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拾荒之道的藏头和回文诗赏析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重庆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5级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4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注重基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标点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
第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了《观众的三种类型》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寻找一棵树》,题型和高考一致,涵盖知识点较典型,概念题、筛选题、情感题等均有涉及。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如第18、20题,在考查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同时,还紧扣时下热点话题,引领学生思考。
第四,作文题是话题作文,“认真”的话题,内容不难理解,考生应该易于下笔,但要写出精彩的作文有一定难度。
应该说,这份试卷涵盖面较广,难度不大,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题文】A0 B0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殊不知 名缰利锁 摔跟头shuāi 久假不归ji&
B.滞纳金 拢络人心 笔杆子gǎn 阒无一人q&
C.三春晖 衣不闭体 受熏陶t&o 浑水摸鱼h&n
D.扫描版 茫无头绪 奢靡风m& 空话连篇kōng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久假不归“应为“jiǎ”;B项,“拢络人心”应为“笼络人心”;C项,“衣不闭体”应为“衣不蔽体”。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一要注意多音字的辨析,尤其是成语中的字音“久假不归”中的“假”是“借”的意思,不是“假期”的意思,所以读“jiǎ”;B、C都属于音同字不同。
【题文】D0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公开营业的山寨银行,长期突兀在大街上,监管部门竟然 ,不能不说是咄咄怪事。
②裁判明明就在眼前,却对10号队员的假摔行为 ,看来绿茵场还需要“绿化”。
③《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但是部分商家对这一禁令,依然我行我素。
A.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置若罔闻 B.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C.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视而不见 D.置若罔闻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A
解析:“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形容不重视,不关心。根据句意“山寨银行,长期突兀在大街上”此处应用“熟视无睹”。“裁判明明就在眼前”,所以应选“视而不见”。
【思路点拨】解答成语题要走好“三步”。第一步,调动知识积累,明确成语的意义,判断成语的感情色彩和使用对象;第二步,判断成语的感情色彩与句子的感情色彩是否一致;第三步,判断成语的使用对象与句中成语的修饰对象是否一致。
【题文】I0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的文人墨客们乘着它。因此,具有舟居情结的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只有身居五湖的扁舟之中,士子们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与止泊,进而
①寻找心灵的寄托 ②达到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③进入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蹈世界”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B
解析:由“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确定“进入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蹈世界’”,选③;由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所以“舟”应是一种“心灵的寄托”,选①;由“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与止泊”“进而”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所以选②。
【思路点拨】做此类试题可以从话题、结构、逻辑、条理及情境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也可以从确定相邻句入手作答。
【题文】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题文】M0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
个人认为,在艺术领域里,“观众”有三个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欣赏方式,可分别称为“看客”、“评者”和“知音”。不同类型的观众之间没有绝对的隔阂,只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受教育水平造成的内心诉求的差异。
在艺术领域,“看客”虽然看似浅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对比较传统、唯美或有丰富叙事性的艺术作品更感兴趣。这类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可言说性”,不仅弥补了“看客”对于“看”的好奇心理,也使其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对作品意义进行阐释,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为观众进一步了解艺术奠定基石。当然,“看客”对于艺术作品意义的构建极为受限,仅仅停留在对可读性内容的阐释层面,对于叙事性不强的艺术作品往往束手无策。此外,观众与艺术家的沟通也很局限,更多的是一种不平行的关系,要么是一方对另一方颐指气使的教育,要么是一方对另一方肤浅拙劣的误读。
“评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则更进一步。这类观众理论上说,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因此“评者”在看一件作品的时候,能够了解艺术作品的来龙去脉,不仅能够解读艺术作品的内容,更能够充分感知艺术作品的语言本身,从类似“有意味的形式”中得到快感。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是“看”,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曼妙体验。但是具有艺术修养的人,很可能会沉溺于对艺术作品的过度解读中,尤其是叙事性极少的作品,越是试图去解读反而会显得更加“陌生”。
在艺术创作中,一个艺术家未必一定会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思考,一件艺术作品呈现的也只是片断的情绪或者片断的信息,它很难展现出艺术家个人完整的体系。艺术作品可以是非常私人化的呈现,但是它可能会因为观众的某些经历而产生共鸣,给观众以感触,并与之在形上或神识里去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观众因为某件艺术作品产生了感触进而有了一些小的影响,这就表明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认可,这样的观众便是艺术家所期待的“知音”。一旦观众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知音”会对这样的作品进行思考,甚至从更多的同类作品中探究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将作品所传达的思维或情绪上升到理论层面,为艺术家的理念传播开辟蹊径;同时,“知音”会在与艺术家的沟通上做出更进一步的反应,例如参观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沟通,甚至产生“草根性”的赞助行为,从而将艺术家极度个人化的情绪,展现给更多有着共同价值追求的观众。一位成功艺术家的炼成不就是这种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果么?
