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英艺术学校2015年文艺表演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1)时间地点: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2)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3)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4)创作方法:强调写实主义,以&为人生&为宗旨。(5)代表刊物:沈雁冰《小说月报》(会刊)受其影响,整个现代文学都着眼于批判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的忽略文学的娱乐作用。这种态度不仅一直贯穿于新文化作家的创作中,也限制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领域,通俗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被轻忽了。8、创造社:(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1)时间地点: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2)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后期增加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3)代表刊物:前期《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 后期《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作家代表作品:张资平《冲击期化石》(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冯沅君《菤葹》《春痕》《劫灰》三个短篇集&&&&&&&&&&&&&& 郁达夫《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4)主张: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究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5)作品风格: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9、《语丝》派:(1)时间:1924年11月(2)主要成员:鲁迅(&语丝派主将&)、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3)代表刊物:《语丝周刊》(4)风格: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10、湖畔诗社:(1)时间地点: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2)成员: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3)代表刊物:诗歌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11、新月社:(1)时间地点:新月社活动1923年始于北京,1924年夏成立新月社,最初主要戏剧活动。(2)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新月诗派: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孙大雨、于赓虞、刘梦苇等&&&&&&&&&&&&&& 后吸收: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新诗人(3)代表刊物:徐志摩《诗镌》《剧刊》;《新月》月刊、《诗刊》季刊(4)主张:自由文学团体,倾向复杂,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倡导新格律诗。12、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 (2)感伤的精神标记;(3)个性化的追求;&&&&&&& (4)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5)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醍醐天女》《缀网劳蛛》;中篇《玉官》(1939)&&&&&&&&& &&1949发表的《春桃》和1940发表的《铁鱼的鳃》标志着许地山创作的转向。2、乡土小说家:许杰、王鲁彦、王任叔、许钦文、徐玉诺、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蹇先艾等。
许杰是那时&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最长的《惨雾》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3、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3)浪漫抒情小说是五四文学中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明显的文学现象,抒写感伤、忧郁、孤独的情调,张扬个性主义;(4)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有现代主义艺术。(融合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主义思潮)。4、郁达夫的小说突出抒写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人生哀怨,郁达夫式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1)自我的写真;(2)伤感的抒情;(3)结构的散文化;(4)流丽、清新的文笔。&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在小说创造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代表作:1、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2、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成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许多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肥皂》《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在鲁迅小说中,还&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成为&复调小说&。(2)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多方面创造:& 在艺术风格上,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孤独者》等)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如《高老头》《肥皂》等),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如《故乡》《风波》等)。& 在格式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段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离婚》则主要写了船上和尉来老家的这两个场面。& 在表现手法上: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人物的性格的需要设置和提炼情节,使之有严谨、凝练、蕴藉深厚的特点。& 在塑造人物方面,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鲁迅的小说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有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以至整个新文学的发展。3、《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4、《阿Q正传》,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对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曾长期有争论,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2)阿Q的不觉悟,更突出的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3)阿Q最突出的特点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5、《故事新编》,历史小说写法上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这两大类型。写作上的鲜明特点:&&& 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 3)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1、1917年《新青年》刊出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2、初期白话新诗勇于尝试: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1912年2月),具有象征意味;刘半农《瓦釜集》用江阴方言创作的民歌体新诗;刘大白《旧梦》中的《卖不谣》《田主来》具有古乐府民歌的特点。3、当时新诗创作的主要流派:(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以《诗》《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为阵地,聚集了风格相近的诗人群,致力于新诗探索。