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劳动法改革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为什么印度越改革越穷?印度真的无药可救了吗?-综艺视频-搜狐视频
为什么印度越改革越穷?印度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推荐出品人“龙象之争”的终极答案:为何印度梦无法PK中国?
来源:华尔街见闻
  1962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周围的人谈话时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印度)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虽然敬爱的毛爷爷没想明白,但还是结结实实把没事找事的印度一顿好揍。
  这一次,印度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经济“动机”和符合逻辑的“理由”。一切都源自莫迪改革印度经济的“野心”,从废钞、税改到私有化,甚至逮捕“邪教大神”和最大科技公司的“内讧”,无一不与莫迪想在任期结束之前,让印度改头换面的改革大计有关。
  所有这些改革都严重触动了印度的既得利益者,同时在短期内又不会明显惠及普通民众,莫迪在动用自己雄厚的政治资本(莫迪2014年上台时,实现了人民党有史以来最好战绩,同时也是1984年来印度国会第一次由单一政党占多数),来推动这些短期内得罪所有人,但却是印度长期发展急需的改革措施。
  这种各项大型改革一起上的准休克疗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激烈的利益冲突和混乱,让印度国内矛盾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莫迪在经济改革层面,无疑在进行一场豪赌,同时也为最坏的情况留下了后手。
  莫迪的组合拳
  莫迪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努力后发现,在印度现有的体制下通过正常程序完成改革强国梦,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何如此请详见:《印度对中国的模仿“登峰造极” 为何“印度梦”却无法PK中国?》)
  于是莫迪在日傍晚,以打击腐败和假币为名,突然宣布4小时后,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的纸币全部“作废”。这两种面值的纸币占流通纸币总值的86%。此外,政府给民众20年天的时间,在年底前,可以将手中已经“作废”的大额纸币存入银行。
  莫迪可谓是印度历史上的“怪才”,最擅长的就是“声东击西”。诚然,这么做可以短期内快速消灭“黑钱”,但从长期来看,这启动了印度的银行体系。
  虽然印度银行的“渗透率”表面上已经达到了还可以的程度,但近50%的银行账户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开了但从来没用过。
  莫迪这么一搞,把所有账户都瞬间“激活了”(钞票已经作废了,只有存银行一条活路,谁不存!?宣布废钞后不到4天,印度银行就收到了298亿的现钞存款)。
  这对于印度这种严重依赖现金交易的国家而言极为重要。
  废钞后印度调查显示99%的家庭都拥有银行账户
  印度的经济体量虽然已经位列全球第7,但整个国家的灰色经济却占到总产出的50%,估计“覆盖”了80-90%的劳动力和至少90%的公司。
  这让印度很难像中国一样,通过银行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废钞之后也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最后存入期限12月30日后第二天,印度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印度国家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就宣布,因存款激增,将隔夜以及三年期等各期限贷款利率下调90基点。大大降低了印度实体经济和基建的融资成本。
  但这不能“根治”印度严重依赖灰色经济的病根。废钞后5个月,印度90%以上的ATM机仍然接近瘫痪,大家还是在“抢”新发行的纸币,这才是灰色经济的“血液”。
  于是紧接着在6月,莫迪“如期”进行税改,与其说这是废钞的理性延伸,不如说这是莫迪早就计划好的“下一步”。
  所谓推出全国统一的商品服务税(GST: Goods and Services Tax),说到底就是要那些在明面上的大公司,通过这一全国统一的税制,将成百上千万的供应商、客户等等有商业联系的公司和个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他们不得不成为纳税人。印度政府称,新的税收体系将已登记的700万个纳税人中的80%收录了(注意,是已登记的,印度要靠这些“大家伙”们将小鱼小虾连同泥巴一起都“揪出来”)。
  如此,不仅国家税收上升,更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让很多原灰色经济主体丧失使用现金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印度的银行体系。
  莫迪早已想好的组合拳远不止如此。由于印度目前仍有60-70%的人口(最少8亿人)的生计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农业,很多经济活动仍不得不依靠现金。而印度人已经做好了的准备:今年4月,由国际政府创新中心(CIGI)和市场研究公司易索普(Ipsos)共同发起的针对互联网安全和信任的调查显示,有86%的印度民众表示愿意在未来一年使用,远超全球57%的平均水平。
  长期来看,印度将拥有不逊于中国的经济资源集中和动员能力。
  在《大特写| 印度经济改革如超速列车一旦脱轨或拿中国当“保险杠”?》我们分析,以往我们不在乎印度,但现在是关心印度经济改革的时候了,因为一旦其造成的矛盾失控,或拿中国当“保险杠”;而长期而言,印度一旦成功,在经济上也将是中国的强劲对手。
  废钞成功了吗?
