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池姓村庄中仙哪个村落是苏姓的

政区建制 当前位置:&
中仙乡行政划分
来自:县政府办公室 编辑: 点击:896 时间: 16:58
华口村概况
  华口村位于尤溪县的南端,中仙乡的西部,距尤溪县城58公里,距中仙乡政府21公里。全村土地18.85平方公里,村落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1亩;总人口1625人,440户;辖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海拔410米。  华口村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家庭畜牧业,芦柑种植500亩,质优味甜,油楂种植2000多亩。烟叶种植和劳务输出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烟叶种植1800担,劳务输出300多人。2012年工农业总产值211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47万元,工业产值764万元,人均纯收入4559元。  华口村有二条河流在村中心汇合,辖区内建有4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有丰富的黄金矿、白银矿及高品位的瓷泥等贵重矿产。传统工艺有:铸锅工艺,从制造模具到铸造技术,从清嘉庆年间一直流传至今还有传人。陶瓷业以烧造祖瓷为主,如酒缸、酒瓮等烧制工艺,始于清代中期。有千年古树“油杉王”,现列为县级保护树木,已挂牌保护。还有红豆杉、罗汉树、楠木、红樟树、乌樟丝,以及俗名叫“黄楮木”等珍贵树种比比皆是。  有旅美爱国侨商刘炳麟先生捐资构建的华口小学—恩美楼。群众集资重建的龙兴宫,还有清代的古民居,炉头厝,以及清代山寨地形险要,实是叹为观止。  全村周围风景秀丽,东有人形尖,文雅清秀,西有鹿角岐、峭壁悬崖,南有明山湖景点,湖光山色,景色怡人,以及寺庙巍峨,清凉净地,亦有十景之称,列为三明名胜。北有马尾岐,山势磅礴,是天然林木,蕴藏着大量的珍奇树木,更有唐初就显名的“石狮岩”和“白玉涧”,传说闽王王审知来明山修道路过此地,无法前进。当时有诗为证“险峰万仞云天,峭壁悬崖住野猿;更有飞流白玉涧,舟车人马不能前。
华阳村概况
  华阳村位于尤溪县东南部,中仙乡东北部,距县城65公里,距中仙乡政府31公里,海拔850米,东南与吉安村相邻,西与文井村接壤,西南与岭下村毗连,全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其中五华里外的就有下岐、上际洋、渔洋、墓兜等四个自然村,有12个村民小组,808户,2842人,有通往尤溪县城和永泰县公路及通往乡政府的环乡路。  华阳村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副业、手工业,其中编棕衣、制棕床、弹棉被等传统手工艺在闽北诸县素盛名,至今尚有村民专事为生。近半村民携妻带子外出务工经商。2012年工农业总产值268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899万元,农业产值178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259元,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华阳村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管理不力,山无草木,生存环境遭严重破坏,近几年,大力植树造林,青年人大量外出,生态得到较好保护,村民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  华阳村下寨土堡,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始筑围墙为堡,城堡式古建筑,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山门、中堂、后堂、堂与堂之间有天井,内有大小房间200余间,有射击孔,了望窗,是当地众为防匪,防盗而修筑的集军事防卫、住宅、生活为一体的古建筑,是我国民间,自我防卫建筑形式之精品,堡体围墙,厚为3米,墙基用较规模的坚硬毛石垒砌成高5米,形成十分牢固的“台基”大门用坚硬的木头包以厚铁皮开在墙体中线上门调券顶上凿有多个不同角度的了望孔,遇有外敌入侵时,可利用观察孔击退来犯之敌堡内有良好的生活设施和防卫、防火功能,是具有浓厚的时代文化内涵。  华阳村古今名人:曾出过吴世裕、吴世闌、吴世枢、吴元绚等历史名人,现有酒泉卫星发身中心副主任于本城将军。
吉安村概况
  吉安村位于尤溪县东南边陲。东面与永泰县接壤,西连华阳村距县城78公里,北面与闽清县后佳乡相邻。友溪自然村是村部所在地。现全村人口1258人,363户,辖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55975亩,村落面积约3平方公里。前坪自然村是中仙乡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住有蓝姓畲族100余人。  吉安村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32354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000多亩,被三明市政府授予“十佳毛竹村”的荣誉称号,县领导美其名曰“浙江的小安吉”。近年来,竹农加工竹地板、笋干、罐头,毛竹已成为吉安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吉安村原木产量居全乡之首位,且名贵树种繁多,红豆杉、水杉、罗汉松、银杏等大小树木仍依稀可见。林中还有不少红菇、蘑菇等。  吉安村交通状况得到改观,村内主干道八公里路面已硬化,通永泰公路一条98公里,华阳至中仙环乡公路经过全境,大小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村民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工农业总产值1864万元,其中工业550万元,农业1315万元,人均纯收入4624元。辖区内有后亭溪1级站等3座水电站,近年来,水电、种植、运输、加工等行业不断发展。  