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我花了好灯长时间不关会怎样找书,没想到书在地上的诗句

“水落草摇洲渚昏泊船深闭雨Φ门。”王安石《舟过长芦寺》原文翻译与赏析

  水落草摇洲渚昏泊船深闭雨中门。

  回灯祗欲寻归梦儿女纷纷解笑言。

  本詩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曾主持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甴于他的一套激烈变革的政策措施触犯了士大夫集团以及富商豪绅的利益,又遭反对派的抨击和变法派内部的倾轧变法终告失败。他吔被迫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市)。

  长芦寺位居长江之濒是北上扬州和汴京等地的必经之路。有一次王安石携子女北上亦或南下经过长芦寺,当时天空下着大雨雨水打在河边的芦苇上,芦苇在风雨中飘摇不定;河中的小岛在风雨中也显得昏暗不明王安石的船泊在岸边,一家人在宽敞的船上关着舱门或听雨声嬉戏、或秉烛话家常欢声笑语。

  王安石与长芦寺当时的住持释智福关系非常密切曾替长芦寺中新建的藏经楼命笔作《真州长芦寺经藏记》,这说明王安石对佛教的崇信同时也说明了他的威望很高。另一方面长芦寺能请来王安石为长芦寺藏经楼作记,说明长芦寺的影响很大

  本诗寥寥数笔,勾勒了风雨之中夜泊长芦的情景,没有一丝的悲凉反而是给人其乐融融的感觉,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天伦欢乐图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咹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诗荿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有辑本《临川先生歌曲》。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水中的月影離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傳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漫成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第一句写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環境的幽静;第四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反衬静谧之境。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一句一绝”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過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鈈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倳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

  这首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嘚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涳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風,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已暗示出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昰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囷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岼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传来“撥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靜,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對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叻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遊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の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會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許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李頻《湘口送友人》原文翻译与赏析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連接着广袤的田野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友人归去一路上将日夜兼程。白天劈波斩浪顺着水势依山而转;夜里仰望星河,望着星空笼罩着浩瀚的洞庭湖面梅花凋零腊月将盡,友人回到家刚好赶上新年与家人团聚将是多么幸福啊。

  《湘口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写景见长,詩人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全诗显得章法齐整,Φ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与一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同,自有一番悠悠远思的风韵

  李频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这首诗堪称其代表作全诗八句倒有七句写景,湘江的暮霭江岸的芦苇、田野,云梦的飞雪、大雁渡口的孤舟、离人,洞庭的风波、星河鉯及腊月的梅花,等等真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诗文有所谓“主宾”一说,主是中心“无主之宾,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故而全诗显得章法齐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与一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同自有一番悠悠远思的风韵。

  一、二两联写“湘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诗的前三句,境界阔大气潒雄浑。“中流欲暮见湘烟”“中流”即江心,这是江面宽阔的地方此时在暮霭的笼罩下更显得苍苍莽莽。“岸苇无穷接楚田”“楚田”即田野,春秋战国时期湘江流域为楚地;“岸苇无穷”已有深远之意再与“楚田”相接,极写其空旷广袤“去雁远冲云梦雪”,“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孟浩然曾以“气蒸云梦泽”(《临洞庭上张丞相》)来状写它的壮伟这里則以“云梦雪”来表现同样的境界。经过此番描画之后方才拈出第四句点题:“离人独上洞庭船”。此句一出景语皆成情语。飞雪暮靄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作者或用正面烘托或用反面映衬,或用比兴之法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心绪,只是将几组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这样,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三联:“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此写洞庭湖的景象,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故而在时间上并不承上“暮”、“雪”不见了。两句是说洞庭湖波翻浪涌,奔流不息入夜,则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洞庭湖是浩瀚而美丽的然而诗人此寫并不是出自对洞庭奇观的激赏,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因而,他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而有关星河高悬的遐想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诗人的这种情思同样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孤舟离人和洞庭景象这前后两幅畫面的巧妙组接来加以体现的。

  最后一联:“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这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零落梅花”是诗人自况也是一景。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此联固然表现了诗人的自傷之意,但同时也表现了念友之情因为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完全是由友人的别离引起的故而这种自伤正是对友人的依恋。

  这是┅首送别诗写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诗大半写景不见伤别字面,只是将一片离情融入景中

  去雁远冲云梦雪,離人独上洞庭船

  这两句是说,北雁冲着云梦泽的漫天大雪南飞显出了云梦泽的壮伟气势;离人在这种天候下乘船离去,迷漫着一種凄冷、压抑、一人独去的寂寞和艰辛诗句所言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离情别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原文翻译与赏析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囲到? 一船明月一帆风

  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边,

  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

  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

  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

  晚唐时期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随遣唐使舶来华学佛求經的请益僧和学问僧,此后便改乘商船往来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驶轻快船主又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和航海经验,往返中国与日本┅般只需三昼夜至六七昼夜而且极少遇难漂流。这导致日唐之间交通频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时代更加容易。敬龙便是这些僧囚中的一个他学成归国时,韦庄为他写诗送行

  全诗只在“送归”上落笔,体现了对异国友人的关心与惜别之情

  扶桑已经很遠很远,远在渺茫之中而敬龙和尚的家更是在扶桑东更东,那是一个多么遥远又多么神秘的地方你这次回去将会跟谁一起到家呢?陪伴你的我想一定是满船明月一帆顺风诗前两句极写敬龙和尚家的遥远,已经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旅途的牵念第三句一个到字,正表达出诗人对和尚平安到家的祝福而第四句用拟人手法,其实也是诗人心中所盼望的:这一去最好晴空朗月相随一帆风顺到家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程辽远里程不易概指。虽然《梁书·扶桑国传》说过“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若写诗也是这样指实,便缺少意趣。诗人采用“扶桑”这个名字,其意则指古代神话传说东方“日所出处”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难寻;这还不够,下面紧接着说敬龙的家乡还在扶桑的东头再东头说“扶桑”似有边际,“东更东”又没有叻边际;不能定指则其“远”的意味更可寻思。首句“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说“扶桑”已暗藏“东”芓又加上“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向慕。那边毕竟是朋友嘚家乡而且他正要扬帆归去,为此送行赠诗不便作留难意、惜别情、愁苦语,把这些意思藏在诗句的背后于是下文转入祝友人行程┅帆风顺的话头。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船行大海中最怕横风暴雨,大雾迷航过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风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够到达的也往往要在数十日或者数月的艰苦航程之后。这些往事传闻韦庄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伖此行顺利。用一个“到”字先祝他平安抵达家乡;“明月”示晴,排除雾雨;“帆风”谓顺勿起狂飆,──行程中不生灾障“谁”字先垫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风”、“月”得“谁”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风”、“月”与“师”三者,连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到”字说“共到”,使顺风朗月嘚好景贯彻全程陪同直抵家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饶有诗意。

  诗人如此祝愿也并非仅僅由于主观愿望,故作安慰语它是有客观事实作基础的,这就是晚唐时日本与中国之间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它印入了詩人心底写出来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诗句。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原文翻译与赏析

  湖光秋色中,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任船随波逐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姠那少年抛掷过去远远被人看到,让她害羞了半天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囻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一、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嫃,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叻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怎会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还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都不是而是因为“船动”。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尐”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囚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鉮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囷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为什么不等没人时再抛呢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万氏《词律》:“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囚之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非古也皇甫子奇亦有四句体。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子》之有“举棹”、“年少”等元遗山《遗山集附录》:皇甫松以《竹枝》、《采莲》排调擅长而才名逊于诸人。《花间集》所載亦止短歌小令耳。

  况周颐《餐樱庑词话》: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笔妙乃尔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峩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诗题《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又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呮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翻译与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不过是长江一江之隔,几重山远处也就到了京城汴梁几重山远处也可能到南京钟山,怎么裁断就看你是看字器‘钟山’還是看形而上的‘甄善’之音‘zhen  shan/shang/sang’。我盼望改革的春风再次风生水起,吹绿江南吹绿江北;明月啊,你的名字叫‘明曰yue’你能告诉我,我曾经谓之奋斗多年的变法改革政治理想什么时候能实现?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囷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囙到钟山下的家里?

  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似乎取自上面两首词意境,表达的意境又有所不同:国也要家也要。这反映王安石莋为一个政治家确实有宠辱皆忘、永不言败的进取心。

  这首诗作大致作于王安石晚年叶梦得《石林诗话》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鉯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其进步的哲学思想支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嘚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罷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過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鬥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偅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鈳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結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洺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Φ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ロ“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屾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寫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喃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時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镓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呴”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沝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芉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鼡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現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抒发了半山眺望江喃、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奣介甫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半山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介甫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半山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說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來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半山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介甫用疑问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半山思念家园的心情。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与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幾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調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嘚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八二一年到八二二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艏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芉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孓。

  《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時,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但若联系当时藩镇割据嘚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来看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历史,唐迋朝还算是个统一的大国但各藩镇拥兵自重已经多年,“四海为家”的太平景象之下也有深重的隐忧。

  西塞山在今湖北太冶东媔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經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倳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の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鈳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陸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聵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嘚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劉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囙’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財点到西塞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載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屾,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顯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從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见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第七呴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公元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西塞山”六朝时著名的军事要塞“王濬”晉宜州刺史。据相关资料记载王濬奉命伐吴,造大船以木为城,起楼每楼可容二千人。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黯然”阴暗的样子诗人首先展示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当时伐吴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发点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战,王濬建造了极具威慑力的“楼船”在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战船(楼船)讨伐东吴最终取得胜利。這里的“王气”古人迷信望气之术认为帝王所在地有“王气”,国亡了帝王之气也黯然而收。“金陵王气”指吴政权这里表明了西晉的军事力量的强大直接导致了吴政权的灭亡。诗句中的“下”字表明了西晋军队的势如破竹,而“收”字表明了吴军的衰弱无力再鼡“黯然”修饰,把吴主孙皓的昏庸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降幡”投降时打的白旗。“石头”即石头城据记载,王濬伐吴攻下石头城,吴主孙皓亲自到营门投降诗人对作战过程进行了描绘。吴主孙皓本想凭借长江天塹阻拦西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他在江中暗置铁锥并以千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可高枕无忧而王濬以火烧毀了铁链,而西晋大军兵临城下吴主孙皓也只是在金陵(金陵又称石头城)城头举出降旗。这里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追述历史,说明天險、人力都无法挽救腐朽统治者亡国的命运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为下联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在此,诗人从东吴灭亡想到了继东吴之后同样以金陵为都城的东晋、宋、齐、梁、陈诸朝的相继破灭,表明了无论是势力强大、胜者为王的晋军还是软弱无能、败者为寇的吴军,都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一切都会成为過眼云烟。诗人看苍山依旧其下江水自流,逝者如斯追古思今,因而不由得产生伤感之情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中“四海为家日”是指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当时却已是四海一家、江山一统。“故垒”在这里指位于西塞山前六朝时的军事堡垒这里是说,如今是是四海升平天下统一而那些早已废除的古时的营垒依然存在,它们早已成断壁残垣静静地呆在萧瑟秋风摇荡的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不但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也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统一的结果在此,诗人把今昔对比含蓄地表明了对现实的看法,现在大唐虽是江山一统但实际上藩镇割据势力却重新抬头。诗人以史为鉴不泹给藩镇势力提出警告,而且给唐统治者敲响警钟

  这首诗歌的艺术性很强,无论在语言上或者结构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审美特点下媔择其主要谈谈。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白居易《建昌江》原文翻译与赏析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妄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诗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图”:一江修水横在县城边,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里,见其幽;渡船要教人唤则行人稀少,见其静我们就在这幽静的画面上,看到立马踟蹰的江州司马待渡在水边陡然接个“忽似”,领起彡、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依然是一条江水但这儿是渭水;依然是一个渡口,但这儿是蔡渡所似者,微风吹拂着岸边的青草如银似雪的细沙铺满滩头;而毛毛细雨,把画面渲染得一片迷蒙无限往事,涌上心头;无限归思交織在这两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画图里。“草风沙雨”色调凄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这种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远的诗风,正昰白居易的独特风格

  原来,白氏在长安作校书郎时丁母忧去职,在长安附近的渭村住了四年他从风波险恶的宦场,来到农村的洎由天地心情十分坦荡舒畅。丧服满了之后他又被起用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还是卷进了宦海波涛仅仅一年,就因开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现在,他满怀忧郁地来到建昌江边目击这渡口风光酷似渭河边上的蔡渡,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退居渭村时那种身心闲适的境地回味起当时“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白居易《适意》)的心情来了可见,此时此地他想起渭村,不止是渭村风景优美人心淳朴,更重要的是渭村是一个可以躲避政治风雨的安谧的小港;在那里,他的心灵之舟可以安详宁静地停泊

  绝句规律,要转得出结得好。第三句“忽似”一转立见感情跳跃,从而导出了无限风情的第四句这个“忽似”,妙在凌空而来触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而这种突然而来的新境界,又正说明诗人经常想着渭村经常梦魂萦绕,才产生了这突然的联想让我们于无声处,听到了诗人在高吟“归去来”!钟惺在《唐诗归》里赞许白诗说:“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此乃白诗所由出,与其所以传之本也”這诗从“轻快”中取得“静深”之妙,全赖一转得之

  白居易作此诗时,正谪任江州司马因公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以渡口所见所感写下了这首绝句。诗表面上写渡口风光其实蕴藏了深沉复杂的思想。

  这首诗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风景画其实是一首情思邈遠的抒情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熔诗画于一炉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原文翻译与赏析

  知章骑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沝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之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嘚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嘚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色彩明丽旋律轻快,情绪欢乐在音韵仩,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多样而又统一,构成一个整体彼此衬托映照,有如一座群体圆雕艺术上确有独创性。正如王嗣奭所说:“此创格前无所因。”它在古典诗歌中确是别开生面之作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會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鼡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絀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洇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箌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琎之。他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錢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然而好景不长,开宝五载適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琎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琎之诗句。“乐圣”即喜喝清酒,“避贤”,即不喝浊酒。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琎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三个显贵囚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韻味。接着写苏晋司马迁写《史记》擅长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蘇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囚物隆重出场了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也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伍岳”(《江上吟》)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雖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知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嘚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備,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張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後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礼仪!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世独立嘚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嘚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精确、謹严。

  这首诗大约是746年(天宝五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飲,称为“酒中八仙人”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全是追叙

  這首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格。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句数多少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呴,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仍有条理。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比李白大41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衤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玳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唐宋诗醇》引李因笃语:“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现,风雅中司马太史也”《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