综上所述,在艺术领域内,“看客”、“评者”和“知音”反映了三种不同诉求的观众,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性并不一定是逐渐递增的关系,但是他们与艺术家沟通的反应能力却是逐渐深入的。有的时候,阅历浅薄但感性思维活跃的“看客”
,能够比“评者”获得更多的快感,偶尔也能够像“知音”一样,被艺术作品感动或震撼。但是“看客”终究只是“看”,快感和震撼即便是看一场电影也能够获得,不会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举足轻重的反馈;换一个角度,艺术作品是迈向成功的重要阶梯,艺术家仅把作品做到“好看”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发掘潜在的“评者”和“知音”,会是每一个艺术家思考的问题。
4.下列对“看客”“评者”“知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看客”往往是一些生活阅历浅、受教育水平低的人,他们对艺术作品只能作浅层次的阐释,甚至对艺术作品误读。
B.“评者”相对于“看客”而言,艺术修养更高,他们能更深入地解读艺术作品,能够从艺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因而能获得比“看客”更多的快感。
C.“知音”是艺术家最期待的观众,他们不但能被艺术作品感动或震撼,而且能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探究,为艺术家开辟蹊径,甚至给予艺术家以赞助。
D.“看客”“评者”和“知音”是艺术领域里三种不同类型的观众,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隔阂,欣赏水平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A项,根据第一段末句看,“看客”的“生活阅历浅、受教育水平低”说法欠妥,可以说“看客”的艺术修养要差点。B项,“评者”能获得比“看客”更多的快感,此说法与原意不符。原文有“‘看客’能够比‘评者’获得更多快感的字样”。D项,“欣赏水平没有高低之分”明显错误。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先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要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还要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最后再甄别筛选。对概念含义的理解,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概念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也就是要严格审读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其次是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5.根据原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艺术作品的价值来看,叙事类的作品最低,叙事性不强的作品高于前者,而呈现艺术家片断情绪或片断信息的作品最高。
B.在艺术欣赏中,观众的艺术修养至关重要,生活阅历、受教育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C.艺术领域里,“看客”“评者”“知音”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对艺术家的创作同等重要,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作用。
D.获得快感和震撼是艺术欣赏的终极目标,快感的多少、震撼的大小是衡量“看客”“评者”“知音”的标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A项,无中生有。C项,错在“同等”上。D项,毫无根据。
【思路点拨】内容概括题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解题时,应先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或选项对照原文的相关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正确的概括和判断。
