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在路边有什么不好口二边接砄是否有讲究

墓地风水学问2
我的图书馆
墓地风水学问2
风水高人看坟秘本风水的花样:好坟好墓也可这样看断?阴宅风水知识详解喪葬禮俗迁坟注意事项迁坟方法扫墓禁忌郭氏古本《葬经》解读阴曹地府【组图】&&风水高人看坟秘本&地师看坟先认尸&&&男女之坟不难知&&&男坟草根带白朴&&&女坟草根只带泥男坟草根直到底&&&女坟草根曲漂泥&&&老死坟头生硬草&&&少死坟头生嫩枝坟生曲藤有缢滇&&&坟上带花多淫乱&&&坟中端正是官府&&&坟树歪斜是贼人坟上树遮不生草&&&此坟定是牢狱人&&&树木歪时是枉死&&&向左便是倒逆坟向右便是伤亡鬼&&&吊死疾病决然真&&&坟拽左足是仆人&&&若拽右足是婢坟红黑白棺如何识&&&教君细看草和泥&&&红棺蓬头黑蓬脚&&&白棺原是遍身稀如无棺木当何样&&&草乱麻丝土黑灰&&&隔山望见一林坟&&&逐一从头说与君坟上黑的是祖坟&&&只有此坟旺子孙&&&一冢黄坟发大财&&&白坟先富后头贫一冢半黄坟不好&&&儿孙走了没些形&&&一冢半青坟可看&&&前面平时后颇兴一冢白坟是孤寡&&&看是那个有儿孙&&&草头向东是男坟&&&草头向西女坟茔东草西无男独旺&&&西草东无女独荣&&&前草后无是不发&&&后草前无俊头兴坟上青草无不富&&&草色赤枯有不贫&&&坟前拜台不生草&&&埋了坟时便死人不死人时打官事&&&或损牲财或害病&&&坟头搭连在外居&&&坟上黄土病瘟疫坟出虫蚁病颠急&&&坟上&&穿病肿痢&&&坟上湿紧没棺材&&&坟上草死穷到底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坟前若有藤缠绕&&&家中口舌定可知发个馒头粘米撒&&&此坟定发子孙宜&&&坟头凹下知家败&&&坟脚崩溃子孙悲坟如灰堆牛粪色&&&定知满棺水泡尸&&&坟前若见虫推蛋&&&遍身土涂似入酱拔起草根如药臭&&&棺内蛇虫不忍提&&&烂泥滋色君休怪&&&没眼泥鳅傍水泥惟有富贵坟头上&&&草色端庄秀且齐&&&春爱青兮夏爱绿&&&秋爱草子结成枝冬来黄似金子色&&&此坟定发子孙兴&&&春忌黄兮夏忌黑&&&秋来不嘉见嫩枝冬时若见青与绿&&&家败人亡祸连猗&&&地师坟前先识山&&&看龙看脉看朝山认水认龙并认穴&&&隔土三尺有何难&&&一要来龙结穴真&&&二要朝山却有情三要城廓含六秀&&&四要龙虎摆得匀&&&四者缺一不成局&&&说与时师仔细评青龙环抱却不高&&&儿孙代代出英豪&&&白虎青龙一般齐&&&儿孙代代着锦衣坟前竹根水直流&&&亡人日夜哭愁愀&&&定主水根穿透底&&&儿孙退尽好田牛有龙无虎水不湾&&&定知青苔塞满棺&&&须认单提休用意&&&中子离乡远出去有虎无龙总不关&&&此坟骨上起花斑&&&长房定知离乡绝&&&墓中亡人哭皇天当面朝山高过坟&&&此坟一定少子孙&&&葬人好知家中绝&&&翻棺倒椁水淹深朝山若见羊蹄形&&&断他忤逆乱人伦&&&亡人日夜哀声恸&&&仵逆风声处处闻坟前若见塘塘连&&&亡人日夜受熬煎&&&骨烂头歪翻棺板&&&寡妇空房世代传前有坑塘后坑塘&&&亡人在内口难张&&&遍身骨骸连泥污&&&子孙定主少年亡坟前深坑最难当&&&亡人棺内鼠蛇藏&&&骨子不全脚颠倒&&&女人淫乱投外郎坟前侧面并探头&&&白虎担钓水夹洲&&&山山走去不回顾&&&亡人颠倒脚翻头做贼无休家中破&&&日为军贼夜偷牛&&&坟前不可水反身&&&源头无水欠财星亡人土泥满棺湿&&&定主儿孙代代贫&&&坟前切忌水淋头&&&亡人坟内有泥鳅板烂土崩骨如粉&&&定知黄肿绝根愀&&&坟前左射长难当&&&右射二子定离乡中间射来三子绝&&&出门盗贼并瘟癀&&&且知遍身根穿透&&&已成齑粉堆蜣螂仙人看坟有其机&&&罗经照定死人尸&&&破军临位被藤缠&&&缠树定在贴南边金局西光水局疫&&&投河自缢入黄泉&&&水至东朝黑蚁聚&&&南绕必定动瘟疫西至穿腰并背膊&&&北至朽烂作泥团&&&文曲之星水至坟&&&亡人自在湿泥中申子辰年中子死&&&长子长孙俱见凶 子孙长见绵疾苦&&&驼腰哑子出其中廉贞白蚁入棺材&&&吃尽亡人之骨骸 土好堂聚砂又明&&&三因外护远来的仔细看山兼看水&&&断人祸福灵如鬼 千经万卷尽通妙&&&熟读此经功能到风水的花样:好坟好墓也可这样看断?&1、墓座落在四山朝拜,后边主山高大,山坡朝阳处有一块高地,高地上长出钳形窝地,在百米至三百米内有河流通过。河流外有群山相对,山上有旗子形的尖峰,左右群山山体呈圆形,距坟百米左右,站在穴地感觉不到风,这样的坟地多出将相。2、纱帽形的山势,下方三百米处有巨大河流或湖泊,水库四周又有零乱小山相连。向口对着出水之处。如果山在水外和纱帽山的坟墓相对,多出文贵。3、一条山脉从北向南运行,成扭腰形,前大后小,有蛟龙出海之势,在山的左方,龙腰部长出一个土包,土包的正东方又有圆山一座,距坟一百至三百米,东方之水从圆山的右方向流去,坟墓葬在土包的中间、迎着东方的太阳,此地出文贵。4、在群山之中有一山独高,山前有水库,周围左右有群山朝来,山头朝向山峰高处,这叫拜师山,可在主峰下安穴,向口对准水库或湖泊,此地多出将帅之才。5、在群山腰部出现一块高地,山势象人盘坐形,手脚分明,正前方千米处有河流相对,坟墓座落在二腿分叉处,必出贵人。四周如再有群山相对,百验百准,如果在人的肚子部位,出现窝形地,可在窝地下穴。6、群山主峰下有一前钳口形窝地,窝地百米或三百米处有水塘河流呈半月形,水四季不枯,在窝中下穴,窝口对准月口,这种地富甲千里。如月外有高地或村庄,群山相对,出文武贵人,月外如果没有高地,村庄都是洼地只富不贵。7、不管坟墓葬在何处(山地或平原),天空如果出现彩龙云,常年罩在坟墓上头,聚而散,散而再聚,坟中后人要出将相之人。8、坟墓周围经常出现怪兽的身影,或听到嚎叫的声音,该坟墓贵人已出,多数是出将相之人。9、坟墓如能听到乐器之声,宾叮叫喊之声这种墓穴出文武贵人。10、十月以后坟墓上空如果出现层层云楼似的龙云,出文武大贵。11、坟墓夜间出现象大树一样的云团,层层白雾环绕,说明家中儿孙兴旺,必有贵人出现。12、坟墓上经常出现巨大的蟒蛇,围绕坟墓大旋者,为贵龙真气现身,出文武贵人。13、坟墓在夜间如果能闻到香气,或看到朵朵红黄花在坟上出现,家中将出贵妇人。14、在夜间如果发现坟墓地成一片汪洋,这种坟墓贵不可言,为真龙穴的,出风流雅士或精忠报国之臣。15、坟墓上夜间出现公鸡蹄叫,将出现一鸣惊天之人。阴宅风水知识详解阴宅,就是安葬祖先灵柩的地方,也就是坟地,是祖先得以长眠安息的地方,故称之为阴宅。阳宅要看风水,阴宅也要讲究风水。古人认为将祖先安葬在绝佳的风水福地,必能带给子孙后代吉祥如意,反之,如果风水不好,后人轻则诸事不顺,重则噩运不绝、家庭破裂。由此可知了解一定的阴宅风水知识是必要的。  宅的风水能够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发展。首先要注重的是风水问题,对龙、砂、穴、水、明堂、近案、远朝都需要有一定的安排和讲究的。下面小编就来给有需要的人罗列出了一系列阴宅风水知识的详解。    一、什么是阴宅?  阴宅,是指安葬祖先灵柩的地方,简单的理解就是坟墓。因为先人过世后在这个地方长眠安息,所以它被成为阴宅。作为风水中重要的一部分,阴宅也是十分讲究的。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思想就认为,祖先安葬在好的风水福地,一定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吉祥如意,相反的,假如阴宅风水不好,则会影响到后人的运气,轻者诸事不顺,重者家庭破裂噩运连连。所以,阴宅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阴宅的布局原理  在古代的地理理论中,强调人由父母所生,父母去世之后如果葬在好的地方,骨骸可以得到地气的温暖,从而起到保佑子孙的作用。不过在现代人看来,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是迷信。不过,阴宅其实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磁场,整个磁场具有记录和传播的功能。阴宅建于何处,那个地方的磁场就会把坟墓周围的山水信号连同骨骸信号一起通过电磁波的形势向外发送,从而对外界产生吉凶的不同影响。而子孙与先辈有同类型的遗传基因,电磁波之间有同位信息,可以感应沟通,作用于后人。阴宅讲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尤其需要乘龙之气,配以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形成各不相同的阴宅风水。如果合天时,合地运,合山水,则可以做出富贵的阴宅。  1、坟墓向口不管对准何方,向前一定要有十五至六十米的平地为吉,如果三至五米出短命夭亡之人。坟前地长为吉,满平为大吉。  诗曰:坟前要有三步合,家中定能出秀才  2、坟墓被前方大路夹击者,出短命夭折之人。如果路面特别高,喜忧各半,喜的是出读书成名之人,忧的是书短命之人。  3、坟墓向前五米处既可见到无案山的大水(河流、汪塘),这叫做水扫面,其家不贵而贫穷,多出短命夭折之人。如果没有龙气,堂中还会出现无子的可能,还会出现女人不正经,这也叫浸身水。  4、坟墓附近有火窑,无论在何方都出短命夭折之人。坟墓周围如果埋别人家少亡之人,特别是被杀死,枪毙之人,堂中会出现短命之人,还会出现车祸连续,损人伤财,这叫血光扑坟。  诗曰:血光扑坟,堂中伤人。  5、不论坟向朝与何方,向前的明堂水如同簸箕形,前面宽大,后边窄小,这就叫簸箕水。  诗曰:明堂如成簸箕形,儿孙后代万世穷。  6、不论朝向如何,堂前没有水流过向前,即使有水没有归处直奔远方流去,不聚不停。  诗曰:堂前之水不聚停,儿孙后代定受穷。  7、坟墓在山坡上,周围的群山高过坟墓后边的山峰,前面又没有河流相对,水向四方流去,这种地形贫穷潦倒。  8、坟墓不管向口对准何方,只要有双分之水(从一个方向来水,向两个方向流去,这叫分心不合水),多出现婚姻不顺。  9、靠山成反弓形,包括平原地的土包,高岗,这叫反背靠山,多出现婚姻不顺,还会出现女人私奔。  10、祖坟左右埋葬死亡的女孩坟墓,其家中多出有婚姻不顺之人,男性在当地婚姻难成,姑娘嫁后多主贫穷,还会出现愚呆之人。  诗曰:祖坟旁边女儿坟,祖祖辈辈不如人。婚姻破裂经常有,还有妻子嫁别人。&喪葬禮俗一個人的去世,不論古今中外,認為是人生一件很重大的事,,所以喪葬祭祀的禮俗,比起其他的習俗禮節,都要來得莊嚴肅穆,客家人的喪葬禮俗都是傳統的古禮,是歷久不替的。這些喪祭禮制,都是淵於周禮,也就是儒教的禮儀,後來先後傳入道教,以至使台灣形成一種特殊的禮俗。人如果生了重病,經服用藥物或向神佛祈禱,都一慨無效,危篤已到了無藥救活時,就把病人從寢室抬放在廳堂,這就叫做﹁出廳下﹂,凡男女成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而死,叫做壽寢,而依古禮,男人要搬到﹁正寢﹂,女人要搬到﹁內曬塒在台灣八的習俗,是把男人檄到正廳的右側,把女人搬到正廳的左側。