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_百度知道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环境保护是基础,获得一等奖。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选材新颖典型,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征服了评委,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构思别具匠心。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提问者采纳
“乐此不疲”意思是“因对某事酷爱而不觉疲倦”,用在此处不当,可改为“乐不可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走一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D【解析】试题分析: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用在此处不符合句意。对于成语运用一定要注意成语的含义,感情色彩等等。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湖南龙山县第二中学八年级普通班3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其他题
2014年马年,请写出有关于“马”的两个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湖南新邵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名句名篇
古代诗文按要求填空:(8分)(1)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2)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村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4)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虚幻的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5)《岳阳楼记》中,作者用“
”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达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湖北鄂州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每人一盏灯笼。”“好!”“多美的景色呀!”都是非主谓句。B."红色记忆""非常坚强""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C."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把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写得非常到位"一句中的"非常到位"作补语。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在眼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湖北洪湖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 言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1.(3分)选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与母亲的哪三个故事?(1)故事一:
(2)故事二:
(3)故事三:
2.(2分)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 “批评”或“不耐烦”
)3.(2分)从文中可看出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4.(3分)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5.(2分)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录毕,走送之(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腰白玉之环(
)2.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B.如今,无线通讯技术日新月异,早已今非昔比了。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浙江温岭泽国镇第三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论语》选读(8分) (甲)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乙)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①
回: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②
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吾尝终日不食(
亦足以发 (
)2.(甲)文的内容与我们学过的《论语》中的哪一句话是相同的道理?(2分)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学习上,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蠢人? (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届浙江杭州萧山党湾镇八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 则意其犹有美者(猜测)
B. 使者见而怪之曰(奇怪)C. 吾固知吴人之靳也(本来)
D. 颦蹙以让使者(责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 有植枸橼于庭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 使者以诮⑤吴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 而王之求弗止
乃记之而去D. 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而伯乐不常有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4.梁王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3、(3分)C(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A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B沉湎:沉溺;D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其他类似试题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企图zǔ è(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②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kuì zèng ( )。
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④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gū lòu guǎ wén ( ),没有见识吗?