代表作:1922年6月,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刘延陵、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郑振铎等8位诗人出版诗合集《雪朝》。艺术主张:承袭初期白话诗人关注现实、表同情于下层平民的写实主义精神,反对贵族文学,提出&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直面普通民众的不幸人生。在诗中或鞭挞现实,或同情底层社会不幸,或展示自我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做到了&为人生&。(2)浪漫派: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 代表作:郭沫若《女神》&&& 艺术主张:破旧立新,中心内容是表现自我,诗体特征是&绝对的自由&,真正表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郭沫若:1)作品:1921年《女神》是郭沫若第一本诗集;1926年《三个叛逆的女性》三个剧本《聂嫈》《王昭君》《卓文君》;抗战时期代表作《屈原》。2)《女神》的意义:其一问世,便以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上&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主义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在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自由体,它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形象:①这个现代自我形象,借助于泛神论,将&人&自我&第一次提高到本位和神的地位;②这个现代自我形象具有超凡的毁坏与创造力;③这个现代自我形象对五四后新生的中国,无限眷恋、热爱;④他不仅热爱祖国,而且胸襟开阔,具有广博的人类情怀、宇宙意识。3)《女神》的艺术特点:&&& ①郭沫若受惠特曼那豪放的诗歌影响极大,通过创造性借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总体来看,以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其精义;&&& ②对现实的揭露、批判是以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乐观想象与坚定信仰为基础和前提的,理想主义是其浪漫主义的精髓;&&& ③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冲破一切丑恶事物、推到一切腐朽势力的力量,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现代自我形象;&&& ④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其中自由体诗人最得心应手。自由体不拘格式、诗节不限、字数不定、音节自然,一切服从感情的宣泄,真正做到了&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3)小诗派:年,诗坛形成&小诗&盛行局面&&& 代表作:冰心&小诗集&《繁星》《春水》(春水体、繁星体);宗白华&小诗&集《流云》&&& 艺术特点: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充分体现人觉醒后的内在困惑。(4)湖畔诗派:&&& 时间地点:1922年4月于杭州成立湖畔诗社。&&& 发起人: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 代表作: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 艺术风格:湖畔诗人清新、自然、纯情、率真,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主要写爱情,通过对人的正常情感的大胆告白与肯定,揭破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是真正的现代情诗,(5)新月诗派:成立: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重要诗人有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方令孺、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主张:使新诗有五四以来的散文化、自由化向规范化转换,规范化的举措是&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闻一多提出&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格律诗主张,使新诗走出了&绝端的自由&的散文化误区,为新诗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经验。&&& 代表作品:徐志摩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奇迹》(6)早期象征诗派:时间:20年代中后期代表诗人:李金发,重要诗人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蓬子、胡也频等。主张:自我独语,沉溺于个人感觉,提出&纯粹诗歌&概念,要求将诗与散文划清界限&为感觉而作&,不求民众了解。代表作:李金发(受波特莱尔、维尔伦等影响)《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他率先将西方象征主义的丑恶、死亡、虚无和恐怖的主题引入新诗中);王独清《圣母像前》《死前》《威尼市》;穆木天《旅心》;冯乃超《红纱灯》;蓬子《银铃》(7)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1923年,中共党员邓中夏著文反对新诗人专门做所谓的&新浪漫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派别,提出新诗人&须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须多做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主张&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诣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不久,沈泽民也强调革命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革命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代表诗人及代表作:蒋光慈诗集《新梦》(中国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放声歌唱的诗集)、《哀中国》,其大多为政治抒情诗。&
第五章 20年代戏剧1、1918年10月《新青年》专门出一期&戏剧改良号&,基本观点是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势不两立。2、1919年3月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的《终生大事》是最早运用现代话剧形式表现五四精神的剧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是对易卜生《娜拉》的仿制。3、1920年10月,汪仲贤改编萧伯纳戏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将&纯粹的写实派的西洋剧本第一次和中国社会接触&。4、陈大悲以音译切合的翻译&&&爱美剧&,提出他对当时话剧界的思考:&我们理想中的指导社会的戏剧家是&爱美的&(Amateur)戏剧家(即非职业的戏剧家)。爱美的戏剧家不受资本家操纵,不受座资底支配。&年为&爱美的戏剧&写了《良心》《英雄与美人》《幽兰女士》《爱国贼》等。4、1922年留美的洪深回国后在戏剧上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编成一台&全是男角&的《赵阎王》,借鉴奥尼尔《琼斯皇》的戏剧手法,第一次在中国话剧舞台上表演了表现主义的戏剧艺术。1923年加入上海戏剧协社,排演《终身大事》《泼妇》《好儿子》《少奶奶的扇子》,其中《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的演出话剧方式。5、田汉在20年代发表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等20多部。1922年独幕剧《获虎之夜》是我国独幕话剧臻至成熟的一个标志,它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主人公:莲姑、黄大傻。发表于20年代后期的《名优之死》《南归》是田汉&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6、郭沫若发表三部戏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7、丁西林于1923年创作第一步独幕喜剧《一只马蜂》一鸣惊人。&
