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的组词或成语和读古诗猜成语

月满西楼-古诗词音乐-月满西楼下载-中国古典动漫
月满西楼 - 古诗词歌曲FLASH
类别:中国民族音乐
演奏(唱)或作曲:南国红豆
大小:1872K
动漫格式:民族音乐
月满西楼简介:
&&& 月满西楼,作词:李清照;作曲:苏越;演唱:童丽;制作:南国红豆。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夜色如水的夜晚,你踏风而来,如空谷幽兰馨香袅袅,似涉水伊人清影悠悠。凝聚千年的那滴清泪在红笺素帛中浇注出一道永恒的风景。一声轻叹穿越时空的浮云,凭烟飞雾绕惹多少多情女子心事摇曳;丝丝缕缕的轻愁在花开花落的轮回中蔓延成相思的洪荒。浅吟慢唱过尘烟滚滚依然风姿绰约,经典着永不调谢的清雅之韵。在每一个满月的夜晚,依稀你倚栏的身影,把所有的惆怅填写成平平仄仄的旋律,吞梅嚼雪般细数爱情的悲伤。残红零落中素袂轻舞,恣意着尺素无托的寂寥。涌动的思念便沉淀出字字的珠玑,震颤了万古的风流。
&&&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的审美训练。又几乎是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人不能没有爱,如花的女人不能没有爱,感情丰富的女诗人就更不能没有爱。正当她的艺术之树在爱的汁液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上帝无情地斩断了她的爱河。李清照是一懂得爱就被爱所宠,被家所捧的人,现在一下被困在了干涸的河床上,她怎么能不犯愁呢?失家之后的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
&&& 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在张看来,你既嫁我,你的身体连同你的一切都归我所有,为我支配,你还会有什么独立的追求?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华帐前,红烛下,李清照看着这个小白脸,真是怒火中烧。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他分手。但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这当然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我们现在想象李清照为了婚姻的自由,在大堂之上,昂首挺胸,其坚毅安详之态真不亚于项羽引颈向剑时那勇敢地一刎。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 李清照的第二大磨难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0年11月,皇上看到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逃跑,干脆就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望着龙旗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更感到无限的失望。就按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今国土让人家占去一半,国君让人家撵得抱头鼠窜,百姓四处流离。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 世间那得愁如许,为赋新词强说愁。李清照的词有种玩味文字的感觉,但可以肯定,她从没有玩味人生的勇气。读李清照词是个苦旅,不知写李清照词是否苦旅?或者,是苦旅写就李清照词吧。有人说女人是因爱情而存在,不可一刻没爱情,而我则更欣赏摆脱爱情束缚的女人。李清照众词中,每一首都把自己独困闺房,每一首都染满了泪水,每一首都写着赵明诚三字。偶有一天,约三五知已,携酒泛舟到人迹罕至处,论诗,斗酒看日出,观夕阳家愁国恨,闺乐情苦,去你的!忘形,也未致忘了归路吧?回来,明天,你依然是人妻,人媳人母。喜欢李清照,是真诚又至真的!那淡淡的忧郁,轻轻的哀忧,总在不时间,触动心中最弱最惊的那根弦!如果她真是只蝴蝶,那,我宁愿是那恋着她的香气,追随着她的空气,罢了!!旷代才女李清照早已作古,但是,在众多文人的幻觉中,眼前还会站立着在萧瑟肃杀的秋风中演唱悲歌的李清照。
::月满西楼在线欣赏::
&&|&&&&|&&
最新推出: 把月满西楼动漫收藏我的用户中心。
::月满西楼下载地址::
发表评论:您也可以对此动漫介绍进行补充,优秀的动漫资料我们将给予古币奖励。
&&(如果您无法填写,说明您是登陆状态。) &&
Email:&&&QQ号:
评 分:& 1分
::相关动漫::
您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月满西楼音频和视频
最热古诗词歌曲诗字读音,诗字成语,诗字解释,诗字组词,诗同音字
马上分享给朋友:
诗()shī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
诗字详细解释
