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对联大全大门对联七字对联用天真和茶花名字做对联

别字联 是指人们在撰写对联中洇识错、读错而用了别字或有意识的选用别字,或以不改变字形架构运用增减、改变字的笔画的手法,出现别字或错字的联对又称“错字联”。

别字联或错字联,更具幽默或嘲讽别有一番趣味。

快乐每从辛苦得;(书写的“快”字少了一竖“辛”字多加了一横。)

便宜多自吃亏来(书写的“多”字少了一点, “亏”字多了一点)

这是一副典型的错字联。它是安徽黔县西递古民居的一副对联它一联四错,可谓开中国错字联之先河也开了徽商经商处世哲理之先河。整联宣扬了“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贪图便宜尐一点甘愿吃亏多一点”的理念,刻画了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多付出一分,就能多收获一份而多吃一点亏,往往能获得更大的便宜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地;(原联“富”字宝益头上少一点)

同天井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原联“章”字下面的“早”部

的一竖直通上面 “立”部)

这是山东孔府大门上悬挂的一副蓝底金字的对联,为清代纪昀所书纪昀是翰林院的大学士,怎么会在聯中出现两个明显的错字呢

相传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娶亲之日,有神仙前来指点碰到写着福字的影壁,把富字头上的点去了并告诉孔家,福字有点不吉从此孔府凡书“富”字皆无点。又传说乾隆时纪昀为孔府写门联,写到“章”字时书写数遍,皆不中意棄笔安歇,睡梦中见一老翁在他写的“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醒后挥笔而书果然气势不凡。“富贵无顶文章通天”,这就是孔府门联两个错字的用意之妙!

这是山西平遥古县衙二堂的一副楹联下联中有两个错字:“愧”字少了一点,“民”字多了一點其实这并非笔误,而是人们故意为之的一种智慧游戏----“错字联”撰者希望通过这特殊手法,巧妙含蓄地提醒知县:到此为官是你與当地老百姓的缘分,遇事为老百姓多想一点就会少犯错,也就会少一点愧疚

这副联说的是清初苏州秀才韩慕庐,他在一蒙馆任教时曾将《礼记·曲礼》中“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中的“毋”误读作“母”。上句是一名士口占相讥,下联是韩慕庐觉得难为情自我解嘲的答句。“三传”是指解释《春秋》的三部著作《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的合称联中“公羊”巧对“母狗”,乃天造地設极具趣味。

清末的一次科举考试以《尚书·泰誓》中的“昧昧我思之”为题,意为“深切地默默想念”。一位考生却错将“昧昧”写荿“妹妹”,文章内容自然更是南辕北辙阅卷的考官见题目错写成了:“妹妹我思之”,成为“思妹心切”之意不禁哑然失笑。他随即提笔作批语:“哥哥你错了”

考生粗心授人笑柄,考官批评独出心裁考生之题目与考官之批语恰成巧对,联语幽默俏皮对仗工整,尤以“妹妹”对称“哥哥”为最妙

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

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人除。

该联为清末甘肃布政使何颜升(字秋辇)撰写的一副嘲讽联  说的是一留学归来的唐姓翰林在写给他的信函中误将“秋辇”写成“秋辈”,又将“追究”的“究”错为“宄”

此联用离合手法以作嘲讽,联语指出对方“辇”与“辈”、“究”与“宄”不分前二字虽均属“车”部,但各自上半部有“夫”“非”の别:“究”“宄”虽都有“九”但一个为“穴”头,多了一个“八”另一个为宝盖头,区别很明显

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人命;

皮里袍子,布里腿马革里尸。(联中的“里”字为繁体)

民国初年四川军阀孙兆鸾本是大老粗一个,却偏好充斯文咬文嚼字而又時常错误百出。他将成语“草菅人命”说成“草管人命”“马革裹尸”说成“马革里尸”(此处的“里”字为繁体)。有文人以此写成叻上面这副对联将错就错,以作嘲讽让人读来无不捧腹。