第六章 20年代散文1、&语丝文体&:(1)产生:1924年11月创办的《语丝》周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文体&。(2)语丝社主要成员: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周作人:1)作品:20年代是其散文创作的鼎盛期,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诗和散文集《过去的生命》,《看云集》主要是30年代初的散文。2)提倡&美文&:①最能表现周作文散文个性的是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将欧洲文学的&美文&概念引进到中国来。②在欧洲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可以使批评的,也可以是记述的。批评的一类,是学术性的;记述的一类,是艺术性的。这艺术性的一类,又称为&美文&。&美文&又可以分叙事的与抒情的,很多是两者夹杂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③周作人认为&美文&是&真实简明&的。&简明&是文字表述的特点,&真实&是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不说别人的话。3)创作风格:)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两种文字,虽然贯穿于整个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中,但平和冲淡更反映周作人的气质,如《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所写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生活。周作人以&浮躁凌厉&称他谈时事的杂文,是于谦中寓贬。】2、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的《空山灵雨》是五四运动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3、20年代瞿秋白发表的散文中重要的有《心的声音》《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漫的狱中日记》《那个城》,其中《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最早反映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真相的作品。4、梁遇春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作品多收于《春醪集》。5、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以徐志摩和陈西滢的影响最大。徐志摩20年代的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是1929年的演讲。陈西滢以&闲话&知名,代表作有《西滢闲话》。6、朱自清著有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7、20世纪20年代是冰心的成名期,散文创作有《往事》、通讯集《寄小读者》、短篇小说和散文集《超人》以及诗集《繁星》《春水》。最能表现冰心个性的是她的&爱的哲学&。8、鲁迅散文诗集《野草》:(1)勇敢的面对而不是规避和逃离现实的黑暗,表现了鲁迅一贯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这精神贯穿于全部《野草》,尤以《秋夜》《影的告别》为最。(2)《野草》显著的特点:在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修辞上大量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在思想和艺术上大量吸取外国文学的营养而又化为自己得的血肉。&
第七章 30年代文学思潮1、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与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比较系统地表述了这些美学思想,在当时文学青年中影响较大。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的。3、&左联&:(1)时间地点: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霞飞路召开。(2)发起人:鲁迅、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彭康、蒋光慈、田汉、阳翰笙等40余人(3)理论和行动纲领:艺术反封建阶级、反资产阶级,援助并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4)主要文学活动:&&& ①创办刊物。成立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成立后的《拓荒者》、《萌芽》月刊等。&&& 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③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④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⑤文学思想中体现为对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4、30年代重大的文学论争:(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3)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批判对象是新月派及其所宣传的人性论。(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辩。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杜衡)和左翼作家之间。论争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胡秋原一方强调艺术独立性。&
第八章 30年代小说(一)1、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重要标志:(1)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2)长篇小说的成熟;(3)小说流派的涌现。(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等)2、普罗小说:(1)成员:(主要为太阳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以及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2)创作题材:一类是描写现实革命斗争的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痛苦不幸和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另一类是反应大革命前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道路,形成&革命+恋爱&的主题模式。(3)代表作:华汉长编小说《地泉》(包括《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蒋光慈第一步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最后一部长篇《咆哮的土地》(后易名《田野的风》),是普罗小说中的重要作品。3、左联青年作家群:普罗文学后崭露头角的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作家,代表作家及作品:丁玲: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长篇小说《韦护》《母亲》;张天翼:《小彼得》《从空虚到充实》《畸人集》等短篇小说,《清明时节》《鬼土日记》等中长篇小说,《包式父子》(对小公务员、小市民向上爬的心理剖析最有深度);艾芜《南行》《山峡中》;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叶紫《丰收》;沙汀等4、社会剖析小说:3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重要的小说流派。(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截取横截面方法来解剖社会;强调对社会的细密观察。(2)代表作家及作品:茅盾(开创者)《子夜》《春蚕》《林家铺子》;吴组缃《西柳集》《饭余集》;沙汀等5、新感觉派:(以南方上海为阵地),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1)主要阵地:《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2)代表作家及作品:施蛰存:最初的《江干集》《娟子姑娘》《追》,自认为&正式的第一个短篇集&是《上元灯》,自觉运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创作的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刘呐鸥: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和未成集《赤道下》,是新感觉派小说的开山作家。穆时英:小说集《南北极》是第一个小说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集中反映新感觉派特征,《圣处女的感情》。曾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3)特点:以都市为题材,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感性的描写富于现代都市气息和特征的人物,在结构、形式、方法、技巧方面有所创新。(4)地位: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不仅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6、京派:(以北方北平为阵地),是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1)主要阵地:《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2)特点与主张: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在文学思想上,继承五四文学改造的国民性的传统和&人&的观念,以人性价值尺度表现&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之主题;在审美情趣味上,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3)代表作家及作品:沈从文《边城》;废名《桃园》《枣》;萧乾《篱下集》《栗子》和长篇小说《梦之谷》(具有自叙传色彩,是其爱情经历的写照);卢焚(笔名师陀),曾于1936年获京派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奖金。