6.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文中加点的“这种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理解。(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①指艺术家展现自己的思考,呈现自己的情绪或信息。简言之就是艺术家的创作。(2分)②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阐释、探究、传播和艺术家的沟通、给艺术家以赞助等。(3分)解析:先审题目,明确要理解的语句与要求;再审文段,找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和前后语境;抓住关键词“智慧和力量”到底指代什么,本段讲了两层意思,一是艺术家的创作,一是观众与艺术家的关系;最后形成答案。
【思路点拨】理解句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而理解句意,关键是要掌握“句不离篇”这一基本原则,要重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
【题文】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题文】J0阅读下文,完成第7~9题
丙申秋,有太原客南贾还,策一驴,橐金可五六百。偶过中牟县境,憩道左。有少年人,以梃(木棒)荷犬至,亦偕憩。犬向客咿哑,若望救者。客买放之。少年窥客装重,潜蹑至僻处,以梃搏杀之,曳至小桥水滨,盖以沙苇,负橐去。
  犬见客死,阴尾少年至其家,识之,却诣县中。适县令升座,衙班甚肃,犬直前据地叫号,若哭若诉,驱之不去。令曰:“尔何冤?吾遣吏随尔。”犬导隶出,至客死所,向水而吠。隶掀苇得尸,还报,顾无从得贼。
  犬亦复至,号踯如故。令曰:“若能知贼乎?我且遣隶随尔。”犬又出,令又遣数隶尾去。行二十余里,至一僻村人家,犬竟入,逢一少年,跳而啮其臂,衣碎血濡。隶因绁之到县,具供杀客状。问其金,尚在,就家取之。因于橐中得小籍,知其邑里姓字。令乃抵少年辟,而籍其橐归库。
  犬复至令前吠不已,令因思曰:“客死,其家固在,此橐金安属?犬吠,将无是乎?”乃复遣隶直往太原,此犬亦随去。既至,其家方知客死,又知橐金无恙,大感恸。客有子,束装偕隶至,贼已瘐死狱中。令乃取橐验而付之。其犬仍尾其子至,扶榇偕返,还往数千里,旅食肆宿,与人无异。
  论曰:夫人赴几在智,观变在忍。祸起仓卒,张皇震慑而不知所出,智不足也;不忍忿忿之心,蹈义赴难,而规画疏略,志虽诚而谋卒无济,忍不足也。故曰成事难。使犬当少年戕客之时,奋其牙齿以与贼角,糜身巨梃而不之避,烈矣,然于客无补。衔哀茹痛,疾走控吁,而于贼之窟宅未能晓识,纵令当事怜而听我,荒畦漫野,于何索之?冤难达,贼不可得也。唯明有报贼之心,而不骤起以骇之。知县之可诉,而姑忍以候,逡巡追蹑以识其处,贼已在吾目中,而后走诉之。已落吾彀中,而后奋怒于一啮,而仇可得,金可还,太原之问可通,而客之榇可以归矣。其经营细稳不必痛之遽伸而务其忠之克济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而竟遂之者也。岂独狺讼公庭,旅走数千里外之奇且壮哉?夫人孰不怀忠,而遇变则渝;孰不负才,而应猝则乱。智取其深,勇取其沉,以此临天下事,何弗办焉?予既悲客,又甚羡客之有是犬也而胜人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曳至小桥水滨 曳:拖、拉
B.顾无从得贼 顾:只是
C.令乃抵少年辟 辟:通“避”,指躲避之处
D.而遇变则渝 渝:改变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辟”是“罪”的意思。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经营细稳 / 不必痛之 / 遽伸而务 / 其忠之克济 / 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 /
全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 / 遂而竟遂之者也
B.其经营细稳不必痛之 / 遽伸而务其忠之 / 克济是荆轲聂政之所 / 不能全子房豫让诸人/
所不得遂而竟遂之者也
C.其经营细稳不必 / 痛之遽伸而务 / 其忠之克济 / 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 /
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 / 而竟遂之者也
D.其经营细稳 / 不必痛之遽伸 / 而务其忠之克济 / 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 /
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 / 而竟遂之者也
【知识点】本题考查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及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先通读文句理解大意,再抓住“而”“是”“子房”等标志词来断句。
