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什么华为拍星轨的参数设置手机竟然能够拍摄星轨

原标题:用手机拍摄星空Google「天體摄影」是如何做到的?

每年 Google 都会通过博文分享他们在计算摄影上的最新成果及背后的实现方式今年也不例外。

作为 Pixel 4 的卖点之一能够拍到银河、星空的「天体摄影」模式相比去年的夜视模式有什么不同,Google 相机团队在实现这个功能的过程中又克服了哪些困难

我们翻译整悝了 Google AI Blog 上的最新博文,为了保证可读性成文与原文在结构和部分表述上略有调整。如果你对原文感兴趣可以通过文末原文链接跳转阅读。

户外场景的夜间拍摄一直被单反这样的大尺寸镜头所主宰只要摄影师愿意忍受沉甸甸的设备和可能会非常棘手的后期处理,他们往往鈳以得到质量出色的照片早些年使用手机相机进行夜间摄影的 虽然也得到了 ,但除了小部分摄影爱好者当时所采用的方法对大多数用戶来说都欠缺实操性。

直到去年搭载夜视模式功能的 Pixel 3 的出现借助 Google Camera 应用中的夜视模式,即便在极暗的拍摄环境下摄影爱好者们也可以在掱持状态下拍出好看的照片——在同样的情况下,正常拍照模式往往只能拍出拥有大量噪点、曝光严重不足的图像我们的团队之前曾在嘚一篇 中介绍过夜视模式是如何实现这种拍摄效果的,同时也藉由 SIGGRAPH Asia 2019 会议公布了相关的

在今年的夜视模式更新中,我们将继续尝试突破手機相机在暗光摄影下的极限:最新版本 Google Camera 允许 Pixel 4 通过最多 4 分钟的曝光时间(在 Pixel 3/3a 上最多 1 分钟)来进行夜视模式拍摄在不借助任何人造光源的情況下,这也让拍摄一张清晰、锐利的星空照片或夜景成为了可能

图注:九月夜晚无云无月下的银河,使用 Pixel 4 XL 摄于哈雷阿卡拉火山山顶未進行任何后期。在如此漆黑的夜晚这张照片展现了远多于人类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细节:银河中的尘埃云清晰可见、天穹下布满了成千上萬颗恒星……且与人类在夜间所看到的景象不同,这张照片充满了丰富的色彩

相机图像传感器本身在光量检测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散粒噪声」的出现这些散粒噪声一般会让图像看起来很粗糙。考虑到散粒噪声随光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特性要想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最恏的办法就是增加相机收集的光量不过受相机镜头光圈的限制,在特定时间内能够到达图像传感器的光量总是有限的

尽管可以通过延長拍摄曝光时间的方法来进行提升,但运动场景下的拍摄或是手持相机时的抖动又会在长时间曝光的过程中造成像模糊。

为了克服这一問题Google 相机的夜视模式把传统的曝光拍摄过程进行分割,通过一系列曝光时间更短的单帧画面来减少上面提到的各种模糊问题这些短曝咣画面帧会被校准、对齐,用来补偿手持时的抖动以及场景中被摄对象的运动;然后再进行整合打磨无法完美对齐的画面细节。

各个单幀看起来可能充满噪点但经过对齐、整合处理后的图像看上去要干净不少。

初版夜视模式甫一成型我们就开始探索在极暗条件下的户外拍摄天文星象的可行性。

正如早前实验所揭示的那样我们意识到想在严苛光线条件下拍出高质量照片,所需要的可能远不止几分钟的曝光时长这对于手持相机拍摄来说显然也太不现实了:手机必须放置在三脚架、岩石或者其他任意可以能固定手机的地方。

同时正如用夜视模式手持拍摄一样夜间景观拍摄也必须考虑到场景中的运动因素:风中摇曳的树、空中飘荡的云、东升西落的皓月与星辰。对于拍攝者来讲照片中模糊的云朵与树枝尚可接受,毕竟它们在画面中不必鲜明夺目;但星星不可以它们在运动状态下长曝光成像出来会变荿一条条的线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想将单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切分得更短,短到让星光看起来是一个光点而在进一步摸索的过程Φ,我们发现要拍摄出这样的夜空照片单帧的曝光时间应控制在 16 秒以内。

图注:单帧两分钟曝光因运动模糊产生的星轨

对于单张夜间景观照片的拍摄而言,每一次快门的总帧数、也就是总计曝光时间不仅仅受到技术因素的限制更受制于拍摄者的耐心。极少人会愿意为┅张照片等待四分多钟所以我们就把单张夜视模式照片控制在 15 帧以内,每帧最多 16 秒

对我们来讲,每帧 16 秒的曝光可以捕获足够的光线来苼成一张具有清晰辨识度的照片但是对于一个能拍照、还要拍好的相机 App 来讲,它还必须能处理一些低光摄影所特有的问题

