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季的文章已死,濒濒是哪篇文章里的

《生命之后的生命》濒死现象的研究连载-7
13:对生活的影响由于刚才所说的原因,就我所知,还没有人到处宣传他的经历。没有人自以为能说服别人相信他的经历是真实的。我发现事实上这的确十分困难,他们一般对自己的经历都保持沉默。这种经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微妙而又难以察觉。许多人告诉我,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具有广度和深度,他们因此而更多地思考和关注哲学的终极问题。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在一个小城镇里生活。那里的人思想很狭隘,至少我接触到的人是这样。我是高中&兄弟会&的一个成员,在那里,要是你不属于兄弟会,那你就什么也不是。但那次经历后,我想学习更多的东西。那时候,我想别人一定不了解这种经历,因为我从未离开过那个小地方。我从未听说过心理学,或诸如此类的东西。但在此之后,我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因为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我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全新的世界。我总是想:&有这么多东西等我去发现。&换句话说,除了星期五的夜场电影和橄榄球赛之外,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还有其他我根本不知道的事。那时我开始想:&人的极限是什么?心灵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经历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另一个人说:从那时起,我一直在想,我用自己的一生做了些什么呢?还要做些什么呢?我对过去的生活感到满意。我并不认为世界欠我什么,因为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还活着,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在我那次经历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做过的事是否因为有益或者对我自己有益我才去做。以前,我做事只凭一时冲动,现在我事先在脑子里仔细考虑一番。什么事都得先在头脑中消化一番。我试图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能使我的精神和灵魂变得更美好。并且我试图避免偏见,不对别人断然下结论。我想做什么事情是因为它们有益,而不是对我有好处。我觉得现在我对事物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都是因为我的那次经历,因为我曾经到过那里。还有人说他们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例如,一位妇女简洁地说:&它使我更珍惜生活。&
另一个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赐福,因为在我心脏病发作之前,我忙于为孩子设计未来,为昨天遗憾而失去了今天的快乐。我现在的态度完全不同了。一些人指出,他们的经历改变了他们对心灵的看法,改变了肉体重于心灵的观点。一位濒死时有过脱体经验的妇女的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经历脱体经验时,我更关注自己的思想而非自己的身体。思想是最重要的,而身体并不重要。在此之前,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想的东西,只是想想而已。但从那以后,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灵上,而身体是第二位的,它只是我心灵的载体。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有身体。这无所谓,因为我只关心自己的心灵。在不多的几个案例中,有人告诉我,在他们的经历之后,他们似乎获得了一种类似于心灵直觉的特异功能。(1)在那次经历之后,我就象重新换了一个灵魂。许多人告诉我,当他们遇到麻烦时,我似乎能立即使他们平静下来。并且我的思维似乎比他们更快,有时候提前把他们想说的话说了出来。(2)我因经历了死亡而获得了一种能感知他人生活中需要什么的能力。比如,我经常在办公楼的电梯里遇见别人,就象给人相面一样,我告诉他们他们需要帮助。我很多次跟遇上麻烦的人谈过话,把他们领进我的办公室,和他们商量解决的办法。(3)自从我受伤后,我能感知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我能感觉到他人的愤恨。我时常在别人说话之前就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许多人并不相信,但从那时起,我就有许多奇遇。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晚会,我说出了别人的想法。在场的一些不认识我的人站起身提前告辞了,他们害怕我可能是女巫之类的人。我不清楚这是我在那次死亡后获得的能力,还是我本来就有但直到那次经历之后才学会使用它。绝大多数人都对他们所学到的&课程&看法一致。