  在印度废钞令颁布10个月后,印度“很高兴”地发布称,废钞令的执行取得成功,99%的废钞已被回收。
  但紧接着经济数据显示,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7%,远不及预期的6.5%,也创下2014年一季度以来最差表现。
  这一曾被莫迪寄予厚望的惊世举动,给印度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被当地媒体明确列出“七宗罪”。但为何Twitter上却上掀起一波好评潮,一度让“废钞成功”登上热门话题排行榜?对废钞令的功过,现在是时候下定论么?《大特写| “废钞”成功了吗?看着惨跌的经济数据,印度国内吵翻了》尝试给出了答案。
  印度媒体DailyO网站专栏作家Anshuman Tiwari称,废钞运动引发巨大动荡,它的失败体现在印度经济的方方面面。Tiwari列出了废钞运动的“七宗罪”:
  1、经济上的悖论
  印度央行报告称,99%的废钞已被回收。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要么所有的“黑钱”都进入了银行体系,要么就是印度政府当时宣称要打击的“黑钱”根本就不存在。
  2、印度央行的盈余哪去了?
  报告显示,本年度,印度央行的盈余为3065.9亿卢比,是前一年6587.6亿卢比的一半不到,也大幅低于外界7500亿卢比的预期。
  此外,印度央行还因印刷货币增加支出。2016-17年度货币印刷支出增长到796.5亿卢比,高于2015-16年度的342亿卢比。
  3、经济增速放缓
  年度印度GDP增长约7.1%,已丧失了世界增速最快经济体的地位。当整个都受到如此大的影响时,你可以想象那些要依赖现金的更小单位以及小企业和家庭会是怎样的处境。
  4、对“黑钱”的特赦彻底失败
  在废钞运动期间,印度对“黑钱”给予特赦,但要求申报的“黑钱”缴纳50%的税,并且其金额的四分之一要在政府处存放四个月。但是,最终收回的仅有500亿,印度政府也承认这项计划失败。
  5、仍是现金为王
  在ATM重新稳定运行后,印度仍是现金为王。据印度央行,在废钞几个月后,通过数字手段进行的金钱交易又回到了废钞令颁布前的水平。
  6、银行处境更遭
  废钞令让银行体系严重受扰。储户的存款成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累赘,银行坏账问题更加严重。
  7、信誉尽失
  印度央行的信誉和独立性,被彻底压在了一堆废钞之下。
  Tiwari称,废钞运动的初衷是打击“黑钱”,但迄今为止拥有“黑钱”的富人受到了多大影响无从知晓,普通人倒是像从地狱走了一番。
  也有人认为,现在断言印度废钞运动失败还为时尚早。
  India Today专栏文章称,在废钞之后,随着货币流入到银行体系,印度央行和税务部门就能够定位到资金的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高收入者,他们将很容易受到税务部门关注,因此避税就变得很难。
  事实上,在印度央行报告发布后,印度财政部也发布了一份声明,其中提到,在废钞运行执行以来,税务部门发现了1752.6亿卢比的未申报收入,迄今为止对这些银行账户征收了100.3亿卢比的税款。
  除了此之外,废钞之后税基也显著扩大。印度财政部数据显示,印度政府在废钞后发现了超过3.7万家“壳公司”,它们都涉及“黑钱”以及地下钱庄交易。其中还有超过160家是当地,它们目前已被暂停交易。
  为何“印度梦”无法PK中国?
  印度有一个印度制造的“印度梦”,是早已尽人皆知的。印度对中国既羡慕又“自卑敏感”,最近中印关系有点紧张,传出了一个段子:印度情报部门称,中国所有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明目张胆地贴着标语――打印、激光打印、快速打印、还有双面打印。
  在羡慕方面,印度可谓是“溢于言表”:不仅学着中国大搞招商引资、基建和房地产,最近又成了全球能源界的“大黑马”。中国分几步走完的路,印度想用一步的时间全部走完,实现弯道超车。
  在《印度对中国的模仿“登峰造极” 为何“印度梦”却无法PK中国?》中我们分析,表面上印度猛虎在制造业推进方面可谓势不可挡,但如果细看印度的这些看似“登峰造极”模仿的背后会发现,“阿三哥”家的经济要像中国一样腾飞,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而这一障碍归根结底,是70年前埋下的“祸根”。
  日,印度总理穆迪第一次提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为啥不是Made in India? 阿三英语太差?据“事后”解释是故意为之,前者比后者更能凸显邀请全球企业来制造的“内涵”,好吧……)。随后印度可谓是狂飙突进,在2015年就超过了美国和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FDI)最大接收国,全年FDI高达630亿美元。
  这一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对此前中国制造各项措施的成功模仿。例如通过关税来促进“招商引资”:宣布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关税,刺激全球的手机厂商加速在印度建厂。富士康和三星等厂商纷纷宣布印度建厂计划。印度对汽车整车进口也征收60%-100%的高昂税费,“迫使”甚至上汽都宣布要建印度工厂。
  此外,印度可谓是多管齐下,中国分几步走过的路它要用一步的时间全都走完。今年印度又宣布要扩大政府财政赤字至略超出GDP的3%,从而为修建公路、铁路以及灌溉工程提供更多资金,通过负债加杠杆来大搞基建。
  这还不算完,房地产市场也要同步跟上。印度政府称要让13亿印度人居有定所,将在未来7年间为房地产市场带来1.3万亿美元投资,要让房地产市场也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引擎。
  楼市赶超中国?
