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道路两旁小兴安岭的树木种类渐渐远去,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的一个点上,这种视觉空间叫做什么?现象

路上 | 最后的丙察察,一辈子的回忆!
每个越野人心中
必须完成的一条道路
它是无数越野人的梦想
因为它是属于越野者英雄的诗篇
它是勇者铭刻在记忆中永久的勋章!
这条路从树木葱郁的高山峡谷到绝壁千仞的悬崖危岩,一路穿越原始森林,雪山草甸,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路况元素!可算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综合地质条件丰富多样,风景指数、未知指数、危险指数都很高的极品穿越线路。
第一次知道独龙江和丙察察是在6年前。当时,走进怒江大峡谷,由于路况及车辆等其他主客观因素,止步于秋那桶。今年得知丙察察2016年即将全线封闭修路的消息,对于这样一条国宝级的越野线路,在水泥柏油路铺装之前不走上一下,总是一生的遗憾!
今年6月,我和“悍匪”、“阿海”、“老黄”、“坏人”还有“一无所有”几个兄弟不约而同敲定计划,迅速商定不加人不召集,2个车8个人,一个熟悉和默契的小团队,一起去过太多的地方,有时候我们甚至不用说,便会各司其职!于是在2015年的7月2日,一起踏上了去往独龙江和丙察察的道路,去完成当年未完成的梦想!这一等便是5年。
DAY 1资中--楚雄
一条跑过很多次的路,据说今年年底昭通到昆明将全线高速贯通,以后再也不用夹在货车中穿来穿去了!一路上相机也没有摸出来,实在没有什么可拍的,除了两次偶遇,丁达尔光从云层中穿出来,以及红烧云映红天边!
DAY 2楚雄--大理
原本今天计划赶到六库的,由于V93的雨刮器连杆接头的胶垫软化变形脱落,主驾驶这方没有雨刮,想想高黎贡山的雨就心悸了下,没有雨刮怎么跑啊!叫悍匪他们先去洱海晒太阳,我和一无则在楚雄等了大半天,换好雨刮来到洱海时,已近黄昏。洱海明月海上升,坐在客栈的躺椅上,听着阿海自弹自唱,一下便安静下来,其实就这样也挺好!
DAY 3大理--六库--福贡
一切就从洱海的五彩斑斓开始吧!
相比5年前,从六库到福贡,怒江大峡谷有很大的变化。一是两岸新修的房子,二是很难再看见原始的溜索,留下的少数几根都是供游客体验的需要付费的旅游项目。沿途的旅游指示牌清晰明确,老姆登的滇红茶再也不是50元一斤就能买到了。
此次故地重游,少了许多兴致。唯有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夹缝中行走时,当耳边再次响起怒江的咆哮,当视线里是裹挟着泥沙的江水奔腾而下,一切有关怒江的记忆顺着蜿蜒的峡谷省道奔涌而出!
DAY 4福贡--贡山--独龙江乡
早上醒来,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打在前挡玻璃上。一路慢慢开,天空上是怒江的阴霾,峡谷中是高山的薄雾。到了贡山一过茨开怒江大桥,雨就停了,接下来一直到丙察察也没有碰上雨,好运气啊!
从贡山到独龙江的路况好的可以开跑车!一路油润,都是山野气息,山高密林,云遮雾绕。
露天餐点,背景是高黎贡山的云雾和峡谷,可以看见山间的贡独公路。在这样的地方饭吃起真的很爽!其实关于旅行,真的在乎的只是跟哪些人,在乎的只是在路上的感觉,一杯汤或许就是一辈子的记忆!
天空阴沉沉的,车子缓缓的行驶在去独龙江的盘山公路上。塌方依然是随处可见,平整的柏油路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独龙江公路的险峻和危险!
空气实在是太好,大夏天呼一口气,能感觉到肺里的凉爽。阿海拿出吉他随意的坐在前杠上,清脆的吉他声和高黎贡山的云雾混合在一起,在林间缭绕,有些感觉不在现场很难还原。
独龙公路,这条紧紧贴在悬崖边上,最窄处仅两米多的公路,从土路到公路,它等了50年。从公路到开通隧道,结束半年封山,又等了15年。
路的尽头住着4000多口人。那里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唯一聚集的地方。因为有了路,这个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民族一夜间从原始社会跨进社会主义,纷繁的外在文明冲撞着这个古老的乡村。这个被公路拥抱、唤醒的村庄,终于样子笨拙、步履蹒跚地开始拥抱外面的世界。
过完隧道,担当力卡山在云雾中不得所见。下山的路和清澈的独龙江呈现在眼前。下完山就是独龙江乡了。地图上,它在云南、西藏与缅甸交界的那个弯弯的小角上。把鼠标拖住,放大,再放大,才能看到短短的一条弧线。当我们看到崖壁上三个鲜红的大字,独龙江乡就到了!
