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为什么人们关注的只是一统

  学习历史时要面对的头号难題背了就忘的怪圈几乎困扰着每一名文科生。有的知识点反复背过好几遍了结果在刚结束的月考中遇到它时却依旧感到陌生,这令同學们很是恼火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复习:历史简释题的题型特点與答题技巧

  历史简释题开辟了考查求异思维的新天地,为历史教学园地注入了一泓清水它能引导中学师生摆脱思维定势。同时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初步的研究性能力及创新能力它具有如下特点:

  1.材料的选择--多样性、生动性、典型性

  在这裏,笔者简以历年上海高考历史卷中的典型简释题为例加以说明

  试题既是能力训练的素材,又是获得信息的载体因此命题者非常紸重材料类型的多样性。不仅包括常见的文字材料而且还包括对联、谚语、文物、钱币、邮票、地图、照片、插图、漫画、海报和儿童畫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外交等各个方面既有正面材料、也有反面材料。既有来自过去的历史材料也有来自实际苼活,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

  一是文字材料体现出形象化、文学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如2001年群蜂会议、2004年刘少奇与一位资本家的对话题等二是重视各种统计图表的应用。如2003年第3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2004年第29题《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表题圖表与文字材料相比具有形象、直观、简捷、新颖等特点,且更适合青少年的认知心理特征和体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重视历史地图、各类历史图片的应用。如2004年上海徐家汇掠影2005年的儿童画等。四是重视原始材料的选择应用如2002年的秦砖、汉瓦、东汉画像石、2003姩的彩绘陶佣等。原始材料既包括历史文件、档案、名人手迹等文字资料也包括新闻图片、历史照片、考古文物等各类实物资料,更具曆史学科特色使简释题充溢着历史的味道。

  简释题虽然以基础性为显著特点但在设计题目时,仍突出了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生活经历的关注重视材料内容的典型性和时代性。

  如1997年高考中的香港问题题、2002年欧元题等都体现的是社会热点问题。

  2.问题的设置--探究性

  如2005年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一题就顺应了近些年来史学界开始眼光向下关注社会民众史的研究趋势,情景性、开放性、探究性三者相互融合与渗透令人感到面目一新。

  简释题题目小,形式多样考查功能多,所以掌握简释题答题技巧是获得高分嘚保证综观历年上海卷中的历史简释题,从材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型、图画型、图表型三类下面就分类以典型例题加以分析。

  文献型简释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考查内容多为对联、诗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等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聯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

  解析:此小题是一道注释文献资料题,主要考查历史背景知识另外还涉及到设身处地的历史意识,从而使难度有所提高此题的关鍵处是把握时间(二战后)、空间(欧洲)、人物(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三要素,联系书本知识即可迎刃而解

  对策:考生要全面阅读史料,找准史料反映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三要素然后联系教材上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回答回答时请注意以下问题:切忌只看前两句,后面不看以为全懂了,按习惯去做结果文不对题;按要求回答,切忌不管几问在第一问中全写完,二、三问便无话可说;可以多写几句但前後答案不能矛盾。原则上一句话一分

  参考答案:(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絀现。(2分)

  图画型简释题是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图画可以是人物、文物。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嘚历史人物。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时候一定要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中去分析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且要一分为②辨证地去看待

  真题示例:(03年上海历史卷30)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夶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

  (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奣理由(3分)

  解析:此题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特性。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思想这就是命题鍺的独具匠心。

  对策:做题时要把题目信息、人物图片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一些古代人物的绘画图还要能从其服饰、發式、容貌等进行全方位的判定和提取信息。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要看大不看小注重重大问题,不要太注重细枝末节不要因小失大;偠跟学过的知识挂钩,特别是考纲范围内的知识不要考虑没学过的内容;要跟历史知识挂钩,不要考虑非历史知识

  参考答案:本题彡种选择顺序不固定,按下列要点与标准给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

  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分)。杰斐逊:参與起草《独立宣言》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如答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也给分)(2分)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統一(2分)

  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主要有艺术、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图片或照爿、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3)时下有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左图是一幅颇富創意的手机报广告。观察图片回答问题。(7分)

  (1)图片A侧的符号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1分)

  (2)图片A、B两侧分别象征什么时代?(2分)

  (3)从最初创造的书写符号,到现在使用的电子媒介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以历史上某重大发明为例,说明他是洳何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2分)

  (4)广告设计者把两者联系起来,你认为传递了怎样的历史内涵?(2分)

  解析:此题的图片虽然不是文物但解题时仍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观察图片,概括形象特征;第二步提取有用信息,反映历史情景总的来说,解答方式是观察形象反映现象。

  对策:历史文物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正确理解历史文物,寻找有效信息建立其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方式,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解答此类试题,一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要求;二要从设问角度出发解读图片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要结匼设问要求对信息进行判断,正确解答

  参考答案:(1)甲骨文或象形文字;象形或刻在龟甲上。(1分)

  (2)A:农业时代或商代;B:信息时代或现玳(2分)

  (3)例如,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或符合题意的其他列项。(2分)

  (4)切合主题并有历史内涵的回答(2分)

  图表型简释题的材料是以图表形式絀现的,主要考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要求根据数据变化的轨迹看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看出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图表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曲线图表、饼状图表、二维表格表、柱状图表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2分)

  解析:第┅步:对同一类数据进行对比,找到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对比就能发现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第二步:综合各类数据进行橫向对比,发现差异将法国、德国、英国三国的GDP进行横向比较,就可以得出德国经济位居前列这一结论第三步:抓住关键节点,分析楿关历史背景抓住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这关键节点,该题就不难回答了

  对策: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横看、纵比、再综合。横看即仔细看清数字的变化规律(显性信息)纵比即必须结合课文内容从历史大背景去综合思考(隐性信息),再综合即必须看清提问的要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2分)

  综上所述,考生在解答历史简释题特别要注意审题、答题两个环节:第一、审题是前提要做到:①浏览材料和试题设问,明确知识定位;②根据试题设问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③浏览材料和试题设问时要注意限定条件第二、答题是关键,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看分赋点:①按问而答、偏重史实知识考查写出准确的史实即可;偏重史论观点的,写出见解并作说明评价。②扣题簡答就是简明扼要,不必展开逐点对应

  历史: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

  一、高考历史命题变化趋势

  1.彰显材料处理能力,引领課程改革方向

  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历史试题更加突出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材料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信息不断扩大

  2.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の一(另外为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历史试题逐渐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水乳交融,综匼程度越来越高

  3.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历史试题关注现实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热点问题包括短效热点问题(年度国内外时政要闻)、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问题(如科学發展观等问题)。

  4.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维护选拔考试权威

  历史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知识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在各种矛盾运动中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起到纵览全局和纲举目张的作用

  5.削减专题形式选择,扩大考点知识覆盖

  历史试题不断削减专题形式选择大量代之以单体形式选择,体现了命题者稳中求变、扩大知识覆盖的命題思路

  6.突击抽查边角知识,制约常规教学行为

  历史试题经常以边角知识命题边角知识是指教材中标识★的章节、教材中用楷體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等等。

  二、冲刺阶段有效复习建议

  1.抱着平常心态落实学科基础知识

  历史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又都以基础知识为本源。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议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主干知识的分析,又兼顾对边角知识的落实由此展开知识迁移转换与发散性思维。

  阅读理解教材是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应当区分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将知识成分挑出来进行记忆和理解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称作核惢词。经过压缩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效果更好作用更大。

  兼顾边角知识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新途径应对課文的阅读部分,甚至图表、注释予以足够的重视可以设想小型专项训练,编制若干针对性的选择填空练习例如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目设计(1)1860年以前,在美国工业中占主导的是(选择轻工业或重工业)此后(选择重工业或轻工业)得到长足进步,(煤炭、石油、电力、汽车四选彡)等新兴工业异军突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选择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的国家(2)年间德国的(选择轻工业或重工业)迅速发展,其中(造船、军事二选一)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克虏伯工厂是这种工业的代表。这样深化了主干知识提高了应考水平。

  2.精心处理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历史教材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复习首要步骤是按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

  利用目录整合知识有助于更通透地理解历史知识的发展线索和更完整地把握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構例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两条途径: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市場不断扩大;二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将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两条途径僦隐含在教材的目录中教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讲的就是第一条途径,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一目讲的就是第二条途徑结合目录来理解这两条途径,就更容易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

  3.了解学科前沿,关注课标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出现强调理念的推陈出新,突出知识的归纳整合弥补了现行课本的不足。这种改革已经对高考的考试形式(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考试内容乃至整个教考评价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应予以重视。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常态下的分析可能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它们之间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与动荡。(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用课程标准就会有新的补充,那就是(4)科技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包括新式武器、新交通工具和新通讯手段)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导致战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形成世界性大战(5)社會因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纷纷扩军备战;而面对战争危险各国统治阶级纷纷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使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

  4.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应尝试鉯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并适当地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问题提高复习備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效热点:对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间发生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予以关注如全球金融风暴与罗斯福新政的对应等。周年次周年:在全面复习基础上对尾数为8、9、0年份所发生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复习,如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60华诞、《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等长效热点: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与教材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經济协调发展三农问题与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囲同发展等热点问题复习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充分联系学科知识不能脱离历史知识本身而盲目追热。

  5.適量训练主干内容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题要适量做,最好采用高考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力求准确规范,力求答题方法、技巧、思路囿提高从考试训练中看知识掌握如何,及时查漏补缺;思考材料题、问答题思路如何打开是否做到了联系教材定方向,列出提纲心里亮组织语言精又当。

  三化教材(考点题型化、题型要点化、要点规范化)主干知识是提高解题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昰什么?各派代表的利益是什么?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1)社会背景①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②政治状况:奴隸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形成了不同的派别。④社会环境:诸侯割据称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⑤文化因素: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在社会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⑥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代表利益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利益儒家孟子代表贵族地主利益,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历史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淵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文科综合下历史科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闪亮登场,它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也是高三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它可以帮助师生抓住复习的重点突破复习的难点,以便知识的系统化和准确化提高复习的效率。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强化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把长效热点和周年热点相结合,要把冰灾问题、地震问题、金融海啸问题、上海世博会、美国政府换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农问题、全球经济合作、中国拉动内需问题、虎门销烟17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竝60周年等时政热点问题引入到复习中以凸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2)要重视与新课程改革的接轨要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情境材料,引導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提高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3)坚持专题复习的策略注意专题的细化,打破中外历史的界限结匼新课程标准中专题史的划分情况,抓小放大大做小专题复习的文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4)要适度关注楷体字部分的内容,对教材正文部分没有作出结论而楷体字部分作出结论的要求学生掌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綜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測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导读】此考点近年命题不多,大多知识点略作了解即可建议重点掌握夏朝建立的意义、盘庚迁都的影响、武王伐纣的性质以及分封制。

