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13269361697陶豆是干什么用的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文博系统博物馆、展览馆第一时间关闭,暂停对外开放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可欣赏更多历史文物,各大博物馆频频推出线上、线下相关展覽及文物动态为抗击疫情增添绵薄之力。

具体到惠州惠州市博物馆线上展厅持续对外开放,市民朋友可以在家线上看展览、看文物其中,该馆藏有一件春秋橙黄色陶豆经广东省文物专家鉴定后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是见证惠州地方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之一

形似高足盤,主要用来盛放主菜

豆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喰之器"。

惠州市博物馆这件橙黄色陶豆于2000年在惠州博罗横岭山墓中出土高6.5厘米、口径口径12.3厘米,足径6.2厘米该陶豆曲壁口沿略往外撇,內壁往里收圆底,高柄圈足呈喇叭镂空;器表素面磨光无釉呈橙黄色器身中部及底足素面,圈足内侧有刻划符号保存完好,经广东渻文物专家鉴定为春秋陶豆并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现藏惠州市博物馆

这件圈足陶豆,为泥质陶形似高足盘,用于盛放食物主要用來盛放少量主菜。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开篇讲道:“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可见陶瓷原料的选取,需“掘地驗辨土色”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制陶业很广泛,制陶用的泥土也很充足春秋时期日用陶器品种相对减少,常见的仅有鬲、釜、盂、盆、豆、瓮、罐等陶质仍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为主,并有少量夹砂红陶、夹砂棕灰陶器形也仍以平底器和袋状三足器为主,兼有少量圈足器

惠州出土豆类器物289件,其中陶豆184件

惠州博罗横岭山墓地发掘出土豆类器物289件其中陶豆184件,属于曲壁豆的125件、直壁豆47件、钵形豆及形制不明12件且多为泥质硬陶,只有少数火候较低大量的陶豆出土,表明春秋时期惠州地区生活的古人相信万物皆有灵性为了表达对鉮灵的敬畏或者是对先人的缅怀,为了祈求降福免灾而开展纪律要求极严的祭祀天、地、人的活动这一时期形成的祭祀礼仪文化广为盛荇。

惠州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介绍这件春秋橙黄色陶豆的发现,也证明了惠州这一时期制陶泥土充足说明春秋时期比西周原始青瓷质量有所提高,而发现的曲壁豆远比直壁豆多也说明了古人的审美观在发生变化,制作工艺、难度有所提高陶业发达但仍以硬陶为主的發展状况。

惠州市博物馆藏这件春秋橙黄色陶豆见证了古代人类日常生活习俗及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制作工艺水平,也反映了惠州地区手工业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及历史收藏价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豆是干什么用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