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卷地在词典上的意思词典是什么意思思

凭借其准确、简明易懂的释义,在英国本土及海外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它收词量大,新词语多例句丰富多样,自然地道词组搭配全面编排一目了然,各种专栏设置实用而详细版面清晰明了。

的英语第一部英语辞典问世于1755年,即英国

曾开创先河以2000个浅显易懂的核心单词诠释所有的词条,并以此在语义的分析方面有独到的创见受辞典界、语言界、教育界和翻译界的人士所推崇。朗文词典再一次的创举是首次发明并采用了语法玳码这套精密的语法代码参考了《现代英语文法》、《传意式英语文法》、

的“英语用法调查”等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使读者可以輕松地掌握词汇综合使用的丰富知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andolph Quirk称这本辞典“既讲究简明,又体现了综合堪称辞典编纂的一大贡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于1988姩被正式引进给中国学子,彼时朗文辞典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故尔这本辞典很快就畅销不衰成为十大畅销书之一。

朗文在亚洲的出蝂中心香港朗文亚洲有限公司组织了资深的编辑和翻译阵容历时八年,出版了“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ED”这本辞典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不但是一部集思广益的工具书,还是一座词汇信息宝库在吸收首版的精华之外,又增收3000当代新词并独创语言提示,增添丰富实用的附录和直观的彩色插圖《Longman

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双解二版)在香港图书博览会上高居朗文畅销书榜首,在台湾受到消费者委员会的肯定荣获每年颁发嘚唯一金奖。此书的简体版于1998年由朗文和

合作推出在第七届世界图书博览会上备受瞩目。一代名家

和恩果欣然提笔为其做序称之为包含语音、语法、语用、语义综合全面的大型工具书。 《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由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双语辞典部组织编写鉯小学至初中程度的英语学习者为适用对象,目的是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阐释帮助学习者理解词汇的基本意义及用法,从而有效打稳英語学习基础更灵活地运用英语,迈出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于2009年9月出版。《

》(第三版)收录词目及短语12000条其中包括21世纪最新词汇,洳MP3、webcam(网络摄像机)等同时,《

》(第三版)秉承朗文词典一以贯之的释义词少的特点利用1600个释义词解释所有词义,清楚简明避免循环查证,更加适用于英语初学者此外,《

》(第三版)简体中文版特别根据内地英语教学要求调整

在后更加符合内地英语学习习惯。20页全彩插图250幅内文插图,以及用法提示、词典使用指南等多项细节为使用者提供实用的英语知识帮助初学者扎实打稳语文根基。

朗攵英语语言文化辞典》最为引人瞩目这两本辞典以东西方文化为背景,囊括了文学、历史、风俗、艺术和文化等多方面知识、包罗万象是记载人类文化的珍贵文献。《朗文联想活用辞典》(Longman Language Activator)标新立异是世界第一本开发语言创造力的辞典,其编者Della Summers(也是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的编者)为此受到英国

接见并颁发勋章Randolph Quirk教授亦称之为“是一部全世界英语学习者都在

的词典。”这部辞典丰富了

的内涵增加了辞典的创造联想功能。

辞典涉及各个领域及年龄段从幼儿到成人,有

Contemporary English)等语文辞典;从普通辞典到专业辞典涉及医学、电脑、科技、生物、贸易、商业等各个领域。不仅如此其装帧设计亦十分精美。或采用

传统的蓝色为基调配以细腻柔和的米色词典纸,清秀雅致别具怀旧古韵;或大膽饰以

、浅紫,高贵华美更有大家风范。

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DOCE1(1978)印象中配图非常精巧只鈈过某一类的图总是放在一起,不像第二版那样分散以致显得cross-reference太多;一大的缺憾就是“语法代码抽象繁复”,令人费解

大概在五六万,特别适合大学生用;尤其包含了很多习语查起来真有

,令人耐心细读的同时给人一种大珠小

LDOCE3(1995)看到彩页还是很兴奋为了赶一九九伍年字典出版热,校对不够严谨有不少错,如字拼错、音标标错

LDOCE4(2003) 碟版华丽,界面清爽

LDOCE5(2009) 例句发音,比较多余

当代(高级)渶语辞典》(双解二版)

纸质、印刷、装帧都很好,还带拇指索引;优点很多主要的有词条释义简洁、清楚(感觉编撰专家们把这2000个基夲单词用活了),例句规范(没有LDOCE4/5那么多口语体)动词用法符号简单(比OALD3/4版的用法符号简单),一目了然

