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的“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到底指哪里

艺术设计科教文汇2006?1;江南水乡古镇的桥文化解读;□彭靖;(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的桥为解读对象,通过分析其;中图分类号:G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不同文化板块、;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山川秀美之地;目前,许多古桥尚在使用,因此,它们既是文化景观,;道隔断,桥就是
艺术设计           科教文汇 2006?1
江南水乡古镇的桥文化解读
□ 彭 靖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 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的桥为解读对象,通过分析其历史、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及社会文化传统,对江南古镇的桥文化进行了初步解析。重点阐述了桥乃江南古镇的精髓和神韵所在,是古镇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关键词 江南古镇 桥 文化 景观
中图分类号:G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01-100-02  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不同文化板块、不同地域、不同水土千百年孕育滋养出了千姿百态的城市。一个人的实力、魅力、活力、潜力在于个性,城市也是一样的。城市有个性特色,才能可持续发展,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水乡风情将其个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山川秀美之地。南古镇的真实写照,构成水乡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f直,。桥,,石栏环洞,极富诗情画意,。桥,代表着中国传统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为塑造了中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起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历史城镇和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目前,许多古桥尚在使用,因此,它们既是文化景观,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其独特的桥文化表现着自身的魅力。
道隔断,桥就是连接人家的纽带,由于河道很小,所以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和建筑格局。
2.经济特征
历史上,,到了,这时候已经在唐末农村出现。因,,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发展[2]。
因为其水网密布的地理特征,为耕种渔牧创造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因而在隋唐前这里已经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到了宋代,伴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棉作、桑蚕及与之配套的家庭手工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耕作经济。到了明代以后,江南水乡的经济结构进入了崭新的以商品生产和市场流通为显著特点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形成是江南水乡古镇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桥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止是保持陆路交通的连续性,方便生产和生活。由于是水陆的交叉,南来北往的车船聚集在这里,桥成了中心,桥的周围往往由此发展成为各种类型的商业街。如周庄的富安桥,桥的四角均建有桥楼,开有店铺、茶馆,是全镇的中心。桥堍就成为水乡城镇最活跃的场所,在白天是活跃的交易场所,晚上则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人们谈天聚会纳凉,很好地体现了空间使用的时间性,既经济又和谐[2]。于是江南古镇依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同时也形成了江南地域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地理景观。古镇居民善于利用有限空间,营造出舒适的“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既舒适又充满诗意的居住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3.文化发展
江南水乡是我国先秦时吴越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地方,南宋时候,江南一带开始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江南历代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沉淀在江南水乡古镇每一个细微的地方,当然也体现在古镇的桥上。
桥,在江南水乡随处可见,其基本功能乃是沟通河流两岸人民的正常往来。对于江南水乡来说,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同时,桥又是江南文化景观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桥的造型、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诗诵词、以及后人对于先祖造桥艰辛的
一、小桥流水人家的历史由来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只要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结构