7、东北作家群:30年代中期&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出现的具有地域性作家群体。代表作家及作品: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与叶紫的《丰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一起作为&奴隶丛书&出版);萧军《八月的乡村》。&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二)1、老舍:(1)在英国完成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连载于《小说月报》。(2)其他作品:《猫城记》、《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3)作品类型:①以写实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等②以传统说话、民间疆场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4)创作特色:&&& ①浓郁的京味儿。老舍总是以北京作为小说的背景,描绘古都北京的大杂院、小茶馆、狭窄的胡同和热闹的庙会,各种山水名胜、胡同店铺基本上用真名。北京的自然景观在他笔下充满了诗意美。同时,还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进行描绘。&&& ②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老舍创造的市民世界丰富多彩,其作品提供了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诸如车夫、艺人、暗娼、教员、土匪等等,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③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老舍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上发现了善良不屈和坚忍不拔的秉性。如在《四世同堂》中,一方面从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的角度发掘北平市民阶层的某些共同思想弱点。另一方面又从特定的时代精神出发,表现北平人民在国破家亡危机时所作的不同形式的反抗。&&& ④小说问题的创新。老舍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小说文体,有长篇、中篇、短篇,有写实小说、抒情小说、讽刺小说,有童话、寓言、传记体小说,还有意识流小说等等。&&& ⑤小说语言的地域风味。老舍小说的语言带有&打哈哈&的性质,既是对现实的不满,又是以笑代愤的发泄,还有自我解嘲,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背景口语,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2、《骆驼祥子》悲剧产生的原因:作品紧紧把握祥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揭示其悲剧的客观原因:(1)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大兵、特务的抢劫给祥子带来的灾难;(2)以刘四为代表的车厂主的敲骨吸髓,杨先生、杨太太的侮辱,夏太太的引诱,陈二奶奶的迷信愚弄,都给祥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损害了祥子的身心;(3)虎妞的控制与摆布,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更加深了祥子的身心创伤;主观上的原因:(1)祥子所走的个人主义奋斗道路,不是解救他的根本办法;(2)祥子作为农民,思想上有自私褊狭、愚昧麻木的一面,与市民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心理弱质合流,越发膨胀起来。&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三)1.茅盾的主要作品:《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2.重点作品:《子夜》P194&&198&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四)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2.巴金的主要作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3.《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艺术上的杰出成就:①&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②注重发掘人情美与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③带有作家强烈道德判断的风俗画描写。2.《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①它是反映五四运动中时代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②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庭制度的攻击,从鲁迅小说开始。继鲁迅之后,真正把这一主题加以推进并取得重大发展的,当推《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③《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作用。《激流三部曲》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茅盾的《子夜》、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在30年代先后问世,它们以各自卓异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五)1.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1)主要作品:中篇小说《边城》、193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及其他许多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2)沈从文的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写城市与知识阶级,一类写乡村与无产阶级。(3)沈从文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2.沈从文小说的特色:①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②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第二节 《边城》3.《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P215&&217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1.&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因三人合集《汉园集》)2.中国诗歌会:(1)时间地点: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于上海成立。(2)主要发起人:黄浦芳(蒲风,代表性的诗人)、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等。(3)主要刊物: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4)主张: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穆木天在《新诗歌&发刊词》中提出这一诗派共同创作纲领:&我们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5)代表作家及作品:蒲风出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和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等。杨骚的《乡曲》、穆木天的《守堤者》、王亚平的《十二月的风》、柳倩的《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的《我们的堡》、江岳浪的《饥饿的咆哮》等。(6)风格:中国诗歌会诗人尝试讽刺诗、儿童诗、朗诵诗、大众合唱诗等新体诗,在实践诗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尤其是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3.臧克家,代表作《罪恶的黑手》,由于他的诗作注重表现中国的农村生活,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当时便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4.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胡风誉为是&吹芦笛的诗人&。5.戴望舒,被称为体现了&新诗的第二次整合&。(1)192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后,先后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四部诗集出版。(2)他的成名作是《雨巷》,也被称为&雨巷诗人&。