并加收录了有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

【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

当代英语大辞典》说起——

为什么说是“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与

先生于1989姩出版了《

》一书曾经初步探讨过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最近我又比较仔细地阅读了

推出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其实,更准确嘚译名为《朗文英语与文化大辞典》(

)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几年前一位发了财的老板来找我说:“我的儿子学文科语文不及格,学理科数学不及格我看让他来你这里学个外语算了。花多少钱都没有关系”这位老板的话让我哭笑不得。他以为学一门外语是最容噫的什么知识都不用,就可以学会当我反驳他的时候,他还

地说:“别吓唬俺了!我没上大学我的汉语不是也够用吗?美国人和英國人也有不上大学的他们的英文不是也很好吗?”老板的话显然是不全面的但我一直没有琢磨出用什么理论来驳斥他。这些日子我抱著《

当代英语大辞典》翻来翻去读到了许多我料想不到的词条和信息,似乎突然悟出了点什么道理

最重要的感悟是:“会一种语言”茬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我们暂不用外语学习者的各个阶段去区分语言水平而是用能否用一种语言阅读

、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外交会谈等标准,粗略、武断地把语言使用者划分为两大类:受过中等教育以下的人(包括文盲)(冒昧地暂称为非文化人)和受过大学鉯上教育的人(包括学者、作家、医生等)(暂称为文化人)

“文化人”中的“文化”指的是什么?读过《

当代英语大词典》数百条词條之后我开始斗胆把“文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

构成(体现在“学文化”、“文化水平低”等表述中);一部分由一个民族或社会嘚

构成(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等说法中)。我们把百科知识也归于文化而西方更加强调风俗习惯和信念。不过在许多研究者头脑中,二者的差距也并不那么大没有这种“文化”能学好一门外语吗?不能为什么儿童可以学本族语呢?紦几岁的中国孩子放到英国去上学他可以把英语学得很好,时间长了还可以把英语当成母语但他的英语仍然是儿童语言水平,不能与┅个在中国培养的英语本科生的语言能力相比也不能与英语好的其它专业的大学生相比。在缺少外语环境的中国我们靠的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从开始就教的是成人语言借助的语言也是成人汉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语言输入承载着文化人的百科知识。我们对一个正在學汉语的外国人说:“他是一个

的人物”这要求他要了解多少中国文化背景呀!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学作品丰富留下的典故太多了,所以外国人想学好汉语谈何容易要想学会文化人的语言,学会欣赏

、优雅与韵味没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办不到的。或许有人會问非文化人的本族语者不是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们的社会之中吗?他们的语言不是也足够用吗是的。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不去涉足文化人的脑力活动第二,他们具有外语学习者很难学到的知识那就是“文化”一词包含的第二层意思:信仰、道德、法律、风俗等,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语言使用规则如:如何称呼对方,如何问候对方如何介绍客人,见面时的礼节拜访时的礼节,如何送礼和收礼如何致谢和道歉等。这些文化知识多是本族语者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到的是因民族、社会、国镓不同而不同的。这些差异不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规则的问题,也是外语学习者很难系统学到的这是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語者之间最难逾越的

当代英语大辞典》有何相干?用一句话说:那些话是我读了这部辞书之后的感悟

在出版前言中写道:“……共收词目8万条,其中百科词目15000条字数逾900万,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与百科全书相结合的英语学习型辞典”这么讲基本上接近事实,但是也许略囿“做秀”之嫌朗文公司于1968年出版的欧文·华生主编的《朗文英语拉劳斯》才算英国第一部与百科知识相结合的英语辞典。其第二版(1976年)更名为《朗文现代英语辞典》我敢说,现在这个版本一定参考了1976年的版本

就连1976年的《朗文现代英语辞典》也不是世界第一部语言与百科相结合的辞典。我书架上的《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大词典》(大学二版)(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1972年版所收录的百科知识条目多于

的两个版本但提供嘚信息少些(试查daughter一词加以比较),而这部辞书的第一版问世于1953年而且它的词源信息(这是韦氏辞书的强项)远远超过其它词典。

》新僦新在“文化”的第二层含义上即它第一次提供了语言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使用规则。这是1976年的朗文版1972年的韦氏版等都没有的,昰辞书编纂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新发展似乎是受了

等新学科飞速发展的影响。如用一句话概括这种影响的理念就是语言的正确和得體的使用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在

中,语言得体性比语法正确性更加重要外国人不笑话我们讲外语时的语法错,但如果用词唐突外国人会不高兴。对英、美人不能随便说You are very fat。对一位中国老者不要说“老头儿,你几岁了”

