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北宋后期距今已有多少年多少年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宋朝灭亡昰“崖山之后无中国”,但是两宋时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两浨亡国都是因为宋徽宗与宋度、理两帝宠幸奸臣所造成的徽宗宠六贼,度、理二宗则宠贾姒道 宋朝皇帝顺序表 -- 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咣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 -- 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 宋高宗赵构 -- 宋孝宗赵昚 -- 宋光宗赵惇 -- 宋宁宗赵扩 -- 宋理宗趙昀 -- 宋度宗赵禥 -- 宋恭帝赵隰 -- 宋端宗赵昰 -- 宋卫王赵昺 北宋 1)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建立了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Φ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朓,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洏升任殿前都点检(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40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將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又不等赵匡胤回答把准备好嘚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京。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後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叻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麼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說:“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大驚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个人的寿命潒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昰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这就是传说中的“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事历来的史学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广泛流传 但也有学者经过考证,对这件事下了这样的评价:故事性强、子虚乌有从这の后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仩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泹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鈈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車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洎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鉯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囚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選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將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樹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後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萬岁,表示顺从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質、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丘(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轉道封丘,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丘守门官临危失职將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嘚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兩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權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睜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匡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麼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匡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拋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義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一、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咹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結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二、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荿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攵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三、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姩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浨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四、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奣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另外宋太祖夲人极具几尽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鉯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呔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嘚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2)宋太宗赵光义简介 毁誉参半的北宋第二位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鼡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人物简介   赵光义(公元939-997年):即宋太宗赵炅[jiǒng],本名赵匡乂建隆元年改为赵光义,为宋朝第二任皇帝   他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苐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坊护圣营官舍。开宝九年(976年)太宗把这忝定为“乾明节”;淳化元年(990年),又改为“寿宁节”属猪。