几乎所有人都强调要在生活中努力培养对他人的爱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深切的爱。一位遇见过光的存在的男子说,甚至在他一生的回顾呈现在光的存在之前时,他都有一种被爱与被接受的感觉。他觉得那个存在问他能否以同样的爱去爱别人。他现在感到自己在人世的使命是努力去这样做。另外,许多人强调了追求知识的重要性。在他们经历中,他们得到暗示,甚至在死后生命中,他们还要继续学习知识。例如,一位妇女在经历了濒死经验后从不放过每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另一个人提出忠告:&无论你年纪多大,不要放弃学习,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历程,直到永远。&在我采访过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说过在濒死经验之后感到自己道德上被&净化&或变得完善。也没有人表现出一种&我比你更高尚&的态度。事实上,大多数人特别强调,他们感到自己正在努力探寻。他们的经历使他们找到了新的目标,新的道德准则,并决心重新生活,但并没有那种获得拯救、道德上一贯正确的感觉。
&&&&&&&&&&&&
14:对死亡的新看法不难想象,这种经历会对一个人,尤其是从未想过死后生命续存的人对死亡的看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几乎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向我表示,他不再害怕死亡。但对此需要做一些说明。首先,某些死亡方式显然无法接受,其次,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主动想死。他们都觉得,只要还活着,他们就必须去做他们要做的事,他们都同意这样的看法:&在我离开人世前,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变。&同样,所有人都不愿意通过自杀回到他们曾经去过的另一个世界。现在,死亡本身不再使他们害怕。让我们看看下面有关这种态度的几段摘录。(1)我认为这种经历对我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影响很大。那时我还是一个孩子,才十岁,但在我这一生中,我绝对相信死后有生命存在,我对此坚信不移,我也不害怕死亡。我认识的一些人对死亡非常恐惧。每当别人对死后生命表示怀疑,或者说:&人死了,就什么都完了。&的时候,我总是暗自发笑。我心想:&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在我一生中发生了好多事情。有一次,有人用枪顶着我的太阳穴。但这并不令我害怕,因为我想:&如果他们真的杀了我,如果我真的死了,我还会在某个地方继续活下去。&(2)我还是个小孩时,我对死很害怕。我曾经在半夜醒来,吓得大哭,浑身发抖。我的父母跑进我的卧室,问我出了什么事。我说我不想死,但我知道我肯定会死,我问他们是否能不让我死。我母亲告诉我:&不行,这是必然的,我们都必须正视它。&在我母亲逝世几年后,我常跟我妻子谈起死。我仍然害怕死。我不愿死亡来临。但自从有了那次经历,我不再害怕死。这种害怕消失了。我在别人的葬礼上不再痛苦。我甚至为他们感到庆幸,因为我知道他们会到什么地方去。我相信是由于我对死亡的恐惧上帝才让我获得那次经历。我的父母安慰我,但上帝让我看到了,我的父母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如今我不愿谈论这个话题,可是我心里很明白,我很满足。(3)现在我并不害怕死亡。但我不愿去死,我不愿现在就到另一个世界去,因为我觉得我应该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而我不害怕死的原因是我知道死后我将去哪里,因为我已经去过那里。(4)光的存在最后对我说的是&&他会再见到我。他告诉我我将继续活下去,但到时候他还会见到我,那时我就真的死了。所以我知道我还会见到光的存在,还会听到他的声音,但我不知道那是在什么时候。我想这将会是一种相似的经历,但我认为它将更美妙,因为现在我知道我将会有怎样的经历,而不再会感到迷惘。我现在还不想去那里,在这儿我还想做些事情。在这些摘录中,死亡不再令人害怕的理由是当一个人有了那种经历之后,他不再对死后续存抱有疑虑。这对他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而是他已经经历过的事实。我曾在前面讨论过&意识的终结&的概念,用&睡眠&和&遗忘&作为死亡的两种比喻。&已死过&的人不愿用它们来形容死亡,而是把死亡比作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移,或是进入一种更高级的意识或存在状态。一位妇女在濒死经验中看见她已死的亲人前来迎接她,她把死亡比作&回家&。还有人把它比作更积极的心理状态,比如,把它比作苏醒、毕业或逃脱牢笼。(1)有人说我们不愿用&死亡&这个词是因为想躲避它。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有了那次经历后,我深知这与人们所想象的死亡根本是两回事。就象你毕业了一样,仿佛从小学进入中学再进入大学。(2)生活就象是坐牢。我们活着时无法理解身体是一座监狱。死亡是获释,就象逃出牢笼。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比喻。以前曾相信死后生命的传统信念的人在他们经历过濒死经验之后改变了原来对死亡的看法。事实上,在我所收集到的材料中,没有人对死后生命作过与神话相同的描述。