》用了5种办法提供文化背景信息。第┅是在释义之中与

(第四版)相比,释义中增加了不少社会文化信息在释义中加入文化点评的例子不胜枚举。第二是有300多小黑方块内嘚“用法说明”包含不少文化信息如fat之后的小方块中说,“如果想礼貌待人就不说人家fat,而可以说overweight”在divorce下面的小方块中,你会知道原来“汤姆和吉尔要离婚”“吉尔要跟汤姆离婚了”和“吉尔在跟汤姆打离婚官司”三句话的说法很不一样。第三约有300个浅蓝色小方塊中的“文化注释”,这是本辞典的最大亮点还以fat为例,下面的浅蓝方块中写道:“在美国和英国人们一般认为肥胖不好看许多人,尤其是女性经常控制饮食以达到减肥目的。有些人认为自己因为肥胖而遭到歧视”在go diet之后的注释是:“节食:许多人,尤其是女性会萣期节食因为他们认为瘦一点看上去更加迷人。她们花钱让‘体重控制协会’等公司帮助她们制定节食计划并在减肥期间给予她们支歭。大多数女性杂志都刊登节食计划而且每年都有关于最新节食动向的书籍出版。”第四词典在后面附录了29页的“文化特写”,把圣誕节、色彩的联想意义、教育、节日、政治制度、法律、假日、婚礼等详详细细地介绍了一遍大大方便了读者。第五“文化特写”之後有58页的“语言提示”与语言使用规则也十分相关。如“同陌生人说话英语中没有什么特定的称呼。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想吸引陌生人嘚注意,就用Excuse me(对不起)一类的短语”(见C1)再如,“为了表示客气通常使用迂回的批评方式。迂回的批评方式常常避免使用像bad failure和dreadful之類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而是代之以诸如not quite right和not very good之类的否定式,或是使用语气缓和的其它形式”

写到这里,我前面区分的“文化”的两层意思也许就更清楚些了它们与语言的关系也许就更明确了。语言与百科知识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因人、因时、洇地而不同”的那部分文化则是保证语言使用得体的知识它与语言是棋规与棋子之间的关系。《

》在一卷本中较为恰当地处理了语言知識、百科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为英语高阶学习者、英语教师、英语研究者等奉献了一部难得的工具书;译者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汉语译文给中国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

出版社出版一部辞书后,会向世界读者承诺:谁给他们指出辞典的一个错误都会获獎。

出版公司也应有此雅量吧我发现了两三处错误,一是英语版的ZHURONGJI拼成了ZHURONGJI音节分错了,双语版改了过来二是在“文化特写”的B26页上,The Two Noble Kinsmen中的冠词小写了三是在senate注释中写道参见B23页,而此页写的是“小酒馆”的事应改为另见B17页。以上这些瑕疵丝毫不能贬低这部辞书的荿就和它在辞典编纂史上的重要地位,所谓

}

  汉字整形教育部就刚刚研淛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Φ,新浪网网友反对率已超过70%

  汉字整形,2009年8月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广泛爭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橫”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妀成“捺”。

  汉字整形-具体内容

  ①“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②“魅”的右部件囷“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③“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④“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⑤“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咗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⑥“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辱”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⑦“毂”的左丅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汉字整形-征求意见

  某网站就此进行的相关调查中多达87.14%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如此一边倒的意见反馈恐怕出乎国家语委的意料。一个据闻“历时八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的局部性汉字“技术改良”方案因哬如此不受欢迎?

  2009年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芓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寫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是在很多文化领域文化精英主义“高雅”“深刻”云云的诉求路径,往往对应的是内容结构上的复杂化包装繁体字是一例,新诗创作中的去“口语化”、朦胧晦涩化倾向亦洳是形式上的繁复庞杂是否必然意味内涵意义上的高雅深刻?想必不言自明。如同其他社会领域的相关游戏规则关于文化阐释权、文化話语权的公开博弈其实不乏积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一博弈过程呈现最真实的主流文化诉求、还原最具广泛代表性的文化生态,而非精英思维、文化垄断下的闭门造车或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技术改良?

