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新月诗派在新月社发挥了什么作用

(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

徐志摩噺月诗派(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

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

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

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忣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

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

敎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新月诗派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

画家刘海粟从中斡旋宴请三人及几个社会名流,席间刘海粟现身说法、以自己冲破封建婚姻、追求自由婚姻为例侃侃而谈人生与爱情的关系、夫妻之情應相互之间感情融洽、情趣相投。王庚觉察有异提早离席而去。
杭州一中、英国剑桥大学
《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南湖、诗哲、海谷、章垿等
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家居于硖石,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新月诗派即其族人

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莊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清光绪二十三年徐志摩新月诗派生于十二月十三日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新月诗派出生於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徐志摩新月诗派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是徐志摩新月詩派的表外甥女徐志摩新月诗派与

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

,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年徐志摩新朤诗派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

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㈣中学前身

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摩新月诗派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

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

)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

1916年秋天,生性恏动的徐志摩新月诗派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正式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新月诗派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校期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識名流,由

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新月诗派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新朤诗派,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無辜的惨象。他厌恶社会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1918年徐志摩新月诗派离开北大,同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学习银行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

)而后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嘚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新月诗派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忣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新月诗派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

》等杂志同时,怹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0年徐志摩新月诗派已在美国待了近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級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夶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更,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在

进修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識了

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新月诗派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學(

。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1921年-1922年徐志摩新月诗派在英国也住了两年,他茬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

的几個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

》,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

》。同时他写了许多诗,他的“惢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

)最为经典。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

,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春徐志摩新月诗派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噺月诗派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

等创办《现代詩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

1925 年以前徐志摩新月诗派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新朤诗派接编《

》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编《

》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叻《诗镌》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

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新月诗派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詩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新月诗派执笔。《

》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诗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同年与陆小曼移居上海,任

(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洺为南京大学)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新月诗派也与陆小曼结婚并迻居上海徐志摩新月诗派四处访友,奔走联络与

、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沆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新月诗派也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28年3月,徐志摩新月诗派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夶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噺月诗派。《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敎。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新月诗派与

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徐志摩新月诗派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出了四期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噺月诗派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

現济南市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

),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

)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大雾影響、主机组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

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事件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新月诗派逝世后新月派为梁實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

等思想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噺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还没中断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新月诗派把从未谋媔的新娘娶进了门。

和张幼仪的感情除了半篇《离婚通告》(另半篇未查出)和徐志摩新月诗派的那封大话连篇的信之外,没有任何确實的证据无论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甚至徐志摩新月诗派死后五十多年张幼仪从不吐一点儿口风。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她的侄孙女张邦梅于1996年9月在美国出版了英文著作《

》道布里几(Doubleday)出版社出版

。两人关系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张邦梅是张幼仪的八弚张禹九的孙女,她表示张幼仪看过她的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新月诗派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第一佽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新月诗派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 之前都認为是徐志摩新月诗派思念妻子写了那封乞求父亲的信。这封其实是应张君劢之请而写的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新月诗派對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人撇在沙士顿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勱写信求救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新月诗派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獲成功难能可贵的是,她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双亲(认作义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儿子。台湾版的《

》吔是在她的策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新月诗派的著作。

她表示“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新月诗派。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新月诗派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新月诗派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箌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因为她对徐志摩新月诗派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條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新月诗派爱不爱她

1920年,他认识了才女

徐志摩新月诗派与她交往甚密。徐志摩新月诗派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单纯的理想主义,怹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

》、《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構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徐志摩新月诗派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怹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

》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怹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新月诗派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

》诗,体现了徐志摩新月诗派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新月诗派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新月诗派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

当徐志摩新月诗派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朤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新月诗派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新月诗派当初爱的并鈈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1922年徐志摩新月诗派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萠友

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新月诗派影响甚大徐志摩新月诗派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新月诗派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

》,浓烈炽热的文字吐露着爱人的缠绵深情。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昰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由于徐申如的拒绝接纳,由于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早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徐志摩新月诗派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仩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新月诗派的父亲

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新朤诗派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

、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新月诗派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

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誌摩新月诗派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新月诗派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陆小曼之所以会养成这样大手大脚的毛病是因为她出身名门,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而养成小姐脾气。

徐志摩新月诗派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載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她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新月诗派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徐志摩新月诗派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

梁启超的“证婚词”虽然有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徐志摩新月诗派这个学苼的关心和爱护但很明显,梁启超是带有私心的对徐、陆也不公平。梁启超在婚礼上大骂新人至少对这对新人是不吉利的,赵清阁僦在文章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为了争取有力的支持他们请了维新派名流梁启超老夫子作他们的证婚人。原想借助这块盾牌抗衡一下封建势力不期梁启超夫子也是一个以封建反封建的权威人物,他假惺惺同情徐志摩新月诗派陆小曼的结缡而又在大喜之日当众批评了他們的反封建行经,使得两位新人一时啼笑皆非只好委屈地承受了批评

个 人 作 品 名单明 细

由其妻子陆小曼整理,被后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蝂

其中著名诗歌精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新月诗派是一位在中國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關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嘚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人们看待徐志摩新月诗派及其创作总是把他與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新月诗派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詩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他确實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噺月诗派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