(3)诗集《望舒草》收录了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4)《我用残损的手掌》则吸取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爱吕雅、苏拜维埃尔等的影响,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6.卞之琳,新诗的重要选集是《雕虫纪历()》。&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1.&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2.历史讽喻剧《赛金花》(夏衍)曾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3.洪深,与欧阳予倩、田汉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4.洪深编剧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5.李健吾的代表作是《这不过是春天》。李健吾以&刘西渭&笔名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6.夏衍,是继田汉、曹禺之后,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又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剧作家。作品《上海屋檐下》(三幕剧),将笔触伸向上海市民社会的一角。7.田汉《回春之曲》,曹禺《雷雨》、《日出》、《原野》,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8.《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9.曹禺的代表作是四幕话剧《雷雨》(发表于1934年)10.《日出》(主人公:潘月亭、李石清、陈白露)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4.曹禺的艺术创作特点及成就:(1)艺术创作特点:①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有机地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鲜明特点。②他一方面保持着戏剧风格中属于他个人所特有的一些稳定性特质,一方面又发展了自己的戏剧艺术与特色。他独特而炽烈的审美情感对他的创作艺术风貌有很大影响。③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他笔下最成功的人物,是心灵受到压抑的悲剧女性。同时,曹禺又将自己对新世界的追求与生活的信念倾注在他的戏剧形象上,于忧郁哀伤中表现出明朗的色调。④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⑤曹禺戏剧的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2)成就:①他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出色地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及其众多人生,并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在中国现代戏剧上树起了一座丰碑。②曹禺戏剧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尝试。在现代戏剧上,主要致力于悲剧创作,并取得独特成就因而推动了我国悲剧艺术发展的,除郭沫若外,首推曹禺。③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第十五章& 30年代散文1.丰子恺,代表作《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2.游记散文也有新的成绩:以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最有代表性。3.瞿秋白的杂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多收在《乱弹及其他》一书中。4.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5.30年代先后选编了几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2年阿英编纂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对刚刚发生的&一&二八&事变作了及时反映,是我国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报告文学集。夏衍的《包身工》&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6.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特点:①是诗与政论的结合。②是从&砭锢弊&的立意出发,塑造出了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③是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7.林语堂提倡幽默小品,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1)林语堂将英文humour译成幽默,加以提倡。(2)从幽默观出发,林语堂在小品的题材和风格上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小品要&语出灵性&。(3)代表作:《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8.何其芳,代表作散文集《画梦录》(独语体散文)、《刻意集》。&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这一时期由于国土被战争分隔,文学也因此构成国统区文学、抗体根据地-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四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区域。】1.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会议提出了&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2.毛泽东所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针对解放区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群众组合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如何适应解放区环境的问题,和解放区文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糊涂观念与错误认识问题,作了分析:①阐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服务于政治&。②确认解放区文艺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工农兵。③指明解放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途径,突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和普及与提高的途径,要求&文艺工作者自己情绪应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绪打成一片&,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自然形态的文学和艺术,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加工过程即创作过程&。④批评了解放区文艺争论中的各种糊涂观念和错误认识。⑤在批评标准上确立了必须遵守&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⑥《讲话》还论述了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的问题。3.新秧歌剧运动的热潮,孕育与催生了民族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在1945年4月的诞生。同时也推动与促进了传统戏曲的改革,新编了平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马健翎在秦腔等地方戏曲改革中做出了成绩,秦腔《血泪仇》影响最大,为其代表作。4.以李季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为代表的解放区&信天游&诗派。5.阮章竞1949年创作的《漳河水》把长篇民歌体叙事诗推向成熟。&