独龙族没有文字,没有当地人的陪同,很难交流。我们在一个当地独龙族兄弟的带领下,去拜访独龙族纹面女。短短1公里的路程,过了大桥就在路的右边。
走进屋内,火熏烟绕,柴火架上被烟火熏得漆黑的水壶冒着热气,老人和她的老伴有点吃惊的看着我们进来,瞬间又笑了。
看着我们拿着相机,老人急忙从绳子上取下一张黑黑的毛巾擦了下脸,然后用颤抖的手整理了下鬓发。看到这一幕很感动,举相机的手有点颤抖!回来查资料,得知老人的名字:肯国芳,90多岁。岁月依然掩盖不了她当年精致的五官,年轻的时候肯定很漂亮!
独龙族的纹面缘由:独龙族都是近亲群体,要么就是非常不好,要么就是特别漂亮,用一个词来形容独龙人就是小巧玲珑,个头不是太高,看起来挺精致的。
因为这个民族的人数比较少,在过去其他民族非常强大,就会来掠夺女性资源,去做交易,有为奴的,有为妾的,在这个过程中,独龙族汉子太少,没有抵御能力,独龙族女性为了繁衍独龙后代,不能外出。
这样的情况之下,独龙女人,宁可自己把面容毁了,也不让其他民族掠夺走女性资源,所以就自毁门面,后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演化,大家觉得这些图案也很漂亮,本生独龙人信奉原始宗教,把蝴蝶,蜜蜂,一些小昆虫都纹到脸上,解放之前,所有独龙族女性都纹面,现在最年轻的纹面女,60岁。独龙女是现在的活化石。
回乡里的途中,路边悬崖上,看见野生石斛,开得好漂亮,下车就往峭壁上爬,野生的高黎贡山石斛,晚餐,独龙牛肉烧萝卜、独龙鸡汤炖高黎贡山野生石斛、独龙江鱼汤。拉仇恨的节奏啊!
DAY 5独龙江乡--贡山--丙中洛
独龙江的夜晚安静的迷人,一夜睡的很好。即便就住在马路边,新修好的独龙江公路在夜间也听不见车来的声音。睡到自然醒,吃一碗方便馄饨,然后,拿着相机出门。
清晨的独龙江,阳光翻越高黎贡山从山顶斜射下来,江面是幽蓝的薄雾,江水是湍急的音符,鸡鸣狗叫间再无其他声音。天空中惊奇的出现了龙的图案,仿佛就是挂在空中神奇的图腾!我很认真的认为这就是一幅画,仅此而已。
一个好的天气,对于摄影注定是一个收获的日子。即便是繁杂的画面,有了阳光的润色,都变得生动起来。独龙江乡的所有房屋都被统一规划,以后这里就是旅游集散中心了。本来计划今天去龙元和月亮瀑布转转的,结果失去神秘感的独龙江提不起大家的兴致,那就离开吧。再见,独龙江!
阳光把高黎贡山刻画得丝丝入微,弃别了昨日的阴霾,高山峡谷的所有细节都被还原了出来,远处的担当力卡山清晰可见。带不走高山的风,带不走天空的蓝,独龙江把最美的一面送给了我们!
中午在贡山吃了炒饭加满油便向丙中洛出发,依然是100的门票相比5年前涨了20,但还是值得的!再次见到怒江第一湾,江水还是浑浊的黄色,下次是不是应该考虑冬天进来了,冬天的江水碧蓝幽绿,低处便是金黄的灌木环绕,不过那样“怒”就不在了,雨季才是怒江的本色。
被十大神山环绕的丙中洛坝子正是一年中最具生气的季节,满山的绿,远处的卡瓦格博居然羞涩的露了出来。依旧是合影,石刻旁的三角梅5年间貌似没怎么长!
丙中洛住部队招待所是正确的选择,价格110元,干干净净,安全卫生,床上的铺盖都有股阳光的味道,空调制冷效果也不错。把澡洗了,把衣服洗了,然后躺在床上看贡山的画册。待到下午5点左右,太阳光不那么强烈,出门去贡当神山转转!