  整个亚太地区,唯一房价涨得比香港还疯狂的地方是印度。
  在《读要闻| 印度楼市起飞:经济要赶超中国,那房价呢?》中我们提到,莫迪曾提出一项宏伟计划――未来20年内,政府要使13亿人口都有住房、帮助他们实现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这项计划预计会吸引1.3万亿美元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印度人口与中国接近,若全面进行城镇化,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空间不可估量。而莫迪也在朝着计划行动。
  2015年6月,印度政府发起了“全民有房住”计划,提出到2020年印度将建造2000万套城市房屋,以及3000万套农村房屋。
  而经济适用房的建筑商获得“基础设施身份”,该身份会让他们有资格拥有政府奖励、补贴、税收优惠和机构资金支持;利率减免和折扣被延伸至那些收入达180万卢比的家庭。
  去年3月,印度通过房地产修订案(RERA),并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这项法案包括开发商须对工期延误负责、至少7成项目资金要存入专用账户下等规定。
  根据修订案,开发商必须在其所在的州政府登记房地产开发项目,如果延期完工将缴纳罚金,若延迟交房还要向买家支付年化10.9%的利息。因此RERA也被称作是对地产开发商的“当头一棒”、对买家和投资者的利好。
  过去五年,印度核心地区房价以近70%的增速笑傲亚太,超过香港,更是把新西兰、澳大利亚远远甩在身后。
  嗅觉最敏锐的国际资本巨头早已入场。在他们眼中,印度是一片希望之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正在印度重演。
  新加坡主权弃中国市场,转投印度怀抱。万达也把版图扩张到印度哈里亚纳邦,豪掷100亿美元建设万达产业新城。
  而这一切都源于印度总理莫迪从中国学习的成功经验――搞基建房地产拉动经济。
  中国与印度历来是世界政治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国家。莫迪上台后改革印度经济,从废钞、税改到私有化,一颗赶超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印度人口与中国接近,若全面进行城镇化,未来经济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城镇化进程虽然刚开始,但印度房价已“先声夺人”。房地产对经济的深远影响,印度正浅尝滋味,中国已五味杂陈。
  非市场的巨大力量,卖个“破手机”都能超越
  在印度,有一位因为发布“破手机”(售价约合150元)而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第二富(第一富仍为)的富豪。
  还就是在前段时间,印度不少本土手机厂商还要求印度政府对中国品牌征收反倾销税,称中国厂商卖的手机实在是太便宜了。
  作为刚刚进入时代的印度,确实应该为此而紧张: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厂商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51.4%的份额,环比增长16.9%,同比大涨142.6%。
  截至今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然后全印度第二大集团就此发起了“反击”:发布了这款百元4G智能手机,印度人喜欢用智能手机干的事情,它都能干;而且它还基本免费:用户只需要交相当于150元人民币的押金,就可以免费用,3年后可以全额退款。
  更“厉害”的是,这家从来没涉足过电信和手机业务的集团,通过海量负债架起的覆盖全印的4G网络,其服务也基本免费:一个月合7元人民币基本费,可享无限量4G流量、无限量通话时间和无限量短信。
  市场为此沸腾了:这家集团的股票今年暴涨50%,直接让大老板的身价秒杀了李嘉诚。
  表面上这是印度大市场的魔力――印度本身已经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市场,在4G新时代通过“免费”手机和服务横扫如此大的市场当然让市场兴奋不已。
  全球手机使用量前10国家
  但真的没有人想过,“免费的午餐之后”,4G的海量投资怎么收回,负债怎么偿还的问题么?