与功能,一般说来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区域地理的相对完整性,一是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而江南水乡古镇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逐渐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城镇面貌,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
1.地理特征
江南水乡古镇在地理空间上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地处太湖流域―――江南运河这一平原水乡空间,它们与山地丘陵或盆地区域的市镇相比,有着不同的聚落空间,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河道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交通纽带,从而构成了江南古镇因水成镇、因水成市的亲水
由于水乡的水道是马路,交通工具都是船,人家都依水筑屋、傍河而居,形成了一条河两条街,河道拐弯街道也跟着拐弯的“依水成街,因河成镇”的水乡格局。人家被中间的河
             科教文汇 2006?1          
传说,都给桥蒙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因此桥成为江南水乡文
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乡的桥不仅记载了建桥时代的建筑工艺技术,而且历代的民风民俗也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古桥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传信息的良好载体,在挖掘地方文化的积淀中是绝对不应被忽视的。
二、桥文化解读
江南古镇多河,因而桥也多,而且建造年代悠久。许多是明清时代建造的古桥,也有元代的古桥,饱经沧桑,幸运地留存了下来。多姿多彩的石桥连接着一个个水上村镇,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是江南水乡的景观要素。
江南水乡地区,家家临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迥然不同的桥梁,大大增加了古镇聚落可识别性。桥拱隆起、环洞圆润,打破了单调的平坦空间,将远山近水衬托得调和优美,将水面和陆地紧密相连;桥的平面布局,形式繁多,以桥为生活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
1.桥与民俗
江南古镇的桥不仅仅具有满足实际交通的作用,很多同时具有民俗文化功能,现在有些甚至在交通上已经不具多少意义,只是为了满足民俗文化活动的需求而存在。
过去在古镇,造桥是最大的德行,所有的桥名,基本上都是以“仁”“、德”“、功”、“慈”、“济”之类的字眼来命名。在这里,桥的引渡的意思变成了生活实际的功能,于是,家常里面,就有了哲学的意味[3]。河与桥的交错,意味着更为复杂的空间和文化场所的形成,不同地方、的人们创造了各自关于桥的民俗和文化外,,桥”。这是因为江南的桥,,桑留予后世,。过桥成为一种“渡”的体验,,。人的一生充满艰难坎坷,也不乏走上通途的希望和机遇,桥正是人生戏剧种种转折中最富有特征的装置[3]。
比如在古镇同里盛行的“走三桥”,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桥风俗之一。“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由于取名喻意吉祥,自古以来,这三座桥一直受到古镇人民的偏爱,“走三桥”成为同里民间一种吉祥的风俗。旧时凡镇上居民婚娶之时,常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三桥;同里人适逢六十六岁生日,是日午餐后则须走此三桥;就连婴儿满月之期,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此三桥,以图吉利。所以,三桥在同里老百姓心目中被视为吉祥之物。
2.桥与民风
江南古镇自古乡风淳朴、民风纯正,尤其是兴学之风极盛。古镇的民风在桥文化中多有体现,桥文化也成为古镇民风的象征,成为古镇人民心灵的写照。
譬如著名的思本桥,桥名反映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思本即思民。江南历代做官的人不少,思民、爱民之风一直沿袭下来。江南古镇历代读书之风极盛,以耕读为荣,文人雅士辈出。这种兴学之风,在桥文化中也有所反映。南浔,在明代有所谓“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美誉。建于明代的东溪桥,又称读书桥,桥上有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这副桥联生动地记录了桥河两旁荧窗夜读、书声朗朗的景象,反映了古镇浓郁的兴学民风。
3.桥与建筑艺术
江南古镇的桥是一种注重细节的建造方式,代表着“精、
细、雅、洁”的价值取向:古朴逸秀的桥梁形式,传神精致的石
刻桥栏,句式严格工整的桥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是江南小桥的营造特色。水是自然的,桥是文化的。而河道、水景则是自然与人工的共同创作。作为一种生活情趣、一种文化景观,江南古镇的桥确实很有特色,而且意蕴深长,情味无限,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
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当属周庄双桥,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在南北市河与银子浜的交叉处,聪明的工匠们别出心裁,跨两河建双桥,一横一竖,紧紧相连。河面较宽的南北市河上是拱桥,河面窄的银子浜上是一平板石桥,桥洞一圆一方,相映成趣,形成独有的风格。又因其形体恰似古老的钥匙,俗称“钥匙桥”。
桥也体现了古镇人民世世代代在建设自己家园的历史进程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使桥融入了自然环境之中,与环境协调统一,与古镇相映成趣。应该说,桥是江南古镇的神韵,桥也是江南古镇的精华,桥又把江南古镇的河、街、巷、岛、宅、园、店等联结一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布局。
4.桥与文学价值
