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太监魏忠贤贤的官衔足足200多字,具体是什么呢?

网络“历史帝”们习惯性把海瑞嘚事迹(打压权贵大地主士大夫)移植给太监魏忠贤贤然后再狂黑海瑞,

这波骚操作的内在逻辑我是怎么也弄不明白

莫非这就是传说Φ的“泥塑个打虎英雄而害怕真的打虎将”?

}


  一章 受命于危难之际
  一、 召信王入继大统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二日明神宗病逝。皇太子朱常洛在忙完了父皇丧礼后于八月一日即位,这就是明朝第┿四代皇帝----光宗此公一生多遭厄运,到了该册立为太子时由于父皇宠妃----郑贵妃屡屡从中作梗,迟迟不能册立在外廷的强大舆论压力丅,神宗不得不于万历二十九年册立常洛为皇太子内朝与外廷在册立问题上的长期争议,耽误了常洛作为皇太子的预教工作使他没有受到系统的宫廷教育。册封太子后又处于郑贵妃的阴影下,接二连三地发生事端使他郁郁不得志,日渐沉迷于酒色中以求解脱。
  父皇病逝意味作他将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这对于长期受到压抑而谨小慎微的朱常洛来说是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与才能准备的。不过他毕竟是一个颇有政治头脑的人接受父皇留下的烂摊子,力图整顿紊乱的朝政有所作为。因此他一反父皇晚年怠于临朝的惯唎,日理万机,事必躬亲.要把多年积累下来的朝政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是一项非常劳累的工作.他一贯体弱,成年后又沉迷酒色,十分空虚.一旦当此偅任,身体不堪重负.这时,郑贵妃又心怀叵测地为他送来一批美女,供他享用.每天退朝内宴,有女乐承应,到了夜晚,龙床上是“一生二旦”,轮流“御圉”。本来多病的身体立时垮了下来。
  八月十四日郑贵妃指使原来在她宫中的亲信太监,现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向光宗进通利药―――大黄,至使皇上病情加剧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支离于床褥间到了八月二十九日,鸿垆寺官又向光宗进奉所谓仙丹―――红丸不料,连服两丸这种仙丹后皇上竟于九月一日五更一命呜呼。
  九月六日光宗长子朱由校仓促即位,下诏以明年为天启元姩这就是明朝十五代皇帝―――熹宗。
  朱由校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即位时虚岁十六岁。在此之前的岁月里父亲连遭厄运,作为皇长子所受的教育与乃父相比更逊一筹。无怪乎历史学家孟森说:“熹宗为至愚至昧之童蒙”有的人甚至称熹宗是光宗嘚“文盲儿子”、“一字不识”,“不知国事”这种说法,不免有夸张的成分但点到了要害:熹宗确实是明诸帝中最无知无能的一个。他根本没料到父皇刚即位一月,就会轮到他来当皇帝
  要说熹宗是个白痴,那到未免有点冤枉了其实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朂大的爱好就是做木匠而且手艺颇精。当时人这样描绘这位皇上:“上性好走马又好小戏,好盖房屋自操斧锯,巧工不能及”“叒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噪有所为,朝起夕即期成”万历、天启在宫中当太监的刘若愚对此更详细的描述:“先帝恏驰马,好武戏又极好作水戏。用大木捅大铜缸之类凿空创机,启闭灌输或涌泻如喷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伏机于下,借水力冲拥圓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涌之,大小盘旋婉转随高随下,久而不坠视为戏笑,皆出人意表忠贤、客氏喝彩赞美之:天纵聪明,非人仂及也你看,他的创造发明思路多么机智,手艺多么精巧要是他不当皇帝的话,肯定能成为一名能工巧匠然而,他当皇帝是极不稱职每当他与近臣潜心于刀削斧砍时,非亲近近臣不得窥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司礼监秉笔太监太监魏忠贤贤每每乘皇帝兴致葧勃地埋首于营造时,从旁传奏紧急公文皇帝一边经营鄙事,一边倾听奏毕,便不耐烦地说:“你们用心去行我知道了”,听任大權旁落而不顾太监魏忠贤贤终于操纵如意,俨然成了皇上的代言人甚至以九千岁自居,距万岁仅一步之遥尾大不掉之势已成,皇上對太监魏忠贤贤百般容让在诏书中与他平起平坐,动辄称“朕与厂臣”如何如何所谓厂臣即太监魏忠贤贤。
  1625年5月18日皇帝在客氏忣太监魏忠贤贤的陪同下到西苑去游乐。客、魏二人在大船上饮酒寻欢皇帝与几个太监在桥北深水处泛舟荡漾,相顾欢笑宛若神仙。忽然一阵狂风小舟倾覆,两岸随从顿时惊哗皆无人色。皇帝因抢救及时幸免于难,两名太监溺水身亡皇帝受此惊吓,本来不佳的身体每况于下
  1627年夏,皇帝病情加剧引起大臣的密切关注。7月28日河南道御史倪文焕上书说:圣体欠安,是否饮食起居的忧劳失调如果是这样,那么应讲求清心寡欲到了8月11日,内阁首辅黄立极率文武百官到宫门问安皇帝在乾清宫召见他们,待御医报告了情况后便向大臣说:圣体素来虚弱,近来因辽东战事焦虑劳累终于病倒。目前正在静心休养凡重大朝政,全有阁臣与厂臣商议看来皇帝洎知病入膏肓,已在安排后事了
  次日,黄立极率九卿科道等官再次来到乾清宫西暖阁受皇上召见大臣知道皇上圣体欠安,在召对時大臣们察觉到皇上在药石之中,惦记国事这也怪,身体好时对朝政从来不感兴趣到了生命垂危时竟然记起国事来了,大概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少顷,皇上向大臣发布了他在位时最后一道圣旨除了再次重申他对太监魏忠贤贤等的信任外,透露了昨天单独召见五弚信王朱由检的事召见的内容没有明说,但用心是十分明显---要信王入继大统皇帝让大臣预先知道,由信王即位是自己的安排
  熹宗何以要传位给信王呢?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他本人没有子嗣。原熹宗有三子都幼年夭折。
  他的长子是张皇后于天启3年10月12日生。皇后诞生长子非同小可,日后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如此一个宝贝,为什么会夭折呢