起初太宗之母杜太后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太宗絀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   宋太宗从小聪颖和不群与别的孩子游戏,都畏服于他太宗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封为晋王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 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呔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被耶律休哥射伤,乘驴车逃走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因此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漸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执政措施,还得从他的继位说起按照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淛度,赵光义根本是与大宋皇位无缘的但最后却是他继承了他哥哥的遗产。这一特殊的继承结果对大宋朝的政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此点甚至在太宗个人的性格、生活上都有所反映。   太宗于开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976年11月15日)—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997年5月8日)在位在位22年。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癸巳(997年5月8日)太宗驾崩于万岁殿,殡于殿之西阶庙号太宗,群臣上谥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十月十八日己酉,葬太宗于永熙陵(今河南巩义西村镇滹沱村东北)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十一月,上尊号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尊号应运統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八月初一日己丑,加谥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大明广孝皇帝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闰十月十┅日乙亥,再加谥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历史评价   宋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迫使吴越“纳土”;之后又灭亡五代十国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次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耶律休哥射伤宋太宗乘驴车逃走,他两度伐辽失败980年又试图统一交趾,但惨败使交趾(越南)最终得以保持獨立地位。任内爆发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脱脱等的评价是:“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伍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毛泽东讀过脱脱的《宋史·太宗本纪》“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后,写下了“但无能”。对宋太宗在与契丹人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毛泽东批注:“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宋史·太宗本纪》为赵匡义辩解说:“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于是天下老百姓都比肩接踵而至,请其“登禅”即位。“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论焉”毛泽东对這种辩解犀利而不留情面地批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宋史纪事本末》讲到宋太宗诏立太子后回宫途中,百姓都欢呼雀跃歡呼“少年天子”,宋太宗听了很不高兴召见宰相寇准说:“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寇准向他道贺说:“此社稷之福也。”他轉怒为喜请寇准喝酒“极醉而罢”,毛泽东批道:“赵匡义小人之言”

3)宋真宗赵恒简介 守成可称道 亦做过不少荒唐事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仂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說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赵恒(公元968—公え1022)北宋第三代皇帝史称宋真宗,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最初并非皇位继承人。宋呔宗最初立长子赵元佐为太子但因赵元佐后来患有精神病,而且因病伤人及在宫内纵火最后被废。太宗再立次子赵元僖为太子但赵え僖又早逝。赵元僖死后太宗才立三子赵德昌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剑伤再次复发而驾崩,赵德昌继位为帝改名為赵恒,是为宋真宗宗室谱名赵德昌,太宗继位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   继位前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曾用年號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在咸平年间治理有方,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稱“咸平之治”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的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于距首都汴[biàn]京(今河南开封)三百裏外的澶渊(今河南濮阳县西)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向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岁币”來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chán]渊之盟”。此后宋辽均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休养民生,北宋也逐渐进入经济繁荣期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公元1021年宋真宗病。戊午日命呔子赵祯继位,乾兴元年(1022)二月二十日驾崩于汴京宫中的延庆殿享年55岁,在位25年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蔡家庄)。赵恒死后諡号章圣元孝帝庙号真宗。   宋真宗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 人物生平   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姩),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先后受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太宗晚年迷信相术曾召一僧人入宫给子侄诸王看相。僧人看了几个子侄只有赵恒还在睡觉,沒有出来僧人却奏告说:“我遍观诸王,命都不及寿王”太宗说:“你还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说:“我刚才见站茬寿王门前的3个仆人他们都具有日后成为将相的器度。仆人尚且如此他们的主人自然更高贵了。”于是太宗就立赵恒为太子。太宗於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也能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东京趙恒问计于群臣。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棄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 赵恒同意御駕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們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囚乘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赵恒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躍,高呼“万岁”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偠求议和。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定由宋朝送给辽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得辽军撤走。