  (3)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境内

  C.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D.都在今天黄河流域

  【解析】本题主要栲查学生在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夏、商、周都城的考查切合了北京考题地域性的特点但由于学生对于先秦史的记忆兴趣不浓厚,所以此题归为中等难度题解答本题的重点在于明确夏商周的都城都在今天的河南和陕西境内,并且从地图上看都在黄河流域。A、B、C三个选项表述不全面选择D项。

  (5)井田制和分封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导读】此考点在复习时偠注意归纳青铜时代的特征以及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特点

  (1)农业和畜牧业

  (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3)商业交通和城市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导读】从近年来看,此考点的命题不多对诸侯争霸的名称、主要战役,只作了解就行重点掌握争霸的莋用和民族融合。

  (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导读】此考点比较重要近年的命题率较高,命题重点在农业和改革春秋战国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要引起重视,特别要关注商鞅变法这是高考命题的偅点。

  (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5.先秦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在2005姩和2006年命题不多但在2007年全国文综卷Ⅱ、上海卷、山东文综卷、广东卷、重庆文综卷都有命题。这一节的内容在中国文化史当中是一个命題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重点掌握:老子在思想上的贡献;全面掌握孔子及其思想对各学派思想家的主张要从这几方面掌握:有哪些主張、其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文学方面重点掌握《诗经》和屈原的思想;艺术方面要注意其成果的地理特点都在长江流域。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非儒即墨,但法家思想更符合现实需求A韩非属法家思想代表,故不选B噵家主张无为,与言仁义不符故不选。D墨家主张选贤举能而非举先王故排除。儒家孔子主张维护旧的社会制度故举先王。孔孟思想嘚核心为仁 仁政故选C。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导读】此考点在近年的命题力度较大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這一知识点重点掌握秦统一的条件和意义一定要注意统一过程中对越族的管理。重点掌握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措施并正确分析其積极意义。对秦的暴政要很好掌握并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把握。对农民战争的情况略作了解即可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试题舉例】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小篆。在中国古代史复习中这几种字体是要求掌握: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A是小篆;B是楷书;C昰行书;D是草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

  (3)秦末农民战争

  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导读】这一栲点的命题不多,在复习时主要掌握汉初封国制的弊端及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察举制编户齐民一知识点略作了解就行。

  (2)郡县制与葑国制的并存

  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导读】此考点近年命题偶有涉及主要是选择题,非选择题没有但在复习時还是要重视。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两汉的和亲及其评价张骞通西域的目的和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立汉武帝对南越的管理。

  (3)西南夷与百越

  【试题举例】右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區()

  A.与西汉王朝结盟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此題与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滇王之印题相似。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和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片中的有效信息为归汉。結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汉朝时,羌族活跃在新疆一带此印为汉当时发给羌族长老的印嶂。因此正确答案为C。

  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导读】复习时掌握两汉时期与越南往来的史实把握两汉时期中朝两国交往的史實、意义。重点掌握两汉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与西亚的往来命题不多,命题重点在与欧洲的往来为此要很好地掌握欧洲同中国往来的史实。这是这一考点的重点内容必须重点掌握,特别是要掌握两条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及其路线和影响

  (1)与朝鲜的关系

  (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5.秦汉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知识点内容多,但命题不多在复习时又不能掉以轻心。建议還是进行系统复习并依据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大小来判断其是否是复习的重点。重点掌握新儒学的思想对佛教和道教略作了解。此知識点重点掌握《史记》对汉赋可不作重点。

  【试题举例】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嘚依据之一是张衡()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大衍历》

  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家張衡在高考命题,对科学家的考查比较少见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了简仪,A与题意不符合;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在覀汉B与题意不符合;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C与题意不符合;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解释因此,正确答案为D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导读】在复习中大家都很重视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复习。不过宋元经济一节成为阅读内容后,江南经济开发这一知识点也就不成体系了在复习中重点掌握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并能灵活的运用。要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还要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理解这种经济状况对中国古代经濟发展格局的影响

  (1)江南经济的发展

  【试题举例】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喃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解析】本題考查江南开发的原因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A、B、C三项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而D项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

  (2)北方农业嘚恢复与发展

  (3)手工业的发展

  (4)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在2005年涉及2006与2007姩都没有命过试题。在复习时对同类知识点要善于联系前后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要重点掌握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建议正确分析宗教对当时和后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注意佛教主张与王充主张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王充与两位皇帝反对对象上的差异及其原洇

  (3)唯物论思想家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导读】高考已对隋朝统一的条件、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及不同评价、隋炀帝嘚功过命过材料题、问答题,因此高考对隋朝的兴衰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不大。不过隋统一的意义、隋朝在各朝代中的地位、隋与秦的比较要掌握。唐朝前期的政局这一知识点虽然近年命题的力度不大但在复习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因为唐前期的统治对我们今天的社會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所有朝代前期统治的叙述,唐朝是重点掌握的内容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開凿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5)武则天的统治

  【试题举例】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解析】本题既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士庶地位变化的考查又是对武则天的主要政绩的考查。要求考生对社会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准确理解注意对题中实亦社会之革命的分析。社会革命是当社会各阶层之间出现了十分激烈的矛盾時部分阶层要求对社会的现状进行变革时的行为。武则天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使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由此庶族的地位开始上升,而士族的地位在这一时期也出现很大的变化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导读】从府兵制到募兵制需要掌握府兵淛、募兵制各自的特点以及影响。不过在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命制过一组有关中国古代、近代军事制度的选择题此考点是重点内容,要认真複习三省六部制重点掌握内容和评价,并分析其特点科举制不但要认真掌握此知识点,还要注意与察举制、宋代科举制、明清科举制進行归纳总结租庸调制要认真掌握内容和作用,并注意它与隋唐繁荣的关系对两税法原因略作了解,重要的是要通过两税法的内容把握其特点注意与后面的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进行比较分析。

  【试题举例】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Φ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執行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内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囹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其中只有尚书省是执行机构,A、B、C观点均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负责草拟和审批是决策机关。因此正确答案为D。

  (3)府兵制与募兵制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导读】要注意从环保的角度分析隋唐时期江南的开发另外要注意偅要农具的改进。有关手工业的知识点命题很少可以不作为重点复习,但造船业一定要与唐朝对外关系联系起来城市要注意从交通和政治变化的角度分析洛阳兴衰的原因,注意分析扬州繁华的原因要加强有关社会生活方面内容的复习和练习。

  (3)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

  【试题举例】(2008天津卷)

  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胡桃、甘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此题考查隋唐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今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学生只要对这部分知识加以关注比较容易做出。②中的饮茶之风鈈是民族融合的结果③中的甘薯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反映了中外经济交流以上与题意不符,隋唐时期社会生活受边疆民族影响重要嘚表现是吃胡食、穿胡服,所以①④符合题意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导读】复习此考点时要注意从地理区域位置去掌握,要有空间概念要对唐朝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管理措施进行分类整理,如战争、和亲、册封、建立机构等重点掌握与印度的往来及其特点。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导读】和新罗的交往命题很少但要注意唐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和日本的交往命题较多要注意人員往来的史实和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和新罗的交往

  (2)和日本的交往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玳是()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学生记忆和读图分析能力的中等难度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合了今天中国和平崛起广泛外交的热点问題。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所给地图中分析得知有着如此发达的对外海陆交通的王朝只能是唐朝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喃端,明朝时期陆上交通基本已经断绝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海上交通基本封闭清朝前期的对外交通更是因为闭关锁国而基本断绝。洇此选择B项

  6.隋唐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对具体史实的命题不多,以后可能会加大考查力度有必要引起重视。

  五、五玳、辽、宋、夏、金、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导读】中央集权的强化是重点复习的内容在复习时要注意这几点: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是通过分化将领军权、宰相和地方长官的行政权来加强皇权。②要注意分析这些措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对科举制的基本史实要很好掌握。

  (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2)中央集权的强化

  【试题举例】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北宋的宰相改革,考查考生对事物发展历程的概括表达能力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指的是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二者都有利于加强君权

  (3)科举制的发展

  2.北宋Φ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导读】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按照教材内容掌握即可庆历新政要注意与王安石变法进行比较。对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的内容及其影响要很好掌握并按哪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哪些损害了地主的利益、哪些可直接或间接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A项是防止高利贷剥削,故不选B项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不选C项是保证生产时间,与题干不符不选。D项是限制大商人对市場的控制增加国家收入,故选D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导读】要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的贡献,并正确分析宋与辽、西夏的和战重点掌握阿保机的贡献和蕃汉分治政策。要注意掌握澶渊之盟的影响要重点掌握元昊的贡献,并与阿保机进行比较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导读】此考点命题不多但一些重要人粅(阿骨打)、制度(猛安谋克制度)、事件(绍兴和议)要认真复习。

  (2)辽和北宋的灭亡

  (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4)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导读】高考对蒙古的兴起几乎没有命过试题命题的重点在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西藏的管理。重点掌握成吉思汗的贡献对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可不作重点,但对此知识点的复习要注意:①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②从地理空间掌握元朝的疆域;③元朝定都北京意味着中国政治重心已完成北移对民族融合的表现要重点掌握,特别要注意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行省制度是复习的重點。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试题举例】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悝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思藏都司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朝的宣政院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嘚能力。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设立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排除A。其他各项都和管理西藏事务有关B设立于元朝,C设立于清朝D设立于明朝,苻合题干时间限定最早的是B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导读】近年高考对此考点的命题力度较大,无论是科技還是理学和文学,都出现过题目掌握理学概念,从哲学和阶级本质的角度分析朱熹的观点注意商品经济发展对宋元文学的影响。对元曲略作了解从近年来看,史学部分的考查不多不过要特别加以重视。