吉安村山势连绵起伏,景色奇丽,景观资源丰富。闇亭寺是尤溪县东南边陲的著名古刹,闽中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游览区。位于海拔240米倒流溪畔的闇山,全寺面积2340多平方米。县誌记载“相传卢公祖师显圣亲栽云”。寺内佛像众多,栩栩如生。有大小石刻,名人画,甘露泉、藏经楼、钟鼓楼、放生池,翘檐画栋,瑰丽无比。来自尤溪、永泰、德化、大田、闽清等县的香客,纷纷前来朝拜,热闹非凡,是吉安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触天仑海拔1215米,是中仙乡的最高峰,三面小丘环绕,地势辽阔平坦,方圆约2平方公里。东面从山顶直伸至山脚,在峰顶眺望,四面山峦尽收眼底,景色异常壮观。友溪自然村水尾有一座明代石拱桥、虽几经沧桑,仍完好无损。后亭溪水库是近年新建的一座中型水库,碧波粼粼,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水坝雄伟,吸引众多游人观光。下游五级电站,装机容量13600万千瓦。距水库下游2公里有一处龙门潭,两潭相依,一高一低,上潭小,潭水极深,呈瓮形,四周石壁江光滑,溪水冲水潭中,发出闷雷似的响声,景色神奇异常。
剑溪村概况
  地处戴云山北部山脉,盆地面积850亩,土地面积14.43平方公里,村落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629人,436户,辖下大麻,寺坑两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55亩,林地面积17326亩。  交通便捷。733县道过境全村,为中仙至尤溪必经之路,至尤溪城关48公里,至厦沙高速下川互通口25公里,至中仙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国家重点大工程向莆铁路在该村设立货运站。  地下矿藏丰富。有金、煤、铅锌、铁、铜、石灰岩等,石灰岩储量达5000万吨。从天公岑旧金洞穴发现的遗物可知,元代就有人在本村开采石灰岩。窑烧石灰也有数百年的历史。  立地条件较好。水源充足,河流绕村而走,四面环山,建有剑溪水电站。土地肥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林业资源丰富,毛竹林面积5000多亩,竹质优良。  经济状况良好。村民以农为主,靠烟叶种植、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毛竹经营等增加收入,输出劳务100多人。2012年全村总产值211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58万元,农业产值1359万元,人均纯收入4541元。县乡正以该村为中心,建设万亩临港工业园区,20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开展中。  人文景观。65座钢混结构的村新居,错落有致富有时代气息。连接东西两边的下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该桥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跨度25米,高度15米、宽6米、桥厝8进,整体结构科学、合理、浑然一体,古朴典雅,体现也高超的造桥艺术。村中两颗杏树、两颗红豆杉,树型巨大,均有两百多年树龄,生机勃发,为树增色。据记基遗址孝证,远在一千年前,就有人在剑溪村繁街生息,源远流长。现住有林、汤、苏、阮、王、蔡等氏后裔。村民和睦相处、朴实善良、崇尚教育。清朝时贡生林逢春祖孙三代孝中秀才“三代秀”的美名代代相传,现大专以上毕业生达一百多人。
苏峰村概况
  苏峰位于中仙乡中部,海拔700米,全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现有604户,人口2156人,土地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92亩,林地面积19727亩,现有水泥公路通往中仙,全程4公里。  苏峰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副业,其中尤以木匠工艺称著。特产有番薯、油楂(茶油)和以质优、秀美闻名乡内外的家庭手工草编产品“苏畲席”。村民安居乐业,生活逐年富足,主要靠烟叶种植、畜禽养殖、油楂、芙蓉李等经济林经营增加收入,劳务输出也是重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人员300多人。作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联动村,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2万元,其中农业1701万元,工业50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641元。  苏峰村境内的莲花峰(海拔1005.2米),傲立苍穹,景色怡人,是中仙乡境内的名山之一。苏峰始祖郑达公于元朝年间(1271---1294)自德化县水口乡淳湖村迁入苏峰定居繁衍,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苏峰村民历来以勤劳、勇敢著称,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村里的祠堂、古庙、古井、古民居与民歌、庙会、狮灯舞、民间传说,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村中的古树群柳杉已列入县级保护名树;古建筑下桥厝(建于元至正五年,即1345年)独具风格。元霄节的狮灯舞会,三月三的“玄天上帝”庙会,村民“徒手打虎”的故事,古代“进宝状元”的传说,轰动邻里,流传至今。
文井村概况