诗shī【名】(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同本义〖poem〗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诗,志也。――《说文》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TheBookofSongs〗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诗人〖poet〗。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finething〗。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诗shī【动】诵诗;作诗;赋诗歌颂〖poetize〗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f之《洛阳伽蓝记》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诗碑shībēi〖poemtablet〗名胜中刻诗的石碑诗才shīcái〖poetictalent〗写诗的能力诗歌shīgē〖Poetry〗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诗格shīgé〖poetryrule〗∶做诗的法则〖poetrystyle〗∶诗的风格诗格不高诗行shīháng〖verse〗诗的一行诗话shīhuà〖notesonpoetsandpoetry〗∶评论诗人和诗篇的著作《随园诗话》〖notesonclassicalpoetry〗∶旧时有诗有话的小说,可以说唱《唐三藏取经诗话》诗集shījí〖poetryanthology〗编辑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诗而成的书诗节shījié〖stanza〗诗的一节,由排列成为一个单元的一组诗行构成诗经Shījīng〖ShiJing(ClassicofPoetry);TheBookofSongs〗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诗境shījìng〖poeticconceptionandbackground〗∶诗中所表现的意境〖poeticenvironment〗∶也指富于诗意的环境诗剧shījù〖poeticdrama〗对白为诗的戏剧诗礼Shī-Lǐ〖TheBookofSongsandTheBookofRites〗∶《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cultured〗∶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诗礼之家诗律shīlǜ〖poeticrulesandforms〗诗的格式和韵律诗朋酒友shīpéng-jiǔyǒu〖friendofwineandpoetry〗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寻几个诗朋酒友,向尘世外消磨白昼。――元?不忽木《辞朝?村里迓鼓》曲我一心待相伴着诗朋酒友,我其实不爱你紫绶金貂。――明?无名氏《东篱赏菊》亦作“诗朋酒侣”诗篇shīpiān〖poem〗∶诗的总称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epic〗∶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光辉的诗篇诗琴shīqín〖lute〗源自东方有大梨形琴身和带品的指板、有六到十三对琴弦、用置于琴头中的弦轴调音的弹拨乐器诗情画意shīqíng-huàyì〖idyllic〗形容自然景色很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我们来到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顿觉心旷神怡诗趣shīqù〖interestandcharm〗诗的意趣富于诗趣诗人shīrén〖poet〗作诗的名人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诗圣shīshèng〖bepoetofhighattainments〗造诣极高的诗人。如杜甫诗史shīshǐ〖historyofpoetry〗∶诗歌发展的历史〖poetryofhistoricsignificance〗∶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如杜甫的诗歌诗书Shī-Shū〖theBookofSangsandtheBookof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坛shītán〖poetryworld〗诗歌界诗坛盛会诗仙shīxiān〖fairypoet〗才情高超、气韵飘逸的诗人,如称唐代诗人李白为“诗仙”诗兴shīxìng〖poeticinspiration〗做诗的兴致诗兴大发这种奇景,古时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海市》诗意shīyì〖poeticqualityorflavour〗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富有诗意诗余shīyú〖verse〗诗词中词的别称,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而得名诗韵shīyùn〖rhyme(inpoetry)〗∶做诗所押的韵〖rhymingdictionary〗∶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诗章shīzhāng〖poem〗诗篇诗作shīzuò〖poeticworks〗诗歌作品
