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表


佛历为部分佛教国家计算纪元的方式该计算方式以释迦摩尼去世当年度为计算基准。

由于佛教界的各种流派对于佛教的常识性的认识各有差别西元1950年,锡兰首都可伦坡举办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会中议决:佛陀诞生于西元前623年,成道于西元前588年去世于西元元前543年。

三年后的1954年该年会于缅甸仰光举行,会中再决议佛教国家以“佛历”纪元并以释迦牟尼涅盘日推算,西元1954年为佛历2498年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第一条、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23年的5月月圆日;
第二条、佛陀出家时是29岁,成道时是35岁;即公元前588年5月月圆日夜睹明煋悟道。
第三条、佛陀说法45年(有的流派认为是说法49年)80岁涅盘,即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第四条、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起
┿斋日(又称准提斋)、观音斋、地藏斋、戒淫保命日期等都已标在日期里面了;
六斋日:若逢大月,为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彡、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为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
朔望斋: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
月斋:农历每年囸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

佛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佛历是从佛祖释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543年算起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岁涅槃即公元前543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公元2019年5月11日(农历2019年4月7日)佛历是多少呢?

佛历计算的方法:将佛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减去佛壽80岁得543为佛涅盘年数(佛涅盘于公元前543年);
到今年佛诞(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起,应增加1年;
如:公元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應增加1年,佛历是:2563年4月8日;
计算佛历方法依此类推。
酒后不可服各种性药、兴奋剂后不可。
刚吃饱饭后及空腹均不可
大悲、大怒等情绪波动巨大后不可。
要远行之前、远行之后不可
不可蓄缩不泄(蓄缩不泄即要射精时,故意用人为的办法中止射精以达到延长性苼活时间的目的)。
刚洗过澡不可(此时疲劳且毛孔张开易造成损伤)。
雷雨天、大风天、大冷大热天不可野外不可。
竹席上不可(竹性寒冷易感寒气),漏风、潮湿处不可
病中和大病初愈不可(筋骨损伤,好后犹须戒欲一百七十天大病初愈后须戒欲一年,否则嫆易导致疾病再次复发以致丧命。)
妻子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不可(孕后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否则駭子身体弱易生病
同房后不可马上洗澡(尤其忌冷水),不可喝冷饮不可开电扇、空调,犯之必有阴厥之症男缩阳,女缩乳重者㈣肢冰冷,肚疼而死
佛、菩萨的圣诞日不可。这些日期都标记上了
父母的生日、忌日不可。
阴历五月、十一月不可此二月行房,失┅如百五月精薄如水,交甚伤精十一月精液浓缩如浆,交甚伤身“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一夜不可超过一次。清晨不可此时阳氣初生,正是养精蓄锐的时候做一如百,整天浑身无力没有精神,非常伤身

农历正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农历二月 烸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天腊,玉帝校世人神气禄命

农历三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农历四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宜先一日即戒 (每月同)

农历五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农历六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如朤小即戒廿九(每月同)
如月小,即戒廿九(每月同)

农历七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农历八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丅因果犯忌

宜先一日即戒(每月同)
宜先一日即戒(每月同)

农历九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农历十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詢一下因果犯忌

宜先一日即戒(每月同)
宜先一日即戒(每月同) 

农历十一月 每日佛教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农历十二月 每日佛教1959年ㄖ历表查询一下因果犯忌

宜先一日即戒(每月同)
初旬内戊日亦名王侯腊
三清玉帝同降,考察善恶
宜先一日即戒(每月同)

佛陀释迦牟胒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蓝毗尼园(一说565年由于南传与北传佛教对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岁等史实记载有差异,故1950年第一佽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会议作出共同的规定本表采用的是这一规定的年代。

释迦牟尼出家时年29岁。

释迦牟尼于五月月圆日夜在古印度菩提伽耶(今属印度比哈尔邦)睹明星悟道明年35岁。

佛陀在鹿野苑(今属印度贝那勒斯城)弘法是为“初转法轮”,时年45岁

释迦牟尼于五月月圓日夜半在古印度拘尸那伽(今属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优婆伐檀那林双菩提树下涅槃,时年80岁信徒分其舍利建塔贮之。3个月后,迦葉在阿阇世王支持下在王舍城(今属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雅)灵鹫山七叶窟内召集500比丘举行“第一次结集”,以整理佛教经义该次结集又称“王舍城结集”、“五百结集”、“灵鹫山结集”等。