  文井村位于尤溪的东南部,距县城63公里,离中仙乡政府34公里,海拔830米。村部东南面与华阳村相邻,西面与长门村接壤,西南面与双溪村毗连,东北面与汤川乡交界,海拔830米。全村由下井门、山美、坑底坂、双坑、文坑洋、彭溪六个自然村组成,有20个村民小组,864户,3033人,土地总面积22320亩,其中林地面积16060亩,耕地面积2302亩。交通较为便捷,每天通往县城的班车有4个班次。  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木工、砌石、弹棉被、建筑等副业,尤以石匠著称,足迹遍及闽西、闽北以及浙江、江西等邻省诸县。201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2632万元,其中农为产值1905万元,工业产值7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72元。  距村部8公里有一座库容1030万立米、坝高61.5米的双剑潭水库,开发四级水电站。全村尚有名木古树6株,其中3株秃杉,树龄均在500年以上,胸径为2.5米以上,树高30余米,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创办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井门小学,现改为文井小学,是中仙乡最早的一所中心小学,当时中仙乡内及附近村的学生,均到此上学。1978年秋,在文井创办尤溪县文井初级中学,面向长门村、文井村、华阳村、双溪村的学生招生,学生数最多时近700人。  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的彭溪天后宫,至今已有670多年,境优景美,匠艺精湛。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的文明桥,与天后宫融为一体,特色独具,是游人赏景观光的好去处。这两处景观,已被尤溪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井村在明洪武初,荐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的吴谦,任内不畏权势,仗义执言,为民作主。吴谦病卒后,当地官员和百姓深为怀念,将其灵牌送进城隍庙时加祭祀,并以诗挽之:“一封朝奏动雷霆,死后精忠贯日明;惟有所昌桥下水,四年鸣咽为先生。”在南明隆武元年,被授为省督粮奉议大夫的吴函耀,因保驾有功,又被授以郊社之礼并赐袍加身。任职期间,他力主扶明抗清。在他保驾南迁时,其弟吴可融(武庠生)仗恃武勇,企图谋反,吴杀之。清初,吴退居故里,办塾馆、兴教育。去世后,省按察照厅批立明宦吴函耀墓碑。解放后,本村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50多人,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13人,高级技术职称15人,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8人,科级干部40余人。
西华村概况
  西华村位于尤溪县东南部,与德化县相毗邻,距尤溪县城54公里,离中仙18公里,村土地面积16.69平方公里,村落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254多人,876户,18个村小组,是中仙乡人口第二大村。林地面积17585亩,耕地面积2613亩农田,土壤肥沃,是尤溪产粮区和三明烟草基地。  西华村地盘平洋如“人字形”、一条河流婉转九曲、绿柳两岸、一条水泥硬化道路横贯全村,东边有“尖美崎”山峰。螺峰叠翠、秀如花峰。西边有一座列人间仙境“明山湖”,山巅有天然湖、圣王琳宫,是古人王审知隐居修炼之地。  西华村历史悠久,世世代代都有人类生息繁衍。西华村人才济济,多才多艺,历史名人有清朝顺治、嘉庆、同治年间三进士,分别为:严自泰、郑秀凤、陈文辉,有钦赐“进士、名高太府”匾。知县、知州6人,文武秀才300多人。西华村在文化上,古人名医郑国器医号寒舍,人称半仙,有起死回生之术,银针救妊之传,草煎汤去寒热妙方,世代相传。汉剧戏团和木偶剧,在清、明及现代时期常在省内邻近几个县演出,于八十年代获尤溪地方戏誉奖。  古建筑有陈氏聚奎华,结构如棋盘,界河清,雄伟壮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严氏中安宗祠,列入中国宗祠史册。  西华村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多种经营,以“一烟一稻”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年均种植烟叶面积1300多亩,总产值300多万元,是中仙乡烟叶种植第一村。近年来,上级投入该村烟基工程建设、土地平整项目数百万元,为该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4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27万元,工业产值917万元,人均纯收入4512元。  西华村山庄秀美,文化悠久,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温度适宜,可发展种植、养殖和各种企业加工。东西两侧“尖美崎”、“明山湖”两座秀峰,素有尤蟠虎踞之美称,是旅游观光胜地。望各界朋友海外侨胞、企业家到实地堪察开发和发展。
玉溪村概况
  地理位置:玉溪村位于中仙乡西南部,东面、南面、西南面与德化县杨梅乡交界,中仙至德化公路穿过全村,距尤溪县城62公里,离中仙乡政府仅6.5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土地面积11.36平方公里,村落面积2.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为972人,256户,九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以毛竹、松脂、果树为主,全村电视普及率为96%,固定电话普及97%。  特产与资源:全村林地面积14318亩,其中马尾松母树基地为750亩,毛竹林4000多亩,竹笋是玉溪村特产、个大而质优,是市级“十佳毛竹村”之一。年产竹量近20万竿、春冬笋10万担。其它杂竹如:石竹、鞭竹、黄竹、四角竹、箭竹遍布山峦。竹林以外的山野以松、杉为主,夹有杂木,尤其是红豆杉星点山峦,红豆杉野生树苗在林间拾手可得。除此之外,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有大量大质优硅钙矿、有煤、铅锌等。  村内企业:现有私营股份电站一座、机砖厂两家、竹制品厂一家,年产值近1000万元,货销南方各省,现有工人数十人。私种桔、梨桃园数片,年产柑桔近千担。  人文景观:村中古留遗迹,现存有福兴宫和石峰寺,石峰寺位于玉溪村西北的十字峡的山峦中,交通方便风景优美。原始建于清朝光绪癸未年,后因战乱烧毁,现在正在筹建,有望热心公益者义助重建。除此外尚有,仙亭两座,观音亭一个均已毁坏仅留遗址。据族谱记载在清朝中后期,林中出有贡生1人、秀才5人。贡生蒋大桂在清道先癸已年六十二岁到省考贡,须回票饷回村竖祈。蒋宜枢、尚班、土芹一家三代中秀才。  经济发展:该村实行多种经营,除毛竹林经营、竹笋加工外,山地鸡养殖、茶叶种植初具规模,2012年山地鸡出栏10万只,工农业总产值1721万元,人均纯收入4563元。