台灣人認為,正廳是一家最神聖的地方,在這裹斷氣也就最光榮、最幸福。一般人對此深信不移,所以必須病人病入膏肓時搬舖到廳堂。如果是在外面死亡的,不論老少,一律放在門口,不得入室,現在所通行的「出廳下」,就是在正廳旁邊的地上,搭一塊木板,木板上再舖草蓆和被褥,然後就讓病人睡在上面,氣絕時家人相聚哭泣,並在死者頭下放金紙做枕,並在死者腳下,供飯一晼,上置鴨蛋,插雙筷子,俗稱「腳尾飯」,焚香、點燭、燒銀紙,這些都是為使死者免在冥途中迷路,及免受飢餓的意思,屍體用白布覆蓋,家人在旁守候。這時迷信如貓跳過屍體,死者會變成鬼怪,廳堂上的神明,祖先香位,都要用布或竹篩蓋住,一直到出殯為止才能取下。當病人病危時,自知己經不久人世時,就召集子孫分配財產,這就叫做「分手尾錢」。所謂「手尾錢」,就是人臨終時所花剩下的錢,也就是遺產的意思。在古時是分龍銀,現在大都分鈔票,分這些手尾錢的子孫由於不忍心花用,往往保留很久。按照客家人的傳統習俗,剛去世的人,他的牌位要單獨供奉,因此正廳砷佛租祖先的牌位,必須蒙上一塊布,等到出殯以後才除去,逢年過節也要提早一天,單獨祭拜,直到喪期屆滿,經過「合火」的儀式後,才能把他的名字寫在歷代祖先的牌位中一起供奉。死者腳後的「腳尾飯」,是一碗飯菜插上一雙筷子。一般家庭嚴禁孩子們吃飯時把筷子插在飯上,就諱忌這種風俗帶來的不吉利,還要燒「腳尾紙」(燒冥紙)以便死者靈魂在去陰間的路途中,作為穿山越嶺和搭車渡河費用。香爐中也要不斷燒香,點燃腊燭,用意都是在為死者靈魂照明去陰間的道路。死者氣絕後,表示已經壽終,隨即在廳堂掛白色布幔,俗稱「孝廉」。死亡直後,全家遺族在死者身邊號哭慟哀。未死時嚴禁在病者前哭泣,以免意外刺激。在彌留狀態或於死亡直後,即請道士誦經「開魂路」,並請道士作一支「魂帛」,就是為死者靈魂開出一條平坦大路,以便讓死者順利走向陰間。「魂帛」又叫「旛仔」,用長約三尺,寬約五寸的布或紙作成劍狀,正中央寫死者謐號,諱名等等,旁邊則寫死者生卒年月日,將之懸於有葉竹枝。魂帛,葬儀時由孝子執之,作為魂魄標幟,一直供到做完「圓七」除靈時燒卻,這種招魂旙,意思就是為死者的靈魂領路,以便死者順利走向西天極樂世界。同時,喪主須請親朋戚友協助料理喪事,首先要講擇日師選擇辦理喪葬有關的時辰,叫做「看日子」,並代為擇定墳墓的方位,也覓妥埋葬地點,還要請人選購棺木(俗稱「老樹」),由八音隊吹吹打打運回喪宅。一面派遣族人奔告死者的親戚,俗稱「報喪」,這種將噩耗通知親威朋友又稱「報白」,依古例供死者所用的東西,全部部是白色,然後門前放桌或搭壇位供香爐、花園、水果、燭台,讓弔祭者在靈前燒香禮拜,男人要作喪儀的準備,女人在死者旁號哭守靈,燒紙錢。接著孝子孝女由道士引導下,到河邊去取流水,遘就叫做「乞水」,又叫「買水」因為取這種水是用來洗遺體的,所以不能用井裹死水,必須到河邊去提活水(流水),這時要跪告河神,擲「聖笞」,並把錢幣投入水中,意思是向河神買一點流水,還要燒銀紙,在取水時,更要口唸吉利話。從河裹「乞水」回來後,就要請一位父母雙全的「好命人」,用這些水為死者沐浴,祗用竹子夾白布浸到水裡,做出一種給屍體先澡的模樣,其實根本不洗。如果是母親過世,一切都得聽母舅家的話,大都要和外婆家人一同去買棺木,當棺材買來拾到家門前,喪家全體遺族,都要跪在門前,一直跪到把棺木迎入家中,這種把棺材買回來迎入家中的儀式,就叫做「接棺」。沐屍後更換衣服,如果是婦女,就由媳婦們為她梳頭。「壽衣」係死者生前壽辰,由其兒女贈製。死者所穿的壽衣,古時按貴賤有別,穿以三重、五重、七重等,壽衣,男需用褲二條,女需用裙三條,因為是喪事的關係,所以壽衣必須是奇數,絕對不能湊成偶數。屍體在入殮時,要脫下生前所穿的衣著,而舉行一項穿壽衣的儀式,而壽衣都生前就做好的,大都在作六十一歲生日時,由出嫁的女兒製,給死者穿上壽衣,塔須由「好命人」來穿。在小殮前倌木必須加以油漆,俗稱「打桶」。是用熟桐油與石灰拌勻,先以夏布用生漆冪棺底,再以白布條用生漆膠棺內的縫隙,以油灰加以粉刷後,上面一層再以油紙舖貼。出嫁女兒,接到訃音,隨邦可家奔喪,在到達娘家的附近就下車,一路哭進門,這叫做「哭路頭」,意恩就是一路奔喪。當娘家人聽到女兒哭路頭的聲音後,乃把他接進家中,隨之哀號更加凄絕,家屬的哭靈,多半是悲傷死者沒有享盡天年,或者感嘆猝然病逝離開人間的淒涼景象,尤其是婦女們多數一邊哭一邊唸。當母規去世時,兒子必須先去外婆家報,去要手持半塊白布,所以也叫「報白」現在,一般都委託近親代為報喪,外婆家人至喪家,所有喪家子女都要跪下迎接,稱為「接外祖」,或「接外家」。關於母親的死亡,外祖父家屬有極大的發言權,一切喪葬事宜都得聰從他們的指示。一般對外發表死者的喪訊,叫做「發喪」,一般都是印刷訃聞,上面遍列遺族名字,派人分送或郵寄近親,宗族,好友等,分送訃聞後,就要在門上貼上一條白紙,以表示家有喪事,如父親死時,在白紙上寫「嚴制」,如為母親則寫「慈制」。又要吊以麻布疊三層或五層的「麻燈」在門口,喪用燈類統稱「麻燈」,門口掛的是圓錐形白地藍字的孝燈,,前面寫「幾代大父(母)」,後面寫姓字,視死者代數,以日紅藍布及麻苧,摺其層數繞。出殯時,隨行隊伍兩側,「圓七」時焚化。置屍於正廳後,請擇日師選定時刻,將屍體納入棺內,稱為「入殮」。所謂「入殮」,就是把死者的體抬進棺材,隨後就「封釘」。入殮分為「小殮」和﹁「大殮」,都必須選一個好時辰,請道士做法事,入殮前,備菜碗供祭死者,稱「辭生」,此為對此者表示告別之儀。小殮棺材底舖上黃紙,再舖上一層銀紙,庫錢,這是為死者去陰間所準備的旅費,錢是冥府中所通用的假想貨幣,中央刻有很多鋸齒狀的波紋,接著加放七星板,板上畫有七顆星,這七星是代表太極,然後將屍體抬進棺,頭墊用紅白布縫成,裡面裝滿銀紙的枕頭,左手握扇,右手握桃枝,腳穿鞋,口含銀幣一枚,銀幣須用紅紙包著,俗稱「含口銀」。接著將至親所送的冥席,俗稱「蓋面被」,覆蓋屍體,然後將陪邦的物品放在屍旁,最後利用金銀紙充滿填實棺內,端臥不簸,棺蓋倒蓋於棺上,就以牲醴舉行家祭。大殮,儀式開始備牲醴祭祀,並請道士為大殮念經,畢行「封棺」儀式。男性則由族內「父兄」,女性則由其娘家「父兄」主持,先由主持人以小釘串五色布釘於蓋頂,然後由孝子孝孫之代表-普通是長孫,用口咬起置於靈位前的香籃內,俗稱「子孫釘」,再以四支粗釘,釘於四角,俗稱「四支釘」。入殮封棺開始,一直到出殯為止,凡是孝子孝孫等,夜間都要守靈,只能在地上鋪席而睡,因為要擇吉日吉地安葬,往往停柩日久,則大殮後,請人在棺上油刷多次以防濕防漏,俗稱「打桶」。一般而言,人死後不馬上埋葬,富人要停靈一個月或半年,窮人要停上兩三天乃至一、兩週才下葬,一定要「打桶」。客家人的葬禮是先選擇下葬的吉日,再找埋葬的吉穴。有時因擇不出下葬吉日,或找不到吉祥的墳地,再加上子孫身在遠方須要時日返鄉,所以大都須「打桶」停柩。。另一個原因,就是按照古老的習俗,凡是殯殮的時間越艮,就表示子孫越孝順。遺族自死者斷氣時起服喪,俗稱「居喪」,居喪期間禁理髮,不戴飾物,不著華服,禁唔賓友,赴宴,過門造訪,參詣廟宇等。此類此類居喪之俗,尤以殮葬以前為嚴格,以後直到「除靈」為止仍須遵守,以昭孝道。大殮以後,靈柩停在廳堂,在孝簾外設一靈桌。在出殯前,親友弔奠,就到靈前上香行禮。在殯殮期以內,每隔一、兩天,要繞著靈柩檢視,看看是否有漏氣的地方,就趕緊請人用麻布,塗油漆。所謂「孝服」,就是喪服,此處的孝相相當於喪,就是因為死人而服喪,孝服按照遺族關係的遠近而有所不同。喪家必須在喪事的一開始就製作孝服,就是用麻布和白布所作的孝衫。這種孝衫固然全體遺族都要穿,出嫁的女兒也都要穿,習慣上由鄰居婦幫女忙縫製孝服,在喪禮(做齋)開始的頭一兩天就做好備用。成服奠祭,俗稱「做齋」。普通大多延請道僧(客家話都稱做「和尚」)「做功德」。這些「和尚」們設壇懸掛佛像,擊鼓敲鑼,請神誦經,稱為「起壇」,同時舉行「成服」祭奠儀式。安葬以前,孝男要請地理先生到墓虺選定埋葬地點,要燒香備香紙祭土地神,是為死者長眠之處祈求土地公庇護的意思,然後依照擇定的座落方向掘土築墓,俗稱「開壙」。「做齋」誦經由道士名額及時日的多寡,而有所謂大小的區別,要看喪主的家庭環境而定,五名做做一日一夜的叫做「做小齋」,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念經救苦」。七名以上的道士做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叫做「做大齋」。所謂「做功德」,就是子孫以死者之名施功德,藉以為死者贖罪業,方法就是超渡和供養以及做法事。「做功德」,要請和尚道士唸經,儀式十分複雜。一般一天一夜的做功德,從下午三點到第二天上午十點這段時間,喪家要做佛壇上供,,並且開始請鼓樂隊奏樂。先將麻衣冠服衫杖等放在箱裡,捧在靈前行三叩首禮,孝子等面靈前跪下,拜祭後分發麻衣帽杖等給他們,各自穿著,隨儈侶誦經,拜神禮懺,這叫做「成服」。做功德的程序甚為複雜,不過遺隨著時代的進步,愈來愈簡化。一般程序有請神、安監齋、召魂、開懺、請祖、打地獄、過橋、請經、七獻、還庫、拜血盆(女)、過王、點主、擔經、謝祖、謝神等。負責為死者超渡的道士,有時會表演「唐三藏西天收經」等各種節目,以娛民眾。在喪祭中必設木牌,或稱「神主牌」,題死者之諡,直書一行於牌面,不過牌面上所題的字數,在習俗上必須符合「生、老、病、死、苦」五字中的生、老二字,而最後一的「主」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故意寫成「王」字,留在做功德那一天,請德高望重的族人在「王」字上再加上一點,便成「主字」俗稱「點主」。「點主」時,由孝子或孫用紅布條背起神主牌,跪在廳堂謝,,面可大門外,神主牌則面向廳內,在「神主」(靈牌)上點朱,繼而在朱點上點墨。「點主」之俗,是求子孫吉運。(靈牌)上點朱,繼而在朱點上點墨。「點主」之俗,是求子孫吉運。客家人死後都用土葬,所以稱「出殯」為「出山」或「還山」,出殯以前必須祭奠,稱為「行祭」。一般行祭有家祭和告別式(追悼會)兩種。一般會在靈柩前設案懸掛輓聯,安置靈壇,喪家及房族備牲醴,其餘親友備果品、花圈、輓聯等,行「三獻禮」,僧侶誦經,告別式結束之後,起棺用麻繩絞緊,蓋以棺罩,抬至墓地,是為「出殯」。出殯的日子,必須請「擇日師」來選定,最忌諱的日子就是「重喪日」。喪家一為了慣重其事,往往選定的日期交由另一位擇日先生核對,安葬最忌「重喪」,就是一月的甲日、二月的乙日、三月的丙日等等。若於這些日子舉行安葬,傳說喪家會再有人死亡,所以被認為是不吉之日。萬一,因情況所迫不得不於重喪之日舉行下葬禮,就要請道士來「制煞」除魔。安葬的日期忌與死者及孝男的生年月日相同,這稱「相剋」。葬禮時辰一到,就要先把棺木抬出門外或院子,其次就舉行五醴牲祭。和尚或道士唸完了經,就要舉行蓋棺儀式,這就叫做「封棺」。用一根斧頭,把四根ㄇ字型釘子釘在棺木蓋上。假如死者是母親,就是由娘家人來封釘,封棺時必須唸祝福語,負責封棺的人,喪家必須給他一個紅包。