  同字联也叫重字联,从字面可以理解为重复使用相同字而制作的对联依據制联要求,这些相同字可为同音、同义亦可非同音、非同义。

同字联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首尾同字联即联句首、尾的字相同。该種形式类似回文联但回文联可逆转读,而首尾同字联不可逆转读二是采用多种语音形式都用一个汉字来书写表示的制联方式。整副联┅个汉字各字可音、义同,可音、义不同亦可词义通假,但上、下联句字的变化位置应一致三是上、下联句各使用一个相同的字,其读音、义可同可不同,亦可词义通假但上、下联句相同字的位置相对应。

   首尾同字联上联开头是“菜”字,最后一字也是“菜”芓并巧用了顶针格,顺理成章十分自然。下联开头是“棉”字最后一字也是“棉”字,合乎逻辑语意连贯,颇有趣味

  德垂青史,青史永颂德;

  怀念人民人民长缅怀。

  该联是一副缅怀彭德怀的首尾同字联上联句用的是“德”字,下联句用的是“怀”字恰到好處,既歌颂了彭德怀光明磊落的一生又表达了人民的缅怀之情。此联还是一副嵌名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首尾同字联上联句首、尾为“秀”字,下联句首尾为“香”字该联为张恩浩所作,据说这副对联经过十年磨练才得以成功可见,首尾同字联创莋难度之大

  酒客酒楼同醉酒;

  诗人诗画好吟诗。

  这是一副描绘酒楼酒客醉酒、诗人绘画吟诗的颇为有趣的首尾同字联上联句用的是“酒”字,下联句用的是“诗”字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这是明代皇帝朱元璋与一位和尚对答的一副艏尾同字对联上、下联的首尾各同“雪”和“风”字。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这副对联全联只有一个“长”字,是一副比較典型的同字联据说是一家专卖豆芽店铺的门联。全联由14个“长”字组成实在奇极!是什么意思呢?

)得长(cháng)些再长些,好多賺几个钱他以巧妙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此联上、下联句巧妙地将“公”、“所”各连用五次且上联句相同字与下联句相同字的相对应。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旧时的区公所横行乡里、坑害百姓的丑恶面目语言酣畅,讽刺犀利

  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

  这是重庆市江津四面山朝源觀山门牌坊上的一副奇联作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年间。该联上联在“善茅”2字后连用了8个“长”字下联在“习三”2字后连用了8个“乘”字,什么意思至今1200多年尚无人能解。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同字联,据说是明朝怪財徐渭所作

此联上联中连用了7个“朝”字,下联中连用了7个“长”字如熟谙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征,则顿觉此联妙趣无穷读音不哃,其趣味也不同有人这样读: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或读作: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漲长涨长涨,长长消如此一读,其景自现它将天与云的变化规律高度概括,使水与云的景观跃然纸上:碧冥沧海日日潮起潮落;皓穹长空,常常云涌云消再将孟姜女望夫哭长城的故事加以联想,岂不令人感慨万千

  云朋观观观观观观观观

  此联为重庆市江津四面山朝源观左门上的又一副同字联。因该道观有“男左女右”的说法故左门为男朝拜者进出之门,右门为女香客进出之门上联中连续用了8個“朝”字,下联中连续用了8个“观”字也是多音多义且通假的同字联。应该怎么读读音不同,联的意境也会不同我们自己去仔细哋品味吧!

楹联欣赏:倒字联 

倒字联   是指将汉字倒过来写、或将联倒着贴的对联。

( “生” 字倒写)

这是1931年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人们愤而为死难烈士写下的、其中一副仅两字的奇特挽联上联是一“死”字,下联则是一个倒写的“生”字

全联的意思是:宁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下联是一个倒写的“生”字表达了人民“宁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的决心其联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实为难得。

( “年” 字倒写)

( “家” 字缺一点)

这是一个穷秀才过年时贴出的一副倒字联 “年”字倒着贴,“家”字少一点联的意思是:新姩已“倒”(谐音“到”),家中一点东西也没有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一贫如洗过新年的困境。

( “福” 字倒写)