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说(一)1.路翎,是七月派小说家的重镇。《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最重要的作品。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继巴金《激流三部曲》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中时代青年成长的长篇杰作,因其受法国罗曼罗兰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影响,又被称为&中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2.苏青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3.&现代罗曼司&是指以徐讦和无名氏为代表的都市大众传奇小说(1)徐讦,代表作《鬼恋》、《吉卜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风萧萧》。(2)无名氏,代表作《北极艳遇》、《塔里的女人》。《无名书稿》塑造了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印蒂,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提供了新的主题和新的人物形象。4.沙汀,本时期的创作堪称是讽刺小说的代表。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是沙汀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作品。他的主要作品是合&三记&的三部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5.《寒夜》(1946)是巴金继《激流三部曲》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也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四世同堂》()是老舍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6.钱钟书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次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7.《围城》包含三层意蕴:(1)&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即抗战时期城乡世相的描写;(2)&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3)&哲理思索层面&,即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8.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的主人公是白流苏。9.张爱玲的《金锁记》可以称之为是对情欲的研究,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主人公是曹七巧。&
第十八章 40年代的小说(二)1.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界集大成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春明外史》(张恨水的第一部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小说《八十一梦》虽号称&八十一梦&,但实际上除了《楔子》、《尾声》外,作者只写了14个梦。《八十一梦》曾被当时人誉为&一切杰作中的杰作&。&
第十九章& 40年代小说(三)1.赵树理在解放区小说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他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2.最先产生的是以章回体写的抗日英雄传奇故事,有柯蓝1944年发表的《洋铁桶的故事》、马峰和西戎1945年写成的《吕梁英雄传》、孔厥和袁静1948年完成的《新儿女英雄传》等。其中成就较高的是《新儿女英雄传》。3.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反映土改斗争的两部作品,1951年分别获得前苏联斯大林文学奖第二、三等奖。4.欧阳山的《高干大》。5.赵树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他对中国传统的评书体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1)在小说结构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评书、章回体小说中注重故事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写法,加以革新,适应了中国农民的欣赏习惯。(2)在人物塑造上,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意以人物的行动来解释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尤其注重将人物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加以表现,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展现人物的性格。6.孙犁,代表作《荷花淀》。在孙犁诸多塑造妇女形象的小说中,写得最传神、最动人的是他的代表作《荷花淀》。&
第二十章& 40年代新诗1.&泥土&诗群,以臧克家为代表,自称&一个泥土的人&,出版有短诗集《泥土的歌》。2.七月诗派:以文学杂志《七月》而得名,高举浪漫主义大旗。(1)代表作家:胡风、艾青、田间等。(2)理论纲领:诗人必须在主观拥抱客观的过程中使客观屈从于主观。(3)主要作品分为三类:&&& 一类是张扬生命强力,召唤战争,鼓动战斗:田间《给战斗着》,牛汉《鄂尔多斯草原》&&& 二类是高举意志大旗,投入战争,慷慨赴难:胡风《为祖国而歌》,艾青《我爱这土地》&&& 三类是胸怀光明信念,歌颂战争,礼赞战斗的青春,艾青《向太阳》,孙钿《行进》2.&联大三星&:穆旦、杜运燮、郑敏3.九叶诗派:因出版《九叶集》而得名。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穆旦、郑敏、杜运燮,唐祈、袁可嘉。
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戏剧、散文1.&好一记鞭子&: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就是当时盛演大江南北的三个短剧。2.阿英,代表作《郑成功》、《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3.《屈原》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戏剧之一。郭沫若的历史剧是&失事求似&。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二、&文革&文学思潮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3.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小说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山乡巨变》写集体化道路的必然性,刻画众多人物形象,如动摇落后的中农(盛佑亭,绰号&亭面糊&)8.《李双双小传》为李准赢得广泛声誉,小说背景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二、柳青 梁斌 杨沫等1.这一时期能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的小说,以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为代表。2.柳青《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主题先行)3.梁斌的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三部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风烟图》,主要人物有:朱老忠、严志和、冯兰池。4.姚雪垠《李自成》获茅盾文学奖。5.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在1959年被改编成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篇,风靡全国,还被翻译介绍到东南亚,也大受欢迎。主人公为林道静,是一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改造的小说。三、另一种探索1.从50年代开始,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方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罢》和路翎《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受到批判。2.&干预现实&的小说主要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人性人情的作品有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和《平原的颂歌》、刘绍棠的《田野落霞》和《西苑草》、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3.1962年8月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上,邵荃麟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4.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发表不久被指责是&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和趣味&。5.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写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姑娘之间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悲剧。6.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其中有官僚主义气息的刘世吾这一形象对读者形成了冲击。7.丰村《美丽》写的是婚外的恋情。8.宗璞《红豆》是描写恋爱与革命关系的代表性作品。9.陆文夫《小巷深处》叙述一个旧时代的妓女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的心路历程。10.茹志鹃短篇小说集《百合花》(写战争年代生活的短篇小说)是她的成名作。11.陈翔鹤,原是五四时期浅草&&沉钟社成员。他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曾引发过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