封棺儀式完了之後,孝男孝女孝等跟在後面繞棺三圈,並且撫棺痛哭,然後準備出殯,抬棺人數,視死者年歲輩份而定,大凡年輩高的人可多至數十人,普通是八人,十六人或二十四人為度。抬棺的人,除非是僱請葬儀社的人,普通都必須是同姓的宗親們,外姓是不准拾抬棺的。出殯的行列,由銅鑼大鼓,僧侶、樂隊、花車先行,這些先頭行列由一位手提謝籃「籮鬲」的人帶路,這位領隊,帶著「送火把」的婦女,一邊燃放鞭炮,一邊手拿銀紙,沿途邊走邊散,意思就是替死者買通往冥府的路,所以也稱為「買路錢」。還有在過橋時,要投以紅布條綁的香枝,是為經過路向諸神表示禮貌,用意是驅邪求福。其次為靈柩,孝子孝女孝孫則穿孝服孝杖隨柩而行,親朋戚友跟隨相送,走了段路,孝子孝孫跪在路旁,向送葬的親戚,外家以及朋友哀謝,送葬的親友則折返喪宅進食午餐,然後各自散去,治喪期間,喪家都必須供應膳食,出殯那一天則必須備酒席款待客人,平時是可以稍為簡便一點。靈柩抬到地後,有當日立即「掩土」安葬的。也有暫放墓旁等待吉時「掩土」安葬的,總以選擇吉日良辰為主。所謂「掩土」(下葬),就是把靈柩埋在墳墓裹。壙是事先委託他人代為挖掘,地點當然是由地理先生所選定的。當棺木到達墳地時,就要取下棺罩,把靈柩放入壙內,等到「掩土」的吉辰一到,孝子們哀哭一番,然後由僧侶誧經,唸完經以後,就在棺的底部打孔,或把插在底部的木槓打掉,以便使屍體興地下土氣相通,以便早日物化,這稱為「開龍門」。然後孝子繞行墳周圍,用手撥土埋葬,再由親友族人或雇請的人挖土埋葬。墓碑書「顯考」者係用於男人,「顯妣」為其婦,一般書寫「故考」及「故妣」,其字數,每行末字須寫「生老病死苦」中之「生」或「老」字,必須避免「病」「死」「苦」三字。除了墓碑外,也要立土地公碑,碑上刻有「后土」二字,為的是讓土地公守護這土地,下葬後,用牲醴祭拜新墳,也祀后土,燒香燒金銀紙後,孝子孝孫們將五穀種子播於墓地上,以期五穀豐登,亦為子孫綿延的象徵,稱為「圓盆」。送殯完了之後,把死者的牌位從墳地迎回來家裡,安放一個臨時的「靈桌」,這叫「安靈」。這時也要擺上供品,並且請和尚或道士作法唸經,上香點燭舉行安靈儀式,遺族部要燒香祭拜。從葬禮後到除靈為止,每天三餐都要供膳祭拜,稱「孝飯」。也有因至除靈日太久,有的則供膳至「圓七」,有些家庭提早自「五七」以後改為「寄飯」,平日只以薪米供奉於靈桌,請死者自行做「飯菜」。出葬後,喪事已畢,靈位末除,每日除早晚供膳或三餐祭拜外,另每隔七日奠祭一次,稱「做旬」。從死者去世那一天算起,每七日,孝子孝孫即須穿著孝服,備牲醴拜靈,俗稱「做七」。每七天所作的供奉,其行事分成「大七」和「小七」。大七就是指奇數的七,也就是頭七,三七、五七、圓七(即七七),都要有比較盛大的祭祀,反之,偶數的「小七」。,也就是二七、四七、六七,則又畢行簡單的祭祀。所謂「做七」,共要四十九天。在這段期問,要三餐做「孝飯」供在靈桌上,遺族上香燒銀紙,每逢做七,都要請和尚或道士來「做功德」,一如臨喪「做齋」一股,備牲醴果品等誦經跪拜,項目包括「丁憂」、「過王」等等。所謂「過王」,就是在做七時,請和尚或道士為死者唸經,從當天晚上開始,把佛像掛在牆上上供,燒香點燭經過請佛、引魂、安位、拜懺、七獻等禮。其次就進行「過王解結」,唸解脫亡魂生前咒科的咒語,家族則一邊跪拜,一邊燒金銀紙。「圓七」或「做百日」「做對年」時「除靈」撤靈桌,但也有些保守的家庭,一直要到三年之後,另擇吉日脫笑除靈,除靈時,還要請道士唸經,上香,燒銀紙,遺族都要回來祭拜,「除靈」以後,將死者牌位安放在正廳神桌祖先牌位旁邊,一直放到期屆滿「合火」為止。也有將靈位餘灰裝入紅布袋中,上書死者名諱,放在香籃內,懸掛在房子的一角落暫行奉祀,另擇日期(一般三年後)轉入祖先香爐牌位的,俗稱「合火」。人死後一百天的祭祀,叫「做百日」,要請和尚或道士來家裡,祭行供奉法會。死後一週年時的祭祀,叫「做對年」,除了供奉牲醴外,還要請和尚唸經,每逢死者出生及去世的紀念日,,遺族又分別備牲醴果品敬祀,前者稱為「做冥誕」,後者稱為「做忌」,守喪期間,喪家年節概不可做粄類。台灣各地的客家人,都有「揀骨」改葬的習俗。就是在埋葬後經過五年至七年,其屍已化,乃擇吉日把墳墓掘開,揀出骨頭,摖掉泥土明陽光曬乾,然後裝進「金斗甕」裹。再由風水先生選一個風水好的地方,選擇吉祥日子,把經揀骨裝進金斗甕的遺骨加以安葬。一般居民極重視風水,因而不惜重金尋覓吉地,安葬死者。&迁坟注意事项&“穷改门,富迁坟”---传统祭祖节气“清明”即将来临,对清明节迁祖坟的朋友来说,迁祖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大事,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民间风水禁忌中流传的“富贵之家不改门,富家改门灾来临”是有一定依据和道理的。也就是说一个祥和安定的家运是不能擅自改变大门的出入方向。而“富迁坟”就是说家运衰败、子息、人烟稀少的家族,可以通过“迁”坟来改变这种状态,使家运及子孙兴旺发达。但是迁新坟地需要择生旺的龙脉凤地,要视野宽阔、前案后山、山环水抱的生气之地迁祖坟,这样才能起到“山管人丁,水管财,伸手摸到案,秀才、贵人门前站”的效果。因此对于迁坟不但要选择一块生旺的福地,还要注意迁坟中的一些事项。&&&修坟动土、移骨安葬的最佳时机。比如人体手术,其有一个手术的最佳时机,什么时侯作手术最好,按医学的观点一定是身体状况最好,气候最好、最不容易感染、伤口愈合最好的时段为手术的最佳时间,而地理也像人体一样,如果破土,也好像在龙脉上动手术,也有一个手术的最佳时机,那为什么清明最佳呢?因为清明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时段,这时间地脉处于流动状态,如果这个时间内破土修坟,那么对地脉造成的伤口就会很快愈合,同时由于地脉处于活跃状态,如同作手术,愈合最快,也是结脉最快的时段,尸骨很快于地脉接合,同时风水也很快就会发挥作用,故我们的先祖将这个节令定为破土修坟的时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大众节日,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修坟动土不用选择日期,随便什么时间都可以。所以古往今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习俗,清明就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修坟动土、移骨安葬的最佳时间。第一,“起”坟时(动土)要摆案上香,祭祖烧钱,祷告先祖所迁原因、地址,祈求先祖对后人的祝福护佑之词等。第二,在迁坟的时间上,最好选择在清明节来临之前迁坟最佳,让先人在清明节这天“入土安身”护佑后人。第三,迁坟的过程在时辰上以不过“午”时最利,以免“午”时的阳气灼伤尸骨。如先祖人数过多,可以在“午”时停止“起”尸骨,同时用黑布蒙穴、盖骨。过“午”时后再起迁尸骨。第四,起穴后先祖的尸骨一定要安放整齐,把尸骨的各个关节原位安放,如有遗失的指节要仔细翻土查找,以免对后代子孙带来肢体上的伤害。第五,祖坟中先祖人数过多的老坟地,在“起”出尸骨后,一定要注意人员关系的配对安放,以免造成后代子孙的“淫、乱”之象。第六,先祖安放新坟地,一定要调好“山向”,以免好的“山向”虚脱,利用不到,体现不出好风水的价值。&&&&&&&而在移坟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否则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1) 首要选地,必由主家有决断能力的人随同地师择定营地;&&&&&&(2) 对地上风水与地下风水都要面面顾及到,地上风水以砂水理论为原则,地下风水以见黄色土质较好;&&&&&&(3) 忌见恶水(俗称软锥),因为冲死者背部位,对后辈多有不利趋势;&&&&&&(4) 忌见硬块石头(俗称硬锥),以示后辈穷而硬,此也称为牦牛地;&&&&&&(5) 忌见蚂蚁(俗称活锥),因蚂蚁吃掉死者的骨肉,对后辈有害无益;&&&&&&(6) 忌见棺上加棺(谷称死锥),此凶对死者害处较大或对地师有害;&&&&&&(7) 忌有寒风洞,试探有无风洞方法:用烛点燃对着洞口,如灯头不动则可用,如灯灭为风洞,用则必殃(应灾之人事按砂水吉凶断)。如此井可用则再嗅味,如乳味则为贵地,定财官印及子息必佳,有异味则有吉也减力;&&&&&&(8) 井(墓坑)穿好后,用多层黄纸铺到井下平面上,用七星线(硬币)压黄纸上,然后用松香沫撒到黄纸上面点燃,俗称暖坑,以尽后辈之孝心,换取先辈辛寒抚养之恩,又为暖井以使吉气来的快,旨在后人速发福;&&&&&&(9) 阴宅立向,只用天干,不用地支。而材之大头以乾、震、坎、艮为上,故大头以乾、震、坎、艮方位最好;&&&&&&(10) 对下葬排列要有主次之分别:即东为上位,西为下位;东北为上位,西南为下位;北为上位,南为下位;西北为上位,东南为下位;(按后天八卦阳性位为上位记)。如一夫两妻下葬应夫在上位,先妻次位,后妻又次位;&&&&&&(11) 迁墓其目的:其一为男女合穴,其二又择一吉地营造。实迁墓有吉有凶,吉为使原墓不吉而又择一吉地而乘生气,凶为使原坟富贵之气因迁墓使元气泄散以致减吉或致凶;&&&&&&(12) 在迁墓地,一定要把原来棺材底下的血土再往下深挖八寸后,用干净的袋子装好移到新的营墓中去,否则吉凶效果不大,带走的土不可让原土丢在路上被人踩,这样会对死者的晚辈有害,对不起死者,犹如死者在世时被路人脚踩刀割一样,故此重要。另外因年岁多,墓地棺材板已拾不起来,用锨连骨连土铲也是很不对的,一定要让死者平辈用手拾骨为宜,死者的晚辈之人是不能用手拾取长辈尸骨白的,此切忌。&&&&&&(13) 如果迁墓葬墓无吉地怎么办呢?应先把骨灰盒放到纪念堂中,或把尸体先寄放在一个大荒中间。此为八个卦属平地,吉凶产生不大,此待时择吉营墓为最佳选择。又有在迁墓时看到墓穴有龟蛇藤子缠绕棺材,此类吉相,不可硬迁,以破吉庆之元气,求福反邀祸端也,殃及后人,故须切记。&&&&&&(14) 致丧要则:地师到主家办理丧事第一要先写某宅致丧文张贴在大门口,再写好回殃日期,六七日期,百日之期,张贴在大门口,抬头上写俸告诸亲或写俸诸君,注意要用红纸写俸诸君,用白纸写某宅致丧。迁墓(洗骨,拾金,移葬)日需择日。迁墓(洗骨,拾金,移葬)日忌与生者犯冲!!! 启攒(洗骨,拾金,移葬)宜日:鸣吠对日忌日:建日 破日平日 收日 劫煞 灾煞 月煞 刑日 害日 月厌日 四废日 五墓日 复日 重日又忌日:亢日 奎日 娄日 鬼日 牛日 星日 天火日 红沙日岁破日 天克地冲日 本命日&&&&&&&在此提示你,迁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关系到后代子孙任途、官运,望慎之又慎,建议你请风水大师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亲临指导殯葬禮俗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生、老、病、死人生難免、中國人人一向避諱談及此事、等事到臨頭、便不知所措!