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中古诗文必背文

中国最好古诗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中国最好古诗是什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可怜楼上月裴回(通“徘徊”),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江潭落月复西斜,碣石潇湘无限路,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畔何人初见月。(这里的斜读xiá,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此时相望不相闻,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流宛转绕芳甸。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青枫浦上不胜愁,鱼龙潜跃水成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昨夜闲潭梦落花。  玉户帘中卷不去,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相思明月楼,汀上白沙看不见,可怜春半不还家。  白云一片去悠悠:宫体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乘月几人归,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流春去欲尽:张若虚   
体裁。  谁家今夜扁舟子,这种音押韵)  斜月沉沉藏海雾,也因这一首诗。 这是一首号称“孤篇盖全唐”的名诗,应照离人妆镜台。   滟滟随波千万里:唐代  
作者,捣衣砧上拂还来。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其一)  年代。  不知江月待何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古诗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诗有很多都非常好,个人最爱春江花月夜。
这个又没什么标准的不过《春江花月夜》到是被说
孤篇压倒全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古文是指什么?语文课本中的古文是什么?
pkieep000c0
 古文  ①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②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详解②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他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後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後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後﹐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後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馀.”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後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犟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於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现实性﹐也有部分较为艰深僻涩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夫文靡於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韩.”(《与李空同论诗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的所谓古文与先秦汉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  对古文的了解可参见:/andy/guwen.htm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古文(文体)_百度百科
[gǔ wén]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3.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狭义的古文是指古代散文,一般不包括骈文。
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後的骈俪文已经盛行于世,其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後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文体作《》,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等人,主张恢复和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後》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後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或。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仓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里的古文。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以便用最少的字承载最多的信息量。
早期的古文多用于统治阶层占卜、祭祀、发布诰文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纸代替竹简。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 《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魏正始(240~248)三体石经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书》《春秋》。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後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後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後﹐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後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馀。”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後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强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於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现实性﹐也有部分较为艰深僻涩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夫文靡於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韩。”(《与李空同论诗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的所谓古文与先秦汉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古文和籀文的分别是地区性的差异。古文出于壁中书,古人尊经所以放在籀文之前 ,其年代不一定比籀文早。 许慎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又说:“壁中书者,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使用时间是不长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下令焚书,各地掩藏不一定都有极早的写本,一般总是当时的通行本。 即使有孔子所书六经也不过公元前500年。许慎说他所用的资料“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大约都是汉代古文经学家辗转摹写的。它和小篆有差别,许慎从中采用了500多字,约合小篆的1/18.古文的特点,如一、二作弌、弍,增加不必要的繁饰,礼、?作礼、弃,作出大胆的省简,都不是原始汉字的形式,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王国维作《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有很好的意见。籀文行于秦可考而信。古文经出于邹鲁儒生之手,也是事实。但是说有“六国古文”则未免武断。当时“诸侯力政,不统于王,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政治上没有统一的政权,经济上没有统一的市场,不可能有六国共同使用的文字。王国维习于战国纵横家言,以“合纵”与秦对立,不知道军事联合是一时的,语言文字自发地统一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各地发现战国文字资料很多,如长沙缯书、侯马盟书、温县盟书、江陵信阳长沙简策,以及平山县中山国铜器、新郑县韩国兵器等各种文字资料,但是找不出和《说文》古文相同的“六国古文”.许慎所谓古文大约就是邹鲁(也许还有齐)儒生习用的文字。 魏正始(240~248)三体石经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书》、《春秋》(见图),即许慎所谓《书》孔氏、《春秋》左氏,和《说文》古文来源相同,字形偶有不同,可能是古书抄写中的讹误。这是研究古文的宝贵资料。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宋代郭忠恕《汗简》、夏竦《古文四声韵》等,都保存一些古文经中的古文。你最欣赏的一句古文是什么?