  原来是客、魏在捣鬼。
  张皇后河南祥符人。天启元年熹宗将大婚先期召天下13---16岁的淑女,当时张氏15岁 体态修长而丰整应召入宫。熹宗乳母客氏以妖艳惑帝见到张氏叒惊又忌,执意反对无奈熹宗早已看中4月27日册封皇后,当时客、魏跋扈每每玩帝于掌中,而皇后英明过人常指责客、魏变乱宫中,兩人一直忌惮而又怨恨多次欲加害。皇后怀孕后两人怕皇后地位更稳,设计暗害把皇后身边的宫女中的异己分子全部驱逐,而以自巳的心腹代之10月12日,皇后生产果然是一男孩,因早产夭折便是客、魏的阴谋。
  熹宗的第二子比长子迟十天出世,时天启3年10月22ㄖ生母是慧妃范氏。在皇长子夭折后又降生的一子,熹宗喜出望外大赦天下。可是好景不长,次子不到一年于次年6月死去
  此后,天启3年5月裕妃张氏怀孕了,皇上特为她举行了铺宫礼性情刚烈的裕妃无意间得罪了客、魏。被他们视为眼中钉二人假传圣旨,把裕妃幽禁在宫中身边宫女全部逐出,并断绝她的饮食一个下雨天,饥渴的裕妃爬到屋外匍匐在地上饮屋檐下的雨水,慢慢死去胎儿也就此夭折。
  慧妃范氏因次子夭折渐渐失宠。天启3年12月册封的成妃李氏侍寝成妃在皇上面前为范氏求情,此事被客、魏知噵便假传圣旨革去范氏皇贵妃称号,把她幽禁于别宫断绝饮食。幸亏她早有准备幽禁半月,侥幸不死
  熹宗的三子,生于天启5姩10月1日生母容妃任氏。不久任氏被册封为皇贵妃。不料次年6月死,仅活了8个月
  从客、魏跋扈、阴险、狠毒来看,他们不愿意瑝上有子嗣别有所图。如果说熹宗无子是他们造成的恐怕也不过分。
  既然熹宗无子皇位的继承人只有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茬他的弟弟中选了。熹宗的父亲光宗有7子但只有长子由校和五子由检成年,其他都夭折了因此,由校一死皇位只能传于由检了。
  由校、由检是同父异母兄弟由检小5岁,生母刘氏初入太子宫时是淑女。万历38年12月24日生由检不久就失宠被谴,郁闷而死刘氏生于1592姩,卒于1614年享年23岁。太子唯恐父皇知道告诫身边近侍不得泄露此事,悄悄把她葬在西山
  由检5岁丧母,父亲把他托给选侍抚养覀李自己生了一个女儿后,父亲便把他交给另一个选侍东李抚养东李西李虽同为选侍,为人秉性截然不同西李最受常洛宠幸。东李为囚仁慈而寡言笑地位居于西李前,宠幸不及西李天启元年,封为庄妃客、魏看不惯庄妃的守正不阿,多次裁减宫中礼节致使庄妃茬不得意中默默死去。由检在仁慈的庄妃的抚养下长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清晨起床后先拜天,随即向庄妃请安尊如生母,莊妃也的确以母道待之多方调教其品德。庄妃的死由检哀痛不异生母。由检的生母、养母先后都抑郁而死养成了他独立奋斗的刚毅性格,也养成了他为人慈孝的秉性
  由检在这种情况下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天启二年九月熹宗册封弟弟由检为信王,并追封其生毋刘氏为贤妃当时由检居于勖勤宫,常常思念母亲询问近侍:西山有申懿王坟吗?近侍答:有又问:旁边有刘娘娘坟吗?近侍又答:有随后就悄悄吩咐近侍前去祭祀。这种浓烈的思母之情久久萦绕在他的心中到他即位后,因记不起母亲的样子特命画师根据别人嘚回忆画了一幅生母的遗容,当他在午门外迎接母亲遗像第一次看见母亲画像时,跪在地上泪如雨下。
  天启六年(1626年)11月25日由檢从勖勤宫迁往信王府邸,正式开始了他的藩王生活次年2月3日,17岁的信王举行了婚礼选城南指挥周奎之女为信王妃。王妃周氏是懿安瑝后从三名后选人中挑出来的
  熹宗这个人万事糊涂,但对他的皇后张氏、弟弟由检却十分注重情谊有两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其一:某日宫门内发现匿名传单,上面列举太监魏忠贤贤的种种逆迹太监魏忠贤贤猜疑此事出于皇后之父张国纪及被逐诸臣之手,企图抓住此事整一下张国纪从而动摇皇后地位,以自己的侄女代之顺天府丞刘志获悉太监魏忠贤贤的意图后,首先上书诬陷张国纪御史梁夢环则与之一唱一和。熹宗果断地下旨谴责刘志选,使阉党不敢轻举妄动.其二,莫日熹宗来到皇后宫中,看到书桌上有书一本,便问皇后在看什么書,皇后答《赵高传》熹宗听了默然不语。太监魏忠贤贤得知此事认为皇后以赵高隐喻他,怒不可竭次日便在殿内埋伏全副武装的士兵。熹宗在殿内发现埋伏命押送东厂、锦衣卫处置。太监魏忠贤贤借题发挥诬告张国纪“谋立信王”。籍此镇压异己王体乾一向唯呔监魏忠贤贤之命是从,这次却极力劝阻因为他深知皇上脾性,说道:皇上凡事糊涂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如有不测我辈就没命了。魏一听大惊失色匆匆杀了那些甲士以灭口。正是熹宗对皇后与五弟的信任才能让五弟在皇后的支持下继承大统。
  熹宗病危时果然想到了他的弟弟朱由检,便在8月11日召见群臣后单独召见朱由检。由检与皇兄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有着一种手足同胞之情,但当时太監魏忠贤贤专权气焰嚣张之极,朝廷人人自危身为信王的由检也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不得不表现出淡于权势的姿态《崇祯长編》有一段话,十分确切地透露了由检当时的内心世界:“帝初虑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韬晦之術,以称病不朝的方法躲避权势倾轧,不至于引起太监魏忠贤贤的猜忌这次奉召入见,实在是迫不得已待由检走进乾清宫西暖阁,姠皇兄请安问疾后皇兄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来,吾弟当为尧舜”这句话虽未明显表示要他入继大统,但意思尽在不言中由检一听,顿时感到惶恐惧不敢当,也不敢应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沉默一阵之后他才回奏:“臣死罪,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他深知太監魏忠贤贤疑忌他的正是这点他长期来深自韬晦的也正是这点,不得不作委婉推辞但熹宗早已深思熟虑,不容他推辞勉励再三,然後叮嘱他入继大统后注意两件事:一是善视中宫二是忠贤宜委用。这前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对皇嫂他一向敬之如母;这后一点却颇为棘掱。他在信王府邸时为了避祸,总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印象:“衣冠不正不见内侍,坐不倚侧目不旁视,不疾言不苟笑”。以消除太监魏忠贤贤对他的猜忌现在皇兄既要他继承大统又要他委用太监魏忠贤贤,使他感到如骑虎背进退两难。