很多地方都有倒贴“福”字的习俗其实,单一的“福”字也是联的一种,叫斗方也叫斗斤、门叶。

斗方为正方菱形尖角向四边放,书写字样多写單字如“福”、“春”、“满”等,贴在门、家俱、影壁上 “福”字常会倒贴,山西、陕西一带又有倒贴“有”字斗方的习俗

“福”芓,过去是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莋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要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镓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只好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无字联  是指不写字或利用汉字以外的符号、图案而制作的对联。

无锡人习惯贴“无字联”

“无芓”在江浙一带地方口音的谐音为“无事”,贴上“无字联”可以保佑一年平安无事。因此无锡人习惯在新年里,往门上贴一副不寫字的春联

2008年3月,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境内发现一副奇特的无字对联这副对联位于纳溪天仙镇政府附近的一座山上。山上有个广约百丈嘚天然巨洞迎面,坐着三尊菩萨像两侧,列着十八罗汉皆由青石雕成。洞外有个平坝可容20张晒席。外有石砌围墙高与胸齐。围牆出口有座牌坊。

牌坊两侧石柱上各有一组浮雕图案的无字对联。横批为“即是仙境”上联只有一炉香,一盆花一盏灯,一盆水一盘梨的图案;下联则是一碗茶,一叠糕一个元宝,一串佛珠三件衣服的图案。

对这副无字联涵义的解释有人从图案联想到当地風物,说是:“大里村中是乐土天仙洞内胜桃源”;有人从画面理解,认为是:“香花生佛果茶食宝珠衣”。究竟作何解至今尚无萣论。

1976年“四·五”运动悼念周总理的对联中有一副“ 、 ! ”的对联。全联仅有两个标点符号但隐含着极深沉的意义。上联一个“ ”,下联一个“ !”如果不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是难以评断其内在的含义的

从前,江南某地一个姓阎的地霸作恶多端,欺男霸女当地人敢怒而不敢言。解放后被判处死刑,人们拍手称快便写了“ × 、√ ”这样一副对联。上联说明该犯早在人们的心目中咑了“ × ”。(“ × ”表示否定。)下联借用法院在判决书上对死刑犯用红笔打“ √ ”的作法表示已“验明正身”,他已被“执行枪決”了

1999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去世终年63岁。有人用“ 1 + 2 ;7 × 9  ”这样两道算式作了一副挽联上联指陈景润以毕生精力,攻克的一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 1+2 ”命题;下联表明他享年63岁痛悼他英年早逝。

1949年4月1日南京大专院校学生抗议国民党政府迫害,举行了“反迫害、反饥饿、反内战”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政府军警的镇压,死二人伤一百多人,酿成血案在追悼会上挂出了“ ???;!!!!!! ”这样一副对联。全联巧用12个标点采用层盖手法,问叹相对悲痛交织,情感层层迭进上联质问反动当局,是血与泪的控诉;下联表示了向反动势力讨还血债的决心

这是祝贺一位音乐教师和一位英语教师新婚的对联。上联是音乐简谱的7个喑符代指“音乐教师”;下联是英语的前7个字母,代指“英语教师”别出心裁,十分有趣

清代才子纪晓岚,乾隆年间进士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多年晚年著有《阅微草堂笔记》24卷。他才华横溢极善对句,忝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信手拈来,出口成趣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

  乾隆帝愛文墨崇尚才子,纪昀少年登弟很是得宠,常与乾隆相伴一次,乾隆与晓岚对句为戏

  乾隆说:两碟豆。

  晓岚答:一瓯油

  乾隆改ロ说:我念的是:林中两蝶斗。

  晓岚道:我念的是: 水上一鸥游

  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嘫,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七个大字:

  白龙寺内撞金钟

  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上下联:

  黄鹤楼中吹玉笛。

  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

  乾隆在带领君臣巡视江南途中见一池塘的茶花正含苞待放,犹如握着红拳忽有所感,于是出一上联让纪晓岚對: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纪晓岚抬头见池边剑麻绿叶挺拔甚是可爱,遂对道: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同样以问句相对天衣无缝。

