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乌江岸上的隔壁老王 古代在那?

当前位置: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主要..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干校六记》,《围城》,《洗澡》等。B.鲁迅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杂文《华盖集》《且介亭杂 文》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C.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相传自刎乌江而死。D.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D.& A中,《围城》是钱钟书的作品,非杨绛的。 B中,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为《野草》。 C中,自刎乌江的并非屈原,而是项羽。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主要..”主要考查你对&&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名著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文学常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雾雨电: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曹丕)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李清照一些常考的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5.第一位开拓:叶圣陶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13.: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课文理解,名著阅读:主要考察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的理解。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能力。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又何谈提高成绩。 而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知识点拨:一、问题设置: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   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   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二、做好阅读理解经验:   1、读,且熟读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3、取、忌断章取义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三、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思路:
1.明主旨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   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   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   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主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6953275889264621148355300306118539主办单位:
贵州省苗学会
网名题写:
杨光林 会长
《苗学研究》及《中国苗族网》投稿邮箱: 【】
& 您当前的位置: &&
&& 絮语乌江源 絮语乌江源
作者:Cuaj Heev Kaid Ntuy 来源: 日期: 阅读:<font color='#CC
文/Cuaj Heev Kaid Ntuy&&
&&释读辅处
——《絮语乌江源》之一
如何释读“辅处”,应该有不同的视角,也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和语言。
按照地方汉语世界的读音,辅处其实读做“补(高平调)初”,但实际上文字是“辅处”。这是西南特别是贵州很多地名固有的特征,从普通话的角度来说有点“名不副实”,从历史和地域的角度来说,却正好是中原文化和西南文化在历史演进中交融的直接证据。
因此,释读“辅处”这一地名,我们有必要走进历史的天空和文化的长河中,去寻找尽可能合理的声音和语言,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和升华。
在我看来,至少,目前在我能够寻找和接触到的“合理”的解释辅处的含义中,可以做三个方面的解读:
第一,是汉语世界。众所周知,闻名于世的夜郎文化发觉地可乐套头葬的开始,并不是可乐而是辅处,这还得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场影响深远的运动说起。
1956年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产业化合作社运动,当时现在的辅处街上落戈寨一带人烟稀少,好事生态良好的偏坡,为了引水灌溉田园,利用好横江流域辅处大河的水利资源,一条大堰沟在落戈寨开始修建了。
一位汗流满面的群众手中的锄头无意中撞上了一个什么物体的时候,本以为是一般石头什么的正准备弃之废土堆,一个圆形的东西显露出来,并正好被有识之士发现了。于是,“石寨山铜鼓”从这里浮出水面,开启了一个辉煌的埋藏了几千年的古文化时代。
随着对文物发掘的深入,在辅处政府周围六公里左右的范围内相继发觉了大亮的历史文物,经过鉴定,这些文物大多数是汉代墓群遗址,因此,辅处便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辅处汉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从铜鼓开始,发生在辅处的故事。
随后,在距离辅处十多公里的可乐,文物专家不止一次盯住这里,并在三十多年的演进中发觉了国家级文物。“汉阳县”的历史被整理和锁定在可乐。夜郎王城在可乐,也成为历史学家和许多学者专家研究和猜测的课题。
汉阳县府邸在可乐,驻军的将军府,或者谋士的府邸位于辅处,相互照应,这样的合理结构,走进了我的脑海。
因此,从望文生义的角度来说,“辅处”的汉语意思,原来的发音本来叫做“辅佐”,久而久之,讹为“辅处”罢了。
也就是说,从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物的角度,参照汉语文字表面的信息来看,“辅处”排除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可能,有其合理的汉语释读,这就是,辅处是将军或者谋臣辅佐位于可乐的汉阳县令戌守边境留下的丰功伟绩和历史遗憾。
我想,这种猜测对得起脚下的文物和历史淹没去的将军!