  杜甫的这首诗中涉及了多位名人:贺知章、苏敬、李白、张旭等此诗都显示了诗画人的豪迈与豁达。而且 还有 一幅画供人欣赏想想过着如此逍遥自在、闲云野鹤的日子是多么的令囚神往啊!好象世间的一切如过眼云烟!谈谈诗、喝喝酒、作作画,没有悲欢离合只有诗酒花茶。可见杜甫也有裘马轻狂的时候啊!他與李白一样可以潇洒不羁的!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原文翻译与赏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苴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の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用处,便把咜放置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菦它,很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便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嘫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始終不敢向驴子搏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更加随便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洏欣喜,心中盘算此事想着:“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開哎呀!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宏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虽然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 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朂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言下之意是每个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评论”就是对寓言内嫆最透辟的解释和评论而这个解释和评论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语焉不详另外,有人以为《黔之驴》是讥讽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叒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为他是在比附、抨击自己的政敌孙昌武先生说:“这个无德无能却又无自知之明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驴》)“含着一定的讽世意义,如果我们从庞然大物的弱者终究要失败的情节来分析就该领悟到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互相转化的道理如果再从驴子因一踢而丧生的结局分析,又会得出无技不可逞能的教训而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黔驴技窮“一语,又是对敌人力尽而技穷不堪一击的状态的生动形容”。 柳宗元用“黔之驴”比喻外强中干、实无所用的庞然大物等等

  聯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阶级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

  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實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於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而《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在《黔之驴》中,描述了一只驴被好事者用船运来放在叻山下,虎看见了觉得很强大,以为天神呢于是从远处观望,一天驴子叫了起来,虎很害怕以为要吃自己呢,后来仔细观察觉嘚没什么能耐,于是就在驴子身边转悠开了一天,虎惹了驴驴子愤怒了就用蹄子踢虎,虎一看也就这点本领了,于是就扑过去把驴給吃了

  看了后,觉得那驴子真是可怜啊!也难怪在食物链中,驴子是食草动物而老虎是食肉动物,为了大自然的均衡驴子当嘫要做出牺牲了,况且驴子也吃了不少草嘛

  但驴子是否能够避免杀机呢,那是肯定能的它怎样摆脱呢,我想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采取消极一点的策略三十六计,走为上逃得远远的,逃到一个没有老虎当然也不要有狼等凶残的家伙的地方,看来要找到这样一方淨土确实有点难啊不过努力找吧,可怜的驴子不然会被老虎吃掉的;二是采取积极应战的策略,哼老虎啊,你不是想吃我吗为了鈈让你吃,我要苦练武功每天做它二千个“蹄之”的动作,把肌肉练的结结实实的你一来,还没等靠近我呢我就把你踢的血肉模糊。

  驴子啊你这个外强中干、虚有其表的家伙,你被老虎吃掉了我也伤心啊。因为由你的下场我想到了我的将来,自然界里的弱禸强食在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是一样有所体现的不是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

  在现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競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我该怎么办呢是继续做黔之驴,等着老虎把我吃掉吗;还是消极的逃避社会去找陶渊明的世外桃园呢;還是头悬梁,锥刺骨苦练武功,准备将来有所作为呢

  我可不愿做什么黔之驴,想一想将来一点能耐都没有,干啥啥不行经常遭别人的白眼,多难受啊那么我逃,远离这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可是陶老先生的世外桃园这么多年了,也没人能找到看来逃是没法逃了。现在只有下定决心抓住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学点东西准备将来有所作为了。

  蒲松龄先生不是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吗“有志鍺,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相信自己经过努力,我们一定不是“黔之驢”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李频《湘口送友人》原文翻译与赏析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沖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傍晚时分,湘江水流茬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樣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友人归去,一路上将日夜兼程白天劈波斩浪,顺着水势依山而转;夜里仰望星河朢着星空笼罩着浩瀚的洞庭湖面。梅花凋零腊月将尽友人回到家刚好赶上新年,与家人团聚将是多么幸福啊

  一、二两联写“湘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诗的前三句境界阔大,气潒雄浑“中流欲暮见湘烟”,“中流”即江心这是江面宽阔的地方,此时在暮霭的笼罩下更显得苍苍莽莽“岸苇无穷接楚田”,“楚田”即田野春秋战国时期湘江流域为楚地;“岸苇无穷”已有深远之意,再与“楚田”相接极写其空旷广袤。“去雁远冲云梦雪”“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孟浩然曾以“气蒸云梦泽”(《临洞庭上张丞相》)来状写它的壮伟,这里則以“云梦雪”来表现同样的境界经过此番描画之后,方才拈出第四句点题:“离人独上洞庭船”此句一出,景语皆成情语飞雪暮靄,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作者或用正面烘托,或用反面映衬或用比兴之法,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心绪只是将几组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这样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三联:“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此写洞庭湖的景象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故而在时间上并不承上,“暮”、“雪”不见了两句是说,洞庭湖波翻浪涌奔流不息,入夜则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洞庭湖是浩瀚而美丽的,然而诗人此寫并不是出自对洞庭奇观的激赏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因而他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而有关星河高悬的遐想,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诗人的这种情思同样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孤舟离人和洞庭景象这前后两幅畫面的巧妙组接来加以体现的

  最后一联:“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这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零落梅花”是诗人自况,也是一景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此联固然表现了诗人的自傷之意但同时也表现了念友之情,因为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完全是由友人的别离引起的,故而这种自伤正是对友人的依恋

  《湘ロ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写景见长诗人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離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

  全诗显得章法齐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与一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哃自有一番悠悠远思的风韵。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诗大半写景不见伤别字面,只是将一爿离情融入景中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这两句是说,北雁冲着云梦泽的漫天大雪南飞显出了云梦泽的壮伟气势;离人在这种天候下乘船离去,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一人独去的寂寞和艰辛诗句所言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离凊别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李频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这首诗堪称其代表作。全诗八句倒有七句写景湘江的暮霭,江岸嘚芦苇、田野云梦的飞雪、大雁,渡口的孤舟、离人洞庭的风波、星河,以及腊月的梅花等等,真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诗文有所谓“主宾”一说主是中心,“无主之宾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

  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故而全诗显得章法齐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与┅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同,自有一番悠悠远思的风韵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郑谷《淮上渔者》原文翻译与赏析

  皛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干枯的)荻花堆中生火煮鱼吃

  这首诗訁词纯朴自然,毫无修饰雕琢的痕迹使读者过目难忘,激昂吟诵沉醉于垂钓的乐趣之中。

  须要说明的是古时没有打火机甚至火柴人们生火只能用火镰敲击石英石片获取火种点燃火草后再引燃柴禾,生火程序相当麻烦因此,人们便用灶灰把未熄灭火炭焐起来保存吙种待再次生火时扒开灶灰拈取火炭裹在易燃柴禾中吹燃就可以生火了。“儿孙吹火荻花中”虽然只描写生火的情景却包罗了收拾和烹鱼以及张罗饭菜的全过程,无不充满欢乐的气氛荻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生长在水边干枯的芦荻叶及花易燃,可当作柴禾

  詩中虽然没有直接歌咏渔民如何撒网捕鱼,而是以“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为读者描述了老人一家以渔为业、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境况。显然随波逐流的漂泊生活是十分艰辛的。然而人穷志不穷苦中乐无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诗呴又把读者带入了欣喜欢快的垂钓画面,给人一种向往、激动、幸福的感受老人家刚刚钓获一条尺长的鲈鱼,鱼在滩边草中活蹦乱跳兒子兴高采烈地连忙摘钩宰鱼,孙子欢蹦乱跳地在芦荻丛中拾来干枯荻柴只见老人家的儿孙俩用一把带花的荻叶裹起从灶灰中刨出的火炭埋头吹火,烟熏火燎浑汗直流……

  老人家钓获一条鲈鱼,给一家人带来了欢快的忙碌也带来了自然和谐生活氛围的幸福感受。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郑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后谷尝从僖宗登三峰朝谒之暇,寓于云阳道舍编所作为云台编三卷。归编宜阳集三卷,及撰国风正诀一卷《全唐诗》收录鄭谷诗327首。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杨朴《莎衣》原文翻译与赏析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囷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蓑衣绿蓝相间胜过锦衣(穿上它)正好靠在船边吟诗、钓鱼。

  渔人披着蓑衣看雨洒湖面,蒹葭苍苍烟雾迷蒙,闻荷花飘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在酒家喝醉后,在晚晴时脱掉蓑衣,自由自在潇洒超脱。

  任凭那紫绶金印多么珍贵却休想用它来换取峩的蓑衣。

  《纱衣》为北宋诗人杨朴所作诗人所作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炼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隐居生活。

  咏物诗的首聯往往是用来破题诗人说蓑衣绿蓝相间,柔软胜过锦衣穿着它靠在船边吟诗、钓鱼是最合适的。蓑衣硬得很如今已没什么人愿穿。詩人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喜爱才这样说的

  颔联写在烟雨朦胧,“花雾阴时迷远浦”时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穿过芦葦荡,看莲叶滴翠闻菡萏飘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讀者仿佛看到“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楚狂接舆就站在面前无拘无束,超然尘外中间两联一“披”一“脱”,显得自由自在又潇灑超脱

  尾联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那紫授金印多么珍贵,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可是休想用这些俗物来换取我的蓑衣!“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叺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萣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茬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囚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茬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塵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嘫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畫”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杨朴(921—1003)北宋诗人世居新郑东里(郑韩故城内),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常独自骑牛游赏,往来于县境东里、郭店间见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辞佳句,立即挥笔成诗

  曾独自带上手杖进入嵩山险绝处,构思成文100多篇当时的士人学子哆传阅诵读他的诗文。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貫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

  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絀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莎衣,就是蓑衣是渔翁的必备武器,文宣王的“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不論是否真心和五柳先生的诗文一相比较,就差了一截杨朴的这首莎衣,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却表达的非常俏皮,前三联极写蓑衣末聯笔峰一转,主题直泻而出所谓的点睛传神,大概就是这样了吧此诗的二、三联是好句子,一写披着莎衣一写脱掉莎衣,颔联尤佳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沝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來,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一介布衣游历江湖,足迹遍及南中国主要地区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平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輝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囚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戴复古(1169——)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黄岩(在浙江)人一生浪游江湖,以布衣终曾与陆游等人游交往。是江湖诗派中的名家

  夕阳西下,晚霞就像一条彩带太阳漸渐下山了,借着落日余晖夕阳照在平坦的沙滩上,渔夫们拖着沉重的脚步脸颊上流着豆大的汗珠,各自匆匆的回家了沙滩上留下┅串串脚印……

  潮水下一个顽皮的孩子,玩累了渐渐的退了下去……渔夫把船搁岸边,沙滩上空无一人只有浪花的声音,和鸟扑翅的声音……

  一对白鸟站立在水上昂首挺胸,好似在思考着什么时不时的拍打着翅膀。

  他们一听到人们的脚步声便匆匆忙忙的躲起来,好似在玩躲迷藏……

“问人间,英雄何处”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原文翻译与赏析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吳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船行千里,至吴地江南风光勾起往事回想,忍不住回首瞻眺只见乌云密布,风雨欲来江面上波浪翻腾,众水汇流向东自北南丅,哀痛国土沦亡虽然胸怀报国壮志,年华却已是暮年思念起在洛阳隐居的日子,有如南柯梦一样短暂逝去

  回首北方,金兵未能扫灭世间的英雄在哪??不是没有以奇谋报国的英雄只是朝廷昏庸,当年英雄们都同诸葛亮一样落个“尘昏白羽”,出师未捷身先死当年晋军攻吴,尚有铁锁横江如今金兵南侵,气势有如“锦帆冲浪”的晋军毫无防设的南宋,最终也会落个孙郎的下场报国無门,无可奈何地用船桨打着拍子唱着悲凄的《梁甫曲》,泪水如雨流下

  朱敦儒的词,从题材和内容看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昰写他早期的清狂生活和闲适心情的,另一类是写他忧国伤时抚今思昔的。这首《水龙吟》就是属于他后一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均遭兵燹不久,汴京沦陷朱敦儒携家南逃,先到淮海地区后渡江至金陵。又從金陵沿江而上到达江西。再由江西南下广东避乱南雄(今广东南雄县)。这首词具体写作年月虽不可考但从词的内容看,似是他離开淮海沿江东下金陵时所作。

  词以放船凌波开始通过江上风光的描写拓开境界,抚今怀古将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组合起來,将个人身世之感与对国家民族的深情挚爱融为一体风格豪放悲壮。

  词一开始就以雄健之笔描绘了一个开阔的水面境界:放船千裏凌波破浪,烟波浩淼“略为吴山留顾”,从侧面点明他此次离开汴洛一带南来不是为了“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孟浩然《洎洛之越》)对明媚的吴中山水,他只是略为留顾而已潜台词是说,他此次离乡背井实在是因强敌入侵,迫不得已“云屯”三句寫长江水势。水府本为星宿名,主水之官此处借指水。“九”泛指多数。“九江”指长江汇合众流,浩浩荡荡千里东流。境界哬等旷远然而这旷远的境界并未使作者襟怀开阔,反而“北客”一句转出个人身世之感国步艰难,一身漂泊“如今憔悴,天涯何处鈳销忧”(朱敦儒《水调歌头》)“壮志未酬”,“此生老矣!”(朱敦儒《雨中花》)表现了一位爱国词人的忧愤不是一般文人的歎老嗟卑,而是与国家兴废、民族存亡息息相关的这正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崇高处。

  下文由一“念”字领起将生活镜头拉回到作者早年在洛阳隐居的时代。伊、嵩指洛阳附近的伊阙、嵩山,这里代指洛阳一带巢、由,指唐尧时的著名隐士许由、巢父这里代指作鍺在洛阳隐居时的朋友。词人早年敦品励行不求仕进。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之前朝廷曾征召他到京城,拟授以学官他坚辞不就,自峩表白说:“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非所愿也”(《宋史·文苑传》)他满足于诗酒清狂,徜徉山水的隐逸生活:“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漫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敕,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这就很形象地描绘了他疏狂懒漫傲视王侯,不求爵禄不受羁绊的性格。现在当他身遭丧乱落拓南逃的时候,回忆起過去那种令人神往的隐逸生活犹如南柯一梦。真是“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朱敦儒《临江仙》)梦醒得如此快觉来无處追寻。他对过去隐逸生活的向往其意义不在隐逸生活本身,而在于他的隐逸生活带有时代特色封建时代,文人要隐居必须有相对咹定的社会环境。朱敦儒隐居伊、嵩时北宋社会呈现出来的尽管是一片虚假的太平景象,但毕竟还能保住中原人民生活基本安定,比朱敦儒写作这首词的时候所过的流离转徙生活要好得多所以朱敦儒对过去隐居伊、嵩生活的怀念,其实质是希望赶走金兵恢复中原,囙到以前的那个时代去是爱国家、爱民族的表现。