没有人描述过漫画中用珍珠装饰的门、金色的街道和长着翅膀、弹奏竖琴的的天使,也没有燃烧着火焰的地狱和拿着叉戟的魔鬼。在大多数案例中,濒死经验者并没有看到死后审判,尽管许多人对死后审判的观念很熟悉。他们惊讶地发现,光的存在即使看到他们做的一些显然是可恶和有罪的事时,他也没有表现出愤怒,而只是表现出一种理解,有时甚至带有一种幽默感。一位妇女在和光的存在一起回顾她的一生时,她看到一些自己没有爱别人和自私的的情景。她说:&当我们看到这些情景时,他的态度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是在学习。&许多人似乎有了一种新认识,取代了以前的传统看法,对另一个世界有了新的观念。这种观念并不着重于片面地作出判断,而是朝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发展。这种新观念认为,灵魂的发展,尤其是爱与知识的能力的发展并不因死亡而停止。相反,这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下去,也许直到永远。但当我们仍处于肉体之中时,我们只能&透过一层深色玻璃&朝另一个世界匆匆瞥上一眼。
&&&&&&&&&&&&&&&&&
15:确证人们自然会问这样的问题:除了对濒死经验的描述之外还有什么独立存在的证据能证明濒死经验的真实性呢?许多人说在他们脱体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了当时发生的许多事情。这是否能与当时在场的目击者进行验证或核实,以此来证明濒死经验的真实性呢?令人惊讶的是,在为数不少的案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对脱体时所见事件的描述能得到相当程度的证实。例如,有几个医生告诉我,当时他们知道病人已&死亡&,这些毫无医学知识的病人怎么会对医生们抢救的过程作出如此详尽而正确的描述呢?他们对此感到极为迷惑不解。在几个案例中,濒死经验者告诉我,当他们把自己脱体时所见到的告诉给医生和其他人时,他们都大吃一惊。例如,一个女孩在濒死时离开躯体来到医院的另一间房间,她看见她姐姐正哭着说道:&噢,凯西,你千万别死,请你千万别死。&后来当凯西向她姐姐准确说出那时她在哪里,说了些什么时,她姐姐感到困惑不解。在下面两段摘录中也有相似的描述:(1)后来医生告诉我,我当时情况很危急,我说道:&是的,我知道。&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我可以告诉你那时发生的每一件事。&他不相信,于是我告诉他整个过程,从我停止呼吸开始,一直到我醒来为止。他极为震惊,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后来他来过几回,问了我许多问题。(2)事故发生后我醒了过来,我父亲在我身边,当时我甚至不想知道自己伤成什么样子,也不想问医生我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只想说出我的经历。我告诉我父亲是谁把我拖出了楼,那个人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他们是如何把我拖出来的,甚至当时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我父亲说:&是,确实是这样。&而整段时间里我的身体已失去了知觉,我不可能在自己的体内看到和听到这些事。最后,在少数案例中,我获得了其他人的独立证词,它们可以对濒死者在濒死经验时所见所闻进行验证,然而在评估这种证明时必须考虑到几个复杂的因素。首先,大多数情况下,对相关事件的证实只能由濒死者本人和少数亲友和熟人作证。其次,即使在几个例外的、得到极好证实的案例中,我也已保证不透露他们的真实姓名。但即使我透露了他们的姓名,我也不认为这种事后证明能够构成证据,我会在最后一章中进行解释。我们现在已经对濒死经验各个阶段及其内容有所了解。在这一章的结尾,我想摘录一篇相当特别的案例,其中包括了许多我前面讨论过的濒死经验的组成要素。并且,其中还包括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独特的曲折:光的存在事先告诉他他即将死去,但后来又决定让他活下去。这发生在我患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时候,到现在我的病还没好。一天,我哮喘突然发作,并且明显感到下部脊椎板断裂。几个月中我看了许多医生,最后有一个医生把我介绍给神经外科医生怀亚特。他给我做了检查,告诉我需要立即住院。住院之后,他们马上给我做肌肉牵引。
怀亚特医生知道我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他请来了一位胸外科专家,他说先必须征求麻醉师科曼大夫的意见,是否能对我施行麻醉。胸外科专家对我进行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治疗,随后把我交给科曼大夫,让他给我麻醉。最后在星期一,科曼大夫同意对我施行麻醉,但他还是有点担心。他们计划在下星期五给我做手术。星期一的晚上,我安然地睡着了,一直到星期二早晨,我醒来时感到一阵剧痛。我翻转身想躺得更舒服些,但就在那时,房间的墙角出现一种光亮,它就在天花板下面。它象是一个光球,并不大,我想直径在十二到十五英寸之间。它出现的时候,我心中突然有一种感觉,它并不可怕,这是一种完全平静和极其放松的感觉。我能看到光亮中有一只手往下伸向我。光说道:&跟我来,我想给你看些东西。&一瞬间,我毫不迟疑的伸出自己的手递给那只手。这时我感到自己被拉出体外。我往后看去,看到自己的身体躺在床上,我向房间的天花板飘去。