第二,是彝语世界。黔西北以及乌蒙山区,曾经长时间是彝族土司政权的领地,因此,从彝语的角度对辅处进行释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实际是“辅助”的地方汉语音转。这倒也是符合这块地方上的历史沿革。但这仅仅是我的猜想而已,除我之外,没有更多的人从汉语的角度进行阐释。不过历史上,辅处是汉阳县的辅佐地方,从出图的文物来看,应该是说得通的。
在一本名为《赫章彝族词典》的书中,对辅处的解释是这样的:
按照彝语解释,辅处是“补图”的译音,汉语意思是“管理者之地”,也就是军事驻地,这倒有点符合汉语猜想的辅助者的驻地的意思。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存繁衍,秦汉时代,夜郎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神奇的古夜郎文化,政府所在地是古夜郎家的祠堂(供祭祀用)。
第三,是苗语世界。在流行或者官方话语中,我们还难以看到苗语释读辅处的记录。我也曾接受一些人的询问,有苗语释读的历史吗?我回答有。也刚好我能够回答,也刚好我知道有。
苗语释读“辅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是明显晚于汉语世界和彝语世界的。这是尊重历史的看法,也是实事求是的看法。我在这里意图不是要告诉人们辅处与苗族人有什么深刻关系的问题,事实上人们都知道苗族人是从中原远道而来的迁徙民族。我要说的是,在秦砖汉瓦在历史长河中隐没后,在彝族土司政权在乌蒙山区水西地区跌宕的岁月中,曾经有一段时间,辅处处于荒无人烟的境地,而这个时间之后,苗族人迁徙到这里,并赋予了属于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释读方法。
在一首名为《蚩尤与苗族迁徙歌》的古歌中,苗族人是这样叙述辅处的:
&&&&&&&&&&&&&&&&&&&&&&&&&&&&&&&&我们来到这里黑森森
&&&&&&&&&&&&&&&&&&&&&&&&&&&&&&& 我们来到该地黑黪黪
&&&&&&&&&&&&&&&&&&&&&&&&&&&&&&& 老虎豹子到处横行
&&&&&&&&&&&&&&&&&&&&&&&&&&&&&&& 狮子蟒蛇到处都是
&&&&&&&&&&&&&&&&&&&&&&&&&&&&&&& 老人们支起弓弩
&&&&&&&&&&&&&&&&&&&&&&&&&&&&&&& 猎人们搭起利箭
&&&&&&&&&&&&&&&&&&&&&&&&&&&&&&& 弓弩射穿老虎豹子
&&&&&&&&&&&&&&&&&&&&&&&&&&&&&&& 利箭打死狮子蟒蛇
&&&&&&&&&&&&&&&&&&&&&&&&&&&&&&& 我们来到坝子里
&&&&&&&&&&&&&&&&&&&&&&&&&&&&&&& 我们看到水流淌
&&&&&&&&&&&&&&&&&&&&&&&&&&&&&&&&于是大家来商量
&&&&&&&&&&&&&&&&&&&&&&&&&&&&&&&&于是大家共商讨
&&&&&&&&&&&&&&&&&&&&&&&&&&&&&&& 就在这里求生存
&&&&&&&&&&&&&&&&&&&&&&&&&&&&&&& 就在坝子安家住
&&&&&&&&&&&&&&&&&&&&&&&&&&&&&&& 男人打猎求生活
&&&&&&&&&&&&&&&&&&&&&&&&&&&&&&& 妇女织布做衣服
&&&&&&&&&&&&&&&&&&&&&&&&&&&&&&& 年月日久村寨大
&&&&&&&&&&&&&&&&&&&&&&&&&&&&&&& 我们叫做“卯比拓”(即“苗族开拓的地方”)
按照苗语的解释,辅处是“比拓”的音译,汉语意思是“我们开拓”。这也是有根据的,据说当初苗族迁徙来到辅处一带,这里是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苗族先民开拓了这里,把这里命名为“比拓”,即“我们开拓的土地”。
——《絮语乌江源》之二
老寨是辅处乡营塘村一个十三户人家的自然苗寨。从营塘村卫生室向左分路进营塘村可乐煤矿大约2公里,仰头向上看,十多户稀疏的房子横卧在山顶,这就是老寨。
去老寨的路,是一条坡度为八十多度的羊肠小道,上去的时候很困难,下来的时候也很困难。据人们说,许多书记乡长到辅处乡任职都想到老寨看一下访贫问苦,但是到了半山腰就下来了,因为路太陡了,而且一般领导都是比较富态的,在八十多度的坡上行走有些为难。