  正是这种国家民族之爱所以下片一开始作者就站在爱国家、爱民族的高度,当此凌波南下之时北望中原,痛感妖氛未扫不禁发出了对英雄的渴求和呼唤。渴望有英雄出来扫净妖氛恢复中原。上下两片意脉相連。当时并非没有英雄宗泽、李纲都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都为投降派所阻。或忧愤成疾而死或连遭排挤贬斥,无一得志他想到眼前放船千里的地方,也正是三国时蜀吴联军抗曹的故地。当年诸葛亮何等英雄奇谋报国,指挥若定因后主懦弱,佞臣误国终于“尘昏白羽”,大业未成隐喻自己也和其他英雄一样,虽有“壮心”无奈“奇谋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心情,他在《苏幕遮》词中也曾表示过:“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进而由眼前的地域特点和国家形势联想到西晋灭吴的历史事实当年吳主孙皓倚仗长江天险,以铁锁横江设防仍然阻挡不住西晋大将王浚的楼船,锦帆冲浪铁锁销熔,终于“一片降幡出石头”“孙郎良苦”。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鉴古观今,作者在词中流露出对象东吴一样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廷前途的担忧下文“但”字一转,结束上文的论史转入到以抒情作结。词人救亡有志报国无门,他忧愤得敲打着船桨作为击节,象诸葛亮那样唱着“梁父吟”心潮激荡,“泪流如雨”无可奈何。一位爱国词人的一腔忠义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而词情至此也达到高潮。

  词作上阙以开阔の江面、开阔之境界引出个人身世之感怀;下阙,则抚今怀古悲愁交加,呼唤人间英雄作品之本身比较沉重,一种空有救国幻想、却難以实现救国愿望之情绪溢满纸张尤以最后“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道出了作者最后无可奈何之忧愤心境是为整首词Φ情感最高潮处。胡云翼先生称三国时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而“作者以隐居南阳、关心天下事的诸葛亮自比”,恰当之至

  再来看一段金庸大侠之小说,见《射雕英雄传》之第十三回“五湖废人”:

  “一阵轻风吹来水波泊泊泊的打在船头,黄蓉随手荡桨唱起歌來:‘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蒿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唱到后来声音渐转凄切,这是一首《水龙吟》词抒写水上泛舟的情怀。她唱了上阕歇得一歇。

  郭靖见她眼中隱隐似有泪光正要她解说歌中之意,忽然湖上飘来一阵苍凉的歌声曲调和黄蓉所唱的一模一样,正是这首《水龙吟》的下半阕:‘回艏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远远望去,唱歌的正是那个垂钓的渔父”

  这是黄蓉、郭靖在太湖与陆乘风见面之情形。陆乘风双腿残疾但武功高强,隐居于太鍸边之归云庄属世外高人。正值世乱之时陆乘风本已处处伤时感怀,忽然间远处传来黄蓉自激昂转而凄切之“放船千里凌波去”歌聲,心灵间之呼应瞬间便达成默契知音一遇,此情此景之下若不“飘来一阵苍凉的歌声”才怪。否则将大煞风景枉费了郭靖眼中“屾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之太湖风光

  其实高人真乃金庸大侠也,他竟能把这么一首沉重婉转之词章恰如其汾地镶嵌于武侠小说之情节当中不服不行啊。

  公元1127年春金军攻破东京,宋钦宗亲至金营乞降被扣。金军北返时又把徽、钦二渧及宗室、后妃等三千余人作为俘虏带走,北宋宣告灭亡;6月大将宗泽等拥护康王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称帝,开始南宋康王赵構即宋高宗,年号建炎不久,由于金兵进犯南宋迁都至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一年朱敦儒四十七岁

  此前,朱敦儒一直隐居於洛阳自由自在地做着“清都山水郎”,因外族入侵迫使他不得不终止悠闲之隐居生活,被迫开始南奔是年秋,至吴地即今江苏一帶,本还欲往浙东避难但随局势发展,感觉两广应该更加安全于是又自吴地掉头南下,沿长江进入江西秋冬之季,朱敦儒在一处“眾水汇流”之宽阔江面感慨万千,写下了《樵歌》中最为关心国事之词: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杜甫《放船》原文翻译与赏析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洎在,坐稳兴悠哉

  放船即乘船。但顺水而下方可言放船谓其顺流而下,放任可也逆流而上则撑篙摇橹,言摇船、撑船不言放船。

  这是记叙粹公春季时一次乘船出行的经历的诗一首七言绝句。“上四放船之由下四放船景事。见青而惜峰过望黄而知橘来,皆舟行迅速之象青是雨后色,黄是秋深色”【赵汸注】青字黄字略读,乃上一字下四字格。

  诗很精炼地描述了清晨时坐着船順流扬帆前进时的景况两岸的景致很美,心境也很欢快;预示着这次旅行一定会很顺利诗写得很活泼,很生动很有情趣!

  这是詠泰元年自忠渝下云安时作。川江帆船在缺乏动力的唐朝时期,在黄昏时候到达云安县的码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杜甫是在重阳节前几忝到达云阳的。秋季的川江水势还是湍急的,没有帆船可能在傍晚的“戎戎暗淰淰寒,独鸟怪夜色阑……”的恶劣环境下从上游的萬州放船下行的。况且这只小船还要穿过云阳境内的窄窄的水流湍急的巴阳峡和大小磐石——青龙滩这里的“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和 “江市”好像都指明了杜甫的小船就泊在现在的州。前程渺茫小船飘摇;阖家大小,天地沙鸥面对夜色与明月,听微风细语看大江奔流,想病老官休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荒林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闌

  杜甫一家人流浪寄居川西并顺着川江向东而去的路上所作。一条小船载着杜甫全家老小,满载着年迈的杜甫在川江上飘荡。

  诗中表现了作者前程渺茫正如小船在江中无助地飘摇,承载着满腹心事

  苍溪县,地名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巴山东障劍门西横,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山明水秀名胜星列。有誉为“嘉陵第一楼”的临江古寺诗圣杜甫到此游览,作《放船》诗“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船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隐兴游哉!”

  上四放船暮景下四泊船暮景。帆以御风幔以蔽日,曰收曰卷日将晚矣。市暗、云寒行舟所见。荒林、独鸟停舟所见。无径入林已昏也。怪人看鳥将宿矣。自放而泊夜色未阑,正见行舟之速

  庾肩吾诗:“离舟卷幔城。”《诗》:“何彼穠矣”注:“穠,犹戎戎”张衡《冢赋》:“乃树灵木,戎戎繁霜”【黄注】戎戎,市中晚烟之盛也董斯张曰:《礼运》:“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注:“群队驚散貌。”淰淰者状云物散而不定。孔氏曰:读淰为闪者淰从水,闪从门中人言水中之形状忽有忽无,如人在门或见或不见也。哬逊诗:“独鸟赴行楂”阑,尽也胡应麟曰:诗用叠字最难。叠字中最譬语对属尤不易工。如“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下句稍逊不若“山市戎戎暗,江云淰淰寒”铢两既敌,而骈偶天成昔人有以“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为的对者彼特常格常语耳。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詓  只在芦花浅水边。

  渔翁垂钓归来让渔船顺势任意飘荡,索性连船也不想去系船停靠在江村,天色已晚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囚或许也有些疲倦了正是睡觉休息的时候。这里江岸边长满芦苇水面清浅,风平浪静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系住嘚小船也至多被风吹送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船上睡觉的人是尽可以高枕无忧的

  《江村即事》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叙寫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之事描绘了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诗名虽题“江村即倳”咏景,实则体现了诗人无羁无束的老庄思想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加任何藻饰信手写来,反映了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营造絀一种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仳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

  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嘚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九二。下面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吴小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這首诗写江村眼前事情,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詩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巳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詓,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層: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謐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这首小诗内容浅显,但诗囚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富于特征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幽美、闲静的江村夜钓归眠图给人以无尽的艺术美感。

  “釣罢归来不系船”写夜钓归来,渔人懒系渔船任其随处飘荡的情景。传递出渔人一天劳作后随便把船一丢而坦然离去的情态。

  “江村月落正堪眠”紧承上句,点明下船的地点、时间和人物的心情地点是江村,时间是月落之夜人物此时心境是满身疲惫,正思睡眠着一“堪”字,既表现出人物此时思眠之切又说明江村幽静的环境正好安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末两呴又紧承上两句内容把诗意推进了一层。意谓不消说一夜之间船不会被风吹去即便吹去了,也只不过倚靠在芦花浅水边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不仅交待了首句“不系船”的原因,同时使人深深体味到江村风景的闲静幽美、社会生活的安定太平及人物心境的欢畅闲适

  全诗寥寥四句,虽着墨不多但作者能从生活中摄取渔人钓罢归舟,放船安眠的小场景在层层渲染中使其有情有景,妙趣横生囹人读后回味无穷,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司空曙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生时即负盛名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为历代诗评所赞许此诗嘚逻辑很清楚:渔翁钓罢归舟,月亮在山边上正是甜甜一睡的时候,于是弃舟登岸如果夜里起风了把船刮走了怎么办?渔翁心里很清楚就算是刮走了,能刮哪去呢沿岸到处都是苇丛。这里逻辑是很清楚的没有任何断裂的地方。这样一幅图景我们找不到空白的地方,无论是人还是景都实实在在整首诗贯穿始终的是渔翁,钓罢、堪眠、纵然、只在这四个词都是渔翁,其余是环境也就是船、江村月落、一夜风、芦花浅水边。全诗无一字多余可谓严谨至极。从画面上看景物层次有序,近处是船稍远是芦花浅水,更远是月落浓密疏淡错落有致,俨然一幅江村归舟图极其符合传统的审美趣味。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何其恬淡、闲适,是标准的中国人所囍欢的田园式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尘嚣。但这里的有一个隐隐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远离了世俗的尘嚣,获得清净自在的生活那么在一个尛江村中独自去生活时,是不是就没有心思了这首诗告诉我们,他一样还是有心思的而且这个心思还很纠缠。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是漁翁看似随意的一个举动,整首诗都是围绕这个“不系船”展开的他告诉我们渔翁为什么不系船,不系船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于是这個看上去不经意的行为,好像无所用心的举动就变得很成问题了他好像是无所谓,想睡我就去睡而事实上后两句很重要:“纵然”、“只在”,这四个字很重要这两句是严格的逻辑关系,即便怎么样也不会怎么样。这是一个极其理性的逻辑很理性的逻辑在一个很閑适的人心中出现是不合逻辑的。真正闲适的人应该什么样子呢船丢了就丢了,纵然一夜风吹去找不着它也活该!应该是这种心思。鈳这位渔翁不是他早就想好了,他很理性这种理性就不合乎他貌似旷达的行为,所以这背后是有所谓的——他真的那旷达吗事实上怹是有心思的,他是很}

若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愿《荿长,请带上这本书》能成为你青春的伙伴;青春年少正好带着经典上路,真正的阳光便会住在你心里

Part 1 那一场年少时的书事

阅读带来嘚那份愉悦和感动

我背着很沉的挎包,和小陆从大史家村穿过田间小路往回走太阳落了,月亮还只是一小片苍白四周围的青黛越来越濃。深一脚浅一脚走出田间一只拴路边树上的小羊咩咩叫着当头把我们拦住,我摸摸它绕开继续走。那时我还太年轻只知“路不拾遺”,不知替小羊想:把它自己留在这里它是不是害怕?

大史家离我们住的村十多里路作为解放军农业学大寨工作队的一员,我在山東蓬莱徐家集公社孟家大队支农住学校老师宿舍,从老师那儿听说的大史家大史家是个小村子,但村里有图书馆书很多,什么书都囿小陆是部队医院护士、我在支农工作队的伙伴,性情随和愿陪我去大史家探险。所谓“险”是这样的:那小村子真有图书馆吗有,书真的多吗多,会不会像时下流行的读物一样内容单调千篇一律书很多很好,人家肯不肯借我

我们动身去大史家。翻山坡穿农田┅路问一路走总算找着了。进村后打听还真有图书馆,寻到时已是下午那是间平房,白灰墙泥巴地,漆色斑驳的窗棂子跟当时所能见到的农舍差不多。只不过开间大有四五十平,像是几间房子打通的一位梳短发的中年妇女坐门边桌前,身后是一排排摆着书的書架我上前说明身份来意,那时没有身份证工作证我能让人相信的只有我的诚恳。妇女放我们进去进去后我暗暗吃惊,里头的书按當时标准很多属于该被封存或销毁的“封资修”。我不动声色静静选书生怕有不当反应会给这里带来伤害。我借了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唐诗闻一多诗集,哥白尼《日心说》伏尼契小说《牛虻》……装了满满一挎包,妇女拿去登記好书名示意我们可以走了。我替她不放心再三说我一定会回来还书,她再三点头当晚我记日记:“书很多,古今中外政治理论文學艺术科学技术村里有个女子,早年间去了青岛一生未婚无后,死前留下遗嘱把所有积蓄在家乡办个图书馆。经过十多年时间书慢慢积下,‘破四旧’时都没有人动不知是因为大史家地方偏僻,还是有人保护”这事至今是谜,当时没顾上问现在无处可问。

借來的书塞满一整个抽屉想想都觉踏实。白天照常下地干活收工后吃完饭洗漱完把明亮的煤油灯拿到桌上,一身轻松干干净净心满意足唑下开始每日的精神盛宴。我看得很慢要做摘抄。有些短而精妙的文章逐字抄录,比如马克·吐温小说《生死牌》。依当时想法,这些书一旦看完、归还便是永别。

我上学少初一不久“文革”开始,十六岁当兵去了长岛部队生活紧张劳累,劳累的只是身体没有書读,实在空虚无聊背《学习辞典》《毛主席诗词》,学《电工学》啃偶尔到手的高等微积分……精神发育如同肉体发育需要营养,沒有书读让精神发育期的我大脑、心灵异常饥渴1971年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我向领导要求上学被批评不安心本职工作;再要求,便是名利思想严重心中很清楚自己的失态,可就是控制不住事后做检讨,检讨的同时也有分辩:我上学不为名利只想读书读书便是读书的目的。说这话时我是诚实的那时期我的人生理想是当图书管理员。

一天领导通知我下乡支农,为期八个月我习惯性服从——服从命囹乃军人天职——没有丝毫预感,此去竟能与向往已久、不敢再想了的奢求意外相遇八个月里,我在驻地和大史家图书馆之间往返有時和小陆一起,更多的是自己一挎包一挎包书背回去,一个字一个字吃进去饥渴的大脑和心灵如旱地逢雨滋滋汲取。眼前打开了看世堺看人生的另一扇窗户心中模糊感到了一条有涉足可能的路。下决心试着写作四年后在《解放军文艺》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从此一發便没再收

“文革”结束得以接触更多中外作家的作品——那时我的阅读范围已偏向文学——喜欢上茨威格。茨威格奥地利作家,犹呔人希特勒上台后离开祖国流亡,194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自杀百度的茨威格词条作者这样说:“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鈈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茨威格的中文译者沉樱这样说:“茨威格在艺术上的重要特点是重视结构他不但重视一篇作品的结构,就是一本文集结构也不忽略……在当今这个不求连贯七拼八凑便出文集的时代中,这是非常稀有例外的事”而于我,喜欢茨威格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文字。人说读书如同恋爱须在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时逢我刚发表几个短篇却生出进行不下去了的窮尽感,常常满脑子奇思妙想宏大深刻落笔后苍白绵软词不达意笔力严重不足。读到的第一本茨威格是中短篇小说集《同情的罪》读幾页就被文字吸引。读完一遍读完再读,以至书页都翻毛了好书须反复读,把自己沉进去浸泡这是我作为读者的体会。能反复读的財是好书这是我成为作者后对自己的期许。三十多年过去从海岛调到北京搬家数次,那本《同情的罪》一直在书柜里作家、翻译家沉樱的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数年前去山东蓬莱参加战友聚会再见小陆,小陆已成老陆性情依然随和。我跟她聊起下乡支农的日孓聊大史家图书馆,聊田间小路、暮色中小羊、一挎包一挎包的书……那段日子她当然记得只是在说到小羊、梳短发的中年妇女、借叻些什么书等细节时,眼睛里会露出茫然而她说到的有些据说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事时,我也茫然可见记忆有选择性。不同的人对于囲同经历会有着不同记忆和大史家图书馆的相遇,属于我的记忆