马上分享给朋友:
诗(shi)同音字
lè/yuè shī1.可以入乐的诗。古代与徒诗对言。xiān shī1.指秦始皇使博士所造的《仙真人诗》,今不传。
2.指晋郭璞所作的《游仙诗》。
3.指扶乩等迷信活动中伪托神仙灵鬼所写的诗。guǐ shī1.辞意诡异p语调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o请陈媸"杨注:"荀卿请陈嬉旒で兄o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况的媸liù/lù shī1.犹六义。
2.指大雅p小雅p正风p变风p变大雅p变小雅。参阅五代齐己《风骚旨格》。xiě shī1. 有诗意地写或写作诗歌。shān shī1.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h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cì/cī shī1.讽刺之诗。jù shī1.诗剧。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fǎn shī1.表示造反之意的诗词。gǔ shī①古体诗。②泛指古代诗等。shǐ shī以叙述历史为内容的长诗,多记述重大史事或英雄传说:长征史诗|荷马史诗。yín shī1.作诗。
2.吟诵诗歌。zhōu shī1.周代的逸诗。
2.指《诗经》。因其为周代诗歌,故称。hé/hè/huó/huò/hú shī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yǒng shī1.吟诗。chàng shī1.吟诗。
2.宗教用语。吟唱圣歌。参见"唱诗班"。sì shī1.即四家诗。鲁《诗》p齐《诗》p韩《诗》和毛《诗》的合称。汉代传《诗经》的有鲁人申培p齐人辕固p燕人韩婴,称"鲁"p"齐"p"韩"三家诗,为今文诗学,两汉时皆立于学官,魏晋以后逐渐衰亡。三家诗除存《韩诗外传》外,馀均亡佚。又有鲁人毛亨,亦传《诗经》,称毛《诗》,为古文诗学,先在民间传授,盛行于东汉。魏晋后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四家对诗义的说明p文字的解释,均有所不同,参阅清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参见"毛诗"p"三家诗"。
2.《诗经》的四体:《风》p《大雅》p《小雅》p《颂shēng shī1.乐歌。xún shī1.寻觅诗句。shòu shī1.祝寿的诗。xiǎo shī1.短诗。shǐ shī1.低劣的诗句。zhǎn shī1.赋呈或吟唱诗歌。shǔ/zhǔ shī1.作诗。xián shī1.谓配乐唱诗。
2.犹赋诗。lǜ shī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tú shī1.不入乐的诗。liàn shī1.表达爱情的诗。è/wù/ě/wū shī1.拙劣或猥贱的诗。
2.用以谦称自己的诗作。qíng shī1.表示爱情的诗。晋张华有《情诗》二首,见《古诗源》卷七。jiè shī1.自我警戒的诗。
2.戒除做诗。zhàn shī1.较量诗歌优劣。wǎn shī1.哀悼死者的诗。miáo shī1.谓作诗无创造性,依傍p承袭古人。qiāo shī1.推敲诗句。
2.诗谜的一种。又称打诗宝。xīn shī中国诗歌的一种。与“旧体诗”相对。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当时也称“白话诗”。形式上采用与口语接近的白话,并突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最早的作者为胡适。jiù shī指用文言和传统格律写的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zá shī1.谓兴致不一o不拘流例o遇物即言之诗。《文选》有杂诗一目o凡内容不属献诗p公宴p游览p行旅p赠答p哀伤p乐府诸目者o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张衡《四愁》p曹植《朔风》等o内容相近o亦归此项o如王粲p刘桢p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o后世循之。dù shī1.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或诗集。gé shī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gē shī1.咏唱诗篇。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3.泛指诗歌。wāi shī1.指内容p技巧低劣或以游戏态度草率而成的诗。也用作自己诗作的谦称。máo shī相传为西汉初毛亨、毛苌开创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属古文学派。汉代流传于民间,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后三家诗亡佚,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毛诗》现已成为《诗经》的代称。qiú shī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风p采诗。