当我离开自己的身体时,我的存在方式和那种光是一样的。我想我只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述它,我从未听到过有谁说起过这种经历,我觉得这种存在方式就是灵魂。它不是一个躯体,就象一缕烟或蒸汽。它看起来就象当你将燃着的香烟靠近一盏灯时所冒出的烟。但它是有颜色的,带有桔黄色、黄色和一种靛蓝色,我很难确定。这种灵魂并没有象身体一样的形状。它大致是圆形的,但它有一只手。我觉得是这样,因为当光的存在向我靠近时,我把自己的手伸了过去。而我身体的手和胳膊还在床上,因为我向上接近光的存在时我还能看见它们。但当我不用灵魂的手时,灵魂又成了一种圆形。我被拉到光所在的地方,我们开始穿过医院的天花板和墙壁,来到走廊,接着又穿过走廊来到楼下的地板上。我们毫不费力地穿过门和墙,当我们靠近时它们就自动消失了。这段时间里我们似乎在漫游。我能感觉到我们在移动,但我没有速度感。几乎在一瞬间,我感到我们已经到了医院的特别护理病房。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它在医院的什么地方,但我们到了那里,我们又来到房间墙角的天花板下,我看见穿着绿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在那里走来走去。房间里放着几张病床。这时光的存在告诉我:&你将会到这儿来。他们把你从手术台上抬下来之后就把你放到这张床上,但你在那里再也不会醒来。在你进入手术室后你将什么也不知道,直到我过些时候来把你领走。&这些话都不是用语言表达的。它并不是一种听得见的声音。如果能够听到的话,我想在房间里的其他人也能听到,但事实上其他人并未听到。它只是我获得的一种信息。但它极为真切,我无法说我没有听见或没有感觉到。当我处于这种灵魂状态时,要辨认事物显得轻而易举。比如我当时想:&他想给我看什么呢?&我就立即知道那是什么,他心里在想什么。就是那张床,从走廊进来,右边第一张床,这是我将去的地方。他有意把我带到这里来。他告诉我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因为他想让我在我的灵魂离开身体时不感到害怕,他告诉我他将离开一会儿,我将首先经历其他事情,但他将监视所发生的一切,最后他将再次与我见面。当我和他一起去特别护理病房时,我们以某种方式合为一体。当然我们同时也是两个分离的个体。我觉得他对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当我们穿过天花板和门墙的时候,我们似乎成了一个联合体,没有什么能妨碍我们。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平和安宁的感觉。后来,他把我带回到我的病房。我又看到了自己的身体,姿势和我离开时一样。我重又回到自己的体内。我想我离开自己的身体已有五到十分钟了,但时间和这种经历毫无关系。事实上,我不记得我曾有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想法。整个经历使我十分震惊。这是如此的真实而生动,比普通经历更真实、更生动。第二天早晨,我一点都不觉得害怕。我在剃须的时候,我注意到自己的手不再象六个星期之前那样发抖了。我知道我即将死去,但我并不感到遗憾,也不害怕。我很平静。我并没有象&我怎么才能不让它发生?&的想法。我已经准备好了。星期四的下午,手术的前一天,我在病房里,我感到很担忧。我和妻子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寄养的外甥。我们和外甥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麻烦,所以我决定给我妻子和外甥写封信,在信中谈谈我所担心的事。我把信藏在我做完手术后才能找到的地方。在我写了两页之后,我不禁心潮澎湃,泪水流了下来。我感到有人在我的病房里,起初我想也许是我的哭声惊动了护士,她们来看看出了什么事,但我并没有听到开门声。我重又感到他的存在,但这次没有光。就象以前一样,我又感到他在无声地问我:&杰克,你在哭什么?我想你和我在一起会感到愉快的。&我想道:&是的,我很想跟你去。&他说道:&那你为什么哭呢?&我说:&我们和外甥之间发生了一些麻烦。我怕我妻子不知道该如何把他养大成人。我想把我的感想和我想让她做的事写在信里。我觉得我要是能活下去,也许能使情形变得好一些。&他说道:&因为你是在为别人请求,为别人着想,而不是想着你自己,我就答应你的要求。你会活下去,直到你外甥长大成人。&然后他消失了。我不再哭泣,我把信撕了,我不想让我妻子看到它。那天晚上,科曼大夫来告诉我,他预计到给我施行麻醉时会遇上很多麻烦,因此事先打个招呼,要是我醒来之后看到自己身边有许多先锋派作家马原推小说《纠缠》&屏显时代小说已死--文化--人民网
先锋派作家马原推小说《纠缠》&屏显时代小说已死
&&&&来源:&&&&
&&&&&&字号
  马原。京华时报记者朱嘉磊摄
  先锋派作家马原近日推出了小说《纠缠》,该书围绕一桩遗产纠纷展开情节,聚焦当下的房产话题。多年前,马原抛出了“小说已死”的观点,而今他依旧坚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现在是屏显时代,作为公众艺术的小说已经死去。
  □谈新书
  纠缠是生活的常态
  小说《纠缠》的故事围绕一桩遗产纠纷展开:姚清涧老先生留下遗嘱,要将存款和房产变现捐赠母校檀溪小学,他的儿子姚亮、女儿姚明在执行遗嘱过程中却遇到种种麻烦,包括晚辈对捐赠的不解。小说展现了三代人对财产的不同态度,以及种种社会现象和人性欲望。
