛……怎么能算“亡国”呢。都是读过书的成年人,何必搞这样的双重标准。2、再者,三水兄有考虑过当时蒙古人的感受么?这些统治者们从来以大元大蒙古国与蒙古人自居(对于宋来说,属于已立国的外国政权,请勿偷换概念为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蒙古族人),何曾承认过自己是中国人了?他们怎么就被现代人给代表了?要定义有没有亡国,也先要看下胜者同不同意好吧;以一介败者后裔的身份,自顾自地分析自己没有亡国,未免也太苍白了吧。历史已是过去,政权亡失但文化未曾完全断流的事实也众所周知,无需置疑;在一个词汇上大搞精神胜利法也改变不了几百年前的事实。在客观事实面前,一个词汇带来的面子问题,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文明型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普通国家要是政权被外国势力消灭,国土被占领,确实亡国了。即使未来重新建国,那叫做restoration。中国不一样。我不是中国特殊论者,但中国确实不太一样,因为中华文化(注意我没有说汉文化)的包容性远远高于游牧文化,远远高于政治学源头欧洲;而中华这片土地上的人对文化的认同,以及赋予文化的地位,是其他许多民族想象不到的。换言之,如果外族人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身份,不否认中华文明的历史和圣人,不把原来的中华人民完全灭种,他们的统治逐渐就会有合法性。清就是这样的例子,入关时前明遗民如丧考妣要反清复明,后来清朝不还是中国么。主要是蒙古帝国太大,蒙古人驾驭不了,崩塌太快,否则后世不会有这么多质疑。
首先我认为,古代人的“国家”的定义,指的是民族性质的(我们不能脱离历史来谈历史,古人就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统治阶层的民族就是低人一等的被统治民族,我说的是古代!!)。因为汉语里面的“国”,有多种含义,古人的观念:不是指“政府”性质的国,而是指“民族”或者“文明”、“文化”性质的国。周消灭商取而代之,是周政权消灭了商政权,这里被消灭的是政权,不是国,是朝代更迭。蒙古灭宋,这两个不是同一个民族、不是一种文化、不是相同的信仰、也不是同源的文明,所以不能说这次是政权交替了,而是真正的一个国消灭另一个国了。也许还有人说,虽然被蒙古大汗统治,但仍然在讲汉语,仍然在写汉字,文化也在传承,所以不算灭国。我觉得这有点阿Q精神了,首先蒙古大汗帝国打下了无数小国,这些小国也在讲自己的语言,难道说他们都没有亡国?蒙古大汗帝国岂不是什么都没有征服?白干一场了?再者,中华文化并没有某些人说的如此强势,把外来的文化全部消融。这是个相互融合的过程,我们现在的文字里面,也很多外来的词汇,还有生活习俗,也很多是外来的,还包括比如音乐、饮食习惯等。而且,普通话可不是古汉语应有的发音,那是胡音,也就是外族传来的。以上回答的是根据古代人的“亡国”标准。现代“国家”是如何划分的?国家并不是根据民族来划分的,首先,很多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只有少数国家才是单一民族成分的。再者,一些较大的民族群体,同时存在于多个国家里面。所以,把民族主义跟国家政权结合,是不恰当的。
而国家也并不是根据文化(含民俗)来划分的,比如,欧洲的文化基本是一体的,东亚的文化也是同源的,这些地区都不是一个国
家,而是一大堆国家。由于有国家教育的参与,文化即使同源也有差异,但是这都不能说明文化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多密切。比如,同一个国家内,东西南北,贫富两极之间都存在各种差异,甚至相隔一座山的2个村子,都可能存在民俗之间的差异。所以,国家跟文化是无关的,或者说,不是必然的联系。国家又是不是根据意识形态来划分的?这个观念在冷战时期可能有一定的市场,但苏联解体后,就已经灰飞烟灭了。很明显,如果意识形态可以用来划分国家,那么所有资本主义都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主义都是一个国家,所有同一宗教信仰的也是一个国家……显然这也是不对的。
虚的都不说,说些实际点的。国家的存在,首先必须有统治者(一个有武力的势力,可以完全控制一个区域的暴力集团),国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2个势力之间的势力划分,简单的说:这是我的地盘,那是你的地盘,就是这样。跟黑社会瓜分地盘是一个道理。所以,现代的亡国,就是政权被消灭,它的势力被拔除(有时候跟大众倒是无关,大众不过是一群被放牧的羊而已)。
马克思是对的,要想世界大同,国家必须消亡,国界也必须消亡。综上所述,无论以什么标准来看,蒙古灭宋,都是属于中国亡国了。至于标题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历史年表中有元朝的存在,而没有使用「元朝时期中国灭国」的说法?我的答案是:历史年表因为出于政治的考量,不以上面的标准为标准,我们应该理解为:官方历史讲述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只要这块土地还有人居住,就不会发生亡国的事情。但是,如果现在的政权受到威胁,那又会拿出亡国的可能性来激励大家………………
若不算亡国,则倘若当年日本侵华成功,我们也不算亡国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皇宫现代皇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