文言文,诗词之类的都可以,只要是古人说的———————————————分割线对于有不少评论吐槽"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说真的,大约每二三十个人就会有一个说这句。句子还是很不错的,我自己也挺喜欢,就是有点烂大街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说出自己喜欢的就好,不用考虑这句古文的知名度,大家随意。另外,有关所说古文的背景或小故事,包括作者之类的亦欢迎交流分享。
按投票排序
1503 个回答
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肉,甜如甘露漿,覺耳後風生,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梁書·曹景宗列傳》初次看到曹景宗的這段話,便驚艷不已。為文如詩,大概如此。彌散著宮體詩柔靡氣息的梁代文學,可能很難再找出一篇文字,富有這樣的剛性之美。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位曹將軍,在梁武帝和群臣的雅集之中,例來被視為“不擅文辭”,而受到特殊照顧。天监六年(507年),梁将曹景宗和韦睿在徐州大败魏军。班师回朝后,梁武帝在华光殿举行宴会,为他们庆功。梁武帝是历史上文学造诣很高的一位皇帝,在他的影响下,朝臣都雅好文学。于是宴饮中,便有君臣连句赋诗这么一个环节。鉴于曹景宗不善诗文,怕他赋不出诗来难堪,负责安排诗韵的尚书左仆射沈约便没有分给他诗韵。曹景宗深感不平,坚决要求步韵赋诗。梁武帝对曹景宗这种不甘人后的性格早有了解,于是安慰他说:“将军是一位出众的人才,何必在乎作一首诗呢!”当时曹景宗已经有一些醉意,就乘酒兴再三固请。梁武帝不愿再扫他的兴,便命沈约分给他诗韵。这时诗韵差不多已经分完,只剩下“竞”、“病”二字。属于险韵中的险字。可是曹景宗只是稍微想了一会儿,便提笔赋出一首诗:去时女儿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后命名《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写得自然流畅,而且非常切合眼前凯旋庆功的实际。此诗一出,语惊四座,文人们自叹弗如,连梁武帝也感叹不已,特命史官记入国史。--------------------------------------------------------------------------------------------------最後娛樂下。評論里,金捕頭說可以把這段改為古風詩。我深感讚同。不过我看這幾句話雖是散文,但有些句子還是挺暗合水調格律的。就想更作一点,改刁蛮些,以散入韵嘛:)
最後檃栝了一首,基本是原句微調,見笑:)水調歌頭
檃栝曹景宗“我昔在鄉里”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余騎共相從。平澤之中逐獵,渴飲甘漿獐血,覺耳後生風。箭似餓鴟叫,霹靂拓弦弓。此樂使,人忘死,太匆匆。那知今日身貴,儀仗一何隆。行路自由不得,開幔人言不可,閉置向車中。邑邑類新婦,無氣說英雄。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寥寥数笔,史官从容赴死的神形,如白雪覆盖下汹涌的火山,一种静穆的悲壮,透过左传昏黄的书页,越千古而来。春秋以来两千载。雪夜囊萤、牛角挂书者,红袖添香、素手研磨者,钟鸣鼎食、书香世家者,无房无车,单狗如我者。读到此处,料想,俱为之震撼惊绝,意夺神摇。何以中国?“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张岱自为墓志铭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拒绝执行唐玄宗强攻石堡城的命令,认为如此只会白白牺牲唐军将士,得不偿失,其部将李光弼劝他迎合玄宗,以保全自身。王忠嗣掷地有声的回答道: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在好大喜功的玄宗眼里,数万唐军将士的性命远不如大唐帝国的面子重要,牺牲几万炮灰对他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在王忠嗣眼中,这些都是与他生死与共的袍泽弟兄,他绝不会为了自己头上那顶乌纱帽而牺牲他们。”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可惜他最终还是没能阻止玄宗用兵石堡城,没能阻止数万唐军将士无谓的牺牲,而玄宗最终自食其果。关于此事,两唐书王忠嗣传都有记载,今人张嵚有一篇文章论及此事,我非常喜欢,特附于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石堡城,唐朝军人的伤心之地