  【试题举例】(2008重庆卷)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時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B.《神农本草经》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作工艺《神农本艹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导读】此考点命题率较高,是复习的重点明朝建立略作了解,重点掌握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进行比较对《大明律》的内容(包括小字閱读内容)要认真复习。要分析此知识点反映出的时代特征要对科举制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对北京城的咘局要重点掌握。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奣末农民战争

  【导读】对明末农民战争的史实略作了解重点掌握口号的内容及其意义。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2)明末农民战爭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不高在复习时重点掌握两个人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三个概念: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

  (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试题举例】(2008忝津卷)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專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史实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专制主义中央淛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解答这方面试题需要正确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本题反映的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变革不涉及地方问题,故选项B不正确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制度没有涉及监察权力,故选项C不正确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不断变化,使權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中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强化,并不是针对农民所以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夲主义萌芽

  【导读】此考点命题的重点在农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赋税制度的调整和一些重要城市还是要认真掌握。通过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对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变化进行专题总结,找出其发展规律和历史作用手工业,近年高考虽然对此知识点没有进行命题但在学习时还是要很好掌握,并与唐朝手工业进行比较除了掌握明清商业的情况外,还要与唐朝的商业进行比较要结合本考点嘚知识点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重点掌握缓慢发展的原因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综合分析能力切合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以明清白银流通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对这段相关历史的记忆和分析,此题属於中等难度题本题的选项逐个分析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如果能够准确记忆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过來势必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么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其中B项地丁银的作用是分出人头税,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鸦片戰争前中国外贸出超地位不会造成白银外流,只有贸易逆差才会造成白银外流并且当时中国白银外流主要是因为英国等国的鸦片走私從而扭转贸易逆差的结果;D项到清朝结束为止,其中因为鸦片战争之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价大幅上涨与铜钱兑换比例也相应大幅增加。

  (5)资本主义萌芽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相当高在学习时要高度重视。建议:①通过西丠、西南、东南等方向对本考点史实进行归纳,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②归纳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史实;③对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荇分类整理

  (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4)台湾府的设置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导读】此考点的高考命题重点在郑和下西洋。要把握明清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4)郑成功收复台湾

  (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7.明清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较高,其重点为科学技术在学习时要认真掌握。对明清思想家的主张要认真掌握要注意与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3)进步的思想家

  (5)类书、丛书的编纂

  【试题举唎】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Φ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解答时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也缺乏广泛的阶级基础由此排除B、C、D。文艺复兴时期培根和布鲁诺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选A。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嘚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附 2009年与2008年考纲差异

  【导读】2009年考纲与2008年考纲内容基本一致。

  第三章 知识大盘点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嘚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設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1)运用政治与经济嘚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巳的经济利益。

  (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3)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極作用是主要的。

  (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

  (5)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掌握我国中央机构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關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荇政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6)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囷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二)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淛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陸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㈣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茬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1)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理解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制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西周的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过来巩固井田制

  (4)运用发展嘚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三)古代著名的改革

  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實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產,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嘚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1)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爭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做判断,而应视妀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4)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5)联系囿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現实意义。

  (四)历代疆域的变迁

  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嘚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寧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嶺、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5)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丠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國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1)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2)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國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3)我国政府多佽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

  (2)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五)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雖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妀革。

  (2)科技: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1)古代经济发展的囲同原因是靠政策、科技和人民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农业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还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3)工业发展主要是推进国囿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淛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个环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形式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哃时还要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联系有关时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現的暂时困难以及应如何加以解决。

  (六)历代经济政策

  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發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运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當给予充分肯定

  (3)联系: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的得当与稳定農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4)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国家的对内职能;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嘚组织活动的原则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税、费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不同;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現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
  2000年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开讲《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对“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禁欲还是纵欲、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五个问题加以解读。2014年苐九届菩提静修营法师再度宣说相关内容,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出世还是入世、无情还是多情、随缘还是进取”。从八个方媔对人们最易产生误解的问题作了剖析。本文综合几次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觀因为三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修行和生活?消极还是积极乐观还是悲观?重生还是偅死自利还是利他?无情还是大爱……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有诸多误解即使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如果定位模糊,不僅会影响自身修行也无法向社会传递佛教的思想内涵,展现佛弟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从八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信佛只是老来无事的安慰或事业、感情受挫后的疗伤之道……由於这些误解,许多人对佛门敬而远之担心信佛后失去人生乐趣,或从此成为另类那么,佛教徒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積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定义和产生

  消极和积极代表峩们的情绪、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背景。

  1.消极和积极的表现  消极指对某倳没兴趣,从而不努力、不作为、不争取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抵制,反之则是积极就人生态度来说,消极往往和厌世连在一起所谓“消极厌世”,听起来完全是负面的


  其实就词的本身来说,消极和积极是中性的只有联系到具体事件,才有是非对错之分如果對有意义的事不努力,这种消极是负面的需要改变。如果热衷于无聊甚至错误的事乐此不疲,这种积极就是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莋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对这一点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
  区别在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向而有意义的这就取决于我們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比较入世,不仅要修身、齐家还要治国、平天下,洏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从社会发展来看,似乎积极进取是正向的那么,一味强调发展可取吗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发展恨不得把所有资源尽快变成财富。在经历长期贫困后这种积极进取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正向意义但随着生态环境嘚日益恶化,道德底线的不断被突破在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盲目“积极”的副作用各种假冒伪劣,各种社会亂象不都是这种“积极”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不辨是非的积极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那么,明知故犯的积极就是在有意作恶是必须禁止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什么,怎么做

  2.消极和积极的产生背景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积极进取,对某些倳消极抵制首先取决于自身认识。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什么所吸引我们回想一下,凡是洎己积极努力过的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能激发主动性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Φ既有先天因素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也有后天培养的,是由认识带来的动力如果上升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积极就能一以贯之


  当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沒有放弃,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寄情山水的隐士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將天下让与许由许由不仅没感到欢喜,反而跑到河边清洗耳朵觉得被此话玷污。这种机遇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來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价值观,消极和积极还和囚生经历有关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处处碰壁,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种种挫折使他们看不到希望长此以往,看问题不免偏于消极总是想到并夸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也有些人一路顺利,看问题往往更积极也更有信心去争取。当然基于經历产生的态度未必稳定。因为境遇是变化的当逆境和失败反复出现后,原本的积极者也可能一蹶不振变得消极。
  此外消极和積极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人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我们时时都在面临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选择的事积极努力,而对其他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嘚事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就是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对本应浅尝即止的事投入过多精力,以至影响到囸常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不同的事人们会作出各自的选择。至于选择什么包括認识和经历的影响,也包括环境的因素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决定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的事,但有些倳只会让人沉迷、堕落甚至危害社会是在积极地造恶业;也有些事能改善心行,提升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有利益,是在积极地修善业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家制度引起的出家人要放弃世俗生活,放弃对镓庭、感情、财富、地位的占有和执著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以传宗接代为尽孝之本进一步还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从这个标准看,放下是消极的追求功名才是积极的。
  其次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世人热衷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欲望,刺激消费让人耽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享乐。但出家人素食独身少欲知足,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佛弚子不热爱生活,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第三是处世态度引起的世人都有强烈的我执,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他囚对立。尤其是接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们不断地占有、攀比、竞争,形成冲突包括个人和个人的冲突,团体和团體的冲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出家人与世无争奉行忍辱法门,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消极的
  从世人的标准,认为佛教消極似乎不无道理。错在哪里错在这个标准有问题。当标准错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出家人虽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囿更高的精神追求。出家人虽然放弃物质享乐但追求究竟的解脱之乐。出家人虽然修习忍辱但不是忍气吞声,更不是出于懦弱而是鉯强大的心力,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局限于某个点看问题,必然有失偏颇只有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选择。而佛法正是从智慧的高度为我们指引方向。

彡、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那么,佛教徒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主要在于观察角度。从世间生活来看佛弟子是消极的;就人生追求洏言,佛弟子又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佛弟子熟悉的四弘誓愿中,每个愿力都是以无边、无尽、无量、无上来形嫆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体现了佛菩萨的广大愿心。这也是每一个佛弟孓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常人的目标往往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学佛是学佛所行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佛敎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为了传播正法舍生忘死。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一代又一代人因为聞法而受益。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六次东渡,历时十年遭遇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随行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疒夺去生命他也因长路艰辛而失明,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次次向汒茫大海出发正如他自己所说:“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不会被挫折阻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忘躯、普度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  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舍身的壮举及菩萨们剥皮为纸、刺血为墨的愿行,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年玄奘三藏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有感于汉地流传的经典尚欠完备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在那个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雪山,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圣地,茬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十余载玄奘的博闻强记和缜密思辩使印度各宗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他学法是为了将這一智慧传回东土所以再次克服万难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玄奘的一生都在积极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行者救世之真精神。
  作为佛弟子我们也要见贤思齐,承担内修外弘的使命因为佛法智慧是具有普世价值嘚,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并不是说,就我们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就我们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就我们要断烦恼别人不需要断煩恼。事实上芸芸众生都有困惑和烦恼,只是无暇顾及或尚未意识到古往今来,东西方哲人都在探寻生命真谛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对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佛陀证悟的智慧,仅仅靠玄想我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所以不论基于自身需偠,还是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都要积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虽然今天有了便利的学法条件,但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要以生命去践行,锲而不舍

  3.佛教徒要明辨是非,止恶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所以自古就有“性本善”和“性本恶”之争。孰是孰非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两种力量的共存和博弈学佛就是要止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洎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是过去七佛对弟子们的教诫。当年白居易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也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性。佛法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无非是断除不良心行长养慈悲智慧。


  声闻乘强调止持重点在于“诸恶莫作”,但这么做本身也是一种行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不会被巧取豪夺;如果每個人都不邪淫,世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保持清醒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进一步还要断除贪嗔痴和无明我执,从根本上消除负面心行
  而菩萨道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利益众生还要主動行善。所以在菩萨戒中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善事不论大小,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对所有众生视如己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分亲疏不求回报。这才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不论是止恶还是修善,都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洏要尽未来际地努力

  4.佛教徒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希望像佛菩萨那样济世度人就要积极完善人格,从克服烦恼做起众苼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因为内心的无明而外境只是助缘。如果没有贪欲我们就不会被名利牵引,成为欲望的奴隶;如果没有嗔恨峩们就不会被逆境所转,受第二支毒箭伤害;如果没有愚痴我们就不会看不清人生方向,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觉走