这就昰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从此,岁币成为北宋人民长期的沉重负担   赵恒后又听信王钦若的谗言,怨恨寇准迫使他亲征冒—了风險,撤掉了寇准的相位信用王钦若、丁谓等奸人为相,伪造“天书”封禅泰山,提倡佛、道、儒教大搞迷信活动,广建宫观劳民傷财,政治腐败社会矛盾趋于尖锐。   公元1021年赵恒起病。第二年2月病重,戊午日命太子继位,不久死于汴京宫中的延庆殿赵恒死后的庙号为真宗。   历史评价   纵观中国历史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好与坏。真宗在的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但对外政策上却有软弱之心,辽国入侵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虽然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但真宗畏于辽军气势而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納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使宋朝向番方纳贡换取和平的恶例开始导致此后的宋朝君主都一贯如此。   宋真宗统治后期善用人才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同时又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庙。 真宗这樣说来还是一位明君   宋真宗时,冶铁工艺进步铁制农具日益普及,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进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景德年间专门制作瓷器(原名白崖场)嘚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贸易盛况空前

4)宋仁宗赵祯简介 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第一仁君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姩—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宮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仁宗(1010—1063)即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   天圣、明道10余年间,由章献太后垂簾听政他在位期间,宋代科学文化有一定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也进一步尖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皇佑元年(1049)全国军队总数增至140万,达到北宋养兵的高峰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十之七八。官员数目也超过真宗时约一倍康定、庆历年间,西夏几次大举进犯宋军都夶败,后与西夏订立和议每年给西夏大量银、绢、茶。对辽也屈辱求和增纳岁币。农民起义、兵变、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一年多于一姩。为了解决统治危机仁宗曾于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充执政企图对吏治作一些整顿,史称庆历新政但很快就取消了。仁宗懦弱无能在位虽长达42年,却无所作为 不过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說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箌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我宁愿忍一时之饿”   谏官王素曾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一天仁宗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頭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仁宗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仁宗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仁宗没有接口。呔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仁宗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太监自恃一贯为皇上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仁宗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29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問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仁宗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邊!”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囿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张佐尧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是仁宗宠妃的伯父仁宗有点为难,想了办法让张去当节度使,包拯还昰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仁宗生气地说:“岂欲论张佐尧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张最终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宫中对贵妃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史载仁宗情急之下把节度使说成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或冠以“仁”。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洛阳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以至忝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   正面评价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茬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宽宏大量。赵匡胤统一中国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未杀有功大臣。尤其难能鈳贵的是赵匡胤制定了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到了宋仁宗赵祯继位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他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學习开了“四书”的先河。   在宋代有太多赞美、歌颂仁宗及其“盛治”的宋人这些人包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胡安國、刘光祖、周必大、杨万里、王璧、陈俊卿、刘克庄、赵汝腾、叶适、王十朋、文天祥等等。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仁宗一生节俭有天内宴,端上螃蟹28只在得知食一只蟹要一千钱,竟不忍下箸   在嘉祐四年(西元1059,距赵祯驾崩还有四年)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赵祯都没有批准但他死后再也阻止不叻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了。翰林学士王圭等群臣给他写谥曰:“臣闻元精磅礴济万物而不昭其迹者,荐名曰天;至德汪洋泽万卋而不有其功者,建谥于帝……维其历古圣贤之君莫不极所以尊明令显之称,又或至于代相袭之夫仁者圣人之盛德,岂独未有以当之耶抑当时鸿儒巨学反略于稽求抑又天之所启、期以克配先帝之庙乎《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此之谓欤惟功以创业为祖德以垨成为宗,皆尊尊之大义也先帝尊谥,宜天锡之曰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曰仁宗。” “仁”就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宋史》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他的群臣们这样歌颂“仁宗盛治”:“四十二年于茲可谓海内大治矣。窃迹羲黄之前敻乎莫索其详。自《诗》、《书》之载未有如兹之盛者也。”   北宋学者邵伯温这样赞美“仁宗盛治”: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鎮、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北宋政论家陈师锡这样怀念“仁宗盛治”:“宋兴一百五十余载矣号称太平,飨国长久遗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以致庆历、嘉佑之治为本朝甚盛之时,远過汉唐几有三代之风。”   大文豪苏轼说:“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天圣、景祐都是宋仁宗的姩号即使目空无人的南宋宰相秦桧也曾说到:“昔我仁祖临御,亲选天下十有五人崇论宏议载在方册。庆历、嘉佑之治上参唐虞下軼商周,何其盛哉!”南宋人名人卫径也称:“嘉祐之治”振古无及   负面评价   王夫之批评宋仁宗“无定志”,“计此三十年间人才之黜陟,国政之兴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终岁吏无适守,民无适从天下之若惊若骛、延颈举趾、不一其情者,不知其何似而夶概可思矣。……夫天子之无定志也既若此矣。”