文/张嵚很多年前,李连杰在电影里说:我是军人,我可以死,但绝不可以错误的死。那么,死在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大唐收复石堡城一仗的战场上,是不是一种错误?青海省湟源县,荒凉的青藏高原,风卷云舒之间,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红色的悬崖峭壁顶端,一座沉默的石堡城,盛唐灿烂的画卷里,长久以来与它有关的东西实在太多。文人们在讨论着杜甫,李白,历史学家们在考证着王忠嗣是怎么因它而死。一笔带过的,是一万多条军人的生命,因它而死的错误的生命。石堡城很重要吗?重要!相当重要,它的东面,就是“天下富庶无出其右”的陇西郡,是丝绸之路上灯红酒绿的喧嚣,是歌舞升平的繁华。盛唐灿烂的画卷里,它是支撑起西北大地的支架。当唐朝西南方向的吐蕃,自松赞干布以后,如滚雪球一样崛起的时候。石堡城,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唐蕃双方争夺的焦点,从唐朝高宗开始,至唐朝开元时代,唐蕃之间围绕着石堡城发生的大规模争夺战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河,不计代价。当然要不计代价了,吐蕃若得石堡城,就可以做为东进的跳板,继而挥师陇西,将富庶的河陇平原尽收囊中。唐朝若得石堡城,就可据险而守,遏制吐蕃人对陇西平原的渗透和入侵。既是兵家必争,纵是血沃沙场,仿佛也不能说是错误。所以,当年轻时代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结束了中宗睿宗两朝纷乱的局面,开始励精图治的开元盛世时,他的眼睛同样盯向了正被吐蕃侵占的石堡城。拿下它!就可以打出大唐的和平。于是就有了朔方节度使李祎导演的那一场远征突袭战,唐军集中精锐骑兵,星夜兼程杀至石堡城,一场突然的袭击,令这座沦陷数十年的边陲重镇重归大唐怀抱。消息一出,吐蕃举国震撼,慌忙遣使通好,而开元盛世的文治武功,也自此达到了顶点。唐玄宗高兴了,石堡城,真是一个给大唐长面子的地方。然后就是从大唐开元至天宝年间数十年的承平局面,国富民强,四夷拜服,一个荣光万丈的大唐赫赫屹立在地球的东端,然而在辉煌的阴影下,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石堡城又丢了!原来吐蕃人也来了一次故伎重演,用一个漂亮的奇袭,再次夺回了石堡城。这已经是开元二十九年的事了,距离唐朝上一次收复石堡城,整整过去了十三年。丢了怎么办?打回来就是了。像上次一样再搞奇袭吗?不可能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也不过用了一次,这样的花招,人家早就学乖了看透了,那怎么办?难道只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那将是前仆后继,尸山血河。更重要的是,我们夺回来,吐蕃人还要再过来打,两个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难道就只能在这弹丸之地上反反复复的拉锯吗?唐玄宗的态度很明确:拉下去,看谁拉得过谁!为了拉好这个锯,唐玄宗大手一挥,换将。换来了一个在当时大唐军最狠的人。谁知道这个最狠的人,纵马在陇西防线上转了一圈,然后又在地图前掌灯研究了几个晚上,终于抬起头来,很冷静的说:拉锯,没必要。这个人,就是身兼大唐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彼时盛唐将星里的头号人物:王忠嗣。以一个老将军戎马半生的阅历,以一个军人超越官位和杀伐的责任心,王忠嗣终于看到了那隐藏在石堡城背后的真相:要巩固西部边防,未必非要得到石堡城。多少年来,无数边陲猛将都没看明白这个局,王忠嗣看出来了,看得精。他看到石堡城固然地势险要,万夫莫开,但是遏制吐蕃攻势的最关键的事情是要在整个战场对峙的局面下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控制最能够遏制敌人的区域。多少年来,唐朝和吐蕃都在钻石堡城这个牛角尖,现在,该跳出来了。于是王忠嗣跳出来了,出击,唐军经过周密部署,发动了旨在打击吐蕃西线精锐的积石山之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唐军重创了吐蕃有生力量,控制了积石山区域。然后是固防,沿积石山一线,唐军修筑了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西北的防御被连成了一线。至此,石堡城的战略位置,已经没有这么重要了。用最小的代价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达到守卫边陲的目的。这就是王忠嗣的觉悟,超越了用鲜血染红了顶戴花翎的觉悟。大功告成,有觉悟的王忠嗣喜滋滋的写工作报告,喜滋滋的回到京城找唐玄宗汇报,谁知却看到了唐玄宗一张冷若冰霜的脸:石堡城怎么还不打?还打?王忠嗣呆了,费尽口水解释了半天:现在整个西北防线已然成形,石堡城的战略地位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打这个地方会牺牲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没有意义。