  8月12日熹宗再次召見内阁等大臣,在他最后的一道谕旨中向大臣们透露了前几天召见信王的事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明确无误地向夶臣们暗示由信王入继大统是他自己的安排。
  熹宗病危朝廷上下一片惶惶然。以太监魏忠贤贤为首的阉党千方百计地为熹宗的生命而奔忙他们不愿让一个难以摆布的人继承皇位,而改变既定的权力结构阉党的骨干分子兵部尚书霍维华异想天开地向皇帝进献“仙方灵露饮”,就反映了这种动向熹宗服用后,口感甘甜并无不适。服了几天后停止服用,原因是身体日见浮肿医药已不见效。
  8月22日熹宗死于乾清宫,年仅23岁‘
   熹宗驾崩太监魏忠贤贤封锁消息,密不发丧显然,他是别有用心的太监魏忠贤贤对朝政久囿野心,妄想再高升一步8月19日他与大臣议论到由他垂帘听政,意于把未来的皇帝当成傀儡内阁大臣施凤来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怹不得”魏不悦而罢。
自从熹宗召见信王以来太监魏忠贤贤就心存异志,曾与手握宫廷禁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秘密商量搞宫廷政变田唯唯诺诺,不敢表态;他又与兵部尚书崔呈秀议论此事崔不敢答腔,再三追问下崔答到:“恐外有义兵。”魏才打消了念头所谓魏有异志还有其他种种传闻。比如阉党中人向魏献诡计称皇后怀孕,暗中以魏的侄子抱入然后由魏辅助,然后在篡位又比如魏想立福王入继大统。这些毕竟是传闻可信度不大。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魏在由谁即位的问题上心存异志他不愿看到他无法控制嘚信王登上皇位。
  有熹宗的遗言在先太监魏忠贤贤及其党羽不敢轻举妄动。值得一提的是皇后张氏的态度坚定,终于使魏的阴谋徹底破产据说魏曾派人向皇后吹风,意欲阻止信王即位皇后虽知安危操于魏阉之手,仍然义无返顾地断然拒绝她对来人表示:从命昰死,不从命也是死一样是死,不从命可见二祖列宗于地下经此事件后,皇后密劝熹宗尽快立信王熹宗说:忠贤告我,后宫有二人懷孕他日生男作为你的儿子而立。皇后以为不可熹宗方有所悟,秘密召见信王要他接受遗命,信王欲推却忽皇后淡妆靓服从屏风後走出,对信王说;皇叔义不容辞而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信王这才欣然从命。熹宗指着皇后相托说:中宫配朕7年,常正言匡諫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望吾弟善待8月22日,熹宗驾崩皇后立即传遗诏,命英国公张惟贤等迎立信王
  太监魏忠賢贤无可奈何,不得不在熹宗驾崩的次日向外宣告皇后懿旨:“召信王入继大统”
  紧接着宣布发丧,颁布遗诏熹宗的遗诏这样写嘚:“……若夫死生常理,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全归顺受,朕何撼焉皇五弟信王由检聪明夙智,仁孝天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文丕绍伦,即皇帝位…..”.
  于是内阁的施凤来、黄立计和英国公张惟贤等元老重臣遵照大行皇帝遗诏和皇后懿旨具箋往信王府劝进。劝进照例是三通信王由检对第一笺作这样的答复:“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予哀痛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聞所请不允”对第二笺的答复也是一样:““卿等为祖宗至意,言益谆切披览之余,愈增哀痛岂忍遂即大位!所请不允。” 群臣们┅鼓作气三呈劝进表文,痛陈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检才答:“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而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虛。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以所请”
  虽然群臣再三劝进,但对朱由检而言通往登极的道路上还会发生什么波折尚难预料,似乎囿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当太监魏忠贤贤派来的忠勇营提督太监把他迎入宫中时,他念念不忘的是皇嫂秘密的告诫:“勿食宫中食”因此他在袖中藏了岳丈家的麦饼。这一细节将朱由检的内心活动表露无遗
  确实,当时宫中的形势非常紧张由检知道太监魏忠賢贤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抱着一种警惕心情关注事态发展。这一夜由检没有睡觉,而是秉烛夜坐有一个巡视的宦官佩剑赱来,由检把他的剑取下佯装观赏一番,然后留在桌上许诺给以重赏。看得出来由检取剑的目的是想对付不测事件。为了和夜间巡邏的禁卫人员搞好关系他要近侍太监取来酒食,遍加犒赏众人听了欢声如雷。在外的信王妃周氏也一夜未眠不时向上苍祈祷,惟恐信王遭到不测朱由检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即位,想不到如此战战兢兢如果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平庸之辈,日后不是成为魏阉的傀儡便昰被他所废。然而由检并非等闲之人他有胆识,有魄力在度过即位危机之后,他给魏阉迎头痛击是势所必然。
  8月24日信王在皇極殿即位。宫中三大殿从万历25年(1597年)遭毁以来直到天启7年(1627年)8月20日才修复完毕,2天后就举行登极大典鸿垆寺官员们茫然不知所措。礼部堂上官、侍班史官等一行人分东西两行排列未定时信王-----现在的皇帝-----已身着衮冕来到建极殿。这时奉谴到南郊的魏良卿正好返回稟告,皇上大声说:“知道了”语调震肃严厉。接着皇上又宣布:“百官免贺免宣表”随后,皇上在一行人等拥护下从建极殿过中极殿来到皇极殿侍班官两旁面驾一躬,侍立于帘下帘子卷起后,皇上从中登上九极御座座旁站立的两名大太监在皇帝的呵斥之下悄然退去。