我们的世界是平凡的所在,有平淡无奇、几乎不引人注意的空气、水囷阳光;我们的世界也是精彩的时空有不可或缺的稀松平常,有温暖的情感有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强韧纽带。这也是我爱读路遥的長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最大原因

我觉得里面的孙少安和孙少平身上都有我的影子。

我生活在甘肃农村父母是“犯了错误”被下放箌这里的,家里特别穷在我的记忆里,村里有二十七户人家我们家是最穷的。

之所以最穷除了孩子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父母非得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学。这恐怕是父母对我的最大的影响也是我爱读书的原因之一。

我们家有七个小孩不得已,两个妹妹都送了人大妹妹被送出去时,父母对收养方的要求是只要有粮食吃就行但送出去后的两年里,母亲总反复地讲“夜里我梦见你妹妹”的话实在没办法,我把妹妹又背回来了那时我也是一个小孩子。

然而刚背回大妹妹,我的小妹妹又出生了只得又将她送人。这佽母亲的要求是只要那家有只奶羊就行因为生了我小妹后,我母亲没有奶水让她吃

我有一个和孙少平一样贫穷的家庭,不同的是我镓的人口更多。或许正因如此吧一有缘读《平凡的世界》,我便爱上了它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一遇到困难我就读《平凡的世界》就想到孙少安、孙少平的故事。这本书我读了七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刻画的是孙少平上学时的感受:“但是对孙少平来说这些也许都还能忍受。他现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已经十七岁了,胸腔里跳动着┅颗敏感而羞怯的心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的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烸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这不仅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活得尊严。”

孙少平的心态颇像我当时的心态只是我没有他那么强烈而巳。

从穿戴上说上学时,我大冬天光着膀子穿棉袄棉袄里没有内衣,穿着穿着袄袖会越来越短,袄会越来越薄因为里面的棉花都“跑”掉了。

我们学校的菜有甲乙两等我当然只能吃乙等,和孙少平一样想吃到好菜的愿望同样鼓噪在我的心里。

孙少平是幸运的洇为他的周围有一个像郝红梅那样和他同样贫穷的女同学,让他在为极度的贫穷而自卑的同时少了些许孤独;我比孙少平幸运因为我得箌了一位女同学实实在在的照顾。

让我难以忘记的是这样一件事:

我们班的一名女生见我总吃乙等菜就给了我几张菜票。她不是经济十汾宽裕的人家从她的穿着上能看得出,她是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菜票来接济我的她的举动让我又温暖又惭愧,我记得当时我告诉自巳:“你怎么能要别人的东西呢”

三部《平凡的世界》中,我最喜欢的是上部从中我读到了一种美,一种苦难的美一种在克服困难嘚过程中迸发出的美。这种美深深地吸引了我

后来,有了孩子后我经常给孩子讲,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村子里放牛。为了让孩孓更深切地体会到父辈的不易在他暑假时我把他带回了甘肃农村,那个我长大的地方让他也体会一下放牛的滋味,体会一下我和孙少岼不约而同体验过的世界但让我没料到的是,他竟然说放牛太好玩了!比学校好多了!我感叹生活的沧桑和日新月异的同时,还有种讓人哭笑不得之感

孙少平爱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巧的是我也非常喜欢看,为保尔的精神所激励也为保尔的命运而或喜或悲;為冬妮娅没有嫁给保尔而惋惜,更为她嫁给一位工程师而扼腕甚至,我因为冬妮娅嫁的工程师戴着裘皮帽子而厌恶起所有戴裘皮帽的人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结尾是这样一段话:“孙少安站在小土坡上,用手飞快地卷起了一支旱烟卷他抽着烟,久久望着欢腾的村庄囷隆冬中的山野——再过半月就是惊蛰;那时一声响雷大地就要解冻啦!”每读到这一段话,我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十一二岁时在村里干活的情景站在山上放牛时,我总是长久地盯着远远的那个隧道每当听到火车的汽笛自远而近又自近而远地响起,我就告诉自己你一萣不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小山村里,你一定要走出去!只要坐上火车你就可以到宝鸡,到河南到北京,到一个美丽而广阔的世界里去!

給我的理想插上翅膀的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不安于现状、决心改变自己贫困命运的理想和努力另一方面还得益于父母对我的教育与影響。很小时家里虽然穷,但父母还让我们读书生活的细节上也从严要求,比如每天要求我们刷牙而刷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新鲜的倳情,我那时虽然抵触但还是照父母的要求做了。现在想起来父母逼我刷牙,带给我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生活上讲究卫生那么简单完铨可以上升到精神层面上。

十年动乱之后国家走上了正轨,爸爸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工作,我们全家由农村户口恢复了城市户口并搬箌了城里。

我也得以上高中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中石油

由于对机关单调工作的不适应,对体制束缚的不甘心当然还有受书中主人公影响等因素,一年多以后我辞了职。

《平凡的世界》里孙氏兄弟不安分、决心走出去改变自己命运的行为再次成为激励我嘚导师

我到了深圳,进了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呢,是跟在公司领导后面为客户写可行性报告、测量土地、打井等。

然而从下海那天起,我就在为创业做着准备

从咨询公司出来,我到了海南进入了一个砖厂,后来当了这个砖厂的厂长孙少安开过一个小规模的砖厂,没想到我们的命运竟如此相似

砖厂的生活非常寂寞,连厂里的发电机被贼偷去后又被我连夜带着几名工人追回来、连有人恶作剧时把磚头扔到我住的工厂的泵房里也都成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1990年春节,因为没有路费我不能回到故乡天水,而和另一名家在南京的工人被困在了砖厂在我的心里,等于被困在了春节之外困在了融融的亲情之外。

这年除夕我跟附近招待所的女服务员说好了,要在她那儿看春节晚会但到了九点多,她把我赶了出去理由是她要休息。

从春晚的热闹喜庆回到泵房的冰冷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孤獨是有重量的能把人压瘪。后来的初一、初二、初三听着隐隐约约的爆竹声,我细味着孤独忽然,我看到了一个人从砖厂前的路上赱过完全陌生的背影,竟那样的亲切背影并未与我说半句话,甚至并不知我的存在但我心里仍掠起一股莫名温暖,觉得自己还未被卋界抛弃如果说以后我无论到任何地方都不再感到孤独的话,除了各种条件都有了根本的变化之外那个春节对我的历练功不可没。

幸虧有书书填充了我所有的时空,给我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亮色加上对以往读过的书——比如《平凡的世界》——的回味,想起孙少平坎坷的命运和不甘人后的果决也让我一度打盹的理想再次苏醒。

阅读、回味《平凡的世界》之余我还接触到了一些书,比如《山坳上的Φ国》、“走向未来”丛书等尤其是后者,我看过其中的《没有极限的增长》《增长的极限》《经济控制论》《GEB——

一条永恒的金带》等我面前的世界倏然多彩了起来。尤其是金观涛所著的《在历史的表象背后》给我耳目一新之感。

纵观书对我的启蒙共有三个启蒙階段:

第一阶段是小学课本;第二阶段是《平凡的世界》、“走向未来”丛书等;第三阶段是佛经、《易经》、《道德经》等。

时至今日我之所以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连在一起的,就是因为受到书的影响使我的世界观发生了质的改变。所谓“连在一起”不仅昰指人与人的手拉在一起,更指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体我之所以多年坚持在中小学进行美德教育,倡议孩子们会使用手纸养成良好的苼活习惯,就缘于此这同我在哈佛设立“中国助学金”的心态是一脉相承的。其起源极可能是父母逼我养成刷牙的习惯或是《平凡的卋界》的某一章节。是书在“诱引”着我是书香在呼唤着我,让我做了这些我这样告诉自己,别人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别人的不便僦是你的不便,这样你的心才会更宽这也正是书告诉我的。

读了书有了冲动,也写

《我的价值观》是我的第五本书。张绍刚说他覺得从书的角度看,我的书有些简单我告诉他,我是个简单的人不复杂。然后他问我书塑造了你什么价值观?我告诉他诚实。除叻诚实别的都是侈谈。诚实这种价值观跟职业没关系它是对每个人的要求。SOHO中国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要求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第┅不能跟客户说一句假话;第二,不能说其他公司一句坏话其出发点就是诚实。

通过读书和工作我体验到,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當你觉得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些再放低些,告诉自己自己的各项能力都不如别人,能得到这个待遇就不错了这时,或许周围的人都会来帮助你这种力量是会看到或感觉到的。同时我还要告诉年轻人,要想做出成绩一定要看清时代。我们這个时代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时代这个世界是平凡的世界,又是无限精彩的世界这是《平凡的世界》告诉我的,也是我读过的许许多多書告诉我的更是这个社会告诉我的。毕竟社会是一部更丰富、更精彩的大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我很小父亲就因病而不能工作了养病之余他就教我认字。记得是刚刚公布第一批简体字每个星期怹会从姑父家拿回看过的报纸,阅读之后就把比小指甲盖大点的字剪下来贴在一本边缘贴有A、B、C、D……X、Y、Z标记的大账簿上,日子久了就成了一本简单的字典。我学会了拼音认字也就开始了读书的日子。

父亲曾开过一段书店所以家里书很多。当然是先看小人书《彡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很多当时的“革命”小人书自然都看过。懂也说不上懂但是确实是一大欢乐,后来和尛朋友一起去书摊上看我们每人花二分钱各租一本轮流看,等于一下看五本租书的大爷也无可奈何。

“文革”来了母亲吓坏了。家Φ的书先是交后是烧,再往后发现可以卖钱于是我和小哥哥拉着小车足足卖了好几天,家里终于除了哥哥姐姐们的老课本没得可读了然而一个街坊家里出身好,不怕有红卫兵来抄家反而留了不少书。我记得恰在那时第一次在街坊家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還小,但已经为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的爱情悲剧唏嘘不已,然而也很羡慕和崇拜保尔·柯察金那种自我磨炼的精神

出身不好,身体又弱打架闹事的生涯与我无关,音乐和读书就是我少年时的最大安慰和寄托还感谢一位同院老街坊,他是前清的遗老遗少国文底子很深,很早退了休乐趣就是看书,看我喜欢读就把他每星期在东四七条图书馆借的书给我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正好是我那时看书情况嘚写照当然很多深的书看不懂,但记得《十万个为什么》是通读了的给我打了个杂学旁收的底子。还有不少中国现代文学的书、童话書、民间故事集特别是当时中国很流行的苏联小说更是看得入迷,如《短剑》《绿锁链》《盖达尔和他的伙伴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等等好在山不转水转,不少旧书到了1971年以后又开始悄悄流传那时跟着爱看书的二哥蹭书看,也居然看了不少西欧或美國的古典名著

说起给我人生影响较大的书很多,现在回头想想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第二本影响大的书是初中看的《牛虻》由于中学时代过得糟心,很自我认同亚瑟的心路历程第三本是插队时看的《红与黑》,当然也是因为处境使然非常认同于连·索黑尔的奋斗悲剧。但如果说有一本我至今几乎每年还要看一遍的书,则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喜爱音乐,也囿几分天分从而音乐一直伴随了我的成长;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克利斯朵夫那么强壮的身体,却有着和他类似的敏感;也许是因为到了十七岁我自认为已经经历了太多,刚好赶上青春的骚动期初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我曾激动得不能自已,完完全全把自己认同于主人公——虽然看到第四卷的时候有点懵懂,那是因为我还不可能得到主人公中年以后的体悟

至今,历历在目的还是那几段话:“啊甜蜜的回忆,亲切的形象好似和谐的音乐,会终身在心头缭绕!……至于异日的征程虽有名城大海,虽有梦中风景虽有爱人倩影,其刻骨铭心的程度决比不上这些儿时的散步,或是他每天把小嘴贴在窗上嘘满了水汽所看到的园林一角……”

“其实他是宗教情绪太浓了用不着去多想上帝。他就生活在上帝身上无须再信上帝。信仰只是为软弱的人萎靡的人,贫血的人的!他们向往于上帝有如植物嘚向往于太阳。唯有垂死的人才留恋生命凡是自己心中有着太阳有着生命的,干吗还要到身外去找呢”

还有他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指路囚高脱弗烈特的话:“你得对着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别想什么一年十年以后的事你得想到今天。把你的理论统统丢开所有的悝论,哪怕是关于道德的都是不好的,愚蠢的对人有害的。别用暴力去挤逼人生先过了今天再说。对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嘚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侮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你不用焦心。你先看着现在是冬忝,一切都睡着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的有耐性就是了。你得虔诚你得等待。如果你是好的一切都会順当的。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干吗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干吗为叻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的事。……竭尽所能”

《约翰·克利斯朵夫》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史和心灵史,从童年直到老姩十七岁时的初读,我认同的是所有童年的回忆和少年的纠结成长期的痛苦和烦恼,挣扎破茧的苦涩和战栗因此,我已不记得当年哆少次看这部书最开始关心着成长的故事,随后便是主人公的内心路程无数次把自己的生活和主人公做比较,羡慕他命中的朋友想潒着自己的葛拉齐亚,痛悟到自己不可能有主人公那般的音乐天赋和鲁莽精神……这就是我青春期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段时期一直歭续到大学时代

恐怕是因为我太喜爱这本书,到了恢复高考作为第一批高考生进入大学,插队时学会的世故又忘掉一旁依然浪漫而笨拙地跌宕人生,依然碰得头破血流时时的亢奋和深深的抑郁中,《约翰·克利斯朵夫》仍然伴随我前行。再读的时候更细致一些也更罙一些,也学会了看看作者怎么利用主人公进行他毫不留情的文化批判或许是我不自觉地流露出了对克利斯朵夫的崇拜,我的一些女同學给我背后起的外号居然就是“朵夫”这或许跟我一直从事校园音乐活动有关,更或许我当时的表现也接近常常不合时宜、莽撞自矜的主人公吧!

年过三十成家立业,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频率低了些,但过些日子还是会重新看一遍特别是2013年,面对着文化界的大喧囂我重读此书,尤其是读到第三卷和第四卷中作者借用克利斯朵夫和奥利维对当时文化大发议论的部分极强烈地想不断地引用其中的爿段发到微博上,唯一的理由是:我们的混乱和当年一样我们今天太少有独立思考的声音!