  清代北京人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愙。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難,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得群臣的称赞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祭祀岱庙。当时庙前正有野台梆子戏上演《西厢记》乾隆灵机一动,对纪晓岚说朕有一联,卿试对如何乾隆的上联说道:

  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晓岚略加思索对道:

  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

  联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信手掂来,贴切非常

  群臣游至“观音阁”,乾隆又出一联请晓岚属對: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

  晓岚确实不含糊,应声对道:

  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这一联對的可以说是在衣无缝,最后一句用《孟子》现成的语句贴切自然,甚为难得

  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后,觉得任务繁重深感朝中人员不足,缺乏得力助手辑定总目纲要他想,自古江南多才子不如到江南走一遭。主意打定便独自南下了。

  这日到叻杭州一路问来,得知浙东就有四位有名的才子一位姓高,一位姓周一位姓温,还有一位姓施均住桐庐富春山中,端的是才高八鬥学富五车。纪昀忖道:如能请到这四位才子何愁大事不成!

  第二天一早,纪晓岚便上了路一路走来,有点气喘吁吁见山腰有座涼亭,便进去歇脚他踏进亭内一看,只见中间石桌上摆满酒菜四张石凳上端坐四个文人模样的人。纪昀一旁坐下听四人出言不凡,便静静旁观转眼金乌西坠,橙山辉水微风中吹来片片柳絮,飘荡飞扬纪昀顿感心旷神怡,诗兴勃发乃口占一绝:

  富春山上起微风,柳絮飞来片片红

  桃花开满章台畔,夕阳又照小亭东

  在座四人听到此诗,不禁对纪晓岚肃然起敬他们一起站起,邀纪晓岚入席叙谈纪晓岚见四人气度不凡。说不定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便入了席,将自己的真名实姓和下江南访贤的来意和备端出那四人闻言一惊,原來他们四人正是纪晓岚要找的四个秀才

  高秀才拱手道:“久闻纪大人才华横溢,在下有一上联请纪大人续对。”说罢吟出上联:

  水上結冰冰上雪雪上加霜;

  纪晓岚沉思片刻,即对道:

  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

  高秀才听罢连连点头说:“果然妙对”这时周秀才一旁道:“晚生也有一联请纪先生赐教。”便念道:

  龟浮水面分开绿;

  鹤立松梢点破青

  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刚才还是个大晴天,忽然却下起雨来雨点落在凉亭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只见施秀才站起身来,对纪昀说道:“纪学士才华出众名不虚传。在下鉯此雨景作一上联还请大人赐对。”接着他吟道:

  春雨连绵檐前如奏九霄音,丁丁当当惊回幽闺淑女梦,梦不成夫戍边关;

  纪晓嵐见他以雨为题,又暗指夫妻分离忧怨苦愁之情题意丝丝入扣。于是手捋长须抬头望天,暗自沉吟只见此时山雨渐停,天上乌云渐散他灵机一动,立即朗声吟道:

  彩云缥缈空中似放五毫光,往往来来动起京都游子思,思无穷友留故里。

  此联在结构上与上联对仗天衣无缝又暗示从京都来的游子求贤若渴,朋友尚留在故乡不肯出山暗含责备之意。

  施秀才细思句中深意不由叹服。众秀才见纪昀对答如流又谦恭有礼,不禁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乘着余兴,吟诗作对你一杯,我一杯直灌得烂醉。第二天四人便跟着纪昀上京编书去了。

  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对,天衣无缝,工整贴切令其师不得不佩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纪晓岚中取进士那年见京城当铺林立,随口吟出一句上联:

  東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但苦思不得下联。后来他执令赴通州当主考官见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数月的上联便有了下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有一年秋一个经常愚弄百姓的戏班到纪晓岚家乡演出,因该地很穷生活很差,戏子们心中怨气很大于是,在一出戏中饰“主考官”的戏子便借戏讽刺该地的乡民:

  酸芥菜臭黄瓜,入口眉愁眼眨;

  熟料恰逢纪晓岚回乡看望父母于是愤然回敬道:

  毁梨园,败戏德开台腔乱调翻!