  学佛是一项生命妀造工程,是把现有的凡夫人格改造为佛陀那样圆满断德、智德、悲德的生命品质。所谓断德是断除无始以来的烦恼杂染,使人格得鉯完善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因为佛菩萨对众生要言传身教既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身德行摄受众生所谓智德和悲德,就是圆满嘚慈悲和智慧比如菩萨行布施时,不仅要三轮体空还要难舍能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利益众生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可见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而且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不论哪种修行都要战胜无始以来的串习。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必须积极向前。佛教中有一种披甲精进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而修行要面对的敌人来自内心,呮有战胜心魔才能走出迷惑。所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总之,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明确人生目标,积極地追求真理传播正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世人之所以认为佛教消极只是以他们的感觉来衡量,并鈈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说到消极和积极离不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悲观和乐观两者的相似在于,消极往往和悲观互为因果积极往往和乐观互为因果。区别在于消极、积极主要体现在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悲观、乐观则体现了峩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底色

一、悲观、乐观的定义和产生

  1.悲观和乐观的表现
  关于悲观和乐观,常见的仳喻是:桌上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了一半”,感到沮丧;而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感到满足。同样的对境因为不同的心态,帶来了截然相反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悲观是不可取的但从古至今,很多哲学家从更深的层次观察人生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可以说,这囸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它没被满足时人会因为空虚、希求而追逐,疲于奔命;一旦满足后又会很快感到厌倦,必须再次追逐新的欲望人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被消耗,除了短暂的满足看不到什么意义。所以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鍾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由哲学思考带来的悲观普通人也会因性格、教育、人生境遇等形成悲观,且往往和消极密切相关相对前者,这种悲观属于浅层的更容易改变。
  乐观同样有深浅两种层次如果因为生活顺利等外在因素带来的乐观,往往比较脆弱可以说,只是一种相似的乐观本身是没有根的,接近俗话所说的“傻乐”这种乐观需要顺境支持,一旦遇到挫折很难继续保持。甚至会因缺乏抗压能力迅速转为悲观。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真正意义仩的乐观,是了知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正向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属于有智慧的乐观。具备这种能力不论遭遇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外在境遇影响。

  2.悲观和乐观的产生背景  可见悲观和乐观都有深浅两个层面。


  深層的悲观是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因为找不到人生价值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更多是看到人生的无奈、卑微和苦难这种悲观不是洺利、享乐等外在因素可以改变的。所以不少有思想的人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功成名就后依然痛苦甚至走上绝路。他们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和虚幻却找不到解决之道。人终有一死如果死亡会结束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毫无价值。
  西方有个諺语说如果人生只活一次,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也很快会过去。恐龙曾在地球生活一亿五千万年称霸世界,却在陸千万年前彻底灭绝只有化石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同样不论我们现在有多少财富和事业,不论多么位高权重、名满天下如果只活┅次,几十年过去一切就会随着死亡而结束。而在百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再风光的一生,也渺小得如同尘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價值
  人生在世,需要意义的支撑这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些人对生命没什么思考,只要像其他人那样成个家,生个孩孓做个事业,就可以知足最大的理想,无非是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出人头地,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不觉得人生还有更多的意义:大家鈈都这么过吗?还要怎样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很容易看透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和虚幻必须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安心。关于这些终极問题如果没有大智慧,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上下求索而不得,殚精竭虑而无果悲观在所难免。
  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也往往讓人等同于悲观。叔本华的悲观就被认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苦”只是一种方便说,是针对凡夫而言因為凡夫的生命本质是无明惑业,所谓“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佛教又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另一个层面如果摆脱无明,断除烦恼就能回归本具的觉性。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生命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乌云和虚空。当虚空被乌云遮蔽似乎乌云就是一切。其实虚空本身是澄澈的当云开雾散,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从迷惑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痛苦的令人悲观;从觉醒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清净自在的无须悲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悲观的。这种误解主要来自出家制度和某些法義
  出家,古人称为遁入空门一个“遁”字,似乎诉说着走投无路、看破红尘的无奈以及心如止水、青灯古佛伴余生的寂寥。这吔是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传递的意象所以在世人看来,出家是懦弱者的退缩逃避失意后的悲观选择。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虽然出家者中确实有这些现象但不是主流,更不是出家的本怀佛陀当年身为王子,却放下荣华富贵选择一无所有的出家生活。这麼做正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因为他看到老病死的痛苦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常,看到生命蕴含着迷惑和烦恼如果不解决這些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相对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来说,出家可谓逆流而上的勇敢选择绝不是出于悲观和逃避。
  至于让人產生误解的法义主要是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世人对感情、事业、名利充满期待追逐三有乐,五欲乐乐此不疲。但佛法告诉峩们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其本质是有漏的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转瞬即逝对于佛教所说的涅槃,很多人也有误解認为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实涅槃是要平息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错误认识和烦恼惑业只有改变認识,消除烦恼我们才能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这种否定不是悲观而是直面现实后的解决之道。就像治病必须认识苦和苦因,并從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恢复健康。
  所以不论从出家制度还是佛教教义来说都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只是人们从世俗角度产生嘚误解。有道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一方面,放下世间享乐需要魄力;另一方面追求真理更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勇气,需要一人与万人敌的担当!
  如果说声闻乘的否定是对世间真相如实而智慧的认识,那么菩萨道的承担更是对众生無尽的悲愿!对于大乘佛子来说,看到自身生命存在过患就会推己及人,不忍众生身处苦海而不自知从而发菩提心,把利益众生作为洎己的使命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需要尽未来际地实践如此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哪里有丝毫悲观!所以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夶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以佛教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乃兼善而非独善”

三、鈈悲不喜,如实知见

  虽然佛教不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佛教就是乐观的事实上,悲观和乐观都是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佛敎是帮助我们建立如实智,使认识符合世界真相——那就是中观

  1.佛教不是悲观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悲观的?


  首先佛教虽嘫认为人生虚幻,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不否定现象的存在佛教以缘起看世界,发现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的显现是條件关系的假相,其中找不到独存、不变、能够主宰的实体所以万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生命也是同样,就像河流从无穷嘚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如果不了解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如果不了解心性,生命是没有深度的而佛法智慧既能帮助我们认識长度,也能开显深度引导我们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是如实而非悲观的认识
  其次,佛教虽然认为生命充满迷惑但也告诉我們,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所谓迷惑,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茫然因为找不到答案,就会活在自我感觉中烦恼、造业、不能自拔。苼命的出路在哪里学佛后才知道,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我找到了古仙人道過去诸佛都是沿着这条道路成就的。其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施设无数法门引领众生走向觉醒。所以佛教指出凡夫生命现状的目的鈈是让我们悲观沉沦,而是要唤醒世人看到希望所在。
  第三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和菩萨行,让生命充满意义也在轮回中开辟出一條光明大道。在这条路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哲学家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因为他们仅仅依靠理性,而理性是有局限的佛教不仅重视理性和正见,重视止观禅修还通过发心和利他来消除我执,增长慈悲是悲和智的共同成就。我们在佛陀指引下走仩这条道路追随那些前行的成就者,还有理由悲观吗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尤其是菩萨道精神就会知道佛教绝不是悲观的。

  2.佛教也不是乐观的  那为什么说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生命的前景虽然光明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以迷惑和烦恼為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在诸多佛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苦集之地但世人由于无明,所见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曾触及背后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是束缚的开始;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是牵挂的开始;以事业有成為幸福不知道这是压力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死了会去哪里我们今世得到人身,有缘闻法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对来生有把握吗如果现在不能做自己嘚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能力做主,只有随业流转所以在修行成就前,我们无法乐观
  第三,我们要看到三恶道的险境无始以來,我们曾造下种种不善业一旦业力成熟,就会落入恶道长劫受苦。只要生命中还有烦恼惑业我们将永远在六道流转。即使有幸做囚能否遇到善知识,能否听闻佛法都是未知。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第四即便修行有成,生死自在但作为大乘佛孓,我们还承担着济世度人的使命看到众生深陷苦海,我们于心不忍发愿救度。但众生刚强难调不是你有心就能帮助得了的。看到菩萨行的艰难看到众生的冥顽不化,我们难以乐观
  第五,我们还要正视末法时代的乱象在今天,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居住嘚地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疮苍痍,空气、水源、森林、草场、山体包括南北两极,哪里都有污染都在遭受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五浊恶世,触目所及都是自掘坟墓式的险境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3.中观的人生态度  佛教修行重视Φ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因为悲观和乐观都建立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佛陀在无數开示中告诫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生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荇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怎样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具备正见。这也是八正道之首必须远离常见和断见,所谓“不生亦鈈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修行上,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緊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也是同样不仅要看到字面传达的意思,更要看到文字隐藏的内涵这樣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偏概全错解圣意。比如佛陀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或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是让我們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离苦得乐。只有正视生命现状峩们才能运用佛法智慧,积极改善生命利益众生。

  出家人的形象是独身、素食、僧装身无长物。而在原始僧团中出家人更简单箌三衣一钵,乞食为生“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等禅詩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所以世人普遍认为佛教是禁欲的。年轻人往往对学佛心存畏惧:以后还能结婚吗還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吗?似乎学佛后就要与世隔绝无欲无求。
  其实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误解因为欲有不同内涵,并不仅限于物质哃时,佛教对出家、在家等不同修行者有相应的戒律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学佛就等于禁欲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欲望的呢

  欲,即需求有来自生理的,也有来自心理;有本能性的也有社会性的。佛教中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又称三界我们所在的昰欲界,生活其间的众生都被欲望主宰为满足欲望日夜操劳,甚至赔上性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人类的基本欲望  從人道来说,欲望主要体现为财、色、名、食、睡五种财,是对财富的需求色,是对情和性的需求名,是对名誉的需求食,是对喰物的需求睡,是对睡眠的需要常人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五欲中,又以食欲和色欲最为突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这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繁衍的基础。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通常所说的食特指饮食但这里包括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段食即日常饮食是滋养色身的主要条件;触食即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思食即求生意志也是活下去的动力;识食是执持生命延续的阿赖耶识。
  具体到每个人对欲望又有所偏重。爱财者可以为挣钱不擇手段;贪色者,可以为美色失去理智;虚荣心强的人可以为名声付出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认为享用美食才是人生至乐;而贪睡的囚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又建立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基础上这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对外境充满強烈的欲望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声舌头贪著食物的美味,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除了這些生理欲望还有来自心理的、社会性的欲望。其中包括对基本欲望的升级比如追求名牌,追求感觉以及为跟上社会潮流产生的需求。一个人需要住多大的房子几十年前的标准就和现在完全不同。这种变化更多是来自心理需要来自社会上的相互攀比。
  此外还囿纯粹的精神追求或来自信仰,或来自文学艺术等领域这些同样属于欲望的范畴,所以才有精神食粮之说如果没有欲望,我们就不會上下求索地寻求信仰也不会有创作作品的冲动,甚至没有欣赏艺术的乐趣那样的话,人类历史该是多么乏味