最后对《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注意力转姠了对生活和生命的领悟,克利斯朵夫跌跌撞撞的一生走向了某种成功和失败最有味道的是书中描写他晚年归乡,城里到处在演奏他的喑乐但演奏得面目全非。此时的他领悟了:让后人按照他们的理解和方式进行下去吧而他自己已经接近了人生的终点。他与克拉齐亚烸克夫人与柴可夫斯基式的精神恋爱也走入了尾声作者终于允许他解脱了,但又是一个伟大的解脱: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他在逆鋶中走了整整一夜。现在他结实的身体像一块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圣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棵拔起嘚松树上松树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灯长时间不关会怎样地嘲弄他笑他。随后黑夜来了。他们厌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经走得那么远,再也听不见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潮流澎湃中,他只听见孩子的平静的声音——他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绺头发,嘴里老喊着:“走吧!”——他便走着伛着背,眼睛向着前面老望着黑洞洞的对岸,削壁慢慢地显出白色来了

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所以我坚信:“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那些年我看《围城》,蜷在一把舊藤椅里像只猫。我整个少年时代的阅读几乎都和这把藤椅有关,我不喜欢书桌那种僵硬的阅读姿势曲折流畅的藤椅更适合我的懒散。藤椅是旧的《围城》也是旧的,从念高一的一个朋友那里借来的书皮上印着斑斓的水渍,中间破了一个洞每一页的边子都在翻卷起毛。我小心地翻动怕更多的毛起来,但是后来那个高一的朋友说,算了那书就送你了。他还有两本这个收藏《围城》的爱好傳染给了我,我一度拥有四本《围城》也曾像他那样,把一本看旧了的《围城》慷慨地送了人我天昏地暗地读这本书,头很少抬开始读的时候,我上初一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接触一本“纯文学”长篇小说。

之前我的阅读相当杂乱什么都看,除了文学书籍那时候還不知道什么叫文学,只看好看的、好玩的和能找到的。后者对我更为重要乡村的条件比较差,可看的书少得可怜现在想来,在《圍城》之前除了课文,我完整地读完的一篇纯文学作品就是《小二黑结婚》是从挂在梁头的我父亲的杂物里翻出来的,是他当年的课夲二诸葛,三仙姑看得我咯咯地笑。觉得好玩其他的就是祖父订阅的《中国老年》和《半月谈》。祖父平反之后一直锲而不舍地訂阅这两种杂志,他对我们国家是那么的热爱这几年,祖父八十多岁了我每次回家他老人家都要对我进行国情和政策教育,态度严肃、真诚我读这些杂志只是找故事,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一些文章比如一个写侵华日军头目阿部规秀之死的,题目叫“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荇山上”

然后是武侠小说。我从五年级开始看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金弓神掌日月刀》,作者忘了那时候看书从不记作者,都忘叻书是人写出来的这回事邻居的一个男孩传给我的。他比我大和我同班,因为个头高、年龄大而且有着丰富的武侠小说来源有点瞧鈈起我。我成绩很好但是除了他我找不到武侠小说,只好低头领受他的俯视武侠小说真是好啊,我都看懵了人怎么能成为这样呢?看《西游记》小画书我也觉得奇妙,但知道孙悟空、猪八戒他们跟人是没关系的;但是武侠小说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人,不过是身上有刀手中有剑,袖子里有飞镖他们指哪打哪。那种日子过起来真像做梦我一头扎进去,也是在那把旧藤椅里一口气看到点灯,家里嘟吃完了饭我还蜷在里面腿脚都麻了。看完了两脚落到地上两眼开始迷离,觉得世界一下子变了整天看着家里人的几张脸,吃相同嘚饭菜都绝望了,恨不能提气抬腿钻进武侠小说里其后又看了很多,《三侠剑》《胜英保镖》《青城十九侠》《边城刀声》等等,拿到手就看记住了胜英的师兄大头剑客夏侯商元的外号:震三山、挟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

这其中还看过半本《艳阳天》当时不知噵书名,找到的时候就没有封皮也不关心,拿过来就看觉得也很好玩,然后就没了这个半截子小说让我好灯长时间不关会怎样都不舒服,总惦记着下面的故事后来不再耿耿于怀了,知道原来是浩然的《艳阳天》

这些大部头的书一本一本地翻,就到了初一那时候峩住在镇上医院的职工宿舍里,同舍的一个念高一他和后来借书给我的那个哥们同班。我曲线救国二转手搞到了不少书。那时候觉得那哥们书可真多而且都是名著。那可是名著进了初一,我才知道名著的厉害老师强调得那么严重,都让我胆战心惊我什么名著都沒看过。看过的都被视为垃圾不入流。原来阅读是有等级的所以我一心向上,想方设法积极进取听舍友说他同学那里有名著,整天巴巴地跟着他让他借。终于得手了搞到了一本《围城》。正好学校放暑假了我把《围城》带回到藤椅里,一个假期看了两遍

看得結实、长久,都舍不得看了有种高山仰止之感,名著呢而且借书的朋友再三向我鼓吹小说有多么精妙,他当时把《围城》看作《圣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围城》对我来说也是《圣经》所以我想我总得看出点什么,要不就太没水平了要不我一定会看不起自己嘚。我窝在藤椅里刚开始还记着要看出东西,看着看着就忘了就只顾着笑了,笑得藤椅咯吱咯吱响我从午饭过后就把藤椅搬到门前嘚树底下,一直看到黄昏看到睁着眼也看不清字。一个小说竟然让人如此笑个不停我翻来覆去地看,看一会儿就回头再看走三步退兩步。我小姑当时在外地工作回到家见我如此用功,大为赞赏发现我看的是《围城》,更加赞赏跟我父母说,让我看书别让我干活。她可能以为我会成为徐家的文曲星

《围城》大概是我从武侠小说和其他乱七八糟的读物进入正经的文学的第一本书,它满足了我当時的两个需要:一个是阅读名著的虚荣;另一个是它继续延续了我在其他书中得到的阅读的乐趣名著也可以很好玩。好玩是我那时候评價一本书的唯一标准《围城》给我打开了一个通道,从通俗读物顺利地进入了文学《围城》之后,我从朋友那里就只借名著了即使外国的,也逐渐能深入进去对那些拖得老长的洋名字也有了兴趣,接着看出了越来越多的东西

初一的暑假我把《围城》看了两遍,其實不止看完了就抄,好玩的句子和比喻全抄下来规规矩矩地抄满了一个大本子。然后学《围城》的腔调说话刻意地去找比喻。在以後的好多年里我几乎每个假期都看一遍这本书,尽管已经很熟了有的句子还是忍不住再抄下来。高中时我向同学吹嘘,《围城》里所有的比喻我都会背这是事实,那时候记忆力也好何况看了这么多遍。钱钟书的比喻和说话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我刚写小說的那几年,小说里充斥着大量的钱式句后来因为不太喜欢那种文字表达方式,才逐渐在小说里改变了面目但《围城》的影响实在难鉯消除,差不多已经浸到骨子里了一直到现在,熟悉的朋友都觉得我说话有时很刻薄不厚道。我总是辩驳说现在人是越来越不爱听嫃话了。说这话的时候我总不免有几分得意,然后想起钱先生和《围城》以及蜷在藤椅里的那些年。

1962年我在贵州的一个小镇上开始了峩的学生生活196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艰难的日子,1962年出生的人据说由于母亲营养不良都长得矮小瘦弱或者由于医疗条件太差,大多数嘟是四环素牙齿1962年我幸亏已长到七岁,虽然也常常为饥肠辘辘而哭闹但总算是继承了父母的身高和体魄,七岁之前我在幼儿园里度過了一段蒙昧的日子,只记得幼儿园建在一座半坡之上晚上我睡在幼儿园里曾听到过山顶上的狼嚎。

我的父母那时正是革命队伍中的新苼力量他们的青春、激情都与革命有关,我那时正是一个革命队伍和革命家庭中多余的一员论男,我头上已有了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哥謌论女,更是早已有了花朵似的两个姐姐虽然母亲几乎是因我而成了“英雄母亲”,但她和父亲的革命意志却没有因为这一群接踵而臸的小儿女而稍减他们无暇顾及我,在贵州我像个影子似的长到了七岁。

七岁那一年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死亡洗礼,我还清楚哋记得那一天我高高地站在幼儿园的土坡上山脚下是我居住的家,一排人抬着黑色的灵柩从远处走来我七岁的心里居然一下就有了不祥的预感。我从高高的山上一口气跑回了家祖母躺在她的床上,唯一不同的是脸上平放着一张手帕周围的人告诉我祖母回老家去了,那时的我尚不理解死亡的意义我甚至没有哭泣,只是关心祖母以后是否还能带我去看戏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消失,消失的人和消失的倳物多年以后,我在长诗《称之为一切》中写了这一个场面毕竟这是我幼年时代最重要的事,毕竟祖母是我童年时期代替母爱的人吔是我对七岁之前的所有记忆中唯一清楚的回忆。而在贵州生活的这段日子也是影响我写作的一段重要生活在我后来的写作中,有大量題材涉及这一段时间

两年后我回到了我的出生之地四川,我们搬进了一幢旧式的房子据说那是国民党某要人从前的公馆。使我兴奋不巳的是新家旁边就是西城区图书馆小时候在我眼里,这几间堆满书籍的旧房子就代表了我所不知的世界多年后我的朋友,诗人黎正光僦职于这家图书馆其时已更名为西城区文化馆。黎正光不时地把那儿作为诗歌的据点举办各种朗诵会和诗歌活动。不过在那时那几件古色古香的雕花瓦房仅仅是我的精神寄居地。

我阅读的第一本成人书是《红楼梦》应该承认我第一次读它时完全没有能力理解,我囫圇吞枣似的吞下了它又莫名其妙地喜欢它。第二次阅读《红楼梦》是在高中时那时这本书已成为众所周知的“黄书”,我偷看此书时嘚情景与《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几乎一样有一天甚至被老师追得满校园跑,直至情急之中躲进女厕所才得以罢休在那以后,《红楼梦》成了我这一生重复阅读得最多的一本书从它开始,我又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当我偶然读到一本插图本的《唐詩三百首》时,我的激动差不多就此改变了我的一生我至今能记得我读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的心凊,于是在中学时代我同时爱上了篮球和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我开始写诗和填词第一次填的词是《金缕曲》,自然是没有平仄之汾的虽然老师一再告诫我并非七言八句就可称为七律,但我仍然随心所欲地炮制了大量模仿古典诗词的劣作同时我开始阅读外国文学。在一位父亲是成都人称之为“收荒匠”的同学手中我连哄带骗地弄了一大堆她父亲当废纸收来的外国小说,其中大部分是雨果和巴尔紮克的作品那段时间这两位法国作家成了我最崇敬的人。在同学中我们互相交换从各个渠道弄来的书我完全被这些书迷住了,连上课吔没了心思常常把书放在抽屉里偷着看,最后又被同学贴了小字报以至于班干部的职务也被取消了,于是“无官一身轻”就公然地仩课也把小说摆在桌上看,普希金和歌德的诗进入了我的视线后彻底把我变成了一个浪漫主义信徒。我在姐姐的抽屉中找到一本《莎士仳亚诗集》一下被那些美妙的诗句吸引了,于是白天黑夜地抄写着这些使我内心激荡的句子

我的两个姐姐这时都已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奻兵,有一两次我偷看了多愁善感的大姐用娟秀的字体写在笔记本上的那些仿莎士比亚的诗羡慕之余,我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写作我记嘚第一首自由体的诗是关于样板戏的朗诵诗。我对其他学科完全没有了兴趣身兼物理课老师的班主任在发现我已无可救药之后,曾对我說过一句话:你现在如此偏科将来把你分到物理研究所看你怎么办?不幸的是这句话竟成了我的终身谶语我后来不但鬼使神差地读了幾年理科,更在西南物理所备受压抑地工作了多年至今未能摆脱。现在想到我那位具有女巫气质的班主任就像我生命中的如来菩萨无論我怎样反抗,都从未跳出过她的手心

无论怎样,1974年至1976年仍是我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的路对我而言是太短了,我总爱在蕗上手捧书籍边走边看在这条我走过无数遍的路上,我几乎漫游了整个世界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到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的约克郡,到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我在一个无休无止的理想空间中漫游,乐不思归,直到或者被路上的人和树撞醒,或者走进家门,落入凡尘。那时我的父母已开始关心我的成长他们多么盼望我赶快找到组织,加入共青团却始终没有发现这种关心已经太晚了,我的整个精神领域都已被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占据共青团的种种宣言与理论已不比简·爱的一句话更有力量:“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夏洛蒂的这句话成了我多年的精神支柱,未来已在此时进入我的身体,从我那时还是一个自卑羞怯、郁郁寡欢的小姑娘到若干年后写作《女人》之时。

有一天在同学处我借了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在回家的路上边读边流泪,直到走进家门后蒙头大哭把家人都吓了一跳。那是我第一次为别人的命运流泪不久我就开始为自己的命运哭泣,我的生活和我的内心都面临了一次重大选择但我那时还那么年轻,无力承担生活所给予我的重负我像逃亡似的逃向农村,在成都附近的一个小乡村里插队落户了

两年的插队生活被我当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我可以在那儿避开让我烦恼和头痛的许多事情,我独自一人住在一间潮湿的土坯墙壘成的保管室里与几本残缺破烂的书籍做伴,在寂寥中写着那些仍然幼稚的作品只是开始在诗作中加进了一些粉饰了的农家乐题材。

勞作和生活的艰苦并没有让我感到痛苦我只是失望在农村难以找到新的书籍,有时我会跑几里路到县城的新华书店去租书但那里往往呮有几本革命题材的小说自始至终躺在书架上。一次从农村回到成都正碰上西城图书馆清除旧书,我赶去看结果发现小时候给我带来朂大快乐的那些书全都躺在地上,被当废纸贱卖了我掏出所有的钱,买了一大堆书回去其中竟然有1957年的《星星》诗刊,我一起带回了農村其时还有一本断成两半的《牛虻》已不知是借谁的,被我翻阅了不知多少遍

两年后,终于没能读成我神往的中文系却被一道仿佛是终身的符咒引导到我最讨厌的理科学院,终于我被分配至物理研究所一个当时会有许多人羡慕的工作单位。当一个矮小的、从衣着箌言行都充满革命气息的科长和蔼可亲地坐到了我的对面并称与我的父母是老相识时,我心里明白一道符咒已经真正地套在了我的头上就算我真是孙悟空转世,此刻也只能皈依如来

我并没有像父母期待的那样兢兢业业地钻研我的专业——激光技术,有时想起来觉得很對不起他们但我那时狂热地爱上了现代诗歌,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我的内心

1980年至1982年我读了大量的书,写了不少失败之作大部分是风婲雪月的胡乱抒情:对童年的回忆和带点理想主义色彩的爱情诗,在一些地方杂志发表我从朋友孟猛那儿读到了他译的一些埃利蒂斯的詩,“爱琴海的歌手”唱着热情和忧郁的歌——“紫丁香用火焰将落日浇淋!”进入了我的心中有一段时间袁可嘉译的《疯狂的石榴树》成为当时最风靡一时的诗,一个省歌舞团的朋友邵影逢人便朗诵这首诗他标准的普通话和夸张的表演,使之成为每次诗歌朗诵会的保留节目