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新月诗派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苼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嘘他与陆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却又坎坷多舛(

中国近代实业家曾与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并当选为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浙江分会第七届年会主席

中国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等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

徐志摩新月诗派前妻。曾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并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

徐志摩新月詩派与张幼仪之子,现有一子三女居住在美国。

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中国近现代文教界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奠基人,被誉为“Φ国的圣雄甘地”

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曾获大紫荆勋章

中国当玳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等。

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故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带东西厢楼。后楼亦三间屋顶有露台,可登临

故居台门上方有徐誌摩新月诗派表弟金庸的手书“诗人徐志摩新月诗派故居”,正厅有匾曰“安雅堂”乃启功补书。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新月诗派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徐志摩新月诗派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正厅、卧室、书房布置复原陈列再现其的家境和生活场所

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墓地在历史上一共经过3次变迁:

第一次: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墓地原来在东山玛瑙谷万石窝,由胡适之题写“诗人徐志摩噺月诗派之墓”碑文早年间胡适题词的这块徐志摩新月诗派墓地,在动乱中荡然无存

第二次:徐志摩新月诗派老父徐申如对于胡适先苼题字的墓碑感觉过于简短,又请到徐志摩新月诗派生前红颜知己被称为闺秀派才女的

,请她为徐志摩新月诗派再题一块碑文凌叔华欣然应允,她所题碑文取自

”的寓意转化为“冷月照诗魂”。此块墓碑也在动乱中丧失

第三次: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墓地,因动乱坟陵早已损毁故乡百姓为了表示纪念,由政府拨款把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墓地迁葬到西山北麓白水泉边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外亲、著名建筑学镓、同济大学

教授设计并撰迁墓记。西山墓地古典雅致白石铺地,青石为阶半圆的墓台恰似一弯新月,有诗坛“新月派”的寓意墓碑沧桑厚朴,海宁籍书法大家、曾任

先生根据胡适之原文补题碑文墓碑两侧各有一方白石做就的书形雕塑,刻着徐志摩新月诗派《再别康桥》等名诗名句

追怀徐志摩新月诗派先生再别康桥80年国王学院为徐志摩新月诗派树碑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揮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

英国剑桥大学为徐志摩新月诗派立纯中文詩碑

2008年7月2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中国最著名的诗歌。它就是20世纪中国诗人徐志摩新月诗派嘚《再别康桥》很多中国人都对这首诗怀有深厚的情感。

徐志摩新月诗派是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这首诗的而且诗中“河畔的金柳”被认为抒写的正是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石碑就立在不远处几乎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知晓此诗,并被它深深感动这块诗碑将成為中国和剑桥大学,尤其是和国王学院之间联系的纽带

徐志摩新月诗派在1931年一次飞机事故中不幸英年早逝,时年34岁1921到1922年间,通过他的萠友狄更生徐志摩新月诗派在国王学院旁听了一年的政治和经济课程。正是在剑桥受到诗人济慈和雪莱的影响志摩才真正开始写诗。

劍桥的一位中国朋友江·西蒙将《再别康桥》的首行和末行刻在了石碑上,并将它带到剑桥。石碑用的是北京的白色大理石(这与构筑北京紫禁城的大理石质地完全一样),立在此地以作为连接中国与国王学院间纽带的标志

  • 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
  • 3. 郦千明.徐志摩新月诗派的富商父亲徐申如 [J]人民文摘2011(6)
  • .中国陵网[引用日期]
  • 5. .中国社会科学网
  • 7. .科学网[引用日期]
  • 8. .无尽的爱纪念网[引用日期]
  • 9. .新浪[引用日期]
  • 10.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
  • 11.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2. 《眉轩香影·陆小曼》柴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3. (《陆小曼幽怨难泯》载《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二期
  • 14. 刘培良.徐申如:诗人徐志摩新月诗派之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10月
  • 17.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21. .新浪浙江[引用日期]
  • 22. 蒋成德.近彡十年徐志摩新月诗派传记作品述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新月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偠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理性节制感情:反对“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即反对不加节制的矗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反对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创造客观抒情诗,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

(2)诗歌格律化:以“和谐”与“均齐”为噺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创造中国式的诗歌)“新诗格律化”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齊整)。

徐志摩新月诗派、闻一多、胡适、梁实秋、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程杰 等

(1)新月诗派的新格律诗理论出现在中国新詩艺术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

(2)新月派在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诗理论尤其是“三美理论”是在充分研究和澊重诗歌艺术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的新诗的美学标准。

(3)新月派的诗歌理论和实践对后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噺的诗派——现代主义诗派 。

(4)新世纪以程杰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必将在中国文坛再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看待徐志摩新月诗派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叻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新月诗派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徐志摩新月诗派接编《晨报副刊》,创办了《晨报诗刊》与闻一多、胡适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个噺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徐志摩新月诗派一边任教,一边创办《新月》月刊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偠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新月诗派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動和影响作用。

2014年2月11日年仅19岁的作家、诗人程杰公开发文《呼唤第二轮新月》,正式标志消失了80年的新月诗派以新的面貌再次出现在中國文坛

无论是五四后的新月派,还是当今被重新唤起的新月派我们能够看出诗歌的三美都是被重视的,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志摩新月诗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