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喜欢哪位词人的宋词的流派及代表词人

哪几位诗人能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
我的图书馆
哪几位诗人能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
哪几位诗人能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
可以代表唐僧宋词巅峰的诗人是谁?我不确定,但是这些佳作可以算得上唐诗宋词的巅峰之作了,我想它们的作者便算得上可以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时期的诗人了。
这个唐诗、宋词十大名作排行榜,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综合各方面因素评定出来的结果,反映的是千年跨度、大浪淘沙之下最受欢迎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诗10大巅峰之作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节选)
全诗回肠荡气,其气象之宏伟,境界之阔大,非他人可及。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全诗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和谐优美,妙趣横生,乃千古名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无通常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一帜。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整首诗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堪称“唐音”的典型代表。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虽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令人襟怀豪放。不愧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成为写愁的代表作。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副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海天愁思”中亦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是理所当然。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诸多诗选,七律部分多以《黄鹤楼》开篇或压卷,是因为这首诗被后世称为“唐人七律第一”,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宋词10大巅峰之作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疏影》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的代表作。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全词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几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评价。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词的背后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词中情境,是两人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饱含着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满是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催人泪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中用典虽多,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是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及婉约词的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说:“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出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迸发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概,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精神,成为千古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是苏轼词及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当然,这个排名也许和大家的观点不尽相同,文学中的个人因素太多,本来就不会有一个准确的排名。
首先说说唐诗
说到唐诗就必须说说唐诗的开端《春江花月夜》,并不是所有唐代写的诗就是典型意义上的唐诗,比如初唐四杰,比如陈子昂,比如上官仪,他们的诗大多有乐府遗风,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唐诗,直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才能说的上是唐诗真正的开端。其次,这首诗的文学意义也不可小觑,正所谓“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诗中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一绝,数千年来无出其右。到了盛唐,诗风多变,种类多样,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咏史诗,送别诗,思乡诗等等。每一个诗人都可以在这些诗的品类中来去自如,尤其是有“诗家天子”之称的王昌龄,有边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有送别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还有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都是流传千古的绝唱。
在盛唐,还有文坛罕见的“双子星”——“李杜”,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的李白,他的诗飘逸隽秀,气势磅礴,他的《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他的短诗也别有一番风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深意,言简而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与他同时代齐名的著名诗人杜甫,则是有“诗圣”之称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他的诗见证了唐代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程,而他颠沛流离的一生,怀才不遇的悲剧更使他的沉郁顿挫,读起来忧从中来,虽然他的诗在不受欢迎,却在后世大受追捧,名垂千古。到了中唐,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伟大的人民诗人,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初来乍到的白居易从“离离原上草”的惊艳,到《买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广大百姓深深的同情,再到“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还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俏皮可爱,以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具是通熟易懂,老少皆宜,却又含义深刻,影响深远,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可谓是雅俗共赏。到了晚唐就不得不提诗风诡道的“诗鬼”李贺和朦胧隐晦的李商隐了。李贺可谓是少年英豪却天妒英才,仅16岁从未上过战场的他就以一首边塞诗——《雁门太守行》惊艳了当时的大文豪韩愈,真是天纵英才,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只可惜天妒英才,李贺天生早衰而且仕途不顺,却给了李贺在诗赋上的灵感,将诗文当作祭文来写反而开创了独树一帜的诗风“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有迷魂不得招,一唱雄鸡天下白”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感伤与慨叹。而李商隐的诗,则是开创了诗的唯美风格,感情朦胧晦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再来说说宋词。