王忠嗣认为自己解释的很清楚,从战略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都解释的很清楚:这是一个赔本的仗,也是一个送死的仗,不能打!谁知煞费苦心解释半天,却换来了唐玄宗怒气冲冲的回答:必须打,马上打。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你不打,我换人。王忠嗣傻了。他确实傻,他忘记了自己不是生活在乱世而是生活在盛世的,生活在盛世就要给盛世增砖添瓦的,盛唐的赫赫伟业不但需要亮闪闪的GDP成就来拉大旗,更是需要血淋淋的边功来扯虎皮的。所以万把条炮灰,巨大的战争物资消耗,你王忠嗣看得金贵,在皇上眼里眼皮都不眨一下。石堡城,于军人眼里是战略要地,在皇上眼里,不过是个盛世宣传的噱头,说不好听了叫面子工程。可这面子工程不是堆沙子造房子这么简单,是要拿人命换的。这道理王忠嗣不懂,但有很多人懂,于是就有懂这个道理的好心人提点王忠嗣:皇上要面子就给面子吧,要做虎皮就给他做吧,你是主帅,送死也不用你亲自去,小小的石堡城,拼上炮灰也就拿下来了。到时候加官晋爵荣华富贵金票大大的有。你要是不打,皇上可就要打你了!百般提点,王忠嗣懂了,但懂归懂,觉悟归觉悟,面对爱将李光弼等人的担心,王忠嗣微微一笑,说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皇帝眼里的炮灰,是王忠嗣心中的生命,生死与共的袍泽弟兄,拿他们的血换我们的官位,换粉饰太平的面子工程,我,做不到!石堡城!我不打!不幸由那些好心人所预料,你不打,皇上要打你了。因为在石堡城问题上的死顶,王忠嗣触怒了唐玄宗,而政敌(奸相)李林甫又从中作祟,诬陷王忠嗣卷入了最敏感的“立储风波”里,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被押送京城解除兵权,唐玄宗本想把他一刀砍了,却耐不住哥舒翰等军官们的流泪哀求,终于免去死罪,贬为汉东郡(湖北随阳)太守,次年病逝。一代沙场名将,落得如此郁郁而终,说是奸臣陷害皇帝昏庸,却都是石堡城这个面子工程惹的祸。可这个面子工程惹的祸还没有完,天宝八年,在经过周密准备后,唐玄宗以哥舒翰为将,率领六万精兵,正式发动了石堡城会战,如以往争夺战的剧本一样,这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数万唐军强渡药水河,然后前仆后继爬悬崖,接着就迎来吐蕃人的箭雨和滚石檑木,战斗持续数日,唐军的尸首摞成了山,心急火燎的哥舒翰杀了攻城副官高凤岩,并立下限期破城的死命令。终于以一万多条人命的代价夺取了石堡城,连俘虏带消灭的敌人数量,竟然不到六百人。一切的一切,都如王忠嗣之前给唐玄宗的奏报里说的那样:赔本的买卖,送死的仗。但赔本就赔本吧,送死也不是我去,但是面子总算有了,于是唐玄宗高兴了,哥舒翰加官晋爵了,王忠嗣在湖北长眠了。于是就有了李白嘲讽的咏叹: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城取紫袍但是唐玄宗没有想到,这个面子工程,对唐王朝的祸害,并没有完。因为王忠嗣因此出局了,唐朝也就失去了制约安禄山藩镇的重要力量,以至于七年后安禄山扯旗造反,唐王朝初期竟然无将可挡,大败亏输。同时,长眠在石堡城的数万大唐军人,多是唐朝的边地老兵,老兵命金贵,关键时刻一个顶十个,这个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更为讽刺的是,不惜代价夺取石堡城的唐王朝,并没有因此守住河西走廊。随着安禄山的叛乱,唐朝调西北军回中原平叛,吐蕃乘虚而入,兵不血刃的占有了河西地带,这就是唐朝中期以后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的“河湟之耻”。在我看,这一切都是报应。一万多条人命就这样长眠在青海高原上。荒草凄凄间,人们会忆起什么?忆起王忠嗣悲惨的命运,忆起李白辛辣的嘲讽,忆起哥舒翰那张心急火燎的脸。但是有谁忆起了那个悲剧,让一万多军人,用错误的方式去死去的悲剧。电视里的战争片播的欢,有句介绍词说:“他们是注定要拿去被牺牲掉的炮灰团……”可我只想起了王忠嗣的那句豪言,那句超越了战场胜负,穿过历史尘封,却依旧振聋发聩的豪言,寂寞的,在药水河边,与这荒凉的石堡城为伴。不过王忠嗣将军是英雄不寂寞的,因为一千多年后的朝鲜,三八线边,一个叫彭德怀的老帅,面对苏联顾问气急败坏的质问,做出了类似的回答。百姓养大个娃不容易,送给我当兵,我要为他们负责。我相信,战争面前,只有对生命负责的人,才能得到战争永远的尊重。PS:在将星如云的唐军里,我最敬重的就是王忠嗣,他既是第一流的名将,又拥有高尚的道德理想,真真切切地爱护将士,比之”杀妻求将“的吴起之流,可谓有云泥之别。最后补充一点,日后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平定朱泚之乱,收复长安的李晟皆出其门下。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兰亭集序的那句。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虽千万人吾往矣。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