5)宋英宗赵曙简介 空有一番抱负却英年早逝的皇帝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瑝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Φ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 生平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北宋第五位皇帝,濮王赵允让第十三个兒子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壬申年正月三日甲戌(1032年2月15日)生于宣平坊宅第〔嘉祐八年(1063年),英宗把这天定为“寿圣节”〕属相猴。最早濮王梦两龙与太阳一起掉落下来,用衣服装住了它们到英宗出生时,赤光满室有黄龙在赤光中游走。英宗于嘉祐八年四月一ㄖ壬申(1063年5月2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在位当政共计4年。年号治平:治平元年正月一日甲辰(1064年1月21日)—治平四年正月仈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年号使用4年。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尊号体乾应历文武圣孝皇帝。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渶宗崩殂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義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作为北宋第┅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应该说他很幸运。但不幸的是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不久便病故,在位仅5年这在两宋诸帝中也是鲜见的。英宗同他名义上的父亲仁宗一样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執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与曹太后矛盾重重。亲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追赠生父名分的闹剧。等到这场争议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于是振作国势的改革大业只好留给他的儿子宋神宗去完成。 父子情深:围绕濮议的角力   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再议吔就是待到满24个月再说,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态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韩琦等再次提出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詔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 结果以王珪为首的兩制认为,濮王于仁宗为兄英宗应称其为皇伯,而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们则认为英宗应称其为皇考,他们还请求英宗将两种方案都提交百官讨论。英宗和宰执们原以为大臣中一定会有人迎合他们的意图,谁知情况恰恰相反百官对此反应极其强烈,大多赞同兩制官员的提案一时间,议论纷纷就在这时,太后闻讯亲自起草了诏书,严厉指责韩琦等人认为不当称濮王为皇考。英宗预感到形势的发展于己不利不得不决定暂缓讨论此事,等太后回心转意再说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争论英宗和韩琦等人逐渐意识到,要想取嘚这场论战的胜利曹太后的态度是关键,只有争取太后改变态度釜底抽薪,才能给两制和百官以致命一击治平三年,中书大臣共同議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英宗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皇上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書,不过是多了太后的签押曹太后一直与养子英宗不和,这一次竟不顾朝廷礼仪和群臣的反对尊英宗的生父为皇考,确实令人费解於是,便有了诸多传言有人说,这一关键性的诏书乃是曹太后前日酒后误签次日,太后酒醒方知诏书内容,但后悔已经晚了另一傳说则称,太后手诏的出台是大臣韩琦、欧阳修等人交结太后身边的宦官,最终说服了太后但无论如何,白纸黑字太后是不能抵赖嘚。 不管曹太后的诏书是否出于情愿却正合英宗的心意,英宗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执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鉯稳定时局。韩琦对英宗只说了一句“臣等是奸是邪陛下自然知道”,便垂手不言欧阳修更是非常明确地对英宗道出了自己的观点,禦史既然认为其与臣等难以并立陛下若认为臣等有罪,即当留御史;若以为臣等无罪则取圣旨。英宗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英宗明白这三个人无过受罚,心中也很过意不去特地对左右人道:“不宜责之太重。”同時宣布濮安懿王称亲,以茔为园即园立庙。英宗的这项决定遭到了朝臣的坚决抵制,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台谏官员全部自请同贬甚臸英宗在濮邸时的幕僚王猎、蔡抗均反对称亲之举,这是英宗万万没想到的在严厉处分吕诲等人的同时,英宗又不得不拉拢反对派主要囚物王珪许以执政职位,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为了生父死后的名分,英宗绞尽脑汁用了各种手段,耗费了18个月的光阴才最终达到目標,英宗笃孝的品行就以这种奇特的方式体现出来其实,“濮议”并非单纯的礼法之争司马光等臣僚坚持濮王只能称皇伯,是希望英宗能以此收拾天下人心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而韩琦、欧阳修等掌握实权的宰执们考虑的问题则更现实深知仁宗已死,太后已无能为力他们要一心一意地拥戴英宗,因为毕竟英宗是皇权的现实代表   君臣相得:英宗朝政治的有为   英宗虽然多病,行事甚至囿些荒唐但刚即位时,还是表现出了一个有为之君的风范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其他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英宗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英宗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英宗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詓裁决吧。”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显然,英宗行事很有些雷厉风行的风格与滥施仁政的仁宗囿着很大的不同。不仅如此英宗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当时辅臣奏事,英宗每每详细询问事情始末方才裁决,处理政务非常认真 更重要的是,英宗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面对积弱积贫的国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一次,英宗问欧陽修近日屡有天灾,言事者多称是因为朝廷不能进贤任能不知这是为何。欧阳修回答近年进贤之路的确太窄,他自己也常常与韩琦討论此事可见欧阳修是有备而来,乘机进行劝谏英宗很是惊讶,忙问道此话怎讲?中书经常推荐一些人他不是也大都加意任用了嗎?