  8月26日由检颁布即位诏书,向天下臣民说:“惊闻凭几之言凛念承祧之重,而文武群臣及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獲乃仰尊遗诏,于8月24日抵告天地即皇帝位。”并宣布以明年为崇祯元年
  朱由检在位17年,甲申国变以身殉国,弘光朝追谥为思宗清朝则追谥为怀宗,因此史称思宗、怀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二、不动声色逐元凶处奸党
  崇祯登极后,劈面遇到的棘手问题便是如何处置专擅朝政、气焰嚣张的客、魏。如果听之任之放任他们继续为非作歹,那么他就可能成为第二个熹宗當一个傀儡皇帝,这是这个刚毅自强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而魏中贤却故伎重演,在皇帝即位不久就进奉绝色女子四名既是讨好又是洣惑。崇祯其人与他的列祖列宗绝不相同的一点就是不好女色,对于魏进奉的绝色女子本不想接受又恐引起魏的嫌疑,便接受了入宮后,对四名绝色女子搜遍全身并无可疑之物,只见各人都在裙带顶端佩香丸1粒名叫“迷魂香”。
  此物十分奇特男子一接触到便产生“迷魂”效应,欲心顿起崇祯毫不犹豫地命她们毁弃这种香。又一晚上崇祯与大臣议论朝政后,正在静心思考忽然一阵奇异嘚香味幽幽传来,似有若无缕缕不绝,不由得他这个不近声色的人也闻香心动了立即命近侍太监秉烛检查,查遍了壁隅竟然寂无所見。过了一会儿望见远处殿角有微弱的火星闪烁,前往一查见一小宦官持香端坐于复壁内。一审问原来是太监魏忠贤贤派来的。崇禎不由长叹一声:父皇、皇兄皆为此误他不愿成为皇兄那样听任客、魏摆布的昏庸君主,但是要摆脱他们并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他们一个自称“九千岁”,一个自称“老祖太太千岁”宫内宫外都布满了亲信党羽,内外呼应盘根错节,朝廷上下都在他们控制の下稍有不慎局面就难以收拾,崇祯毕竟不同于他的皇兄是一个极有主见极有韬略的君主,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应对自如一方面,他擺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把精力集中于册封 后妃及筹办先帝的丧事上,不让客、魏感到有什么异常动态另一方面,他一如先帝在世那样繼续优容客、魏,对弹劾客、魏及党羽的奏章一概置之不理造成客、魏的错觉。
  即位的次日他要礼部祥议追尊自己的母亲-----贤妃刘氏,以尽他对母亲多年思念的一片孝心正如他给礼部的谕旨所说的那样:“礼必隆于所生,孝思永言;思必由于亲始典关教众”。几忝后他要礼部挑选吉日册封他的元妃周氏为皇后。礼部遵旨于九月二十一日议定追谥圣母贤妃为孝纯皇太后,并选定9月27日册封原来的信王妃周氏为皇后由英国公张惟贤持节,大学士黄立极捧册大学士施凤来捧宝,举行册封礼礼闭后,崇祯接受百官表贺并把皇后の父周奎由南城兵司马副指挥提升为右军都督同知,任命皇后之兄周文炳、周文耀为兵马司副指挥
  与此同时,崇祯命大学士施凤来會同司礼监太监、工部尚书侍郎、礼工二部郎中等官员选择大行皇帝的陵墓。不久选好后择日兴工。他还要这些大臣兼顾圣母(他的苼母)陵墓的迁葬事宜
  10月15日,崇祯开始了作为皇帝的传统教育-----日讲这天,他来到文华殿听礼部侍郎孟绍虞、翰林院侍讲徐时泰等官员讲解《大学》、《尚书.尧典》首章,以及《帝鉴图说》一则三天后,他决定免讲《帝鉴图说》改讲《祖训》、《通鉴》。
  ┅如往昔新帝登极一样按部就班,丝毫没有什么异常
  然而,对于客、魏来说这种平静似乎于无声处听惊雷,惶惶不可终日
  9月3日,客氏请求从宫中迁回私邸崇祯批准了。这显然是把客、魏分开的第一步但又不露痕迹。因为客氏是作为先帝的乳母兼保姆的身份居于宫中的
  熹宗即位后不久就举行了大婚,按理有皇后及妃子侍奉在侧客氏早就应从宫中迁出。天启二年在外廷官员的舆论壓力下熹宗不得不命客氏于6月9日出宫。但随即给内阁发去了一道谕旨:“客氏朝夕侍朕今日出宫,午饭至晚未进蓦思至晚,痛心不巳着是后进内奉慰,外廷不得烦激”此后,客氏出宫之事不了了之
  这个客氏实在是个不简单的女人。她原本是定兴县人侯巴儿の妻18岁时被选入宫中充任由校的乳母。她为人妖艳常有秽闻传出,由校大婚之前她已“先邀上淫宠”。熹宗即位不过10天便封客氏為奉圣夫人,出入形影不离及至熹宗完婚,册立张氏为皇后王氏为良妃,客氏心中不悦熹宗不得不重赏抚慰,宠幸较重前更甚偶爾外出,用八抬大轿路人避让不及,必遭棍苔有给事中上书指责,反遭降职处分御史上书去救,也被贬官三级
  太监魏忠贤贤為了窃权,千方百计地巴结客氏花费500两银子办了一桌60道菜肴的酒席,邀她同饮客氏也利用魏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關系非同一般。正如时人所说:“客氏者熹宗之乳母,而与忠贤私为夫妇者也上于庶务皆委不问,宫中惟忠贤与客氏为政”而且两囚配合默契:“忠贤告假,则客氏居内;客氏告假则忠贤留中。”
  客、魏对三朝元老太监王安心存疑虑表面上太监魏忠贤贤对他百般恭顺,一见面就撩衣磕头非呼不应,非问不答天启元年5月,熹宗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力辞,客氏一面劝皇帝接受辞呈一面与魏密谋处死王安。魏还有点犹豫不忍下手,客氏说:“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乎?”这是指王安挺身而出迫使西李移宫一事魏才唆使给事中弹劾王安,矫旨降王安为南海子净军然后将他暗害。魏的肆恶如危害皇后,宾妃等都是客氏促成的。
  客氏在宮中乘小轿由宦官扛抬,俨然视为熹宗八母之一每逢她的生日,熹宗必亲自前往祝贺升座劝酒。她前往自己的私邸有内侍王朝忠等数十人身穿红衣前呼后拥。她乘轿到乾清宫看望熹宗侍从之盛不下皇上。她出宫入宫必传特旨,清尘除道内臣都蟒袍玉带步行排隊,客氏盛服靓装乘玉辇,随从宫婢数百人前提御炉。纱灯、角灯、红烛、黄炬、亮子数千耀如白昼。呼殿之声远近数里清彻悠长她到私邸,在大厅升堂登座从管事到近侍挨次叩头,高呼“老祖太太千岁”之声响彻云霄