对老寨产生浓厚兴趣,是我到赫章工作后,在民宗局的饿时候和一帮民间文化人翻译整理苗族古歌的过程中,知道有一个苗族英雄叫做阿尤核,出生在“五区渣倮沟”,本姓张,应该就是老寨了。还有一个事是我到葛布村调研,知道葛布的苗族最初是从渣倮沟搬迁来的,因此,老寨应当具有一些比较深刻的历史韵味。在辅处工作,很多同志喜欢给我讲辅处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营塘村的老寨和兴旺村的水塘,这两个地方都是苗族居住,而且交通条件都很落后。
之后的一天,是赶辅处的日子,很多老百姓都到乡政府来办事,那天来了两个个子矮小年纪四十左右的男人,其中一个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军帽,他们说是有事情找乡长,我便和他们交谈。从交谈中得知,戴帽子的男人叫老张,是老寨的小组长,这次听说辅处来了一个苗族当乡长,而且还听说批给他们老寨组抗旱救灾用600米水管,于是两人特地来找我聊天。我很细心地听他们叙述老寨的生存条件及生活情况。老张邀请我去老寨走走,我说有时间一定去看看。
后来有一天早晨,我带营塘村联系领导和包村干部去可乐煤矿检查安全生产,看看时间还早,我便打算到老寨去调研。因为老寨有两户农户是危改对象,两家人倾尽家产和国家帮扶的资金修建好房屋之后,就没有粮食吃了。村里面反映到乡民政办,最后到我这里,说准备申请每家五百斤粮食,这时候正是大旱阶段,我一听问明情况就给两家人各批了六百斤。这次也是地区看是不是真如斯。于是我们把村副主任叫来引路,一行五人便像甲壳虫一样附着王山上爬,一路上都是荆棘丛生,村副主任也不太熟悉这条路,转了一点弯,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才到老张家。我打电话给老张,他说今天他家请工程栽洋芋,我一听就说那我们看看就回去了,你忙你的,以后我们再来。老张在电话中说,乡长你们难得来,等一下我就来了。结果我们在老张家门口等了半个小时他才气喘吁吁地上来。于是大家就张罗要烧洋芋吃。驾驶员朱师就在老张家门口升起一堆柴火,一会儿大家就呵呼呵呼的吃起来,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几个都没有吃早餐,忽然爬这么陡的坡上来,要不是我走在前,他们基本上要崩溃了。幸好我早上吃了早餐,要不然真还不一定上得来,向此不觉莞尔。
老张在家煮了腊肉招待我们,在做饭的时候我们谈论很多。这十三户苗族只有张王两姓,都是亲戚,目前有三户全家外出,大家都喂养有牛、马、羊、鸡、猪等。有三户进行危房改造。我们看见人们从山底往上背砖。一问,每块砖成本三元,而从山脚背一块上来运费是三元。这使我们感到震惊。于是我们讨论两个事情,一个是看移民搬迁是否可行,二是修路上来是否可行。我们的观点是最好搞移民搬迁,老张却不同意,坚持说最好能够帮助他们修通公路。最后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吃了饭我们去两户危改户检查,结果其家庭生活果然比较贫寒,不过好在人们的精神很充实。
在我们看来,老寨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从老章等人的言语中,分明看出他们热爱和依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节。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是勤劳朴实和善良的,尽管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改变他们生存条件的方式,但我坚信通过共同的努力,老寨人一定会创造一个心的美好的明天。
&&&&两江演绎一乡魂
——《絮语乌江源》之三
赴任辅处,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去感受,去沉默,去体验这弹丸之地具有的不凡历史与世事风云。
一个地方,总要依托或物质的或人文的或自然的资源来提升知名度,借以获得更多的东西。而辅处似乎不大适合套用这些模式。两年多,我一直迷惘、沉默,我找不到适合的话语来表达关于辅处的定义与解释。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地区来了一些记者,意欲通过电视的形式宣传辅处。当然,我们这个偏僻的乡镇,得支付制作的费用。我那时候就特别想寻找一个宣传的制高点,否则对不住这贫穷边远的小乡。在搜肠刮肚的寻觅中,两条江河流淌进我的心里。我忽然得到了答案,辅处,只有一种东西可以给与高度概括,那就是水。
是谁给予了辅处的灵气。
