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威大学经济学院跨文化交流是哪个学院

Headlines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北工大学生参加英国华威大学暑期英语强化项目纪实
作者:王海伦 林佩佩
来源: 国际交流合作处
点击量:23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期,北京工业大学16名同学远赴英国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参加了为期四周的暑期英语强化项目。作为北工大的长期合作伙伴,华威大学为同学们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尤其是通过家庭寄宿、社会调查、商业竞赛、文化参观等形式,使得同学们迅速融入了英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文化与历史环境。
通过跨文化交流与学习,同学们改变了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变得愿意看、愿意听、愿意说、愿意写,英语不再是一种障碍,而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同学们的心态变得更加自信、开放、阳光、向上。
整个培训项目分为课堂教学、社会调查、商业竞赛、文化参观、家庭寄宿五部分。在课堂教学部分,由华威大学资深英语教师主讲学术英语、写作技巧、英国文化三门课程。老师们针对外国学生在英语写作、阅读、会话、听力等方面遇到的常见难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在短期内使同学们掌握了克服听说读写障碍的技巧。
在陌生的异国文化环境中进行社会调查对同学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同学们在英国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后,走上街头采访当地英国人或外来移民,采集数据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在课程结束时运用演说、表演、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发布研究成果。克服语言障碍,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性格也变得更加外向与自信。
&&&&商业竞赛是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为2013年暑期项目新开发的培训项目。16位同学分为4组,制定商业计划,并由资深学者组成考官团进行面对面评价,评出名次。此项目的要义是要在陌生环境与批评压力下考验同学们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4个小组均表现十分优异,获得专家好评。
&&&&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将课堂教学中的&英国文化&课程与文化参观相结合,同学们在学习研究莎士比亚的生平与作品后实地参观了位于斯特拉福地区的莎士比亚故居,对英国最伟大文学家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华威城堡、牛津大学、罗马遗迹巴斯等典型的英国历史文化名城。
&&& 家庭寄宿也是华威项目的特色之一。16名同学全部住宿在英国普通家庭中,与家庭成员们朝夕相处。华威的老师们有意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社会调查、文化参观等内容与寄宿家庭交流结合起来,实现了课上课下全英文环境的无缝链接。寄宿家庭对同学们的照顾无微不至,令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 四周的培训转瞬即逝,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建工学院的王佳琪说:&在英国的生活虽然短暂,但我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锻炼和经验。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文化的熏陶、深厚的友谊,还有自身自理自立能力的提升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对我而言,都将是一生的财富。&艺术设计学院的唐晶同学说:&在大学期间把握出国交流的机会十分必要,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将国外好的学习方式收入囊中,与自身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必然能得到好的收获。&作为与艺术专业的学生,她还特别提到,&英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许多做法都很值得借鉴,对我的专业学习帮助很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工业大学今年上半年有600多名在校生通过学校开辟的多种渠道出国交流学习。通海外交流学习,工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提高,心态也更加开放、自信,视野更加开阔,为今后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国际化基础。
编辑:刘冰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贤达特质人才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贤达特质人才
来源:新民晚报
  图片说明:崇明校区语言信息中心
图片说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高等教育管理培训
图片说明:学生赴耶鲁大学交流学习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贤达特质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一所坚持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己任,以传授人文与经济相融合的知识为特色的高校。  特色办学
质量立校  2004年,上外贤达学院在中国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应运而生,成为上海第一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建校之初,贤达高举“特色办学、追求卓越”的旗帜,确立了“服务学生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悉心教书,精心育人,凸显“传授人文与经济相融合知识”的教学特色,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怀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使命与目标,大力弘扬“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和谐高效、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引领教育学生刻苦学习,崇尚高贵,笃行平凡,激励学生学有专攻,全面发展,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贤达特质、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的优秀大学生。  学校通过学分互认、带薪实习、公费交流生项目、政府奖学金项目、双学士学位和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多种出国学习多元文化和锻炼的机会,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近5年来,平均每年有15%左右的学生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就读研究生。  校长张定铨在庆祝建校十周年的讲话中感慨地说:“从创校至今的十年间,贤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坚持内涵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社会需求、注重国际接轨,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实施分班教学;学校理解与尽力支持学生的个人兴趣与选择,克服困难,坚持全面实行转专业制度。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定位,大力推行实践教学,建立了20多个校内实训中心,7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与活动。  学校将沿着“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之道,竭力将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办成践行现代大学制度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等学府。  国际合作