安宁村概况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安宁村位于尤溪县中仙乡东部,东面和南面与永泰县长庆乡、盖洋乡接壤,西面与吉华村为邻,北面与吉安村交界,安宁自然村是村部所在地,村部距中仙路段18公里,到闇亭寺9.5公里,2007年底进村公路全部水泥硬化,交通甚为便利。  村落与居民:现全村有人口937人,275户,下辖安宁、岐后、室院、田坑、岐尾、际头等六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9262亩,毛竹林面积4000多亩。  村风村貌:全村境内层峦叠翠,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这里民风质朴,百姓勤劳肯干,热情好客,崇敬孝道,安居乐业。  建筑景观:安宁村民居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多以土、木、砖瓦结构民房为主,筑于上下两层,都用杉木板筑房间,有冬暖下凉之功效。  物产经济:该村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约65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村物产丰富,特别是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既有人工林、天然林,又有原始森林,林中还蕴藏着多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植物有:红豆杉、香樟、杜仲、红菇、蘑菇等,动物有:野山羊、穿山甲、华南虎等)。同时还盛产毛竹,竹林面积达4000多亩,年产毛竹近18万竿、春冬笋9万多株。经济林主要种植芙蓉李和油茶,芙蓉李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永泰李干名优产品就是从这里收购制作,油茶林种植面积800多亩,这也是我村农民主要收入的一部分。2007年底,部分村民投资兴建标准化茶园一座,面积600多亩,规模经营,掀起全乡农民茶叶种植热潮。  经济状况: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该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31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49万元,工业产值466万元,人均纯收入4439元。
长门村概况
  地处闽中腹地,座落在著名的戴云山东南坡上。地质属中生界朱罗系上统长林组,地形属东南丘陵类型,位于东经118030,北纬26030之间,村部所在地海拔900公尺。村内阡陌垄亩,沟壑纵横,多数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序。山明水秀,溪涧流水淙淙,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山乡。  长门村是中仙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1041户28个村民小组,辖3个自然村。人均耕地面积0.62亩,人均林地面积不足4.5亩,在全乡中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相对偏少,但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突出,各行各业能工巧匠众多,建渠工程技术工人尤甚,特别是祖传砌石工艺技高一筹,技艺精湛者比比皆是。  这里离尤溪县城56公里,离中仙乡政府31公里,离京福高速路大洋中互通口40公里。村内有环村水泥路和通往农家水泥路,交通十分便捷,多种通讯网络覆盖全村,通讯方便。  长门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生活条件极差。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狠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收入来源增多,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先后投入500万元资金修建6公里进村主干道、3公里环村道、8公里入户路;投资20万元建设人饮工程一项;投资20多万元建设新村部一座,并配备了较好的办公设施,建立“农家书屋”一家;投资100万元筹建长门卫生分院,解决看病难问题。发展辣椒等反季节蔬菜种植、油楂种植、毛竹种植,大兴植树造林,改变立地条件,增加村民收入;全村输出劳务1000余人。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16万元,村财收入64万元。  长门村古时属闽越国领地,很早以前就有先民在此休养生息,过着农耕生活。目前居住在这里有三姓居民,同属汉族;其中陈姓始祖陈恒郎公于民国时由长乐县昆田迁来此地肇基于长林自然村;邱姓居民之始祖国栋公于南宋时由本邑清溪福廷坑开基上云自然村,建基立业,为子孙立下万世无疆之福,其后裔在上云自然村建有祠堂祭祀纪念;张姓居民入闽始祖睦公八世孙效力公于宗理宗时迁尤溪二十都(今为尤溪县汤川乡)下林张厝壑,后移住腾村,(今汤川乡赤墓村腾村自然村)是为腾村祖也,效公生子仪凤,凤生孚祖,孚祖公先移住郑厝(今汤川乡三村)张厝塆,其次子太二公开基长林,是为长林张氏始祖。孚先公由腾村开基上井门自然村是为上井门张氏始祖,两支张氏后裔后得其技技秀发,节节馨香;二支张氏后裔在长门村分别建有各自的祠堂,千秋祭祀。  长门村现保留有明清时代古民居30多座,基本保留有古色古香原貌,特色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旧祠堂和按原貌在建的旧祠堂,雕梁画栋,飞瞢跷檐,气势宏伟,十分壮观,远近闻名。