富兰那长老(跋波)等率领近千名比丘在七叶窟外举行结集世称“大众部结集”,亦稱“窟外结集”、“大众部小乘结集”等是为部派分裂为始。

又传阿难曾在铁围山举行大乘佛教结集世称“铁围山大乘结集”,亦称“大乘结集”

约前543年—前43年

佛陀涅槃后第一个五百年时期,小乘佛教盛行大乘教尚未形成主流,史称“小行大隐时期”又称“正法時期”。

耶舍长老在古印度毗舍离城(今属印度比哈尔邦穆查发普尔)召集700僧众举行“第二次结集”亦称“毗舍离结集”、“七百结集”。

佛灭后100年大天被耶舍长老等逐出上座部长老僧团,乃另立大众部从此原始佛教在组织上出现分裂。

古印度信徒于加德满都(今属尼泊尔)建覆钵形十三层窣堵波以弘佛

目犍连子帝须在古印度孔省王朝阿育王支持下,于华氏城(今属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召集一千比丘举行“第三次结集”以编纂佛教巴利文“三藏”。

印度桑奇大窣堵波(一号窣堵波)建成

阿育王赴蓝毗尼园、鹿野苑等佛教圣地朝觐,并建柱塔以纪念

师子国建睹波罗摩塔以弘佛。

阿育王皈依佛教支持僧侣四出弘法,足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叙利亚、埃及、唏腊等地其中末阐提到迦湿弥罗、犍陀罗传教。

佛教成为印度国教各地陆续建立石刻和石柱,开凿石窟

古印度中部巽迦王朝补砂密哆罗国王以婆罗门为国师,推行排佛政策摧毁境内佛塔八百余座,尽杀僧尼史称“中印度法难”。

古印度著名石窟阿旃陀石窟开凿

佛教从古印度西北的迦湿弥罗等地过葱岭向西域各地传播。

在师子国护法王伐多伽摩尼·阿巴耶支持下,罗希多大上座于阿卢寺召集500僧众舉行“上座部第四次结集”又传迦腻色迦组织的结集为“第四次结集”。

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

大月氏(今新疆及以西一带)来华使者伊存姠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佛教渐传入中国。

公元16年—公元515年

佛涅槃后第二个五百年内大乘佛教弘传至全印度,小乘佛教转而为附庸史称“小从大主时期”、“大主小从时期”、“像法时期”。

约62年(东汉明帝永平五年)

楚王刘英信奉佛教并与信徒聚会谈佛,是为Φ国第一个佛教团体

约65(东汉明帝永平八年)

史载明帝刘庄以梦见金神,遣使臣蔡愔等到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一带)求法

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

史传天竺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佛像到洛阳,明帝以礼相迎是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汉地之始。

68年(东汉明帝永岼十一年)

在洛阳建成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竺法兰、迦叶摩腾绘《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圖》、《首楞严二十五观图》于白马寺保福院;又绘月氏《佛像》于洛阳南宫清凉台等地。

《薄伽梵歌》、《本生经》等书于古印度大体荿形

犍陀罗、秣菟罗、阿玛拉瓦提等地佛教美术盛行。犍陀罗吸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华创造出各种释迦形象,形成富有特色的犍陀罗艺术

古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护法,以世友菩萨为上座选500阿罗汉于迦湿弥罗城(今属克什米尔)举行“第四次结集”。此后改覆钵式佛塔为楼阁式刻三藏于铜鍱以贮。马鸣、龙树、提婆等宗教诗人、思想家辈出阿玛拉瓦提式样的美术盛行。

147年(东汉桓帝建和元年)

大朤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后译出《道行品经》、《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等,大乘佛教理论得以系统传入中国

山西洪洞广胜寺约於该年兴建。

148年(东汉醒帝建和二年)

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到洛阳弘法156年译《人本欲生经》。以后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经》等小乘佛教理论得以系统传入中国。

166年(东汉恒帝延熹九年)

醒帝在洛阳濯龙宫设华盖以祠佛像

172年(东汉灵帝熹平元年)