  未必。但了解印度运行方式的投资者,还是向这家集团投去了“赞成票”。因为它背后有一股非市场的巨大力量。我们在《大特写| 印度非市场的巨大力量卖个“破手机”都能超越李嘉诚》中做了详细阐释。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印度改革,太难了
关键字: 印度改革发展不平衡制造业
印度的改革始于1991年,当时纳拉辛哈o拉奥任总理,曼莫汉o辛格任财政部长。在此之前的1947年至1980年,印度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通过大量的保护政策来对抗外国贸易。外国直接投资(FDI)很少,印度的实业家的产业扩张也遭受重重限制。
这个政策意味着低增长率及高贫困率,1947年至1980年GDP平均增长率仅有3.5%。1980年代,印度推行了一系列开放措施,在未施行结构化改革情况下,允许更多进口,并举债国外。GDP增长率由此上升至5.5%,但同时,这些措施也导致了贸易逆差增大。1991年初印度耗光了外汇储备。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在政治上并不受欢迎”
第一轮改革的核心政策是经济开放:削减关税、取消进口配额、外汇体制的自由化,使卢布大幅贬值后更加可自由兑换、允许印度工业无限制地扩张,并逐步废除原有的“许可证制度”。
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印度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并大幅提高了竞争力。关税削减了,贸易实现了自由化,贫困率开始大幅下降。印度的IT行业开始具备了全球竞争力,服务行业得到极大的扩张。
到如今,印度在卫生保健、制药业享有国际声誉,最近汽车配件领域的表现也备受世界瞩目。但制造业占GDP的只有16%左右,而服务业占了GDP的55%。农业生产力低下,尽管印度的粮食可以自给,农业人口仍占60%左右,农业对总国民收入的贡献只有20%。
在印度的民主政治中,改革仍备受争议。很多政党,特别是左派,指责改革带来了社会不平等。但改革却使印度的GDP增幅明显改善,1990年代,上升到6%,之后在21世纪的前7年,升高到8.5%-9%。
印度的民主政治曾经只有一个单一强大的党——国大党,自1947年独立后的42年里一直当权。但是1989年之后,国大党失去控制权,各党派组建了联合政府。联合政府在不同的政治决策上,不得不妥协。拉奥和辛格政府在年当权,加速了改革进程。接下来的两年有两个少数党派在位。国大党主要的竞争者印度人民党1998开始联合少数派共同执政。但是到了2004年,人民党在大选中失败,国大党再次成为执政联盟的领导者。
国大党在年推行改革之后,就下台了,人民党在年之后也是如此。这给人的印象是,改革在政治上并不受欢迎。
发展不平衡
印度是一个大国,因此印度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发展一直不平衡。设籍部落人(Scheduled Tribes)看到原来属于他们的共有资源被国有化,最终卖给了私人开发者。他们主要集中是在中部印度(横跨8个独立州)的某个区域。矿产的租赁剥夺了当地部族百姓的生计,所以此地一直骚动不安。也有纳萨尔派分子的共产运动,他们一直在该地区展开游击战对抗印度政府。政府明白,要击败纳萨尔派分子,不得给当地派发红利。
贫困人口尽管下降了,但仍然很高。在年,按照印度国内的贫困标准,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仍在36%以上。到2004年,下降到21.8%。但是贫困率的测算,和贫困率的下降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贫困率比估计的更高。根据世界银行的一天一美元的标准,印度的贫困率在时达到60%;年,下降至42%。
收入再分配
回到2004年。重新掌权的国大党注意到,改革让富人获益,而大多数人被排挤在外。于是,采取了一些让大多数人受益的措施,通过向社会的更贫穷的部门发放补贴,使收入再分配从富裕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倾斜。补贴的重点领域是穷人集中的农村地区。这一措施的目的是指引改革收益向农村地区流动。改革带来了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国民收入,也产生了大量税收,使政府有财力,制定计划促使公共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
最为人所知的计划就是《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案》,针对尚没有一人从事全职工作的家庭,为每人提供一份100天的有酬工作。事实证明,这项措施很受欢迎,为许多农村居民提供了平均大约50天的工作。
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村或城市家庭,通过公共分配系统来发放粮食补贴,使他们能够获得便宜的小麦和大米。农民的粮食,以政府担保的收购价格出售。他们想卖多少,政府就收购多少。在化肥、水电方面,也对农民提供补贴。
在城市,主要针对汽油和柴油实施补贴。印度的燃油价格受管制,这意味着,国企进口和出售燃油可能遭受很大损失,政府不得不支付补贴。补贴大概占到GDP的3%。
年间,自由化经济改革的步子放缓了。2009年国大党改选成功,拥有的席位比2004年超出60多个。这让很多人对改革的重启充满希望。国大党此次的成功仅仅是因为2004年至2009年的GDP增长表现。事实上当时的经济高速增长,部分是年间改革效果的延迟。
印度正在进行移动通信领域的革命,这意味着印度会有9.5亿的手机用户。这一革命早前就已经开始,2004年后,国大党继续推动这一改革。这也是自由化改革的举措,并且深受欢迎。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推行了一系列扩张型财政政策,减轻了全球危机的不利影响,这也使得财政赤字大增。但是随后又采取措施减少了财政赤字。因此时隔五年,2009年,国大党和其联盟得以再次在大选中获胜。
但是自从2009年以来,印度一直被低增长和高通胀困扰。一个原因是2009年夏天的干旱,因政府迟迟不肯发布粮食库存信息,致使食品价格上涨。至今三年间,通胀一直居于7.5%-9.5%之间的高位。而且经济增长稳步下滑,从8.5%下滑到5.5%左右。印度一直是个低通胀的国家,人们对通胀特别是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价格非常敏感。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些商品的价格增幅达到了10%以上。
政府也一直在打击贪污腐败。从2010年开始,审计部门发布反腐报告,涉及侵占挪用公款、向受优待企业低价转让经营许可,或低成本售卖资产等案件。涉案领域主要包括电信、煤炭开发授权和承包英联邦运动会的项目。