祠堂“桂花堂”被《中国祠堂大观》收刊记载,成为闽中名祠。村中保留有许多极具文物价值的旧石拱桥,历史悠久,如上云自然村后厝水尾的石拱桥和长林石牌桥,造型典雅,坚固耐用,极具匠心,上云后厝水尾桥建于宋代,原有上下两层,上层建有桥厝供人行走,歇息,下层用块石与乱毛石干砌成供牲畜通行,独具风格,后由于年久失修,上层已毁,只剩下层,长林石牌桥建于明代,用乱毛石干砌而成,至今无损坏,坚固美观。旧时匪患频繁,乡民为了防卫,修建了许多土楼,目前保留完好的有著名的“磐石堡”土楼,这些古建筑造型精美,设计科学,坚固耐用,充分体现旧时工匠高超的建筑艺术。  西南面著名的象鼻峰仙亭是长门标志性风景名胜古迹,古县志记载曰“大象鼻山,在二十一都,奇峰独耸,峰顶有石,面平如床,方八丈许,上复以亭,东附德邑九仙女山,西望剑门庵,群峰独秀,一目了然”。西北面的梨壁山顶旧山寨遗址和山上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村中的庙宇“灵枢殿”和“凤山宫”古色古香,四周绿竹环抱,古柳杉庶天敬日,庙下流水淙,环境清幽。上井门公路边的“龙兴宫”香火鼎盛,这些都是村中集宗教活动和误乐休闲的好场所,终日游人络绎不绝。受国家保护的后园古柳杉原始群落,树高冠大,郁郁葱葱。感谢先人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门村海拔高,环境好,无污染,具有生产仅季节蔬菜的良好条件。长门茶叶色味俱佳,制工精细,堪称茶之上品,众多顾客商人都慕名争相购买。芙蓉李果大味佳品质好,深受顾客好评。
东华村概况
  东华村位于中仙乡西部,距乡政府15公里,西通坂面,距城关50公里;南邻泉州,与德化接壤;北连台溪,与际坑仅隔一重山,约5公里之遥。相邻间均有公路相连,每天从德化至尤溪,从中仙至三明,从中仙至城关,共有5部班车往返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村落面积19.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达2939多人,804户,辖6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住有严、施、陈、林等20多个姓氏,全部为汉族。村部所在地是一个有3公里长的高山盆地,村中水泥路一线贯穿,加上路旁错落有置的村部、学校、古刹、名祠、居民建筑群,使白云深处的偏僻山村,呈现出一派神秘的“世外桃园”景观。每当夜幕降临,十里长街闪烁的灯光,像一条洁白的银河与眨眼的星星交相辉映;从各居民房隐隐传来的电视、卡拉OK声,犹如与仙乐媲美;马路上车水马龙,男女老少悠闲信步,静溢着祥和温馨的气息,节奏喧闹的氛围,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  村里的经济虽不富有,但村民们都能凭借着上天恩赐的肥沃土壤、充足水源、耕种水稻、种植烤烟、经营山林毛竹、木材、水果、茶叶。地下矿产蕴藏有金、银、石灰石,建有采矿基地和石灰厂,昌辉煤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境内,是尤溪建安水泥有限公司原料主产地。  村有小学一所,片区初中一所,有就近入学的九年义务教育条件,为村民文化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研究生5人,大学生100多人,出国深造1人。丰厚的文化阵容,为家乡营造了重视教育的氛围,高素质人材布及全国各大城市,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家乡增添了荣光。  近几年,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村部盖起了崭新的楼房,小学添建了综合性大楼,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在规划区土地上,居民房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灵巧的设计、合理的布局、村貌焕然一新。上级投入600多万元进行烟基工程建设和土地整理,年种植烟叶1300亩,农民创收300万元。村级干部精诚团结、热心工作、无私奉献,带领广大村民在生产发展上引领,在文明建设上导航。出色的成绩不仅赢得村民大众的口碑,而且多年得到上级政府的嘉奖:市“毛竹生产十佳村”乡“先进党支部”、“烟叶生产先进单位”、“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7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779万元,工业产值990万元,村财收入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1元。  东风劲送扬帆远、华轴长抒接云高。东华村的发展犹如一朵奇葩,绽放于高同之上;东华村的未来洽似一颗明珠,璀璨在边陲之巅。
华仙村概况
  华仙村位于中仙乡中南部,东面与吉华村交界,南面、西南面、东南面与德化县水口乡、杨梅乡和永泰县盖洋乡毗连,西面与中仙村、上仙村接壤,北面与苏峰村为邻。下村自然村是村部所在地,有中永公路经过,距中仙2公里。  现有村土地面积为45870亩,是中仙乡面积第一大村,林业第一村,人口总数为2753人,733户,辖下村、徐州、岩架坪、前坑、下洋、华山上、际头尾、上坂、豪帛、溪塍等10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  华仙村地处戴云山脉北段,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约640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村耕地面积2424亩,林地面积41102亩,其中毛竹林面积8000多亩,盛产水稻、毛竹、笋干、松木、杉木、松脂、李子等,特产有银杏、红菇、香菇等。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金矿、煤矿等。境内有后亭溪和中仙溪流径,建有后亭溪流域三、四级和际头尾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6千瓦,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工业方面以竹木加工业为主,现有三星竹木制品加工厂等多家企业,是中仙乡工业带。  