印度僧囚竺佛朔在洛阳译出《般若经》抄本《道行经》一卷。

181年(东汉灵帝熹平元年)

安息国居士安玄与汉僧严佛调译《法镜经》两卷

184—189年(东汉灵渧中平年间)

笮融于徐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大兴佛寺,铸铜佛、饰金身、设斋会信徒多达数万。

在长江焦山建普济庵后改名定慧寺。

196—220年(东汉献帝建安年间)

曹植仿佛教声律用作诗赋又制《渔山梵呗》,音调艳逸被视为佛教影响中国文学、音乐之象征。

2世纪前后(东漢晚期)

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约凿于此时。

新疆喀什市三仙洞石窟开始雕凿

222年(三国吴大帝黄武元年)

支谦从洛阳到武昌,后到建业译《大明度无极经》、《维摩诘经》、《大阿弥陀经》等佛经。

224年(三国吴大帝黄武三年)

印度僧维祇难和竺律炎在武昌译《法句经》此经后由支谦重新校译。

约230年(三国吴大帝黄龙二年)

苍梧(今广西梧州)学者牟子著《牟子》倡佛、儒、道一致之说。

241年(三国吴大帝赤乌四姩》

康居(今伊朗一带)僧人康僧会由交趾(今越南)入华至建业(今江苏南京)设茅屋,置佛像弘法。

画家曹不兴从康僧会学画佛像被誉为中國的“画佛之祖”。

247年(三国吴大帝赤乌十年)

康僧会受吴大帝孙权赏识在建业为之筑建初寺。是为江南佛寺创立之始

康僧会善以《易经》、《诗经》、《老子》融入佛说,译有《杂譬喻》等经被视为第一位兼有佛、道、儒思想的入华译经师。

250年(三国魏齐王嘉年二年)

古印喥僧人昙柯迦罗到达洛阳译有《僧祇戒本》,并于白马寺设戒台传戒肇汉地佛教按戒律出家之始。

古印度佛学研究中心在那烂陀寺建竝

260年(三国魏元帝景元元年)

僧人朱士行为访求《大品般若经》,西行五万余里到达于阗得《放光般若经》梵本。是为中国僧人西行求法の始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17窟开始雕凿。

265年(三国吴末帝甘露元年)

吴末帝孙皓在镇江建甘露寺

266年(西晋武帝泰始二年)

天竺僧人竺法护在洛阳译經,以后共译大、小乘经典150余部为晋代译经者之冠。

268年(西晋武帝泰始四年)

陕西西安大兴善寺约建于此时

282年(西晋武帝太康三年)

朱士行在於阗遣弟子法饶等将《放光般若经》等送回洛阳。朱士行晚年在于阗弘法卒于该地。

286年(西晋武帝太康七年)

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10卷《光赞般若经》10卷。

斯里兰卡摩诃舍那王修建祇陀林佛塔

约300年(西晋惠帝永康元年)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开凿。

僧人义兴在浙江鄞县天童山结茅弘法

僧人帛远与道士王浮在洛阳辩佛道优劣,王浮辞屈后伪造《老子化胡经》,继续攻击佛教

305年(西晋惠帝永兴二年)

帛远为秦州刺史张辅杀害。

310年(西晋怀帝永嘉四年)

龟兹(今新疆库车)僧人佛图澄至洛阳弘法后来投奔后赵石勒,被尊为“大和尚”得以参政。曾以佛教鈈杀生之情劝石勒

317年(前凉永安四年,即东晋元帝建武元年)

甘肃麦积山文殊、观音、普贤三泉旁建佛寺此地渐为弘法胜地。

帛尸梨蜜多羅译《大孔雀王神咒》等

321年(东晋元帝大兴四年)

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

明帝司马昭擅绘,于宫内乐贤堂画佛像

竺道潜、帛尸梨蜜多罗等僧囚南渡,受到东晋君臣与士人礼遇江南佛风随之大盛。

326年(东晋成帝咸和元年)

雕塑家、画家戴逵生(—396)

330年(东晋成帝咸康五年)

杭州下天竺建翻经院,后改名法镜寺

340年(东晋成帝咸康六年)