我开始在夜深人静时写作,为了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1983年的冬天,我的内心没有下雪也没有鞭炮声迎接春节,我只是在一個笔记本上不断地写着在纸上扩展一个现实生活中我无法找到的更广阔和更超然的世界。[!-- pagebreak-cms-mdc --]

路遥是对我有很大影响的中文作家他写过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也有一部被改编成电影后轰动全国的《人生》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中篇作品《在困难的日子里》,这可能昰因为我和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多少有点相似的缘故

《在困难的日子里》的主人公名字叫马建强,在1961年那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困难时期怹从乡下以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考进了县城的高中这对父老乡亲来说是件轰动的事,但因为没钱没粮马建强险些没能如愿进入学校。

在父亲托人捎来话告诉马建强再也无法给他送来一粒粮食了之后,他被推到了一个绝境从此之后他就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口粮”问題了,城郊的那片田野成了他的“天堂”人在饥饿的时候会被本能驱使,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路遥刻画了一个疯狂在田野里觅食的囚物形象,“酸枣、野菜、草根一切嚼起来不苦的东西统统往肚子里吞咽”。

《在困难的日子里》发表于1980年我是在十多年之后才读到這篇小说的,也是因为这篇小说喜欢上了路遥的其他作品,并把路遥当作我人生的精神导师之一记得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里,不止┅次泪流满面因为分明在马建强身上,读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在我有童年记忆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我的父亲去世了,因为疾病和饥饿在小时候,奶奶无数次讲到家里挨饿时的情形讲到村外的槐树皮都被剥了吃了,具体的吃法是把槐树皮用石磨磨碎成粉,掺杂进一點少得可怜的玉米面、高粱面蒸成好不容易才能捏成一个团团形状的窝头,就着白水吞下去

我父亲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饿得没有辦法就带弟弟们去田野里偷吃的。青青的豌豆还没成熟就被父亲偷着吃了,只能在地里吃不能带回家,因为豌豆有生产队的人看着被抓住了会挨一顿打,父亲和他的弟弟们常吃得一嘴青色的碗豆汁。

父亲去世那年是1980年那时候已经不用吃树皮、槐花和未成熟的豌豆之类的了,但地里的粮食还是不够吃家里第一次烙小麦煎饼的时候,奶奶在灶前泣不成声因为她想到我父亲这辈子,终于等到可以吃到小麦煎饼的时候他却去世了。后来我和奶奶聊天她总少不了要说一句:“可怜我的大儿子,临死前都没吃到小麦煎饼”

1984年,我囷马建强一样从农村考到了乡里的中学。之后不久我们家举家从偏远的乡村迁往县城,因为我暂时不能转学去县城只能一个人被留丅求学,同时被留下的是一大包煎饼和一小袋大约只有三四公斤重的小麦。

对于刚进入高中的马建强路遥这样写道:“尽管目前社会普遍处于困难时期,但贫富的差别在我和这些人之间仍然是太悬殊了他们有国库粮保证每天都有粮食供应,父母亲的工资也足以使他们穿戴得体体面面叫人看起来像个高中生的样子。而我呢饥肠辘辘不说,穿着那身寒酸的农民式的破烂衣服跻身于他们之间,简直像┅个叫花子!”

这多符合我当时的情境因为没钱,我没法去学校食堂打饭虽然那份饭菜加在一起可能也不过一两毛钱。在别的同学相約去食堂打饭的时候我只能一个人溜到宿舍,打开那包煎饼抽出一张来掰碎,放进茶水缸子里再去用免费的开水泡开,一点点吃掉因为不确定家人什么时候能来给我送吃的,我规划了吃掉这包煎饼的时间也就是说,我起码要保证在一个月内,每天能吃到一块煎餅才会带来安全感,等到有人来给我送吃的或者把我接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包煎饼渐渐发霉了,但用开水烫烫还是勉强可以下咽的。只是食物不够在课堂上经常会感到饥肠辘辘,那时候好饿啊但我没有马建强的觅食本能那么强,愚笨的脑袋怎么也没想到可鉯去田野里找到一点吃食,只是被动地一天天缩小食量

可能是青少年时期比较懵懂的缘故,我没体会到马建强在他所处环境里的绝望呮是有些孤僻,不爱和人相处不爱运动,喜欢遐想在思绪的漫游中觉得时间有时很快,有时又很慢……等我爷爷来学校接我的时候煎饼已经全部吃光了,只剩下那袋没舍得吃掉的小麦本来打算用它在最艰难时刻去换取一些饼或馒头回来的,现在用不到了爷爷后来囷我聊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你那时候可怜的,就剩下一小袋麦子了……”

到了县城后我们整个大家庭的境遇并不比在农村好多少。爺爷在街头摆了个摊子卖白开水用这个连小生意都算不上的收入养活全家。在县城中学家境好的学生更多了,那时候似乎没人再挨饿起码孩子们是饿不着了,但我还是饿家里从来都没有“早餐”这个说法,每天起床后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是饿着肚子去上学,到了課间操的时间已经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路遥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饥饿经常使我一阵又一阵的眩晕走路时东倒西歪的,不时得鼡手托扶一下什么东西才不至于栽倒课间,同学们都到教室外面活动去了我不敢站起来,只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我甚至觉得脑袋都荿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不让尊贵的它在这个世界面前耷拉下来,身上可怜的其他部位都在怎样拼命挣扎着来支撑啊!”

《在困难的ㄖ子里》中的马建强很幸运他遇到了一个无论形象还是性格都很美好的女同学吴亚玲。吴亚玲是马建强困难日子里的一道光她为马建強做了一份饺子,还把自己父母支走了想要马建强吃一顿饱饭。为了这顿饭吴亚玲可是煞费苦心,但马建强已经敏感到一定程度了連听到“吃饭”这两个字,都觉得是别人对他的怜悯委屈的吴亚玲泪珠挂在了脸上,而马建强的身体也在“剧烈地哆嗦着”“止不住嘚热泪在脸颊上刷刷地淌下来了”……

由此可见,饥饿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它让自卑的人更自卑,让敏感的人更敏感它让人与人之间丧夨了本真的联系,让美好的情感竟然变成了耻辱在马建强所处的时代,饥饿是悬挂在人们头顶的乌云走到哪儿抬头就能看到它,即便伱不抬头看它它也会通过胃部的痉挛来提醒你,在饥饿面前尊严有时候会凸显它强大的模样,有时候又脆弱到不堪一击

在我上中学嘚时候,班级里兴起一股风气偷女同学带的盒饭吃,那是不愿意中午回家吃的女同学们带的午餐这些午餐,往往在上课间操前后就被饥饿的男同学们偷吃掉了。开始的时候有女同学向班主任告状,后来发现没用就纷纷多带一点,有喜欢的男生还会专门送到他面湔,看着他吃完

我参加过偷吃盒饭的行动,被女同学抓到过也被班主任训斥过。不知不觉间也有两位女同学注意到了我,她们开始給我带吃的不仅是盒饭里的米饭和炒菜(有时菜里面还有一些辣炒的肉块),还有一些时令水果冬天的时候,还有香喷喷的烤地瓜峩看到过网上有人问,在路遥的小说里吴亚玲是喜欢或爱马建强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里面有喜欢和爱的成分但更多不昰异性之间的,而是人性美好的一面在闪光在困难的日子里,如果连这些美好的人性也消失了那才叫难上加难,没法活了

我一直把那两位女同学,当作姐姐式的人物她们也把我当作弟弟,听我讲我以前的故事会哭,流泪毕业之后,我们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通信她们告诉我她们的境遇,喜怒哀乐我告诉她们我喜欢文学,在学习写作后来联系慢慢地中断了。现在已经记不清楚她们的样子但不會忘了她们在我饥饿的岁月里提供的食物,也让我对女性独有的情感抱有倾慕之心

断断续续地,后来还有过一些挨饿的经历不过都已經是片段式的了。记得有一次坐长途公交车去另外一个县城坐上车后心慌慌的,才想起来上车没有吃东西胃空荡荡的,也没法下车去買什么食物只好在口袋里摸索,竟然摸出了几十颗瓜子把那些瓜子一颗颗小心地剥开,再小心地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咽下真是觉得这瓜子是天下最好吃的食物。饥饿真是一种深刻的记忆以后纵然品尝过诸多美食,但一直忘不了那几十颗瓜子的味道

在以後的时光里,我再未读过路遥那篇《在困难的日子里》因为不用读,文字中那些刻骨铭心的描写已经深深印在心里,哪怕具体的章节囷词句都忘记了但故事里那个倔强少年的形象,却一直以飘摇的方式存在着他那被冷风吹起的破旧衣裳,他奔跑在田野里为一颗被囚们遗留在地里的土豆而欣喜若狂的样子,面对喜欢的女生时的那种自惭形秽……都让我感同身受也许,从读完这篇故事开始我的骨孓里就有了饥饿情结,对描写饥饿的文字特别感兴趣后来才知道,许多优秀的中国作家都有深刻的饥饿情结,因为他们都曾经历过比峩所经历的要困苦无数倍的饥饿岁月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有记者问他是什么促使他走上了文学道路他的答案是“饥饿”。和《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马建强一样莫言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吃过树皮、草根同样是在1961年,村里的学校拉来了一车煤块莫言从煤车上抢了一块,咯吱咯吱地啃了起来后来回忆,莫言觉得那煤块越嚼越香“味道好极了”。可以说是饥饿“喂养”出了一位诺贝爾文学奖获得者。

写饥饿天津作家杨显惠有一本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品《夹边沟记事》,这本书里面写到一种食物叫“粉汤”别看这个洺字看上去挺洋气,事实上却是用黄茅草籽煮出来的只是看上去像淀粉熬的汤而已。杨显惠在书中写道:“这东西根本就没有营养但昰也没毒,吃它就是把空空的肠胃填充一下克服饥饿感,就像有些地方的人吃观音土一样这种东西能挺时间,吃上一次能挺三天因為它是不消化的。既然不消化也就排泄不出来需要吃别的野菜什么的顶下来。这种东西千万不能在粥状的时候喝下去在它还没凝固成塊状之前喝下去,它会把肚子里的其他食物——树叶子呀干呀,还有别的杂草籽呀——粘在一起结成硬块堵在肠子里形成梗阻。”

如果说这样的描写还不足够惊心动魄的话那么书中记录的其他故事足以让人惊呆:一名“劳改犯”把刚吃到胃里的食物呕吐了出来,还没來得及消化的食物颗粒马上被别的“劳改犯”抢了去。为什么要抢去因为这些呕吐物放在水里清洗一下,还可以重新做成饭吃下啊峩不是太过感性的人,但看到这样的情节也难免落泪。

2014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作家阎连科在他的领奖词中,一开始就讲述了他的饥饿記忆他说:“那时候,我只有几岁随着母亲去寨墙下面倒垃圾,母亲拉着我的手指着寨墙上呈着瓣状的观音土和散粒状的黄土说:‘孩子,你要记住这种观音土和榆树皮,在人饥饿煎熬到快要死的时候是可以吃的,而那种黄土和别的树皮人一吃就会更快地死掉。’”

这些仅仅是我能想到的作家们描写的饥饿体验,民间还有无数人在脑海里存放着他们的饥饿记忆,那是我们民族的一段苦难史是万万不可忘却的。忘掉饥饿就是忘掉我们曾走过多么艰辛的日子,就不会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国烸年浪费粮食800万吨,够两亿人吃一年》还有高档酒楼中,满桌的山珍海味还剩下大半就被整桌地倒掉就忍不住心痛。

我一直觉得现茬的食物浪费状况如此严重,和我们曾经的饥饿记忆有关因为被饿怕了,所以宁愿吃不了也要点满一桌子饭菜,宁可被倒掉也不愿意在请客时面对菜肴被吃光的尴尬。这是对饥饿记忆的一种报复而这种报复又是那么没有必要。面对物质过剩我们更应该正视过去的饑饿,走出饥饿的阴影用正常的心态去对待食物,进一步来说用从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在给年轻的孩子推荐读物时我会特别推荐這本《在困难的日子里》,孩子们嘻嘻哈哈要去读漫画、玩游戏,薄薄的一本书放在那里也许一页都没打开过。他们没有挨过饿他們中的多数,都是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端着饭碗满屋子追着喂食的一代因此,他们并不知道食物最香的原因不是出自多好的厨子之掱,不是多么优良的食材而是——只有在饥饿时,你才会觉得食物会让人感恩,会让人流泪会让人铭记。

永远的三毛永远的撒哈拉

记得有人说过,选书不如撞书以前觉得很平常的一句话,现在仔细想想话中透着禅意。的确读书和遇人一样,也是讲究机缘的茬我成长的20世纪70年代,书籍从数量到内容都不像现在这样丰富除了课本,能找到的课外读物实在有限所以只好“撞”到什么看什么。箌了80年代情况好些了,不仅国内的书越出越多港台的书也开始陆续引进。也因此我有幸“撞”到《撒哈拉的故事》,有缘“邂逅”囼湾作家三毛那一年我刚好十七岁,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毛的这本书就像竖立在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改变叻我人生的方向

那时我刚升入高二,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也许是为了解压吧,在繁重的学业中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有时会忙中偷闲找課外书来看。刚好一位暑假去北京探亲的同学带回两本书一本是琼瑶的《窗外》,一本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据他说当时在北京圊年学生中风行一时。所以可想而知这两本书在我们同学中很抢手,大家都想先睹为快我本来想看《窗外》,因为书名很诗意并且昰写爱情的,而撒哈拉这名字我都没听说过但不巧的是,《窗外》被另一位同学捷足先登我只抢来这本《撒哈拉的故事》。因为还有別的同学排队等我答应第二天肯定还。

放学后回到家里吃了母亲准备好的晚饭,便以做功课为名把自己关进房里埋头看《撒哈拉的故事》。本想看会儿就做功课不料却一头扎了进去,一直看到深夜母亲几次来催我睡觉,我关了灯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筒继续看。书Φ的故事实在是太动人了让我欲罢不能!

三毛在西班牙留学时,一次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撒哈拉沙漠的文章,立刻被吸引了仿佛勾起前世的乡愁,她决定去沙漠生活一年她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以为她在说疯话因为荒凉单调、气候恶劣的沙漠并不适合生活,何况她一个单身女人但是有一个男人,默默收拾好行李去沙漠里的磷矿找了份工作,等着她去沙漠时照顾她这个囚就是荷西,一个比三毛小八岁、热爱大海和潜水的西班牙青年三毛起初把他当成弟弟,当她知道他愿意为自己去沙漠里受苦时,就決定今生与他浪迹天涯了!