华仙村位于秀美的太华山北麓,山清水秀,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太华山,又名大帽山,海拔1107米,位于华仙村境内。远望山巅巨石似帽,登峰细览,山上有天然石厅,通天溶洞,洞顶泉滴如淋,别有情趣,更可以饱览明、泉福三市旖旖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下村蛇形山上的星佑宫。该宫又称“夫人宫”,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复建于1987年,没有正殿、钟鼓楼、天井、戏台、雕栏画栋,斗拱飞檐,吸引了众多朝圣、观光的人们。更有七千多亩竹山林海,郁郁葱葱,天籁之音,此起彼伏。林中,翠竹林立,遮天蔽日,清风徐来,凉爽至极,天工造化,令人叹为观止,实为盛夏消暑纳凉的理想胜地。  华仙村是第一批市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近几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路桥、人饮工程、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至山头项、际头尾、纪下洋等自然村水泥路,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山头顶的毛竹个大质优,建有多片毛竹丰产示范片,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效益;山地鸡养殖、油茶种植等初具规模。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360万元,其中农业2165万元,工业1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99元。
吉华村概况
  位于中仙乡南部,坐落在戴云山脉脚下和吉华溪畔,东面与安宁村交界,南面与永泰县盖洋乡接壤,西面与华仙村为邻,往西可达德化县水口乡,北面与吉安村、邻下村为邻,北极闽清县,距有“小鼓山”之称的闇亭寺仅有5公里之遥,中永公路贯穿村部所在地,交通甚为便利。  现全村有人口1362多人,367户,下辖吉华、上洋、嵩洋、白面等四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7.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88亩,林地22698亩。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平均海拔约680米,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海拔1127.6米的上湖顶林区有着原始的森林群落,郁郁葱葱,树下有珍稀的菌类:红茹、蘑菇等,也有名贵的药材:杜仲、金线莲等;林中还活跃多种野生动物,野山羊、穿山甲等,有华南虎在此间出没,堪称生物的聚宝盆。  吉华村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与特色民居相映成趣,风景怡人。这里民风质朴,百姓热情好客,崇敬孝道,安居乐业,秉承“萧氏”家风。  吉华村民居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典型的八扇房,楼上常建有围栏,屋前常筑有围墙。村落的村民多有桥亭、楼棚。敬山神,依山多有山神庙,其中上洋的仙妈亭闻名暇尔,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在此有迎花灯闹元宵活动。  这里盛产毛竹,竹林面积达5000多亩,建有十几处毛竹丰产示范基地。果园经济也初具规模,其中以芙蓉李种植为最,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这里的芙蓉李汗多味甘甜,许多蜜钱厂家争相订购。芦柑面积300多亩,板粟、柿子的种植也已成园成片。工业方面以竹木加工和笋业加工为主,吉华竹片厂和上洋的香芯厂为其中代表。  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铅锌、银、金等,大坪的银矿、铅锌矿正在开采中。  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88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11万元,工业产值772万元,人均纯收入4526元。
岭下村概况
  位于中仙乡中部,东面与吉安村交界,南面与吉华村毗连,西面与苏峰村为邻,北面与华阳村接壤。村部设在岭下自然村,有一条水泥路经江下接中永公路,到中仙12.5公里。现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有13个村民小组,有287户,988人,土地面积19819亩,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盛产毛竹,全村毛竹林面积2000多亩。该村重视科学种田,水稻亩产量高达1450斤,曾获县高产奖。  岭下村水利资源丰富,建有后亭溪流域2级水电站,投资1000万元的裕晟纸业有限公司依水而建。村民经营农田和毛竹、林产、芙蓉李等经济林外,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全村劳务输出近200人。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2万元,其中农业1701万元,工业501万元,人均纯收入4641元。  岭下村水尾有个灵龟亭,亭高3丈8尺,建在80多米高瀑布的悬崖峭壁上,据传灵龟亭始建于康熙6年(1666),到“文革”(1966)破四旧毁于一旦,于1991年村线幕捐重建,该亭占地面积100平方,亭内有供三位“马氏三仙”和“张圣君”四尊神佛象,整座亭宇庄严肃穆,亭貌焕然一新,重新生辉。到春天雨季时,站在亭下眺望瀑布,风景优美,秀丽俊伟,仿佛青云驾雾。  龙江位于江下村水头,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江今死江、活江、两江之间,有一厚2米,高8米悬岩,名曰:“龙嘴”。活江口小而腹大,其形如坛,上游遇到二级站坝头放水,水汇“坛口”倾泻而下,龙嘴吐出团团的雾,延伸百米,徐徐升空。死江如铁锅,水深碧绿,清澈明净。若逢上游木头由活江冲下,时而不见综迹,时而从死江冒出。  狮虎岩位于本村上庄自然的北面,海拔1000米,岩顶在战国时期“建有200平方的防匪寨,只有一条通道到岩顶,其它皆是岩石峭壁,向四周眺望风景迷人。在2002年岩顶建移动手机网络站,信号覆盖永泰盖洋、德化淳湖,使信息网络传送大江南北。从而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善邻村概况