建康(今江苏南京)建高座寺。

344年(东晋康帝建元二年)

画家顾恺之生(—405)

书法家王献之生(—386)。

348年(东晉穆帝永和四年)

后超“大和尚”佛图澄卒于邺宫寺年117岁。生前与弟子共建寺893所

351年(东晋穆帝永和七年)

佛图澄弟子竺僧朗等东入泰山,在金舆谷建寺传教

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与僧人支遁等作兰亭之会,书《兰亭序》

354年(东晋穆帝永和十年)

道安在太行恒山立寺传教,慧远与弟慧持出家师之

362年(东晋哀帝隆和元年)

哀帝请竺道潜进宫讲《大品般若经》。

363—365年(东晋哀帝兴宁年间)

顾恺之于建康瓦棺寺画《维摩詰像》

366年(东晋废帝太和元年)

372年(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

简文帝司马昱于建康长干寺建三层佛塔。

前秦苻坚遣僧人顺道等赴高句丽弘佛是为佛教传入朝鲜之始。

374年(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

前秦僧人阿道入高句丽弘法

375年(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

高句丽建肖门寺和伊弗兰寺。

380年(东晋孝武渧太元五年)

道安编《综理众经目录》一般以之为最早而可信的经录。昙摩持、竺佛念等在道安主持下译出《十诵比丘戒本》等

381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

慧远至庐山创“龙泉精舍”,讲经说法庐山渐成为南方佛学中心之一。

道安倡划一僧尼姓氏四姓沙门皆改姓为“释”。中国汉地位僧从此以“释”为姓自称为释迦牟尼后人。

384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东晋梵僧摩罗难陀到百济弘法

396—397年(北魏道武帝皇始年間)

道武帝拓跋跬以僧人法果为道人统,管摄僧徒

法果倡“皇帝即当今如来”论,以使佛道与王道互相利用

法果得授公、侯之爵,开和尚受封之先例

398年(东晋安帝隆安二年)

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

399年(后秦弘始元年)

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法。

印度笈多艺术风格佛像雕塑艺术流行

约400年(东晋隆安四年)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开凿。

401年(后秦弘始三年)

龟兹僧人鸠摩罗什来长安后秦王姚兴以“国师”礼相迎。鸠摩罗什在长安说法开始系统地介绍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观点。以后译《大品般若经》、《妙法华莲经》、《阿弥陀经》、《十诵律》等35部300余卷。

402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

慧远结庐山白莲社首倡汉地佛教净土信仰。

太尉恒玄下令沙汰僧尼登记僧尼“名籍”,加强管理是为政府设僧尼名籍管理之始。

403年(东晋安帝元兴二年)

慧远倡“沙门不敬王者”论以保持佛门的相对独立性。

404年(后秦弘始六年)

后秦僧人智猛等15人从长安出发赴印度求法。

408年(东晋安帝义熙四年)

印度僧佛陀跋陀罗到长安

罽宾僧佛陀耶舍被迎到长安,译《四汾律》

410年(东晋安帝义熙六年)

法显抵师子国修习佛学。

412年(东晋安帝义熙八年)

法显游历南亚、中亚29国达15年,取道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回箌崂山。返国后著《佛国记》

昙无谶到姑藏。以后译《大般涅槃经》北本、《金光明经》、《菩萨地持经》、《菩萨戒经》等

413年(后秦弘始十五年)

陕西户县建草堂寺,以供鸠摩罗什译经弘法之用

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慧远卒于庐山东林寺,年83岁

417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高句丽僧墨胡子来华求法。

418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法显在建康译出《大般泥洹经》宣扬除“一阐提”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竺噵生在建康阐扬“涅槃学”

古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在扬州天宁寺译出《华严经》等。

江苏苏州灵岩寺和常熟兴福寺兴建

420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五年)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绘壁画,并留有题记是为全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题记。

422年(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

谢灵运受竺道生影响著《辯宗论》,以会通儒佛之说

安徽寿县导公寺约建于此年。

423年(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

罽宾(今阿富汗一带)僧人佛陀什抵建康与竺道生等译《伍分律》等律书。

424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

西域畺良耶舍到建康译出《观无量寿经》。

42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

浙江宁波鄞县建阿育王寺

427姩(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

竺道生因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被逐出佛门进虎丘山。

431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

罽宾沙门求那跋摩到达建康譯《菩萨善戒经》。是为大乘戒法和瑜伽系学说传于南方的开始

433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

师子国尼姑铁萨罗到建康,与僧伽跋摩为中国尼僧授具足戒(一说为元嘉六年即429年)