核查政府账目的审计官员已经披露了一些丑闻,其中涉及的电信许可权案件,政府损失了1.8万亿卢比。因为这些授权未经拍卖就被赠送给了内部人。现在相关人员已经被绳之以法,而且最高法院下令取消原有的授权,要求对2G频段重新进行授权竞拍。
印度大部分煤炭由国有企业开发。开采权的许可被转移到一些私人手上,这个损失估计也大约在1.6万亿卢比(1美元等于50卢比)。
印度有一个针对腐败的公共活动,名叫印度反腐败运动,在2011年和2012年,一直在全印度召集会议,并且呼吁反贪官员遏制腐败。尽管还没有政治人物被定罪,但他们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
所有这些问题拖累了2004年以来的改革进程。总的来说,政府在2009年大选成功后,似乎已经放弃了人人期待的改革计划。总理的借口一直是联盟政党阻碍改革。某种程度上这没错。因为最大的联盟伙伴——拥有18个席位的草根国大党,反对所有的改革。(国大党占206个席位,要占大多数需要274个席位。)
草根国大党在孟加拉州拥有统治地位,他们的领袖班纳吉是个口才很好,但反对改革的政治家。因此,当2011年9月,政府提议对多品牌零售的外商直接投资上限提高到49%时,由于他们的反对,不得不放弃。
但是最终在今年的9月份,辛格总理重新推动了改革进程。经过长期的争论,印度已经允许外商直接投资在多品牌零售等领域。还包括了民用航空,保险和养老金领域,同时解除了对汽油和燃油价格的管制。
改革对推动经济增长大有裨益,而且要使-5.8%的预算赤字得到控制,也需要推动改革。在过去两年里,印度储蓄银行为了抗通胀,一次次升息;他们要看到赤字得到控制,才会考虑去削减赤字。改革重启因此成为政府准备削减赤字,鼓励投资和恢复增长的信号。
制造业增长加速
政府也提出了加速发展制造业的新策略。印度推行严厉的劳工法,工人一旦被雇佣,就很难解雇。这一法律适用于100名永久性雇工以上的企业。这让正在扩张中的大企业感到沮丧。印度的制造业还没有发展成高科技产业,而且都是中小型企业。因此他们在雇工和解雇工人时可以逃避法律,有时候它们会雇佣一些临时的合同工来规避法律。这项限制性的法律很难修改, 因为对劳工法稍有松懈,就会遭到左翼党派和工会的反对。
计划委员会已经认识到,最重要的约束是土地。农民不愿意卖掉他们的土地。因为他们看到政府收购价,远远低于此地建设的工厂或者住宅综合体购入的土地价。印度法律规定,出于公共利益,政府可以强迫农民出售其土地,这激起了民愤,这一法律即将被修改。
为了克服劳工法和土地约束,政府还学习中国设立特别经济区,加速工业发展。但并没有像中国一样获得成功。因为原本发展工业项目而买地的企业家,囤地倒卖土地获得了巨额收益,他们不愿意再建工厂。
政府的野心是将制造业的份额从GDP的16%提升到25%。在工业园区,有一个庞大的德里工业走廊(DMIC)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包括了机场、港口等多个大型项目。
加速改革是不可能的
印度是一个拥有多个州的联邦国家,各州由自己选举的政府掌权,通常情况下是不同的政党当权,而不是一党执政。在过去很多年里,各州力量强大起来。一些州非常欢迎私人资本,他们免土地和水电费以吸引投资。比如古吉拉特邦在欢迎投资方面享有盛名,其他一些州比如哈利亚纳、旁遮普、中央邦、安德拉邦等,也居于领先。某种程度上,各邦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多品牌零售领域提高FDI上限的决策,曾有争议,如果哪个邦不同意,中央政府可以默许其不执行。目前11个邦,包括一些小的“联合属地”,已经接受了零售领域FDI。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州也会支持这一政策,那是最值得期待的事。因为民主政治的阻力很大,中央政府又是一个脆弱的联盟,加速改革是不可能的。
在执政联盟脆弱而地方势力强大的民主政治背景下,印度的改革进程更像是一个政治议题。整体性的改革,从1991年以来已经在冲刺前行,也常常会放慢,有时甚至停滞。这是因为无论哪一个党掌权,改革都必须得到更广泛的舆论支持。这使得改革的进程放缓了,但是优势是,一旦推动改革,从不会被下一任掌权者推翻。即使在年联盟中的左翼也没有推翻任何改革,当曼莫汉o辛格启动改革的时候,他们还曾经表示过反对。
改革仍然存在争议,因为经济增长收益的分配问题,在印度这样一个穷人比例很高的国家,至关重要。自从启动改革之后,国民收入增长到了原来的4倍,但人均国民收入仅仅只有在1300美元左右。
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系英国上院议员,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高艳平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凌木木印度可能会赶超中国的9个理由|人口红利|Waialeale_凤凰财经
印度可能会赶超中国的9个理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印度经济增速将在明年超过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中国。与之类似,在2013年美印双边贸易额达到950亿美元的基础上,美国愿意扩大和印度的贸易规模,并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印度首相莫迪在近期的演说与政策执行上,清楚表示,印度目前需要以出口制造、公共基础和都市建设为导向的经济增长。
印度经济增速将在明年超过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中国。而事实上,印度的可怕远超你想像。
【相关推荐】 当所有金砖国家的经济都在放缓,只有印度是一个明显的例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经济增速将在明年超过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中国。而事实上,印度的可怕远超你想像。 一年前,印度的未来看起来并不怎么乐观。经济增长乏力,引发担忧,国家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悲观情绪。新总理莫迪上任后承诺对政府进行改革并重振其低迷的经济,印度局势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期,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结束了对于印度的访问。美国对于印度的重视程度,也让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焦点。奥巴马押注印度没什么坏处,长期而言还有很大好处。 自2014年开始,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即使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据IMF数据显示,去年印度经济增速由2013年的5%上升至5.8%。 