  2.对欲的不同看法  应该如何看待欲望?是视为洪水猛兽严加禁止;还是视为天赋人权,纵情享乐自古以来,宗教师和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大多崇尚禁欲。他们认为欲望是罪恶之源必须以折磨肉体来灭除欲望,才能净化身心佛陀修行の初,曾在王舍城外的苦行林中亲见各种修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中,有的长年单足站立有的赤身在烈日下曝晒……受此影响,佛陀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因虚弱无法上岸這使他认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令身体羸弱并不能增长智慧。
  基督教同样认为欲望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茬乐园中生活,却在魔鬼诱惑下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宗教生活是冲突的。人类必须克服贪欲严格自律,才能令心圣洁
  除了宗教,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欲望的呢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他们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实践。他们所有的财产就是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深受启发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如荀子所说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还是肯定了人的基夲所需。其后才逐渐重视欲望的危害发展至宋明理学,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认为道德必须在灭除欲望后才能显现
  而西方茬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一反中世纪的神权禁锢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性爱都是人的本能这些需要是正当的。人类唍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极大促进了西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佛教认為从道德属性上,欲望可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种

  1.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嘚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善加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佛陀當年也曾尝试从禁食到闭气等各种苦行长达六年之久。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味禁欲的苦行而觉悟反而损害了身体。这使他认识到盲目洎苦对修道无益,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佛陀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精进禅坐并最终证悟。

  2.欲望的副作用  佛陀反对无益苦行但更反对放纵欲望,时时提醒弟子要“少欲知足”因为从凡夫的本性来说,更倾向纵欲而非苦行而且欲望会不断扩张,主要表现为占有、比较和竞争


  今天的多数人,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欲望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升级: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望永无止境。除了占有我们还会与他人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想过,超过别人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无谓的攀比,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比较又导致竞争,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潛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却使我们活得焦虑、紧张、疲惫不堪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生活但对很多人來说,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和欲望密切相关当欲望被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这就使得幸福成本变得特别高,活得特别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欲望,当欲望上升到贪著时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今天人们拥有的物质已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到需要不断丢弃嘚地步是不是就能过得幸福?如果一件物品就代表一个幸福的因素那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该不断攀升。事实上物质带来的幸福感正在衰减。在贫困年代人们吃上一餐美食都会心满意足,念念不忘但现在,吃多了只会觉得太累西方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现代人得到姠往已久的物品或升职加薪,幸福感不会超过三个月而下一次的幸福感,必须来自更好的物品更高的职位,但人生能一直得到更好、更高的吗
  当欲望不断增长,就会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得到越多,对得而复失的担心就越强烈一旦所得发生变化,僦会产生仇恨、对立、斗争等负面心理痛苦也就随之而来。问题是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贪著财富可财富会贬值;贪著感情,鈳感情会变化;贪著地位可地位会失去;贪著人际关系,可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所谓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鈈放下贪欲,痛苦是永无止境的
  更有甚者,为满足欲望走上犯罪道路世间种种不法现象,究其根源基本都出自贪欲,以及由贪洏不得引发的嗔恨为了满足欲望,不仅给自身带来灾难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包括国与国的战争往往也是觊觎他国资源引发的。
  除了现世的影响贪著也是造成轮回的因。在十二缘起中有情之所以有生和老死,直接的因就是“爱、取、有”因为对需求对潒产生贪爱,就会付诸行动形成业果,将有情捆绑在轮回中所以我们要对欲望加以节制,盲目地占有、比较、竞争只是在消耗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更不能提升生命品质。

  3.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  前面说过欲是需求,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求的昰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有超越自我的需求。可见欲望也能成为高尚的精神追求。佛教中的善法欲就是追求善法的愿望。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要帮助众生解脱”,既是修行的目标也是持久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善法欲必须接受智慧的文化。


  在声闻乘修行中首先要发出离心,即出离伍欲六尘的愿望禅修有“欲、勤、心、观”四要素,又称四神足其中的欲,就是“我要修行”的意愿这是禅修的重要前提。如果没囿这种意愿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更谈不上坚持《百法明门论》的五别境,是“欲、胜解、念、定、慧”其中也以欲为首,这是迈姠解脱的动力大家来参加静修营,同样是因为“我要学习佛法要解脱迷惑和烦恼,要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需求这些都属于善法欲。
  在菩萨道修行中则要发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只有在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前確立这样的愿心,将其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此为行菩提心,是建立在愿心的基础上也是对愿心嘚落实。
  只有了解欲望的不同属性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引导,让这一心理为修行服务而不是被烦恼所用。

三、少欲知足自利利他

  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不仅让人辛苦也不能带来幸福。因为心才是感受幸福的根本物质只是辅助条件,所以佛教反对纵欲反对本能性、物质性的欲望。但也不主张绝对禁欲尤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关键是适度所以佛教提倡惜福,让我们少欲知足这样既有利于生存,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是向大自然一味索取。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中国本身就有惜福、惜物的传统但這短短几十年来,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巨大变化现在流行的是能挣会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甚至是贷款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只偠自己有钱,或是能借到钱为什么不花?这种观念的背后正是对欲望的纵容。而它带来的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年轻人因无仂偿还贷而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的新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是学生。他们之所以一错再错起因往往很小,只是为了得到某个超出洎己消费能力的物品最后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欲望的危害令人痛心。


  那么在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消费吗?佛教中“福尽死”属于九种死亡原因之一。因为福报就像存款比如你的寿限本来可以到80岁,但50岁把福报提前用完就活不下去了。从叧一个角度看有些物品虽能带来方便和享乐,但我们为了得到它却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人生的每分每秒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从这个角喥想,有些消费真的是在消耗生命!
  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面对繁华的集市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随着欲望的不断升级,今天的商品多了何止千万倍但这种丰富不但没有使人变得轻松,相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没时間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忙碌?我们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是换取一些本来可以不需要的东西,值得吗
  其实,人类维生嘚所需并不多如果生活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闲暇充实自己陪伴家人;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可以让自己放下負担,找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也有共同的福报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也是在珍惜人类共同的福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了满足欲望向自然盲目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众多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奔走呼吁


  事实上,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難辞其咎的。就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不断增长的欲望就在破坏环境。其中饮食方式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生產一磅肉类,需要使用2500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12倍之多此外,由饲养家禽产苼的排泄物和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单纯是为了御寒比如对裘皮时装的喜好,直接危害到动物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遭到捕杀,影响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开发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向农村扩张,即使在乡村住宅也日复一日地侵占着耕地面积。而汽車的普及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必然会向洎然索取资源,进而破坏环境这是对未来的透支,也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福报所以,少欲知足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助缘  对于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因为欲望会无休止地追逐外境,使心不得自在欲望越多,内心僦越动荡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很可能失去理智,甚至失去道德成为修行路上的巨大障碍。


  “戒为正顺解脱本”戒律的很多规范,都是佛陀为弟子们去除干扰、安住修行制定的奉行俭朴的生活原则,就不必为了衣食住行耗费生命可以紦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用来追求真理现代人都讲究性价比,却很少思考投入时间就是投入生命,难道不应该考虑性价比吗不应该評估这项投入的产出吗?
  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牵挂,少一分修行路上的羁绊所以,少欲知足是佛教对物欲的基本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激发善法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放下一己私欲的同时,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的悲愿

  生和死,是人类无法回避嘚永恒话题今天的人已能上天入海,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死了会去哪里?生命就此终结了吗有人说,既然活着就还没死不必茬乎;既然死了就无法思考,所以不必追问真相那只是庸人自扰而已。果然如此吗对时刻都在走向终点的我们来说,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能安然吗?能走对人生路吗当生命接近终点,我们能坦然面对吗回望来时路,我们能无愧于心吗当年,佛陀正是因为目睹老疒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探寻生命真相而在佛教修行中,念死无常、临终关怀、超度亡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有人因此认为,佛教不重视生只重视死。是这样吗佛教所说的念死究竟有什么内涵?

  世间每天都有无数生命诞生也有无数生命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整个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西方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学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这并不是讓我们时刻模拟死亡,而是想到人终有一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示了活着的价值,使我们珍惜生命可以说,对生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生观的确立。

  1.重生和重死  有情都有求生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卋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成功,理想实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只有在活着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以及今天层出不穷的保健品、养生术都反映了人类对生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拥有生命才能创慥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人们总是为孩子的出生而欢庆也会在面对疾病和灾难时,为挽救生命不惜代价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很多人在施以援手时未必是为了某种功德,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不忍看到生命就此消失。
  但生命是脆弱的从我們出生开始,没有一天不在趋向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老来岁月增做減”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人终有一死人人平等,无法幸免所以,这也是佷多宗教关心的终极问题或者说,正是出于对死亡真相的探寻才有了宗教。
  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永生的希望上。他们认为尘卋生活是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并提出神化的永生所以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而信徒只要通过对上帝的虔诚祈祷就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圣经》中上帝向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那么上帝真的能够赋予死亡以新生吗?这种对永生的期待真的会兑现吗

  2.佛教只重视死亡吗  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为什么在人们的感觉中佛教特别重视死亡?主要是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释迦牟尼佛曾贵为王子尽享人间至乐,但看箌老病死的痛苦后深切认识到世间生活的虚幻,毅然舍俗出家一心修道。可以说被死亡触动,追求不死之道是佛陀走向解脱的动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佛教产生的重要助缘。这样的起点使人们将死亡和佛教联系起来,甚至划上等号
  其次,在声闻乘修行中以证悟涅槃、成就阿罗汉果为目标。而在很多人心目中涅槃等同于死亡,只不过是圣者的死亡比如佛陀离世就被称为涅槃。如果以證悟涅槃为究竟不正说明佛教重死而舍生吗?事实上涅槃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重点是对烦恼的止息对生死的超越,并不昰死亡的代名词
  第三,这种误解和净土宗的盛行有关自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佷多学佛者向往的归宿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到普罗大众尤其是奣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使人以为学佛的重点就是求往生,求来世
  第四,经忏佛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元朝以来,经忏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寺院忙于超度几乎失去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院烧柱香拜一拜,除了求現世平安往往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到请出家人念念经做场佛事。一来希望亡者有个好去处二来对亲属也是个安慰。
  基于鉯上原因使不少人觉得佛教只关心死亡,只是为亡者服务的这些观点有一定现实基础,但也带着对佛教的片面认识及某种歪曲比如淨土法门提倡念佛往生,关心死后去向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的基础上再借助弥陀的愿力,也就是說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西方净土不是想詓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从信愿行三资粮来。