  马原说,小说故事源于好朋友的真实经历,“我觉得它有卡夫卡小说的感觉。比如卡夫卡的《城堡》和《审判》,主人公都是陷进莫名其妙的纠缠中不能自拔。”马原认为,他之前觉得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但后来发现卡夫卡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纠缠,“这种纠缠也是当下我们生活的常态”。小说封面是马原画的,一个人长着特别突出的两只眼睛,“有一天做梦梦到的,不是具体指书中某个人,而是一种纠缠的状态,形象来自三星堆遗址里的青铜器”。
  身边事根本躲不开
  今年是长篇小说的大年,很多作家都推出了新作。其中,余华的《第七天》、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现实题材,马原的《纠缠》也不例外。对此,马原笑着说:“还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坐在一起开了会。别人我不知道,我肯定是偶尔为之。”
  关于房产话题,马原解释说:“二三十年前,中国几乎是个没有财产的社会,大家都是无产阶级。今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个人财产,正如书中说的,我想崔健现在唱《一无所有》也不是从前那个味儿了。这种情况就给我们身边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纠缠。”
  马原这两年在海南和云南过着隐居式的生活,但身边的亲戚、朋友依然会跟他谈论起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他说想躲都躲不开。在选择创作素材时,他特意选了一个中产偏富裕的家庭,他觉得这样的家庭更容易出现纠缠的状况。
  □谈创作
  颠覆传统伤了小说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马原用“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他创作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作品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争论,马原也与余华、苏童、格非、洪峰并称为“先锋五虎将”。
  对于这部《纠缠》,格非评价说,他记得很早之前马原多次跟他说过“小说要从天上回到地下”,这么多年来马原也是这么做的。提及格非的评价,马原说:“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吧。我当年说小说要从天上回到地下确实是一种反思,不是说对先锋派的反思,主要是对西方所谓的小说实验、小说革命的反省。”
  马原认为,西方的现代主义运动,像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等对传统故事的颠覆,大家以为是革命带来的新鲜血液,其实它们给小说带来的是致命伤害。他说:“在他们之后的小说经历了几次反复,最终回到故事,像海明威的男人故事。”
  马原透露,接下来还将创作两部现实题材的作品,与《纠缠》一起组成现实题材三部曲。他说:“第二部叫《中国病了》,基本已经写完,也是关注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里面也会有小贩与城管矛盾等话题。”之后,马原将投入童话的创作,他想为小儿子写出《霍比特人》这样的史诗作品,故事题材来自他现在居住的云南南糯山。
  □谈小说
  屏显时代“小说已死”
  多年前,马原曾抛出“小说已死”的言论,引起争议。近两年马原回归小说创作后接连创作了《牛鬼蛇神》《纠缠》两部长篇,但他仍然坚持当时的判断。他说:“小说的辉煌史就200年,19世纪和20世纪,这也得益于当时技术的进步,造纸工业化和现代印刷术的发展。现在的小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有些作家不太同意这种观点,我想这可能出于私心。”
  马原进一步解释说,他所说的“小说已死”指的是作为公众艺术的小说,“小说死了同样也是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因。现在是一个屏显的时代,像手机、电脑、平板电脑,都是屏幕显示作为载体。人们的阅读不断有新的载体出现,但这种载体不适合小说,现在是微信,之前是微博,再往前是博客。”(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责编:陈苑、许心怡)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5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请问治疗急救濒死病人的医生前辈,你们是否见过濒死病人说看见鬼魂 死去亲人 和被接引之类的类似事件呢?_百度知道
请问治疗急救濒死病人的医生前辈,你们是否见过濒死病人说看见鬼魂 死去亲人 和被接引之类的类似事件呢?
抢救过好多濒死的病人,从来没有听谁提起过类似的情况。也许有,只不过他们不和医生说呢。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无神论者曰:没有见过!有神论者曰:见过的,还不少呢!你信吗!
看过一个电视,是说这个事情的。
濒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家正在求推荐
&·&·&·&·&·&·
(37人参加)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米核心夏季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