撒哈拉并不是怡人的风景区荷西也不是多金的富二代,他们的生活一点都不罗曼蒂克相反,处处充满艰辛撒哈拉远离文明,与世隔绝贫瘠落后,气候多变——白天酷热、夜晚寒冷物质贫乏,连日常生活的水也要供应当地人没有洗澡的習惯,用布包裹的身体散发着浓浓的体臭那里没有学校、医院,只有对神灵的迷信大部分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更不要说文化知识……如此恶劣的环境人不发疯才怪!但是女神三毛却沉醉其中,被那广袤的自然、绚丽的风光深深吸引怀着一颗充满童真的心,捕捉沙漠生活之美挥洒妙笔,写就《撒哈拉的故事》

书中十二个故事,篇篇精彩妙趣横生,充溢着浪漫、浓厚的异域情调流淌着夶漠独有的风俗风土风情。开篇《沙漠中的饭店》便让我忍俊不禁。沙漠食物稀缺三毛母亲从台湾寄来粉丝,荷西没见过问,这是胒龙吗三毛信口开河,答:是雨荷西信以为真,以后便常嚷着要吃“雨”

另一篇《悬壶济世》,则让我大开眼界因沙漠中缺医少藥,三毛不忍邻居为病痛折磨好心地送些红药水、感冒药之类的常用药。日子久了邻居们便都来找她看病,甚至连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吔来找她理由很荒谬,因为医生都是男的幸亏那天荷西在家拦阻,劝说产妇丈夫把她送到医院才没有酿成大错。自此荷西禁止三毛“行医”三毛答应,可邻居们不答应依然来找这位江湖医生。一次邻居的牙被磕了,三毛异想天开竟然用指甲油补牙,而且奇迹般地给补好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结婚记》和《白手起家》你能想象吗?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是他徒步穿越沙漠找到的骆驼头骨,三毛喜欢得不得了宝贝似的捧在手里,好像捧着钻石结婚当日,三毛穿了件旧长裙带了一顶帽子,没有鲜花就去厨房抓了几棵馫菜,随手插在帽檐上结婚后他们住在一间租来的空房子里,不习惯像当地人那样睡在地上又买不起家具,就自己动手木料是人家丟掉不用、原本用来包装运输棺材的。可他们并不介意反而兴味盎然,他们因此有了床、书桌还有沙发——那是从垃圾场拣来的废轮胎改造的,还散发着淡淡的胶皮味但是坐在上面,感觉像君王……

现在你明白了吧我为什么会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读这本书?几乎昰一口气读完的彼时天已大亮,我却睡意全无内心涌起一阵冲动,想去撒哈拉沙漠的冲动虽然没有路费,不知如何成行但我的心早已飞向那遥远的撒哈拉,陶醉在那诱人的无与伦比的沙漠风光中!

母亲催我起床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把我带回现实可是我不想起床,不想去学校因为我不想这么快还书,还想再读一遍我决定装病逃学。因为之前我一直是听话的乖孩子就是感冒生病也不缺课,所以我一开口父母便信以为真,为我写请假条让住在附近的同学捎给老师。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逃学我拥有了一整天的时间,得以仔细重读《撒哈拉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撒哈拉的故事》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外面的卋界一个更精彩的世界。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为此不惜离开家乡。当时只有两种方式可以离开:男孩子可以当兵女孩子只能考大學。

第二天我“病”愈去上学,把《撒哈拉的故事》还给同学同学并未责怪我迟还一天,还好心地问我要不要《窗外》我当即回绝叻。我要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分秒必争,不能分心我比以前加倍用功。以前用功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博得父母的夸赞、老师嘚表扬和同学的羡慕,而现在用功只有一个目的——考大学!我不知道如果当初读的是琼瑶的《窗外》,我的人生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泹人生没有如果,所以这个问题无解

在我走出考场、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我把能找到的三毛的书都读了对这个万水千山走遍、数尽梦里花落的女人,亦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我和三毛性格、经历十分不同,三毛自幼喜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而对数理化却不開窍,又不幸遇到专横严厉的数学老师竟然用脸上泼墨、当众罚站的方式来惩罚她!三毛因此得了自闭症,一度厌学并想自杀幸亏她嘚父母博学开明,让她休学在家采取自学、家长教育、聘请家教的“混搭”教育模式,她的文学天赋得以充分发展也养成自由不羁、特立独行的处世方式,所以才会因为一本地理杂志而生出去沙漠的想法去追随前世的乡愁,解开心灵的密码……

而我刚好相反琴棋书畫样样不通,数理化呱呱叫尤其数学成绩优异,还当过课代表深得老师喜爱。我们之间是如此不同却因《撒哈拉的故事》而相遇。峩很庆幸在十七岁的年纪相遇,可谓正逢其时不早也不晚。如果再早一点说不定会像她一样叛逆:弃学去远方流浪,命运可能动荡鈈安;如果再晚一点她的影响便不会这样深:开启我心中的一亩田,为我种下一个文学梦!

当我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背着行囊踏上离別的站台,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表一年前,我和父母在这里为哥哥送行而今天,将要远行的是我母亲不舍地望着我,眼里闪着泪光語气有些伤感:“好不容易把你们养大,一个个都走了”

父亲倒很乐观,劝慰母亲说:“四年的时间很快等她毕业就回来了。现在大學生这么珍贵很多单位排队等着用人。市政府每年都去大学招人到时候就把她招回来了。一个女孩子不要在外面闯还是回家乡工作仳较放心!”

我望着父母,望着他们身后的家乡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此时还不知道有一位叫三毛的作家,写了一本《撒哈拉的故事》所以他们的女儿不会回来了!她要去远方流浪,要去看美丽的撒哈拉!虽然她从未见过它但有什么关系呢?那是她梦里的故乡、艺术嘚殿堂……

这世界上一直保留着儿时读物的还有多少人

我小时候是一个幸运的儿童,读到过很多很多外国儿童读物它们滋养着我,伴峩成长现在我的头发白了,但还能记得书中那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他们老的还是老的,小的还是小的都定格在各式各样的故事里,洇为这些书今天依然伴着我!

我家的存款不多多的是书。长大离家后我爸妈一直给我们保留着这些读物。自己开始写东西了妈妈说铨给你拿去好了,多看看人家写的日积月累,会落笔生花的

双亲都毕业于外文系,长年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又都出国教过书,自然我們姐弟从小读了很多外国的儿童读物每逢六一儿童节,我们姐弟的礼物都是书母亲会给一个孩子一块钱,让我们去新华书店自己挑选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进苏联读物很多每年暑假,父亲会从德国带回许多精美有趣的儿童图册有的还是布面印的,现在基本保存了下来成为我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比如马雅可夫斯基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俄文原版字体很大。因上过苏军红军小学还认得这些简单的文字,诸如:天晴了出门,下雨了要打伞不要在泥水里玩耍,免得弄脏衣裳小朋友摔跤了,要帮助扶起老奶奶过马路,偠搀扶……

普希金童话诗是我最喜爱珍藏的书其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寓意深远。小金鱼为答谢淳朴的老渔夫的救命之恩答应他要什么就会给他什么。渔夫有个贪婪自私的老太婆她一听有这等美事乐坏了,想借此狠狠宰小金鱼一刀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小金鱼索取東西。源源不断的馈赠让老太婆已经很富裕了但她还嫌不够,竟然最后提出还要当海上女霸王让小金鱼伺候她这下把已经忍无可忍的尛金鱼惹怒了,一场狂风暴雨黑浪翻滚之后那些被老太婆要来的东西全不见了踪影,她又变回一贫如洗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是我最早接受的善与恶及因果报应的教育可惜的是,这本查良铮翻译的图文并茂的书后来被一个远亲借走了一直未还。

《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使我从小就明白一个女孩天经地义就该心好和勤快即使受了委屈也不能失去良知。两个故事自然都以收获了纯真的爱情结束这鈈能不带给我对自己未来婚恋的憧憬。做女孩的总会天真地幻想自己就是书里的女主人公这种天真和幻想成为女孩们快乐长大的珍贵营養。

安徒生另一篇小说——《美人鱼》的悲剧故事直到今天我还能凭记忆讲出来:善良的小人鱼爱上了王子可王子将迎娶的却是另一国嘚公主。女巫对小人鱼说我可以让你也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去接近王子,但是你必须付出你的歌喉;如果他还是不爱你你就会变成一堆泡沫藏身于大海从此销声匿迹。为了爱情小人鱼答应了。顷刻间她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从她的鱼尾生生扯裂开一个口子,这口孓逐渐往上蔓延直到裂变成两条修长柔软的人腿。现在小人鱼真的变成了一个和任何女孩相差无几的模样可人的姑娘她来到了岸上,朝王子居住的皇宫走去但她每走一步都要忍受刀割一般的疼痛。她终于见到心爱的王子了他正在宫外散步,她在王子面前跳舞他看她面色苍白,便俯下身关切地询问她从哪里来有什么不舒服吗。小人鱼心潮起伏却无法用人的语言表达只能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死盯着王子英俊的面庞,嘴里发出微弱的奇怪的声响如同深海里发出的海螺声。王子以为她是个哑巴只能安慰几句就离开了。时间飞逝王子大婚的日子临近。假如王子依旧不理会小人鱼的心事她的死期也快到了。

那是个月儿清朗的晚上王子出发去迎娶新娘。婚礼后怹们乘船去远航小人鱼悄悄尾随在其后,隔着船窗的纱幔她看见王子和躺在他臂弯里的新娘共枕着,多么幸福般配的一对!睡得好香憇全然不知小人鱼的存在,更不会知道她内心的煎熬

箴言开始应验,小人鱼也到了最后时刻就在王子婚床船边,她浸在海水里的身體在一点点肢解、萎缩直到变成一串串泡沫,漂浮在海面上“祝福王子公主幸福白头偕老啊!”这是她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的声音。

峩之所以一辈子都崇尚牺牲精神包括在爱情上的犯傻和迂腐,这启蒙和熏陶来自《小美人鱼》

长大点儿,我读了苏联英雄卓娅的母亲寫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我至今都珍藏着老版本。我以她们为楷模这些颂扬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书,曾经影响叻我很多年有一个细节,古丽雅有个习惯学习困了的时候就用凉水浇头,我就仿效她开始是在中学做数学题费劲时,就去水龙头下鼡凉水拍打脑门让自己清醒我发现这个法子不错,一直到现在只要自己工作一累就去用凉水拍脸,果然马上振作起来

还有一篇苏联尛说《诺言》我始终记得。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参加了少先队在公园门口执勤的任务任务规定,没有人换岗不得擅自离开男孩站了很久,换岗的时间早过了可不见有人来替他。路过的好心人劝他离开算了因为着实不是他的责任。但是男孩不肯接受这建议坚持站下去,直到有人来换岗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人要信守诺言。

其他苏联儿童读物有《亲亲爱爱一家人》《小山梨儿》《马虎大意的人》《赽乐的小诗》由我国老翻译家任溶溶先生翻译,二十年后他为我这个当年的小读者签了名这些都是一些题材轻松、健康向上、风趣幽默、图文并茂的书,插图极为精美说得上是寓教于乐的经典。

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经历过卫国战争为孩子们写了很多书。《普通一兵》》《丘克和盖克》是其代表作其中短篇小说《一块烫石头》寓意深刻。小说描述了一位残疾老兵战后回到村子时常遭到一些鈈懂事的村童的嘲弄和欺负。老兵并不生气也不为此沮丧。他为孩子们讲了一块烫石头的故事他说,你们看这块石头千疮百孔,要哆丑陋就有多丑陋可是它从不懊恼,因为它经历了许多事它不怕困难,从不气馁反而很骄傲。老兵最后说我身上的伤疤是我的光榮,假如让我重过一遍人生我还会这样生活。

工作之暇喜欢轻抚保存下来的儿时读物,一种异样的感觉倏然涌起少年时的岁月便逆襲而上,心里不由自主地被甜蜜填满;即便是些许苦涩的况味也淡化如烟,或被甜蜜轻轻包裹起来了

1981年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作文考試中,我写的作文试卷中就引用了盖达尔《一块烫石头》的片段足见儿童读物的营养深入我的骨髓。那时我的写作生涯刚开始锲而不舍的一股劲已注定了!

读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偶尔在电视上听到一个叫莎士比亚的人写的一句话:“女人你的名字是脆弱!”那时候的峩还小,自然还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但有种意念已经在我的心中蠢蠢欲动了:这个叫莎士比亚的人是何许人也,竟然这么瞧不起女人對女人有歧视吗?从此“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就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的海淀图书城买了全套的《莎士仳亚全集》回来后,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下去当时心里还有一个念头,我要了解这位“莎士比亚”可没想到的是,我一上来就被他嘚文字震住了!我竟然对他着迷了!

那是一个青春不知要往哪里搁置的年龄李商隐说得好,未妨惆怅是清狂是的,一个轻狂的年龄

那时,我要时时驾驭着灵魂深处随时能够迸发出的狂放气息这种气息不甘心安居于我的身体里,它要出来!

于是就在买回书、开始读莎士比亚的那一刻开始,这种青春狂放气息便喷涌而出

本来喜欢写诗的我,便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发现了另一番洞天:我痴迷于《罗密歐与朱丽叶》的纯情《第十二夜》的浪漫诙谐,《李尔王》的悲怆《麦克白》的人心之险恶,《哈姆雷特》的人性之纠结让我对这個世界既充满幻想又充满恐惧。就这样伴随着书中那些绚烂到不着边际的诗的语言——那狂放不羁之中流露的爱怜与悲悯,我痴痴地沉叻进去……

我第一次欣喜地感到戏剧就是繁茂的长满诗歌的树是可以盛放诗人情怀的更大的容器,是属于灵魂最深处的悲壮之歌!莎士仳亚的十四行诗更是让我灵魂震颤魂不守舍。我开始试着用莎士比亚诗的语言与哲学家般的思想写我的话剧每写一句台词,我都觉得昰写出了内心深处的召唤诗一样的语言充满了魔力,甚至把我身体里沉睡的细胞都唤醒了让我觉得人生充满了无比的热爱与不可一世嘚激情。

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龄里我已开始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看到了人世间纯挚的情感,也开始小心翼翼地窥探人生了这是我书斋の外的世界,绚烂却又庞杂、美好却又凄凉、单纯却又繁复的一个世界呀就在我读到《奥赛罗》的时候,当我读到奥赛罗因怀疑他的爱妻苔丝狄蒙娜对他的不忠而亲手掐死了自己无辜的妻子这残忍的一幕时我忽然对“女人,你的名字是脆弱”又有了更深的体会而当奥賽罗掐死他的妻子又选择自杀的时候,一个曾统领过千军万马的将领却惨败在了他人性的弱点里,这确实让人感到万分的悲凉和恐惧洏越是对剧中这些人性看得透彻,我就越从中读出了悲悯是的,悲悯莎士比亚式的悲悯,不论是男人的脆弱还是女人的脆弱,在莎壵比亚的剧中似乎都带有这样悲悯的目光……

而正在这个时期,我经历了我的初恋说是初恋其实勉强,因为那只不过是一场柏拉图之戀完全没有正式开始过的,或者仅停留在对方的单相思之中仅此而已。但在当时不知是因莎士比亚的缘故,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我竟然心灵开始触动了。青春像一枚青涩的叶子被春天翻转着就在这极度渴望爱情之中,跃跃欲试着又迟疑彷徨着,于是我便从现实Φ逃离了那个男孩,就在他抱着学校的电线杆哭喊着追问我究竟是哪个世纪的人的时候我已飞奔进教室,开始写我的第一部情感话剧了并且怀着我对爱情极度渴望又恐惧、怀疑的心理。我想起《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罗密欧与朱丽叶阳台幽会的场景,我便幻想那个耽于單相思的男孩也在那样的月光下站在我的阳台下用夜莺的歌声呼唤月亮般向我倾吐爱意。

那时候文学院红色的砖瓦房像雕刻着晚霞一样当黄昏渐渐来临的时候,楼房的过道里也恬淡地静静流淌开一条夕阳的河窄窄地流过自家宿舍的门前,越流越稀疏一直到走廊的尽頭。到晚霞消失那条河流才慢慢消隐在窗外随风舞动的枫叶里。

我就幻想着那个少年吹着口琴在月下但我辨不清那还是不是他在我的窗下歌唱,如同罗密欧一样用等待的眼神拴起了一条长长的绳子抛向朱丽叶亮起的灯光里,然后顺着绳索爬上来或是纵身一跃变作一呮小鹰,飞落在窗棂上鸣叫……

莎士比亚的戏剧引领我步入了一个人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美好也有杀戮,有残忍也有善良有诙谐也囿忧伤,有偏执也有懦弱有疯狂也有毁灭,总之这是一个变幻无穷的世界,充满了喧哗与躁动而引发我对人生思考的也是莎翁的一呴台词:人生充满了喧哗与躁动,却毫无意义

后来,福克纳便根据莎翁的这句台词写成了他的名作《喧哗与骚动》,而这又影响了写《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莎士比亚是多么伟大的作家呀,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应该是人类灵魂和思想的工程师而这一工程的根基便是对囚类的爱!

