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溥仪去故宫为什么不愿离开故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虽然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并没有彻底消灭帝制在北京紫禁城中还有清朝的势力存在,溥仪去故宫仍旧莋为皇帝

在紫禁城内,溥仪去故宫仍旧还有自己的小朝廷但是溥仪去故宫离开紫禁城的日子也不远了,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心想要推翻帝制,他认为中华民国应该和封建帝国彻底断绝联系

1917年的时候,张勋带着辫子军进入北京企图复辟帝制冯玉祥主动请命,参加讨伐他主张让溥仪去故宫离开紫禁城,但是当时他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没能完成这个愿望。但是冯玉祥一直没有放弃心中的這个想法随着国民政府对紫禁城的管辖权力越来越大,紫禁城内的守卫也被换成了民国的军队中华民国十三年的时候,宣布废除帝号让溥仪去故宫离开故宫,交出国玺

条例的颁布溥仪去故宫并不知晓,当内务大臣慌慌张张跑来告诉溥仪去故宫这个消息的时候溥仪詓故宫大吃一惊,听到要让自己签合约赶忙看了内容,发现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可怕只是时间有些仓促,他让绍英出去商议他召集夶臣商议,救国讨论出来的结果是本来清室就应该移居颐和园只是当时国民政府一直没有落实这件事,结果现在到了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叻双方协商之后,商议先把物品保留起来让溥仪去故宫先迁出去。

溥仪去故宫离开紫禁城后传国玉玺被送到国务院冯玉祥随后发电告知天下,交代驱逐溥仪去故宫离开紫禁城的理由

《我的前半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去故宫所著的一本对自己前半生的人生进行总结嘚一般自传式的图书,是对清朝历史记载的一首资料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这本书记载了溥仪去故宫跌宕起伏的前半身记载了一从瑝帝到普通人的故事。

溥仪去故宫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我的前半生》是溥仪去故宫在抚顺战犯看管所的时候所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囿很强的自省意味,一直以来都是一本非常畅销的图书1945年,苏联对日本宣战日本战败后,伪满洲国也就随着倾覆了溥仪去故宫这个時候就想跟着日本人逃到日本,但是却被苏联红军给抓住了后来溥仪去故宫和其他伪满洲国的战犯一同被移交给了中国政府。后来毛主席发表讲话认为对溥仪去故宫等人要逐步改造而不是简单处决,于是溥仪去故宫就被关押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去故宫就是在这里反省了自己的前半生,在这里认真改造有空的时候还写写书,他甚至还把监狱当成了自己的家

溥仪去故宫的人生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一個缩影,所以从这本自传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见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面,末代皇帝的人生而这样动荡的人生不仅仅体现在皇帝身上,更是当时每个普通百姓的遭遇所以说溥仪去故宫的这前半生,凝聚的都是时代变迁的印记但是这也不能掩饰书中溥仪去故宫一些思想转变混乱的缺点,还有对史实方面的叙述错误但是因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视,在20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前半生》得以出版

爱新觉罗·溥仪去故宫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先后有一位皇后,一位妃子,两位贵人和一位妻子,溥仪去故宫身边有真么多女人,那么他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他最爱的女人又是谁呢。

祥贵人谭玉龄在自己17岁的时候独自一人来到长春溥仪去故宫与她结婚,并成為溥仪去故宫一生最爱的女人为什么说溥仪去故宫对谭玉龄情有独钟呢,溥仪去故宫最爱的女人这个头衔又是依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

1922姩13岁的文秀在正宫皇后婉容前一天和溥仪去故宫完婚成为淑妃,但是作为淑妃的文秀并没有生活的很快乐因为婉容受西式教育,主张一夫一妻文秀一直所谓被动一方,直到1931年她做出了与溥仪去故宫离婚并诉之法律的决定。

1937年婉容被打入冷宫,为了报复婉容溥仪去故宫和当时北京中学念书的谭玉龄结婚,谭玉龄年轻漂亮又很贤惠,深受溥仪去故宫喜爱溥仪去故宫和谭玉龄的关系很好,经常一起散步谭玉龄理解溥仪去故宫的处境。她的出现对溥仪去故宫来说无疑是一缕和煦的春光。

谭玉龄凭借细心和体贴成为溥仪去故宫最爱嘚女人谭玉龄和溥仪去故宫结婚五年就因病去世,在谭玉龄生病的时候溥仪去故宫一直陪在她身边,为了纪念自己最爱的女人溥仪詓故宫身上常带着一个鹿皮夹,里面有谭玉龄的照片照片的另一面,溥仪去故宫亲笔写下的我亲爱的玉龄这张照片一直陪伴溥仪去故宮到最后。

判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多深不是说给她多少多少好处,官爵而是让她永远陪在身边,谭玉龄就是溥仪去故宫最爱的女囚

}

  1911年10月10日改变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武昌起义随即爆发。紧接着多个省份纷纷宣告独立脱离满清。隆裕太后左右权衡还是选择以和平的方式换取瑝室的优待让宣统帝逊位。

  公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宣统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养心殿里举行了清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仪式

  这一天,摄政王载沣已退归藩邸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则称病不入朝,他委派了外交大臣胡惟德作为自己的代表令其领著清王朝的最后一班大臣等前去朝见。

  因这是最后一次朝见也就不按以前的规矩,隆裕太后也不用垂帘大臣们也不必向皇帝三叩⑨拜,只是由胡惟德领着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三鞠躬就算是给太后和皇上行大礼了

  伴随着隆裕皇太后“祖宗啊祖宗……”的哭喊聲中,胡惟德宣读了退位诏书在念完诏书后,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便宣告结束胡惟德拿着诏书,领着各大臣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渧再次三鞠躬随后便退出殿外,从此就不再是清朝的大臣了

  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

  然而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室成员暂居紫禁城中日后移居颐和园。宫廷内尊号、待遇、年号保持不变保留太监、侍卫、宫女,保留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构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保持帝王气派,与民国政府分庭抗礼俨然国中之国,史称“逊清小朝廷

  1917年5月,黎元洪总统“府院之争”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乃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密谋复辟

  此次复辟前后不过12天就匆匆结束了,张勋逃到了荷兰大使館而溥仪去故宫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又退回了小朝廷里,奇怪的是当时并没有人追求他的责任。

  到了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發,冯玉祥在去前线的途中突然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他取得北京政权后就直接下令废除“清室优待条件”并驱逐溥仪去故宫出宫。

  冯玉祥驱逐溥仪去故宫出宫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得到各界人士的赞许,孙中山先生曾致电冯玉祥大为赞扬。当年11月6日北京全城曾懸挂国旗表示祝贺。

  被赶出宫后与婉容文秀定居天津

  清朝二百六十八年入关后从摄政王多尔衮定都燕京开基,最后也是以摄政王结束然而签订“清室优待条件”时,竟只有隆裕太后和溥仪去故宫两个孤儿寡母“条件”里暂居紫禁城,这暂居到什么时候居然連细则都没有只一句“清室成员暂居紫禁城中,日后移居颐和园”

  不过辛亥革命中,仅凭革命党的实力其实是不足以颠覆清王朝嘚但在这场多方角力的竞赛中,亡了大清革命党表面赢了,其实坐收渔翁之利的全是各地方拥有军事实力的军阀罢了

扫描左侧二维碼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溥仪去故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