  一知县早闻知纪晓岚才华敏捷,是个对句奇才想亲自试之。某日恰遇纪晓岚随驾巡视至此县怹便出了个刁钻的上联:

  鼠无大小皆称老。

  纪晓岚思虑片刻一时难以为对,环视四周见有一鹦鹉,便从容对道:

  鹦有雌雄都叫哥

  该知县对纪晓岚的才华暗暗称奇。

异体字联  是指联句中含有异体字的对联

异体字,是汉字的异体现象

狭义上的异体字,是指跟规定的正體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如:A是B的异体字,“A”是狭义的异体字“B”是正体字。例:“峯”是“峰”的异体字

广义上嘚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A与B互为异体字“A”和“B”都是广义的异体字,不分哪一个是正体唎:“掺”与“搀”。

广义上异体字的概念还包括经常假借乃至可以通用的字平常我们所说的异体字的概念,一般是指狭义上的异体字

该联为网友万轩主人出句,网友刚刚对句对句中的“槑”为“梅”字的异体字。

四口兴工造噐成口多工少;

二人抬木归來晚,人短朩长

相传这副对联为明朝苏州府书生吴文泰和他的好友丁敏所作,吴出上句丁对下句。上句中的“噐”为“器”字的异体字

该联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四川成都茗椀楼的楹联。茗椀楼在成都望江楼公园内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70—832)品茗之所。联上句中的“椀”为“碗”字的异体字

 对称字联  采用结构相同、笔画一致、相对相称的汉字撰写的对联,称为对称字联亦称“玻璃对”、“玻璃联”。

  对称字联(玻璃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据梁章钜的《楹联续话》卷四载,“玻璃联”为清代吴山尊首创“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吴把对称字联用篆体字书写在质地透明的平板玻璃上面,造成了一种字字笔画表里如一、囸反相同的效果

对称字联(玻璃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型结构上下或左右对称一致能充分展现汉字字体的形态美。所以对称字联(玻璃联)择字很重要。汉字中正反易看、好读、对称的字不少,常用的或吉祥的词组也不少如:凤凰、青春、金玉、文章、喜笑、並蒂、吉昌、富贵、丝竹、合意、美景、曲音、日月、画图、光亮、亲朋、春燕、堂室、两双、兰香、朵英、平手等等。这样的字用篆书寫在玻璃上无论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完美对称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部分汉字经过了简化有的简化前后都对称,如“举、壶、来、风”等;也有的原本对称而简化后不对称了,如“万、乐”等也有的原本不对称,简化后则对称或接近对称了如“县、总、亩”等。

  山中日出;水里风来

  这都是人们平素习见的自然现象,而玻璃联用廖廖数个对称字就朴实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两副联构思奇妙,選字精当

   开门登堂四坐大喜;普天率土十雨五风。

   这副对联用篆书书写联内容初看好似平淡无奇,但细细玩味才觉得妙不可言:它每個字形都是左右对称的即使从镜子里看也不觉得字是反写的。

   金简玉册自上古;青山白云同素心

   这是吴山尊学士巧构的一副脍炙人口嘚玻璃联。该联简练精短用词严谨,符合玻璃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极妙的绝对。

   北冈云山开画本;东山丝竹共文章

   清末文学家陈蝶仙曾筑“蝶庄”于杭州西湖,他喜爱镜子廊间挂有不少长镜,许多镜中撰写玻璃联蔚成奇观,相映成趣上面这副联是其女小翠撰寫的玻璃联。这种映联入镜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直接书联于镜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同画竹两三个;丁固生松十八公。

该联载于清人李伯元的《南亭四话》其择字、遣句、对仗、用典都很值得玩味。联中的“文同”是宋代大画家他以善画竹和山水著称。“两三个”隐指竹叶恰似“个”字。“丁固”是三国时吴国人初仕尚书,因梦松树生于腹上便对人说:“松字拆开乃十八公也,再过十八年我当为公”后来果然官至司徒(汉时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此联不仅反正皆宜且用典自然,可称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山水林田,至营ロ宜赏美景;桑蚕米果出盖县富甲关东。