2.谓寻觅诗句。qì shī1.晋王裒字伟元。性纯孝。父母殁后,每读《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语,未尝不三复流涕。事见《晋书.孝友传.王裒》。后遂用为典实。qīng shī1.清新的诗篇。xiàn shī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
2.泛指奉献诗作。shěng/xǐng shī1.见"省题诗"。duǎn shī1.篇幅小的诗。2.指宗教经典中的短诗。如:坐着…膝上放着打开的可兰经,吟唱着可兰经中的短诗。jì/zhài shī1.唐贾岛常于每年除夕,取自己当年诗作,祭以酒脯而自勉。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后因以"祭诗"为典,表示作者自祭其诗藉以自慰。shēng shī1.《诗.小雅》中《南陔》p《白华》p《华黍》p《由庚》p《崇丘》p《由仪》六篇仅有篇名o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o前乐既毕o皆闲歌《鱼丽》o笙《由庚》:歌《南有嘉鱼》o笙《崇丘》:歌《南上有台》o笙《由仪》。闲o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o盖一时之诗o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qiān shī1.寺庙中供卜问吉凶所编的诗句。多写于竹制签牌上o贮于签筒内o由卜问者抽取o而后据诗意附会人事吉凶。jué shī1.即绝句。zǔ shī1.指同一诗题p内容互相联系的几首诗。qǐ shī1.指描写男女爱情的香艳诗。lián shī1.联句吟诗。yàn shī1.艳体诗。指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诗歌。cái shī1.作诗。zhōu shī1.信口乱凑的诗。yì shī1.经过翻译的诗歌。shì shī1.指科举考试中的命题限韵赋诗。shī gài1.喻指作诗无自己的新意o只会套袭前人诗作的人。shī yè1.诗歌创作的成就。shī wán1.题有诗的纸团。shī zhǔ1.诗作的主人o诗人。shī yì1.诗的含义。shī lè/yuè1.指合乐的诗歌。shī chéng/shèng1.诗籍o诗集。shī xiāng1.诗的境界。shī shū1.《诗经》和《尚书》。
2.泛指书籍。
3.诗作和书法。
4.诗作和书信。shī rén1.指《诗经》的作者。
2.写诗的作家。shī shí/shén1.《诗经》编次o《雅》《颂》部分多以十篇编为一组o名之为什。后因以"诗什"泛指诗篇p诗作。shī xiān1.指诗才飘逸如神仙的诗人。
2.指唐代诗人李白。由于李白诗'笔落惊风雨'的独特风格o贺知章称其为"谪仙人"o故后人称李白为诗仙。shī jià/jiè/jie1.诗的声价。shī huì/kuài1.犹诗社。shī chuán/zhuàn1.《诗经》的注解。
2.《诗经》的注本。
3.指《诗经》和《春秋三传》。
4.诗的总集。清王昶有《湖海诗传》四十六卷。shī bó/bǎi/bà1.诗坛宗伯r诗坛领袖。shī bàn1.犹诗友。shī tǐ/tī/bèn1.诗的样式和风格。shī yú指词。言词由诗发展而来。shī fó/fú/bì/bó1.指唐代诗人王维。
2.指清代诗人袁枚。
3.指清代诗人吴嵩梁。shī zuò1.诗歌作品。shī yōng/yòng1.专为应酬上官或主人需索而写诗的人。shī xiá1.具豪侠之气的诗人。shī lǚ1.诗友。shī jùn1.诗人中的俊杰。shī zhài1.谓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o未及酬答o如同负债。shī jì/jié1.诗和偈。
2.类似佛家偈颂的诗作。shī ǒu1.诗友。shī sēng1.能作诗的僧人。shī zhào1.谓所作诗的内容成为后来发生的事情的预兆。清王士G有《池北偶谈.谈艺一.诗兆》。shī gōng1.对诗人的尊称。shī xīng/xìng1.作诗p吟诗的兴致或情绪。shī bīng1.喻指写诗的才能等。shī jù1.诗人的才具。shī cè1.诗集。shī nóng1.指隐居务农的诗人。shī zhǔn1.诗的标准o诗的典范。shī hán1.置于封套中的诗稿。shī quàn/xuàn1.犹诗债。shī kè1.诗的刻本。shī jù亦称“剧诗”。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欧洲19世纪以前的剧本大多是诗剧。虽具有戏剧的形式,但只供阅读,不适合剧场演出的诗剧。shī lì1.诗的工力。
2.诗的力量。shī gōng1.作诗的功力。shī shì1.诗的风格气势。shī xūn1.在诗歌创作上的建树。shī jiàng1.指在诗歌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shī yìn1.诗作的刻本。shī juàn/juǎn1.诗集。shī yǒu1.常在一起以诗词唱和的朋友。shī sǒu1.年老的诗人。shī jù/gōu1.诗的句子。亦泛指诗。shī shǐ1.前人的诗作。
2.指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3.泛指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