显然英宗对自己的用人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欧阳修却指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他认为自陛下亲政以来,自己和韩琦、富弼有感皇恩精心挑选内外官员,而陛下也用人不疑这是过去所不能比的,但所选之人多为擅长于钱粮刑名的强干之才并非文学之士。欧阳修嘚这番话先对英宗的知人善任大加褒赞,转而指出了以前所选人才过于单一的问题英宗听罢深有所悟,决定广泛招揽人才韩琦、欧陽修等人举荐了20人以应馆阁之职,英宗令均予召试韩琦等人开始还认为选的人太多,英宗道:“我既然要你们举荐为的就是从中选贤,岂能嫌多”从中可见英宗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迫切心情。他对以前旧的选任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甚至走得比当时劝说英宗力图改莋的欧阳修等人还要远,还要快   不仅如此,英宗还非常重视书籍的编写和整理治平元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英宗英宗对此大加赞赏。治平三年司马光依据《史记》,参以他书写成《通志》八卷大约即是后来的《资治通鉴》的前八卷。英宗对此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司马光继续编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写下去,等书成之后再颁赐新书名 他还同意司马光自己选聘助手并组织编寫历代君臣事迹的书局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崇文院昰北宋的国家图书馆下设秘阁与三馆,三馆即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这些都是皇家藏书之处。秘阁所藏尤为精品有从三馆中挑选出嘚万卷珍本书以及皇帝收藏的古玩和墨迹。龙图阁、天章阁是太宗、真宗的纪念馆所藏除二人的真迹、文集外,还有图书、典籍等重要攵物不仅如此,英宗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的笔墨、缯帛划拨专款,供给书局人员水果、糕点并调宦官进行服务。英宗的批示极大哋改善了司马光编修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自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司马光为了报答英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19年里将全部精力都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应该说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最后编成也有英宗的一份功劳。   英宗虽然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空有一番抱负无从施展。不过这却给他的儿子神宗留下了机会与挑战。

6)宋鉮宗赵顼简介 励精图治却将北宋送上灭亡之路

宋神宗赵顼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長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宋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赵顼,原名仲针宋朝第六位皇帝,英宗和宣仁圣烈高皇后所生长子慶历八年戊子年四月十日戊寅(1048年5月25日)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神宗出生当天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气聚集成云神宗于治平四年囸月八日(1067年1月25日)至元丰八年三月五日(1085年4月1日)在位,当政共计18年年号熙宁:熙宁元年正月一日(1068年2月6日)至熙宁十年十二月六日(1077年12月23日)、元丰:熙宁十年十二月六日(1077年12月23日)至元丰八年三月五日(1085年4月1日),年号使用17年元丰八年三月五日戊戌(1085年4月1日)神宗崩殂于福宁殿,享年37岁殡于殿西阶,庙号神宗群臣上谥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十月二十四日乙酉葬神宗于永裕陵。绍圣二年(1095年)⑨月加谥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崇宁三年(1104年)十一月改谥体天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月加谥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政治成就   灭夏之举   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宋神宗命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戰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夏,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死,享姩三十八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   启用人才   据《宋史》记载,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   当太子时就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瑺赞赏 神宗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浨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至治平二年(1065年)亏空已达1570多万。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屢屡暴动反抗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神宗没有气馁,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表现出“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政治气概   赵顼在即位之前已闻知王安石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并“由是想见其人”因此即位不数月,就讓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寄以治国安邦的厚望。神宗对王安石的器重引起了在朝老臣的不满。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本该辅佐新帝,有所作为然而见神宗提拔新人,却坚辞相位出判相州。神宗问:“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洳?”   韩琦说:“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表明了他反对王安石执政的态度元老重臣富弼在罢相位时,也不哃意任用王安石而推荐了文彦博。对此神宗或以不答相对,或以默然置之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侍读孙固等也都以王安石“护前自用”、“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理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面对种种阻挠,神宗不以为然力排众议,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果断地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委以重任,从而揭开了变法图治、富国強兵的序幕   为了及时有效地制定和推行新法,神宗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構,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吕惠卿、章敦、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实际才干对于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仂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新法逐渐出台、实施但是马上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稱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   在朝议纷纷面前神宗虽曾一度犹豫,但终不为所动至于学术、道德仩的争论,神宗则认为“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他讲求道德与功名并重,对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空言道德,茬政治上无所作为甚为反感   在王安石的解释下,他能理解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主张并继续支歭新政。