  地处中仙乡西部,东临竹峰交界;西接东华、际坑相邻,南与上仙、玉溪相连接,北靠剑溪毗邻。总面积为28825亩(其中耕地1227亩,林地27512亩),共有溪坪店、山坑、前洋、后龙曲、车碓尾、龙门场等六个自然村。居有516户、总人口为1842人。是中海拔的350米的丘陵山村,一条水泥路贯穿全村,交通方便。土地肥沃,资源十分丰富,历为银杏、石灰、米麦油豆之乡(解放初期曾美名万宝山)。松杂竹杉满山皆是、金银铜铁遍地蕴藏。  全村境内层峦叠翠、山脉钟秀、绿水长流。尤其以龙门洞、深山双蛇会、笔架山峰等胜景名传,为前人呤诗作赋欣赏观光之要地,现有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群龙门场银杏群,现已成立古银杏园旅游开发公司,投资数十万元打造旅游精品。  善邻村特产银杏,银杏不仅有现实珍贵价值,而有悠久的历史意义,具有南宋附马卢人瑞在此炼银及“金头豆膈”安葬之说。银杏群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存142株银杏树(龙门场97株、山坑45株、溪坪10株)。其中一株杏王在山坑,树高16米、胸径101厘米、树冠如扇。银杏果实珍贵,可入药用,清凉解毒,防治癌症;树质优良洁白,可制作高档家俬;树叶可制作保健饮料。堪称全身是宝,利民益体。  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和无烟煤、石灰石等,石灰石储量极大,达5000万吨,是预筹建的20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原料主产地,境内有利盛矿业、宏鑫矿业、磊鑫矿业等数家选矿企业。  善邻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向莆铁路剑溪货运站3公里,向莆铁路最长的隧道戴云山隧道口在其境内,全村在万亩临港工业园区范围。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487万元,其中农业1512万元,工业975万元,人均纯收入4586元。
上仙村概况
  位于中仙乡政府所在地西面三公里。它东临中仙村、华仙村;西接玉溪村、善邻村;南面与德化县的和顺村相邻;北面是竹峰村。中仙至德化,上仙至剑溪两条县级水泥路从村中心相交穿过,东可达永泰、闽清直至福州;西经东华、坂面到尤溪;南可达德化、永春闽南金三角;北经剑溪、清溪也可到尤溪,离县城57公里。上仙距建设中的剑溪货运站10公里,是剑溪火车站东出的必经之路。  上仙村土地总面积9.4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1469亩,耕地605亩,总人口774人,204户,6个村民小组,下辖盖竹头、后龙隔、坑里、天坪洋四个自然村,是中仙乡第二小村。  上仙村开发于宋朝,民风淳朴,以老实勤劳著称。解放前,人们为了防御土匪骚扰,黄、谢、许、池等各姓在多处山头上建有土寨,有坑里寨、盖竹头寨、后垄隔寨和天坪洋寨,但这些寨都是只存遗址。相传后垄隔曾出正宫皇后,她叫皇帝构建的罗城山皇家古城遗址至今尚存,民间有一个非常美丽动人的传说。村北罗城山山顶的双凤寺和村南的五龙岩庙是远近闻名的宗教圣地。双凤寺居高远眺,四面群峰尽收眼底;五龙岩陡峭险峻,飞檐突兀,是闲遐旅游的好去处。  上仙村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和毛竹,尤其是七百米左右的海拔给上仙村毛竹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陶器是上仙的一大特产,生产的瓮、钵、盆、壶等各色陶器远销永泰、德化、闽清。传统的砖瓦生产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现在已有一家机砖厂,一家瓦厂。  尤溪建安水泥有限公司座落其间,所产的银杏牌水泥已通过ISO9002国家质量认证。&&& 2009年,上仙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已被省级列入建设的尤莆高速公路有望在该村设立互通口。2012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1699万元,其中农业684万元,工业1015万元,人均纯收入4557元。
双溪村概况
  位于尤溪的东南部,村部东面与苏峰村相邻,西面与乡林场接壤,东北面与长门村、华阳村、文井村交界,全村由安乐坑、后湾、双溪口三个自然村组成,有6个村民小组,132户、465人。距县城68公里,离中仙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海拔450米。全村土地总面积1096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9706亩,耕地面积443亩,交通较为闭塞,有3公里连接733县道到村部水泥路一条,自然村间为简易公路。是中仙乡最小村。  双溪村是1981年经上级部门批准,建立设置的一个行政村,旧属文井村管辖,现有张、吴两姓,始祖来自相邻的文井村、华阳村定居双溪繁衍,至今已有270多年。解放后,本村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0多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2人,高级技术职称3人,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3人。  201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7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26万元,工业产值2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8元。  