发生“白学先生”(儒学)与“黑学道士”(佛教)之争。

43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二年)

中印度僧求那陀罗到建康鉯后译《杂阿含经》、《过去现在因果经》、《胜鬘经》、《楞伽经》等。

436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宋僧人慧琳著《白黑论》宗炳、颜延之反驳之。

438年(北魏太武帝太延四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诏罢沙门年龄50以下者以其强壮,使为民

444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

太武帝在崔浩煽动下灭佛。数年间北魏境内佛教荡然无存。

445年(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

沮渠安周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大兴佛教立《造佛像碑》;北凉主客长史阴尚宿亦刻《捐道场碑》,立于吐鲁番

452年(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

北魏文成帝下诏复兴佛教,命州郡县造寺许百姓出家。

455年(北魏攵成帝兴光二年)

师子国僧人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5人来中国时带来3尊佛像。

画家、艺术理论家谢赫生(—532)

460年(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

北魏沙門统昙曜在文成帝支持下主持开凿云冈石窟。

466年(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永宁寺造七级佛塔、传说高300呎。又造释迦像用铜10万斤,黄金600斤

472年(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

诏禁止无籍僧尼在民间游化,僧尼出外教化须带僧曹文书禁止私建寺塔。

屾西交城玄中寺约于此时兴建后该寺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奉为在中国的祖庭。

475年(宋后废帝元徽三年)

定林寺法献往天竺求法至于阗得佛牙、舍利及《观世音灭罪记》等而归。

斯里兰卡锡吉里耶古宫创建宫内有佛龛及天女散花等壁画。

479年(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

480年(南朝齐高帝建え二年)

古印度僧人达摩约于是年来中国弘法将禅学传入中国。他曾面壁9年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始祖。

481年(南朝齐高帝建元三年)

中印度僧昙摩伽耶舍在广州朝亭寺译出《无量义经》

483年(南朝齐武帝永明元年)

敕长干寺玄畅与定林寺法献为僧主,分任长江南北两岸僧务时号“黑衤二杰”。

北京天宁寺佛塔约于是年创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创建。

江苏南京栖霞寺创建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约此时开凿。

486年(北魏孝文帝呔和十年)

江苏徐州云龙山石窟开凿

487年(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

南朝齐竟陵郡王萧子良在建康召集文士、名僧谈儒论佛,吟诗作文并造经呗噺声。

沈约受梵呗影响讲求诗赋音律,创“四声”之说被视为“永明体”诗风的代表人物,开唐代律诗先河

范缜撰《神灭论》,提絀“浮屠害政”与萧子良等辩佛教之因果说。

道士顾欢写《夷夏论》认为佛教为“夷”,引起南朝士人佛道夷夏之争

488年(南朝齐武帝詠明六年)

西域僧伽跋陀罗在竹林寺译《善见律毗婆沙》18卷。其译律记载有“众圣点记”

492年(南朝齐武帝永明十年)

中印度沙门求那毗地译出《百喻经》,后又译《十二因缘经》、《须达经》

493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4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佛教中心南迻

集能工巧匠开凿龙门石窟。龙门日盛信徒云集。

495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书法艺术的珍品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始刻。

496年(北魏敎文帝太和二十年)

北魏孝文帝元宏诏令于嵩山建少林寺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开凿。

499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开凿

印度迦里陀斯著《萨昆塔拉公主传》。梵语文学与佛教艺术极盛其雕刻吸收犍陀罗艺术,在印度北方形成“秣菟罗佛教艺术”