是的,是灵气。是辅处的水给予的地方特色的灵气。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比较独特的描述,例如七星关区北部的“鸡鸣三省村”、还有一些地方的“鸡鸣三省”的县,或者一家跨越两个国家居住的农户等等,以为这些都是很奇特的了。在我看来,这些独特的东西,都只有一个形容,那就是霸气。是横跨一个地域特点的气度。而辅处,没有这样的霸气,有的只是灵气。
辅处河流的灵气,是穿越地理位置的执着与飘然。是穿透时空,穿越山海的灵气。辅处的横江流域,在辅处坝子形成一个S形,向德卓方向飘去,穿过滇东北的山海,最后汇入横江。辅处的乌江源头,注定了在乌江这条贵州的母亲河上,成为人们追源溯本的话语。
古人云,山为脉水为魂。说的就是水具有灵气。
辅处河流的灵气,是歌咏历史演绎的离合与悲欢。是抚摸政权,抚慰人类伤痕的灵气。辅处的横江流域,在辅处养育着大秦帝国汉阳县的军队,在辅处的罗锅寨留下埋藏几千年的历史遗迹和金戈铁马的痕迹,横江流淌的区域,成为滋润夜郎乌撒政权的母液。辅处的乌江源头,从辅处开始流淌,孕育和坚挺了一千多年的水西政权的更迭。
辅处的两条江,一条是横江流域,影印着乌撒政权的风云变幻;一条是乌江源头,唏嘘着水西遗梦的沉浮世事。
辅处,一个偏远的小地方,却流淌着两条亘古的江河,养育为一方河山的灵气,成就了南方古老方国的辉煌梦想与沉浮世事。
落戈寨的历史尘烟
——《絮语乌江源》之四
在辅处工作两年多,其中一项重要又让我们难以真正打开局面的,是如何抓好小城镇建设。而在谋划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规划和定位。这一点,我们都还在不断地思考和讨论中。
辅处乡政府驻地辅处街上,是一个面积大约三百亩的坝子,四周是形态不一的群山,中间一条辅处河,呈S形经过,把辅处坝子一分为二,一边属于赫章辅处,一边属于威宁辅处,两边合起来正是一个太极图。但是因为所谓山齐梁子水齐沟,这条辅处河也就是横江上游的大河,成为威宁和赫章的界河。
根据当地传说,威宁辅处有一个地名叫做老王寨,赫章辅处有地名叫做小口寨等,因此曾有阴阳先生说,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军旗棋盘。结合其他风物传说来看,我们感到这里有很多神秘的东西。省里出台城镇化、工业化工作要求以来,去年,我们在定位辅处小城镇建设的时候,曾经结合辅处坝子的形状提出“太极小镇”的建设方案。但是如此的话,需要整个坝子一起开发才能按照太极图的形制进行,而威宁辅处属于另外的县。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辅处,曾经出土大量的汉代文物足以证明,落戈寨蒙着神秘的面纱。2010年我们在修建办公楼的过程中,曾经请省考古所的专家来搞文物规划。后来,在进行辅处村人畜饮水工程中,出土了两件汉代的武器——铜戈!
就在落戈寨。
就在出土铜鼓的落戈寨!
为什么叫“落戈寨”?我想这名字不是偶然取的,应有其深刻的含义,以前人们都不太说的清楚。现在结合这些文物来看,大体可以做三个方面的猜想。
想当年,大汉王朝在这远在要荒的西南蛮荒之地建立县治,置汉阳县于可乐,这样的行政体制,绝不是徒在文字上的一纸任命,要不然以后会有那么长的时间成就水西的功绩?更不会像改土归流一样派驻流官数员到可乐驻防即可。那必然是伴随着中原的意识形态,伴随着天下唯我为大的中原文化、军事武力等一起进驻汉阳进驻可乐。要不然,后来一千多年为什么中原王朝的力量难以伸入而仅仅是维持了羁縻制度呢?
军事实力,是大汉王朝统一中原威慑四方的重要支柱。那时候,可乐一带是西南夷夜郎国的中心区域,秦置汉阳县,绝不是百十几千兵卒能够镇守的,也不是中原几个文人能够治理得了的。因此,中原的数万甲兵,源源不断被派驻可乐,派到汉阳县城攻防要隘辅处大河边镇守战略要塞辅处坝子关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见的是,几千年前的辅处,绝不是我们今天这样看见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信息通畅,而是大河汹涌,只有现在的落戈寨拖二桥为重要交通要道。所以镇守这个关口,成为戌守边关,将士捐躯殉国的地点。
这是第一种猜想,那些代表职业、身份和梦想的残戈断矛,便失落在这曾经荒芜的山上。
公元某某年的一天,天空阴霾。辅处河咆哮汹涌而去。镇守汉阳县重要交通要塞辅处坝子的汉阳县的守军,被夜郎国的军队围攻,两军力战,后来中原汉朝军队失败,守军逐渐向老鹰岩一带退缩——落戈寨的背后,是五十多仗高的悬崖峭壁,敌军不能仰攻。战事平息,留下了遍地的武器和铜鼓。不知道这些汉朝军队有多少人冲出去?
