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房产网埠头乡金叶新村铭恩小区属于什么产权

“我和书记是微信好友”――走进江西兴国铭恩新村―江西兴国县著名将军县-新闻中心--兴国县新闻--兴国信息--兴国资讯--兴国网――&兴国将军网
将军县?烈士县?模范县
“我和书记是微信好友”――走进江西兴国铭恩新村
来源:internet 点击: 加入时间: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兴国6月29日电(姜萍萍)有这么一个地方,苏区时期共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9.3万人,为国捐躯5万多人。她就是闻名全国的红军县――江西兴国。兴国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在扶贫开发进程中,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亲自挂点指导开展工作,建设了铭恩新村集中安置点。今天记者来到了史文清书记亲自对口联系的帮扶对象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杨学生老人的家中。
埠头乡铭恩新村搬迁居民杨学生(姜萍萍/摄)
杨学生搬迁前后房屋对比(姜萍萍/摄)
杨学生老人一家五口两年前居住在离新村一公里外的山区。但仅仅就是这一公里,确是截然不同的两番景象。易倒塌的土坯房、暴露在外的电线、劈柴烧火的灶台……。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省里加快扶贫进程。2013年,杨学生正式从破旧的土坯房搬出,住进了崭新的二层楼小洋房。加上财政补贴、分期付款等政策的落实,杨学生老人一家于年底顺利入住。
杨学生展示铭恩新村居民微信群(姜萍萍/摄)
“给你看我的朋友圈”,杨学生对记者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微信。“我跟史文清书记是微信好友,我们村民还有一个微信群,史书记也在里面。”看着老人乐呵呵的讲着与书记的朋友圈趣事,也可以看出苏区振兴发展为百姓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我现在的生活是一个什么字?那当然是‘好’字。吃的好、穿得好、住得好。这都得感谢习主席,他是真正把我们百姓装在心里啊!”杨学生激动地说到。
埠头乡铭恩新村金叶幼儿园(姜萍萍/摄)
铭恩新村村貌(姜萍萍/摄)
《若干意见》出台三年来,苏区振兴发展进程加快,势头迅猛。埠头乡铭恩新村精准扶贫,开展危旧土坯房改造,规划建设一体化,打造宜居型、服务型、创业型社区。如今的铭恩新村,只是整个苏区振兴发展的一隅。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全国人民的关心下,兴国县会昂首阔步再创“第一等工作”。
微信公众号xgjjw123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 邮箱: 微信公众号:xgjjw123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即刻删除。本网会员的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你投资理财的依据。江西兴国村民:我跟史文清书记是微信好友(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兴国6月29日电(姜萍萍)有这么一个地方,苏区时期共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9.3万人,为国捐躯5万多人。她就是闻名全国的红军县——江西兴国。兴国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积大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兴国6月29日电(姜萍萍)有这么一个地方,苏区时期共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9.3万人,为国捐躯5万多人。她就是闻名全国的红军县&&江西兴国。兴国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在扶贫开发进程中,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亲自挂点指导开展工作,建设了铭恩新村集中安置点。今天记者来到了史文清书记亲自对口联系的帮扶对象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杨学生老人的家中。
埠头乡铭恩新村搬迁居民杨学生(姜萍萍/摄)
杨学生搬迁前后房屋对比(姜萍萍/摄)
杨学生老人一家五口两年前居住在离新村一公里外的山区。但仅仅就是这一公里,确是截然不同的两番景象。易倒塌的土坯房、暴露在外的电线、劈柴烧火的灶台&&。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省里加快扶贫进程。2013年,杨学生正式从破旧的土坯房搬出,住进了崭新的二层楼小洋房。加上财政补贴、分期付款等政策的落实,杨学生老人一家于年底顺利入住。
杨学生展示铭恩新村居民微信群(姜萍萍/摄)
&给你看我的朋友圈&,杨学生对记者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微信。&我跟史文清书记是微信好友,我们村民还有一个微信群,史书记也在里面。&看着老人乐呵呵的讲着与书记的朋友圈趣事,也可以看出苏区振兴发展为百姓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我现在的生活是一个什么字?那当然是&好&字。吃的好、穿得好、住得好。这都得感谢习主席,他是真正把我们百姓装在心里啊!&杨学生激动地说到。
埠头乡铭恩新村金叶幼儿园(姜萍萍/摄)
铭恩新村村貌(姜萍萍/摄)
《若干意见》出台三年来,苏区振兴发展进程加快,势头迅猛。埠头乡铭恩新村精准扶贫,开展危旧土坯房改造,规划建设一体化,打造宜居型、服务型、创业型社区。如今的铭恩新村,只是整个苏区振兴发展的一隅。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全国人民的关心下,兴国县会昂首阔步再创&第一等工作&。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
赣州铭恩村:精准扶贫 乐坏百姓 时间: 22:14
铭恩新村的村民们住上了新房
日子好了,胡世瑞老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海口网6月30日消息(特派记者 陈五男)“我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习总书记。”29日,“聚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三周年——全国网络媒体看赣州”,走进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66岁的老人胡世瑞回忆起这三年来日子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颇为感慨。