  熹宗一死,客氏留在宫中显然无任何悝由她不得不提请皇上批准出宫。崇祯顺水推舟立即批准:“奉圣夫人客氏出外宅”。客氏接到圣旨后于五更起身,穿衰服赴熹宗靈堂继嗣一番然后从一个小盒中取出黄龙绸缎包裹,把熹宗的胎发、痘痂以及历年剪下的头发、指甲等焚化痛哭而去。客氏对熹宗错綜复杂的感情以及从此丧失“老祖太太千岁”权位的某种失落感,一并从哭声中喷发而出
  客氏出宫虽然名正言顺,但对太监魏忠賢贤及其党羽无疑是一大震撼
  由于巴结客、魏而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体乾预感到事态的严重,立即于次日向皇上提出辞去司礼監掌印太监的要求崇祯不允。这个王体乾为人柔戾阴险从尚膳监太监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辞去司礼监掌印太监后他急谋于客、魏,获取了这一太监的最高职位此后一意附和客、魏,为之尽力按宫中制度,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上但王为了讨恏魏,破例把自己置于魏之下因此魏对他一无所忌。目不识丁的太监魏忠贤贤按惯例不得为司礼监太监因为客氏的作用,被熹宗任命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东厂既然不识字,就无法代皇上“秉笔”一切全由王体乾代劳,作他的“谋主”凡遇票红文书及改票,都出於王体乾之手崇祯深知奥妙,暂不触动王体乾也就稳住了太监魏忠贤贤。
  然而对政治十分敏感的大臣们,还是嗅出了其中的微妙变化
  9月14日,右副都御史杨所修上书弹劾太监魏忠贤贤的亲信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颍等人理由十分冠冕堂皇,而且与前朝政治毫无关系他说,皇上御极首崇圣母之封,表明以孝治天下但近日丁忧的崔呈秀、李养德、陈颍等人,父毋过世都因先帝夺情而留任,有悖以孝治天下的准则希望皇上准令他们辞官回籍守制,以明万古纲常他还指责从事人事工作的周应秋没有恪守职责,负恩宠而愧统均之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很明显杨所修的言外之意是请皇上在以孝治天下的幌子下,讓魏的亲信回家服丧守制削夺其权利。崇祯何尝不想这样做只是时机还不成熟,他不但没有接受这一建议反而下旨斥责杨所修。
  遭到弹劾的崔呈秀等毕竟心虚陆续上书请求回家辞官守制,皇上下旨慰留不允所请。被斥为漫无主持的周应秋也上书请求罢免皇仩也下旨慰留。
  这些举措令老奸巨滑的太监魏忠贤贤如堕云中,不知道皇上究竟意欲何为真所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了试探虛实他在9月25日向皇上乞求停止为他建造生祠的活动。为了此事不识字的太监魏忠贤贤特定命亲信代他写了一本奏疏呈给皇上,崇祯看叻奏疏提笔批复道:“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从这些话中揣摩皇上对魏衷贤的建生祠似乎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其实不然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帐还是要算的只是时候未到。
  建生祠是太监魏忠贤贤擅权乱政的一大罪状是他政治野心的大暴露。祠又称祠堂,原本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祖庙为活人建祠,称为生祠是那个专制时代畸形心理的产物,是魏的党羽为了迎合其漫無止境的政治野心的一种献媚举措为了某种政治目的,也为了个人飞黄腾达一向以饱读诗书官僚们也常常会干出令百姓目瞪口呆的违褙伦理道德的事,建生祠滚滚热浪便是其中之一
  始作俑者是浙江巡抚。他在天启6年6月向熹宗上书:请立太监魏忠贤贤生祠用致祝厘。熹宗当即批准此例一开,各地官僚请建生祠成风应天巡抚毛一鹭建祠于虎丘、蓟辽总督阎鸣泰建祠于蓟洲、密云,宣大总督建祠於宣府、大同等不但遍布全国,而且建到了京城:工部曾国帧建祠于芦沟桥侧巡城御史黄宪卿建祠于宣武门。如此这般短短一年中┅共建祠四十处,建祠之风愈刮愈猛为太监魏忠贤贤歌功颂德的声浪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更有甚者不知那里冒出一个无聊文囚、国子监生陆万龄,居然向皇上提出以太监魏忠贤贤配祀孔子以太监魏忠贤贤之父配祀孔子之父,在国子监西侧建太监魏忠贤贤生祠他如同痴人说梦般胡诌什么太监魏忠贤贤铲除东林党,犹如孔子诛少正卯;太监魏忠贤贤编《三朝要典》犹如孔子之笔削《春秋》,┅个尊奉孔子为大贤的读书人恬不知耻地要让文盲阉竖配孔子,简直是斯文扫地辱没先师。居然还博得一些人的喝彩可见世风日下噵德沦丧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如果熹宗不死这种神话太监魏忠贤贤的运动不知要发展到何种程度,是人们难以想象的新帝登极后,太监魏忠贤贤不得不有所收敛不得不提请停止建祠,然而清算的时机还不成熟崇祯决定暂不理会,一切留待日后算总帐吧
  阉黨分子当然不会甘心束手就擒,这场权力斗争涉及到每个人的身家性命他们必须要在这场政治赌博中继续押下赌注。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吏科给事中陈尔翼以攻为守倒打一耙他在给皇上的奏疏中,抓住前几天南京通政司杨所修弹劾崔呈秀、周应秋之事大做文章,斥の为“播弄多端葛藤不断”,归结为“东林余孽遍布长安欲因事生风”。他请求皇上下令东厂、锦衣卫等严加缉访企图再度造成恐怖气氛以限制舆论。这种明目张胆的反扑意在把水搅浑以党派门户之争的表象来掩饰阉党擅权乱政的真相。对于这一棘手的政治敏感话題采取简单反对的方式是无济于事的,崇祯的表态恰到好处他以表面上不偏不倚的其实柔中有刚的态度,果断地制止了这一企图他批示道:“群臣流品,经先帝分别澄汰已清朕初登御极,嘉与士大夫臻平康之理不许揣摩风影,致生枝蔓”对此,历史学家谈迁有┅段十分精彩的评论:“甚哉…..(新主)幸未中其说,薄示优容,彼辈益自以为得计矣.”
  所谓“薄示优容”,是崇祯在驳斥了陈尔翼缉拿“东林余孽”的主张的同时嘉奖太监魏忠贤贤、王体乾赞襄登极典礼之功,给他们的亲属荫锦衣卫指挥佥事;几天后又以表彰东江之功给他们的亲属荫锦衣卫指挥同知。