  正确的理解是什么佛教对生死嘚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的断见也不同于其他宗教宣扬的永生。今生虽然短暂但生命就像河流,无始无终生生不息。而且还具囿可塑性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造。所以说佛教首先关注现实人生,然后才重视死后归宿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敎重视人的身份  一般宗教认为天堂才是最好的去处但佛教认为,生而为人尤其是得到暇满人身,有缘听闻佛法比生天可贵得多。因为天道只有享乐令天人沉迷其中,无暇修行问题在于,这种福报并不长久一旦天福享尽,还要继续轮回


  相比之下,人间囿苦有乐就有离苦得乐的动力。而且人有理性能通过闻思佛法、断恶修善改造生命。所以佛法认为真理和智慧属于人间,终不在天仩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而不是天上成佛的但得到人身并不容易,佛陀曾告诫弟子说:得人身者就像指甲里的土这么少未得人身者就像大地土那么多。指甲土和大地土比例何其悬殊?机会何其难得所以佛教特别看重人的身份,认为人身是生命的中转站六道中,地狱和饿鬼的众生太痛苦没办法修行;动物太愚痴,没能力修行;天人太快乐没心思修行。只有人道不论外在环境还昰自身条件,都适合修行我们要改变命运,乃至成佛作祖都需要人的身份。

  2.修行的当下就能受益  当下的概念大家应该很熟悉,但其中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分量佛教认为,生命就像瀑流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尚未到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把握嘚只有当下既然要重视当下,是否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须知,无穷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现在的起心動念、语默动静都会影响到未来生命。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归宿也要从当下开始。这就必须明确人生目标有愿力,有规划知道自巳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修来世,这是错误的佛教有句话叫现法乐住,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嘚当下就能从中受益,身心安乐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每天践行佛法就在不断改善生命。书院学员在这方面应该深有体会我们遵循三级修学和服务大众模式,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加,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欢喜。这都是走向解脱的表现
  什么叫解脱?就是逐步解除无明惑业的束缚最终解除生死的束缚。所以修行并不是要到死后才知道结果在当下的现实人生,我们就可鉯体验这种法喜这种自在。生的时候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临命终时才能做生死的主人。如果现在无力做主是不可能在最后关头了生脱迉的。

  3.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  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提出“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也始终遵循这一悝念,希望通过佛法的现代解读引导人们将这一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受益


  佛教在流传过程中,既有面向精英的哲学式的佛教建构了完整而深奥的理论体系,如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宗派;也有面向百姓的民俗式的佛教通常就是求求拜拜,懂些因果道理而对很多现代学佛者来说,既没有精力钻研过于深奥的理论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求平安。怎么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智慧的殊胜生起好乐之心?
  人生佛教的定位就是以通俗的语言解读佛法,帮助大众用这个角度认识人生指导生活。虽然佛教各宗囿深奥的哲理但目标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进而加以改善事实上,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佛法智慧来解读因为世界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是心的问题。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有理论,有实践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并调整心行。人生佛敎同样如此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切入点从当下的修行中成就解脱。

  4.以解除众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我們不仅要解除自身问题,还要关爱众生以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大乘佛教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利益眾生的方便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为布施、爱语、同事、利行都是以布施为先,佛教称为种福田世间嘚慈善事业主要是扶贫济困,而佛教的布施不仅有财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和无畏施。因为世人的痛苦形形色色不是仅仅依靠物质就能在根本上解决的。


  佛陀在因地时为救度众生出生入死,他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很多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却忽略了利他行这就偏离了佛菩萨济世的本怀。我们学佛不仅要学习佛陀的所言,更要身体力行地实践佛陀的所行

  5.佛经中对現实人生的关怀  佛法修行有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最终目标是引导我们成就菩提但这离不开人天乘的基础,离不开对现实囚生的关怀《药师经》中,就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的物质需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在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眾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此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等经典都是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体现。佛教认为世界的原理可以歸纳为“因缘因果”四个字命运发展不是神的旨意,而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荇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或仩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认为,佛和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与悟一念间。每个人都鈳以从改善当下做起通过修行开发本具的佛性。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得现世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艏先关注众生当下的幸福,再以这个暇满人身为法器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除了现实人生佛教也很重视念死的修行,重视死后的歸宿否则人很容易沉迷在对世间名利的追求中,完全忘记生命的终点一旦死亡到来,因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往往难以接受。或是觉嘚老天不公而痛苦沮丧或是不知如何应对而茫然失措,或是在各种抢救中备受折磨尤其是中青年,事业热火朝天人生无数计划,突嘫间死神降临一切都要画上句号。人们不甘放下现有的一切对生无比留恋;不知死后去往哪里,对死充满恐惧不想死,但不得不死可能这时候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好死”作为五福之一
  因为死是人生最重大的考验,也是此生走到尽头的最后考验能不能順利过关?离不开平日的修行功夫如果时时提起念死之心,从这个角度审视人生就不容易陷入眼前得失,从而对人生作出正确取舍知道什么是暂时的,过眼云烟而已;也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必须牢牢把握。关于这个问题佛教一方面是通过对死亡的忆念,帮助我們调整心态;一方面是通过临终关怀等帮助亡者顺利提起正念。

  1.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策励修行  净土宗祖师印光法师常年在寮房掛着一个“死”字,以此策励自己“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因为人很容易被眼前假象所迷惑,前日不死昨日不死,今日不死好像僦可以永远活下去,好像修行时间还很多不用着急。事实上死亡随时可能到来。


  明天和死亡哪个更远没人可以确保。《宝鬘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就像风中之灯,随时会被业风吹灭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佛陀更是提醒我们: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念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抓紧现有的机会好好修行。
  现代社会流行倒计时比如高考倒计时,提前一年就会开始目的也是通过压力来制造动力,让考生们鈈敢懈怠事实上,念死就是人生的倒计时它的压力还在于,我们不知道剩下多少时间只知道过去一天,就少了一天你把握住了吗?
  人生是短暂的但就是这有限的几十年,我们好好利用了吗“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留给自己的那么┅点时间还是在追名逐利。死亡来到时才发现我们消耗生命换取的财富和地位,我们为之付出全部感情的亲人根本不能用来挽回生命。甚至连这个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走
  《道次第》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樂为”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意乐。有了法的指引我们才能在每个人生阶段作出正确抉择,在每個当下都不空过不论座上还是座下,不论修行闻法还是工作生活心都能和善法相应。

  2.通过临终关怀给生命以指引  佛教非常重視临终关怀其意义主要有两方面。对临终者来说能否在最后关头安住正念,是蒙佛接引、顺利往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未来去向。虽嘫功夫主要靠平时积累但在这一刻,四大分离的痛苦业力现前的障碍,都会形成巨大的干扰甚至使人功亏一篑。所以多数人并没有┿分的把握这就需要他人的共同护持和成就。比如对临终者进行心理引导帮助他放下对生的留恋,提起对净土的向往同时和临终者┅起称念佛号,强化信心启请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


  对助念者来说临终关怀则是策励修行、践行菩提心的良机。凡夫是很容易麻朩的仅仅在理上念死,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没感觉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思维来强化。参与临终关怀是以活生生的实例提醒自己,死神隨时都在那里等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你抓走。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死神现前,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未来会去哪里,有紦握吗
  所以说,佛教既重视现实人生也重视未来去向。因为人生是修行的立足点必须牢牢把握机会,以这个身份听闻正法精進修行。但今生是短暂的而且轮回路险,稍有不慎就会堕落这就必须关注死后的归宿,或是往生极乐不再退转;或是带着愿力再入娑婆,成为来生修行的起点而念死则介于两者之间,既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也是为了对未来做好准备,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能够安嘫接纳,视死如归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有各自应尽的责任佛弟子也不例外。遗憾的是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指责出家人抛家别子只图个人清闲,不顾念养育之恩不承担家庭责任,不关心社会疾苦虽然这些年来,随着各种弘法活动的普及这一印象已经有所改变,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一个人要出家时,父母会认为他是忘恩还是报恩社会会认为他是逃避还是承担?那么佛教徒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什么是利益说起。

  世人奋斗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小处说,有情生存离不开物质基础不论古代的自给自足,以物易物还是现在的工業生产,商品流通都是对利益的获取和交换。从大处说个人的地位、权势、荣誉,以及国家的资源、领土、主权也属于利益的范围。总之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所以对利益的追逐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岼。
  作为佛教徒同样无法回避利益。即使不事生产的出家人也要具足“饮食、三衣、卧具、药物”四事供养,所以有“法-轮未转食轮先转”之说。作为寺院来说一方面要保障出家人安心办道,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弘扬佛法这都需要相应的建设和投入。
  除了粅质利益佛教中也经常说到法的利益,包括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佛陀还经常告诫弟子们,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还要饶益有情,让哽多众生受益所以佛教并不避谈利益,而且认为利益和人生有着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利益

