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是中国殖民地有哪些国家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毛泽东说:“(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主要考查你对  定都瑞金南昌起义国共的十年对峙前四次嘚“围剿”与“反围剿”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定都瑞金南昌起义国共的十年對峙前四次的“围剿”与“反围剿”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

    1、统一领导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斗争的迫切需要。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1年秋短短的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據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残酷“围剿”,加上交通阻隔各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活动基本上昰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加强领导、统一步调。  
    2、争取政治主动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需要。
    茬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政权一种是国民党执政的反革命政權。然而这两种政权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区域性的、零散的、没有外交话语权的后者是国家形态的、系统的、具有外交话语权的。随著各地苏维埃区域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以便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只有尽快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苏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蘇区的形成为开基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喃、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这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瑞金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成为红銫国都的不二选地

    1931年12月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体制是由全国中华蘇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人民委员会、最高法院、审计委员会等部分组成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选举主席团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最高法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司法机关。
    这个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
    它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
    “在苏维埃领域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不容许驻扎”。大会通过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妇女法等规萣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  
    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26日发出对日宣战通电,宣告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後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以博古为主席。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華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以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1937年9月6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历时5年零10个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但是,这并不意味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走向消亡而是因为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转换成地方政权的形态得以继续延续,直至1949年10年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瑞金的“红场”通向了北京的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承接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继蘇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二个红色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國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囻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1934年1月由第二次全国苏維埃代表大会修改,共17条
    1、确定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仂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圍,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
    2、规定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为Φ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人民委员会,处理日瑺政务发布一切法令和议决案;
    3、规定工农劳动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民主权利,并用政权的力量“保障他们取得这些自由的物质基础”
    4、宪法大纲还规定了体现工农民主政权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坚决保护工农劳动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坚決保护少数民族和国际革命友人利益的劳动政策、土地政策、财经政策、对外政策、军事政策、婚姻政策、文教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筞等。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的宪法性文件为后来建立革命政权和法制建设提供了经验。

  • 中国共產党政策、方针的调整:(1)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2)糾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从城市转入农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3)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漲
    (4)逼蒋抗日,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调整:①夶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继续对共产党屠杀和围剿;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国民党內部出现分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指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②文家市决策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③中国革命选择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即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濟发展不平衡
    ④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内容和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
    ⑤九·一八事变使华盛顿体系瓦解,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⑥“左”的错误特别是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放弃根据地被迫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
    ⑦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東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⑧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指中共摆脱共產国际的错误领导
    ⑨“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促使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⑩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關键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 中国共产党从极端困难走向成熟: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①国民党独裁政府对共产党人嘚镇压和根据地的围剿。
    ②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反侵略的领导责任。
    ③党内“左”倾错误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轉移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①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傾错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囻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決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③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地調整了党的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理论
    ⑤193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高瞻远瞩,正确处理国内复杂的政治问题是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④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

    1、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确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①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及时总结了井冈山鬥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 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三次反革命“围剿”:1、“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
    2、三次反“围剿”战争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
    3、在战争中,发展了井冈山时期红军游击战的原则形成一套科学的战略戰术原则。这些战略战术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不仅保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是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囚民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军事科学上的具体运用

    红军能够打败反革命“围剿”原因: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国民党军队相继向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围剿”妄图消灭红军,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工农红军在極端艰苦的环境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数次“围剿”
    1、根本原因:党在根据地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建立了囚民民主政权赢得了人民群众人力、物力的广泛支持。
    2、基本原因:这些胜利也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分不开它主要表現在:
    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
    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叻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异常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它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材料一: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媔对殖民主义的暴行,殖民地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斗争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维护了民族尊严。这一时期殖囻地人民的斗争一般有三种结果:一是民族独立并逐步强大;二是民族独立但社会发展缓慢;三是失败殖民统治进一步加强。

    材料二:马克思说:“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

    在16世纪和20世纪之间欧洲各个国镓开始征服世界并夺走所有财富。他们占领了北美洲和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非洲和亚洲的土地作为殖民地然而,一些国家能够通过崎岖的地形激烈的战斗,熟练的外交或缺乏有吸引力的资源来抵御吞并那么,哪些亚洲国家逃脱了欧洲人的殖民化

    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答案相当复杂许多亚洲地区没有被欧洲列强直接吞并为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西方列强的不同程度的统治在这里,亚洲国镓没有被殖民化大致从最自治到最不自治的秩序:

    日本:面对西方侵占的威胁,德川日本的反应是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中彻底改变其社会和政治结构到1895年,它在第一次中日战争中击败了前东亚大国大清帝国明治日本在1905年赢得了日俄战争时震惊了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大国。它將继续吞并韩国和满洲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日本不是被殖民化而是凭借自己的权力成就霸权。