同时,联合国也发布《世界经济形势及2016年前景》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印度将引领南亚地区经济增长达5.4%,将创4年来新高。印度经济总量约占南亚经济总量的70%,预计2015年增长率将达5.9%,%。 对于今年印度市场的投资机会,各大投资机构也颇为看好。 瑞银(UBS)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投资主管Min Lan Tan表示:&印度卢比是我们在亚洲最为看好的货币之一。因为卢比每年6-7%的收益率十分具有吸引力,应当能够补偿投资者面临的货币下行风险。印度减少经常账户赤字的努力和抑制国内率的坚定决心已令卢比的风险下降。& 相比之下,瑞银则认为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当中国面临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以及放缓问题时,中国央行可能会采取偏宽松货币政策立场。这将降低兑经风险调整的回报率。& &此外,印度仍是我们在亚洲最看好的股票市场,因为它拥有经济增长加速和落实改革成效的利好因素。&瑞银表示。 高盛(Goldman Sachs)也在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印度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它的经济形势要好于以前。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已经收窄,之前居高不下的也有所下降,廉价石油对于印度是一个福音。& 印度总理莫迪自日上台后,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打击海外逃税,推行税制改革,吸引外资,出售国有资产股份,开启私有化进程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改革已初见成效。 &目前印度经济增长处于两年来最高水平,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莫迪的改革措施将支持制造业和外国直接投资。中期来看,目前正付诸实施的多项措施将有助于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减少官僚作风,进而可推动生产力提升。改革前景较为乐观。&瑞银在报告中表示。 税制改革莫迪上任后的首要任务,他希望通过努力在印度实现单一税制,以统一的商品服务税替代目前印度各邦自行设定的各种复杂税种和税率。 一直以来,印度不同邦或商品征收不同的税,五花八门的税种令企业头疼不已。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NCAER)的一项研究表明,商品服务税如果能全面推行,印度增幅有望提升0.9到1.7个百分点。 近期,印度劳动力市场也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印度的一些邦已采取措施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精简繁杂的审查流程。 近期,渣打银行对中国、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四个国家,年营业额介于3,000万至1 亿美元的中型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展开的调查显示,印度的受访企业最为乐观,其中97%相信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实现增长,中国这一比例为87%。此外,71%的印度企业计划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但中国企业则相对保守,比例仅为58%。 此外,油价不断下跌使风险下降,也让印度政府得以削减高昂的燃料补贴。 去年10月份,以索纳尔瓦尔玛为首的野村证券经济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估算,油价每下跌10美元/桶,印度GDP就会增长0.1%,率将下降0.5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逆差也会缩小。 由于政府放宽了投资限制,再加上利率稳定,外国在印投资增加了数百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日本私营和公共领域的330亿美元投资,这进一步提振了印度经济。 莫迪改革计划的第二部分是改善印度的国家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增加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开支,以便让印度经济实现7%的增长目标,同时还允许银行购买基建债券,以盘活债券市场交易。 去年年底,莫迪还从中国争取到了2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所有这些措施可能让印度有能力对不堪重负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升级,为更多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和电力,并让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全国。 但印度基础设施最重要的一面在于其人力资本。印度人口之所以价值连城,原因在于该国拥有大量年轻劳动力&&35岁及以下人口在印度占65%,这将让印度在今后几十年里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为实现人力资本的潜力,印度政府已经采取多项措施,旨在改善教育条件,留住内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农民工,为所有印度人提供银行账户并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教育,提供免费人寿保险,鼓励更广泛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实现劳动力的全面化,以迎接医疗保健、信息技术、通信和零售行业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就业机遇的激增。 印度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的最后一个因素是地缘政治优势。