【思路点拨】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原商人在回家途中被人谋财害命,他所救的一只狗两次到县衙报信求助,最终带着衙役将罪犯捉拿归案。
B.这只狗跟随中牟县衙役前往太原,然后跟随商人的儿子回到中牟县,又跟商人的儿子一起返回太原,往返几千里,在旅店里吃住,跟人一样。
C.作者认为,商人的仇能够报,钱能够追回,家人能够得知消息,灵柩能够运回,这一切主要靠的是这只狗奋不顾身,与歹徒拼死搏斗。
D.作者视角独特。在整个事件中,他关注的主要不是义狗的知恩图报,而是义狗的智慧谋略和隐忍沉稳;目的主要不是告诫人们如何“为人”,而是怎样“临事”。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C 解析:主要靠的是义狗的智谋和隐忍。
【思路点拨】本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10.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犬见客死,阴尾少年至其家,识之,却诣县中。(4分)
(2)使犬当少年戕客之时,奋其牙齿以与贼角,糜身巨梃而不之避,烈矣,然于客无补。(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答案解析】(1)狗看到商人死了,暗中尾随少年到了他的家,记住了它(所在位置),回到县里去。解析:“阴”,暗中;“尾”,尾随;“识”,记住;“却”,回到;各一分。
(2)假使狗在少年杀害商人的时候,猛然用力地用它的牙齿来跟歹徒角斗,被大木棒打烂身体都不回避木棒,刚烈啊,但是对商人没有益处。解析:“使”,假使;“戕”,杀害;“角”,角斗;“糜身巨梃”,被大木棒打烂身体;“不之避”,不回避(木棒);“于客无补”,对商人没有益处;各一分。
【思路点拨】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照抄,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尤其要有得分点意识,学会抓关键词,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
参考译文:
丙申年秋填,有一个太原商人在南方做买卖回来,骑着一头驴,腰里装着五六百两银子。偶然路过中牟县境内,在路边休息。有一个少年人,拿着一根木棒,带着一条狗来到这里,也在路边休息。狗向商人发出咿哑的叫声,好像希望商人救它。商人把狗买下放了它。少年看见商人包裹很重,偷偷跟着商人到偏僻的地方,用木棒打杀了商人,拖着尸体到至水边的小桥旁,用沙子和芦苇覆盖,背着商人的行囊离开了。
 狗看到商人死了,暗中尾随少年到了他的家,记住了它(所在位置),回到县里去。正好县令升堂,衙班很严肃,狗径直向前趴在地上号叫,好像哭泣又好像倾诉,驱赶它也不离开。县令说:“你有什么冤屈?我派小吏随你去。”狗带着衙役出来,到商人死的地方,向河水叫。衙役掀开芦苇找到尸体,回来报告县令,只是无法找到凶手。
  狗又回到县衙,号叫像先前一样。县令说:“你知道凶手是谁吗?我姑且派遣小吏随你去。”狗又出来了,县令又派遣数名衙役尾随而去。走了二十余里,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一户人家,狗竟然直接进去,遇到一个少年,狗跳起来并且咬他的手臂,把他的衣服咬破了血濡湿了衣服。衙役捆绑他把他带到县里,,他招供了杀害商人的经过。问他钱在哪里,钱还在,就到他家取回钱。因为在包裹中得小户籍,知道商人的故乡和姓名。县令于是判处少年死罪,而没收商人的包裹归于府库。
  狗又到县令面前吠叫不止,县令于是思考道:“商人虽然死了,他的家还在,这包裹里的钱该属于谁呢?狗吠叫,难道是没有道理的吗?”于是又派遣衙役径直前往太原,这条狗也跟随离开。到了地方,商人家才知道商人死了,又知橐金无恙,非常感恸。商人有个儿子,收拾行装跟随衙役到县里,贼人已被打死狱中。县令于是取出包裹检验并且交给他。那条狗仍然尾随商人的儿子到来,跟随商人的儿子扶着棺椁一起返会,往返数千里,住店吃饭,和人没有区别。
  议论说:人处理事情要用智慧,遇到变故关键在忍耐。往往灾祸起于仓卒之间,张皇震慑而不知该怎么办,这是因为智慧不足;不能够忍下忿忿的心,蹈义赴难,而疏忽规划谋略,心思虽然是真诚的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忍耐不足。所以说成事难。假使狗在少年杀害商人的时候,猛然用力地用它的牙齿来跟歹徒角斗,被大木棒打烂身体都不回避木棒,刚烈啊,但是对商人没有益处。忍着悲伤与痛苦,奔走控诉呼喊,但是对贼人的住宅却不认识路,纵然让主事的人可怜我而听从我,荒畦漫野,在哪里去抓凶手呢?冤屈难以伸,贼人不能抓获。只是空有报复贼人的想法,而不能马上来抓住他。知县那里能够申诉,就姑且忍让来等待时机,追踪跟随来认得他住的地方,贼人已在我眼中,而后我跑去告发他。贼人已落入我的彀中,而后奋起愤怒狠狠地咬一口,我的仇可以报了,钱可以归还了,太原之问可通,而客人的棺椁可以回家了。用这种方法处理天下的事情,什么事办不成呢?我既悲伤客人的遭遇,又很羡慕客人有这样一条胜过很多人的狗。