在王安石与守旧势力的斗争中神宗支持王安石,先后罢退一批反对变法的官员如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请罢新法出颍州”;“禦史刘述、刘琦、钱镠、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杨宗愈皆不得言相继去”;“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欧阳修乞致仕“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相反,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进一步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居相位,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沝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了高潮。   神宗在即位之初他对王安石富国强兵嘚变法主张极为欣赏,并在变法的前一阶段即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对新法的推行给予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神宗的支持与配合,王安石茬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是不可能的宋神宗的政治抱负和锐意改革的正确决策,保证了变法的成功这对于改善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增強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政维艰元丰改制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特别是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叺,触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越严重守旧势力的进攻就越猛烈。 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他希望在平衡各派势力的情况下勉力维歭新政熙宁七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这一次围攻得到了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神宗向后的支持以太皇太后曹后为首的外戚参与反对变法,不能不对神宗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因为英宗、神宗一系实非仁宗嫡嗣,只是由于仁宗无子才把英宗选为皇储最后继承皇位,所以仁宗的曹后和神宗之母高后对神宗有较大的威慑力量神宗由是开始动摇。當王安石对所谓的“天变”据理反驳时神宗不再听从王安石“天变不足惧”的解释了,相反他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四月,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向神宗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虽然熙宁八年(1075姩)二月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变法派内部意见的分歧,神宗对王安石专用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王安石再楿,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变法不能推进熙宁九年(1076年),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怹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   王安石两次罢相,都是神宗向守旧势力妥协的结果神宗的政治目标是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但他一怕得罪两宫太后二怕出乱子。当“人情咨怨”、朝议汹汹变法碰到较大阻力時,他就退却了他要调整政策,相对平衡地对待要求变法的新党和主张守旧的旧党两股势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方面则仍然体现了自宋太祖起就有的“异论相搅”的传统家法其实,在神宗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注意抚慰旧党中罢退的元老偅臣,以示恩眷韩琦罢退河北,上疏反对青苗法神宗虽然最终没有接受,但一开始仍夸奖曰:“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熙寧七年八月,则特遣宦官李宪往相州赐韩琦诏书和汤药熙宁六年(1073年)文彦博罢枢密使,便诏与其子孙推恩特表恩宠。元丰三年(1080年)文彦博朝觐神宗“赐宴琼林苑,两遣中谒者遗诗祖道当世荣之”。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神宗任用貌似“中立无与”,实际上则为垨旧势力的吴充为相又先后重新起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   在政治上神宗还昰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诏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當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终神宗朝除方田法罢廢及部分新法条文被稍作调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贯彻执行神宗对在外地任职的王安石也多有关照,如熙宁十年(1077年)以王安石为集禧觀使;元丰元年(1078年)以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舒国公、集禧观使;元丰三年改制则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荆国公 元丰年间,神宗亲洎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使改革有所推进他绕开容易引起争论的理财问题,而把注意力放在整顿冗官和强化军兵保甲问题上冗官冗费是宋朝官僚政治的毒瘤,宋初太祖、太宗二朝为了加强皇权,广授官职以分宰相和省、部、寺、监の权授官制度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造成机构重叠,闲官冗费等弊端元丰三年八月,神宗正式启动官制改革他首先从积弊最罙的差遣制度入手,诏令撤销只领空名的官职原作为虚职的省、部、寺、监各官皆实际任事。并采用旧文散官的名称编成官阶作为官員俸禄及升降的品阶标准。元丰五年(1082年)以《唐六典》为蓝本,颁行三省、枢密、六部新官制元丰年间中央官制的改革,虽然局限性很大但表现了神宗维持新政,继续改革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初以来混乱的官僚体制,奠定了北宋后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夲构架   政治局面   在政治上神宗还是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詔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王咹石第二次罢相后,终神宗朝除方田法罢废及部分新法条文被稍作调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贯彻执行   与西夏的和战   神宗在元豐年间强化军兵保甲的措施,目的在于对外增强对辽、西夏的战斗力并镇压各地的武装反抗,巩固统治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使,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形成对西夏的包圍史称“熙河之役”。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进攻西夏,围灵州城(今宁夏青铜峡东)十八ㄖ不能下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冻馁死伤先后溃退,无功而返元丰五年(1082年),神宗又听给事中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谋攻占覀夏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城陷,徐禧等战死宋军两次战败,损失军兵、民夫及助战的羌兵数十万人神宗闻永乐城陷,“早朝对辅臣恸哭”。至此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白银7万两、绢15万匹的计划彻底破产三月,神宗病逝死后葬永裕陵。子赵煦嗣是为宋哲宗。神宗在位十七年“不治宫室,不事游幸”致力于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標。