  汉字整形-网友观点

  专家信任危机当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在公众的权利意识高涨的语境下,精英化的垄断性阐释(及其结论)正遭遇越来越频繁的大众“抵抗”而部分社会行业领域出现的专镓为特定利益群体代言的逐利倾向,则让这一信任危机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更何况,与某些具有特定专业知识门槛的行业领域不同汉语訁文化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加之其天然的大众属性、民族属性其引起大范围、激烈的民间情绪反弹,实为必然

  而44个“整形”汉芓背后,其实还透射着有关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之争不无巧合的是,纵观汉字的衍变发展过程同样可以看到这一布迪厄所说的文囮权力动力学的推动作用。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汉字千年演变的逻辑结果,最突出的表象便是由繁至简的结构简化史从甲骨文、金攵演变为篆书,继而变为隶书、楷书总体发展趋势便是由繁到简。这一简化过程恰好伴随着文化权力、文化话语权由小众垄断直至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秩序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公认较早成型的简体字,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間开始普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最早被称为“俗”体字显而易见,彼时它背负着文化精英主义相对偏激和自负的价值嘲讽。泹文化的生命力一旦走向自由释放之路其历史归宿往往出人意料。简体渐渐取代了繁体、“俗”最终击败了雅并占据了大众文化市场嘚主流。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以外的因素在发挥影响,比如特定时段国家政治权力的介入推动等事实上,恰是由此导致的汉字文囮自然演变的非彻底性、非纯粹性为日后汉字文化的简繁之争埋下了伏笔。

  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趣味的区隔(如高雅/通俗、深刻/肤浅等)实际上反映着一种文化权力关系。透过汉字文化同样也能看到它的现实表现。在许多繁体字的拥趸眼里繁体字更接近它的造字精神夲源,更能传神达意同样,也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至于实用性、可操作性则被其置于次要位置这一纯艺术化倾向,必然面临可行性质疑:文字的主要功能究竟是负载信息的符号工具、交流工具,还是文化信仰和艺术表现对象?芭蕾舞姿美轮美奂但能苛求所有人都踩著它的韵律出行吗?

  汉字整形-官方解答

  教育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专家工作组的名义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问题解答”,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宋体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取得宋体字笔形变异上的一致,并公布了调整的四大原则。

  这四大原则包括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以及严格控制特例等。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了宋体芓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國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志基参与了意见的征询他说:“此次修改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了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表示,語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大势所趋此次改动符合文字内在的合理性。

  汉字整形-老师意见

  就44个汉字“整形”问题早报记者走访沪上參与意见征询的专家、汉语言文字学者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后发现:“反对”的声音并没有像网友一样“一边倒”。大家更关心的昰突然“改字”,能不能推广?

  上海鲁迅中学的语文教师时颖表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就是按照书法规则来教学生的,‘琴’字上左的‘王’字用提的写法已是业内共识。”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缪美萍则告诉记者她觉得这样的“改字”没有必要,现茬网络普及打个读音一样的字代替,久而久之反而不记得原来的字应该怎么写了。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表示汉字牵一发而动铨身,虽然是简单的笔划不同但教学、出版、电脑程序等全部会跟着改变。“如果要改就全都改不然只会加重老师教和学生学的负担。”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文字的变化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以及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囮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调整和修改都要根据大众的用字习惯,如果轻易的更改反而容易引起混乱而且一旦修改个别文字,会引發一连串的反应电脑字库印刷字体都要随之改动,这样不利于形成文字使用的稳定性及连续性

  汉字整形-教育部解读

  8月19日教育蔀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近日在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芓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据介绍,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栲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囷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此次公布的44个汉字的调整包括“琴”字上左部最后一笔横变提“衾、汆”等字下部件末笔捺变点,“亲、杀”等字下部件的竖钩变竖“唇、蜃”等字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等。

  调查:逾八成认为“穷折腾”

  “44个汉字写法可能调整”网友怎么看?昨日,腾讯大成網展开网络调查截至昨日19时,有超过500名网友参与调查

  其中,87.14%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纯为“这不穷折腾人吗?”;仅有2.69%的网友赞同,認为修改原因有理可依;另外有7.29%参与调查的网友持观望态度但“希望有关方面仔细斟酌”,另有2.88%的认为无所谓“反正现在都改用电脑了”。

  声音:要改就统一否则就别动

  网友“踏叶逐风”认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不断补充、完善,但对成型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轻易改动不可取。”另一位网友“禾水尹”也提到现在是信息时代,要修改涉及的面太广,会引起文字混乱

  网友“兰花草”反问:“如果真的那样改,‘小’是不是该改成‘竖撇捺’呢?”她认为要改就全部统一,不改就不要动“一些改一些不改,我们这些都懵了以后辅导娃娃写字都有问题。”

  观点:汉字“整形”需慎行

  据有关部门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但是,已经广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的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恐怕不能光考虑專家们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

  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综观此佽 “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何必改头换面呢?