因为士民阶层的兴起,商业的日渐繁荣,词成了宋代文化的主流。而词的派别分为两大类“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代表可以追溯到唐末和五代,有“花间词”的代表温庭筠,韦庄,还有“千古词帝”之称的李煜,他的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到了宋代,“婉约派”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柳永,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朱淑真,李清照……当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柳永和李清照了。柳永有“柳三变”之称,其词以感情见长,一生穷困潦倒,连后事都是自己的红颜知己们凑钱安葬的,可他的人生际遇并不能改变他的情深义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字字箴言。而李清照则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才女,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而她的词也分为两个时期——南渡前和南渡后,南渡前的诗轻快明朗,写出了少女的俏皮可爱和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南渡之后,尤其是丧夫之后,李清照的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以说是李清照后半生的写照,使她的文学造诣更进一步,将哀怨上升到国家层面,不在仅仅局限于男欢女爱,李清照的作品也因此更有格调。至于“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苏辛”——苏轼和辛弃疾。苏轼的词在于旷达,苏轼一生几起几落,屡遭政敌打压,却依旧不改其志,还是那么的超脱自由不羁,气势磅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无一不表现出苏轼积极乐观的心态。而辛弃疾则有所不同,辛弃疾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可上马杀敌,亦可下马著文章,在丧权辱国的南宋,南渡归来的辛弃疾倍受主和派排挤,空有一身救国的才华和一腔报国的热血,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祖国山河沦陷,所以辛词大多沉郁顿挫,“红襟翠袖,揾英雄泪”是无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不甘,“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是报国之志,可最终都还是“可怜白发生”的辛酸。苏轼与辛弃疾虽同为“豪放派”却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但二人不仅会做“豪放词”他们“婉约”风格的词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苏轼在悼念亡妻是写到“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真真是对亡妻道不尽的思念与爱意;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为人生际遇的最高境界。最后我补充一点,她们也许不能代表宋词的最高水平,却是宋代词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青楼女所作的词。宋代众多青楼女的作品中,我最爱的莫过于严蕊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是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唐诗宋词的巅峰,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来看,李白杜甫最为常见,其次还有苏轼(三苏),李清照,辛弃疾,王维,孟郊,刘禹锡等。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狂放不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如《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杜甫为诗圣,较多充满现实主义色彩,这与他所处唐代后期遭遇战乱看到百姓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分不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抱负不得实现,眼睁睁看着国家处于风衣飘摇之中无能为力,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也只能叹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居易一首《长恨歌》道出了“汉皇重色思倾国”国家动荡的原因,纵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是抛却现实一国之君的责任荒废朝政以致国家动乱,足见美色误国!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足见诗人为国家悲痛之心,百姓都难已解决的朝代哪里迎来盛世!
最敬佩的是豪放派诗人!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的爱过之情,忠肝义胆却为奸人所害,国君昏庸,社会的悲哀!……苏轼,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收到朝堂排挤的愤懑,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出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像公瑾那样施展人生抱负,却叹人生如梦,转眼华发已生。一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写出诗人重新振作,纵使年老,也要老当益壮,实现人生的抱负!
还有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晏殊等;山水田园诗派——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等。唐宋,历史上最具实力文化最灿烂的时代,这是诗词歌赋发展的巅峰时代!
说到唐宋诗词,大家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唐宋八大家,但是我不想说唐宋八大家,我就说说大名鼎鼎的酒鬼李白吧!
诗仙大诗人李白诗风雄奇潇洒,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故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李白的诗感情奔放,豪迈不羁,善于驰骋想象,姿意挥洒,构成独特的意境,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都是大诗人不朽的名作. 诗与酒,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最具民族特色的孪生子.