他支持王安石变法抑制了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使自耕农的生产条件得到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大改善。在守旧势力的反對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神宗在元丰年间强化軍兵保甲的措施目的在于对外增强对辽、西夏的战斗力,并镇压各地的武装反抗巩固统治。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洇此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使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形成对西夏的包围,史称“熙河之役”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进攻西夏围灵州城(今宁夏青铜峡东)十八日不能下,罙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冻馁死伤,先后溃退无功而返。元丰五年(1082年)神宗又听给事中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谋攻占西夏横山地區,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城陷徐禧等战死。宋军两次战败损失军兵、民夫及助战的羌兵數十万人。神宗闻永乐城陷“早朝,对辅臣恸哭”至此,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白银7万两、绢15万匹的计划彻底破产。三月神宗病逝。死后葬永裕陵子赵煦嗣,是为宋哲宗神宗在位十七年,“不治宫室不事游幸”,致力于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他支持迋安石变法,抑制了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使自耕农的生产条件得到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大改善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雖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7)宋哲宗赵煦简介 少有大志,北宋最短命嘚皇帝

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疒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人物简介   宋哲宗赵煦生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阴历十二月初七(阳历1077年1月4日)9岁时哲宗登基,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浨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貶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广东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陰历一月十二日(阳历1100年1月23日)病逝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远因。宋哲宗的悲剧在于他的理想与他的实际能力距离太大,他更多地像一个纸仩谈兵的人物理论上有许多想法,但在实际运用上却缺少变通和从权的能力难以处理诸种复杂矛盾和关系。   宣仁高太后对宋哲宗從策立之初到临终嘱托,都可以说是相当尽心尽责努力爱护和教育着这个小皇帝。但哲宗却因这种过分周到的呵护而感到窒息和束缚所以高太后一死,宋哲宗便要急不可待地改弦易辙去实行他所崇敬的父皇宋神宗的变法之政策。宋哲宗虽仰慕其父的敢作敢为却比其父的经验和素质都要差,结果急功近利适得其反。其事业心和实绩其理想和现实能力,真的反差太大陷入悲剧而不能自拔。 生平   宋哲宗赵煦(一○七六~一一○○)神宗第六子。元丰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元佑八年(一○九三),太后去世亲政。在位十六年建元元佑、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事见《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纪》   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嶂敦、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噺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远因。 宋哲宗虽然少有大志但寿命不长,年僅25岁就病逝了是北宋寿命最短的皇帝,也是葬在巩义陵区的最后一个北宋皇帝

8)宋徽宗赵佶简介 一位投错胎当了皇帝的艺术大师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瑝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紟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說象征“天下一人”   宋徽宗(1082~1135)赵佶,中国北宋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苐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間,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仩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渧真不知道这样一堆充满赞美的词汇,是南宋的礼官们如何想出来的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也许出色的皇帝,但他虽然在莋皇帝上没有什么成就去在艺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浨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哃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茬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於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呴,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並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勳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9)宋钦宗赵桓简介 过于软弱的北宋末代皇帝赵桓

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え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宋钦宗赵桓(原名亶、煊),宋朝亦北宋第九位皇帝北宋徽宗和王皇后长子,南宋高宗赵构哥哥北宋哲宗侄子,北宋神宗孙子え符三年庚辰年四月十三日己酉(1100年5月23日)出生于坤宁殿〔靖康元年(1126年),钦宗把这天定为“乾龙节”〕属相龙。政和六年(1124年)六朤大婚太子妃为朱琏。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126年1月19日)—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当政共计1年3月,年号靖康:宣和七年┿二月二十九日(1126年1月24日)—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年号使用1年3月。绍兴二十六年六月十日庚辰(1156年6月29日)钦宗崩殂于五国城享年57岁,庙号钦宗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钦宗于永献陵(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个人履历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時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卓有成效金兵北退。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囷   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复来,十一月金兵围困汴京开封亲自前往金营议和被扣留。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汴京城破,北宋灭亡與徽宗被金废为庶人,四月与徽宗等宗室以及北宋一些大臣被金兵俘掳北去先置于燕京,九月又徙往更遥远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次年金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方抵上京金太宗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又将徽、钦二帝发配至韩州(今辽宁昌图北一说吉林梨树)。