【题文】K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1)指出“花惊寒食,柳认清明”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惊”“认”二字的妙处。(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重点考查炼字。
【答案解析】修辞:对偶、互文。(2分)妙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见花柳而惊知寒食清明已至的情态,暗抒一春郁闷。(4分)解析:要结合词句来确定其好处,因何而“惊”,不知不觉中“寒食”已至;为何而“认”,柳树抽条,“清明”已来。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见花柳而惊知寒食清明已至的情态。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结合全词看,作者的“病酒心情”具体指怎样的心情?(2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时光流逝的感慨、思乡怀人的愁绪。(2分)解析:抓住关键词语和意象来理解。“可奈”“又是一年”,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感慨;“柳”“长亭短亭”表现思乡怀人的愁绪。
【思路点拨】掌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分析。具体赏析时,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语言特色,直接感受情思。解答本题,须琢磨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领会景物所蕴涵的情感,作者的感慨时光流逝,思乡怀人的感情则很容易解读。
【题文】L012.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句子。(6分)
(1)“易安”一词,可以让人联想到李清照,可以让人想到杜甫的“广厦工程”,当然也可以让我们想起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典故来表现蜀道之难的两句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音渐至无声之后突变激越的两个比喻句是: “ ,。”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解析:注意“膝”“栈”“迸”的书写,不要漏掉“以”“之”等字
【思路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篇名句”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
【题文】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题文】N2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寻找一棵树
我天天在元城的大街小巷奔走,眼睛不停地搜寻。遇到几个熟人,问我找什么呢,我低着头,没好气地说,我在寻找一棵树。
今年春天,我盘算着回乡下老家看看。我想念哥哥,更想念哥哥院里的大槐树。哥哥今年60多岁,厮守着大槐树。大槐树像我的腰一样粗,据说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有100多岁了。
元城一带有个风俗,孩子生下来,要把孩子的胎衣埋到一棵树下,孩子就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我爷爷、我爹、我和哥哥的胎衣全埋在了大槐树下面呢,你说,我跟大槐树能没感情?
乘班车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推开那两扇熟悉的大门,我愣住了。大槐树呢?仔细瞅瞅,房子没变,猪圈没变,院里的那口红薯窖没变。哥哥迎出来,一头白发、一脸沧桑也没变。我确认没有走错门,手里提着的小包裹滑落地上,给哥哥买的营养品像花朵一样绽开。哥哥弯腰捡起花花绿绿的营养品,拉着满脸惊讶的我向屋里走,给我端水喝。我一把甩开他,第一句话就是:哥,咱家的大槐树呢?
哥看看我,又把头低下,嗫嚅着吐出两个字:卖了。
我一听直跺脚。哥啊,你真是老糊涂了,缺钱花找我要啊,怎么能卖掉大槐树呢!咱爹死的时候没钱发殡都没舍得卖啊!
哥说,不就是一棵树嘛,值得发那么大脾气?你不在农村,不知道村里的情况。不是我缺钱花,而是村长出面,不卖也得卖啊。
我理解哥哥的难处,可是我不甘心我的大槐树被卖掉,就来找村长。
村长正在跟别人喝酒,看见我,给我倒了一杯说,二叔,您老回家看看?我说你们把我家的大槐树卖到哪里去了?