去贡当神山的路口就在部队加油站对面,一直到山上白塔处都是水泥路,很好跑的。走到半山腰阳光正好,往坝子上望去,坝子上的稻谷被射得青翠欲滴。
走到白塔处,没有停,继续往山上的林场小路走,路越来越窄,越来越烂!大家在台子里说就当丙察察热身了。越往上走看得越远,风景越好,视野变得开阔起来,直到尽头都是山石悬崖才调头下山。
重丁教堂依然是丙中洛最值得来的地方之一。五年前,卓玛天籁般的唱诗声把我们一群人完全震撼到无以复加,当藏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穿着各种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和用各种声腔的唱法在教堂里混合表演的时候,你会觉得无比的享受,这种独特的视觉听觉体验只有在怒江才能看到听到。
这次来不是周末,所以无法再看到当年的唱诗盛况,连教堂门都是关闭的。知道教堂门的钥匙在丁大妈那里,去丁大妈家把她叫出来。五年了,丁大妈一点不显老,烟瘾还是那么大!打开门,重丁教堂独特又漂亮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大下午的日光覆盖在教堂顶的十字架上,给重丁教堂笼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轻轻推开教堂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依然是五年前的样子。干净、整洁、明亮,微小的尘粒在光线中翻飞,空气中散发着惹人安静的气息。
合影的时候我对丁大妈说,我们5年后还来这里,她难得的笑了。教堂出来,到镇上资中人开的餐馆里吃了桌家乡菜。晚霞就在不经意间把怒江的天空粘染得金黄绚丽,我和悍匪就这样烧着烟望着天空,无言无语。
回到招待所碰到了一匹来自浙江的绿马,马主人“游子”,常年单车单人,我们一起围座在怒江的天空下,听着阿海的吉他声: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DAY 6丙中洛--察瓦龙--梦扎村
睡得不怎么好的一夜,想着天亮后将正式进入丙察察,心中难免期待,毕竟想了好几年。早上醒来刷朋友圈看见浙江“游子”已经提前跑了。我倒不慌不忙,收拾妥当出发。等了5年的丙察察,我们来了!
时间早了些,石门关的光线暗暗的,阳光要翻越高黎贡山到达这里,光线诡异又漂亮。7月的雾里村绿得渗人,保持着过去的样子,一副世外桃源、古朴如初的感觉。云层很厚,心中所期待的晨光并没有出现!
过了秋那桶检查站,柏油路终于没有了,来到了五年前止步的地方。停车站了会,完全感觉不到以前的危险,路基和路面都宽了很多,平整度也不错,只是怒江依然咆哮着。穿过秋那桶村,便进入人烟稀少的那恰洛峡谷。
那恰洛峡谷属于怒江大峡谷的上段,从丙中洛至那恰洛一带约65公里长,峡谷的落差达米,上午的光线怪得很,阳光穿不过来,整个峡谷有点沉郁,而当阳光完全布满的时候,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公路顺着崖壁蜿蜒向前,这一段路开着很舒服,两岸植被茂密,风景不错。路边特别的藏族民居,与在西藏看见的藏族民居完全不一样,想必是多元素文化融合的结果。
墙壁上漂亮的色彩和线条还有丝毫不怕人的山羊,甚是有趣。房屋前挂着弩,可见狩猎的风俗至今仍在延续着。
在松塔村附近就会看见丙察察上非常著名的拍摄点,这条著名的瀑布没有名字。实景其实远比照片更好看,太阳从瀑布顶上半遮半掩的出来,射出星芒,把天空的蓝染为渐变色。车、路、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副我所钟爱的画面。在丙察察上随意一个车过的身影,都是一副醉人的画面。
丙察察上著名的老虎嘴,从这里开始路变的越来越窄,路基时而有时而无,尽量靠着崖壁走。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身后紧跟的小游鱼一行,看着熟悉的2.5T的柴哈,心里涌上了亲切感,把频率调到438.000上很自然的招呼了起来,这一招呼便是几天的相处。
滇藏分界线示牌,这里几乎每一个可以留名的地方,路牌、公告牌、崖壁、电杆,从这里开始就进入西藏了。西藏松塔村及其以北地区的干热河谷早在几万年前就已形成,干热河谷是高温、低湿的河谷地带,是横断山脉深度切割的特殊地貌、局部小气候和奇特的“焚风”自然现象综合作用的结果。
怒江中上游地区两岸山脉与江水海拔高差大,地形封闭,水汽凝结时,引起热量释放和水汽湿度降低,并使空气温度增加。水分受干热影响而过度损耗,缺水使大面积的土地荒芜,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
干热河谷这一段也是我个人认为是丙察察上最精华的路段之一,路面窄,悬崖高,落差极大,很考验心理素质。当然,也是创作的最佳地段。一路小跑,长焦广角齐上,拍的很爽。
车便是崖壁上的舞者,车轮书写着越野者的诗篇。崖壁上色彩和肌理有了车的衬托,变得极美。车从山腰间驶过,奏出动人的旋律,这样的路难道不值得你来感受下吗?来吧,最后的丙察察!