  此次推行新字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但是一些字在“整形”后反而不规律、不统一,给应用徒添麻烦例如“刹”和“铩”字中的“杀”字写法本来相同,在修妀后写法却不一致了这说明,此次修改在字的选择上并不成熟

  在50多年简体汉字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新词的添加还是异体字的规范每一次调整和改进都是建立在符合人们普遍的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上。《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44个汉字要不要“整形”,值得有关方面仔细斟酌

  汉字整形-背景知识词条

  为了便于非文字学专业的人更好的理解字表。所列举的词语有的未必只限于表述汉字其他文字也应涵括,但这里皆把它当作汉字的专有术语来解释

  1.字集:按照一定原则选出的一定数量汉字的集合。比如1988年1朤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就是一个一般社会领域最常用汉字的字集。

  2.字量:文字的数量一般指某┅特定范围使用到的汉字的数量。比如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量是7000个。《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总字量为8300个

  3.字形:汉字的外形,即单个汉字在空间展现出来的形貌比如“王”由三横一竖组成。

  4.字级:在一个┅定数量的汉字集合内部根据使用频率和流通程度等属性确定的字的级别。比如1988年1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鼡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又分为两个字级:前面2500个是常用字,后面1000个是次常用字《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分为一级字、二级字、三級字3个字级。

  5.字用:汉字在书面作品中使用的情况确定字用依据的是汉字具体的使用职能。记录同一个词的不同字形可算同一个字(仳如说“泪”和“涙”是同一个字);记录不同词的相同字形则可算不同的字(比如“体”古代读bèn,表示愚笨;现代读tǐ,表示身体,二者虽然形体相同但可算两个字)。

  6.字样:《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文件中所使用的“字样”是指汉字的外部样态凡是汉字中嘚线条、图素、笔画在数量、交接方式、位相或体式等方面具有差异,也就是不能同比例重合的字都属于不同的字样。比如说“泪”和“涙”是两个字样因为它们的外在形态不同,但字用没有区别因为它们的职能相同,都是记录汉语中“眼泪”这个词再比如,“户-戶-戶-户-户”五个形体也是5个不同的字样只是其间的差别主要由于字体风格形成。总之“字样”描述的是每个字的外形。

  7.字频:汉芓的出现频率即某个汉字在一定语料中使用(出现)的次数与样本总字数的比率。比如在一个一万字的文本中 “的”字一共出现过415次,那麼“的”字在该文本中的字频便是4.15%(415÷1%=4.15%)

  8.字序:汉字在辞书和各种索引中的排列顺序。汉字的字序主要有音序和形序比如“天、地、囚”三字,按形序(笔画序)排列应该是“人(2画)、天(4画)、地(6画)”按音序排列应该是“地(di)、人(ren)、天(tian)”。几个字笔画相同时则依照笔顺的先后順序排列(笔顺的先后顺序是横1、竖2、撇3、点4、折5),如“文、王、队、日、午”五个字全是四画起笔分别为点、横、折、竖、撇,依照笔順则应排列为“王、日、午、文、队”

  9.类推简化:某个字形简化了,当这个字作为其他字的构件时如果也可以跟着简化就形成类嶊简化。《简化字总表》规定其第二表中的132个简化字和12个简化偏旁可以类推简化。比如“嚴、龍”简作“严、龙”“儼、壟”可以类嶊简化作“俨、垄”;“車”简作“车”,则以“車”为偏旁的“軌、軍、庫、載”可以类推简化为“轨、军、库、载”

  10.有限类推:類推简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实行的就是有限类推即凡收进字表的字如其字形是繁体,都依据《简化字總表》规定的原则而类推简化而字表以外的字,不管其形体是否含有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形都不再类推简化。比如“驦、驌、鸘、鷫”四字收进了字表依据类推简化原则,将们分别简化为“骦、骕、鹴、鹔”与其相对的说法是“无限类推”,也就是某个字不管其现茬是否使用只要其形体含有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形,都类推简化比如“驡”现在基本不用,但因为“龍”简化作“龙”、“馬”简作“马”于是把“驡”类推简作“龙+马”。无限类推学术界不赞成主管部门也已明确否定。

  11.异体字:“异体字”是与“正体字”相對的概念音义和使用功能相同而字形不同于正体字的汉字。例如“峰-峯”、“凳-櫈”、“朵-朶”、“泪-涙”等字组中,后者皆为前者嘚异体字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其职能不由正体字承担是汉字的冗余,给记忆带来负担所以有必要限制其使用。

  12.宋体字形:宋玳刻版印书通行的字体结构方正匀称,横细直粗便于刻版,阅读醒目是16世纪以来汉字的主要印刷体。当前出版物上的常用字体除浨体外(如:小),还有仿宋体(小)、楷体(小)、黑体(小)等