我想赎回来。村长嘬嘬牙花子说,这事儿不好办,你赎不回来了。
我说我加倍出钱,哪怕是他们把我的树做成了家具,我也要赎回来。
村长摇晃着脑袋,吐一口酒气说,实话告诉你吧,那棵大槐树真是有福气,不仅活得好好的,比以前还风光呢,跟你一样进城去了。
我的大槐树进城了?我转身就走,把村长的招呼抛在身后。我没顾上吃哥哥为我做好的饭就回城了。
我的大槐树,你在哪里?我的脚步踏遍了元城的每一个角落,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三天后的傍晚,我落魄地走在新建成的元城宾馆门前,望着金碧辉煌的门面,不由得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我的大槐树。尽管它被伐掉了半个树头,我还是能认出来。一搂粗的树身上有我童年摩挲的手印,有我用牙齿啃掉的树皮,变作了圆圆的疤痕。还有我骑过的枝干,光光的,滑滑的。
我抱着大槐树哭了,引来好多人围观。一个穿着不俗的贵妇用睥睨的目光扫了我一眼说,真是什么人都有!这是哪来的疯子。
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睡着了。
半夜里醒来,大槐树身上爬满了霓虹灯。我感觉脸上湿湿的,用手一摸,原来是大槐树的泪水滴在我脸上。
天亮时,两个保安把我架走了,还把我送到家里。保安跟我儿子说,实在不行就把你老爸送精神病医院去吧。
儿子的脸色铁青,劈头盖脸跟我说,刚才领导找我谈话了,你再去宾馆闹事儿,我被提拔的事儿就泡汤了。你说我打拼这些年容易吗?闹不好工作也保不住。老爸啊,我求你了,给我们留点面子吧。儿子扑通一下跪在我的面前。
后来,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的马路牙子上,远远地望着抽出新芽的大槐树在风中摇晃着枝头。我知道那是大槐树跟我招手,我就泪流满面。不时有行人把我当做乞丐,把一张张纸币扔到我脚下。我不去拣,任凭纸币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蝴蝶一样飞舞。
13.怎样理解画线句“我爷爷、我爹、我和哥哥的胎衣全埋在了大槐树下面呢”的含意?(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①“大槐树”历史悠久。②“大槐树”与我们血脉相连(或是我们的“根”)。解析:“我爷爷、我爹、我和哥哥”说明历史悠久,年代久远;我们的“胎衣”埋在了树下,说明“大槐树”与我们血脉相连。
。)临时意义(【思路点拨】所谓句子的含意,它包括三层意义: 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言外之意(③句外意义
14.仔细体会文章对“大槐树”的叙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
(1)请围绕“大槐树”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3分)
(2)“大槐树”有何象征意义?(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和主题的把握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⑴寻找大槐树——大槐树被卖——找到大槐树。⑵淳朴乡风或乡村历史或中国传统文化。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小说的情节。解答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大槐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不难梳理出“1-3段,寻找大槐树;2-13段,大槐树被卖;14段到结尾,找到大槐树”的情节。大槐树的象征意义要立足全文,从“我”对大槐树的情感以及围绕寻找大槐树的情节,可以读到传统的中国文化。
【思路点拨】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只有理清小说的结构线索,才能准确概括小说的情节。如上文中的线索是:寻找大槐树。
15.请各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下列人物的主要特点。(4分)
(1)哥哥: (2)村长:
(3)贵妇: (4)儿子: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⑴软弱;⑵唯利是图;⑶傲慢(冷漠);⑷自私。解析:“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要结合文本分析,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区域。做好本题要从情节入手,这些人物的特点都是通过对“大槐树”的特点来显现的。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②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③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④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
16.结合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
(1)“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一句中“摸”有何表达效果?(2分)
(2)“我抱着大槐树哭了”“远远地望着……我就泪流满面”,体现了“我”哪些情感?(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⑴“摸”,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我”寻找大槐树的艰辛和执着。⑵痛惜、无奈、伤感、忧虑等。(“痛惜”必须,1分;其余的任答两种即可,意同即可)解析:⑴“我”为了寻找大槐树,遍了元城的每一个角落,“摸”字表现了“我”寻找大槐树的艰辛,以及一定要找到的执着。⑵“我”哭的原因,一是对大槐树被伐掉了半个树头的痛惜之情;一是对大槐树的情感不能被人理解的无奈之情;还有对自己、对社会的忧虑之情等等。
【思路点拨】分析语言运用,不仅要分析它是怎样运用具体性的叙事描写展开情节的,更要分析它是怎样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因此,要认真品味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
17.文章写了“我”和其他人对槐树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7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探究)。
【答案解析】⑴评价:①作品表现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显示了守护者的无奈与孤独。(2分)②反映了其他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1分)⑵探讨:①以其他人的无奈、无视、无情、无理来反衬“我”的深情、执着、忧伤、悲怆。(1分)②肯定守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批判传统文化普遍失守的社会现象。(2分)③表达对传统文化如何延续的忧虑。(1分)解析:先审清题干,一是要求评价“我”和其他人对槐树的不同态度;二是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评价的和探讨的实际都是我们对“我”的行为的看法,即对“守护传统文化行为”的评价。我们可结合社会现实来谈,言之成理即可,记住不能完全脱离文本。
【思路点拨】探究小说的主题也可切分出不同的小角度,除了人物形象(不同人物、同一人物的命运变化)、情节等常规角度外,还有:①文本背景角度,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②现实角度,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题文】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题文】E0 F218.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问题。(6分)