灰越来越大,铺天盖地,根本不敢开窗。干热河谷山势从上往下延伸着,空气着弥漫着燥热与干渴,路变得越来越烂,轮胎碾过坚硬的碎石。对于狭窄的路面,会车无疑是很过瘾的事情。坦途往往要把右前轮搭在崖壁上才能弱弱的错车。
一路爽翻了的各种坑坑路,到达龙布村铁桥附近,把柴哈拉在一起合个影。天蓝的过份。过完龙布村,便是著名的小流沙。
为了拍通过小流沙的片子,差点被石头打到脑壳,有惊无险。回头看看小流沙,黄褐色的山体中突显一块银灰,其实蛮漂亮的。丙察察上连货车随意一摆都是一张艺术照。好看!
当看见仙人掌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片巨大的灰白色砂石瀑布,这就是传说中美丽却又危险致命的“大流沙”,丙察察线上最为著名的死亡路段。
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犹如瀑布一泻而下,直插江底,200米长,却是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的200米。飞石不断从70度斜坡滚落怒江,一阵风过,大小飞石从天而降。每天下午的5点至晚上的7点,是这里风沙最大的时候。据说曾有不少车在这里被砸烂,还有的被滚石流推进了怒江,人车全无踪影。
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掩去“大流沙”的美,第一眼看见还是有些震撼的!当看见漫山遍野的仙人掌,丙察察的第一段就快结束了,遗憾不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要不就可以尝尝仙人掌果实的甜美味道。
察瓦龙乡——丙察察线上的第一个节点,从丙中洛到察瓦龙的89公里也是最危险的路段。下午2点平安到达察瓦龙,来到其中最有名的四川饭店。
四川饭店“老陈”无疑是丙察察上的名人,几乎所有最新的路况都是从他朋友圈和嘴里得知的,他家的饭店也成了大家路过打尖的最好落脚点。店内满墙满窗的写满贴满数年来或自驾或骑行或徒步的各类小广告和豪言壮语。其实,在丙察察上这更像是一个家!
出了察瓦龙,由于修路各种堵车。所有节点上的车辆散散落落的全部聚集在一起,陕西的车队,河南的车队,四川的,湖南的,广东的,丙察察真够火!
不停的堵,不停的等待,无奈的看着渐黑的天空,和怒江两岸陡峭的崖壁发呆。
终于动了,一辆辆车就像打了鸡血。在丙察察赶夜路并非明智的,可有什么办法呢,节点上的车辆组成了20台车左右的车队,一路向前。夜色中通过怒江钢桥,所有的车都自觉的等待,有顺序的通过,无人超车,无人鸣笛,恪守着对路的敬畏!过了怒江钢桥便进入了伯舒拉岭的南部山脉,车队在夜色中艰难的向上跋涉着。路是真心的烂,爽到骨子头的烂,数不清的回头弯,一段动力决定一切的路!
黑暗中,只有昏黄的车灯光在前车翻滚的尾尘中均匀的起伏,在伯舒拉岭山脉的原始丛林中穿行,再无机会拍上一张PP,晚上10点终于抵达梦扎村。车队所有的秩序被瞬间崩溃,抢房间,抢住宿。我们和湖南浅浅,浙江游子组成的临时小团队,团结的聚集在一起,分享我们的大通铺。终于可以吃饭了,终于可以喝酒了,疲惫伴着兴奋!
