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中可以看出王长年有勇有谋。文章是如何表现他胆识过人的意思胆识的?

小题1:(1)拜访;(2)让,派;(3)丢下、丢开、舍弃;(4)记住。&&小题2:B小题3:(1)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2)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3)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小题4:示例:只要你们勤奋好学,我们吃什么都是快乐的。或者:为孩子勤奋好学而欣慰,不再追究他们蒸饭成粥的责任。小题1:试题分析:“诣、使”是文言文中固定用法的词语,“委、志”根据语境要进行推断,分别译为“舍弃”“记住”。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小题2:试题分析: 例句中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选项B中的“乃入见”中的“乃”就是“于是,就”的意思。而A是“才”的意思,C是“你的”,D是“竟然”的意思。考点: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尔、如此、卒”等。“尔”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此句中应译为“你们”,“如此”根据语境可译出来,即“这样”。“卒”应译为“终于,最终”。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小题4:试题分析:结合上文可知,“如此”是代指上文中的“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因此,“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是对二子的原谅和劝慰,其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学到了知识,即使吃稀饭也是可以的呀。点评:理解语句尤其是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一定要坚持“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内容,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明白语句的真正意思。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4分)①普少习吏事&&&&&&习:&&&&&&&&&&&&&&②家人发箧视之&&&&发:&&&&&&&&&&&&③太祖常劝以读书&&以:&&&&&&&&&&&&&&④碎裂案牍掷地&&碎裂:&&&&&&&&&&&&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译文:&&&&&&&&&&&&&&&&&&&&&&&&&&&&&&&&&&&&&&&&&&&&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译文:&&&&&&&&&&&&&&&&&&&&&&&&&&&&&&&&&&&&&&&&&&&&&&&&&&&&&&&&&&&&&&&&&&&&&&&&&&小题3: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文的第一节,请你找出并解释。(3分)成语:&&&&&&&&&&&&,意思是:&&&&&&&&&&&&&&&&&&&&&&&&&&&&&&&&&&&&&&&&&&&&&&&&&&小题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赵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3分)&&&&&&&&&&&&&&&&&&&&&&&&&&&&&&&&&&&&&&&&&&&&&&&&&&&&&&&&&&&&&&&&&&&&&&&&&&&&&&&&&&&&&&&&&&&&&&&&&&&&&&&&&&&&&&&&&&&&&&&&&&&&&&&&&&&&&&&&&&&&&&&&&&&&&&&&&&&&&&&&小题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材料:(赵普)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赵太祖)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代国家)臣也,朕甚惜之!”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请从选文中找出根据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班级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小题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6个节气 。 (3分)小题2:古人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学过的和积累的诗句中写出连续的两句来。(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华)歆少以高行显名。汉室方乱,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孙策略①有扬州,盛兵徇豫章②,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策稍进,复白③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④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有删改)【注】①略:夺取,攻取。 ②豫章:地名。 ③白:告诉 ④门下:随从,侍从小题1:文言词语释义:(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①汉室方乱&&&&&&&&(&&&&&&&&&)&&&&&&&&&&&&&②皆哀欲许之(&&&&&&&&&)③歆曰:“无然”&&&(&&&&&&&&&)&&&&&&&&&&&&&④何遽避之&&(&&&&&&&& )(2)下列句子中 “乃”的用法或意义与“夜乃别去”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不知有汉B.太祖乃悟C.乃重修岳阳楼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小题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小题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阅读本文,说说华歆的“髙行”体现在哪些地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祖逖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A.录毕,走送之B.既加冠晋室之乱今遗民既遭残贼C.先达德隆望尊D.当余之从师也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2分)(1)略无慕艳意&&&&&&&&&&&&&&&&&&&(2)自相鱼肉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翻译:(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翻译:小题4:宋濂从师学习时和祖逖准备北伐时都遇到过障碍,请你分别概括出他们遇到的障碍?(3分)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王长年智斗倭寇(明)朱国桢古称操舟者为“长年”[1]。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2],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亲信之[3];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杀之,因捩舵饱帆归[4],此不可失也。”皆曰:“善!”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5]。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6],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7],毙一酋。长年故善舟,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8],因私剜其舌,另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将归,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9],并缚诣镇将所,妄言捕得贼。