孝經曰: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 禮。是故生命的終結,其親人必舉研治喪。務期盼達到死榮生研、慎終追遠,莊嚴且肅穆的治喪事宜。尤於現今社會體制之結構,婚喪喜慶之禮儀行程,都有專職人 員任之。故在人將往生之時,亦連絡,禮儀社為之安排其治喪行程事宜。禮儀社就於各家族之宗教信仰類別,安排其治喪之行程。今將其治喪常識摘錄以供參考殮前:嚥氣前或嚥氣後,要為亡者舉行淨身、換衣、部份地區相傳人嚥氣前所穿之衣服,亡 者才能得到。故往往在未斷氣前先為他穿壽衣,其實此時刻正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應俟其安定下來,才柔軟手腳穿上壽衣。從前男歿者在廳堂淨身穿衣。女歿者 係換好壽衣才能移出廳堂。從前都由兒女為亡者淨身、更壽衣,現在葬儀社有專職人員代勞。設水舖:以厚木板一張,六尺長三呎寬左右,用椅子墊高置於廳旁,勿靠壁。古禮:男徙正 廳,言正寑。女徙內室,言內寑。男移龍方【進門之右方】,女移虎方【進門之左方】。頭裡腳外,或則一律置龍方,【有長輩健在才徙虎方】。目前住宅結構門戶 不一,可因地形之使用而置放。或在殯儀館由禮儀社安排處理。從前屍舖需防蟲蟻,故於四柱下必置一碗水。故稱水舖,現今都以冰櫃代之。意外死亡者,大都於白 布或草蓆蓋上,停屍於廳外,不宜入內。現今都按放於殯儀館中舉行治喪事宜。舉哀:臨終前家都會以電話、電報快函催促散居各地子孫及至親趕回送終,未嚥氣之前,留在側之至親家族盡量不要哭出聲以增加其臨終者痛苦,嚥氣後才趕回之子孫須匍匐號哭而進廳門。遮神:家中有人往生,嚥氣後舉哀時,需將廳堂上所供奉神明及祖先牌位,以紅布或紅紙遮住。至出殯後才可折下,舉喪期間,神明、祖先牌位是不上香的。辭生:在亡者腳尾附近置油燈或蠟燭一盞,稱腳尾燈【照明用】、米飯一碗、並直插竹一 雙,另外一枚熟鴨蛋。稱腳尾飯,意使亡者不必挨餓赴陰府,入殮前以此碗飯當香爐。並燒【腳尾錢】給往生者在行程上使用。昔者亦有燒【腳尾轎】代步用。並請 道士誦【開魂路】或誦經【腳尾經】等子媳需靈傍守護,防貓狗接近。因誦經時有奉請神明故需備三樣素果於靈桌上。示喪:需在家門口明顯地方貼上白紙或懸白布告示家中有喪事發生。若男性之長者往生,白紙或白布上要寫【嚴制】二字示知,若為女性長者往生,則在白紙或白布上寫【慈制】二字示知,若第二代或第三代之人不幸因故逝世,則需在白紙或白布上寫【喪中】二字示知。辦理死亡登記:往生之家屬需向診病之公私立醫院或診所開具死亡證明書,如醫師不願開證明書(因 送到醫院前已斷氣或其他原故)時與意外死亡者(如車禍、溺水、災難、兇殺等)則須報請檢察官與法醫驗屍後開立死亡證明。自然病歿時,也可直接向村里長會同 地方衛生單位醫師開具證明。家屬持死亡證明向各鄉鎮市公所及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始能入殮。擇期:請地理擇取吉日,擇取入殮時刻、移柩時刻、奠禮(告別式)、出殯、安葬或火化時 刻、進塔安奉時刻等。(今日公寓式房子不便設靈堂,皆直接送殯儀館停放或送入冰庫存放,出殯前始於殯儀館設靈堂供親友奠弔。)請宗教家(道士或和尚)誦經 做法事、葬儀社先把水舖用布遮住。到棺木店選購棺木。設孝堂、守靈、捧飯、燒腳尾錢。報喪:謄寫訃告,分發訃音。亡者已嫁之女或孫女接到噩耗,立即要換素衣奔回娘家,接近 喪宅至宅門宜匍匐跪下泣涕,此謂(哭路頭)。家中有喪除告知子孫外,要立即通知族親。母喪要(報白)於娘家,以前報白需亡者子女親身踵府去報喪,不可進入 母之娘家房內。現在有改用電話報喪。母喪時,娘家要往喪家唁慰並了解死亡情形。故其子女須在門外跪接,(父喪時不跪接母舅)至親好友聞噩耗即趕抵喪家,向 遺體焚香禮拜,亦向其家屬叮嚀節哀。需在鄰居門戶邊貼紅紙掛紅以示報喪趨吉。接板:以角、吹、樂、音擇取一種引導,由葬儀社安排四名以上抬棺者(土公)用小卡車由棺材店載運至喪主家,至喪家時由孤(哀)子(媳女)在門外需燒化壽金及小銀跪接。棺頭先進,以利入殮時頭內腳外。入殮:通常在嚥氣後二十四小時內擇吉時入殮,入殮時子孫環視,亦有子孫自已動手。要上 被下褥、枕、庫錢、生前物品如亡者喜歡之物件。棺底有舖茶葉或蓪草,亦有放七星板,左腳踏銀紙右腳踏金紙。客家人也有左手執扇、手帕、醱板、右手執桃枝、 棺底放背筋線、串銀紙墊底的習俗,口袋需縫住,另放棺席布、道士作(替身)再蓋上(蓋面被)客家人蓋很多件,先蓋親友贈送的,最後才蓋上兒子的蓋面被,閩 南人不蓋。被上胸前放(照身鏡)、客家人大殮時放一套衣服,亡者得衣、子孫得褲(褲與庫諧音),上面約丈長白布覆蓋遮身旛,超出柩頭部份剪下給媳婦撕裂成 條狀做為(手尾錢),超出柩尾部份剪下分給女兒收藏。此項習俗部份地區己省略,改為給亡者手拿錢幣,在封棺之前拿來分給子孫作手尾錢。打桶:入殮後至出殯這段時閒稱為打桶,打桶期間少者三、五天,多則數月。故入殮後需請 棺材店工人用布及桐油將柩縫密封,使其不致透氣。如亡者從往生至出殯期間過長,地理師在擇取入殮之時辰,都會擇取近出殯之吉時為用,今打桶期間都於冰柩安 奉至入殮時。並以布幃置孝堂,幃布不可用紅色,用黃、白、棕、藍等色。宗教儀式:必需在家奠以前完成,絕不宜利用公祭之時段舉行宗教儀式。孝飯:出殯前打桶期間,每天於黎明後供盥洗用具、早餐(米飯、雞肉、素菜、米粉等)、香紙等,約一柱香才燒銀紙,黃昏前數刻亦同樣供晚膳,客家人有人中餐亦供膳。守靈:未出殯前子孫須在靈幃前守靈,夜間則在柩市亮而,俗稱【睏棺腳】。主要是恐因休克而誤認死亡,且又復生,故子孫守靈聽聲,並可向來弔唁之親友致謝。葬式:經家族之討論,而決定以何種方式安葬。一般都以亡都在生之時所說之方式為用,然亦有在生之時未言明者,可笈杯問死者之意。土葬:需請地理師和家屬找尋葬地,以求蔭子孫,平安發達。火葬:必須洽商火化場火化時間收骨灰之時間,選何處納骨堂塔,進塔位置。奠禮程序與儀式奠禮::家祭、公祭。又言告別式。現今都有專職司儀人員,於利掌控奠禮之時程。禮堂之準備。在舉行奠禮儀式前,家屬除兒子、長孫、女兒在柩邊準備引爐外,其餘子孫應進入會場的最前方之席位準備參加宗教儀式。移柩:一般由宗教師(禮儀人員)指引,並有抬柩人員將靈柩移至禮堂靈案內。由兒子與長孫各執杖與招魂旛恭請靈位與香爐,安靈位於靈案之內中央位置。告靈:由長子點香稟告尊親靈位要舉行奠祭。道教:講經、加靈。天主教、基督教:彌撒、證道。念復會:誦經、或唸經。道親舉行獻供。宗教儀式時間不宜太久,以免影響到家祭和公祭之時程。家祭:分為家族祭拜、族親祭拜、姻親祭拜。家族祭拜:其子媳、女一同祭拜。內孫一同祭拜。外孫一同祭拜。內外曾孫一同祭拜。義子、義媳、義女一同祭拜。護喪夫(妻),夫妻為一生中最親近的人,故務必要堅忍地到靈前上香獻花致敬及惜別。族親祭拜:其同宗之兄弟、堂兄弟之內親、同宗堂兄弟之妻小、(屬兄嫂、弟媳、侄、侄孫)等。有一同祭拜由最長者主祭,亦可按輩份而分次祭拜。姻親祭拜:以亡者同輩,其子之姑丈、姑姑,子之舅舅、舅媽、父歿者姑丈、姑姑先 祭拜,母歿者舅舅、舅媽先祭拜。其次子之姨丈、姨媽。媳婦之娘家親、女婿、義女婿,(一般女婿、義女婿不得代理,需個別行禮祭拜,但不行跪拜禮。)侄女 婿。孫媳婦之娘家親。內外孫女婿。曾孫輩之娘家親。其他姑表、姨表之親戚眷屬等。此姻親祭拜可按輩份分開祭拜,亦同合併一同祭拜。公奠祭拜:冶喪會公祭(無治喪會者免)。報故人生平事略:(同時致感謝詞)由家族或治喪會,推聘一位口齒清楚的人擔任。各機關團體奠祭:每一單位都需有主祭者,大部份都由各團體之首長或首長之代表為主祭者。如有(唁電)可請司儀或代讀者面向家屬唸其唁電文。遺族謝詞:由家族推一人向來申致謝意,也可請地方名人代理遺族致謝詞,致謝辭時,遺族要向來當面答謝禮。而所有參加公祭之親友需起立。自由拈香:來拈香時,家族需分例兩邊(男家屬例禮堂之右邊、女家屬例禮堂之左邊)。來拈香三次,向遺像行鞠躬禮,在與左右家屬相互敬禮。安釘禮:封釘與安釘不同,入殮後在當天或一、二日內其家族和至親好友瞻劈遺容後,如喪父 由族長、如喪母由母舅親視後在靈柩四端各釘一長釘稱為封釘。但入殮當天族長或母舅未能到場,乃直接由棺木店仵作為之。而於山殯日當天舉行安釘儀舉行執斧點 釘之儀,必須是亡者之親(堂)兄弟(或別人代表),如無法找到親堂兄弟或其後代時可另請他人。養子、嗣子除家屬有特別指定外,一律由親生的那一方主持安釘 禮儀。點釘的細節葬儀社應都會安排,點釘時會有人唸祥語:(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火 (產)。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發萬金。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壽元如彭祖。)長孫把孫釘咬起,放於靈桌上香爐內,於除服 時焚之,求子孫世代繁昌。旋柩:由道士吹打,引子孫繞柩三匝,正三反三而畢。其意表示不忍親去,依依不捨之意。啟靈:從前都由宗親扛柩,現今多由葬儀社安排人員抬柩。靈柩往靈車處移動,子孫要跟著 爬出來,跪送靈柩上車。出殯行列啟靈一段路後,應擇適當地點讓靈車暫停,家屬須向後轉,向送殯親友跪下或鞠躬感謝並婉辭他們請留步。而族長或長輩會把子孫 一一拉起來繼續前進。不到墓地之友應把送殯標誌(服制)除下而回,喪家辦理之遺席(喪宴),賓客應參加,此時可先行開動,以表散席。安葬:靈柩到達葬地,大多依地理師所擇之時辰落柩下葬。民間必先扶靈柩入壙,掩土封壙 後才舉行安葬禮儀。靈柩入壙掩土前,道人士讀落壙經文,並由仵工在靈柩腳方鑽一孔,使空氣流入,屍水能流出,屍身能早點骨化。將柩下壙,覆靈旌於柩上。由 兒子以麻衫衣裾土洒入壙中,以示親手埋葬親人。其次舉行點主禮儀。其意義為子孫求吉運,古時多請賢達者用硃京筆在魂帛(神主)上的王字點硃為主字。繼而以 墨筆在硃點上點。現今多請地理師或道士為之。魂帛(神主)需由逝者之兒之背負跪於墓壙前,接受點主。點主之人需二口出祥語:提筆向天一指,對筆言:指日高 陞,一生呵成,和氣致祥,奕世永昌。提筆向神主的上、下、左、右、中邊點邊言:點天天清,點地地靈,點耳耳聰,點目目明,點人人長生,點主主分明。以硃硃 筆往神主上之王字上點成主字,把硃京筆向東方或向陽入之處。繼以墨筆在硃點上點墨而言:點王為主,點主主安。或言:點前光明,點後裕後,點王為主,子孫昌 盛。現今亦有不舉行此禮儀,都由道士在墳前舉行宗教儀式時,順便點一式。客家習俗也有在奠禮前舉行告靈,告祖、告天之後在禮堂舉行點主。撒五穀財丁:當點主畢,道士撒五穀子在墓園,乘一此分給子孫帶回去象徵子孫繁衛,撒五穀子時 道士口出祥語:「一把種子散出去、千災萬厄盡消除。一把種子散入來、代代子孫大發財。一散東方甲乙木、代代子孫皆發福。二散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傢伙, 一散西方庚辛金、代代子孫富萬金。