我想,很多年以后我们都会记得,在丙察察这个遥远偏避的藏族小山村里,一群人在黑暗中放肆的笑着,光着屁股对着满是星星的夜空呐喊,然后揣着一身被冷得起鸡皮疙瘩的身体,打着喷嚏,钻进被窝,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DAY 7梦扎村--目若村--察隅县
脚臭味、噗鼾声、磨牙声都敌不过极度疲倦的睡意,枕头上不知是前夜哪个女娃儿睡过的,有香水淡淡的味道。在旅途中学会适应,学会忘记,学会感动,任何一个过往,就如这样的夜晚,其实也是非常浪漫和旖旎。
一夜睡的极香,我和悍匪、阿海三人起得最晚,就着冰冷的雪水刷牙洗脸,吃着一股柴火味水泡的方便馄炖,胃里顿时暖暖的。
从两辆车变成了四辆车,和来自浙江的“游子”、湖南的“小游鱼”和“浅浅”,组成了新的团队,出发。从梦扎村出发继续行驶在伯舒拉岭山脉的原始丛林中。舍曲河谷有着纯净湿润的空气,早上的微光从树林间隙中投射下来,把桥面映得一片油润,泛出淡淡的光。
相对于干热河谷,舍曲河谷沟壑纵深,冰川雪水逸动着冰蓝的色调从路边流过。车队穿行在深谷沟壑中,路虽然还是起伏不平却是泥土垫底,没有灰尘,所以能打开窗户尽情的呼吸森林中的空气。
舍曲河依然泛着不真实的色彩,一种惊艳的蓝。丛林仿佛无尽的深远,舍不得跑快,大家都不说话,伴着发动机均匀的呼吸声,安静的掠过丛林幽径。
遇上施工,便会有这样的等待,车停在路边死掉的大树旁,拿出躺椅,座下,烧烟喝茶。极为短暂的过程,却又形成一种特立的时空感。一切不想,所有压抑的纠结的不忿的,学会在旅行中忘记。
游子是一个有性格的旅行者,单人单车,拍照的时候不需要你说,便会自然和景致融为一体。不知道他的内心有什么,为什么总是一个人?旅行中的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珍惜和所喜欢的陌生朋友在一起的并不长的时间,不用追究一些什么,喜欢便一切都顺眼!
舍曲河谷是一条名不虚传的景观走廊,从热带季风林、亚温带、高山温带,景观在伯舒拉岭山脉间跳跃,运气不错的时候能看到木孔雪峰。由于同时受怒江干热河谷热气流和木孔雪山冷气流的双重影响,使得这个狭窄的沟谷气候变化频繁,降水量大,同时,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
在丙察察著名的地标处合影是必须的,高山环境的调调是极为干净的,几个色调相差甚远却又相互交融,车和环境很融洽。
下山途中远远看见目若村,我们中午打尖的地方。吃完饭继续前进,翻过丙察察线上的最后一个垭口——折拉山垭口。远处的阴云黑压压的,冰蚀峰林有着层次分明的过渡,中景一个小海子,近处稀稀拉拉的花儿开在草甸上,很漂亮的一个点。
垭口的气温很低,不过,此时车上却温暖如春。翻过折拉山,眼前出现了一片高原花海,开得花枝招展,开得繁杂凌乱,美得一塌糊涂。绷紧的神经,难得的放松下来,尽情的跳吧!
越过海拔4764米的折拉山口后,便顺着山谷急速而下,在明期村森林区时,便有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带,那就是松萝沟。松萝有多种称呼,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成悬垂条丝状。明期的松萝丝长浓密,面积大,几乎布满山沟里的所有树木上,风吹之时,随风飘逸,予人一种梦幻般的享受。
不觉间,接近300KM的丙察察就这样走完了。路途中许多感动的小故事,比如帮助一对开着RAV4的花甲老夫妻,比如黑夜中在伯舒拉岭的悬崖峭壁上抄收到游子的信号报告,比如为小游鱼每次冲坡的加油鼓劲等等,我都无法用文字来还原,自己的习惯养成也让每次外出的片片越拍越少。丙察察是值得你来的,不然真的会后悔。
这次的线路跑下来能感觉到内心的满足和梦想的满溢。仅以此文献给在丙察察穿越中一起结伴同行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因为,一路有你!总是感谢旅行,总是感谢陪伴,我们仍在路上。
来源:西部越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丙察察,想来一次吗?
欢迎大家继续勾搭背包君
微信号beibaojunzs
暗号:我爱背包君
背包客攻略路书可以下载啦!
都在背包客APP,还可以约伴哦!