全村尚有名木古树4株,树龄均在400年以上,胸径2.5米以上,树主30余米,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该村还盛产芙蓉李、银杏、山东梨,特别是柿子、油茶名扬乡外,毛竹林覆盖全村,烟叶种植和劳务输出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后湾有铜矿和铁矿,地下水清澈见底,为标准的健康饮用水。  双溪小学创办于1976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人口的大量流动,实行撤点并校,小学生于2006年划入中仙小学就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容村貌大有改观,邻里和睦相处,社会安宁稳定,2003年该村被尤溪县委、县政府授予年度文明村称号。&中仙村概况
  中仙村系中仙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2公里。西南与德化毗邻,东南与永泰接壤,系三县交汇处。有六条公路交通线通往境外。三条直达县城;一条通德化达泉州;一条通永泰达福州;另一条上高速通闽清达福州。正在修筑的向莆铁路亦从境内经过,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土地面积16.6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达3040人,869户,辖3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  中仙村文化氛围雄厚,现有大学本科160多人,博士9人,素有“文化之乡”美誉,村民自我组织的以老人为主的农民诗组小组每年创刊多次,出诗集多册,歌颂党的恩德,描绘乡村美景,数次在省市县新闻媒体展播。逢年过节,文娱活动载体多样,形式活泼,健康向上,气氛热烈。  中仙村竹木资源丰富,有4000多亩毛竹林,其笋干、冬笋以及竹制品,远销国内外。矿产资源亦十分丰富,有煤、石灰石、金矿等有待开发。  中仙村经济基础扎实,作为第一批市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路桥、村容村貌等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创新举措增加村民收入,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7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400万元,工业产值1474万元,人均纯收入5613元。  中仙村现在基本是池氏一姓。池氏鼻祖鲤腾公于唐中和五年(公元885年),举家从河南固始随王审知入闽,授为部将,后封长史参谋,剌史参谋。逝后列入福州王氏庙十八姓第十一位。裔孙移闽清迁尤溪。元大德年间(约公元1300年),高叟公辟中仙,至今有700余年历史。中仙村系现代留美华人,物理学家(核物理)池钟瀛(世界名人)之故乡,现有中国首届石油科技之星池英柳博士。池氏祠堂建筑宏伟,富丽堂皇,2005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八闽名祠”。
竹峰村概况
  竹峰村位于中仙乡西北部,东与长门村、双溪村交界,南与中仙村、上仙村为邻,西与善邻村、剑溪村毗连,北面与台溪乡接壤。溪中公路从彩坑、近竹坑、官洋尾三个自然村穿过。村部没在近竹坑自然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距县城62公里。平均海拔410米。  全村由11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3个村民小组,是中仙乡自然村数最多的村,村土地总面积33923亩,林地面积35108亩,是全乡林业第二大村,毛竹林面积7000亩。2012年底,全村总人口2292人,637户,工农业总产值28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97万元,农业产值688万元,人均纯收入4513元。  竹峰村在明代时分属21都和26都,现有16个姓氏居民居住本村。  竹峰村是全乡唯一的革命老区村,为早期地下党活动较活跃的革命区之一,廖怀玉、廖逢卜、陈孝廉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此诞生和成长,其中廖怀玉同志曾担任中共尤溪县委第一任书记,后曾任福州市教育局视察员,现享受厅级待遇离休。廖怀卜、陈孝廉为革命烈士,其中廖逢卜曾任“中共尤德永工委委员”,1958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竹峰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外出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员遍布全国各地,该村尊师重教历史悠久,教育工作者多达40余人,曾被县政府评为文明村。  竹峰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农民勤劳肯干,是全乡双季稻主产区之一,目前又是烟叶重点生产村之一,年产烟叶3000担。该村物产丰富,有丰富的林、竹、水、及铅锌、煤、石灰石等资源。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林竹业,盛产松木、杉木、松脂、毛竹、鲜笋、笋干等,有斑竹(花竹)等特产,水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建有仙亭电站一座。  竹峰村民多以木质、土木、砖木结构民房为主,现留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建筑10余座。兴建于宋仁宗年间的宗教盛地清岩宫位于该村的演溪自然村,该宫庙曾4度破毁,4度重建,现有宫殿为1985年复建,1987年春竣工,该庙现有环境优雅,香火甚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阳姓氏村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