最终,在残阳如血的下午,汉朝军队被夜郎国军队打败了。双方的士兵尸横遍野,捐躯疆场。而其中最多的汉朝军队,他们遗留下大亮的武器、铜鼓和戈矛,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中原军队撤走了,夜郎国的士兵也退后休整。
天色暗了下来,肃穆中,当地的百姓目睹了两军的激战和惨烈的战场,一些老人带着青年人将双方将士的尸骨埋葬——在黔西北,像这样的战争过程留下的“万人坟”、“万人坑”,并不少见。
从辅处坝子的位置来看,落戈寨或者辅处的这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基本上决定了汉阳县的命运或者夜郎国的命运。数年后,中原王朝对汉阳县的统治名存实亡,夜郎国也成为一瞬烟尘。或许,汉阳县从此告别历史!或许夜郎国从此走向覆灭。
这第二种猜想,那些代表政权、代表文化、代表方向的铜鼓、戈矛便在战场上陪伴壮士。
收拾战场的人们,脚下不断踩着残戈断矛,于是,“落戈”之名从此开始。
落戈寨乃至辅处坝子背后的山势,是顺着横江的方向去的。为了完成君王“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大志,戌守汉阳县的中原将士,在这里演绎“埋骨何须桑梓地”的壮丽誓言,把所有的青春和梦想都献给了汉阳。
于是,在这块风水极佳的宝地上,不断地垒起了代表战功、代表成就、代表王朝和历史的土丘。那些表明意志、理想、职责的武器和铜鼓,便有意地陪伴死者或者无意地散落在这偏僻的山野,为人们看见。于是“落戈”之名被人们从口中拾起。
无论代表什么,铜鼓和戈矛,终于在历史的烟尘中尘埃落定。并成为“落戈寨”的名称浮出水面,流淌在所有辅处后辈或者到过辅处的人的口中,一直延续到今天。而那些埋藏几千年的武器,今天还会偶尔走进考古学家的视线。
从民间风水文化的角度来说,是有一些空间可以供后人发挥想象的。
“落戈寨”,这一含义丰富的地名,应当仁不让地成为付出小城镇建设的历史名片。——“落戈古镇”映入我的脑海。我想,我们不是一直要建设特色小城镇吗?落戈寨的历史烟尘,正是我们建设特色古镇的历史线索和依据。所以,在我们进行付出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至少要命名为落戈古镇,要在相应的浮雕上刻上秦砖汉瓦,刻上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蔡家人等的形象,并在代表一方文化集成的落戈广场中央溯一座标志性物件,那上面是出图的一枚古铜色的“戈”!
沧桑坛罐窑
——《絮语乌江源》之五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以及小城镇建设的需要,我曾两次到坛罐窑考察。
坛罐窑位于葛布村朵布组,是辅处乡于双坪乡的交界。以一个山丫口为界,丫口这边是辅处,丫口那边是双坪,一条妈可油路从山丫口穿过,使这个生态良好的地方顿时有了灵性。
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从这个垭口经过,但很少停车留意,只有两次我和一些领导深入勘察,才领悟到坛罐窑具有的深邃的历史底蕴。
第一次是县里某局的一个领导招商引资带领台商一个大公司驻广东的负责人来考察,准备物色一个地方投资上亿元资金打造一个功能大型的养殖场。据说这是具有“春晖”性质的投资思路——台湾那边的老板的母亲或者其他的什么亲人于赫章有关。
这一次在坛罐窑接待考察团,感觉到这一带的生态特别是水草十分丰茂,土地湿润肥沃。
第二次是邻乡和辅处一样,因为出土大量历史文物而被命名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了打造古文化品牌,发展地方经济,该乡领导和我们联系,准备就地取材在本地找地方建一个土砖厂,生产“秦砖汉瓦”,来完成古镇建设。我才记起,有人跟我说过,坛罐窑就是因为人们烧制砖瓦坛罐而得名的地方。
这一次,我们深入到坛罐窑的每一个角落,还把以前在这里烧制砖瓦的老板喊来,但见前几年烧制砖瓦的遗址还在,大约十多平方米的泥潭依然向我们招手。看到这些泛青的砖瓦毛胚,我忽然想到,原来成就可乐,成就辅处的所谓秦砖汉瓦,并不是中原王朝的泥土,而就是我们脚下踩踏的土地。是坛罐窑的泥土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记得二00六年我参加工作不久到可乐,在那里有些感悟写了一篇《王土的风度》的文章,说道可乐的土地是马血泥,马血泥是埋葬将军的泥土。但马血泥不能成就秦砖汉瓦,只能成就王朝和将军,所以我一直以为,秦砖汉瓦是从中原人背马驮来的。
我曾见过可乐出土的陶制文物和秦砖汉瓦,那些青铜色的砖瓦告诉我这些泥色不可能是可乐坝子生产的,只能是来自遥远的中原。那时候我想,真要从中原往西南腹地运送构筑一个王朝的砖瓦材料,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啊。于是乎,对这样一个神秘的夜郎王朝,更平添了许多思绪。这样的感叹一直到我看见坛罐窑剩下和没有完成的残砖之后,我才忽然开朗起来,原来秦砖汉瓦都是这里的泥土。只是从可乐,从辅处出土的那些画有秦汉衣冠车马的青砖,是被历史封存了几千年的坛罐窑的泥土而已。
几千年前,坛罐窑的泥土从这里变成青砖,走向可乐,走向辅处,走向神秘夜郎,走向被历史堙没的秦皇汉武时代,书写了一个中原王朝于西南腹地文化和工艺对流传播的辉煌时段!