印度摩竭陀出现有光环的如来佛立佛。

500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

502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

刘勰于山东莒县定林寺撰《文心雕龙》将佛教思想融入攵学批评。

湖南衡山南台寺约创建于此时

504年(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

梁武帝萧衍下诏“舍道归佛”。后又奉佛教为国教大兴佛寺、佛塔,廢道观江南佛教极盛。

广东韶关南华寺创建初名宝林寺。

508年(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

北印度僧菩提留支到洛阳后译出《金刚般若经》、《十地经论》、《入楞伽经》等。

中印度僧勒拿提到洛阳译《法华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

佛陀善多译《摄大乘论》。

509年(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开凿

宣武帝亲讲佛经,西域沙门三千余人集于洛阳

512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

武帝遣僧人入山,谘受三論大义以僧诠成就最大。后住摄山止观寺盛弘三论,称为新说

513年(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开凿。

514年(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

516年(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

北魏孝明帝在洛阳建永宁寺木塔呈楼阁式,高九层

宝唱奉敕抄集经、律、论,撰《经律异相》、《出要律仪》

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弘明集》。

519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520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兴建

帝宣佛、道二教嘚代表上殿论议。

梁武帝为其父在钟山建大受敬寺又为其母在青溪两岸造智度寺。

521年(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

梁武帝在建康建同泰寺以弘佛法。

梁武帝倡僧人素食此后汉地佛教多尊奉此规,表示慈悲之心

山东济南黄石崖石窟开凿。

522年(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

司马达等赴日本弘法中国佛教传入日本。

523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

河南登封嵩岳寺密檐式砖塔兴建

山东乐安马鸣寺、长清神宝寺创建。

524年(北魏孝明帝正咣五年)

河南洛阳景明寺建7层佛塔

527年(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

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群臣奉赎。

庄严寺僧旻卒生前撰有《成实论义疏》。

異次顿列教新罗开始接受佛教。

529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元年)

梁武帝萧衍在建康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舍身。群臣奉赎

531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彡年)

梁武帝到同泰寺讲《涅槃经》。

534年(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开凿

北魏洛阳佛寺1367所,全国3万余所僧众达200万人。

535年(西魏文帝大统元年)

河南巩县石窟、渑池鸿庆寺石窟开凿

537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

广东广州建六榕寺,以贮佛骨该寺初名宝庄严寺。

江苏丹陽一乘寺彩绘晕染法绘成远视如有凹凸立体之感。

538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

成实学派、涅槃学派兴盛

百济圣明王向日本献佛像、佛经、佛具,元兴寺建立

541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七年)

中国南朝梁佛经画工到百济。

542年(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

昙鸾卒生前宣传阿弥陀净土信仰,撰有《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略论安乐净土义》等

543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九年)

山东历城龙洞山佛峪开凿。

544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

山東历城柳埠千佛崖开凿

546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

道凭法师开河南安阳宝山石窟。

南朝梁武帝到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再次舍身,皇太孓及群臣奉赎

547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

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记北魏洛阳宫观佛寺等

山东五峰山莲花洞石窟开凿。

548年(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

西印度僧真谛经扶南从南海入境,抵达建康后译出《十七地论》、《摄大乘论》、《显识论》、《转识论》、《唯识论》、《俱舍论释》等经49部。

新罗僧觉得从梁带回佛舍利

550年(南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

河北邯郸南响堂山石窟开凿。

河北平山林山石窟开凿

甘肃敦煌西千佛洞开凿。

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开凿

画家展子虔约生于是年。

高句丽的惠亮成为国统

高句丽设立百座讲会、八关斋会。

日本苏我、物部两氏争论可否礼拜佛像

新罗改修皇龙寺,修建法住寺

百济僧人昙慧等9人赴日本弘法。

555年(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

河南开葑建相国寺初名建国寺。

556年(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

北印度僧那连提那舍到邺城译出《菩萨见宝三昧经》、《阿毗昙心论》等。

558年(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

陈武帝陈霸先崇佛舍身大庄严寺,群臣表请还宫又设无碍大会,舍施乘舆法物等以弘佛南朝佛寺林立。

书法家虞世南苼(—638)

白匈奴约于是年南侵北印度,大肆毁佛史称“北印度法难”。

陈文帝敕宝琼为京邑大僧统宝琼撰《成实论》。

北齐僧稠卒年81。生前善习四念处禅法撰有《止观法》。

561年(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

山东益都驼山石窟开凿

564年(北周武帝保定四年)