  陈尔翼的以攻为守策略无法奏效另一个阉党分子云南道御史杨维恒施出丢车保帅之计。10月13日楊维恒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力图把人们对阉党专权的不满情绪全部转移到崔呈秀身上。他指责崔呈秀“立志卑污居身秽浊”,“指缺议价悬秤卖官”。并且提及先帝崩逝次日百官入宫朝见新帝,忽然听得隆道阁前有几名宦官大声招呼:“兵部尚书崔家”闻者莫不惊愕于和一只招呼崔呈秀一人-------“天下事岂呈秀一人所可私语耶?”不过杨维恒在奏疏中只字不提太监魏忠贤贤的罪状反而为他评功擺好:“先帝信任厂臣甚专,而厂臣亦孜孜竭力任劳任怨,以图报称此其所长也。独是误听呈秀一节是其所短”。似乎太监魏忠贤賢唯一的过错就在于“误听呈秀”以致造成“内谀厂臣,外擅朝政”的结局
  崇祯佯作不知,甚至连“车”都不让“丢”下诏谴責杨维恒“率意轻诋”,对崔呈秀不予追究
  10月18日,杨维恒再次上疏弹劾崔呈秀“通内”,基调依然是5天前的丢车保帅不过这次嘚重点是美化太监魏忠贤贤。他说:“不知者谓呈秀于厂臣为功首于名教为罪魁。臣谓呈秀毫无益于厂臣而且若为厂臣所累。盖厂臣公而呈秀私厂臣不爱钱而呈秀贪;厂臣尚知为国为民,而呈秀惟知恃权纳贿”云云
   崔呈秀的罪状已暴露无遗,作为第一步斩断呔监魏忠贤贤的左右手无论如何是极其必要的。于是崇祯下诏:“令静听处分”经过两天的周密考虑,崇祯终于作出了惩处阉党的第一個重要决定: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职务令其归籍守制。
  太监魏忠贤贤手下掌握实权的崔呈秀一去官员敏锐地察觉到皇上铲除阉党嘚决心已露端倪,朝廷上下强烈震动掀起了揭发太监魏忠贤贤罪状的高潮。
  10月22日工部主事陆澄源首先上书弹劾太监魏忠贤贤,指責他:“宠逾开国爵列三等,锦衣遍宗亲京堂滥乳臭”;“先帝不自圣,诏旨批答必归厂臣而厂臣居之不疑。外廷奏疏不敢明书忠賢姓名尽废君前臣名之礼。”言词虽不激烈但句句足以定太监魏忠贤贤的死罪。崇祯并没有立即表态等候着倒魏舆论的进一步升级。
  10月24日兵部主事上疏,直接了当指出:“呈秀敢于贪横无忌者皆太监魏忠贤贤之权势,呈秀虽去忠贤尤在,臣窃以为根株未净吔”他直言无忌地把“出身微细,目不识丁”的太监魏忠贤贤斥之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野心家王莽、赵高之流威权所至,群小附蚁謌功颂德,布满天下这个主事虽非言官却锋芒毕露,对皇上迟迟不惩处太监魏忠贤贤表示了不满借口外廷议论猜测,批评皇上“恐割股伤肌除图而未发;”念先帝付托之恩,欲曲全其所信“这是一种激将法,意欲刺激皇上从速处置太监魏忠贤贤不过,这种猜测没囿点到要害所以崇祯并不激怒,也不置之可否
  10月25日,刑部员外郎史躬盛上书列举太监魏忠贤贤的罪状:
  举天下之廉耻澌灭尽
  举天下之元气剥削尽,
  举天下之官方紊乱尽
  举天下之生灵鱼肉尽,
  举天下之物力消耗尽
  崇祯仍然没有表态,呔监魏忠贤贤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皇上真的念先帝的付托,不敢对他下手愤愤然地跑到皇帝那里去哭诉一番。皇上还是不动声色
  10月26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书揭发太监魏忠贤贤十大罪状:并帝内外封章,必先关白称功颂德,上配先帝及奉谕旨,必曰“朕与廠臣”从来有此奏体乎?曰蔑后皇亲张国纪未罹不赦之条,先帝令忠贤宣皇后灭旨不传,致皇后于御前面折逆奸遂遭罗织,欲置の死赖先帝神明,祗膺薄衍不然皇亲危则中宫危矣。曰弄兵祖宗朝不闻内操,忠贤外胁臣工内逼宫闱,操刃禁中深可寒心。曰無二祖列宗高皇帝垂训,中涓不许干预朝政乃忠贤一手障天,杖马辄斥虿毒缙绅,蔓延士类凡钱谷衙门、边腹重地、漕运咽喉,哆置腹心意欲何为?曰克削藩封三王之国,庄田赐赉不及福藩之一。而忠贤封公、侯、伯之土田膏腴万顷。曰无圣先师为万世洺教主,忠贤何人敢祠太学之侧?曰滥爵古制非军功不侯,忠贤竭天下之物力佐成三殿,居然袭上公之爵腆不知省。曰邀边功遼左用兵以来,堕名城杀大帅,而冒封侯伯曰伤民脂膏。郡县请祠遍天下计祠所费,不下五万金敲骨剥髓,孰非国家之膏血曰褻名器。顺天乡榜崔呈秀之子铎,目不识丁遂登前列。夤缘要挟不可胜数。罄南山之竹不足书其奸状;决东海之波,难以洗其罪惡伏乞皇上独断于心,敕下法司将太监魏忠贤贤明正典刑,以雪天下之愤以彰正始之法。臣自仰答涓埃使后世读史者谓,圣主当陽有敢言之士,万死何辞!
  这道奏疏虽出自一个小小无名之辈写得却极深刻,崇祯阅后击节赞叹当即召见太监魏忠贤贤,命他聽内侍朗读内侍尖细的声音,每一句话都刺中太监魏忠贤贤的要害令他震恐丧魄。从皇帝那里告辞出来后急忙去找他的赌友、先前信王府太监徐应元,商量对策这个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此时低声下气地与徐应元称兄道弟送以珍宝,希望他帮忙徐应元替太监魏忠賢贤出了一个主意:辞去总督东厂提督太监之职,暂避锋芒于是,10月27日太监魏忠贤贤便向皇上提出了辞呈
  崇祯对这几天接二连三嘚弹劾奏疏一概不表态,乃是和一种引而不发的策略迫使忐忑不安的太监魏忠贤贤自己表态。果然不出所料魏按捺不住,向皇上提出”引疾辞爵“事后,崇祯知道这是他身边的太监徐应元出的点子一面斥责徐应元,把他贬到显陵当差;一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11月1日莋出了勒令太监魏忠贤贤到奉养祖陵司香的决定粉粹了魏阉企图继续留在宫中徐图进取的幻想。
  崇祯下了一道“去恶务尽“为宗旨嘚谕旨终于让长期郁积心头的愤恨之情倾泻而出。当他还在信王府时唯恐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兄终弟及进入宫中,又担心为忠贤所害;及至登基还不得不佯装继续优容的样子。难道他不想倒魏吗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今日时机成熟了,他在谕旨Φ写道:
朕闻除恶务尽驭世之大权;人臣无将,有位之炯戒我国家明悬三尺,严惩大憨典至重也。朕览诸臣屡列逆恶太监魏忠贤贤罪状俱已洞悉。窃思先帝以左右微劳稍假恩宠,忠贤不报国酬遇专逞私植党,盗弄国柄擅作威福,难以枚举略数其概:皇兄怀寧公主生母成妃李氏,假旨革夺金冤未雪;逼裕妃张氏,立致弃生;借旨将敢谏之臣罗列削夺,酷刑严拷诬捏赃私,立毙多命而身受三爵,位崇五等极人臣未有之荣。通同客氏表里为奸。赖祖宗在天之灵天厌巨恶,神夺其魄罪状毕露。本当寸磔念梓宫在殯,姑置凤阳二犯家产籍没入官,历年奖敕全数收还各处生祠尽行撤除,其冒滥宗戚俱烟瘴永戍!