江南古镇的桥不仅在桥的造型上造诣精深,更是将建筑工艺与文学艺术相结合,这一点特别是体现在众多的桥联上,桥联记述史实,描绘景色,寓意深刻,令人额首称颂。,小桥流水江村”;北“,;原渡船桥的南联是“;北联是“春入船唇流。这些桥联耐读、耐人寻味,是古镇。
古人通过这种方式,将文学语言巧妙地揉入桥梁建筑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了鉴赏指引。比如苏州古桥中寒山寺畔的枫桥,本是城中常见的一座普通单孔石拱桥,跨径不大,但有了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便享有盛名。并且深化了桥这一景物的文化意蕴,这是江南古镇桥文化的一大特色;再者就是融桥梁美与书法美、工艺美于一体。古桥上的碑词和槛联文字书法大多出自名家手笔。
古镇的桥名也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寓意,富有情趣。其中,大多数桥名表示人们吉祥、平安的愿望。如普安桥、长庆桥、富安桥、泰来桥、永寿桥、以及太平桥、吉利桥、升平桥等等,都表现了人们期盼太平、安宁、幸福的美好心愿。古老的思本桥告诫为官者不能忘民忘本,富有哲理,警示后人。独步桥、三曲桥、天桥等,以其形态而得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另外,渡船桥、乌金桥、赌气桥等众多的桥名,都有一段传说的故事,使人回味,令人叫绝。
“没有思想和个性的城市犹如没有灵魂的人”,城市特色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系统,江南古镇的桥便是古镇的重要点缀“点”。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来说,如果城市失去桥这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要素,那么,这不仅是江南古镇的悲哀,更是对中国文明的糟蹋。
[1]陆建伟.试论江南六大古镇的文化成因[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阮仪三.江南六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张松.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景观解读[J].时代建筑,2002(4).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行业资料、10江南水乡古镇的桥文化解读等内容。 
 江南水乡的桥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桥梁 江南 文化江南水乡的桥“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江南水乡的桥的特点,并且特别介绍 了苏州宝带桥的历史,记叙了宝...  阮仪三等[4]认为,江南水乡古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通 ...在分析旅游开发对古 镇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对旅游影响感知和...  在江南水乡众多的古镇中, 只有乌镇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文化古镇。它除了 水乡...在乌镇看桥, 你会无端地想起许多美好的往事。 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是“桥里桥...  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意象空间构成要素研究――以昆山锦溪古镇为例 锦溪,旧称陈墓...“ 桥文化” 著 名的有里和桥、太平桥、古莲长堤、普庆桥、众安桥、十眼桥...  由此可见,政府对绍兴古桥文化保护与传播的重视。 正水乡绍兴,河路纵横,各式造 型别致、风格迥异的石桥与道路、滨水建筑 交相辉映,造就了著名的江南水乡风光城市。...  走近今天的光福古镇, 可能不会象年夜年夜都江南水乡古镇那样, 满眼看到的是桥...《四季周庄》,解读江 南古镇千年非物质文化密码, 品味江南似水柔情的诗画生活...  小桥流水 构成独特 介绍几座名桥,歌颂智慧、勤劳的...《江南水乡-周庄》 正是描写了江南古镇周庄的水韵...根据以上教材解读,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学习目标: 1...  包括江南水乡古镇在内 的历史文化城镇正遭受着新一轮的建设性破坏, 人们在追求...2.2 肌理特色分析 乌镇整个城镇的发展沿着东西向的市河和南北向的市河所形成...  如江南一带有吃年 糕,清明团,端午粽等习俗,参与其制作过程,别有一番乐趣,体验古镇人民 的生活生产场景,感受纯朴的水乡文化,将观光、休闲、娱乐、餐馆、体验等 ...诗词在线友情提示
重午最新诗词
重午诗集列表
重午推荐诗词
【江南水乡】(下)
0朵 0个& &
《江南水乡》之【太湖仙境】(10首)太湖,古称震泽,在江苏省南部境内,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主要水源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和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太湖水由北东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三江” 为主。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五律·太湖夕照帆影浮天际,波光碧水濛。霞飞彤紫色,浪涌夕阳红。暑气随风减,花香入暮茏。呼朋温素酒,留醉与船翁。附记: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区域中心,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大小湖泊180多个。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五律·太湖春色四八云端岛,峰连七二葱。湖平天宇阔,山翠黛烟朦。春在渚头上,人游画境中。欢声腾四野,花映笑颜红。??????附记:太湖古称震泽,位于江苏省南部,邻接浙江省,最深达4.8米,周近400公里,面积2338平方公里(三万六千顷)。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半岛山峰,共有72峰。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鼋头渚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五律·梅园春早清流旁画阁,松柏绕梅庄。