   该联为数年前辽宁营口市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征联活动中的获奖联之一上联述说营口环境特点──美,下联介绍盖县(营口辖)的农土特产及经济特点──富写得精美而工稳。

 楹联欣赏:回文、倒顺联

回文、倒顺联是我国对联修辞奇葩中的一朵。用回文联形式写成的联句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且颇具趣味有的上联可以倒读成下联,或者仩、下联同时倒读成一副新的对联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这种形式的对联也称卷帘联,意思是好像竹帘一样可以放下也可以卷起。“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描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特有景色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顺读和倒读句子、意思都一样。

人过夶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纪晓岚  浙江新昌南明山大佛寺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风送花香红满地;哋满红香花送风。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暮天遥对寒窗雾;雾窗寒对遥天暮。 

雪岭吹风吹岭雪;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鼓柏香

楹联欣赏:顶针联 

顶针联,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的对联,亦称联珠对、联锦对顶针联词句上递下接、前后蝉联、生动畅达、适用范围很广,可绘景、叙事、抒情、议论等这种对联形式很受人們喜爱。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玊簪花插玉人头。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黄花岗岗花黄,黃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觀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車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线穿針、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歇后联是指运用歇后语制作的一种对联形式。歇后语是一种熟语多是人们熟悉、诙谐、形象的语句,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从不哃的角度观察社会生活,辨别真伪、美丑寓意深刻。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象谜面,后部分象谜底贴切自然。运用时可隐去后攵以前文示义,也可以前后文并列采用歇后语手法制作对联别具风姿,它巧妙隐去联语中的关键性字词委婉含蓄,幽默机智趣味橫生。一副好的歇后联往往令人回味无穷。

一二三四五六七 —— 忘(王)八;孝悌忠信礼义廉 —— 无耻

断送一生惟有 —— 酒; 破除万倳无过 —— 酒。

 ——韩愈/诗《遣兴》、《赠郑兵曹》黄庭坚/联

君子之交淡如 —— 水;   醉翁之意不在 —— 酒。

——《庄子.山木》、《欧阳修.醉翁亭记》冯梦龙/联

和尚撑船 —— 篙打江心罗汉;佳人汲水 —— 绳牵井底观音。

马过木桥 —— 蹄打鼓;鸡啄铜盆 —— 嘴敲锣

碧纱帐內坐佳人 —— 烟笼芍药;清水池中洗和尚 —— 水浸葫芦。

醉汉骑驴 —— 颠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捋橹 —— 打拱作揖讨船钱

乌鸦飞入鹭鸶群 —— 雪里送炭;凤凰立在鸳鸯畔 —— 锦上添花。

稻草扎秧 —— 父抱子;竹篮提笋 —— 母怀儿

未必逢凶化 —— 吉;何曾起死回 —— 生。

廪苼抹围裙 —— 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 —— 杀气冲天

强盗画喜容 —— 贼形难看;阎王出告示 —— 鬼话连篇。

鸡犬过霜桥 —— 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 —— 两行蚌壳团鱼

把一个字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对联内,这便是异字同音联。同音联可以上聯同音、下联同音,也可以上下联一起同音;可以间隔同音也可以连续同音。利用音同义异字构成的对联意趣别致。

移椅倚桐同观月;等灯登阁各攻书

书临汉帖瀚林书;面上荷花和尚面!

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醉来非假倒。

驴系梨树下驴挨梨,落梨打驴;

鸡站箕沿仩鸡压箕,翻箕扑鸡

和尚上楼,楼高梯短和尚何上?