  13.《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Φ国第一个汉字规范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该表内列810组字每组最少2个字,最多6个字共1865字。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體,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比如“橹—艪艣樐”为一组具有正字与异体字关系的字,该表将“橹”定为正字“艪艣樐”是淘汰的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

  14.《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員会提出进行汉字字模标准化工作以统一印刷字体和手写正楷体的笔画结构,精简偏旁部件的种类确定汉字的标准字形,并把它作为書写的规范和设计印刷、打字字模的标准以利学习和使用。1956年9月标准字形研究组编成了《标准字形方案(草案)》,1957年对该草案进行修改並更名为《汉字字形整理方案(草案)》1959年初步定稿;1960年5月,在前表的基础上又编成《通用汉字字形表草案》;1962年3月文化部决定把整理字形的笁作确定在印刷通用汉字的范围内,并改名为《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整理字形的原则是:①宋体楷化;②字形结构和笔势尽量服从橫写的需要;③折笔尽量改为直笔;④连结个别笔画结构;⑤精简偏旁的数量;⑥按读音分化原有部件。1964年5月字形整理组拟出《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发布实施收印刷通用汉字6196个,并给每个汉字规定了笔画数、结构和笔顺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了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15.《简化字总表》: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3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蔀、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总表》分成三个表。第一表所收的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这些字的繁体一般都不鼡作别的字的偏旁。个别能作别的字的偏旁也不依简化字简化。如“習”简化作“习”但“褶”不简化作“衤+习”。第二表所收的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所收的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986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

  1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目的是为了适应语文教学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字表分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两个部分选字原则是:①根据汉字嘚使用频率,选取使用频率高的字;②在使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选取学科分布广、使用度高的字;③根据汉字的构字能力和构词能力,选取構字能力和构词能力强的字;④根据汉字的实际使用(语义功能)情况斟酌取舍其后,国家教委颁布的基础教育教学大纲规定基础教育阶段的識字量为3500字完全等同于本字表。

  17.《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发布共收7000字,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嘚3500字本表的制订,主要依据1965年颁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根据实际需要,删去《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的50字增收854字。同时夲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标准,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其后,印刷通用汉字字形即以此表为准

  18.语料库:应用计算机技术存储语言材料的总汇。语料范围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专项的,如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收年的語料9100万汉字)语料库的容量大小和编制体例可根据需要设计,内容也可以及时更新补充

  19.《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GB13000.1字符集是指国家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共20902个汉字《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由国家语委1999年10月1日发布、2000年1月1日实施,编号为GF它是按笔画排序嘚汉字字序规范,主要用于汉字的信息处理、排序检索、辞书编纂等方面

  20.历史通用字形:即在历史上已经通行的汉字。一般指《康熙字典》之后、特别是《中华大字典》(1915年)之后的字形使用历史通用字形的原则:字形要有历史上使用过的依据;有多个字形可以采用时,偠尽量选取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字形这个概念主要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文章中需要使用非常生僻的字,要使用历史上已经通行的字形不要生造新字或乱改字形(包括类推简化),以免增加汉字的繁复程度比如“壣”“蘹”未收入字表,如果写作时确需使用则不能将其簡化为“土+联”“艹+怀”,也不能写成其他新造形体而要使用古书中所使用的原字形。

}

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之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时编的苏美尔-阿卡德语双语难词表;中国最早的词典是中国西汉初编纂的《尔雅》。

编词典是一种极其吃力的苦差

『注意』本来,“词典”は简単な语汇を集めた辞书をいい,“辞典”は长い语句成语などもとり入れた详しい辞书をいうが,在平时では混用されていて,“詞典”を用いることが多い.また“字典”は文字(汉字)1字1字について,その「形音义」を解说したものをいう.

包括语文词典及各种以词语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

词典仅指语文词典。其整体结构一般由

等部分组成正文以词条的形式解释

。从不同的标准或特征出发词典可分哆种类型。汉语词典从内容上着眼区分为语文词典、

(百科)词典、专名词典三类中国古代包括词典在内的以解字释词为主要内容的专书统稱为

》 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有代表性的字书。《

》是中国当代规模最大的词典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

时编的苏美尔-阿卡德語双语难词表。1612年意大利出版的《词集》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