五散北方壬癸水、代代子孫作立委。五散中央戊己土、代代子孫壽元如彭祖。一把種子撒呼完、代代子孫中狀元,釘子放下來, 添丁又發財」。(五穀子其中之錢幣有創業發財之引頭,回家後宜把這些錢幣合在你所作之事業本錢內,不宜存放一市而無流通應用。以上為土葬之過程,供參考 之,一般都依當地之習俗和各族之習俗來舉行喪葬禮規。由於時代的變遷,政令的倡導,葬地的難覓,現今以火化者佔多數。火化:告別式後出殯,移靈柩至火化場,需舉行家屬奠拜,告知亡靈要火化,叫亡靈要離開軀體,獻花、敬酒、獻奠品。拜後燒金紙。順便把喪服一同焚化。入窆火化:火化場管理人員通常要求亡者之子孫親自點火或按電鈕以燒化靈柩。民間往往不忍心 當兒女者親手燒自已父母,因此都請火化場人員代為點火焚化,喪家需備一份小紅包致謝。火化儀式完成後,家屬奉遺像和靈位回喪家(返主)。並連絡時間取骨 灰,擇日進行安葬或安置於納骨塔。如骨灰安葬與土葬禮規相同,只不過靈柩換為靈骨甕。為節省土地利用及喪葬費用大都置於納骨塔。若火化日非骨灰奉厝日,其 骨灰入甕後需暫寄納骨塔 (暫厝),等到奉厝日期時辰到才奉放其位。返主:土葬畢或火化畢,將神主牌位返喪宅供奉。稱為返主。由長孫捧斗(神主安放在豊斗內),恭請神主返家供拜。要入家門時,未送山之家人或親友需出門神主入門。而後安靈。安靈:設靈棹排香案遺像,供物祭品等,如有做靈厝者也置放之。子孫一同,由長子主祭上 香。以後每日晨昏二次捧飯,至滿七除靈,去靈棹,將神主牌及香爐供奉在祖先牌位之左側,亦有用一小籃子吊在壁上,把神主牌及香爐安於籃子內供拜。除靈後每 日焚香供拜,捧飯改為初一、十五到對年。作七:頭七由兒子辦理。首七拜秦廣明王。二七由媳婦主祭。二七拜楚江明王。三七由出嫁之女兒主祭。三七拜宋帝明鬥。四七由出嫁侄女主祭。四七拜伍官明王。五七由出嫁孫女祭祀。五七拜閻羅天子。六七由出嫁姪孫女或曾孫女祭祀。六七拜變成明王。七七又稱滿七由兒子主祭,以表有始有終、功德圓滿。滿七拜泰山明王。※每七為七日,迎奇數為大七,迎偶數為小七。客家人以四七為女兒七,與閩南人以三七為女兒七略有不同。現今由於社會的變遷,生活繁忙,有將七七四十九天改為二十四天的作法。※其方式:頭七與滿七各為七天,中間每隔兩天作七一次,其計算為:如亡者初一逝 世,則初七為七,初九作二七,十一日作三七,十三日作四七,十五日作五七,十七日作六七,二十四日作滿七。共二十四天。每次作七都以子時(前一天晚上十一 時至一時)開始作,又通常都以頭七、三七、五七、滿七較為隆重。一般作七子時延請道士誦經,中午午時才備敬品菜碗祭拜。誦經之時大都備鮮花素果即可。※滿七除靈,子孫拜供品後,即除孝,子孫可以理髮修容。作旬拜判官,亦即移送法院審理後宣判一樣。作旬:由滿七後隔十天作一旬,需作四旬。頭旬拜崔氏判官,二旬拜李氏判官,三旬拜韓氏判官,四旬拜楊氏判官,有此地方將作七與作旬混為一談,通常只作七、不作旬。百日:逝世當天算起一百天所作之祭祀,此日子孫需前往墓地或納骨塔,不需帶祭品,向土 地公神位及亡者上香祭拜。家中廳堂神玊前備祭拜供品,拜平政明王。部份地區亦有提前做百日,即依男兒人數加上長孫,由百日的日數古除,亦有做日的天數不起 過亡者的歲數。亡者之子媳、兒女、孫子需一同參加祭拜。對年:拜亡靈及轉輪明王、合爐。俗稱 (忌日)現今改為對年後選擇一吉日舉行,亦有在作對年當天舉行。為作對年當天擇一吉時作對年,(需請道士頌經)。三年:滿三年之日為之、現今為省事起見,在做完對年法事後,另再準備一份祭品、於下一時辰做第三年法事、但必須口頭上告知亡靈。合爐:(一)亡者魂帛前上香,獻供品,告以今日要將其名位敳入列代祖先牌位。(二)對列代祖先牌位(公媽龕)上香,獻供品,告訴列代祖先今日良辰要將某靈位入祀神主龕內。(三)打開公媽龕,書寫新魂之生卒之時日年月日時,並將其魂屬何祖何宗之脈系。後代之子孫才能清楚此祖先為第幾世與他何關係,否則過幾十年後如沒有族譜者,可能會弄不清這些祖先的關係。(四)將神主牌焚化。在焚化前要從祭拜亡魂的香爐中,取一小撮爐灰入祖先香爐內。※祖先牌位書寫 (漳州)以五字生、老、病、死、苦。要符合(生、老)字數。※ (泉州)以五字生、旺、死、絕。要符合(生、旺)字數。※只祭拜至七祖。 (九賢七祖) 考,祖,高,太,始,遠,開基 ,壇,遙[兩生合一老]。安神主位:從新把公媽龕安歸位,子孫、姑姊都應回來祭祀,要拜湯圓,以示除服復古圓滿。以 上為合爐過程,一般都需請 (地理師、道士、擇日師)先生來處理。其過程細節還須由先生來幫忙合爐、請靈入龕、化神主對年:逝世一週年,又稱小祥。若逢閏年提前一個月,亦有請擇日師 另擇吉日舉行,但不宜過對年之日期。家中準備酒餚果品祭拜亡靈及都市明主。並邀出嫁之女兒、侄女、子孫等一同參拜。牌、安香、寫家譜等。合爐前喪家,逢年 過節不可做年糕,一般姻親會為其準備。家中不拜天公,姻親拿年糕來,需回糖、米給姻親以是答謝之意。培墓:培墓需備酒餚、敬果、三牲、水煮蛋 ; 糕餅、冥紙等。有此地域習俗需鳴炮,有些地方則無此習俗。新墳第一年需在清明節前擇一吉日培墓,第二年在清明當天培墓,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吉日培墓。掃墓:祖先之瑩墳掃墓時必須要約集該墓之有關各房子孫一同前往掃墓,同時清明掃墓當 天,各房子孫都需到齊,現今社會各房各居一地,為事業打拼,宗親之連繫更為困難,因此其宗親之連誼可利用清明掃墓祭祖之日來相互問安。其掃墓需備敬品較為 簡單,都於鮮花、敬果、糕餅、飲料、墓紙、冥紙等。及清除墓園雜草雜物之工具。由於社會形態的變遷、工作的忙碌,墓園於走企業經營化。更使得宗親連誼難 成,其各房子女在同一社會單位工作,都不知道對方是那房宗親,要如何稱呼,其輩份的順序為何?因此有心之宗長需附於傳承之使命,把家譜建立,連絡各房宗親 祭祖掃墓之事宜,以達其族脈淵源流長。※選擇土葬處理方式覓地:以亡者年柱 (先命)擇一適合之風水吉地、需聘請風水(堪輿)師、注意來龍去賣、龍、虎砂、水及雜煞。當然自己能了解一些風水常識最好。整地:地點選定、則應先整平、以利泥水工程施工。定庚向:俗稱分金、需擇吉日、需用瓷盤一個、生米一晚、素果一盤、金箔紙錢一份、紅私線一捲、分金竹一對、約三呎六、 (不可倒插竹)頭部銷尖。立碑:立墓碑、其石材不等、較常用高級 (印度紅寶石、非洲黑金剛石、)次級(唐山赤頭石、青斗石、觀音山石、大理石、)等。其餘看財力、副魚、桌裙、柱聯、肚仁、獅、象、石雕等。墓碑刻字、 (祖籍堂號)、亡者名諱、時間、房份。(風水堪輿師)會處理。下葬:下葬課局選用、均非常嚴謹、除先命、庚向、主事者及所有房份的人都必須兼顧、所謂占天時、得地利、能否顯現地理師的功力、時課也能窺之一、二 (時下風水堪輿門派眾多、所謂先生緣、主人福、在此不另置評)。完墳:陰宅修造完工稱完墳、需擇吉時、準備鮮花、素果、三牲、酒禮祭拜龍神、福德及墓主等。巡山:完墳後三日、必須再前往查看、 (古時陪葬品多、恐有盜墓者、唯恐因此破壞風水、導致不測)現今恐有也狗挖新墳、也需注意。※選擇進塔處理方式 (此項則需火化)選塔:選擇塔位、以先命為考慮、選擇適合的方位、樓層。選定後與寶塔簽約、付款、取得使用權。※特別注意寶塔的合法性、台灣附於寺廟的靈骨塔絕大多數沒有取得合法使用執照、光有寺廟登記不算、將來能否就地正法、不得而知、未免祖靈不安、事後麻煩、還是用點心。進塔:如同下葬、也需擇吉日時、若火化與進塔時間不能配合時、寶塔均會提供暫厝。許大方 寫於壬午年端月 02- &&迁坟方法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人追思祖先,晚辈对逝去的先人的纪念,扫墓祭祀的时节。从玄学角度来讲,需注意以下事项:▲清明节前如果梦见已故的亲人或好友,就意味着你得去扫拜他们的墓地。如实在去不了也要让人代为扫拜。▲扫墓时间在下午3点前完成为好,因为此前阳气旺。切莫在傍晚时去,因为黄昏时阴气过重,对体质弱的人不利。▲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祭祀,偏远地区有负能量的气场。如果确实要去,多人一起同行为好。▲清明节去墓地,佩带玉器可以避免不良磁场。如果没有玉器可以戴上避邪的物品或者佩带佛像之类的宗教物品。▲墓地为庄重肃穆的地方,祭祀和扫墓需要真诚,对故去的人要有恭敬之心,扫墓时不可嬉笑打闹。▲不要踩到别人家的墓或踢到别人家墓上的供品,不可对别的墓地发表评论。▲扫墓也往往是亲人相聚的时候,切不可在墓地周围合影留念,这样会不吉利。▲女性例假期间、孕妇、幼儿不必去墓地,远离阴暗的场所为好,在家祭拜就可以了。特别情况要去的话一定要配上护身符。▲体质弱、气场弱的人扫墓回来,可以去人多的地方走走或者在阳光下照射为好,尽量不要带一脚的泥土回家。扫墓回家后可跨火盆或洒柚子叶水,以消除负面的能量。▲清明有鬼节之称,人们大多去祭拜祖先,从墓地、陵园回来,为保证不把邪气带回,可以在门上悬挂柳枝、桃木等阻挡邪气入侵。▲运势不太好的人,可以在清明节这天放风筝,把自己不好的运势放走,给好运腾出空间。★迁坟或者动阴宅,一般在临近清明节才可以进行。坟墓平时千万不能乱动,否则不仅会惊扰逝者亡灵,还会给家人运势带来不利的影响,血光或灾难等都有可能发生。郭氏古本《葬经》解读&(1)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金佛居士解读:造葬,最重要的是乘生气。什么是生气呢?这就是天地间的阴阳两种气,交织融合吹动者为风,升上天变成云,降下大地变成雨,在地中行则变成了生气。生气在大地中运行,于是产生了万物。(2)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金佛居士解读:人是父母交合而生成,当父母死后,遗体受到周围环境所荫,于是影响子孙的吉凶。所以人之所以有生命,那是父母交配而气聚,形成了骨,死后骨留下来。所以造葬使父母所纳的气影响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会对我们会有影响的道理。(3)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金佛居士解读:经书云:地理的气脉葬后会感应人,会使人有吉凶之应,所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都是感应的结果;春天的时候,树木生得茂盛,栗米能在室内发芽,这都是有生气运行于地中之故。气的运行随势力的行止而行止,气随着龙脉的运行而运行。(4)经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日: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金佛居士解读:经书说:生气随着风吹而散乱,随着界水而停止。所以古人使生气聚而不散,使其停止,这就是所谓的风水。所以风水的秘法,能得水为上等,藏风为其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气很盛,虽然继续前行,但还是会有小结作的。