更多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用错对象、语法越位等角度考查词语的使用。A.延宕:拖延。符合语境。B.惊艳:对女性的美艳感到惊异,也泛指对事物的美妙感到惊异。一般作谓语,在此句中作了定语,且修饰“技艺”,使用不当。C.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也说“狗苟蝇营”。这里用来形容恶性竞争的赢家,十分恰当。D.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此处形容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使用恰当。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考前题型滚动练18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者张若闻还透露,队员们纷纷宣布退出短道速滑国家队,让主教练李琰也有些手足无措,“这个坚毅、果敢的女人说了一句‘我该怎么办’”?B.如何理解这种新变化和新特点,如何评价西方各种社会形态(后工业社会论、信息社会论、知识社会论、全球社会论、消费社会论等)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论。C.质疑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指责联考学校“集团化操作、搞生源垄断,是生源的新圈地运动”;二是认为它已经完全异化成另一场“小高考”。D.最初,“东方之子”栏目组与启功先生联系时说:“我们这个栏目档次高,采访的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精英,故名‘东方之子’。”老先生听罢应声回答:“我不够你们的档次,我最多是个‘东方之孙’。”于是拒绝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考前题型滚动练10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后为他官,所至以公廉称。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蠲①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州有民庸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擢浙西提刑。赵氏有守阡僧甚暴横,震遣吏捕治,似道以书营救,震不省,卒按以法。似道怒,使侍御史陈坚劾去之。咸淳十年,起震知饶州。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皆已归附,大兵略饶。饶兵止千八百人,震发州民城守,昧爽出治兵,至夜中始寐。上书求援,不报。大兵使人入侵饶取降款,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饶寓士皆从之。道同风震降,震叱之曰:“我忍偷生负国邪?”城中少年感震言,杀使者。民有李希圣者谋出降,械置狱中。明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书官资揭于城,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或可免。”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注】】 ①蠲:减免。【小题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坊置一吏,籍其户
籍:登记。B.州有民庸童牧牛
庸:雇用。C.民不胜掠,自诬服
掠:掠夺。D.道同风震降
风:劝说。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权贵以牒荐之者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童逸而牧舍火老妇恃辇而行D.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唐震“不阿权贵”和“忠勇报国”的一组是(  )A.①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
②震奏减纲运米,蠲其租赋,令坊置一吏B.①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
②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C.①似道以书营救,震不省,卒按以法 ②道同风震降,震叱之曰:“我忍偷生负国邪?”D.①震尽出府中金钱,书官资揭于城
②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综合提升练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电影要柔性塑造国家形象尹 鸿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展现怎样的国家形象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在所有文化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更缓和、更柔性、更能融合视野上的对立,从而构造一种国家的文化“软形象”。所以,美国政府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通过国家行为推动美国电影进入全球市场,与其说其看中的是有限的票房价值,不如说是看中了电影所包含的丰富的“广告价值”。中国电影也已经成为中国所有文化行业中“国际流通”水平最高的产品。中国电影对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外国人因为电影而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了解中国的愿望,培养了中国情感。但总体来看,一些被世界关注的中国电影,更多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现实的贫富差异、阶层对立,而影片中的中国民俗、中国场景、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也多少带有猎奇性和夸张性,缺乏对中国人的英雄性、伟大性和崇高性的展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当然是西方电影节和电影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电影迎合国际市场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改善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就必须充分尊重电影文化的传播规律。首先,中国电影应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塑造独特的、正面的国家形象。目前,塑造“高大全”的中国形象,既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也不符合国家发展的实际。中国电影要更自觉地去发掘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和生活方式,展现中国灿烂的文明和美好的河山。第二,中国必须融入世界才能影响世界,自立于世界之林而不是世界之外,中国文化才能有影响力。中国电影可以用中国的道德和哲学去补充丰富世界文化,但在塑造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差异性的同时,也要努力表现勇气、尊严、尊重、怜悯、崇高、英雄、牺牲、爱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第三,中国电影应加速产业化改革,利用市场力量,建立具有支配能力、拥有全球渠道的跨国电影和综合性的媒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塑造国家形象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没有市场权力就没有话语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是最大的政治。所以,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还需要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和进一步的升级,有了中国的好莱坞,中国电影塑造中国形象才能具有更大的主动性。总之,中国电影所塑造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国家文化“软形象”,是否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是否能够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价值选择,将决定这一形象对内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凝聚力,对外是否具有世界文化影响力。1.对“电影要柔性塑造国家形象”这句话的解说,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在所有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因此,它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电影的艺术手段最丰富,最缓和,更能融合视野上的对立,因此可以在构造国家的文化“软形象”时发挥独特作用。C.中国电影能否塑造代表国家的文化“软形象”,首先取决于它能否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价值选择。D.中国电影塑造的国家的文化“软形象”应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具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力。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很早就以国家行为推动美国电影进入全球市场,主要是因为他们看中了电影所包含的丰富的“广告价值”。