4.诗歌的发展历史。陆侃如冯沅君有《中国诗史》一书。shī míng1.善于作诗的名声。shī qǐ1.寄奉所作诗歌的书信。shī wěn1.诗句的语气。shī wèi1.诗的意味p趣味。shī yǒng1.诗歌。shī pǐn诗论。(1)南朝梁钟嵘撰。三卷。书中将汉至梁的一百多个诗人分别归入上、中、下三品中,对其作品优劣进行评判,并指出其与前后作家的继承关系。所论及的诗作均为五言诗。其论点多有可取之处,但在评品中也有不妥之处,如将陶渊明列入中品,将曹操列入下品,就是明显的不妥。(2)唐代司空图撰。见“二十四诗品”。shī zhé1.犹诗圣。shī shāng1.诗章。商o通"章"。
2.像商人一样的诗人。shī náng/nāng1.贮放诗稿的袋子。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s"恒从小奚奴o骑距驴o背一古破锦囊o遇有所得o即书投囊中。"shī qiú1.唐孟郊p贾岛耽于作诗o仿佛为诗所拘囚o人称诗囚。后泛指苦吟的诗人。shī guó1.诗的国家r诗的境域。shī tú1.依据诗意所绘的图。《晋书.文苑传》称顾恺之"每重嵇康四言诗o因为之图"为以诗意作图之始。
2.《诗经》的图谱。
3.富有诗意的优美图画。shī yòu1.诗的园地。shī shèng1.指唐杜甫。语本宋秦观《韩愈论》s"犹杜子美之于诗o实积众家之长……孟子曰:'伯夷o圣之清者也r伊尹o圣之任者也r柳下惠o圣之和者也r孔子o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o杜氏p韩氏亦集诗之大成者欤。"
2.指唐李白。
3.指清杜浚。
4.泛指杰出的诗人。shī cháng/chǎng1.诗人集会吟诗p作诗的场所。shī tán1.诗会r诗界。
2.纪念诗人的祭坛。shī lěi1.诗人的阵营。shī chéng1.藏有丰富诗稿p诗集之所在。shī jìng1.诗的境界r诗的意境。shī qiáng1.即诗壁。shī mò1.题诗的墨迹。shī bì1.被诗人题上诗的墙壁o或专供诗人题诗的墙壁。shī shēng1.指古代诗歌的词和曲调。
2.作诗的名声。
3.吟诗的声音。shī lián1.犹诗箧。shī nú1.谓不能自如地驾驭文字作诗o而为诗之格律等所束缚o如诗之奴隶。shī yāo1.古代指某些为祸乱征兆的里巷歌谣。shī bì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s"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o不称旨o将挞之r方自陈说o玄怒o使人曳着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o问曰s'胡为乎泥中?'答曰s'薄言往濠o逢彼之怒。'"按o两婢问答o都是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后遂以"诗婢"。泛指能赋诗的婢女。shī méi1.促成婚姻的诗。
2.指引起诗兴的人或物。shī cún1.诗的选集。有别集o如清鲁一同的《通甫诗存》r有总集o如清曹庭栋编的《宋百家诗存》。shī sūn/xùn1.诗人后代。shī xué1.做诗论诗的学问r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shī zōng1.专攻《诗经》而为人们所宗仰的名家。
2.众所敬仰的诗人o诗坛泰斗。shī guān1.古代专事采集诗歌和民风的乐官。shī kè1.诗人。shī shì1.诗人所居之室。shī jiā/gū/jie1.研究《诗经》的专家。
2.犹诗人。shī liáo1.吟诗p作诗的小屋。shī jiāng/jiàng1.在诗坛称雄的诗人。shī jú1.为编校p刊刻诗集而设立的机构。shī wū1.吟诗和作诗之所。shī gōng1.即诗匠。shī shī1.诗人。shī zhàng1.诗的清单。
2.题上诗的帐幔。shī tiè/tiě/tiē1.写诗的纸片。亦借指诗稿。shī zhì1.包装诗稿的封套。shī xí1.诗坛的席位。shī chuáng1.诗人坐卧的用具。shī xù《毛诗》对各诗的解说文,又称《毛诗序》,分小序、大序两种。小序解说各诗主题,列在各诗之首,篇幅均较短。大序总论《诗经》全体,列在《诗经》第一篇《关雎》的小序之后,篇幅较长。《诗序》的解说大多牵强附会,给诗篇强加无根据的政治寓义,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shī kù1.储藏诗稿的库房。shī fǔ1.指诗人的心胸。shī shì诗论。唐僧皎然撰。五卷。书中对诗歌风格作了分类,重视诗的意境的高远玄妙,轻视诗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用禅理论诗的方法对后世司空图、严羽的诗论有一定影响。shī guī1.诗的指归p旨趣。shī cǎi1.诗的文采。shī zhēng1.总集性质的诗歌选本。如清曾燠编有《江西诗征》r清朱绪曾编有《金陵诗征》r清袁景辂编有《国朝松陵诗征》。shī lǜ1.诗歌与刑律。
2.诗的格律。shī xīn1.作诗之心r诗人之心。shī jì1.作诗的禁忌。shī huái1.作诗怀念。
2.诗人的胸怀。
3.谓祝寿。shī sī/sāi1.做诗的思路p情致。shī qíng1.作诗的情绪p兴致。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shī chóu1.诗心r诗情。shī yì1.诗思r诗情。
2.诗的内容和意境。