苔色浸幽径,春风送暗香。浓桃添暖意,疏柳冻寒霜。金谷三旬后,牡丹戏凤凰。附记: 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的东山、浒山和横山之间。前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饰山,倚山植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古雅的亭台楼阁,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山坡上的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待到四月再来, 小金谷满园牡丹更是分外妖娆。五律·二泉吟悠悠夜半吟,嘁嘁二弦音。冷月追云急,清风送曲愔。桂馨香暗度,泉冷露初侵。娓娓真情诉,人人泪湿襟。附记:“二泉” 位于惠山山麓锡惠公园内。即惠山泉又称陆子泉,“天下第二泉”,相传经中国唐代陆羽品题而得名。此处有 二泉亭、漪澜堂、景徽堂及明代的观音石等。泉水从上面暗穴流下,由龙口吐入地下。坐在景徽堂的茶座中,品尝用二泉水泡的香茗,欣赏二泉附近景色,听着泉水的叮咚声,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瞎子阿炳(华彦钧),曾在此作《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曲调悠扬,如泣如诉,更使二泉美名远播天下。七律·鼋头春涛 (新韵) 鼋头烟罩翠螺髻,水抱山环碧玉村。桥映清波春水暖,舟分白浪藕塘深。高亭远眺平湖秀,澜阁初观震泽神。渚上游人衫扣解,牡丹坞里戏黄昏。 附记: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湖光朦胧,鸟屿沉浮,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近览山峦迭翠,亭台隐约,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月晨日夕,景色幻变,阴睛雨雪,情趣迥异。仲春四月,樱妍春桥,天高秋日,兰香小兰亭,各具风采。(新韵)
七律·湖上仙山 (新韵) 澄湖旭照映三岛,翡翠神龟卷巨澜。灵鹫宫前参月老,会仙桥畔拜天坛。笙簧萦绕元都顶,画舫逡巡大觉湾。移得蓬瀛湖上住,瑶池仙境落人间。附记:太湖仙岛即三山岛,古称蓬莱,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三山岛因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联缀而得名。三山岛虽无高峻巍峨之态,却有层峦叠嶂之姿。逶迤铺展,舒起缓伏,山水契默和谐,情致衍逸。故清代诗人吴庄有这样的赞美:“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会仙桥北的西鸭山,为洞天福地游览区,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
七律·游马山龙首渚龙头马首跃湖中,万顷苍波一岭松。渚上青虬云隐迹,林间神鹿雾遮踪。玉桥横涧观鱼戏,石阁临泉听瀑淙。水碧山青添秀色,蜿蜒十里兴犹浓。 附记:龙头渚位于马山西南角。因马山山脉由此向南如龙,潜浮于碧波之中。按山丘形状,有龙舌、龙首、龙颈、龙背、龙尾、龙爪之称。登上龙头,可观湖波浩渺,一望无际。南风起时,渚上飞珠溅玉,甚为壮观。传说古时候有一条青龙栖身湖中,白天化形为山,深夜在湖心嬉水。搅得太湖中巨浪翻滚,惊动了对岸鹿山上的母鹿,于是引发了一场龙鹿相斗。龙头上建有“一览亭”、“夕照亭”、“擒珠阁”、“观澜轩” 并在西侧筑起一条长310米长的沙坞堤,中间有一座12米长的三孔拱桥。登阁凭栏南眺,万顷烟波尽收眼底,龙头飞珠溅玉壮观令人神往。
七律·古运河运漕南北接京杭,溢彩流光艳水乡。古塔晨辉留倩影,虹桥夕照送花香。千幢广厦比邻立,万盏明灯闪烁光。浪碧舟轻游客醉,江南处处是天堂。附记: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七律·桥堤樱花清明时节纷飞雨,沿岸樱花竞冶妖。日丽妆成娇粉色,烟繁逼退落梅潮。东风拂拂千枝颤,细叶飘飘万朵消。粉白嫣红参杂落,春涛绛雪涌平桥。附记:长春桥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桥洞映日成浑圆形,湖堤上引种日本野生大山樱,已有60多年历史。每年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称“长春樱花”。七律·游霞客故居有感壮志男儿游四方,跋山涉水冒炎凉。朝临东海浪飞雪,暮宿苍梧松挂霜。北历三秦寻五脉,南登五岭证三疆。卅年历尽千般险,笔记篇篇是丽章。
附记: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江南水乡》之【苏州天堂】(10首)苏州,古称吴、姑苏等。东邻上海,西抱太湖,紧邻无锡,北濒长江,南临浙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古体·苏州留园
满园花木,庭台楼阁;粉墙青瓦,数竿翠竹。
窗牖画卷,琳琅满目;奇石峥嵘,假山错落。
一湾清池戏锦鲤,垂柳绕岸新荷绿。
廊桥蜿蜒通幽处,?风动疏帘景又活。
暗水流花径,疏篱香泛菊;园林精奇秀;瑶池姑苏廓。附记:留园在苏州阊门外,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七律·漫游留园 (新韵)遗石峥嵘湖畔立,点蒼山水画犹神。凉台燠馆池涵碧,亭榭馨楼桂沁馨。临水花轩笼缺月,歇山明瑟抱寒云。曲桥接引蓬莱去,濠濮知心见故人。附记: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 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小蓬莱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即濠上,濮,水名,古人观鱼之地。此处借以为名。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刘氏时称此亭为“掬月亭”。亭侧池畔立有一石,倒影池中如圆月,名印月。盛氏时名“濠濮想亭”。今易名濠濮亭。七律·留园西楼寂寞西楼曲水徊,清风池绕牡丹台。青楼窗口愁云去,仙馆堂前喜雨来。耆硕林泉庄重处,揖峰痴石笑颜开。待云庵外真无语,明月香花踏宿苔。附记:西楼在五峰仙馆之西,和曲溪楼相通。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借用。清风池馆,宋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借以为名。“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远翠阁实质为楼即含青楼;在五峰仙馆后院西北方向有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林泉耆硕之馆,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石林小院” ,因园主痴石,借用米芾拜石典故,称其轩为揖峰轩。待云庵是园主参禅礼佛的一方净土,面对亦不二意为直接入道,不需文字语言。古体·苏州拙政园
