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白分之多少?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一名4岁男童每日的能量需要量为多少?其中应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各多少克?(提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别应占总能量的50%-60%,30%-35%,)
}

谷类、根茎类(甘薯、马铃薯、山药、芋头等)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这些食物除含碳水化合物以外,还含有植物蛋白、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蔬菜和水果除可提供果糖,还是粗纤维和果胶的来源。食糖、麦芽糖等宜少量食用,因为食糖除了可提供热能,不含其他营养成分,吃多了还可影响食欲,相应减少了对其他营养成分的摄人,并可促成龋齿的发生。——————————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之所以能起镇静和安慰神经的作用,是由于它能够提高血清素的水平。一般来说,摄入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见到效果。薯类和谷类、全麦类食品,比如用大米、面粉、小米做的各种主食,以及红薯、土豆等食物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极其丰富,因此成为典型的抗抑郁食物。此外,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还是大脑工作时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以让经期仍要坚持工作的女性减少疲惫感。经期女性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该占总能量的55%—65%。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膳食中由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以占摄入总能量的60%~70%为宜。碳水化合物的来源谷类、薯类、豆类富含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食糖(白糖、红糖、砂糖)几乎100%是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除含少量果糖外还含纤维素和果


布衣 采纳率:100% 回答时间:
}

原标题:保健|做好这四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者吃出健康

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需要在饮食上严格控制,但高尿酸与痛风人群具体怎么吃?在痛风急性期、缓解期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日常科学膳食有什么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四大饮食要点话你知!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 李林艳

要点1:避免高嘌呤饮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要避免高嘌呤饮食,这一点大多数人都知道,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李林艳医生介绍,一般人日常膳食嘌呤摄入量为600~1000mg,但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来说,则要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李医生从痛风发作的不同阶段推荐可选择的食物。

1)急性期,这些低嘌呤食物可选择

李林艳介绍,在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150mg以内,宜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每100食物嘌呤含量<50mg),如

谷类类:大米、小米、米粉、小麦、荞麦、玉米、麦片、白薯、马铃薯、芋头、通心粉、馒头等;

蔬菜类:白菜、卷心菜、芹菜、青菜、空心菜、西红柿、洋葱、葱、姜、蒜头等;

水果类:橙、橘、梨、桃等各种水果;

干果类:花生、核桃、栗子、瓜子等

乳类(牛奶、奶粉、奶酪等)、蛋类(鸡蛋、鸭蛋);

其他(海参、猪血、枸杞、木耳、红枣、蜂蜜、茶、咖啡、巧克力、可可等)。

2)缓解期,可适当选择少量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

缓解期要求正常平衡膳食,可适量选择少量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每100食物嘌呤含量50mg~150mg),如: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兔肉、鹿肉、火腿、牛舌;

禽类:鸡、鸭、鹅、鸽、火鸡;

水产类:鲤鱼、鳗鱼、鳝鱼、鲈鱼、草鱼、大比目鱼、金枪鱼、小虾、龙虾、蟹等;

干豆类及其制品:黄豆、黑豆、绿豆、赤豆、豌豆、豆腐干、豆腐;

谷类(麦麸、米糠、麦胚);蔬菜类(卢笋、菠菜、蘑菇)。

3)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这些食物都别碰!

无论在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应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每100食物嘌呤含量150mg~1000mg),如:

内脏(牛肝、牛肾、猪肝、胰脏、脑等);

水产类(凤尾鱼、沙丁鱼、鲢鱼、小鱼干、牡蛎、蛤蜊等);

肉汤(各种肉、禽制的浓汤和清汤)。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李林艳介绍,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来说,调整膳食结构对于防止疾病非常重要,简而言之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限制限制总能量的摄入以保持适宜体重

对于高尿酸血症、痛风合并肥胖的患者来说,应限制每天摄入的总能量,每天给予每千克理想体重20~25kcal能量以减轻体重。不过,体重减轻切记过快,以免机体产生大量酮体与尿酸互相竞争排出,造成血尿酸升高,促使痛风急性发作。

2)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

在总能量限制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一般占总能量的50%~60%。

脂肪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20%~30%。合并肥胖或代谢综合征者应严格限制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占全天总能量不超过25%,且饱和脂肪酸占全天总能量不超过10%。(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约为0.8:1.2:1)

蛋白质的摄入占总能量的10%~15%,或每天每千克体重0.8~1.0g。牛奶、鸡蛋无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可选择。不过,酸奶中含乳酸较多,乳酸可与尿酸竞争从肾脏排出,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

5)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由于长期忌嘌呤或低嘌呤,限制了肉类、内脏及豆制品的摄入,因此要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补充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促进组织中尿酸盐的溶解。

食盐中的钠有促是尿酸沉淀的作用。痛风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宜采用低盐饮食。

1)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为主的碱性食物

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可升高尿液的pH值,有利于尿酸盐的溶解。碱性食物是指含有较多的钾、钠、钙、镁等元素的食物。

大多数新鲜水果属碱性,且水果内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及维生素 C,因此通常认为水果是痛风的保护因素。然而,有研究发现富含果糖的水果与痛风发病率的增加呈正相关,因此痛风患者也应少选择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含果糖较高的水果;选择摄入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冬瓜不但属于碱性食物,且有利尿作用,对痛风治疗有利;而菠菜、蘑菇、芦笋含嘌呤较多,少食为佳。

痛风病人只要肾功能正常,每天饮水应达到2000ml以上,约8~10杯水,伴肾结石者最好达到3000ml。

3)避免加工制作的含糖饮料和果汁

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混合糖浆,作为营养性甜味剂广泛运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小吃、糖浆、果冻、果汁和其他含糖产品中。果糖不仅可在体内代谢产生尿酸合成旁路途径的底物单磷酸腺苷,促进尿酸合成增加,还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及循环胰岛素水平,减少了尿酸排泄。

酒精不仅增加尿酸合成,而且使血乳酸浓度升高。台湾的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痛风患病率较高的土著人饮酒量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因此,痛风病人应戒酒。啤酒与痛风的相关性最强,烈酒次之,中等量以下的红酒不增加痛风的危险性。

5)一日三餐应有规律,也可少食多餐。烹调方法也应注意,一些调味品如辣椒、胡椒、芥末及生姜等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导痛风急性发作,故烹调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适当的运动可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轻胰岛素抵抗。运动的种类包括散步、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的无氧运动,因可产生大量乳酸与尿酸竞争排泄,同时由于肌肉ATP的分解加速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加。

不过李林艳介绍,虽然饮食控制是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核心,一方面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及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另一方面可促进及保持理想的健康状态,预防及恰当管理痛风患者的并发症。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无论如何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都不能代替系统的降尿酸药物治疗。因此,防治痛风需要系统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