「天体摄影」如何解决四大难题问题一:暗电流与热像素

暗电流 的存在会导致 CMOS 传感器产生杂散信号,即使在没有任何实际光线的情况下相机在也会苼成类似因少量像素曝光生成的图像。

在曝光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这个现象的影响微不足道,但当曝光时间延长至数秒暗电流造成的杂散图像信号就非常明显了。由于传感器硅基板大多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某些像素相比周围的像素会产生更多的暗电流,在一帧已经记录丅的画面中这些「热像素」就会以肉眼可见的小亮点呈现出来。

为了识别出这些热像素我们通过对比某张照片中同一帧画面、以及多幀画面中同一位置的相邻像素来计算 逸出值,检测到的逸出值后再通过临近像素平均值替代的方法来得到隐藏。

因为这里同时弃用了热潒素区域原始画面的像素值理论上来说也会导致一定的画面信息丢失,不过实际表现中成像质量因此受到的影响几乎是肉眼不可见的

圖注:左图展示了的长曝光图像中,部分区域因热像素和暗电流存在出现的异常光点;右图同样的画面中逸出值被处理后地面风景和场景中的正常灯光依然得到了保留。

智能手机一般将屏幕作为电子取景器——相机捕捉到连续的画面帧然后以实时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用於后续拍摄合成,这些连续捕捉到的画面帧会用于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和自动白平衡系统

为了便于拍摄者与之交互,取景器会以至少 15 帧烸秒的帧率进行更新在这种帧率下,取景器每帧的曝光时间也被限制在了 66ms如何在暗光环境下让取景器呈现出足够的画面细节也充满挑戰:在光照效果低于满月水平的夜间,取景器中的图像大部分都会变成灰色——可能会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但没有地面的景物细节——这時取景构图都变得非常困难。

夜视模式通过「快门后取景」的呈现方式来协助暗光场景下的构图

在快门被按下之后,每一次长曝光生成嘚画面帧都会立即呈现在取景器内在总曝光时间翻倍至 16s 的状态下,每个画面帧所收集到的光线可达通常情况下的 250 倍这样一来拍摄者在苐一帧被捕获到的同时,就能从取景器中感知到画面细节了

在长曝光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此移动手机来调整构图确保构图正確后取消第一次拍摄,然后在理想的构图情况下拍摄第二张照片即可

图注:左图为夜视模式下户外暗光场景的取景器画面,除了远处建築的零星光线地面风景和天空细节都几乎不可见;有图为长曝光拍摄过程中「快门后取景」获得的取景器画面,可以看到画面更加清晰同时每一帧长曝光的结果都会更新到画面当中。

自动对焦 能够保证相机成像效果的锐利

在正常情况下,相机会分析取景器中传入的画媔帧、判断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然后才能保证图像准确对焦而在暗光环境中,取景器中的画面帧亮度低、噪点多缺少必要的画面細节来让自动对焦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Pixel 4 的夜视模式会切换到「快门后自动对焦」模式:当用户按下快门按钮后,相机会捕捉曝光时間最长为 1s 的两帧画面来协助完成自动对焦这样的曝光时间足以生成用于暗光自动对焦的图像细节。

另外这些画面帧仅用于镜头对焦,鈈会直接合成到最终图像当中在暗光拍摄时,通过长曝光获取的画面帧能够帮我们获取到连人眼都无法清晰辨别的锐利细节但如果拍攝环境实在过于昏暗,「快门后自动对焦」其实也无法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相机默认会将对焦距离设定为「无限远」此外夜视模式还提供了手动对焦选项,允许用户在极暗拍摄条件下对近处物体采用手动对焦

问题四:天空的后期处理

在手机上查看极暗环境下拍摄嘚夜景照片时,你会发现这些照片往往都比原始场景更加明亮

这种现象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照片实际拍摄时间的推测,毕竟我们一般认为夜景中的天空应该是昏暗的如果一张夜间拍摄的照片最终呈现的是一片明亮的天空,我们可能会将其看作是日间拍摄场景或场景中有其咜非自然光源

在暗光场景中,夜视模式通过有针对性地降低天空亮度来解决这种问题

为此我们使用了机器学习来检测画面中天空的部汾——这里用到了一个离线 卷积云神经网络,它经由 10 万多张照片的训练而来每一张照片都由人类手动标记过。因此夜视模式能够精确识別图像中每一个「是天空」和「不是天空」的像素

图注:满月夜晚拍摄的风景,左侧为没有后期处理过的天空右侧则降低了天空的亮喥。注意地面风景的亮度并未受到影响

基于这种对天空区域的检测,我们同样也用来针对天空进行 降噪处理比如有选择性地增加对比喥,以此保证云朵、色彩渐变和银河这类景象特质更加突出

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夜视模式就能清晰地拍下繁星点点的夜空场景中哪怕有一丁点的月光,地面上的景象也可以被清楚而生动地保留下来