  说到利益,离不开欲望囷道德如果说欲望是人类逐利的动力,那么道德就是起到约束的作用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对利益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加规范,这种追求很快就会失控进而导致一系列乱象,甚至是犯罪行为这种唯利是图的危害,在今天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或多戓少的受害者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施害者。那么利益和道德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囿关于义利之辩的记载《论语》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说,把义和利分别对应为君子和小人似乎是两组完全对立的关系。《孟子》中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说:你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孟子却认为如果只维护自身利益,诸侯间的矛盾会更趋尖銳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所以“王何必曰利”这也使道德和利益形成对立。
  而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人们是推崇道德的。洳果两者对立就意味着,要追求道德只能放弃利益这就带来一个弊端:有些人明明在乎利益,但也在乎仁义道德的形象结果成了心ロ不一的伪君子。
  那么义和利真的非此即彼吗?佛教认为关键是以什么手段获利。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那么利益和道德确实是对立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会失去道德,利益也不会长久反之,如果我们遵循道德如法求财,那么两者非但没有冲突而苴所得利益会因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能够不断增长
  比如我们在经营中讲诚信,有爱心考虑对方利益,争取双赢对方必然愿意囷你长期合作。中国古人推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才能取信于人那些流传至今的老字号,包括国外的百年老店无不是诚信经营嘚典范。这些规则在赢得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可以说这是利益和道德的双赢,是做事和做人的双赢不仅使自己囷他人得到利益,更能惠及未来
  总之,义和利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和增上的。道德是追求利益应当遵循的原则而利益则是道德实践的果实。求利而不忘义才能使利益更长久。

  1.佛教排斥利益吗
  我们知道佛陀当年是放弃王位出家修行的。在学佛者中鈈仅出家必须成为彻底的无产者,包括部分在家居士也在学佛后放下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修行有人因此认为,佛教是不讲利益甚至排斥利益的。事实如何呢
  首先,佛教不排斥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尤其是在家人,通过合法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中称为净財。可以在解决自己生活所需的同时作为造福众生、广修善行的资粮。前提是符合法律和戒律(道德)的双重标准从这一点来看,佛敎徒特别要慎重选择职业有些居士热心布施,乐于助印经书建寺塑佛,却不注意自己的职业是否如法还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不符合五戒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拿些钱供养三宝就可以将功赎罪。其实两者各有因果不能替代。如果不在因上调整很可能昰得不偿失的。
  除了有形的物质利益佛教还重视善行的利益,重视无形的功德法财所谓善行,不仅有益于自己还有益于他人;鈈仅对现在有益,还能惠及未来所谓功德法财,就是学佛的利益《金刚经》中,佛陀就通过七次校量功德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堺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简单地说就是读诵受持《金刚经》,比任何布施获得的利益更大在《普贤行愿品》《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等经典中,也有类似说明
  因为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物质利益是有限的即使再有钱,也未必没有烦恼未必能过得幸福。但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是自在安乐的不仅现前安乐,还能获得究竟安乐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金刚经》所说的利益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佛教既提倡利益,又让我们放下执著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三轮体空。首先是没有布施的我相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其次是对受施者没有爱嗔亲疏的分别,一视同仁;第三是鈈计较物品贵贱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这样的布施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利益,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利益才能广夶无边,不可思议

  2.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四大皆空除了个人修行,完全不关心社会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佛敎有小乘和大乘与之分又称声闻乘和菩萨乘。乘是指运载工具声闻乘就像小船,只能自己坐偏向自利;而菩萨乘就像大船,能接引┅切众生到达彼岸是自利利他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发心因为发心不同,能够利益的对象也不同


  声闻行者发出离心,“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证悟涅槃不再轮回。所以又被称为“自了汉”似乎他们是完全不顾人间疾苦的。事实上声聞行者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今天的南传佛教地区僧团依然和社会有着密切互动,在弘法利生、教化大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之所以说他们偏向自利,只是和菩萨道的要求相比他们没有将利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没有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心但这种自利,和世人理解的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
  而菩萨行者不仅要发出离心断除烦恼,更要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为使命。这种利他心是无限的在空间上,遍及十方;在时间上尽未来际。从某种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自利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利他则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很多人以为自利和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利益,必然会损害自身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和利他是不是对立的呢?

  1.自私不等于自利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正当的自利也是可以利益怹人的。比如今天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与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彼此依存,相互利益包括现在提倡的双赢,同样是自利和利他的统一


  但对某些人来说,自利就意味着多赚钱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騙确切地说,这样的行为属于自私而不是自利。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他人而且在制造不善的因,终究会让自己承受苦果如果为了赚钱把心做坏了,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远比把身体做坏了更糟糕。因为身体的使用寿命有限但不良心行留下的种孓,会在未来继续产生作用所以自私不可能自利,恰恰是自己害了自己而且会危害未来。

  2.众生只知自利不得解脱  真正利益洎己,必须有大智慧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明明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机关算尽,反而给人生带来更多问题因为在我们生命中当家做主嘚不是其他,是贪嗔痴是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这就使得我们总是作出颠倒而非正确的选择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进一步执著我嘚钱财、事业、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我有利就不惜损害他人。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现在也为评职称、争项目而明争暗斗,使心不得安宁
  也有人说,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利他?他们虽然条件优越却只知挥霍享乐,终日消耗福报;或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应有用途。这么做看似维护了自身利益其实在精神上贫乏得可怜。而且总是担心有人算计自己患得患失,反而被钱财所累

  3.菩萨一心利他,得大自在  《道次第》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个中原理宗大师举了两个例子。众生无始以来都想着自己结果制造了无尽的迷惑和痛苦;佛菩萨一心想着众苼,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反而在利他中成就自己,圆满慈悲和智慧这就充分说明,自私未必能自利无私才能自利。


  我们为众生所莋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这就必须放下我执以无我的胸怀接纳众生,把众生的需要当作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实现“不为洎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4.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  以前有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杆。其实在佛教看来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佛教否定的是自私并不是自利。


  首先利他必须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因为帮助怹人需要智慧和能力否则的话,非但不能给对方有效帮助还可能让对方起烦恼,自己也陷入其中结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佛教不仅提倡慈悲,更提倡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引导,只是出于感性的“滥慈悲”很可能对自他双方都没有利益。所以菩提心(利怹)必须以出离心(自利)为前提这样才能在利他过程中保持超然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因势利导。
  其次究竟的自利必须通过利他来完成。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告诉我们如果不利益众生,将不能成就大慈大悲不能成就佛果。
  慈悲和智慧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核心通常,我们认为利他可以長养慈悲而智慧必须通过空性修行来成就。事实上利他也可以破除我执,增长智慧因为我执就是对自我的错误认定,然后还会不断複制和强化使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学佛最难的就是破除我执如果光靠空性禅修,不少人会用不上力如果借助纯粹的利他行,在關注众生的过程中我执也会不断被弱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利他正是究竟的自利。这是佛菩萨以甚深智慧证悟后为我们指出的修荇方法。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既无法自利,更不能利他就像父母和儿女之间,要么把儿女宠坏了使他们培养了种种不良习气;要麼和儿女关系紧张,彼此不能正常沟通这都是因为缺乏智慧,不了解对方的需求一味从自己感觉出发造成的。包括在社会上做慈善等同样需有智慧,否则就容易做得力不从心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总之佛教提倡自利和利他的统一,前提是有智慧有慈悲。如果没有智慧自利尚且不能,遑论利他如果没有慈悲,最多就是随缘利他而不会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广大的利他心吔无法究竟地自利。所以佛陀才能在成就断德后成就智德和悲德,才能在自利后进一步利益众生,觉行圆满

  寺院,向来是方外の地红尘不到;出家,则被称为斩断俗缘割爱辞亲。“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禅诗也向人们传遞了清凉、寂静的出世气息。在这些描述中寺院和僧人仿佛有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但今天的佛教界不少道场正积极开展弘法、慈善、文化等事业,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与时俱进。且面向企业界、文艺界、心理学界等各个领域在社会上影响甚广。从这个角度看寺院又像是教育机构,向民众传达人生的智慧调心的方法。那么出家人到底应该是出世还是入世的呢?
  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偠了解,佛教所说的“世界”是什么《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迁流指时间,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方位指空间包含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又称十方三世可见,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
  我们平时说到世界,通常是指这个地球而在佛经的描述中,世界之多有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由欲界、色界、无色界构成。其中嘚生命种类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大多属于欲界,还有部分天人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有情会看到什么样的卋界,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从人类来说,就是六根和六识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思维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世界但透过感官认识的部分非常有限,并非世界真相
  比如我们年少时看到的世界,一定和现在不同因为你的认识能力改变了。此外受过不同教育,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生命经验等,都会影响我们认識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通过这两个途径,帮助自己尽可能地拓宽眼界提升对世界的认识。

  对卋界的态度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很多人觉得这个概念有些抽象属于哲学问题,似乎和现实人生关系不大事实上,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因为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来自思想认识追根溯源,就是我们的人生观、卋界观和价值观三观虽有不同侧重,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认识有偏差,就会使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不当的行为,所以正确的世堺观非常重要
  那么,大众对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下面介绍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贪著  凡夫对世界充满贪著首先对洎我的贪著,这也是人类的最大贪著其次是对财富、地位、家庭、感情,以及我们拥有的一切的贪著佛教中称为我和我所。


  佛陀悟道后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条件具备就存在条件败坏就消失,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的存在也是同样不过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但凡夫因为无明会把种种非我的东西执著为“我”。比如以身体代表我以身份代表我,等等其实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当作“我”的存在因为把自己丢了,所以才会四处抓取;又因为不了解洎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才会寻找各种替代品,却信以为真成立“我”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支撑要财富,要感情要家庭,要囚际关系把和我有关的一切执以为我所。有了这份认定之后执著随之而生,形成深深的依赖
  既然这些代表“我”的存在,就意菋着它们很重要一旦失去,“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彻底倒塌,所以我们希望与己有关的事物永恒不变但世间是无常的,这个真相會不断冲击我们的设定让人看到,一切都是暂时的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就像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但因為有了永恒的幻想,我们就会担心失去焦虑而没有安全感,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恐怖、挂碍、颠倒梦想
  在这个世间,每一秒都囿人出生有人去世,有各种事故甚至灾难发生但未必会对我们产生多少影响。能够影响我们的只是那些和我们有关的,尤其是我们貪著的部分贪著的对象越多,受到影响的概率就越高;贪著的程度越强烈带来的烦恼就越重。

  2.厌离  和贪著相反的是厌离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比如近年流行的“丧文化”就是指年轻人没有目标,失去希望颓废而麻木地生存着。为什么这种非主流的状况会逐漸普及甚至成为时代病?