或者登陆网站 www.aibbk.com
下载背包客APP获取更多
路书 | 约伴 | 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听句劝,症状超过7条的,你该出去走走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影像传播中的视觉元素分析分析,图像,传播,视觉元素,视觉传播,图像传播,视觉,视觉影像,影像视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影像传播中的视觉元素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湖南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复习试题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湖南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复习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 ⑦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 ⑧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①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 ⑨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 注①:阿古柏,19世纪后半叶新疆叛乱头领,1875年被左宗棠所击败。
1.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①段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在生活感到平庸和麻木的时候,应该想起大树,回归大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 B. 第③段中用“甚至”一词,强调了大树亲近天空、大地和自然,为人类奉献而不索取的生命“姿态”,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 C. 第⑤段用“懂气功”幽默生动地形容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能从日月山河中获得滋养,又能回报万物。
&&& D. 第⑥段中“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把八百年的梧桐树王看成一位历炼多年的修士,暗示它挺过了许多灾难。
&&& E. 文章以树写人,以人写树,看似赞美大树,实则抒写作者对人生追求和对大人物的敬仰。
2.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第②段中作者面对十三陵的古柏为什么产生“敬畏和感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它“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请写出大树心里面清楚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第⑧⑨段中写了哈密“左公柳”的哪些特点?其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全文,说说大树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A&& E(A错在“回归大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文章鼓励读者从大树身上感悟人生应具有的精神境界;E“以人写树”和“对大人物的敬仰”错误)
2. (1)因为老树的外形“虎卧龙盘”,威风凛凛;同时,它又是人间兴衰更迭、生死荣辱的见证和记载,昭示后人,实在令人敬畏和感激。
(2)大树清楚自己的生命历程;清楚它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要和谐相处。
3. 具有特殊生命力,历经百年,形态不同凡响;具有特殊荣誉,是左宗棠平乱后所栽,有纪念意义;具有英雄气概,从它身上可以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作者写这些是为强调只有经历灾难和时间考验的大树,才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这样写既丰富内涵,又深化主旨。
4. 大树给我们的启示:人应该懂得无私奉献;应该善于处理和自然万物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应具有丰富的阅历、顽强的生命力和光辉的生命形态;在面对大大小小的灾难时,应该具有坚强的意志。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 ⑦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 ⑧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①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 ⑨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 注①:阿古柏,19世纪后半叶新疆叛乱头领,1875年被左宗棠所击败。 1.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①段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在生活感到平庸和麻木的时候,应该想起大树,回归大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 B. 第③段中用“甚至”一词,强调了大树亲近天空、大地和自然,为人类奉献而不索取的生命“姿态”,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 C. 第⑤段用“懂气功”幽默生动地形容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能从日月山河中获得滋养,又能回报万物。 &&& D. 第⑥段中“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把八百年的梧桐树王看成一位历炼多年的修士,暗示它挺过了许多灾难。 &&& E. 文章以树写人,以人写树,看似赞美大树,实则抒写作者对人生追求和对大人物的敬仰。 2.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第②段中作者面对十三陵的古柏为什么产生“敬畏和感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它“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请写出大树心里面清楚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第⑧⑨段中写了哈密“左公柳”的哪些特点?其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全文,说说大树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 & &&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 ⑦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 ⑧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他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已的宫殿。 && ⑨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 ⑩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 & & & (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删节) 1.文章第1段,作者说“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结合原文,树的“伟大”、“高贵”、“智慧”的内涵分别是么? &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段,作者说树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