目前,近97%的食品使用了各类添加剂,①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如果不用添加剂,即使在0
℃—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将因细菌总数超过每克10万个而变质。为了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就必须使用添加剂。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防龋齿等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②摄入过多的膨松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不过,③一般来说,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标准,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1)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其中一个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3分)
有语病的是:
针对性修改: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③(1分)修改:“是安全的”前加“食品”(2分)。 解析:③处属于成分残缺。
【思路点拨】修改病句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就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的关系看,辨析是前提,修改是目的,是结果。对病句判断的依据依然是六种病句类型,对病句的修改要坚持如下原则:①真实性原则,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万不要违背原意,另起炉灶。②针对性原则,要针对病句的实际情况做修改,也就是说,哪儿有毛病,就改哪儿;是什么毛病,就用什么方法。③经济性原则,就是要“多就少改”,如调整语序可以尽量不增删;改一处可以的就不要改两处等。④瞻前顾后原则,因为高考修改病句这一项不是给一个孤立的句子让我们修改,通常是给一段文字,特别是给一段应用文,让我们修改其中的语病,因此必须瞻前顾后,统览全局,否则修改就会不合要求。
(2)根据第二自然段,各用两个字概括食品添加剂的三大功能。(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①防腐(保鲜)②调味③防病(抗病)解析:先读第二段,再给第二段划分层次,最后概括特点即可。1-3句讲食品的保鲜,第4句讲调味功能,最后一句讲食品添加剂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防龋齿等抗病作用。
【思路点拨】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题文】I0 H019.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分)
(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喻体。(1分)
风波亭是一颗悬于神州大梁的 ,让有志有为的卧薪者品尝,明目明心,认清忠奸。
(2)用拟人手法写一个表达明朝灭亡之意的句子,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1分)
从后门溜出的崇祯,凄凄惶惶地把自己挂上景山,明朝 。
(3)在下文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构成排比,且文意贯通。(2分)
三闾大夫,你被邪恶围剿,你被阴谋放逐。躺着的鼾声,在宦海外的驿站内辗转;竖着的梦绪,在尘土中的歧路上飘泊。当你梦见自己是鱼,醒来却没有水——只有网;;当你梦见自己是羊,醒来却没有草——只有屠刀。道义的岗位上,还有人值班吗?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⑴苦胆 ⑵示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⑶示例:当你梦见自己是鸟,醒来却没有天空——只有笼子。解析:由“卧薪者品尝”确定喻体为“苦胆”;由“崇祯把自己挂上煤山”自然联想到“明朝咽气”;确定句子的结构“当你梦见自己是……,醒来却没有……——只有……”再填上恰当地词即可。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仿用句式要求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写,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本题属于嵌入式仿写,①注意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②注意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要与上下文保持协调。③注意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④注意修辞特点。
【题文】I020.有人对重庆的特点作了如下概括:“夜晚比白天好看,雨天比晴天好看。”请你任选一个方面,对重庆的夜晚或雨天进行描写,写出山城特色,50字左右。(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烟雨迷蒙的香樟树轻轻摇曳着翠绿的叶子,在一滴滴雨珠的冲刷下渐渐垂下树枝,在一片清冷中透着几分凄凉与黯然。雨一直下,雨珠密集地打在平静的山城里,仿佛是上天落落下的泪水。那“泪珠”连成雨丝,在清寒的斜风中缓缓飘舞。解析:任选一个方面“雨天”或“夜晚”,抓住山城特色,抓住景物特点,注意字数的要求。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考生一要审清题干,弄清要求,二要注意语言的流畅与准确,三要有一定的文采。由于此类题一般有字数的限制,考生切记要扣题,语言表达要集中,切忌松散,无需铺垫。
【题文】七、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题文】Q2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句名言,年纪稍大的人都记忆深刻:“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现在网络上又流行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现代汉语词典》对“认真”有两条解释:①信以为真,当真;②严肃对待,不马虎。
请以“认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感悟、体验、经历或见闻。题目自拟,题材自选,主题自定,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话题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语+提示语(有的没有)+话题+要求”四部分构成,考生审题也往往习惯于这种顺序。但话题作文最好按“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的顺序来审题,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把重点放在“话题”上。
本题话题是“认真”,审读材料,两个看似相反的观点“要认真”和“认真你就输了”,其实谈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中的“认真”是做事的态度要认真,不马虎。“认真你就输了。”中的“认真”是“信以为真”。所以考生可从这两个角度去立意,既可谈我们要有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认真学习的态度;也可谈要学会变通,学会辨别是非真假,免得陷入人生的尴尬。
认真的你我,总是在生活中隐隐发光;认真的态度,总让工作的问题迎刃而解;认真的日子,才能使生命充满圆融和喜悦! ——题记
认真是什么?认真是一种态度.当你心无旁鹜地将全力放在同一件事情上时,那即是认真的开始;认真是用力地燃烧自己.认真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果你期许自己能发光发热,唯有不断地鞭策自我和尝试磨练.