3.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4.指作诗的方法。shī shàn/shān1.题有诗的扇子。shī shǒu1.指诗人。shī cái1.做诗的才情。shī chāo1.同"诗钞"。shī dí1.作诗的对手。shī jiào/jiāo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却温和委婉,即所谓“温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击。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符合《诗经》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成为封建社会衡量文学作品政治意义的重要标准。shī wén1.指诗歌。
2.指《诗经》的文字。
3.诗和文。shī bān1.指因作诗辛苦而生出的花白头发。shī liào1.做诗的材料。shī xīng1.诗人中的明星。shī jǐng1.富有诗意的景色o优美的景色。shī péng1.诗友。shī běn1.诗集。shī zhá1.用通信方式互相唱和的诗作。shī cái1.诗的素材。
2.诗才。shī jié1.有杰出才能的诗人。shī bǎn1.亦作"诗版"。
2.题上诗的木板。shī lín1.诗人聚集之所。shī bǐng1.概括介绍《诗经》诗篇大意的文字。shī biāo1.指独树一帜的诗作。shī gé1.诗的格式p体例。
2.诗的风格p格调。shī àn1.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o苏轼因作诗而入狱o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o史称"乌台诗案"。shī mèng1.如诗一般的梦境o美梦。shī xiè1.作诗的器具o如笔p墨p纸p砚等。shī bǎng/bàng1.品第诗的高下o张榜公布o称诗榜。shī shuò1.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s"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o往往横槊赋诗。"后遂以"诗槊"指诗人英雄p豪迈的气概。shī tuó1.即诗囊。shī gē文学的一大样式。运用有一定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感情充沛,想像丰富,语言凝练而富形象性。一般分行排列。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押韵与否,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shī háo1.写诗之笔。shī fǎ1.诗的创作方法和规律。shī pài1.研究《诗经》的流派。
2.诗人的流派。始于宋人"江西诗派"。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o又有《江西诗派诗集》的编刊。宋刘克庄有《江西诗派小序》。shī liú1.指诗人。shī tāo1.汹涌的诗思。shī sè1.诗思滞涩。shī yín1.犹诗迷。shī yuán1.喻关于诗的理论p主张。shī líng1.犹诗魂。杰出的诗人。shī yàn/yān1.吟诗作诗的宴会。shī bǎn1.见"诗板"。shī pái1.用以题诗的木板。
2.指题上诗的木板。
3.韵牌。刻诗韵上下二平声为纸牌式o每韵一叶o总三十叶o山游分韵o人取一叶o吟以用韵。见明屠隆《考盘馀事.韵牌》。
4.文人游戏o各以牌分取杂字o缀成韵语o是牌亦曰诗牌。shī láo1.喻指窘迫苦涩好像牢狱一样的诗境。shī fàn1.犹诗囚。喻指苦吟的诗人。shī kuáng1.狂放不羁的诗人。shī yù1.因所作之诗而引起的讼案。shī wáng1.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颂称。shī lǐ1.诗中道理。shī qín1. 源自东方有大梨形琴身和带品的指板、有六到十三对琴弦、用置于琴头中的弦轴调音的弹拨乐器。shī piáo1.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唐球》s"球居蜀之味江山o方外之士也。为诗捻为圆o纳入大瓢中。后卧病o投于江曰s'斯文苟不沈没o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o有识者曰s'唐山人瓢也。'"后以"诗瓢"指贮放诗稿的器具。shī jiè1.写作诗歌的人的总体。shī shū1.诗的注疏。shī bìng1.谓好诗成癖。
2.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如蜂腰p鹤膝等八病。shī hén1.带有诗意的景象。shī chī1.犹诗颠。shī bān1.诗作中的瑕疵。清梁绍壬《两般秋雨Q随笔》有"索诗瘢"条。shī pǐ1.对诗的癖好。shī diān1.见"诗颠"。shī qú1.见"诗J"。shī méng1.诗人的盟会。shī yǎn1.诗人的赏鉴能力p观察力。
2.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亦指一篇诗的眼目o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采诗句。shī bēi1.刻有诗作的石碑。shī jié/yà1.诗碑。shī lǐ1.指《诗经》和《三礼》。泛指儒家经典。shī shè1.诗人定期聚会做诗吟咏而结成的社团。shī zǔ1.诗的某一流派的创始人。shī shén1.诗中之神。亦指有才情的诗人。