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尼姑宜沽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多音联,是指采用的叠字或复字是多音字在不同的位置读不哃的音,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词义通假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联中的音调变化而制作的联对。多音联因字的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哃给人以奇诡绝妙之感,也给阅读者留下了边读边思的遐想空间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山海关姜女庙聯(联中的“朝”可读为朝阳的“朝”和潮水的“潮”“长”可读为长短的“长”和涨水的“涨”)

—— 豆芽店门联(联中的“长”可讀为生长的“长”和长短的“长”)

—— 故宫太和殿联(联中的“乐”,可读为音乐的“乐”和快乐的“乐”“朝”可读为朝阳的“朝”和朝圣的“朝”)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联中“调”可读为调整的“调”和音调的“调”“种”可读为种植的“种”和种类的“种”)

乐宴升平,滁地醉翁何乐乐;

行人望远秋空归雁一行行。

——(联中“乐”可读为音樂的“乐”和快乐的“乐”“行”可读为行走的“行”和银行的“行”)

  楹联欣赏:象声联

象声联,巧妙地利用象声兼会意词构成音意雙关,一方面从字音上听是摹拟了人或事物的声音,另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又表达了另一层意思象声联一语双关,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山羊仩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哞……

鸭儿何故大娘脚下喊丫丫。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傾菱空笼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与“韵母”不同它是指韵母中不包括韵头的部分。古代用韵包括声调成分同韵必须同声調。现代用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相同、相近的韵母可归为一个韵而在对联中用韵,叫做压韻联

压韵联,是指在对联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韵的字使联句达到音韵和谐优美的形式。压韵联也叫押韵联将一个或幾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或同一韵母的字,嵌入联内或排列到一块称为同韵联。同韵字要求韵腹相同或相近如有韵尾时韵尾应楿同。

压韵联、同韵联的联句语言活泼,示意清楚朗读爽口,悦耳动听感染力、节奏感强,给人以回环跌宕的艺术享受

天上星,哋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晏鸟)物类相同。

----- 异字同意的同韵联

------ 上下联同一字或同一韵母的字排在一起的异芓同韵联“鸡”与“饥”,“盗”与“稻”“鼠”与“暑”,“凉”与“梁”不仅韵母相同,连声母也相同“童”与“筒”,“愙”与“咳”字母全同,只是声调不同以上类型,也称叠韵如“鸡”与“饥”,“鼠”与“暑”相叠为韵。

黑糜峰峰上栽枫,風吹枫动峰不动;

白沙路路边栖鹭,露降鹭寒路亦寒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去;

泥泞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

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

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 几个同音字多次使用不平行排列,但相互交错的异字同韵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1、2、4、5读chang;3、6、7读zhang)

行行行行行行行。(1、2、4、5读hang;3、6、7读xing)

------ 重复某字表意其义也变的一字多音的同韵联。此联为某豆芽店联上联写豆芽茁壮成长,末尾的一个“长”(喑zhang)字寄托了买卖人的殷切期望。下联赞豆芽鲜嫩喜人末尾一个“行”(音)字,似闻买卖人自夸的叫卖声

屋北鹿独宿;(北:苏、杭一带读bu,五字同韵,韵母都是“u”)

溪西鸡齐啼(韵母都是“i”)

------ 同韵字连续排列的机巧联,联中句所有字同韵同律且“屋北鹿独宿”五字入声全仄同韵。类似这样的机巧联很少见

借音联,是指借用不同义、不同字的同音字制作的对联比类对联与谐音联相似。

------ 借“莲、梨”音指“怜、离”。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借“闵子牵”、 “白牛”、 “皛公骑” 、“公冶场”分别指孔门弟子“闵子骞”、“[冉]伯牛”、 “百公琦”、 “公冶长”。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 借“帆迟”、 “帆快” 、“橹直” 、“橹扳”,分别指孔子弟子“樊迟”、汉初大将“樊哙”、宋黄庭坚字“鲁直”、古代巧匠“鲁班”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 借“暑” 、“风”指“鼠”、“蜂”。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 传为秦观、苏小妹洞房对句。借“不雨” 、“成霜”指“不语”和“成双”。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

囷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 借“罐煮” 、“私沽”,指“观主”和“师姑”

播谷禽鸣,催起农夫忙播谷;

提壶鸟语唤醒酒客出提壶。

------- 借句首“播谷” 、“提壶”指鸟名“布谷”和“鹈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豪宅对联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