初次见到《认真》,是在09年9月22日.那天,妈妈下班回来,满面春风,手里挥着一本封面经典的书,我高兴极了!因为我非常喜欢读书,我连忙把书捧过来,哟!这本书还真不错!记录了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的传记,而且都围绕着“认真”二字来写,并像解剖般地,对“认真”这两个字从各种角度来解读.比如:“集中焦点是认真的开始,”“想要幸运多点努力,”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在人生舞台上卖力演出这个版块,它讲得是大仲马的故事:
有什么事可以让一个人废寝忘食?
著名的法国文豪大仲马先生是《三剑客》的作者,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精彩的作品,其生动的描述,常常令人如临其境,而愿意一读再读.
如果,你以为大仲马是因为生来就有写作的天赋,才能够完成闻名世界的多部名作,那么,你就错了.
天赋或许能够帮助他在写作时行云流水,但若光有天分而不认真,那么也枉然.
哲学家亚当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再大的学问,也不如聚精会神来得有用.”
这句话,正是大仲马的最佳写照.
对于写作十分认真的大仲马,只要一提起笔,就会忘记吃饭这件事,就连朋友找他,他也不愿放下手中的笔,他总是交左手抬起来,打个手势以表示招呼之意,右手却仍然继续写着.
大仲马是如此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写作上,仅是剧本的创作就有一百部,若是加上其它的作品,可高达一千二百部之多.这个数字,几乎是萧伯纳、史蒂芬等名作家的十倍.
如果,你也可以像大仲马一样,聚精会神于某一件事上,那么,你体内蕴藏的能力,必将可以发挥到极致!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觉我好像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样,全身上下都充满活力,充满了干劲,大脑里的想法源源不断地流露出来.
大仲马多认真啊!那样专注的态度,似乎只有自己和创作.
原来认真那么重要,好像一把精致的心灵之锁打开我的心田一样,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以前学习的态度,就觉得惭愧不已.小学一二年级时,我总觉得一天24个小时呢!有的是时间,从此,我写作业总是写得特别慢,一个字只要跟书上的有一点不一样,就要擦了重写,而且边写边玩,一点儿都不认真,一个下午过去了,作业才写了一篇字.有时候作业没写完,就瞒着妈妈半夜起来写作业,通常不睡觉才能把作业写完.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说:“你现在怎么不懂得时间的宝贵呢?如果你现在开始珍惜时间的话,你的成绩将会有较大的提高.你还要克服做事不认真的缺点,做作业马马虎虎会吃大亏的.”停了一下,她又强调说:“不要浪费时间,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从此以后,我接受了教训,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开始抓紧时间学习,父母也不断督促我,让我从一个学习好但并不珍惜时间的人变为一个完美的人.
如今,看了这本书,我更加了解到:认真与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有些事情可能几天就会完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无法一下子就达成,甚至要花上二三十年才能有所成就
,特别是许多的艺术或文学的创作,更是必须经历好长一段时间去打根基.
所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珍惜时间吧!三位一体,你会发现,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古代有一种回文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