虽然气零散了,但其深处还是有气聚的。经书说:外而有水使外气横行,穴内之气却停止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5)经日: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期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金佛居士解读:经书上说:安葬的深浅以是否得气为标准,这样才算有风水。土是生气的根本,有土才有生气;气是水的根本,有气才能有水。所以灵骨藏于干燥的地方要浅,灵骨藏在平坦的地方要深。(6)经日:土形气行,物因而生。土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金佛居士解读:经书上说:有土则气行,万物因气而生。土势可以看出气的走势,山势可以看出龙的骨形。龙行走无定,有时东有时西,有时南有时北。反反复复,有时似站起来等待什么,有时又象要抱着什么,有时象要前行而实际是退后,有时要停止但却深伏,无论是来或是止,无论是积还是聚,都是阴阳调和的结果。(7)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日: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锺。金佛居士解读:后有高山前有深水,草木茂盛,这样的地方大富大贵。经书上说:形势停止了气就蓄聚,然后化生万物,这是上等地,风水地贵在平夷,龙贵在有支龙,生气随着其终始。(8)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元通,吉在其中。经日: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金佛居士解读:观看支龙的办法,就是看其隐隐隆隆,其中微妙之处无法讲得清楚,但吉气却中其中。经书上说,地中有吉气,山势随其起伏而起伏,支也可以使正龙止气,这就象水一样。山势顺着形体动而动,始而复终,终而复始。所以把先人葬中其中,永远不会有凶,只会吉祥。(9)夫重冈叠阜,群垄从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金佛居士解读:在大山之中,支龙跟随正龙而行,如何才能找到正龙呢?这就要在众山中寻找特别的山峰,众山大的要从其中寻找最小的,众小的山要从其中寻找最大的。虽然山形参差,但主山和客山都要有情。(10)所不葬也,夫垄欲峙于地上,支欲付于地中。支垄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日:支葬其巅,垄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垄如足。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垄之辩,眩目惑心。金佛居士解读:正龙和支龙的区别,在于正龙就象要在大地对峙,支龙要伏在大地上,支龙的停止,就如掌上一样平坦。所以经书上说:支龙要安葬中山巅上,正龙正穴却会在山麓。考虑支龙就如考虑头,考虑正龙就如考虑脚。山的势形无常,气也跟着运行。所以安葬点穴之法,实在困难。其他且不说,支干之分,就令人头运目眩而迷惑了。(11)祸福之差,候虏有间。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工改天命。经日:目工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元通阴阳,功夺造化。金佛居士解读:祸福之差,那是候虏之间的事。山势险峻,安坟要在其所会的地方,所以安葬要探究龙的祖山,乘其所止之气,审其不吉的地方,选择其相通的向,避其所害。有时可以浅以乘之,有时深而取气,有时辟开使其相通,有时把其彻起而使其坚固。要有乘金相水,有穴土和印木为凭。外面八风不吹,内藏有五行。要行时得地,阴阳中和结合,五中土色有四种以上,所以君子可以通过人工的改选,趋吉避凶。经书上说: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尽量要完美无缺,要么培高要么剖底,贵在人要发挥才智,触类旁通。(12)上地之山,若伏或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齐。若橐之鼓,言气之吸也。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天光发新,明堂开也。朝海拱辰。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金佛居士解读:上等的风水宝地,似伏似连。其龙如从天上来,其行度又如快马在奔驰,它来的时候就象奔跑,当它停止时又象僵尸。有时象抱着很多财宝但如燕子一样小息,有时象有万膳一样有洁白整齐的牙齿。其气千变万化,但总要有情,四势在必行端正,没有祸害。(13)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日: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金佛居士解读:山坟有五种不可安葬:气要有生机,所以不长草本的山不要安葬先人;生气因形而来,在断列的山上不可安葬先人;生气随土而行,所以石山不可安葬;气脉随着山势而停止,所以过脉的山不可安葬;气因龙的到来而会合,所以独山不可安葬。经书上说,这五种会生新凶,使自己福气有减。(14)占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障;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形如负?,有垄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金佛居士解读:寻龙点穴,看龙的走势难,而分清龙的形又容易点,龙的运行方位更容易点。龙的走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安葬后会出王侯,这样的风水地势如巨大的浪,前面重岭叠障;出千乘的风水地,其龙行动之势如龙从天降,前面水绕云从;出三公的风水地,龙行之势如一重重的屋,前面的山如茂密的草和乔木;开府建国的地方风水,龙行之势如惊蛇,屈曲慢慢地斜窜。灭国亡家的坟地,山势就如戈矛;凶死或刑囚的地方,山势就象流水一样,平坦无变化。所以,正龙要安葬在龙停止的地方,王侯之地要安葬在如小燕子的巢一样的地方,这就是凹处。(15)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形如仰九,凶祸伏逃。金佛居士解读:后面的龙远远而来,前面的星峰曲折回环,穴星形如反盖的铁锅;若穴星形如金冠,但结穴成吉昌欢穴等,根据结穴的山形,就可推知穴的吉凶了。(16)牛卧马驰,鸾舞凤飞,塍蛇委蛇,鼋鼍龟鳖,以水别之。牛富凤贵,塍蛇凶危,形类百动,葬皆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金佛居士解读:这一节是说穴山的形千姿百态,要根据不同的形态而辩别,要分清各种动物的吉凶,穴的前后左右也要合乎风水的原则。(17)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日:不蓄之穴,腐骨之藏地。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日: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经日: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前闲后倚,为吉藏也。金佛居士解读:千尺的山看其势,百尺的山看其形。势与形相逆的为凶,势凶形吉的,百福齐集只欠其一;势吉形凶,祸很快就会到来。高山走势,行度委宛停顿休息。外无水或砂使生气聚在内,生气散于地中。经书上说:不蓄生气的龙穴,这是使骨腐烂变质的地方。所以风吹使生气散开,龙虎砂可以护卫穴内的生气。一层层的高山,左面空虚右面缺砂护卫,前面广阔后面折断,生气散于风吹。经书上说:风吹的龙穴,这是使棺木坏败的原因。经书上说:外气聚合,内气有过水停止。来龙很有气势,形态壮观,后有来势,但形巳停止,前面有优闲的山,后面有倚靠,这是有吉气的风水宝地。(18)经日: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元武。元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街尸,龙踞谓之嫉主,元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金佛居士解读:经书上说:地有前后左右四势,但气可从八方而来,所以安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山,前面为朱雀山,后面为元武山。元武要垂头,朱雀要生动,青龙要弯弯曲曲,白虎要服服贴贴。如果形势与此相反,那么会凶死。所以虎蹲谓之街尸体,龙踞谓之嫉主山,元武不垂者如拒尸,朱雀不舞动龙就远去。(19)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夫湍激,谓之悲泣。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末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经日: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金佛居士解读:用罗盘测龙的方位,用玉尺量度龙的远近。平地气脉止聚的地方,左右两边没有山作青龙、白虎,只能寻找小山岗、小土堆,或者隆起的土脊,像人的手臂一样,这叫做环抱。穴前平地的水,也叫朱雀,澄清莹净、委蜿曲折的为好,湍激悲泣的为凶。朱雀水来源于气气,起初分为很多支流,后来小流合大流,渐远渐多,最后变得浩浩荡荡,横无涯际,在大湖深泽停留下来。水流向前尽头,说明源远流长。经书上说,群峰攒集,众水环流,这是富贵长寿的好穴地,而穴前穴地窄,水流湍急直冲,那么既使为王侯,也会被俘虏剿灭。(20)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于如穴粟,湿如土?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金佛居士解读:穴土要细而坚,润而不觉泽,就如肪玉般有五色,要象粟米一样细,如果有水或砂砾等,都是凶的阴宅。