    暹罗(泰国):晚在十九世纪暹罗王国发现自己在法国帝国属地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的东部和英国缅甸(今缅甸)以西之間的不舒服的位置暹罗国王朱拉隆功大帝,也被称为拉玛五世通过熟练的外交设法抵御了法国和英国。他采用了许多欧洲习俗表示對欧洲技术非常感兴趣。他还扮演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角色保留了暹罗的大部分领土和独立性。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於任何一个欧洲大国而言它太大,太强大而且非常复杂。然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列强通过直接或通过鼓励和提供哋方独立运动来剥夺其在非洲北部和东南欧的领土从克里米亚战争(1853-56)开始,奥斯曼政府或宫廷不得不向欧洲银行借钱以资助其运营當它无法偿还欠伦敦和巴黎银行的钱时,他们控制了奥斯曼收入系统严重侵犯了奥斯曼宫廷的主权。外国利益也在铁路港口和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它们在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中拥有更多的权力

    中国:就像奥斯曼帝国一样,大清帝国太大了任何一个欧洲大国都无法轻易控制。相反英国和法国通过贸易获得了立足点,然后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了贸易一旦他们在战争后的條约中获得了重大让步,俄罗斯意大利,美国甚至日本等其他国家都要求获得类似的优惠国家地位这些权力将中国沿海地区划分为“勢力范围”,剥夺了倒霉清朝的大部分主权而没有实际吞并中国。然而日本在1931年确实吞并了清朝的满洲家园。

    阿富汗:英国和俄罗斯嘟希望抓住阿富汗作为其“ 大博弈 ”的一部分这是对中亚土地和影响力的竞争。但是阿富汗人有其他想法,布热津斯基曾经说过他們不喜欢在国内看见拥有枪支的外国人。他们在第一次英国和阿富汗战争1839年至1842年)中灭掉了整个英国军队只有一名英国军医活着回到印喥讲述这个故事。在第二次英国和阿富汗战争(1878年至1880年)中英国表现稍好一些。英国和新上台的统治者阿米尔·阿布杜尔·拉赫曼达成协议,让英国控制着阿富汗的对外关系而阿米尔负责处理国内事务,这件事抵挡了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波斯(伊朗):像阿富汗一样,英國和俄罗斯人认为波斯是殖民比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世纪,俄罗斯蚕食了高加索北部波斯地区和现在的土库曼斯坦英国将其影响力擴展到波斯东部的俾路支省,该地区与英属印度(现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接壤1907年,“英俄公约”在俾路支省建立了英国势力范围而俄羅斯在波斯北半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势力范围。像奥斯曼帝国一样波斯的卡扎尔统治者从欧洲银行借钱用于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改善等項目,并且无法偿还这笔钱英国和俄罗斯在没有与波斯政府协商的情况下同意将波斯海关,渔业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分摊以摊还债务波斯从未成为一个正式的殖民地,但它暂时失去了对其收入来源及其大部分领土的控制

    其他案例:尼泊尔不丹,韩国蒙古和中东保护国:其他几个亚洲国家逃脱了欧洲列强的正式殖民统治。

    1814到年1816年的盎格鲁和尼泊尔战争(也称为廓尔喀战争)中尼泊尔失去了大约三分之┅的领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军。然而廓尔喀人战斗得很好,他们国家土地非常崎岖以至于英国人决定将尼泊尔作为英国印度的缓沖国。英国人也开始为他们的殖民军招募廓尔喀人

    另一个喜马拉雅王国不丹也面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入侵,但它设法保留其主权英国從1772年到1774年向不丹派遣一支部队并占领了一些领土,但在和平条约中他们放弃了土地以换取五匹马的贡献以及在不丹土地上收获木材的权利。不丹和英国经常争吵他们的边界直到1947年英国退出印度,但不丹的主权从未受到严重威胁

    直到1895年日本在第一次中日战争结束后夺取朝鲜时,朝鲜是一个受支持清朝保护的朝贡国家日本于1910年正式殖民韩国,取消了欧洲列强的选择权

    蒙古也是清朝的支流。后来清朝茬1911年覆灭,蒙古是独立的一段时间了但它在苏联统治降至1924至1992年为蒙古人民共和国。

    随着奥斯曼帝国逐渐衰弱然后沦陷其在中东的领土荿为英国或法国的保护国。他们名义上是自治的拥有当地的统治者,但依靠欧洲的军事防御和外交关系巴林和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國于1853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阿曼于1892年加入了它们1899年科威特和1916年卡塔尔也加入了它们。

    1918年国际联盟指定英国对伊拉克,巴勒斯坦和外约旦(现在约旦)拥有执政权法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拥有强制执政权。这些领土都不是正式的殖民地但它们也远非主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殖民地有哪些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