如果你到坛罐窑,不妨弯腰捡起一把泥土揣回去,这是蕴含千古夜郎信息的血肉。因为即使在可乐和辅处,没有好的运气,你很难一睹秦砖汉瓦的风采,这样当然一点泥土或许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收获……
大山中的辅处红色足迹
——《絮语乌江源》之六
隐藏在赫章县和威宁县两县边缘一隅的辅处乡,虽然从今天的地理位置来看是一个发展的边缘化角度,但在历史的沉浮中,却一度成为西南腹地的发展中心地带。至今依然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民族文化和灵秀的山水神韵。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辅处还散落着珍珠一样的红色典故。置身其间,每当夜色溶溶的时候,走进一户农家,常会在与群众拉家常的过程中,在群众的口碑里,捡得一些关于红色足迹在辅处的印痕。
——红军驻扎辅处
资料记载:1936年3月6日,红二、六军团进入彝良,活动在彝良、威宁、赫章、镇雄四县边界一带。3月8日,国民党樊嵩甫纵队向红军逼进,红二军团4师和红六军团16、17两个营回转到以则河、法冲一线设伏。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红军兵分三路,从二、中、右三面包抄。战斗从佛晓打到下午六点结束,击毙和俘虏了2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樊嵩甫逃跑。3月16日,红二军团直属队和第6师由可乐进入威宁大街,第4师、第5师由可乐进入威宁的辅处、天生桥。3月17日红六军团算三次转入云南彝良奎香后,经仡佬河对面的偏粱子和二道岩进入威宁的云贵桥边,驻扎在云贵两省交界的仡佬河两岸,此时驻辅处河两岸的红二军团围剿地主管佩生家,搜出长枪10支,把粮食、财物分给老百姓,驻兴隆厂的红军已没收地主赵清和的苞谷四五石,留少部分喂马,其余分给老百姓。驻在大街及附近的红军也把几家大地主的粮食、财物没收给老百姓。
辅处街上的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说,当年红军经过辅处街上,地主管佩生早就逃之夭夭,红军战士在辅处坝子的大河上架起一座浮桥,络绎不绝地通过。红军在辅处对穷苦人很好,人们记忆犹新,一些红军在老百姓家中卖粮食,使用的是红军的纸币,有些人家还收藏着,后来找不到了。
——红军坟的传说
在风光旖旎,乌江北源的兴旺村的一座山头上,有一座外形与当地风格差不多的坟墓,这就是辅处有名的“红军坟”。
1936年3月,红二军团经毛姑、可乐进入葛布、辅处,在辅处境内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巧妙周旋。红军深入群众中,与当地的彝、苗族等群众打成一片,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理念,使革命的火种在这一带生根发芽,红军的行动使当时当地的地主阶级和反动派恨之入骨。于是,在一个天高月黑的日子,一位红军干部在辅处营塘、兴旺等村寨一带做工作的过程中,其中一红军干部被营塘村反动分子杀害于该村罗家岩洞附近。
后来,四清运动的时候,有群众反映才被清理出来,乡政府将其遗骸迁葬于兴旺村。每年辅处的一些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去扫墓,缅怀先烈。
——匪首苏登云在辅处的沉浮
解放初期赫章大匪首苏登云,原名邓明清,原籍云南省镇雄县牛场坝人。其父死后,母改嫁于赫章安甲乡安甲明的付保长苏正卿,随母到苏家后,更名为苏登云。据说苏登云秉性多疑,枪法准,跑得快,他还有飞毛腿之本领,裤脚张开一仗八尺,跳崖若撑伞一般就飘然下去。
解放前,苏先在威宁属于陶永忠(绰号陶包兜)部下当班长。陶被毕节专员刘鹤呜逮捕枪毙后,队伍失散,苏拖了步枪二支,转到辅处投靠曾任过国民党县长的管佩生家当队长。后因管欲借机夺苏的枪支,被苏察觉,带着枪支,脱离管家,来到开嘎自修碉堡,另立山头,聚众为匪,日抢夜劫。
&一九五二年元月六日,可乐区葛布乡召开贫雇农代表会,部份代表晚上住在高明亮家和刘华清家,苏登云知道后,从屋外将房门反扣,用枪朝门内射击封锁,放火烧房,民兵队长高明亮等十七人牺牲,高、刘两家住房二幢被苏匪烧毁,全部家产化为灰烬。十四日,苏匪在恒底与可乐交界的石板湾抢劫行商五十多人.审至开虽村时,我军分区侦察排两个班前往围剿。发生激战,苏匪被击溃,分两组逃窜,我班长赵正芳、战土张正伦英勇牺牲。这就是震惊乌蒙的葛布惨案,土匪苏登云残杀了土改工作干部十七人,解放军两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与民为敌终灭亡。穷凶极恶的匪首苏登云和其他土匪终于在人民战争中,于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六日在六曲河菱角塘被活捉,次年在毕节枪决,结束其罪恶的一生。
下马田背后的凄美爱情
——《絮语乌江源》之七