(21)经日: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金佛居士解读:经书上说:穴有三吉,安葬有六凶。第一吉,年、月、日、时都选得对,吉神会来迎接,凶煞则会躲避。第二吉,阴阳平衡、五种土色除黑色之外都具备;第三吉,通过人力改变,使凶的回避,吉的到来,增高或剖底,使其合风水的原油。第一凶,阴阳不分不化;第二凶,不合岁运而作;第三凶生气小但贪图大局;第四凶,凭恃自己的势力占人风水;第五凶,上面空虚下面险峻;第六凶,看见怪异的东西。(22)经日:穴吉葬凶,与弃尸同。经日: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藏,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兵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胁,朝穴莫哭。是以祸福不旋日。经日:葬山之法,若呼谷中,言应速也。金佛居士解读:经书上说:穴吉却凶葬,与野外的弃尸一样。经书上说:山势似停止了但形态昂起,前而是山涧后面是山冈,这样才合乎风水的原则,龙头藏的地方,葬在鼻颡则吉昌,葬在角或眼人会灭亡,葬在龙耳可以荫出王侯,葬在龙唇会死或兵伤。龙穴要中央蓄气,这就是龙腹。龙的肚脐要深,后世人必定有福;如果伤及龙穴的胸脯,前朝的山不要崩陷。所以祸福影响很快。经书上说,葬后的吉凶感应,就象在山谷中呼叫一样,很快就会回应,这就是说安葬的吉凶的迅速也。&&&&&&阴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日月星辰?有没有山川河流?有没有高楼大厦?有没有医院饭店?阴间的鬼魂穿着如何?阴间的鬼魂吃喝什么?阳间送去的衣物纸钱真的能收到吗?阴间是否也有男欢女爱?阴间的生活秩序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大家都一定很好奇,作为一个通灵人,今天就把我过阴的见闻告诉给有缘人,希望看者着能受益,发菩提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之苦!&凡人无法摆脱轮回之苦,无法摆脱生老病死苦,爱恨离别痛,那么能看到这篇文章,也算提前有个准备吧!免得到去的那一天手忙脚乱的。&其实阴间和阳间一样有自己的秩序,有着和阳间一样的管理制度,有着自己的节假日。阴间的鬼魂也不都是穿着古装的,多以在阳间的咽气时穿的衣服为主。但阴间的鬼差们还都是有自己的制服着装的。阴间有自己的话语,一般咱们普通的活人是听不懂的,好比一个成语,鬼话连篇,人有人语,鬼自然有鬼话。阴间的世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阳光,没有生机,雾蒙蒙的一片死气沉沉。&&1、阴间第一站,本地土地庙。刚刚过世的亡灵叫生魂,亡者肉身四大分解后,承载者生命信息能量的载体从身体中经过大概12个小时的时间分离出来,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灵魂,灵魂在脱体的过程中会很痛苦,所以家人最好是不要动他的身体,以减轻他的痛苦。每一个地方都有土地庙,有些是我们阳世的人肉眼看不的,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给我的感觉就和电视里看到的衙门是一样的,古色古香的装饰,中间一张棕红案桌,上有本地的《户籍册》,记载着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牲畜、人员多少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一个灵魂的出生和死亡都要经过当地的土地庙的。土地虽然神位低微,但却是家喻户晓的正神,人人不敢冲撞。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沟通的一个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传送,下到拜金的焚化,都离不开土地公公的帮助。当有人阳寿已尽,阴兵会拿着勾魂牌和批票押着亡魂到土地庙通关,土地公公要打开本地《户籍册》进行核实,此亡人系属本地人氏,确实寿终正寝,又一一核实并无任何宗教信仰,便在批票上盖上本地土地大印,通行阴间。在土地公公神案的两边有两个通道关口,一个是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路,一个是前往阴曹地府的黄泉路。一个关口光明万丈,一个关口漆黑无比。阴兵压着鬼魂化作阴风踏上了黄泉路。&2、阴间第二站,黄泉路。常听人说黄泉路上不好走,黄泉路上无老少。确实这样。黄泉路上向上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尘埃,向前看,看不到阳关大路,向后看,看不到亲朋四邻。有人会问了,死者的家属给死者烧去了纸牛、纸马、纸车,为什么不用这些工具上路呢?熟不知这个时候亡人的灵魂还不能叫做鬼呢,只有进了酆都城才能叫做一个真正的鬼魂。正规堂口的弟子就更明白了,有的时候给人买寿抢魂,就都是在这个黄泉路上抢魂的,因为还没进入酆都城,一切都还有转机。用现在的话说,黄泉路可算是一个多发事故地段了。现在想想第一次走黄泉路,心里还是那么紧张,那么酸楚,想到故去的亲人在走黄泉路时的心情,为人子孙却不能尽孝送行,眼角泛出泪花。黄泉路上一路崎岖颠簸,各路灵魂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有的满嘴花言巧语讨好阴兵,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人的求生意识是最强的,但是上了这黄泉路又有几人能够还魂呢?任凭灵魂怎么哀求、怎样使出浑身解数逃跑,都挣不开阴兵手里这死亡的铁链,一路归去。任凭灵魂走的多累,鬼差都不会让你休息耽误行程,必须要尽快赶路走出这黄泉路,玩笑话说,黄泉路上是没有客店的,阳间有再多的钱财在黄泉路上也一样白费,目的地都是一个地方,阴曹地府---酆都城。&&3、阴间第三站,望乡台。走出了黄泉路便上了望乡台。老话说,一到望乡台,远望家乡回不来。高高一个石台,发出阵阵阴光,坐卧路转之势,上可回头瞻望,书写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走到了望乡台,几乎就没有还魂的可能了,阳间的肉身这个时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黄金入柜装殓的时候了。这望乡台是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体恤众生不愿死亡、惦念家中亲人的真情实意,发愿而成。让亡故的灵魂,站在望乡台上最后的看一眼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站上了望乡台,能看到阳世的家宅,看到亲朋好友,看到了自己已经死亡的肉身躺在那里。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是不明白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的,劝君多一些宽容心善待家人,朋友。不要等到后悔莫及的那一天,一切都晚了。这望乡台上,不知承载了多少伤心的,悔恨的泪啊!&&4、阴间第四站,恶狗岭。下了望乡台一路前行,忽听见一阵阵的狗吠声,那叫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听的人毛骨悚然。懂行的朋友应该知道,狗和鸡是阳间和阴间沟通的两个很重要的媒介,狗可以看到阴间的灵魂发出叫声,金鸡报晓鬼魂就必须避让阳光以免魂飞魄散。同时细心观察的朋友可以看看,老牙狗是永远不会睡在热炕头上的,金鸡亦永远不会趴着睡觉。万物生灵都是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的。只见一群群的恶狗,目光凶横,满嘴钢牙,皮毛钢丝一般坚硬,向各路灵魂疯咬过去,不撕扯掉腿脚是不肯松口的。各路灵魂使劲浑身解数也难逃这恶狗的铁嘴钢牙,有的被咬断了腿,有的被扯断了脚,有的成了独臂,有的成了断手。熟不知人从灵魂变成鬼魂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也要经过这三灾九难的。为人不容易,成鬼也不是这么轻而易举的。心中正想此事,一群恶狗也向云端上的我等疯咬过来,看到这一幕才明白原来世人黄金入柜装殓时候给尸身手心赚的干粮和打狗棒为的就是过这恶狗岭而备的。不过生年属狗爱狗人过这恶狗岭如履平地,一路向前;生年属狗害狗杀狗吃狗人过这恶狗岭怕要魂飞魄散。阳世三间那杀狗的屠夫到了此地,恐怕也要尝尝这被人宰杀分割的痛苦了。再次,我更要提醒大家,在家中故去亡人的时候万不可忘了这打狗的干粮呀!玩笑话,且不说阴间有没有狂犬疫苗,没有打狗干粮这成鬼也不是件易事呀!恶狗岭满岭皆是残肢破体,污血淋淋。能全身过着恶狗岭的寥寥无几。&&&&&&&&&&&&&5、阴间第五站,金鸡山。金鸡山峰,两道岭,笔直的山峰就要一点一点的爬过去,形象的比如,就要从鸡背爬到鸡冠上,只有翻过这金鸡山才能到达酆都城。这恶狗岭和金鸡山都是所有灵魂必须要过的两道关,只有过了这两道关才有资格担任鬼魂。一入金鸡山,一群一群的公鸡迎面扑来,那铁嘴和秃鹫的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下一下的都要捯瞎灵魂的双眼,煽动的翅膀更是让你无法睁开眼睛,那锐利的爪子更像大黑爷手里的抓魂钩,一爪子就可以让你皮开肉绽,深入五脏六腑,并且不抓出你的心肝不算完事。大家可以想想世间杀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痛苦,现在是一个个灵魂占在了鸡群里,想必这个时候就完全可以理解什么是待杀的感觉了。这才想到世间,入殓时候尸身胸口上的磁碟装着五谷粮也都是为了过金鸡山而备。可见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规矩都是内在说法的。换个角度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愿意自己故去的亲朋好友让鸡叨呢。&&6、阴间第六站,野鬼村。继续向前,突然人山人海,彩旗飘飘,好像举行什么聚会,有扭秧歌的,有舞龙舞狮的,热闹非凡。到了阴间第六站,野鬼村。其实表面上那些热闹的场面皆是幻化而来,都是那些过了恶狗岭、金鸡山肢体不全的灵魂所幻化而成,因肢体不全无法前进,只得在这里滞留聚集,等那些被热闹迷惑的健全灵体到来,趁机下手,找到新的肢体换到自己的身上好继续前往阴曹地府。