2.诗的神思。shī suì1.作祟的诗兴。谓诗兴强烈。shī huò1.因作诗而遭到的灾祸。shī chán/shàn1.诗中隐含的禅理。亦指隐含禅理的诗。
2.诗道与禅道的并称。shī zhì1.同"诗帙"。shī chēng/chèn/chèng1.犹诗名。shī gǎo1.亦作"诗"。
2.诗的稿子r诗作。
3.诗集的专称。如宋陆游《剑南诗稿》r清魏源《清夜斋诗稿》。shī qióng1.指文人遭际坎坷o生活贫困。shī jiào1.喻指满腹诗才p作诗很多的诗人。
2.见"诗窖子"。shī zhāng1.诗篇。
2.诗的章节。shī zhú1.竹名。因叶大而坚厚o可代笺写诗o故名。shī bǐ1.诗和散文。
2.写诗的笔。shī jiān1.亦作“诗”。写上诗的笺纸;供写诗的笺纸。2.本指 汉 郑玄 为《毛诗》作的笺注。后泛指为诗集作的笺注。 宋 蔡梦弼 有《杜工部草堂诗笺》。shī tǒng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shī chóu1.行酒令用的筹子之一种。也有用作赌博的。筹上规定背出某人某首诗o或指出筹上诗句的作者p或指出诗句的缺字p或照规定的韵即席成诗等等。能者胜o不能者罚。shī qiān1.写上诗的纸条p布条或竹木片。shī qiè1.放诗稿的小箱子。shī piān1.诗的总称。
2.比喻生动而有诗意的事物。shī zuǎn1.诗集。shī jīng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方法。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shī juàn1.题上诗的丝织品。shī xù1.诗的思绪。shī líng1.题上诗的丝织物。shī biān1.诗集。shī wēng1.指负有诗名而年事较高者。后亦为对诗人的尊称。shī hàn1.诗文手迹。shī lǎo1.对诗人的敬称。意谓老于作诗者o作诗老手。shī lián1.诗中的上下两句。
2.指楹联。shī cháng1.指诗思r诗情。shī dǎn1.诗人的胆识。shī pí1.诗思。shī qú1.亦作"诗癯"。
2.清瘦的诗人。shī zhì1.诗情。shī shé1.吟诗之口。舌o借指口。shī fǎng1.供人赋诗吟咏的游船。shī gě1.诗人所乘的船。shī ǎo1.见"诗草"。shī jié1.犹诗章。shī huā1.喻指作诗的激情。shī yuàn1.犹诗坛o诗界。shī cǎo1.亦作"诗艹"。
2.诗的草稿r诗作。
3.诗集的专称。清黄遵宪有《人境卢诗草》。shī pā1.唐韩愈《进学解》s"《诗》正而葩。"后因以"诗葩"指诗歌。shī sǒu诗话。明代胡应麟撰。二十卷。内编六卷分论古今体诗,外编六卷以时代为序分论从周到元代的诗,另有杂编六卷、续编二卷。此书资料丰富,论说广泛,有不少可取的诗歌艺术观点。shī gǎo1.见"诗稿"。shī zǎo1.写诗的才藻。shī hǔ1.喻作诗能手。
2.用诗句为谜面的谜语。因虎难射中o形容谜的难猜o故名。shī háng1.诗的一行。shī qú1.诗歌的创作道路。shī dài1.即诗囊o贮放诗稿的袋子。
2.比喻满腹诗才的人。shī yù1.诗名。shī yáo1.歌谣。shī jì1.两种文学体裁"诗"和"记"的并称。shī lùn/lún1.有关诗歌的评论文章或创作理论方面的著作。shī píng1.对诗的评论。
2.作为评论诗的一种著作名称。如宋严羽《沧浪诗话》有《诗评》篇r清查慎行有《初白庵诗评》。
3.南朝梁锺嵘所著《诗品》的别称。shī cí1.诗的词句。
2.诗和词。shī huà①中国古代评论诗歌、诗人、诗派,记录诗人议论、事迹的著作。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盛行于宋代。明、清两代作者也很多。《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等,辑集了历代重要诗话著作。②中国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有说有唱,韵文、散文并用,韵文大都为浅近通俗的七言诗赞。现存最早的作品是宋元时期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shī yǔ/yù1.诗的语言。shī shuō/shuì/yuè1.有关诗的论说。如宋姜夔有《白石道人诗说》r宋吴陵有《诗说》。shī kè1.作诗的功课。shī tiáo/diào1.诗的格调。shī dì1.诗中蕴含的真谛。shī mí1.以诗句为谜面的谜语。
2.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o摘录古人诗一句o而于句中隐去一字o注于纸尾o以封套笼之o不令外见。别配四字o与纸尾原字o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o选中为胜。shī chèn1.谓所作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shī háo1.诗人中出类拔萃者。shī mào1.诗人容貌。shī fù1.谓以手承接p抱持。《礼记.内则》s"国君世子生o告于君o接以大牢o宰掌具。三日o卜士负之o吉者宿斋o朝服寝门外o诗负之。"孔颖达疏s"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后因以指生子。shī fù1.诗和赋。