从辅处乡的兴旺村到营塘村,有一条狭长的长约一公里,宽大约五十米的冲子去可乐。从可乐方向而来,走路的话从这条路是最近的,在乌江北源兴旺龙井向右成九十度掉头往威宁方向。在营塘村进入冲子的路口叫做“下马田”,到兴旺村与开嘎村接壤的开嘎垭口叫做“上马田”。上马田和下马田,是古代乌撒官道必经之地,虽然今天财铁油路(财神镇到铁匠乡)不经过两个地点,但其中蕴含的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马,是古代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黔西北一带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因为这些地方为大山阻隔,没有什么像样的大路,除了奢香夫人修筑的驿道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山路。路的简单,意味着地方发展的缓慢。而辅处兴旺龙井这一部分或者这一段距离却有着“下马”、“上马”的曲折,说明了这里以往曾经交通要道的作用和应有的辉煌。因此,古代能够在交通上是骑马的,除了官府的官员,有钱的商人之外,就是世代统治乌蒙山区的乌撒政权的土司和后来的土目了。所以,这个“下马”的开始和“上马”的结束是正对官府大人、有钱人和土司土目阶层的,老百姓则顺着官道或者其他小路自由而行走南向北。“上马”、“下马”,说明这里曾经是交通要道或者是物流比较兴旺的所在,也说明辅处绝不会是今天这样的边缘和封闭。
“田”,是实在的也是物质的。尽管今天看来,上马田和下马田已经全部被改造成土地了,是生产包谷、洋芋,以及烤烟、魔芋的土地。但我们相信,至迟在清代中期,这里一定是森林覆盖率很高,水草丰茂的鱼米之乡。首先,这里的海拔较低,在一千六百米左右,能出产水稻,土地平整,好种田,与之相距五公里左右的辅处坝子,至今依然是种植稻谷的田坝。其次,这里水资源丰富。下马田和上马田之间,一个下游一个上游,是兴旺龙井流经的地方,这水一直流淌,灌注到乌江到长江。第三,这里有种植稻谷的气候条件。这一点如果人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体验一下。辅处和可乐基本上说是没有雪凌的,这一点使我明白为什么几千年前的汉王朝为什么会在这里建汉阳县的原因。气候条件、水资源是重要的原因。
从字面含义来看,我们基本上了解了这两个地名的含义。那么,是谁,要修订这样的规矩?是谁,竟然有这样的威信,使人们特别是显赫政要和达官贵人地方名流要在此毕恭毕敬地“上马”和“下马”?存此疑问,在民间传说中,附近的一些群众谈到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解开疑团。
古代的西南乌蒙山区,有四大土司政权,即人们常说的是乌撒盐仓府,昭通乌蒙府、大方水西府和宜宾芒部府。其中的乌撒盐仓府家,其主要的活动地点和中心地带,就在辅处和威宁的盐仓一带。而途经辅处的官道,是从盐仓府到其他几个地方的交通要道。
某年,盐仓土司的公主外出经过这里,来到乌江源的兴旺龙井边,她喜欢上了兴旺龙井一带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于是决定在这里游玩一段时间,当地的许多彝族青年男子都来找公主对歌,其中一个小伙子的歌声获得了公主的芳心,小伙子告诉公主自己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儿子,但是公主问小伙子是哪里人,那个小伙子却没有说,当地人也不知道小伙子是哪里的人。按照土司政权制度,公主是不能嫁给和自己身份不对等的穷人的孩子的,但是公主却管不了那么多一心要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结果当盐仓土司强行带走公主的时候,盐仓土司骂道,你是我们盐仓土司家的金枝玉叶,在这种烂地方谁配得上你呢?你不走也得走,你不走就让你在这里守这方山水。这话说过了之后,人们看到,兴旺龙井的水突然变得浑噩起来,而且立刻起了大风,卷席起盐仓土司一行人好几十米远。盐仓土司以为遇到怪物,带走盐仓公主之后,就安排布摩先生做法,在兴旺龙井的上面盖了一座盐仓庙。庙盖好之后,兴旺龙井的浑水成了血水流淌,还听到山体中有痛苦的哼叫声音,而盐仓公主则神情恍惚,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口中胡言乱语。盐仓土司没有办法,就让家丁随着看让她自行散心,结果盐仓公主来到兴旺龙井边,她在井边哭了三天三夜,那血水逐渐减少,继续哭了三天三夜之后,血水没有了,只有浑浑的水,再继续哭了三天三夜之后,兴旺龙井的水终于清亮了。这时候人们发现,盐仓公主的一只眼睛失明了,同时在龙井水中出现了许多数不清的只有一只眼睛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人们都说,这些鱼儿就是那个和盐仓公主对歌的青年的化身,也有人说,这些鱼儿是盐仓公主对钟情青年因为自己而失去生命的补偿。
公主心灰意冷,便在盐仓庙里出家了。盐仓土司问公主有什么要求,公主说,在我居住分附近,穷苦人可以随意走动,但是官家和骑马的老爷必须在前面的坝子尾巴和后面的坝子顶头走路,不许骑马惊动我。盐仓土司觉得亏欠女儿,就下令按照公主的要求让所有经过这条官道的达官贵人按照公主的要求下马和上马。后来,盐仓公主就埋葬在兴旺龙井背后的山上。后来时间长了,人们就把这两个地点叫做“下马田”和“上马田”。