  说起三年以来的变化,村民胡世瑞绝对是一个最佳的典型“缩影”。1985年到2012年,他居住的土坯房先后四次坍塌。在1985年春夏之交的一个雨夜,他居住的土坯房的一面墙突然倒了下来,家里四张床被打坏了三张,最小的女儿还被埋在了墙下,最后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小女儿才被救出。“土坯房先后4次倒塌,老伴和儿子也先后过世,如果不是孙子还小,我连活下去的信心都没有。”
  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带来了土坯房改造政策,胡世瑞成为受益者之一。2013年3月,胡世瑞成为入住新村的第一人。告别住了一辈子的土坯房,搬进了崭新牢固的三层小楼。“感谢政府,没有想到我们这些住了一辈子土坯房的老百姓有这一天,也能住上这么好的安全房,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啊!”老人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在铭恩新村的幼儿园看大门,空闲的时候就教教孩子们习书法,加上自己每个月的社保,一个月也有1000来块的收入,“我把5万块政府贴息贷款还完的那天,还给史文青书记发了条微信,书记很高兴啊,他告诉我以后的日子还会越来越好的。”
  与胡世瑞一样,兴国县309户村民也得益于土坯房改造政策。据了解,铭恩新村规划用地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0.3平方公里,分三期集中安置农村危旧土坯房户。
  “要让大家搬得进来,住得下去。”兴国县委书记赖晓军介绍,受战争创伤、地理环境的影响,兴国县欠发达、后发展的现状一直未能改变,目前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发开重点县,贫困面仍较大,贫困程度仍较深。经过抢抓机遇,感恩奋进,把扶贫攻坚作为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兴国县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的生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大家都能住上好房,铭恩新村推行规划建设一体化,采用联排新建、套房安置、产权置换三种方式,分别为不同经济情况的村民解决了住房问题。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铭恩新村还推行“一组两会三站”管理模式,通过在社区建立党小组,由党小组负责组建社区理事会、监事会,由社区理事会筹建爱心服务、和谐平安、物业管理三个功能服务站,有效提升了社区的集约化管理。规划建设农贸中心、医疗中心、幼儿园、敬老院等配套设施,实行供电、供水、保洁等统一管理。此外,还推行创业一体化,打造创业型社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新建了官桥千亩蔬菜基地,配套建设蔬菜冷冻冷藏库,可年产蔬菜5200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新建集有机芦笋种植、培训、加工为一体的赣州市首个百亩高效芦笋基地,预计年收入2000余万元,示范带动农户100余户,同时切实解决了社区土坯房改造户的务工问题。
  兴国县委书记赖晓军介绍,截止到2014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5万人,贫困率下降4.5%。“计划从2015年起,每年至少脱贫3.5万人以上,力争5年任务3年完成,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覆盖,精准把脉因户定法,精准研判,统筹推进,打好就业扶贫这记‘快拳’,打好产业扶贫这记‘重拳’,打好合力扶贫这记‘组合拳’,更有力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相关链接:
 [来源: 海口网] [作者:陈五男] [编辑:李帅锋] 
新闻排行榜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运营合作,新闻报料QQ:&&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天健网消息(赵洁)这里,曾经一片荒芫,杂草丛生。没有人烟,没有生机。疯长的荆棘使这里如死水一般死寂。
他们,曾经无处安身,不蔽风雨。没有希望,没有幻想。飘摇的土坯房让他们如小草一般不安。
今天,这里建起了一个新村,安置了周边5个村庄的土坯房改造户。一幢幢青色坡顶、白色砖墙的三层联排新房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间似在传唱着兴国县铭恩新村的“前世今生。”
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让所有赣南老区人民兴奋不已。10月28日,铭恩新村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图纸设计出来了,挖掘机来了,建筑队来了,埠头乡垓上、枫林、玉口等五个村庄的土坯房改造户笑了。经过两个多月日夜不停的赶工,安置点第一期45户于2012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铭恩新村村民胡世瑞(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铭恩新村村民刘扬泉将自己的感恩之情书写下来,并挂在墙上。
锣鼓敲起来了,鞭炮响起来了,大红的对联贴起来了。2013年3月,胡世瑞成为第一批入住新村的村民。今年66岁的胡世瑞曾先后经历了4次倒房。1985年春夏之交的一个雨夜,一面墙突然倒了下来,胡世瑞家里四张床被打坏了三张,最小的女儿被埋在了墙下,最后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小女儿才被救出。去年他家告别了住了一辈子的土坯房,搬进了崭新牢固的楼房,不再为下雨天而担忧。“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习总书记!”回忆起曾经的艰辛,胡世瑞两眼泛着泪光。
铭恩新村的新面貌。
紧接着,杨学生搬进来了,刘扬泉搬进来了,谢忠清搬进来……
乡亲们为铭记党的恩情,将新村取名为“铭恩新村”。
目前,新村已有185户村民入住,常住人口有近900人,新村还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医疗中心、养老院、超市等。为了方便村民生活,让村民能够真正脱贫致富,新村在规划之初,就预留了两亩菜地,解决村民的“菜篮子”问题。驻村干部引进产业大户,建设了千亩官桥蔬菜基地,村民不仅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基地,还可优先到基地务工。同时,鼓励村民自主创业。现在,农家乐、加工厂、农产品电商销售等在新村遍地开花。
在铭恩新村幼儿园的教室里,摆放着孩子们制作的创意手工作品。
铭恩新村幼儿园的校舍一角。
责任编辑:武圣淋
红土蝶变 铭恩新村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连新闻24小时热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兴国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