零舟首虏,生口具在[10],请得上功幕府。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11]。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杀贼奔归状。镇将唶曰[12]:“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中丞某,召至军门复按[13],皆实。用长年为裨将,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并遣诸男妇。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14]。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选自《涌幢小品》)【注释】[1]长(zhǎnɡ)年:船工。[2]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此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江浙一带和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即倭寇。会城:指福建省会福州。[3]酋长:倭寇的头目。[4]捩(liè):掉转。饱帆:乘风鼓帆。[5]枕藉:纵横相枕而卧。[6]尽斫:全部地砍杀掉。[7]磁器:瓷器。[8]级:首级,人头。[9]类夷人:像貌类似倭寇。[10]“零舟”二句:残留的船,贼寇的人,活捉的人,一一在此。[11]故州人:原本是同州人,即同乡。[12]唶(zè):大喊。[13]军门:总督或巡抚官署。复按:复察。[14]“而论罪”句:对企图夺功的官军,依军法定罪。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1)倭薄会城大掠&&&&&薄:(2)同日扬帆泛海去&&&去:(3)会舟夜碇海中&&&&&会:(4)贼度近家,喜甚&&&度: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妇人收其刀以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B.旁舟贼觉,追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长年秃而黄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D.用长年为裨将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2)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王长年有勇有谋。文章是如何表现他过人的胆识的?(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2分)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人 云 行 道 所 见 聊 取 之 耳。小题3:陶侃将那个人“执而鞭之”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答: &&&&&&&&&&&&&&&&&&&&&&&&&&&&&&&&&&&&&&&&&&&&&&&&&&&&&&&&&&&&小题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3分)&答: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小题1: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泾流(jìng)殆(dài)B.渚崖(zhù)睹(dǔ)C.仲尼(zhòng)涘(sì)D.伐纣(zhòu)伯夷(yì)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3分)“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小题3:你怎样看待河伯?(3分)小题4: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⑴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⑵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⑶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⑷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⑸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肦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⑺而去。⑴田:打猎。后写作“畋(tián)”。⑵径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⑶乘(shèng):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⑷檀(tán)子:人名。下文“朌(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⑸泗(sì)上:泗水之滨。⑹特:只,仅。⑺怿(yì):高兴,快乐。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1)若寡人国小也&&&(&&&&&&&&&)(2)使守南城(&&&&&&&&&&&&&&&)(3)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4)则道不拾遗(&&&&&&&&&&&&&)小题2: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与魏王会田于郊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B.将以照千里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C.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岳阳楼记》)D.徙而从者七千馀家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八则》)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2)魏惠王惭,不怿⑺而去。(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小题4:选文中威王与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成都七中育才14届初三下语文基础过关四 (9)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成都七中育才14届初三下语文基础过关四 (9)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54: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成都七中育才14届初三下语文基础过关四 (9)
官方公共微信解析试题分析:B句中“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与“谈笑风生”矛盾,不符号语境。考点:成语使用点评:本题不难,句中错用成语比较明确。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初二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乡村的阳光①不同地方的阳光,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戈壁的阳光,穿越历史的雄浑与伟岸,你站在戈壁,你就是一颗卵石。自大与孤傲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时,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那些驼铃声被西风一次次地吹远,融入历史烟云;草原的阳光,辽阔得让人有些飘浮不定,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沙漠的阳光,有一种沧桑之感,让人追怀楼兰古国以及楼兰美女多情的眼神,那些消失的海市蜃楼,正在阳光里无声地述说着。②尽管这些阳光能给我引出美妙的遐想,给人如此酣畅淋漓的感受。但这些阳光离我太远,我还是喜欢乡村的阳光。③乡村的阳光,没有你我之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块一块的,一丝一丝的,一团一团的,一坨一坨的,或在田间,或在土里,或在草尖,或在大块大块的石头上,或在摇晃的枝头,或在流动的小溪,或在胡须旁,或在亮丽的锄尖,或在烟斗的一明一灭里。④乡村的阳光很朴素,不着脂粉,不戴首饰,不描口红,不染眉毛。从清晨的枝头,早早地打开柴门,放出一群喧闹的鸡鸭。在青色的石板上踩出清脆的足音,将老井里清澈的甘泉,照得一闪一闪的,让朦胧的烟雾顿生忌妒,霎时围将过来。