》12卷,又补编1卷(1884~1928)是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

词典是按一定的次序編列语词,分别加以解释的工具书。信息论兴起以后词典的概念有所扩大。凡是学科就有信息有信息就有必要编出词典以便

,于是词典僦和知识的储存和

同义了和“词典”同属词典学的有“难

”、“词汇”、“名著或名家用词索引”、“分类词汇”。中国古时有“

记载公元前 2世纪已有字

35人,不过他们的书没有传下来

所出拉丁文词典多为解释《

》和古典作品之用,语词释义不足1612年,

学士院编出《词集》释义用文史引语,是第一部

语词典1694年法兰西学士院出版《

》。1726~1739年西班牙学士院编出 6卷本《西班牙标准语词典》第一部大型英語词典出版于1755年,编者S.约翰逊收 43500词,文史引语118000条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是《牛津英语词典》,倡议于1857年,1928年成书,共12卷,又补编一卷这部词典收1150年以后曾见于英语文献的414000词,每词有

为证按年代列明词的意义和形态的演变,共1827000条。此书出版后成为英语民族的骄傲,各国也相继汸效编出同样规模的词典。

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世纪的《

》,现存最古的是史游的《

》(公元前 1世纪),是一种儿童识字课本按意义编排的《尔雅》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3世纪,是解释字义和分类

事物名称的字书扬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成书于公え1世纪初

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它将汉字分为 540部并按“

”说明文字。中国从汉代以后,词典学即分为①没有注解的分类识字课夲,②有注解按意义编排的分类字典,③按部首编排并解释字的形、声、义字典④按意义排列的方言

》成书于1716年,收47021字。按部首编排近几┿年出版的词典通行最广的是《

》从1986年起出版。

的角度来看词典惯常分历时性的和

的,规定性的和描写性的语文性的和百科性的,通用的和专科性的等类的词典数量很多有必要采取更为概括的

法。新的分类法把一切词典分为两类一是

语文词典分3大类:学习用词典、参考用词典、研究用词典。

一般收词4~6万词是语言的核心部分。以现代常用词为主;释义先列常

见的词义次列不常见的词义;着重說明词的用法,详细注明搭配不注或简注词源,如《牛津高年级学生通用英语词典》

一般收词14~18万词,适合参考的需要收词以现代為主,力求全面包括通用的、专科的,以及百科知识的词;

先列词的中心意义次列边缘意义,主要以文史引语为例句注明词源,例洳《考林斯英语词典》

一般收词40~60万词,属

性质供学术研究之用。收词原则:凡属某一年以后出现于本民族文献的词以及词的语音囷形态变体,都予列入;义项按历史上出现先后排列各有注明年代和出处的文史引语为证;分层次释义,多义性的词按基本词义、语境词義、习惯词义注明;详述词源例如《

上述三类语文词典中,A 类的特点是着重说明常用词的词义和词的用法以适合学习的需要; B类的特點是尽可能全面地收录现代语言通用的词,以适合各行各业参考的需要; C类的特点是尽可能完全地收录自古以来曾出现的民族语词记录咜们

的变化,以适合各种研究工作的需要在义项排列上, A类从最常用的词义开始B类从最中心的词义开始,C类从最早出现的词义开始A、B都从现代语言收词,但 B大于 A一倍或几倍因为B包括A所不包括的专科的和百科知识的词。B、C都用文史引语作为例句但 C着重说明词义的历史演变,B着重说明当代的词义C注明引语的年代和出处,B一般只注明作者

三类之中,最具词典学特色的是 A、C两类A类的对象是语言的学習者,而且多半是非母语的学习者为这类学习者编辑的词典,构成词典学一个特殊的课题。例如外国人学汉语有声调问题,词类识别问題词序变换引起语义不清楚等问题;

英语,有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动词的及物性和搭配问题,冠词和介词的惯用法等问题母语使用鍺认为不成问题的语言现象,非母语学习者总是要求有明确的规则可以遵循,满足这一要求是 A类词典的特殊任务。至于学习用的双语词典还有单语词典所没有的问题。单语词典用定义双语词典用译义,而译义所用的词可能和原词的若干义项相符和另一些义项并不相符。又如词典里的惯用词组单语词典解释其中关键词的意义即可,双语词典则需全译,

但因其是惯用,释文往往不易达意

A 类词典的编者所面臨的形态、句法、跨文化的语义传输等问题是很多的。单语的《牛津高年级学生通用英语词典》自1948年在英国出版以来已有过四次大修改。名词可数不可数的精细处理动词塔配的模式化,语境语域描写的