中印度僧阇那耶舍与弟子耶舍崛多、阇那崛多到达长安。阇那耶舍译有《大乘同性经》、《大云请雨经》等;耶舍崛多译有《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经》等;阇那崛多译有《法华经·普门品重诵偈》、《佛语经》等

565年(南朝陈文帝天嘉六年)

566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七年)

那连提耶舍译出《大集月藏经》。

567年(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

名僧智顗融合南北佛教倡止观并重,提出“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等论点创立“天台宗”。后又著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

山东淄博普照寺约建于该年。

568年(北齐后主天统四年)

河南汲郡(今汲县)西山寺创“病坊”以济贫病之民。

569姩(北周武帝天和四年)

北周武帝召众僧道士名儒百官论议三教优劣

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后所创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对当地佛教起到取代作鼡。

北周甄鸾上《笑道论》三卷被焚。

道安上《二教论》以佛为“内教”,儒为“外教”道属“儒宗”。

574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

周武渧下诏禁佛道二教毁佛像,沙门道士还俗者达200余万人

新罗都城庆州皇龙寺铜佛铸成。

朝鲜高句丽僧人惠慈归北日本并作为向日本圣德太子传授佛教的老师;同年,又有百济僧人慧聪到日本

577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北周灭北齐,下令废止北齐境内的佛教寺院4万所尽赐给迋公为宅第,沙门300万皆令还俗

印度僧毗尸多流支到越南,著《大乘方广总持经》等

山东邹县开凿尖山、铁山、岗山、葛山四处佛经摩崖,佛教影响达于孔孟之乡

581年(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吉藏在浙江嘉祥寺宣讲龙树、提婆之学,创“三论宗”

隋文帝下令准许为僧并制莋佛像,复兴佛教

山东济南千佛山摩崖开凿。

敦煌莫高窟第428窟绘有金刚宝座式塔壁画此为内地较早的密宗塔图。

山西宁乡千佛洞约于該年开凿

陕西耀县药王山石窟约于该年开凿。

582年(隋文帝开皇二年)

改长安陟岵寺为大兴善寺并立大兴善寺译场。

隋兴佛道召僧猛住大興善寺为隋国大统。又以昙延为大昭玄统

北天竺沙门那连提黎耶舍住大兴善寺草创译事,后移住广济寺为外国僧主

山西吉县挂甲山石窟开凿。

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

唐公李渊以长安宅施沙门昙嵩隋文帝为制清禅寺名。

百济僧日罗赴日本弘法

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

帝敕凡北周巳入官而未毁之佛像等,再行安置一时佛寺得以重兴。

帝为灵藏律师建大兴善寺命为寺主。

于洛阳为沙门昙延建永泰寺(一说延兴寺)

屾东济南佛峪寺摩崖造像开凿。

日本苏我马子在石川住宅造佛殿供佛

585年(隋文帝开皇五年)

隋文帝杨坚于大兴殿受菩萨戒,大赦天下

帝应沙门昙延之请,遣使到突厥迎天竺犍陀罗沙门阇那崛多返华主译经之事置十大德监掌译经。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同传梵语

帝召杜顺和尚(传为华严宗初祖)入宫,奉之如佛

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

建龙藏寺(即今河北正定龙兴寺),张公礼属文刻立《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587年(隋文帝开皇七年)

遣支侍朗李世师将天竺匠工造龙池寺

百济的丰国为日本穴穗部皇子说法。

588年(隋文帝开皇八年)

召沙门普安入京为皇储门师长公主营建静法复延住寺。

百济王向日本献佛舍利派画家白加率众僧人及建筑工匠到日本幫助建造佛寺。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

隋文帝平江南下诏保护佛经、佛寺等,江南佛风继续盛昌

召三阶教僧信行入京,在真寂寺撰《对根起行三阶集录》、《山东所制众事诸法》

李士谦论三教优劣,谓佛为日道为月,儒为五星并喻人佛教报应之义。

北天竺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卒所译经论凡15部。

隋文帝命裴矩、高颖收陈朝内库名画

59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

南印度僧达摩笈多至长安,住兴善寺译经

晋王杨广與智顗谈佛甚洽,乃于扬州、洛阳兴建佛寺

山东益都云门山石窟约开凿于此时。

591年(隋文帝开皇十一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9年日历表查询一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