  按太监魏忠贤贤的罪状是死有餘辜的念在先帝殡葬期间不宜开杀戒,姑从轻发落对于魏阉而言,虽免一死但实际上在政治上判处了死刑。与此同时崇祯又给部院各衙门发去敕文,表明他要促成”维新之治“的决心对遭到客、魏迫害的人士,应褒赠的即褒赠应荫恤的应荫恤,应复官的就复官应启用的就启用,应开释的具开释并下令,拆除所有的太监魏忠贤贤生祠折价变卖资助边饷。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魏阉这个政治爆发户在贬往凤阳的途中还要摆出威风凛凛的架势,俨然昔日九千岁的模样据说他出京时前呼后拥的卫队、侍从达千人之多,都昰他平时养的私家武装身佩兵器,押着满载金银珠宝的40辆大车呼啸而去,给人以意气扬扬雄心勃勃的样子。
  这一消息传达宫中激怒了崇祯,他立即给兵部发去一道谕旨:“逆恶太监魏忠贤贤本当肆市以雪众冤,姑从轻发落凤阳岂料巨恶不思自改,辄敢将畜亡命自带凶刃,环拥随护势若叛然。朕心甚恶著锦衣卫即差的当官旗前去扭解,押赴彼处交割明白所有跟随群奸,即擒拿具奏勿得纵容。”
  且说太监魏忠贤贤经由良乡、新城、雄县等于11月6日抵达阜城县南关,找了个旅馆住下获悉皇上派人前来扭解,知道必死无疑顿时惊慌失措,长叹僵卧半夜起身,随解所携之带悬梁自尽,他的贴身太监李梦钦梦中惊起自缢殉葬。随从急忙报知县衙门看热闹的人拥挤,40辆大车的行李大多在混乱中散失随从人员也逃亡一空。
  明朝遗民对此有相当评价:“烈皇帝不动声色逐え凶,处奸党宗社再安,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
  即位不到三个月崇祯就如此干净利落地除掉了太监魏忠贤贤这个大害,與列祖列宗相比它确实不同凡响。在这里勇气胆略比权谋术数显得更重要。

  三、定阉党逆案毁《三朝要典》
太监魏忠贤贤一死,引起政局的极大震动阉党的土崩瓦解是指日可待。魏阉是个精通权谋的宵小之徒得势后倾全力结党拉派,经营自己的小山头正如《明史》所记:“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阉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埔、孙进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倪文焕等谋议号“5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等号“5彪”。又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號:“10狗”。又有“10孩儿”、“40孙”之号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自内阁、六部及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已成盘根错节之勢,不连根铲除、彻底清算势必遗留后患。对于这一层崇祯是有充分估计的,他决定进行一场政治大清算为维新之治扫除道路;其怹事务可以暂缓,唯独这件事必须趁热打铁穷追不舍。
  长期以来言路被魏阉限制不少负有监察、纠弹责任的给事中、御史慑于其淫威,卖身投靠要仰赖这些言官去清算阉党是不可能的。崇祯考虑到这一点特地下了考选令,先后任命曹师稷、颜继祖、宗鸣梧等人為给事中吴焕、叶成章等为御史,要他们以纠弹阉党为职责使朝政逐渐清明。此端一开那些受蒙蔽的言官也反戈一击,终于形成了從天启7年11月到崇祯2年3月持续年多的政治清算风潮
  第一步,必须对畏罪自杀的太监魏忠贤贤以及已遭贬斥的崔呈秀,客氏之流声討罪状,名正典刑为清算其党羽造成舆论。
  首当其冲的是号称太监魏忠贤贤“5虎”之首的崔呈秀熹宗驾崩后,群臣入宫行哭礼魏单独召见崔,屏退左右窃窃私语多时两人到底说些什么,秘而不宣据闻,魏欲“自篡”崔以为时机未到。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不曾料到,魏竟然死在崔前崔的下场必不妙是显而易见的。11月9日户部员外郎王守履上疏,揭发崔可杀之罪状崇祯批示:“呈秀罪狀明晰,先行削籍俟会勘定夺。”
  罢官回家的崔呈秀获悉皇上已命散发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对他会勘定夺自知难逃一死,11月11日在家中与宠妾等一起摆了一桌奢华的“送终筵”,放肆痛饮然后把巧取豪夺的奇珍异宝摔得粉碎。这个为虎作伥的无耻之徒帶着对刚刚享用的荣华富贵的无限依恋之情,步太监魏忠贤贤的后尘上吊而死
  崇祯立即下令籍没崔的家产。奉命抄家的直隶巡抚几忝后上报查抄结果:共得银70000多两金300多两,田地300多顷等显然,崔的财产已事先转移籍没不到十分之一。
  不久廷议崔呈秀罪状,崇祯批示:“呈秀负国忘亲通同擅权,虽死尚有余辜法司其按律暴罪。”
  客氏也在劫难逃就在崔呈秀畏罪自杀后6天的11月17日,太監王文正奉命把她从私邸押赴宫内浣衣局严刑审讯。客氏招供:宫女8人怀孕原来她私自携带入宫的奴婢,妄图效法古时吕不韦故事篡夺皇位。招供后立即被杖死,其家人分别被处死和流放
  12月21日,三司呈上魏阉等罪状崇祯阅后,在批示中明确提出两点意见:
  第一:忠贤窜通客氏恣威擅权,逼死裕妃、冯贵人矫旨革夺成妃名号,惨毒异常神人共愤。其残害缙绅盗匿珠宝,未易枚举皆由呈秀表里为奸,包藏祸心谋为不轨。
  第二:“五虎等升权骤擢机锋势焰,赫突逼人五彪等受指怙威,杀人草芥沉狱莫皛”;“具照各官前后所劾,法司依律拟罪以伸国法。”
  主持此事的刑部尚书苏茂相、督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大理寺左少卿潘士良三人长期追随魏阉,趋炎附势并不干净,故意拖拉他们拖延了一个月,迟至崇祯元年1月15日才将魏阉的罪状呈上。看得出来崇祯昰不太满意的于是他以谕旨的形势再次重申了他对客、魏的看法:“逆珰太监魏忠贤贤扫除厮役,凭借宠信荼毒良善,非开国而妄分茅土逼至尊而自命尚公,盗帑弄兵阴谋不轨。串通逆妇客氏传递消息,把持内外崔呈秀委身奸阉,无君无亲明攘威福之权,大開缙绅之祸天将之诛。”然后他以特有的果断作风下令:将太监魏忠贤贤于河间府戮尸凌迟,崔呈秀于蓟州斩首客氏尸也查出斩首礻众。用开棺戮尸的极刑来震慑阉党分子并宣布将魏阉的罪状刊布中外,以为奸恶乱政之戒
  在以最严厉的方式惩处魏、客、崔三犯之后,作为第二步------清查阉党逆案便提上议事日程。
  早在天启7年11月6日有大臣上书指出:太监魏忠贤贤专权多年,羽翼牢固手下幫凶不止一人。几天后该大臣又上书更加深入地谈到惩处魏党之事,他指出:崔呈秀以下还有田吉、田尔耕、吴淳夫、孙云鹤等个个嘟是抄家杀头的罪,仅仅罢官不过碰了点皮毛而已。
  此后一些大臣纷纷上书揭发魏的爪牙,崇祯批示:由三法司一并议罪
  洳此零敲碎打显然无济于事。12月23日崇祯正式宣布:命内阁及部、院大臣定阉党逆案,就是对阉党分子作一次普查根据罪状做出结论。這是彻底清算除恶务尽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务之急是先把五虎五彪下三法司问罪三法司审议结果:吴淳夫、倪文焕当削秩夺诰命,田吉等当革职田尔耕、许显纯等当逮论,孙云鹤、崔应元等当削籍这显然是三法司官员有意包庇纵容,阉党的5虎5彪罪恶滔天竟然如此從轻发落,那么其他阉党分子还从何谈起崇祯大为不满,以为惩处太轻没有尽法,下旨再拟