第三章 五六十年代诗歌戏剧散文一、五六十年代诗歌概述1.三个诗群:(1)建设诗群(由社会主义大建设歌唱者形成):阮章竞、李季;(2)行吟诗群:艾青、闻捷、方纪;(3)政治抒情诗群(这一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贺敬之、郭小川。2.1958年经毛泽东提倡,掀起一场新民歌运动,出版了《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作序),诗坛掀起新民歌风。3.1966年以前,值得一提的叙事诗,有艾青《黑鳗》,闻捷的《复仇的火焰》,李季《菊花石》、《杨高传》,田间的《龙门》、《丽江行》、《佧佤人》4.这一时期中国新诗的代表人物是郭小川。(1)年间,他&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身份&,写下了一批以《致青年公民》为总提的楼梯式诗,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飞奔》、《向困难进军》等。(2)1962年,他以《甘蔗林&&青纱帐》一诗,向自己也向他的同时代人发出&换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的号召。(3)郭小川在诗体建设上有一定贡献。在《投入火热的斗争》等&致青年公民&的诗中成功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并作多种尝试与探索:在《将军三部曲》中采用散曲体,在《厦门风姿》等诗中采用辞赋体,在《白雪的赞歌》等诗中采用半格律体,在《致大海》中采用自由体,在《海岸哨兵》等歌词中采用宋词节奏的自由格律体,《秋歌》采用信天游民歌的变体。这种探求形成了他颇为独特的&郭小川体&。二、五六十年代戏剧概述 《茶馆》等1.戏曲、戏剧、歌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2.建国后的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年间,变革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这个时期大批话剧工作者加盟戏曲队伍,使现代戏剧理论逐渐在戏曲界传播,给戏曲融入了新的基因。戏曲的推陈出新使传统剧目的整体水平(主要是思想内容方面)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五贯》是这一时期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3.【问答】京剧现代戏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2)采用写实布景,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增强,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3)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与刻画人物,突出不同的鲜明个性,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彻底突破传统的表演体制;(4)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变现力的新唱腔、新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第四种剧本&:(1)1957年6月,黎弘(刘川)在当时《南京日报上》发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题目叫做《第四种剧本》。(2)作者首先批判了当时极为流行的三种公式化、概念化描写工农兵的剧本,然后提倡忠实的描写生活、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在《布》剧之后,有《洞箫横吹》(海默)、《还乡记》(赵寻)、《归来》(鲁彦周)、《葡萄烂了》(王少燕)等。(3)&第四种剧本&最为突出并最值得肯定的成就: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都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地描写&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并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了一批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5.《茶馆》(当时未被列入&第四种剧本&):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精品,不仅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茶馆》的艺术特色】:(1)《茶馆》的艺术构思时独特的,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2)《茶馆》在艺术构思上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普通的一个大茶馆使三教九流的人物同时聚集在一起,具有象征意味,是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3)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面。(4)《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崩溃前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来的三个时代的生活做横截面,具有史与事结合、虚与实结合的优点。(5)《茶馆》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如第一幕,穿插写庞太监娶老婆;第二幕突出描写两个逃兵准备共娶一个老婆的故事等,这些事件的荒诞性与怪异性,增添了其悲喜剧色彩。(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7)《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主要使用了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也有在人物间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第一幕中秦仲义与庞太监在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上发生冲突)。(8)老舍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如秦仲义的一生,作者只选择了他一生中三个闪光点&&在王力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败落后的自悲自悼&&来刻画人物性格。6.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共创作三部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还改编了《白蛇传》、《西厢记》(均为京剧本)。(1)《关汉卿》是田汉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2)《谢瑶环》(13场京剧)是田汉最后一部新编历史剧,也是田汉最后一部剧作。该剧是田汉由陕西地方戏碗碗腔的《女巡按》改编而来的,《女巡按》是根据清代剧作家李十三的《万福莲》改编而成。在改编过程中,田汉对原作进行了重大修改:一是&把骂武则天的改为肯定武则天,却对她做一定批评;二是将喜剧改为悲剧;三是浪漫主义的结尾。三、五六十年代散文概述1.杂文的短暂复苏:(1)第一次复苏: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以后,把复兴散文作为该报副刊改革的措施。这期间做出突出成绩的是:徐懋庸和王任叔(巴人)。徐懋庸《打杂新集》(后因反右未能出版),巴人出版了《遵命集》,编定了《点滴集》。(2)第二次复苏:1962年5月,《人民日报》副刊开辟&长短录&专栏,改杂文专栏由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三作家之一)主持,邀请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为特约撰稿人。此间,邓拓的《燕山夜话》、吴南星(吴晗、邓拓、廖沫沙之集体笔名)的《三家村札记》,在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上先行推出。2.新时期以来,关于十七年散文名家,评论界有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大家&之说,也有杨、秦、刘、吴(伯箫)&四大家&之说。(1)杨朔结集的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和《生命泉》。
&杨朔模式&:作者借鉴古典诗文的意境,&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这些是杨朔散文的显著特色,成为当时人所称道、进人所诟病。(2)秦牧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当时读者所欢迎。(3)刘白羽代表作《红玛瑙集》,代表着他散文创作的风格。(4)吴伯萧代表作《北极星》,代表着作者在本时期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平。&