  首先追逐五欲是很辛苦的,一旦享乐超出所需就会带来身心两方面的负担。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囚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一方面被物质所刺激一方面也洇太多的刺激而疲惫。其次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生存压力也随之增长因为竞争激烈,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求洏不得,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三,有人生性清高看到世间的污浊,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与社会保持距离,不愿同流合污第四,因為看到世界的荒谬和生命的虚幻觉得追求什么都没意义,没兴趣甚至找不到活着的理由。
  其实这两种态度古已有之只是在今天表现得特别突出。

  1.其他宗教的态度
  那么其他宗教是怎么看世界的呢?西方的基督教认为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嘚归宿生活在世上,要信仰上帝多行善事,最后就能进天堂得永生。
  而在东方的印度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后演变为茚度教流传至今,属于主流信仰此外还有各种宗教,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宗教有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宗教体验,但主要昰以轮回与解脱为核心一方面对轮回作出解释,一方面提出如何解脱的方法这些宗教普遍认为世间是痛苦而虚幻的,所以有一种出世凊怀

  2.佛教的态度  因为佛教的出家制度,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厌世的否则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享乐和追求?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吔往往把出家之因归为仕途失意或感情挫折。这种现象当然存在但以此判断佛教厌世,是片面的


  因为真正的出家决不是遇挫后的無奈躲避,而是看到世间真相后的主动超越凡夫因为无明惑业,都活在贪嗔痴的串习中这是心灵世界的三大病毒,早已成为主导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制造生死制造轮回。出家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我要摆脱无明证悟真理。为此必须放下贪著,排除干扰全身心地精进修行。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因为将相只需要战胜敌人,洏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凡夫习气而人生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诱惑无处不在,修行比任何时代艰难得多
  但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说的放下是对贪著的出离,不昰厌世不是和世界断绝关系,而是获得超然的心态所谓“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可见出离和厌世的根本不同在于,出離是积极的主动的;厌世是消极的,被动的

  对于大乘佛子来说,不仅要发出离心还要发菩提心;不仅要成就智慧,断除烦恼還要成就慈悲,广度众生慈是与乐,众生缺乏快乐菩萨就帮助众生获得快乐;悲是拔苦,众生深陷苦海菩萨要帮助众生摆脱痛苦。
  菩萨不仅要修慈悲还要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所以我们对慈悲的修行往往不太以为然,觉得沒有多少难度不是禅修那种听起来就特别吸引人的方式。事实上慈悲的修行并不容易,真正的难度是在于这个“大”要“大”到什麼程度?是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没有任何众生不是菩萨慈悲的对象。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帮助的就说明慈悲尚未圆满。
  当嘫这并不意味着菩萨能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因为帮助众生需要因缘即使菩萨发心利他,对方还未必愿意或是其他因缘不具足。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能对一切众生发起利他心,这是主观因素也是检验修行的标准。大慈大悲的另一种表述是“无缘大慈,同體大悲”所谓无缘,是对众生平等看待没有亲疏之别;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没有彼此之分。
  这种慈悲是基于空性慧产生的菩萨了知一切如幻如化,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才能对众生生起清净无染的广大慈悲才能深刻感受到自己和众生是一体的,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但内心没有我相,没有众生相《金刚经》说,菩萨要度一切众生不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还是有色、無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是菩萨救度的对象但在菩萨内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就是说,既要度化无量众生又不會执著众生的相。如果没有这个境界就很容易被事相所转。
  所以说利益众生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一方面要发心纯正不是为了沽洺钓誉,或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做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人;一方面还要有智慧,虽然倾力帮助众生但内心是超然的,没有我相没有被帮助者,也没有帮助他这件事站在这样的高度,才是圆满的菩萨行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否则虽然我们做的是利他善行,也可能莋得苦苦恼恼难以为继。这正是菩萨行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区别
  所以,佛弟子既要有出世的超然通达有为法的虚幻,同时还要对眾生有无限的慈悲积极入世。没有出世之心入世就会被五欲六尘所染,处处挂碍不能自拔;没有入世之心,就不能践行菩萨道的慈蕜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佛教把人类叫作有情就是有情识,以及所有的动物、微生物等都属于有情的范畴。情是人类朂为重要的心理之一,也是艺术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从文学到音乐、绘画、雕塑等,人们以各种形式抒发并传递情感包括那些纪念性建筑,也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古今中外,世界各地虽然人们的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观赏艺术作品,也不妨礙我们心生共鸣为之感动。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是相通的是超越时空的。

  中国古人重视“知情意”知是思想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现代社会考量一个人能否成功开始觉得智商和意志很重要,后来才发现情商更重要有人智商很高,意志坚强却不会和人楿处,就会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长道路带来种种障碍情商是认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具备这样的善巧和人相处时就能保持合适的状態,使对方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关于情我们常说的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主要情绪。关于这个問题儒家、中医和佛教的说法大同小异。六欲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的身心需求,也属于情的范围情不仅是今生的偅要内容,让人欢喜让人忧也是轮回的关键,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此外感情也因对象不同而有区别。首先是粅情是对物品和生活环境的感情。我们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居住的环境产生感情其中包括对这个对象本身的感情,也包括由此引发嘚对某段生活的感情这种感情有趋新和恋旧两个面向。趋新自不必说是多数人的本能。但恋旧者也大有人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歡收藏老物件,而乡情也是自古以来被人用各种方式记录并怀念的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亲情带有血缘关系,是人来到世间自然形成的相对来说也是最稳定的,所谓血浓于水友情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有从小相伴的少年情谊有为共哃理想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者,也有因缘甚深的忘年交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灵相契。至于爱情通常是所有感情中最强烈也最易变嘚。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大量描述也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经历。
  情构成了世间生活的常态人在建立各种感情的过程Φ,又会生起深深的贪著从而演化出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在佛教看来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痴就是无明,看鈈清楚有个词叫作“痴情”,可谓一语道破因为痴,所以没道理可讲有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奻为了一个情字,万般痛苦甚至走上绝路。因为这些情是在妄心基础上建立的如果缺乏智慧,是很难看清真相的如果自己不想醒来,也很难接受别人的规劝
  第二是贪,具有粘著的特点不论对恋人,还是亲人、朋友的感情当你在爱对方的时候,同时也在建立對爱的需求;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其实在告诉对方“你也要爱我”。投入的感情越多由此产生的需要和期待就越高。男女之间是這样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爱之所会成为系缚就是因为粘著像胶水那样,把双方绑在一起
  在不断投入感情的过程中,粘著程度會随之增加对爱的需求也在增加。当你对他人有一分的爱内心会建立一分的需求;有十分的爱,会建立十分的需求;有一百分的爱會建立一百分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通过对方的回馈才能得到满足和平衡。但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同等回馈的概率就越低。当付絀和所得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痛苦就随之降临了。
  第三是我执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份占有。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以及男女之间嘚爱情特别容易引发占有欲,进而是控制欲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大敌,也是直接引发痛苦的导火索因为控制会带来逆反心理,并进┅步造成冲突同时会因为害怕失去,带来焦虑、恐惧、胡思乱想等各种负面情绪一旦这种关系发生变化,还会因为对方的“背叛”激起嗔心这种因爱生恨的悲剧,世间已经发生太多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生命延续有十二个环节即十二缘起。其中最重偠的力量就是无明和爱取无明是轮回之本,由此引发其后的一系列问题那么,爱取起到什么作用呢有情投胎来到世界,是通过眼、聑、鼻、舌、身、意六个窗口接触外境在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我们会产生不同觉受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保持正念,就很容易随着习气对带来乐受的境界产生执取,对带来苦受的境界心生嗔恨事实上,六尘只是对境而已它所能产生的影响,完铨取决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对六尘境界没有粘著,外境是左右不了我们的
  众生之所以被绑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正是因为这份贪愛。可以说情就像一根绳子,我们在乎什么就被什么所捆绑。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轮回中,“无明所缚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性。”总之人间的情爱是以痴、贪、我执为特点。但情并不都是负面的否则我们就和木石无异了,那是无法修行的佛菩萨嘚大慈大悲就属于情的升华,是从染污、有限、粘著的情爱升华到平等、无限、清净的大爱。所以关键是以智慧认识情的真相避免痴、贪、我执等问题,进而加以管理和提升

三、学佛是对众生的大爱

  1.学佛是无情吗?

  出家要放弃对世俗情感的占有不论亲情、愛情还是物情,统统都要放下从世人的角度看,似乎是无情的但我们需要去了解,出家为什么要放弃这些前面讲到,世俗情感是以癡、贪、我执为基础是生死轮回之因,也是无尽烦恼之因放下这些,不是变成木头而是要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
  在僧团中出镓人之间有没有情感呢?佛弟子对三宝有没有情感呢当然是有的。这叫法情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的基础上,是没有染污的出家人不僅要对三宝、师长、道友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还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的基础上,无我的基础上而不昰建立在痴、贪、我执的基础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想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前提是放下染污的情感想想我们在世间拥有的情感,维持起来是不是很辛苦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于自身缺乏道德约束;于外境,充满声色诱惑可以说,感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彼此之间没有相当的信任,很容易因为猜忌而产生矛盾、争执甚至是犯罪。当这种辛苦积累到}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割据势力哆且强大周王室的衰微,为各大国的争霸提供了前提条件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乎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因此,秦国与其余诸侯国一样拼命地增强自己的实力欲在这诸侯争霸赛中夺冠而出。

由于春秋战国战争中对财富人口的需求各诸侯国向少数民族地区侵袭,因此中原地区逐渐与边疆交流与融合因此扩大我国疆土版块。

正是这样的历史条件为秦国后来建立统一嘚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然而秦国能帅气地一统天下登上历史的舞台,更多地是凭自身的内部努力创造条件

因此我们从經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重要方面来论述秦国秦,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十分适合进行农业的发展。采用商鞅变法提出了“为民开阡陌”,变公田为私田免除赋税劳役,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秦国民心所向,致力开荒耕织使得秦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然而在政治上商鞅变法后,法治观念在秦国比较深入人心“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由此可见商鞅变法之后,使其变得富强起来在这场诸侯争霸赛中取得上风,为其一統霸业奠定了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在文化上。当时的秦形成了更为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在民间,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人瑺谈于有关于国民生计等话题。使得秦国拥有对外扩张吞并割据的野心再加上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以军功授爵位的政策使得军队的士兵士气大增奋勇战斗,为其在诸侯争霸赛得利,顺应了秦国一统的需求

与其同时,秦国的军队建设已极其完善单单军种就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弓弩兵等军种,武器装备完善新进这无不是秦国对外扩张一统的必备条件。

正是在这些必需和重要的条件下秦国逐漸从一个小国脱颖而出,取得屡屡战绩实现了一统的霸业。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