自上任以来,莫迪一直在下大力气巩固印度与俄罗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对于后三者来说,印度是个有价值的贸易伙伴,拥有巨大的消费者群体和有待开发的劳动力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印度和这些国家建立联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受西方经济制裁和低油价影响,俄罗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印度这个伙伴,以便巩固自己在亚洲的经济支点并在影响力上和美国抗衡。 与之类似,在2013年美印双边贸易额达到950亿美元的基础上,美国愿意扩大和印度的贸易规模,并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 莫迪通过向这三个国家伸出橄榄枝展现了其外交手腕;同时,对于那些能够实现印度经济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合作伙伴关系,莫迪也持赞成态度。 当中国企图脱离过去以来不断仰赖的投资与出口经济增长模式,印度则正开始着手发展此种类型的经济成长,预计印度在未来10年内将会摇身转变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印度首相莫迪在近期的演说与政策执行上,清楚表示,印度目前需要以出口制造、公共基础和都市建设为导向的经济增长。 这意味着印度将从目前的服务业导向转为东亚国家的增长模式,改以大量的劳动力与资本带动经济成长。若印度此项计划成功,很有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德意志银行全球战略师桑杰夫森亚尔表示,印度如果成功了,那它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也就是近十年来中国曾担任的角色。 中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大都会和重要市场,但&中国制造&标签无处不在的日子已成过去。当今全球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全球制造商是时候奉行更为开阔的世界观了。 总体而言,在未来二十年,大量的制造工厂将从大到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而印度正抓住这个机会。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到&我们能从现在的中国看到美国过去的影子,去挑战、去工作、去奉献、去牺牲、去把握未来,我们过去不就是这样的么?我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美国有能力制衡另一个同样强大繁荣的中国,而不是一个强大了的中国,而美国却在窝里斗。& 同样目前中国从印度也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正在失去的东西,鲍盛刚强调称,&思想与精神活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失去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和最大担忧,而这真是中国应该学习印度与其他国家的原因。& 事实上,印度在很多方面和中国是非常相像的,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控制着社会的顶层结构,他们对世界,对印度的实际了解,是非常清醒的。 很多中国人认为,印度国家穷,种姓问题混乱,和中国不可相提并论。这是事实,但这本身也只不过是通过媒体一种片面的了解。 很多人知道印度的混乱,印度顶级酒店门口站岗的门卫都是持枪而立。却不知道,在枪支管制上,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全民拥枪合法化的国家。 在枪支管理混乱,枪支泛滥的国家来说,印度的整体治安率,特别是在暴力犯罪发生的层次上,和中国并不相差太大,这个成就本身就可以让人深思。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印两国的所谓&龙象之争&,就如一场足球比赛。上半场中国以大比分遥遥领先。现今,中印开始了下半场比赛。 有人说,印度中长期发展将超过中国。由于印度的起点较低,它在下半场会比上半场踢得要好,这完全有可能。从一些小处入手,我们或许可以,印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对手。至少以下9点,是印度可能会赶超中国的9个理由。 1、印度年轻人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中印大学生的表现上看,印度大学生会更积极地发起和参与讨论。他们非常会提基于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问题。印度裔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普遍高于华裔学生。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印度整体的创新氛围要强于中国。 2、印度年轻人有英语优势。印度好一点的学校都是用英语进行教学,这让印度学生能有更高的起跑线上。因为语言上的优势让他们更为熟悉西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等等,也有更宽广的视野。 3、印度仍然有人口红利。印度最重要的有利因素是&人口红利&。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人口红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今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但印度还有。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发布文章称,如果印度大力关注扩大印度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将与计划中的改革一起让印度能够抓住有利的人口结构所带来的机会,实现中国式增长。 4、印度在扶持本土企业家方面远远胜过中国。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与外资的驱动密不可分。而相对而言,印度培养和促进本国的民营企业家创新--在政策鼓励、财政扶持和体制发展等等方面却远远胜过中国。 