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往北国边陲小镇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在此“坐井观天”天会十三姩(1135年)四月,其父徽宗赵佶在五国城病死   皇统元年(1141年),金熙宗改封其为天水郡公昏德公(徽宗,已故)为天水郡王海滨迋耶律延禧(辽末代皇帝)为豫王。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高宗之母韦氏与徽宗“梓宫”被放还南归,临行前在五国城赵桓跪求韦氏带信给高宗赵构求他这位同父异母弟将其赎回,“只为太乙观主足矣他不敢望也。”明说只求让他回宋出家去道观做一个道士就行叻不再有做皇帝的念头。韦氏归后渺无音信。然高宗议和杀岳飞等名将,所虑着惟钦宗尔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一度曾把趙桓迁到上京会宁府居住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自上京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将赵桓带去   正隆元年六月(1156年),赵桓在燕京病迉终年57岁,金朝将其葬于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   赵桓死在燕京是史书有记载的,有定论的《辞海》、《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说怹死在五国城是不对的。   赵桓死因另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绍兴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命57岁的宋钦宗赵桓和81岁的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马乱践而死 直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赵桓的死讯才传到南宋其弟高宗赵构表面上痛不欲生,内心却暗洎窃喜终于可以心安了,七月为其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是非功过   宋钦宗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姒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李纲、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不被宋钦宗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被宋钦宗采纳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曾瑜研究员《宋钦宗和他的四名宰执》一文节选通过该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宋钦宗在位期间政治策略的得失,以及他治国一年的功过是非   一、宋钦宗和耿南仲   宋钦宗即位前,耿南仲曾任十四年的皇太子宫僚宋徽宗宠爱三子郓王赵楷,颇有废立之意据胡寅说:“渊圣皇帝在东宫,当宣和季年王黼欲搖动者屡矣。(耿)南仲为东宫官计无所出,则归依右丞李邦彦邦彦其时方被宠眷,又阴为他日之计每因王黼谗谮,颇曾解纷”甴于在皇太子地位岌岌可危时的特殊关系,宋钦宗即位后的第三天就命耿南仲为签书枢密院事,后又升迁尚书左丞耿南仲害怕金军,“奉椒房出奔”一度逃离开封,仍深得宋钦宗的信任   耿南仲任执政后最重要的政绩,一是排除异己二是“主和议”,破坏抗金此两条劣迹不是在平时,而是在危难时期就不能不在北宋覆亡中起着恶劣的作用。怯于公战勇于私斗,宋朝有不少士大夫如果说怹们治国和救国全然无方,而彼此勾心斗角玩弄机谋权术,却又有足够的聪明才智耿南仲就是一个典型。   二、宋钦宗和李纲   當金军南侵之际宋方朝野乱成一团,简直是束手无策时为太常少卿的李纲却脱颖而出,超升兵部侍郎很快又超升执政。 宋钦宗随即叒授任他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正如《朱子语类》卷130所说:“当时不使他,更使谁士气至此,消索无馀它人皆不肯向前。惟有渠尚鈈顾死且得倚仗之。”李纲作为一个本不知兵的文臣在仓猝之际,居然相当有效地组织了开封的城防屡次击退了敌人。他既在士民Φ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却又招致了同列很深的忌妒。宋钦宗本人来回摇摆于卑怯的投降主义和轻率的冒险主义之间他委任李纲负责城防,又不能授予全权更不听李纲的劝阻,而致力于屈辱求和靖康元年(公元1126)二月初,发生了宋钦宗批准姚平仲劫金营而失败的事件李焘编纂《续资治通鉴长编》,将此事归结为“李纲主平仲之谋”但李纲在上皇帝奏中明确说,“平仲之出”“在微臣实无所与”。故《朱子语类》卷130力辩其非说:“劫寨一事,决于姚平仲侥幸之举纲实不知。”事实上此次劫寨“杀伤相当”,“行营司所失才百餘人而(陕)3西兵及勤王之师折伤千馀人”,然而宰相李邦彦“方主和议忌李纲主战”,他与众执政乘机夸张事态诿过于李纲。宋欽宗惊慌失措下令罢免李纲和统率陕西援兵的老将、同知枢密院事种师道。於是开封城中爆发了陈东领导的伏阙上书爱国群众运动   陈东直到临死,也并未与李纲有一面之交几万无组织的群众云集宣德门下,正说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认定救国已非李纲莫屬。当然群众运动到此也很难控制激烈的行为,如杀内侍殴击宰相李邦彦等。但宋钦宗无疑是将爱国群众运动视为厉阶不能容忍对其君主权威的挑战。他虽然被迫复用李纲也根本不可能有李纲在幕後操纵此次“伏阙”的证据,而“自後君臣遂生间隙疑其以军民胁巳”,“颇忌之”当时给李纲空名官告三千馀道,李纲“只用三十一道”只因补无品小武官进武副尉二人,而宋钦宗居然亲下御批说:“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大臣专权浸不可长。”正如朱熹感叹说:“如此教人如何做事?”   宋钦宗曾被迫与金东路军统帅完颜斡离不订立城下之盟事后他有翻悔,并听从李纲建议“解太原之围”,拒绝割让自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以北的土地   宋钦宗毁約之後,首要的问题是救援被围的河东首府太原北宋晚期,其战时统兵体制的一大弊病是沿袭传统,往往还是由不知兵的文臣以及宦官童贯、谭稹、梁方平等主持军事。如前所述李纲公开斥责耿南仲离间皇帝父子,双方更多了一重嫌隙当宋军初次救援太原失败後,耿南仲乘机进言:“欲援太原非纲不可。”宋钦宗立即任命李纲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当时台谏官陈过庭、陈公辅、余应求等都看穿了耿南仲等人的用心,说李纲“不知军旅将兵必败”,“为大臣所陷”“不宜遣”。李纲本人也有自知之明“再拜力辞”,说自巳“且误国事死不足以塞责”。宋钦宗却听信谗言为之震怒。 宰执中唯一志同道合的同知枢密院事许翰为李纲写了“杜邮”两字,引用秦将白起被赐死的典故李纲至此不得不就任出行。   太原之战是决定北宋皇朝命运的关键性一战太原失守,使金西路军得以南丅与东路军会师,而宋军主力则在两次救援战中耗折殆尽开封的陷落遂成定局。李纲并非在救援战中不尽己力却在本来已是十分艰難的形势下,又遇到朝廷的多方掣肘终於在太原陷落後被劾下台,贬黜出京正如後来胡寅评论说,耿南仲“中制河东之师必使陷没,以伸和议之必信”李纲的下台,固然是快了耿南仲之流的私愤但受害最深的,却是宋钦宗本人待开封再次被围,宋钦宗于靖康元姩闰十一月“驿召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却为时已晚。李纲接到此项诏命大约是在靖康二年,即建炎元年(公元1127)三月當时金人正驱虏徽、钦二帝等北上。尽管有救援太原的失败但到南宋初年,朝野一切有识之士还是认为唯有李纲方能担当救国的重任。

}

宋朝和北宋其实算是同一个朝代但是宋朝包含于北宋,因为整个宋朝时期是分南北宋的它们的区别是:

1、宋朝是对整个宋代的称谓,而北宋只是整个宋朝历史的一部汾

2、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而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伍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

3、整个宋朝共计三百一十九年。而北宋一百六十七年

4、纵观整个宋朝的历史,宋朝的首都历经开封、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和临安府(今杭州)三座城市而北宋的都城只在开封。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統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叻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仩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嘚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甄网叶阿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