不管真相如何,当地人们都知道,兴旺龙井也即乌江北源的水中,确有一种独眼鱼,谁遇上这种独眼鱼而且心存不敬,他就会遇到灾难,这一点解放后也有人遇到过。当地人还传说,自从盐仓土司下令之后,不管什么级别的官员和多么有钱的财主,只要经过这条官道的,如果不在下马田下马,在上马田上马,不然回去后官员丢官财主失财,而且十分灵验。
山坳上的百年教堂
——《絮语乌江源》之八
4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再过四天,就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了。如果我们不说,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或知道也不容易想起,在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在森林葱郁的葛布教堂对面,在松树长青的半山上,长眠着一个来自异域他乡的女传教士。阵阵山风吹来,吹开了那些令人缅怀的往事。
葛布教堂,是赫章县辅处乡境内的一个旅游景点,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经是乌蒙山区苗族基督教信仰的发祥地,一百多年前,基督教在葛布生根发芽,留下了今天的许多文化文物。这不,葛布就有这样几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一是学校有操场而没有球场,学校的操场是以前葛布教堂的地址,而相距50米左右的葛布教堂却有一个球场。二是葛布的传教式别墅。这幢别墅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依然完好如初。在方圆村寨还是少有的大型建筑,别墅下面还有一片马尾松。三是这里留下了一个女传教士永远的影子。从现在的葛布教堂向对面看去,墓就在与教堂成一条线的对面的半山腰。
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触摸葛布教会在乌蒙山区留下的文化遗痕,我们触摸这些文化遗迹并不是因为我们信仰它,而是在对一个时代进行祭奠,对一种意识形态与一个民族的突然碰撞产生的辉煌和辉煌结束后留下的困惑与思考。我们特意登上女传教士长眠的半山。她,人们都叫做艾师母,其实因为她是传教士艾文斯的妻子,所以叫做艾师母。随着1949年天安门上的宣布,传教士归国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她,却在这里守候了60多年啊,她孤单吗?她沮丧吗?她无奈吗?这个叫艾师母的金发女郎,她为了什么呢?为了她的信仰,她到这里来,并且很年轻,是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到来的,我想,除了她的信仰之外,还有的,是她对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怀有的深情。那时候,葛布,或者葛布代表的乌蒙山区的苗族村寨及人们,是急需要一种文化的渲染与提携,而她,正是这样的人。
我们来到她长眠的地方,缅怀这个坚强的女性。只见她的坟前,芳草萋萋。这是一所很特别的坟墓,很特别的碑。墓的两边是用青石竖着围成的长方形,上部是碑,这碑立的位置与本地的位置恰好相反,碑也于地方上的不同,它高约半米,看起来是一个国徽型,底下是一个梯形,上面是一个圆,碑文就刻在圆里面,碑文是用英语、中文和苗语三种文字写成的。从圆后面的纹路可以看得出,这块碑是被打碎后粘合的,从当地人的口碑中证明了这个事实。墓室内平的,也不像当地人一样坟头矮坟尾高。这个坟墓充满了异国情调,它和它的主人的往事,带给我们无限思绪。
和风轻吼,松林仿佛为我们诉说着什么。山上的山茶花开得很娇艳。在眠者的墓前,不知什么人已经在碑下献了许多山茶花。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山上摘了几束山茶花,献在碑下。并在心底祈求和平与爱永远伴随着我们,伴随着世界。我想,这也许也是这位女性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她长眠的意义所在。
编辑:网站管理员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信息 [04-10][02-25][06-16][05-03][04-23][04-23]
& (02/02)& (02/02)& (02/02)& (02/02)& (02/02)& (02/02)& (01/29)& (01/29)& (01/29)& (01/29)
& (07/12)& (07/08)& (06/18)& (06/16)& (06/16)
&[227721]&[70195]&[59135]&[59104]&[37494]&[35502]&[33086]&[23093]&[18238]&[18152]
& [11/02]& [01/23]& [06/18]& [06/08]& [06/07]& [06/06]& [06/05]& [05/23]& [05/23]& [05/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江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