因此,过去这些年来,印度涌现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大部分不是来自外资公司,而是源自印度本土,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在造就印度经济的动力之源。 5、印度民营企业有活力。现在,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私营公司。这些公司许多是属于最尖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 印度私营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通畅,而中国则较钟爱国有企业。 6、印度的法律机制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印度法律制度的配套和法律过程的相对独立,都是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的。印度在这方面不是没有毛病,但是在上述方面比我们中国起步得早,关系理得顺,以后的路子要平坦得多。相比起我们中国,他们改革的难度显然要小得多,遇到的问题也少得多。 7、印度企业融资渠道效率更高。世界银行2002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52%接受调查的印度公司称它们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困难,而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80%。 在印度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歪曲真相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但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通常会让有光明前途和可靠声誉的公司获得它们所需要的资金&。 8、印度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滞后性得到解决。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倡导&绿色革命&,到1977年不但停止了粮食进口,且在自给有余的同时少量输出。 随后又提高牛奶产量,实行&白色革命&;增加水产品产量增加出口创汇,推行&蓝色革命&;农业已真正成为其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 此外,关于印度还有13件事会令你惊讶: 1.印度的公路网络足以绕地球117圈。印度公路总长470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二。地球赤道长度大约4万公里。 2.新德里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新德里PM2.5浓度为152微克/立方米,几乎是北京年中位值59的3倍。 3.全世界最潮湿的地方在印度,年均降雨量约40英尺。虽然印度的Cherrapunji自称为世界雨极,但实际上邻镇Mawsynram比它还要潮湿。Mawsynram年降雨量大约467.35英寸,而Cherrapunji为463.66英寸。的Waialeale山年降雨量大约450英寸。 4.2012年印度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2012年印度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3万8258人。不过按照每10万人死亡人数,印度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相当于每10万人18.9人,仅略微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8。 5.到202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国家。到2020年,印度人口年龄的中位值将为29岁。15-34岁年龄人口将从2011年的4.3亿上升至2021年的4.64亿。 6.印度消费全球大约一半的威士忌。2012年印度消费大约12亿公升的威士忌。虽然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威士忌市场,但从人均角度来看,法国位居第一。 7、每年出口头发价值超过4.15亿美元。印度教信徒会向神庙捐赠头发,尤其是那些没有能力捐赠钱财珠宝的信徒。 8.印度将近1/4的土地正在沙漠化,其面积相当于3个英国。过度利用和气候变化造成印度大量土地退化,81万平方公里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9.印度消费支出到2020年将接近翻两番。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估算,到2020年,印度消费支出将从2010年的9910亿美元上升至3.6万亿美元。 10.印度奶牛数量居全球第一。2011年,印度有4490万头奶牛,而全球数量约为2.6亿头,印度占比达到17.2%。 11.印度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有13万5445人自杀,每天就有371人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率最高是印度南部的旁迪切里邦(Puducherry),每10万人就有36.8人自杀。学生自杀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12.印度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是第四大危险国家。根据国际新闻安全机构(INSI)的数据,2013年有13名记者在印度殒命。记者死亡人数最高的前3个国家分别是叙利亚、伊拉克和菲律宾。 13.印度最贵造价10亿美元,相当于索马里的GDP。印度第一富翁MukeshAmbani为自己建造了据称是&世界最昂贵住宅&的一座27层塔楼,造价超过了10亿美元。索马里GDP为13亿美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wang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86225
播放数:158906
播放数:13015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劳动法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