盛唐时期,中国更是诗酒结合的狂热世界.酒因其口感热辣、味道醇厚、令人迷狂的特性而成为一代诗豪的兴奋剂,催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酒诗.李白则更将酒与诗的关系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诗风也因酒的参与而显得更为豪放、悲壮与飘逸。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古文革新的代表,他们的诗词造诣也很高,但唐宋人杰辈出,诗人也不胜枚举,若考究起来,绝对超出我的能力之外,所以这里就简单说说自己的喜好,仅供交流。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许有些欠妥,但这也大抵可以代表每一个时代的文体主流了。
唐朝诗人,我首推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文风潇洒恣意,畅快自然,又洋溢着乐观主义情怀。如《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次,是杜甫,其爱国主义情怀天地可表,其忧民爱民之心明月可鉴。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宋代词人,我首推苏轼,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次,是辛弃疾,他是豪放派诗人代表之一,文字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书写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如《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然,除此之外,柳永和李清照的词我也比较喜欢,只是他们的诗词多描写风花雪夜于相思相爱之情,这里不再列举了。
我辈当以十二分努力认真做学问,即使如此,如能及前辈万一当无憾矣。
毛主席的诗词,气势磅礴,令人叹服!仔细品读,字“千万”出现频率最大。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古人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说起唐诗,连总角小儿都知道“诗仙、诗圣”的名头,这二位老先生毋庸讳言自是唐诗的领军人物了。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盛唐三百年,伟大诗人灿若繁星,李杜两位大神似乎也不足以代表全部诗人群体。那好吧,请各位再多记住两位: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同大李杜相比,小李杜的诗风更加轻灵、妩媚,更文艺范一些,不得不说也当得起唐诗中的“翘楚”。再说宋词,很幸运,开门一上来就是一座大山:第一个开风气、集大成的标志性人物李煜。拿他出来当个代表,想必大家是没有太大意见的吧?再往下论,高中语文课上标准的讲义和教案是这样说的:宋词基本分为豪放和婉约两个派别(不仅仅就是这两个派别,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界限分明的),其代表人物分别称之为“苏辛”(苏轼、辛弃疾)和柳李(柳永、李清照)……当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高峰,唐诗宋词是两座丰碑,在浩如烟海、人才辈出的诗人词人中,仅仅选取三五个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巨匠,是远远无法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欣赏和喜爱的诗人词人,要想相对准确和“权威”的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根本近乎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上观点,管窥之见,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仅供参考,但愿不会贻笑大方。
唐朝诗人最具代表性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刘禹锡。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等,初唐四杰以及晚唐诗人小李杜,李贺,温韦等,但成就不如前面的五个。宋朝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再往后数就是苏门六学士,姜夔,吴文英,蒋捷,范仲淹等等。陆游的词作不如苏辛等人,但是诗作堪称宋诗代表。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陆游。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刘禹锡,小李杜,柳宗元,寒山,高适,岑森,王之涣,李贺,王勃,骆宾王,韩愈;宋词:苏轼,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晏殊,晏几道,柳永,王安石,秦观,范仲淹。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几位堪称文化巨人,他们取得成绩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们除了诗歌,在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也有巨大贡献,他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亮丽的底色,铸造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朝初期政治清明,文化多元,民风开放。唐诗也受其影响,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是李白。知唐诗者,无人不知李白。小学、初中和高中课本上皆可见李白的诗。他是个浪漫主义诗人,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气势宏大,充满了想象力。我们永远都想不到他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南唐后主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前半生生活无忧,写的词虽美,眼界却太过狭小,只关乎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亡国之后,他的诗词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评价他:“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而提到宋词,也不得不提柳永。他原名柳三变,出身于官宦世家,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屡试不中,后奉旨填词。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通俗的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会唱柳永的词。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的通信靠飞鸽传书,烽火传信,当然更多是口口相传,就在这种情况下,柳永的词传遍大江南北,可见他的词是多么受欢迎。他们对于宋词都有深远影响,在他们生活的时间,他们都是那个时候的巅峰!
馆藏&2809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美得令人心碎的宋词,你喜欢哪一首?
美得令人心碎的宋词,你喜欢哪一首?
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落日熔金》这首词写于北宋靖康之变期间。金兵南宋,北宋灭亡,宋人建炎南渡,国破家亡无心欢度元宵佳节。李清照被邀观灯赏月,但她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金灭北宋,赵构建炎南渡),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是词人李清照婚后所作,全诗描写了一个思妇的痴念表象,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的心情。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代词人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情调是悲壮,感情是强烈,它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之歌,也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边塞诗,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每次朗读《渔家傲》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柳永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作为一首送别古诗,这首词词人柳永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是一首爱情诗,词风像古诗《陌上桑》,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总而言之,陆游的这首《钗头凤·红酥手》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爱情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北宋词人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千古传唱的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我比较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太令我心醉,你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本人有丰富的写作经验。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婉约派词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