只见那些被迷惑的健全灵魂,根本无法挣脱这些魔爪,一阵阵痛苦的哀号,血肉模糊,撕心裂肺。此时却看到下界有一些健全灵魂可安然无恙的过关,不知缘由,便问童子,童子答曰,皆是阳世眷属在亡人灵前焚化了买路3斤6两纸钱,健全灵体拿着这买路钱,方可顺利过关。说罢,心中便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缘由了。&&7、阴间的第七站,迷魂殿。继续向前,前方有一凉亭,亭内有有一口深井正冒出滚滚泉水,这是阴间的第七站,迷魂殿,过了这里便就到了阴曹地府酆都城。凡人切记到了阴曹地府,万不可多管闲事、东张西望、与人搭讪、胡乱吃喝,不然仙体受损,难以还阳。下届这凉亭正是迷魂殿,冒出的泉水正是迷魂水,过了前方几个关口的灵魂,到达此地必须要饮这迷魂水,这样才会能嘴吐真言,如实禀报阳间种种罪行,等候十殿阎王的审问。同时喝了迷魂水,就是大罗神仙下届,也难以还魂归阳了。只有安安心心的成为鬼魂,等候发落。看到了过往此地的灵魂,心中的怨气早已减半,一个个井然有序的排队饮水,前往酆都城。一语点醒我这梦中人,若是末法时代的阳间也能有此泉水,岂不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一路阴风行云,终于看到前方一座城门,上有一副对联,上一联:人与鬼&&鬼与人&&人鬼殊途;下一联:阴与阳&&阳与阴&&阴阳永隔;没有横批一块黑匾,酆都城三个金漆大字挂在城中央。&&8、阴间第八站,阴曹地府酆都城。走出了迷魂殿,便真正的进入了阴间第八站,阴曹地府酆都城。酆都城城门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极其庄严,需要瞻望的行政单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让人庄严起敬。真是向上看看不到星辰日月,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埃尘。进入酆都城,里面共有两道城门,在二道门和头道门之间有两盏灯火高高悬空漂浮,却纹丝不动。一盏光亮无比,一盏昏暗黑沉。暗灯走下去进入了玉雕成的二道门。一进入二道门便看见了并排排列10座城门,一次排列着一殿至十殿阎王殿。每个殿堂门口都有阴兵把守。阴兵穿着并不是彻底的古装,只是上身穿着的制服是古代的款式。阴曹地府的阴兵也都是有轮回和替换的。近代不少的亡人也都可以担任阴兵鬼差的。各个殿门门口都有把守的阴兵,有的认真核对灵魂手里的批票,有的检查灵魂魂头的高矮尺寸。各个都是竟然有序的工作,毫不逊色于人间的行政部门,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里的鬼差都是奉公执法,清如水明如镜。到达这里的鬼魂,心中也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亡,安分了不少,井然排队等候各殿阎王的审判。&&9、阴间第九站,十八层地狱。信佛、学佛、拜佛的人都知道佛经讲的十八层地狱,我过阴看到的十八层地狱和佛经描述的完全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各个地狱所上的刑罚都比描述中要严厉,要真实,那种痛苦的感觉,凄惨的场面只有亲眼看到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十八层地狱是单独的一座城门,并不在十殿阎王殿的排列中,自己单设一处。但是十殿阎王殿和十八层地狱内部都是相通的。各路灵魂从一殿开始过堂问审,佛经上说的照世镜、红铁柱、磨人台等等刑罚工具都是真实存在的,掌管这些刑具的阴兵也真都是青面獠牙,没等上到刑具都吓的半死。一般的灵魂在通过第一殿的审核后,阳世三间的时间也应该是亡人的头七了。这个时候一殿阎王都会从新发出批票,交给阴兵,各路灵魂都要带上捆仙锁头七回魂,进行为鬼的第一次头七犯阳,看望亲朋好友。如果有耽误时辰,不肯返回阴间的鬼魂,那么捆仙锁就会开始拘禁灵魂的魂头,施展灭魂大法,让不肯返回阴间的灵魂连做鬼的资格都没有。头七过后,返回阴间继续等待审问。一殿一殿的走,一殿一殿的过,有委屈的一定还你清白,行贿送礼做恶事的一定严惩不怠。各个殿堂都是明镜高悬,为民做主,在这里恶人善人都会得到该有的果报。同时,常说的枉死城、阴灵城等等都是这十八地狱的城中城。只要有犯下这样的罪行的人,谁也逃不过。&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个地狱刑罚,血水池。因为这个血水池地狱所要惩罚的恶报和现在这个末法时代真的是越来越息息相关。懂阴阳五行、奇门遁甲的朋友,或是看过黄历的朋友都能发现,在择日这部分,都会看到沐浴吉日。在古代,沐浴也是有时间规定的,甚至是理发、洗衣服、出宫茅厕都是有说法的。这个血水池地狱说的就是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水资源,尤其是女性朋友不分斋日随便将例假污血冲洗,不分产前产后乱倒涨水从而冲撞到了当地的神灵,都是要受这血水池地狱的惩罚的。都要喝完在阳间挥霍的污水后才可以轮回投胎。这就是为什么在女亡人死后要烧一头喝脏水的老黄牛的原因。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生活中大事小情、分分秒秒都有修行。正所谓事事含佛理,处处有因缘。看到血水池那些喝脏水、血水的亡魂,那种腥臭难忍,难以下咽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不到惩罚的时候永远不知道悔过!&10、阴间第十站,供养阁。大家心中都会疑问,阳世的活人给死人烧纸钱,烧衣物,上供品,亡人到底能不能收到。答案是,只要正确的、如法的进行烧纸钱、烧衣物、上供品那么亡人都是可以得到的。这个中间的供养阁就类似咱们阴间的邮局一样,专门负责传递阳间的供养品给死人。其实老祖宗留下规矩,说人死后要烧七日、要烧百日、要烧周年等等这些规矩都是有道理的,一般七日、百日、周年阴间的鬼魂都是在各个殿堂受审核的时候,好比五七的时候烧花5朵,就是给五殿的阎王爷看的,希望阎王爷看花,观花可以让亡人顺利过关。其实不然,阴间的一切法律法条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阳世一直延续这个习俗,都是蕴含着供养的真心爱心孝心的。我认为孝感动天这句话,不过可叹的是,末法的时代的真孝子又有几个呢?羊羔尚知跪舐母乳,何况我等今生为人?常见牛羊灵前供,谁见亡人到嘴边。人活着时候要多多的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已为时过晚!这供养阁里也是分配的很明确,按照阴宅的地址、供养品德不同进行分类,都会及时准确的送到灵魂手中。这个时候的灵魂已经可以开始接受阳间的供养了。正在供养阁中观看阴兵门分配阳间的供养品,注明此处,在阴间不同的阴兵穿着的制服也是不一样的。忽然看到一些金光出现在一些供养品上,便问蟒家大仙这是何等原因,大仙答道,这些带有金光的供养品都是带有佛家磁场、道家磁场、仙家磁场的,皆是因为孝顺后人在阳间的正规的寺庙、道场、堂口通过高人的指点进行焚化供养的,这些带有磁场的供养品到达阴间都会优先送到亡魂手中的。说到此处,心中便知,原来阴间也有“特快专递”。&&11、阴间第十一站,鬼界堡。路过了供养阁,一看时辰尚早。便问童子,进过十殿阎王的过堂审核后,那些没有罪过不需要下十八层地狱的灵魂,都去到哪里。童子达到,经过十殿阎王的审核,各路灵魂就都可以称作鬼魂了。有罪的下到十八层地狱受罚,没罪的按照生死簿上记载,开始过自己的鬼魂生活,开始守自己的鬼寿,等守完了自己的鬼寿,就开始等待正常的六道轮回。又灵魂转化为鬼魂后,鬼魂和阳世的活人相比就有了所谓的神通,其实这个神通是相对来讲的。对于鬼魂来说,阳世活人的最基本的呼吸功能也是神通。正常守鬼寿的鬼魂,就住在这阴间第十一站,鬼界堡。&鬼界堡里的鬼魂也有自己的法律法规,有自己的年节假日,阳世活人所冲撞的鬼魂就多数是这鬼界堡里的鬼魂,只有极少数的才是冲撞到了孤魂野鬼。鬼界堡里的鬼魂在特定的日子,特定的情况是都可以返回阳间的,但这些鬼魂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道行范围和道行要求,什么时间可以显形,什么时间可以回家,什么时候可以附体,什么时候可以收供养品这些都是严格规定的。只要不遵法守纪,都要被聚魂到十殿阎王爷面前,打入十八层地狱。童子说后,心中也已解开众多谜团。不知道现在阅读文章的你,看懂童子的话了吗!解开你心中的疑团了吗?&继续前行,到了第五殿,看到了白玉殿门,门口朵朵莲花出现,阵阵藏香,种种瑞祥,五殿门口的对联,阴曹地府,十座殿堂五殿为主;十八地狱,百种刑罚以法正道。五殿阎王殿内,冷气纷纷。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日后若有机缘过阴,万不可随便乱吃阴间的东西,不然难以还阳,就是还阳了也会身得重病,三花不聚顶,五气不朝元。&轮回转世分为十等,今日书写出来,希望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头等人,成佛做主;二等人,官封侯门;三等人,朝郎驸马;四等人,文武大臣;五等人,荣华富贵;六等人,大街叫贫;七等人,脱驴变马;八等人,走兽飞禽;九等人,下世猪狗;十等人,鱼鳖虾群。&12、阴间十二站,莲花台。出了五殿阎王殿,便看见前方放出阵阵大光明,那光亮放出大光明但却丝毫不刺眼,强光中看见一座莲台,金色为主,七色为辅,给人是无尽的欢喜,无尽的自在。不问心中知晓,这定是地藏王在地狱讲经说法的宝座莲台。&地藏王菩萨就是严寒地狱的春风,给人阵阵温暖。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各路鬼魂都亲受地藏王菩萨的加持,感受佛法的普照,只要真心向善,放下欲望,即使成了鬼魂,也一样可以往生西方。看见了原本肢体不全,满脸狰狞的鬼魂,受到地藏王菩萨的加持后,真的都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化作朵朵莲花飞出地狱,直升天界。只叹,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继续向前。来到了上文提到的酆都城的二道门处。再一次看见了一盏明灯,一盏暗灯。此时便知,方才一路行程都是暗灯路,地狱路。现要返魂阳间,就要走上这明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坟墓在路底边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