引得鸟儿们也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⑤乡村的阳光,简洁而单纯。一笔一画,一丝一缕清晰可见。从叶片之间的缝隙,渗漏下圆润的心事,不必去猜疑。从一滴露珠上反射,直抵我们的敞开的心扉,宁静而淡泊。在炊烟上缀满生活的清香,用双手将生活的音符奏响,生活的方向直指蓝天。⑥乡村的阳光,慷慨而不吝啬。东边的朝阳,西边的霞光。南边的艳阳,北边的晚照。你家的东篱,我家的西墙。⑦来来去去,无遮无拦,没有猫眼,没有电子锁,没有防盗栏,没有摄像头。你打开木门,我打开木窗,让阳光穿堂而过。你我也可“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尽情沐浴,没有谁和你争抢。⑧乡村的阳光,气息纯正干净。它浇灌的蔬菜与粮食,不含塑化剂。放心的呼吸,没有腐臭的异味。你可以不着一丝纱衣,让它为你清洗多菌的毛孔。如果你有异想天开的构思,你可以将它打包,背在你的行囊,随时为你疗伤。⑨伸出你的双手,你一遍又一遍地揉搓,双手可以生花。⑩乡村的阳光,不含黄金,却让人无比珍惜。它为你驱散房间里的潮湿,为你祛除关节里的风湿。它不像城里的阳光,无法进入地铁与写字楼之间,只有金钱换得的高楼,才能得到阳光的青睐。它随时随地跳跃在你我的身边,浇灌你坚强的性格,造就我宽阔的胸怀与无边的大爱。(11)乡村的阳光,在春天里,她是含情脉脉的少女,你一定会一见钟情。在夏天里,她是热情泼辣的少妇,让你欲罢不能。在秋天里,她是渐近渐远的情人,让你恼不起,让你恨不起。在冬季里,它是你的单相思,时常光临你的梦境。【小题1】文章的题目是“乡村的阳光”,但作者在开头为什么要写戈壁、沙漠、草原的阳光?(4分)【小题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①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②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小题3】从结构上看,第②段属于什么样的段落?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4分)【小题4】文章的第④段写得很精彩,请您从修辞的角度进行一番赏析。(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福建武夷山星村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段广告词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B.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合理,是教育工作者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D.领导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湖北省七年级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啮③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④。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啮:咬。④直:通“值”,价值。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蹄啮伤人多矣(蹄子)&&&&&&&&&&&&&&&&& B.因诘仆(于是)&&& C.贾人安能蓄之(蓄养)&& D.是移祸于人也(这)
2.加线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A.贾人安能蓄之&&&&&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子将安之?&&&&&&& D.此独以跛之故
3.下面对文本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谏议家的马性情暴烈,难以驾驭,连他家里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
B.陈谏议说儿子陈尧咨不该将家中劣马卖给商人。于是,陈尧咨就命人追回了马,退给了商人钱,并告诫仆人要养马到终老。
C.文中陈谏议的话可以用孔子的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概括。
D.陈谏议的教子之道的确令人钦佩!他不因儿子把一匹烈马卖掉而感到高兴,而是呵责儿子和家人嫁祸于人。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诸城树一中学九年级第三次学情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王长年智斗倭寇
(明)朱国桢
古称操舟者为“长年”[1]。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2],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
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亲信之[3];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杀之,因捩舵饱帆归[4],此不可失也。”皆曰:“善!”
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5]。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6],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7],毙一酋。长年故善舟,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8],因私剜其舌,另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
将归,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9],并缚诣镇将所,妄言捕得贼。零舟首虏,生口具在[10],请得上功幕府。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11]。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杀贼奔归状。镇将唶曰[12]:“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中丞某,召至军门复按[13],皆实。用长年为裨将,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并遣诸男妇。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14]。
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选自《涌幢小品》)
【注释】[1]长(zhǎnɡ)年:船工。[2]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此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江浙一带和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即倭寇。会城:指福建省会福州。[3]酋长:倭寇的头目。[4]捩(liè):掉转。饱帆:乘风鼓帆。[5]枕藉:纵横相枕而卧。[6]尽斫:全部地砍杀掉。[7]磁器:瓷器。[8]级:首级,人头。[9]类夷人:像貌类似倭寇。[10]“零舟”二句:残留的船,贼寇的人,活捉的人,一一在此。[11]故州人:原本是同州人,即同乡。[12]唶(zè):大喊。[13]军门:总督或巡抚官署。复按:复察。[14]“而论罪”句:对企图夺功的官军,依军法定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1)倭薄会城大掠&&&&&薄:
(2)同日扬帆泛海去&&&去:
(3)会舟夜碇海中&&&&&会:
(4)贼度近家,喜甚&&&度: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妇人收其刀以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B.旁舟贼觉,追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长年秃而黄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用长年为裨将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
(2)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4.从文中可以看出王长年有勇有谋。文章是如何表现他过人的胆识的?(3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识过人谓之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