第四章 本时期台港文学(一)一、台湾文学概述1.赖和的小说把现实主义与时代精神、本土环境相结合,为台湾新文学树起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开创并确定了台湾现实主义与乡土文学的传统。2.1925年,张我军出版了《乱都之恋》,这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3.1960年《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现代文学》的创办者有白先勇、王文兴、李欧梵等。4.60年代以后,留学生文学大为兴盛,於梨华是成就较突出的一位,代表作有《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5.70年代活跃的乡土派作家主要有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杨青矗、李乔、洪醒夫、宋泽莱等。二、小说 白先勇等1. 欧阳子的代表作:《魔女》是一篇现代心理分析力作。2.王文兴是最有争议的现代派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家变》。3.六七十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小说家是白先勇、陈映真、黄春明。4.《孽子》是白先勇至今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独特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5.1964年《将军族》的发表,标志着陈映真的创作出现重大变化&&开始由现代主义走向现实主义。6.如果说陈映真是乡土文学的旗手,黄春明则是乡土文学的重镇。黄春明以其对乡土小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被誉为小人物的代言人。三、香港文学 刘以鬯等1.在香港文坛中,刘以鬯以反传统著称。他的小说被称为&实验小说&。代表作:1963年出版的《酒徒》。四、通俗小说 金庸等1.在台湾言情文学大潮中,琼瑶(湖南衡阳人,原名陈喆)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等。她的小说情节结构大致是言情文学传统的&钟情&&遇阻、冲突&&回归、团圆&的模式,笔下人物带有浓重的理想化色彩。2.台湾武侠小说的开拓者是郎红浣,他的《古瑟哀弦》等作品以清代社会为背景。3.50年代后期,台湾武侠小说&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登上了&武坛&。4.【问答】上述诸作家对60年代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1)善于继承前人武侠遗产,并加以创新,开一代风气。(2)在思想观念方面,与民国旧派武侠小说有明显差异,现代气息加重,开始注入西方现代观念。(3)在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方面,除了继承传统的技巧和手法外,还引入西方的心理描写、意识流等。(4)卧龙生的&复仇&模式、司马翎的&杂学综艺&模式、诸葛青云的&才子型&风格,成为60年代台湾武侠小说的三股潮流,带动了大批武侠新秀。5.与上述作家相比,古龙的成就更高,影响更大,位居台湾武侠小说家之首。(1)1960年,古龙(熊耀华),出版了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20余年间他共出版武侠小说71部,计二千余万言。(2)古龙在作品中输入大量的现代观念、情绪和现象、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使古龙作品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语言编码,形成了鲜明的现代品格:①在&武&与&侠&两者的关系上,古龙明显地表现出重&侠&轻&武&,追求&功夫在武外&的效果。②大量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心理、观念,如重视个体的地位,追求个性自由。③受到了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在作品中渲染现代社会皮普遍存在的孤绝感。④在文体上创新,最突出特点是将推理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引入小说,形成武侠推理小说。&&& ⑤古龙还成功地借鉴了影视表现形式。6.高阳的历史小说取得骄人的成绩,《中国时报》称高阳历史小说&部部脍炙人口,兼及史实与趣味,质量之丰美,堪称现代历史说部第一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大致分为6大系列:(1)宫廷系列;(2)将相系列;(3)红曹系列;(4)商人系列;(5)青楼系列;(6)侠士系列。7.武侠小说是香港通俗文学的第一大门类,自1954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启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武侠小说在短时间内迅速兴盛。8.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共出版35部武侠小说,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悲剧较多。9.在香港通俗文学中,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两支劲旅,科幻小说以卫斯理(倪匡)最著名。10.【*】金庸(查良镛),50年代后加入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写作电影剧本《绝大佳人》、《兰花花》、《午夜琴声》等。1958年后,陆续创办《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成为香港著名的文化人。1955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至1972年底&封笔&,共出版15部武侠小说,1982年推出《金庸作品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除《越女剑》以外的14部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1)金庸小说创作法治分为三个时期:&&& ①【早期】《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陈家洛是金庸塑造的第一个武侠人物形象。&&& ②【成熟期】从1957年《雪山飞狐》开始,至1964年《倚天屠龙记》为止,金庸创作进入成熟期。《射雕英雄传》以大手笔的气势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被奉为武侠经典。&&& ③【高潮】1956年,金庸推出《天龙八部》、《侠客行》,将武侠小说创作推向高潮。《天龙八部》是一部充分显示金庸博大精深学识的武侠精品。《笑傲江湖》以悬念的方式结构情节,故事编排独具匠心。《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最为奇特的一部。(2)金庸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金庸的三部巨著《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对应;此外,金庸还将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方面,如琴、棋、书、画、医、相、卜、巫及山、水、花、草等等,一起融入作品。(3)金庸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金庸突破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肯定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4)金庸小说塑造了极为丰富的人物形象。传统武侠以情节取胜,而金庸注重写人性:同样是女侠,黄蓉、小龙女、骆冰、任盈盈、殷素素、李文秀各有其个性;同样练&降龙十八掌&,郭靖与乔峰性格命运各不相同;同样是反面人物,慕容复、段延庆、花铁杆、左冷禅、岳不群各有其可恶表现;还有夏雪宜、林平之、谢逊、韦小宝等性格复杂、亦正亦邪的人物。(5)金庸小说在武功描写方面别具匠心:一)将武功雅。每一招都有美妙动听、充满诗意的名称,如杨过&黯然销魂掌&。二)在武功中凸现人性,武功成为人物性格的外化形式。如郭靖、乔峰瞪大英雄使的是威猛无比充满阳刚之气的&降龙十八掌&。三)在武功中融入哲学精神。作品主人公常常道法自然,妙参人生,才练就绝世武功。(6)在艺术形式上,金庸小说有独特的风格。将传统文学的结构、语言与西方文学技巧巧妙结合,吸取古今中外其他通俗小说的艺术经验,小说语言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7)金庸的武侠小说突破了雅与俗的界限,受到社会各层次欢迎,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原创性不足;二是塑造的侠士形象彼此间相雷同;三是金庸小说有时缺乏遵循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情节。&
第五章 本时期台港小说(二)一、新诗 余光中 郑愁予等1.余光中、洛夫、痖弦、郑愁予、叶维廉、杨牧等是成就突出、深具代表性的诗人。2.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著述丰富,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余光中一向被视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的诗歌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余光中不断开拓创新,在现代和传统、中国和西方之间走出一条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3.洛夫,1948年考入湖南大学外语系。1959年开始创作《石室之死亡》。4.郑愁予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梦土上》是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二、戏剧 姚一苇等1. 姚一苇:被称为&暗夜中的掌灯者&,是一位学者型剧作家,在大学主讲戏剧理论。代表作:《红鼻子》。2. 马森:《花与剑》是戏剧中富哲理意味的剧作,花象征爱,剑象征恨。三、散文 梁实秋等1.梁实秋,主编《新月》月刊,1949年赴台,长期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1)梁实秋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部戏剧37种...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世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