对接名校  建校十年来,上外贤达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先导,以严格教育管理为抓手,坚持开放办学、走教育国际化之路,积极引进境外优秀高等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院校资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外交流班所对接的海外名校都是教育部认可的海外院校,学位证书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和国际认可。  ■与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南加州大学合作“3+1+1”本硕连读项目,充分发挥双方的办学优势,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推广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使上外贤达的学生可以提前体会南加大的学习氛围、学术传统与教学体系等。  ■与加州拉文大学、德克萨斯卫斯理大学、强生威尔士大学、杰克逊维尔大学在金融专业联合培养“3+1+1”本硕连读项目。  ■经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授权,引进美国国际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与美国天普大学、奥克拉荷马大学和加州拉文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联合培养的“2+2+2”双学士学位本硕连读项目。  ■与在全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排名均列前三的强生威尔士大学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开展校际合作培养“3+1”双学士学位项目。  ■与在2014年英国官方REF英国大学科研实力(原RAE)排名中居全英第16位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获得AACSB,EQUIS,AMBA三大国际权威认证的顶尖商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校际联合培养“3+1”本硕连读项目。  ■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在英语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开展校际合作培养“3+1”本硕连读项目。  ■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在会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制作与设计方)开展校际合作培养“3+1+1”双学士学位本硕连读培养项目。  ■与英国赫尔大学、普利茅斯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开展校际联合培养“3+1+1”双学士学位本硕连读项目。  ■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密德萨斯大学在会计专业开展校际联合培养“3+1+1”双学士学位本硕连读项目。  ■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在西班牙语专业开展校际合作培养“2.5+1.5+1”本硕连读项目。  ■与德国波茨坦大学、马格德堡大学在德语专业开展校际合作培养“2.5+1.5+2”本硕连读项目。  ■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在法语专业开展校级合作培养“3+1.5”本硕连读项目。  学生在上外贤达学院学习两至三年,学完规定课程、符合海外合作大学对语言和GPA绩点的要求,衔接入读海外名校。国内的学习阶段,学校引进合作院校的核心专业课程,并由外方师资来华授课,让学生尽快适应海外大学教育的过渡期,使学生提前适应和掌握国外学习方法,无论在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留学准备,以低成本、高时效的方式构建安全留学模式。  努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本着“认真、努力、追求卓越”的贤达创业精神,经过十年励精图治、创新实践,在秉承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积极引进来自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及海外知名高校海归的优秀教师,构建以语言、经济类学科为重点、其他专业学科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了办学模式,提升了办学质量。  我们将紧紧把握发展教育国际化特色的主旋律,实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跨界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与现代经济相贴近的高素质人才。  ――董事长
鲍贤嗣  学校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系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的上海第一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现有虹口、崇明两个校区。虹口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毗邻上海外国语大学;崇明校区地处崇明县陈家镇,托斯卡纳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优美建筑与特有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以语言、经济类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专业+英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开设涉及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艺术学6大门类的2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600余人,学校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为学生参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财大学等高校辅修、选修课程创造了条件。  目前学校正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内在的发展潜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积极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让毕业生拥有灿烂未来  多年来,上外贤达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在人格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尤其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倍受好评,沪上颇多外资企业将学校列为重点招聘对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出国续硕比例保持在15%以上,就业升学前景良好。  ■主要海外续硕大学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西北大学、南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迈阿密大学、匹兹堡大学、圣路易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等  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华威大学、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卡迪夫大学、约克大学、诺桑比亚大学等  德国:德国汉堡大学、莱比锡大学、弗莱堡大学、德雷斯顿工业大学等  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北方高等商学院、里昂第二大学、南特高等商学院等  ■主要国内续硕大学  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  ■主要就业单位  机关事业:中国外交部、公安部、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公安局、新华通讯社等  央企、国企: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交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上海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等  涉外企业:杜邦、西门子、欧尚、宜家、索尼、日立、三井、大金、富士施乐、现代重工等  金融机构:四大会计事务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海通证券等  【优秀校友代表】  郑思远广告专业2009届毕业生。2009年赴香港浸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就职于BBC英国广播公司,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总制片人。  蒋德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1届毕业生,校友会会长。2011年赴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金融学专业留学深造,并通过CFA(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一级考试。曾任职于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通过英国Merlin Entertainments集团“千里挑一”的八轮筛选和面试,现成为中国区最终入选的四名管理培训生之一。  田明舸2008届西班牙语专业,2013年赴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旅游与地区发展研究路线TUDISTAR研究组攻读博士学位。  瞿力英语专业2008届毕业生。2008年赴美国纽约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主要负责美国名校研究生申请规划与指导工作。  袁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2届毕业生。2012年赴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现任职于美中文化协会,负责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的管理与拓展。  袁翊嘉德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2015年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同济大学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沪ICP备号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威大学法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