名园拙政,江南吴中明星;
天然野趣,万种风情嵘峥。
春来山茶如火,夹岸桃花,望若红霞;
仲夏芙蕖似画,四面荷风,香远益清。
秋芙蓉锦帐重叠,冬老梅独傲霜冰。
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处秋雨一家声。
月光穿竹翠玲珑,万竿倚玉数黄莺。
晃漾渺弥烟波里,疏朗典雅妙趣生。
庭院错落藏中露,林木绝胜四季馨。
五百年,沧桑变;
屡易主,几废兴。
莫道古人惜山水,
而今斯园更爱人。?附记: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的东北街。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而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应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化。园林景观,花木为胜。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如今,这座历经五百年沧桑变革的一代名园,在管理部门的精心保护下,延续文脉、弘扬传统,传递着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以魅力长存的典雅园景吸引着世界各地游人的目光,也用自身独特的历史价值无言地诉说着那一段段悠悠岁月。七律·游虎丘吴王古墓今何在,白虎雄蹲剑穴巅。海涌流辉桥畔石,山光塔影洞中烟。宋基明顶观音殿,汉井唐干陸羽泉。前美后幽三六景,牡丹花会更芳妍。附记: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前山十八景和后山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观音殿,陸羽泉等: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令人留连忘返;每年春季都举办艺术花会,展出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大批名贵花卉17万盆,数百个品种;虎丘山风景名胜,向五湖四海的游人展现了一幅吴地文化与江南山水完美结合的秀美画卷,是华东众多旅游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七律·寒山寺潇瑟吴江枫叶浓,寒山古寺掩花秾。霜天僧拜桥边塔,暮晚乌啼河畔松。一本正经无俗念,成钢百炼有遗踪。扁舟东下普陀去,千里犹闻夜半钟。?附记: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寺内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传说:有一次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七律·雨中枫桥霜风秋雨湿枫桥,桥下情怀伴寂寥。诗里枫桥无觅处,枫桥诗里独妖娆。只须体会枫桥景,不用枫桥月落宵。桥畔无船诗意杳,烟波浩渺听江潮。附记: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仅百步之遥,是一座横跨于古运河上的单孔石拱桥。明代高启曾有诗云“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其实,枫桥只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大运河在此通过,这里又是官道所在,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古体·吴越歌
姑苏有王气,吴越争霸嚣;夫差勇且暴,勾践诈而骄。吴强图霸业,财伤民亦劳;称霸靠子胥,子胥头不保。卧薪又尝胆,复国志不挠;复国有能臣,能臣命难饶。称霸与复国,血流成河尸骨白;大夫和相国,功成君王容不得。兔死狗即烹,鸟尽良弓藏;可叹仕途险,自古习为常。。。。。。。。。附记: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双方主力战于檇李,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越又以水军攻吴,战于太湖中洞庭山。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围勾践于会稽山上。勾践请降,吴大臣伍员建议勿许,认为“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夫差征服越国后,先攻陈,次攻鲁,再攻齐 。前482年,夫差率吴军主力进至黄池,与晋及中原诸侯会盟,“欲霸中国”。此时吴之霸业达于顶点。当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吴。在郊区泓水歼灭迎战之吴军,并乘势攻入吴都。夫差南归,派人请和。勾践遂与吴订和约后撤军。四十二年,越乘吴国发生灾荒,发动进攻,败吴于笠泽。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三年,城破,夫差自杀,吴亡。勾践率军“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越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古体·姑苏才子姑苏有才子,家住桃花坞;琴棋与书画,艺绝天下殊。不为仕途累,不与世俗同;豪爽千杯少,风流韵事多。多情觅遗迹,空留剑池踪;虽然人不见,佳话却无穷。附记:唐寅,字伯虎,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人,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朝著名画家。传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诗词在线提示: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自诗词在线)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
搜索下。&&
&&鉴赏、评论:
正在提交,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江南水乡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