请指出树都“清楚”些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梧桐树王、无花果王为例,意在赞美它们怎样的品德? &梧桐树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花果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怎样理解文中“大树”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的成长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第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
启示严文井  这一年只剩下不多几天了,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向你表达一下我的祝愿,对新的一年,对你,也对我自己。你当然懂得,为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并不很容易。  我想了许多,总是离不开你的一些有点悖论味道的事。  你喜欢水仙花,可是今年你却没弄到它,这怪我没能帮助你。我想你会更加渴望水仙的清香和洁白。我知道你还有一些别的渴望。渴望加深,奥秘就会为你打开大门。  你的收入很少,可是你从不愁眉苦脸(我经常看到你天真的微笑),我知道你曾经从自己的胸前摘下一枚美丽的纪念章,送给一个不能远游的老人。你高兴地问:“好看么?”我觉得你是富裕的,因为你不但不乞求,而且还在给予。  你说你不怕歉收,在歉收之后继续播种。你去田野,总是赶上了早晨的雾。但是不用悲观,因为在雾消散之后,就会剩下纯粹的早晨。  你听见过号角的声音,懂得各种号声的含义。在熄灯号吹响的时候,你常常闪过另一个念头:起床!你的神经很正常,这一个跳跃,使一个好的思想升得更高。  你把风看成新鲜空气。  你把雨看成甘美的水。  虽然你也一度想过躲避,但你总是再度提起精神,在新的搏斗中迎接新的艰辛。  你把时间握在手中,你这双搬运过无数蜂窝煤的手已经翻开过几千本各种各样的书,我说不上你还切割过多少铜片和铝片。我得到过你赠给的一个用铜片切割而成的少女剪影。我一直把这个剪影压在我的台历下,我每翻过旧的一页后,这个少女必然出现在新的一页上,作为一个奇迹的证明。  你占有的空间不大,当你收留一个朋友挤在你冰冷的小床上过夜的时候,我就想起一种松树,它们专门在岩石缝里生长。于是,你也掌握了空间,改变了空间。  这都是你,已经说明了一切,无须我再苦思冥想额外的东西。  我所能说的只有这么一点点。  母亲在你的背后,道路在你的前面。  母亲为你举灯照明,只要你永远记得那道光,道路就永远不会从你的脚下消失。  我该说的已经说完,与其说是我祝福你,还不如说我是从你那里得到了启示。(有改动)1.文章第二段说“你的一些有点悖论味道的事”,请从“悖论味道”这个角度列举能给“我”启示的主要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文看,“我”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结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中的“你”是谁,与作者有一种怎样的关系,作者都没有写清楚,这样写好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丈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 生 的 艺 术 化朱光潜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已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副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秋迁而长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⑦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学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⑧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⑨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人生不能离开艺术,创造和欣赏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B.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如果错过了,也不会与全人格相冲突。C.由变动不居的物与我交感共鸣产生的情趣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造化。D.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这样的生活不是艺术的生活。E.艺术家在艺术范围之内是最严肃不过的,但是在生活上最为随便。【小题2】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事例,说明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B.把西施和东施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妙处在于自然真实。C.引用朱晦庵的诗,说明艺术的生活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艺术家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小题3】联系文意,理解作者在文中结尾处的赠语的含义。(4分)【小题4】根据文意,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艺术化”?(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导练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绝云气,负青天。    绝:断绝。
小年不及大年      年:寿命。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独。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发:毛,指草木。
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行比一乡(    )
(2)德合一君(    )
(3)举世而非之(    )
(4)斯已矣(    )
(5)犹有未树也(    )
(6)犹有所待者也(    )
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一样所见甚小。
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东头有一个老汉,个儿不高,膀阔腰圆,卖菜为生。人们都叫他菜虎,真名字倒被人忘记了。这个虎字,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是说他以菜为衣食之道罢了。他从小就干这一行,头一天推车到滹沱河北种菜园的村庄趸菜,第二天一早,又推上车子到南边的集市上去卖。因为南边都是旱地种庄稼,青菜很缺。
  那时用的都是独木轮高脊手推车,车两旁捆上菜,青枝绿叶,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活的菜畦。
  一车水菜分量很重,天暖季节他总是脱掉上衣,露着油黑的身子,把绊带套在肩上。遇见沙土道路或是上坡,他两条腿叉开,弓着身子,用全力往前推,立时就是一身汗水。但如果前面是硬整的平路,他推得就很轻松愉快了,空手走路的人没法赶过他去。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那车子发出连续的有节奏的悠扬悦耳的声音,——吱扭——吱扭——吱扭扭——吱扭扭。他的臀部也左右有节奏地摆动着。这种手推车的歌,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田野里的音乐,是道路上的歌,是充满希望的歌。有时这种声音,从几里地以外就能听到。他的老伴,坐在家里,这种声音从离村很远的路上传来。有人说,菜虎一过河,离家还有八里路,他的老伴就能听见他推车的声音,下炕给他做饭,等他到家,饭也就熟了。在黄昏炊烟四起的时候,人们一听到这声音,就说:“菜虎回来了。”
  有一年七月,滹沱河决口,这一带发了一场空前的洪水,庄稼全都完了,就是半生半熟的高粱,也都冲倒在地里,被泥水浸泡着。直到九、十月间,已经下过霜,地里的水还没有退完,什么晚庄稼也种不上,种冬麦都有困难。这一年的秋天,颗粒不收,人们开始吃村边树上的残叶,剥下榆树的皮。到泥里水里捞泥高粱穗来充饥,有很多小孩到退过水的地方去挖地梨,还挖一种泥块,叫做“胶泥沉儿”,是比胶泥硬、颜色较白的小东西,放在嘴里吃。这原是营养植物的,现在用来营养人。
  那年我七岁,刚上小学,小学也因为水灾放假了,我也整天和孩子们到野地里去捞小鱼小虾,捕捉蚂蚱、蝉和它的原虫,寻找野菜,寻找所有绿色的、可以吃的东西。跟我们常在一起的,就有菜虎家的一个小闺女,叫做盼儿的。因为她母亲有痨病,长年喘咳,这个小姑娘长得很瘦小,可是她很能干活,手脚利索,眼快;在这种生活竞争的场所,她常常大显身手,得到较多较大的收获,这样就会有争夺,比如一个蚂蚱、一棵野菜,是谁先看见的。
  孩子们不懂事,有时问她:“你爹叫菜虎,你们家还没有菜吃?还挖野菜?”