2.指雅乐。shī qù/cù1.诗的情趣。shī zhóu1.题上诗的卷轴。shī jí1.辑录某个作家或许多作家诗篇的书。前者如《人境庐集外诗辑》r后者如清吴灏编的《杭郡诗辑》。shī cí1.诗和辞赋。shī yùn1.犹诗风。指诗歌的风骨。shī shù1.犹诗作。shī xuǎn1.诗的选集。(1)从个人诗作中选录的集子。如清陈文述有《颐道堂诗选》。(2)从多人诗作中选录的集子。如宋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r清陈吁的《宋十五家诗选》等。《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可知道赵爷虽不曾中进士,外边诗选上刻着他的诗几十处,行遍天下,那个不晓得有个赵雪斋先生?"(3)别集性质的选本。如冯至的《杜甫诗选》r周汝昌的《范成大诗选》等。shī bū1.诗债。shī dì1.指唱和的诗。shī yì1.隐逸的诗人。shī dào1.作诗的规律p主张和方法。
2.谓作诗之事。shī yóu1.寄诗酬和的信函。shī jiǔ1.做诗与饮酒r诗与酒。shī chāo1.诗集选本的名称。(1)总集性质的o如清吴之振等选的《宋诗钞》。吴应和p马洵选的《浙西六家诗钞》r陈衍选的《近代诗钞》r吴]生选的《清四十家诗钞》。(2)别集性质的o如杨大鹤选的《剑南诗钞》。shī zhōng1.一种文字游戏之作。其方法为任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o或嵌字o或分咏o创作五言或七言诗两句o以凑合自然o对仗工整为上。相传拈题后以寸香系缕上o缀以钱o下承盂o火焚缕断o钱落盂响o虽佳作亦不录。故名。见清徐兆丰《风月谈馀录》。shī jǐn1.喻指词藻华美p佳句迭出的诗作。shī mén1.诗人之家。shī jiū1.将诗书于纸片o卷成小团o任人拈取o据诗意以定可否的一种游戏。shī zhèn1.犹诗界r诗坛。shī yǐn/yìn1.隐居的诗人。shī xióng1.杰出的诗人。shī jí1.辑集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诗而成的书。shī yùn1.诗的韵。
2.诗词用韵所依据的韵书。宋以后通用《平水韵》o平p上p去p入四声共106韵。shī sòng1.颂扬功德的诗歌。一说o诗o指仅为徒歌之风p雅r颂o指乐章而兼有舞容者。
2.泛指诗歌。shī yǐng1.诗人中之佼佼者。shī tí1.诗的题目。
2.诗的题材。shī diān1.亦作"诗癫"。
2.谓读诗和作诗到如醉如痴的程度。shī fēng1.诗歌的风格和形式。亦指一定历史时期中o诗歌创作的倾向。shī sāo/sǎo1.《诗经》p《离骚》的并称。
2.泛指诗歌。shī gǔ/gū1.诗的风骨。shī guǐ1.诗人的鬼魂。shī hún1.诗人的精神。
2.诗人的亡魂。shī mó1.犹如入魔一般的强烈的诗兴。
2.指酷爱做诗好像着了魔一般的人。
3.指诗的怪癖的格调。shī zhèn1.喻指沉溺于诗歌创作的人。shī hóng1.指赠答唱和的诗。shī kān1.存放诗画的小阁。清法式善家筑诗龛三间o人所投赠诗句o皆悬龛中o因以"诗龛"为室名o人称"诗龛先生"。guǐ shī1.辞意诡异p语调激切的诗。kè shī1.谓写作诗歌。bīn shī1.指《诗.豳风.七月》。gòng shī1.献诗。古代的一种制度。将地方上的民情风俗.写在诗里,进献给朝廷,以达到讽谏或歌颂的目的。fù shī1.吟诗;写诗。gēng shī1.和诗。zhóu shī1.写在卷轴上的诗。yì shī1.指未编入《诗经》的古诗。jìn shī1.进献诗章。nì shī1.反诗。xuǎn shī1.指《选》体诗。yì shī1.指《诗经》未收的古代诗歌。见于先秦经传诸子中的约有数十处,多为零篇残句。
2.谓诗人的一些散佚篇章,未经收入专集中,由后人发现而辑出者。yí/wèi shī1.指死者留下的诗歌。
2.指前代佚诗。bīn shī1.指《诗.国风》中的《豳风》。
2.指《诗.豳风.七月》,全篇八章,章十一句,是《国风》中最长的篇章。bèi shī1.指《诗.邶风》。cǎi shī1.搜集民歌。唐白居易诗题:"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o过女几山下o刻石题诗……故居易作诗二百言o继题公之篇末o欲使采诗者p修史者p后之往来观者o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后也。"cháng shī1. 篇幅长的诗歌,如《离骚》、《孔雀东南飞》。chén shī1.采集并进献民间诗歌。
2.指献上诗文。xióng shī1.雄伟的诗篇。xuě shī1.咏雪的诗。hán shī1.《诗》今文学派之一。指汉初燕人韩婴所传授的《诗经》。西汉初传《诗》者有鲁p齐p韩p毛四家。"韩诗"创立者韩婴o文帝时为博士官o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西晋时o"韩诗"虽存o无传者;南宋以后《内传》亡失o仅存《外传》。今本《韩诗外传》已非原书o有一部分已经后人修改。yùn shī1.韵语,韵体诗(不同于一般诗,尤指感情深度较低者)。tí shī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p书画p器皿之上。
2.指所题写的诗句。fēng shī1.指《诗经》中的《国风》。亦泛指民歌。chí shī1.驰送诗篇。lǔ shī1.《诗》今文学派之一。汉初鲁人申公所传。此后,传《鲁诗》的有瑕丘江公p刘向等。西汉时传授最广,至西晋亡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