虽然手机相机的能力并非没有上限,但总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夜间場景整体而言都比较昏暗它们通常会包含月光、街灯、北极星这样的明亮光源。尽管现阶段我们能够捕捉到被月光照亮的夜景甚至月球表面的细节在超过 这样的极限大光比条件下,我们依然无法在同一张照片中同时保留下亮部和暗部的细节

类似的,在只有星光作为光源时我们也只能清晰地拍下夜空,地面景色最多只能呈现为可见的剪影

对 Pixel 4 而言,我们一直以夜空中最亮的部分、也就是靠近人马座星系的区域作为没有月亮时的夜景拍摄测试基准,在这种标准下夜视模式的表现非常出色尽管这些星空照片会呈现一些残留噪点,相比囚眼在仰望现实世界的星空时这些照片能展现更多星星和更多细节,视觉观感非常舒服

在开发、测试夜视模式和天体摄影功能的过程Φ,我们也积累了不少使用 Pixel 手机进行户外夜景拍摄的经验我们想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技巧和提示分享出来,你可以前往 这里 阅读

}
       一加手机拥有32秒慢门拍摄功能能拍摄超弱光环境下的星轨美图,惊喜了吧
现在我们来普及下拍摄星轨的基本步骤,让大家都能用自己手中的一加手机拍出漂亮的星軌!
       拍摄星轨必须找远离市区,没有光污染的地方一般选择农历二十三到初八,这段时间没有月亮干扰星空晴朗最好。拍摄时围绕着丠极星保持一定的仰拍,或找到个适当的前景为好
       拍摄完成以后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整理,一般使用Startrails后期合成软件把所拍图片合荿即可得到星轨照片。 ---来自一加社区手机客户端
}

星轨很美丽怎么样才能拍摄星軌呢?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星轨是什么。星轨顾名思义,就是繁星划过长空的轨迹星轨形成的原理,其实和光涂鸦的原理大同小異都是在漆黑的背景上,利用发光的东西绘画而星星便是那支画笔。

某些星轨是圆的某些星轨却是扇形的。如果用长焦距镜拍星轨圆形就会被拍成扇形,因为拍到的只是部分的圆

如果用的是广角镜头,拍出来的星轨依然不是圆形那应该和方位有关。如果要拍出圓形的星轨先要明白地球的运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于是自转,必然有轴心情况就像地理课堂上的地球仪一样,除了圆心所有哋方都沿着轴心转呀转。如果把这个轴心从北半球伸延至几千光年的夜空指着的便是大家所熟识的北极星。

由此可见地球的轴心是对准北极星的,从地球上看北极星它的位置是不变的。当地球运转时感觉上,全天的星宿都绕着北极星转动其实,北极星并不是完全對准地球的轴心当中有少许的偏差。只有镜头下包含北极星拍出来的星轨才会是圆形。

假设打算拍摄圆形的星轨那么怎样找出北极煋呢?要找出北极星便要学会辨认和找出仙后座和北斗七星,当北斗七星还未出现时就透过仙后座找出北极星。反之当仙后座下山叻,便要靠北斗七星来找出北极星因为拍摄星轨不需要对北极星进行高精确度的定位,只要能够把北极星放进画面中便成功了使用广角镜除了可以轻易地把北极星包含在镜内外,还能够把更多更大的同心圆星轨纳入相片中

拍摄星轨所需的器材,除相机镜头外还有三腳架和有时计的快门线。找出北极星后便可以开始设定器材了。方法很简单首先,使用指南针找出正北的位置然后,把相机放在三腳架上对准正北位置。如果使用广角镜调校仰角这个步骤可以省略,因为镜头涵盖的范围相当大北极星很难走出镜头。

由于点和线呮是二维即平面,所以光圈可以尽量地大这样可以吸收更多光线,让更暗的星星也能呈现出来就算把光圈收小至 F32,星点也只是一个咣点不会变成球体的。

ISO要尽量地大这样便能吸收更多光线,让肉眼看不到的星星也能拍下来不过要注意高ISO所产生的噪点。曝光的时間用以控制星星在画面中行走的距离一颗星星要在相片上画出完整的一个圆需要24小时。不过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白天是看不见煋星的。

把时间缩短一小时的行程,其实相当于1/24个圆而30分钟的曝光则形成1/48个圆。曝光时间的长短还受制于另一个因素就是光害。光害严重的话曝光一分,整张照片已经变成白色了如果天空没有光害,将快门设好时间按下快门后,便可以拍出满意的照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拍星轨的参数设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