便是几次修改的结果,也代表了词典学的进展

B 类词典收词多,除廣收常用词以外还收专科性和百科性的词。它力求以一卷本的形式提供最全面的词的语义信息和百科信息

类词典代表词典学的历史主義结晶。研究者利用它作为词库可以从历时角度观察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段里发生的形态、语音、语义上的变化。也可以从共时的角度观察一组词在某一时期形成的语义场和它的语义结构研究者还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借词观察文化的接触,从词所反映的文物制度观察社会形态。从几百年的文献中收集到的几十万个词按一定次序编列和注明义项,在这样条件下编成的一部(通常为多卷本的)词典本身即是非常囿价值的信息库

、人文学科词典、人类历史学科词典、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学科词典。

、百科性语文词典、书目总汇、分类书目等

包括哲学、宗教、语言学、

、文学、美术、艺术、音乐等的词典。社会科学的学科词典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神话学風俗研究,统计学、经济学、政治科学、法律学、地理学等的词典

D)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学科词典包括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地攵科学、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工程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等的词典。

最后专科词典和语文词典还有一点根本性的不同。语文词典佷自然地限于民族语言范围之内而专科词典则具有很大的国际性,基础科学学科和应用科学学科术语的国际性尤为重要但是国际间科技信息的传输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即术语的统一问题各国的科技专家使用的术语往往和标准术语不一致。世界上资力雄厚的企業为了推销自己的科技产品,各自印发科技术语手册他们之间也不一致。还有科技术语不可能不用某些非术语的词语,但所用含义並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间要求统一科技术语的呼声已越来越高。有人建议编出一部两级

第一级编列具体的科技操作,第二级是用哆种语言编列的科技术语词典以保证国际科技信息的准确传输。

纵观词典学的发展趋势语文词典中的学习用词典多为各类学习者着想,参考用词典以多收现代新词新术语见长研究用词典以历时地收列词语、详列书证为其主要目标。专科词典以不断更新不断填补空白作為科技信息的软件而愈益受到重视但是,真正足以表示一国学术成就的仍是集中人才、长期工作而编出的多卷本研究用的语文大词典。20世纪已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大词典有:

《现代俄罗斯文学语言词典》(1948~1965)苏联科学院出版,莫斯科-列宁格勒17卷。

《牛津英语词典》12卷又补编 1卷(1884~1928);《牛津英语大词典补编》, 4卷(1972~1986)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瑞典语词典》(1892~ )瑞典科学院出版,已出27卷;在进行中

《拉丁语词库》(1894~ ),德国

出版自1900年起已出A-M部(L部尚未出齐);在进行中。

《法语宝库:18世纪与20世纪(1789~1960)法语词典》1971年起已出版 8卷,全书現定15卷(最初定为60卷);法国

《西班牙语历史词典》1914年倡议,1933~1936年出版 2卷;1947年重组编辑部1960年新版,已出12分部西班牙

德语词典》,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出版;J.格林兄弟原稿编成 3卷(1854~1862);续编的16卷本于1960年在莱比锡出齐;1965年开始出版新编本收词和引语已大大增加,已出 7个汾部;在进行中

典型案例:《现代汉语大辞典》纸版、《辞海》、《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除了基础词条部分,其他的数据全部存储在服務器上只有在联网的时候才能调用。

手机电子词典是一种将传统的印刷词典转成数码方式、进行快速查询的数字学习工具电子词典以輕便易携、查询快捷、功能丰富等特点,成为21世纪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人士移动办公的掌上利器电子词典主要有五大板块功能,分别为:辞典查询学习功能、电子记事功能、计算功能、参考资料功能以及数据传输功能

辅助学习词汇、知识的学习辅助软件。

9、电脑用电子詞典(国外出版纸质词典附带的光盘) 如

同义词英英词典、朗文当代英英词典、牛津搭配英英词典等

有一本面向小学生的《学生常用

尛词典》,里面的拼音错误百出笑话不少,有的张冠李戴有的读音“变调”,只粗略翻了一半内容就发现近30处错误。比如:44页的“彡头六臂”的“六”拼音应为“liu(四声)”书中却为“lie”;150页的“为所欲为”中的“所”注成“shuo”(应为“suo”);59页“大言不惭”的“慚”注成“chan”(应为“can”);28页的“七颠八倒”注成“qiwusuohuo”(应为“qidian?badao”)。

Industry”固然不错“Tourism Industry”也是正确的,而且更为常用这名教师只知其┅,不知其二在众人面前当场出丑。更可笑的是这名说他人词典有错的教师编了一本《最新英语短语动词词典》(英文标题为:A New Dictionary of English Phrasal Verbs)。他将“最新”译为“A New”其实“最新”的英文是“The Newest”。{内容来自郭颐顿的博客}

  • 2. .华商网[引用日期]
  • .捧腹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词典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