B.已经有不少外国人因为电影而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了解中国的愿望,培养了中国情感。C.中国电影要在塑造国家形象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就应利用市场力量,尽快建立具有支配能力、拥有全球渠道的综合性的媒介企业。D.目前,塑造“高大全”的中国形象,虽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但却符合国家发展的实际。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电影如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塑造独特的、正面的国家形象,那中国电影对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B.中国电影如能更自觉地发掘、体现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和生活方式也会得到更好地呈现。C.一些被世界关注的中国电影,更多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现实的贫富差异、阶层对立,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影过于迎合国际市场。D.要让中国文化对世界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中国必须融入世界,自立于世界之林,而不是隔离在世界之外。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二轮真题集锦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________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________打动。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C.熏陶 扶摇直上 为……所D.熏染 扶摇直上 为……所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二轮真题集锦专题十选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语言应用
(2013·高考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二轮真题集锦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诗歌鉴赏
(2013·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古风(其十)
李 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二轮真题集锦专题十八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2013·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胡杨人家
刘之蔚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寸进尺了。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 “有手抓羊肉不?”“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选文略有删改)1.“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哪两首中国现代诗?以拟声词“扑哧”收尾有何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认为第一自然段可删去,有人认为不应删,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标题“胡杨人家”既点出了老代一家生活的环境,又暗指这家人具有胡杨一样的品格。B.本文时而使用当前流行语和网络语,富有时代气息,但也显得文风不够庄重。C.“我”与老代的邂逅,既颠覆了“我”心目中蒙古汉子的形象,又印证了“我”心目中的蒙古汉子形象。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描写,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文辞华丽,又不乏风趣。E.文末“我”“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还觉得有点儿豪迈”,表现了“我”的豪爽与洒脱。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高考二轮真题集锦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2013·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姚敬恒先生事略[清]全祖望《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 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敬恒对曰:“游魂⑤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注】 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谢:感谢B.访以海上事
访:询问C.闽督肃然颔之
颔:点头同意D.遂以此落其家
落:使……衰败2.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诵读经典,泰然自若。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B.李二曲肯定那些出身商贾却能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译文:《李二曲集》中另外编辑了前代讲学的很多人,有的出身于农工商贾,一共写成一卷,来劝勉学习的人。根据我最近所听到的,近来应潜斋的高徒有叫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的,都是从父亲离世、无所荫庇,能成为儒家风范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凌、沈二人的名声更响,在沈端恪所写的传记中能见到,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敬恒,名宏任,别字思诚,是杭州钱塘县人。姚氏,是杭州以前的大姓。敬恒早年失去父亲,他的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妇人。敬恒不参加科举考试,隐没在集市店铺之中,渐渐地靠经营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来养家糊口。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说:“你也做出这等丑恶的行径吗?我没有希望了。”敬恒非常惶恐,长久地跪着谢罪,愿意改掉以前的不好品行。于是在应潜斋先生那里接受学业,每天诵读《大学》一遍,潜斋很喜欢他。一言一行,敬恒服从老师的教诲,淡泊而韬光养晦,凡事必求宽厚仁道。沈甸华去世,潜斋两天没吃饭,敬恒问他说:“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潜斋感慨叹息说:“因为我没有办法为他办理丧事。”敬恒说:“请允许我为先生主持这件事。”殡葬的事务都由敬恒操办。潜斋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只有对敬恒的馈赠不推辞,说:“我知道他的钱财不是靠做不仁义的事得来的。”然而敬恒不敢多拿出东西来,每每等到潜斋匮乏的时候送给他,终其一生,从不倦怠。潜斋死后,敬恒执行丧礼如同古代老师和弟子的礼节一样。姚江有个叫黄晦木的先生,很少有人能够符合他的心意,唯独见到敬恒而称许他,说:“这是一个像《后汉书·独行传》中的人物一样的人。”曾经在闽游学,闽都督姚公盛情招待他,拿平定台湾的事情向他询问。敬恒回答说:“郑氏政权不久就被平定了。只是闽中的民力已经消耗尽了,您应当拿什么来使它恢复元气呢?”闽都督恭敬地点头同意。然而敬恒因为学习儒家学说的缘故,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所取得的收入没怎么增加却勤于布施,财力渐渐不支,于是因为这使家道衰败了。晚年因为莫须有之罪被捕入狱中。宪使到监狱中检阅囚犯,敬恒正在诵读《大学》,宪使认为他与众不同,进入他的牢房之中,看见他的桌子上都是二程、张载的书,招呼他一起坐下和他谈论,大吃一惊,当天就释放了他。然而敬恒最终因为贫穷离世了。他平生凡事情亲自去做,不写文章,所以很少有知道他的人。我已经在《潜斋墓表》中附了一篇志,又搜集了他的一些事情来为他立传,来匹配凌、沈两人,将等待后世有像李二曲那样的人。可惜寻访他母亲的姓氏,最终没有得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