  她手脚不停地挖着土地,回答:“你看这道儿,能走人吗?更不用说推车了,到哪里去趸菜呀?一家人都快饿死了!”
  孩子们听了,一下子就感到确实饿极了,都一屁股坐在泥地上,不说话了。
  忽然在远处高坡上,出现了几个外国人,有男有女,男的穿着中国式的长袍马褂,留着大胡子,女的穿着裙子,披着金黄色的长发。
  “鬼子来了。”孩子们站起来。
  作为庚子年这一带义和团抗击洋人失败的报偿,外国人在往南八里地的义里村,建立了一座教堂,但这个村庄没有一家入教。
  又过了不久,传说菜虎一家入了教。又有一天,母亲回到家来对我说:“菜虎家把闺女送给了教堂,立时换上了洋布衣裳,也不愁饿死了。”
  我当时听了很难过,问母亲:“还能回来吗?”
  “人家说,就要带到天津去呢,长大了也可以回家。”母亲回答。
  可是直到我离开家乡,也没见这个小姑娘回来过。我也不知道外国人一共收了多少小姑娘,但我们这个村庄确实就只有她一个人。
  菜虎和他多病的老伴早死了。
  现在农村已经看不到菜虎用的那种小车,当然也就听不到它那种特有的悠扬悦耳的声音了。现在的手推车都换成了胶皮轱辘,推动起来,是没有多少声音的
(节选自孙犁回忆性散文《乡里旧闻》)
[注]文中所写的水灾发生于1920年,当时作者7岁。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文中的菜虎是一个从小就以卖菜为生的北方农民,他既有农民的质朴勤劳,又有生意人的精明细致。
由于生活所迫,菜虎家只好把女儿送到外国人建在天津的教堂,直到菜虎夫妇去世,他女儿才回来。
文章写受灾情况,孩子们挖野菜时天真的对话,在表现生活辛酸的同时也为写菜虎家送女儿入教作铺垫。
文章写的都是普通人、平常事,在重视故事情节完整性的同时,把一个个生活画面具体地展现出来。
文章语言朴实,娓娓道来,不事雕饰,质朴单纯,简洁明净,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耐人寻味
文中两次写到“悠扬悦耳的声音”,在内容上分别起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用不少篇幅写滹沱河水灾,孩子挖地梨、挖野菜,菜虎送女儿入教等事,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阜宁县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
  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
  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
2.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贵州省遵义四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
  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加上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其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一次性塑料泡沫快餐餐具,我国全年消耗达4亿至7亿个。尤其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便把用过的塑料快餐餐具抛之窗外,甚至列车服务员亦将垃圾弃之车外,造成铁路干线两旁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全国铁路每天废弃的塑料快餐餐具高达150万只,从空中鸟瞰,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感触很深,反应特别强烈。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就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着食物吞入,塑料在动物的肠胃里消化不了,会导致动物肠胃机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周期。我国的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餐餐具已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
  不过,要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一定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否则,治理“白色污染”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下列对“白色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危及动物安全的污染现象。
指废旧塑料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的污染现象。
指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随意将用过的塑料餐具抛之车外,在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的群众反应特别强烈的污染现象。
指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土壤中后,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特性的污染现象。
对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充斥于各种场所。
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
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废旧塑料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周期,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暗  记
&&&&&&&&&&&&&&&&&&&&&&&&&&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毕业的,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爿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老辈子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倒,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石丁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翻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令‘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道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途。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作者为什么要用“安闲”这个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暗记”为题,含义深刻,请你找出文中与此相照应的句子,并分析句中“暗记”的含义。 联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胡笛还是石丁?请谈谈你的理由。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路两边的树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