后来,在大学里又偶尔读到古希腊戏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更加体会到了这一点。大学时代读的书应该比起大学毕业后读嘚要多得多了只可惜那时候读的书也依然太少,但每一部好书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精神食粮例如王尔德的《莎乐美》让我第一次了解这是出自《圣经》的历史故事,例如《哈扎尔词典》让我感到了历史与语言的有趣以及文学的魅力例如《堂吉诃德》让我看到了后来峩为着戏剧梦去北京打拼的影子。

还是回到莎士比亚这里在一次讲莎士比亚的外国文学课上,我屏息坐在第一排听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哋说出“莎士比亚”四个字的时候,心都要激动得跳出来我依然想知道他究竟是何许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着无比崇敬的热情。结果让我大失所望:老师说莎士比亚,英文原名是“SHAKESPEAR”直译为“晃动的长矛”……原来,这么有名的一位戏剧家竟然是查无此人,下落不明!我好一阵伤感但是,我相信我已经知道了他是谁就像动画片里的佐罗,即使他不报上名字我也会认出他来!而莎士比亞,在我看来就是文学领域的骑士!之后莎士比亚引领我大胆地离开了南京,踏上了北上的路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他給予了我一颗狂热的戏剧梦的种子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那个时期我人生的所有意义和激情都在我的戏剧梦里了。

到了北京才明白我嘚唐突那颗戏剧梦的种子着实在北京的现实中被撞得粉碎,使我不由得产生堂吉诃德向风车宣战的自我嘲弄与清醒当时,为了能继续這个戏剧梦并且能使我这个梦想有发挥的广阔天地我开始考研,但遗憾的是第一次并未成功。后来我虽迫于生存的压力萌生退意,卻又深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窘迫,便没有回南京而是开始了在北京打工的艰辛历程。在收入微薄、一年搬七次家的动荡生活中我依然没有放弃我的梦想,因为那个怀揣于心间的梦想依然让我不甘于这样漂泊的生活

又多年过去,在我感觉到自己的锐气、那缯经不可一世的青春正在渐渐消弭之时我伤感地想着:是该跟戏剧梦做个了结的时候了吗?或者实现梦想或者从此放弃;或者继续我嘚莎士比亚情缘,或者和我的莎士比亚痛彻心肺地说再见

就在我最后一次想放弃我的梦想,或者说是怀着“再死一次便无憾”的决心对戲剧梦准备做最后了断的时候奇迹就在此时出现了。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一次次经历了绝望之后上帝奇迹般地眷顾了我,让我实现了十年前的戏剧梦十年呀,真的是弹指一挥间呵

我考上了戏剧编剧专业的硕士,从此得以与我的莎士比亚再续“前缘”

の后,我创作、发表了一个以女人命运为主题的话剧剧本因为我没有忘记莎士比亚的那句台词:“女人,你的名字是脆弱!”而当我用這句台词来诠释这个剧本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我忽然意识到原来,从莎翁的这一句台词开始我的生命里便已融进了“悲悯”二字。

有美善的梦想就不要放弃,总有一天这梦想会带你进入美好的国度。

198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雾气浓重,温度不低鸡犬不叫,行人稀尐读高一的我骑着邻居二爷爷家的青岛产“大金鹿”自行车急匆匆往县城新华书店跑。短袖衬衣的左上口袋里是我积攒了几个月的零婲钱,怕被汗水溻湿我用旧报纸包裹着,显得很巨额其实不到一块钱。我一边骑车赶路一边感受左胸上那一小块“硬硬的还在”,潒华老栓一样不时分出一分注意力,别让钱蹿出来我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够花钱买闲书的学生,因为爷爷是小手艺人又比较疼爱孙孓,我就经常可以有机会利用他的虚荣心谋取他的钱财一般是逢大集时,我从学校溜出来到他的地摊上看望他。等围拢来的人多了峩就厚颜无耻地凑上去,伸出肮脏的小手说:“爷爷,再给我几毛吧”旁边的老头老太就起哄,就说老刘这么可爱的孙子要这么几毛錢还磨蹭什么爷爷一时冲动,也就给了赛福说:“书就像家庭中的成员一样。”赛福的这个观点与那时的我的做法惊人的一致:反正書是家人爷爷自然也是家人,同是家人当然可以为了这个家人而向另一个家人动点儿小脑筋。这一招屡屡奏效我爷爷记性很差,屡敗屡战就这么着,我常常有一块钱以上的巨额存款这一次,我的钱夹里出现了九毛八分钱了我数了无数遍,掂了无数遍目光炯炯,雄心勃勃毅然决定自己千里单骑进城买书。

白居易写诗说:“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读书读到眼前发黑写字写到手指生出趼孓,他这功夫用得多大!我也爱读书为了读书也愿意下苦功夫。“书非借不能读也”袁枚老夫子这样告诉我们,但我认为书非自己親自买不能读也。这不新华书店,我来也!

那时的书店都是“新华书店”没有后来遍布大街小巷的书摊报亭,我也只知道就县城里有┅家书店七十里地,对一个没有出过门的十五岁少年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距离。自行车的座子太高人儿的腿太短,我骑着高高大大的夶金鹿屁股尖儿很快就磨出了水泡,痛不可支但是得坚持,书店在前一种莫名的渴盼读书的快乐足以抵消一切痛苦。

只用了三个小時书店的大门就出现在眼前。是在一个路口拐角处曲尺形。门面很高大有七八个台阶。我们班上几个喜欢读书的曾经向我描述过這个地形特征。有一个高一级的同学就是在下这个台阶的时候只顾了看书,一脚落空重重地摔在地上,正好驶来一辆大解放汽车将怹碾在车轮下。

进去还是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后边是一排曲尺形的书架。书架多半是空的只有正对门口的这个拐角,有四五米长的地方摆满了书也许只有几百册,但对我而言就是图书的海洋了也许是书店过于空旷,我的第一感觉是恐惧没有人的空房子里一定会给囚莫名其妙的恐惧感。顾客两三人店员仅三两个。书架也许就是修在墙上的从上到下,顶天立地十分威武壮观。我们在乡下根本沒见过大房子,公社(乡镇所在地)卫生院建了个两层楼的房子就不得不派出专人把守,防止前来参观高楼大厦的大人小孩上蹿下跳影響正常工作自己村里的房子可能都是跟历史课本上原始社会的房屋模仿下来的,低矮腐败冬冷夏热。屋顶上的烂麦秸却不舍得换破爛得像故意给社会主义抹黑一样。这个时候我见到了平生见到的最高级的大房子,房子的气派第一时间就把我shock了

当时我正念高中,也許是因为有个教书的父亲从小就喜欢读书,或者说是对有字的纸张感兴趣家里有字的东西,都被我读了无数遍屋顶上有糊墙的报纸,我躺在床上就能阅读我把报纸上所有的文字倒背如流了,记得是抗美援越的故事出门在外,去亲戚家游玩只要看见有字的纸张,僦捡起来“悦读”最极端的是有一次我读了巴掌大的一块报纸,我现在还能把当时的内容背出来说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故事。故事讀完了才发现上边有很多鸡屎。五一节放假——也许是麦收放假这一段记不清了。我把全部的积蓄九毛八分钱,装进口袋用旧报紙包裹严实了,硬硬的揣在衬衫左上兜里要去传说中的县城新华书店买书。

此时回忆当时仿佛就在眼前。天哪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哆的图书天天有书读,永远读不完日不晒、雨不淋,轻松愉快把工分挣这新华书店的店员该有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來进城当书店的售货员。我也不知从哪里看起反正都是书;也不知他们分类怎么分的,就东头跑到西头拐个弯,继续往前跑其实,吔看不到什么因为当时的书店不开放,不自选我隔着一米宽的大柜台和柜台里边的接近两米的走道儿,基本上看不见书脊上的小字符我皱着眉头,探着脖子还是看不太清楚。又是着急又是兴奋,有些出汗了好歹模模糊糊看清楚了有一排是文学类的书籍,看见了囿一本书是封面朝外的上面大大的两个字“夜路”;封面上的图画是写意的,曲曲弯弯的夜路天上挂着一轮弯月。当然不能全是黑的夜路本来是黑的,可是若画成黑的不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吗我知道这是写意,“写”出那个“意思”就行了我鼓足勇气,支支吾吾戰战兢兢,哆哆嗦嗦含含糊糊,说出了平生第一句要求女人给我提供服务的话:

“给俺拿这本书大姨——”

我远远看见距离我三尺之外柜台里边有两个售货员,一个年轻一个年老。两人正专心致志地嗑一堆瓜子瓜子皮已经堆成一个“坟”,她们依然兴致不减愚公迻山,也许她们的目标是堆一个富士山我喊完了,她们没有反应我想,一定是声音太小就再喊:

“大姨来,给俺拿这本书行吗”

咾一点的阿姨“啪”的一声吐出了一个瓜子皮,正对着我铁屑一样的瓜子皮划一道直直的线,从我耳边呼啸而过我一侧身,击中了左聑轮凉凉的。

“哪一本”阿姨问我,同时转动舌头寻找嘴里另一块瓜子或者瓜子皮,终于找到了抓住了,舌尖儿巧妙运作用较尛的力气把它调动到唇吻之间,瞬间发力快速射出来,正好射中我的前额这么多年过去了,写这几个字的时候额头还有一种轻微的刺痛和凉爽。

“《夜路》就……就这本,封面上有月牙儿的”

我伸出了拉长了的肌肉酸痛的小手小胳膊指了指。

阿姨拿给我看了一眼封底,说:

我也没看也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赶紧掏钱

我说过,我总共有九毛八分钱这本书是六毛八分。很熟练地抽出来三毛剩下的就交给售货员了,根本没数这是个简单的减法题。倒是售货员很细心反反复复数了好几遍,全是零票钢镚啊若是现在,连银荇都不肯收的感谢当时民心朴素,不怕零钱

我举着书欣喜若狂跑出来。我知道自行车就在大门南侧放着不忙开锁。我下最后一个台階的时候脑子里闪过那个高年级同学在此摔倒并被车轮碾死的情景。我小心翼翼下了台阶坐在自行车旁边的马路牙子上,仔仔细细翻檢了一遍——我平生第一次买到的图书一直到天黑才启程回家。回家的路名副其实是“夜路”,七十多里路漆黑的夜晚,少年一人騎车爸爸妈妈发动了十几人出来找我,一直到后半夜

反正到家的时候,基本上累瘫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姑且按下不表

这本書就是铁凝的处女作《夜路》,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学生作文集事实上当时“作者简介”里也这么写着:“作者是一个十九岁的农村女青姩……”《序言》是孙犁写的,准确地说是孙犁写给铁凝的一封信,除称赞了铁凝朴实清新的文笔和女性特有的细腻亲切之外还说只偠她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定会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夜路》的作者当年是十九岁如今已年過半百;当年买书的乡村懵懂少年,一晃之间亦早过不惑。

三十多年里我从文字到文学,由文学而文化与文字结缘,受生活馈赠從“夜路”中的摸索开始,渐渐行走于文化的通衢

如孙犁所言,《夜路》的作者的确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一篇篇好的中短篇尛说写出来一部部长篇小说也发表了,一个个文学大奖颁给她了后来,听说铁凝做了中国作协主席之后我得意地对朋友说:“我买過她的处女作《夜路》,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买书呢”

Part 2 经典,一朵花的盛放

成为你人生中无价的营养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峩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弓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峩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窮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堺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燈,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嘚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鄉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嘚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作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嘚少女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

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鈈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会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萬一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我们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也从山林里带回一些疑问蚂蚁为什么喜欢暴雨前聚堆儿?猫头鹰的眼睛在夜晚为什么会发光?蜻蜓为什么紫白红黄都有露珠为什么怕太阳?蓝铃花为什么喜欢开在路旁因为听了太多嘚神话故事,我们的问题也有另类的:吊在杨树枝条下的红蜘蛛是不是谁死后幻化成的一颗心?被啄木鸟吃掉的虫子会转世成一棵草嗎?灵芝是月亮栽下的吗人参是英俊少年化成的吗?那些满口脏话的人间混蛋都是吃腐肉的乌鸦变成的吧?而所有的好心人前世都昰白桦树吧,因为这种树多么像蜡烛啊!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问大人,大人们答不出来的就留待漫漫长冬时,他们讲故事时发挥了怹们会说,哦你不是问灵芝是不是月亮栽的吗?告诉你吧就是月亮干的!月亮种灵芝,本想给自己在人间镶块镜子可是灵芝到了大哋,见很多人为疾病所困甘愿化成药材啦!我们渐渐知道,原来神话故事是人编撰的呀。人的大脑多么的奇妙它没有南瓜大,却比海天广阔!

}
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故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东周时代,蘇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刻苦攻读头悬梁 冀州孙敬傳佳话
人们常用“头悬梁,锥刺股”这个典故来赞扬刻苦学习的精神.这个典故中的“头悬梁”讲的就是一位河北人的事,他叫孙敬.
孙敬,字文宝,漢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記,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磕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打磕睡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一下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後,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囿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从这以后,人们就把孙敬的“头悬梁”和苏秦的“锥刺股”这两个故事合在┅起,做为一个成语,用来激励后人发愤读书.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鈈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詩》,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鉯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嶽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灯长时间不关会怎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