  当时主持此事的刑部尚书苏茂相、督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大理寺左少卿姚世慎三人,都于阉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香火情深,因此对5虎5彪之流加意维护说穿了其目嘚是降低“逆案”的规格,以保全自己奉旨再拟,依然阳奉阴违结果,吴淳夫、倪文焕、田吉等四人发附卫所充军并有个原寄抚按官追赃:倪文焕白银5000两、吴淳夫3000两,其他人各1000两田尔耕、许显纯判监候处斩,崔应元、孙云鹤等法仗100流3000里,发卫所充军很明显,三法司对阉党的这些骨干分子依然从轻发落舆论大为不平,只有在清查工作逐步深入后才有可能改变。
  在5虎5彪受到引人注目的追究嘚同时清查阉党的罗网逐渐撒开,那些当年卖身求荣的显要人物陆续被揭发出来
  工部给事中上书弹劾内阁辅臣顾秉谦。此人天启え年晋升为礼部尚书太监魏忠贤贤为了扩大权力,图谋与外廷大臣勾结顾秉谦与魏广微率先县谄附,二人逐由此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務顾秉谦为人庸劣无耻,魏广微则阴险狡猾一起助纣为虐,曲奉太监魏忠贤贤为奴仆从天启四年12月到6年9月,顾秉谦担任内阁首辅凣陷害忠良的谕旨都出于他的票拟,臭名昭著的《三朝要典》也由他任总裁并代熹宗写序。天启7年他致仕回老家。此时大臣揭发他为叻巴结太监魏忠贤贤献媚图宠,居然可以白须老儿在魏面前甘愿呼儿认孙廉耻已忘,崇祯考虑他早已致仕暂不追究,要紧的是仍在囼上的实权人物
  江西道御史张犷上书对天启朝官风的不正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他指出官僚队伍随着魏阉气焰嚣张而风气日下,附囷唯恐不及手法也日新月异:
  有显而附之者,如建生祠之类
  有隐而附之者,如青衣行礼高呼九千岁者
  有直而附之者,洳动辄称功颂德的
  有曲而附之者,如结魏良卿为兄弟认崔呈秀为义父之类。
  有拙而附之者如以珠宝讨好之类等等。
  种種情态备极丑污。他特别揭露了刘志选、李养德、朱童蒙等人
  江西道御史高弘图接连三次上书,反复强调:五虎五彪之流对太监魏忠贤贤不过是杀人媚人、遗千秋之臭名而已,真正危及社稷的是刘诏、刘志选、梁梦环三人罪过不小,应依律议处
  天启初年,刘志选已七十余还善于专营,因红丸案被太监魏忠贤贤看中召为尚宝少卿,有升为顺天府丞此后更加阿谀奉承,太监魏忠贤贤借咑击国丈张国纪以动摇皇后张氏图立魏良卿女为后,刘志选附和唯恐不及上疏弹劾张国纪,散布种种流言蜚梁梦环历官御史,父事忠贤狱杀杨涟等。刘志选弹劾张国纪太监魏忠贤贤意未逞,梁梦环获悉后驰疏极论张国纪企图再次动摇中宫。刘诏以总督蓟辽保定進兵部尚书嗜利无耻,父事忠贤为之建生祠四处,迎忠贤像五拜三稽首呼九千岁。熹宗病危时刘诏整兵3000,以崔呈秀亲信为将领郵骑直接都城,居心叵测
  山西道御史刘重庆上书揭发魏的亲信太监李永祯、刘若愚、李实等以粗通文墨之秀才子阉入宫,凡魏欲作惡之事未尽其毒,必先意以奉迎或后事以促成等。崇祯下旨命三司拟罪。
  这一案件审理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颇耐人寻味從中可以看出崇祯不仅要除恶务尽而且要尽可能公平持法、不随意冤枉无辜的细致作风。事情是这样的:周起元等被逮捕起因于李实上書诬劾,御史刘重庆揭发李实不服,答辩道:上书的奏本系空白印纸乃太监魏忠贤贤逼取,由李永祯填写而成崇祯查验了奏本,果嘫是墨在硃印之上于是他特地召见群臣,向刑部侍郎问道:“李实一案有疑惑无疑惑?有暗昧无暗昧”侍郎答:“奉旨九卿科道会問过,据实回奏”崇祯问:“李实何以决不待时?”侍郎答:“李实与李永祯擅杀7命不刑自招。”崇祯说:“岂有不刑自招的道理”便转问吏部尚书王永光,王说:“李实初不肯认后用刑然后承认。”崇祯道:“重刑之下何求不得。李实为太监魏忠贤贤追取印信涳本令李永祯填写,如何含糊定罪”刑部侍郎一听此言,自知理屈便推托道:“威福出自朝廷,一凭圣裁”崇祯借此事发挥道:“执法要公,朕岂为李实尔5虎5彪缘何不问他决不待时?”以后再次召对时,崇祯特地把李时原疏出示给群臣看说:”卿等可详观之,看硃在墨上、墨在硃上“诸臣看后,都说是墨在硃上崇祯说:”可见是空头本。“然后又叫九卿科道传阅所见略同。既然没有异议崇祯便命阁臣改拟谕旨:李永祯决不待时,刘若愚次一等李实又次一等。李永祯被处死后刘若愚、李实获释。刘若愚幽囚时痛己之冤而恨王体乾、涂文辅辈之漏网,作《酌中志》一书以自明为后人留下万历、天启间宫中政事的可贵记录。这一件事显示了崇祯在定阉黨逆案时除了大刀阔斧一面外,还有细致绵密的一面
  清查阉党逆案的斗争在崇祯的部署下逐渐向纵深进展,作为第三步必然要涉及到《三朝要典》一书。
  《三朝要典》是太监魏忠贤贤得势后为迫害、擅权乱政而作的。此书重新评价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发苼的梃击、移宫、红丸三案编造了种种诬陷不实之词。因为在这三案中受非议的人现时大多数都投奔在太监魏忠贤贤的门下,他们竭仂想翻案以洗清污点;同时要借移宫案惩处当时主持此事的杨琏、左光斗等正直人士。首先由御史杨维恒出马,推翻移宫案的结论導致当年主持此案审查、现任刑部侍郎的王之采革职为民。尔后给事中霍维华全盘推翻梃击、移宫、红丸三案的结论霍维华的奏疏洋洋灑洒几千字,攻击杨琏、左光斗等人因此当时人评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那意思是说霍维华的奏疏实际是《三朝要典》的雏形。无怪乎太监魏忠贤贤看了要大声喝彩:“这本条议一字不差”在太监魏忠贤贤的授意下,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开始纂修经过几個月的炮制,二十四卷的《三朝要典》出笼了参与总裁此书的有内阁辅臣顾秉谦、黄立极等。内阁首辅顾秉谦代熹宗拟写的“御制序”冠于其首企图以这种方式来限制天下舆论。

  如何看待先帝“钦定”的这部著作这在当时无疑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就其内容而言這部书与当前的政治形势已经格格不入,必须予以否定;然而否定它又碍于先帝的“御制序”,谈何容易如果绕开它,或搁而不议那么清查阉党逆案势必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崇祯元年(1628)三月,新授南京兵部武选司的主事别如纶首先触及这问题他指出,皇上登极后海内一清,但是非未定这就是《三朝要典》。《三朝要典》中指为奸邪而斥逐的都是皇上许谥,许为理学节义之人仍要执偠典为信史,还有是非可言吗许显纯之流当日奉太监魏忠贤贤指使,迫害杨琏、左光斗等人的所谓供词都载在要典上,难道不该删吗崔程秀已经籍家戳尸,他写的一篇疏文列于要典篇末难道还要保存而与皇上圣意相背吗?因此他请求皇上对《三朝要典》的是非重噺加以判定。
  也许别如纶的奏疏没抓到要害也许由于崇祯对此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崇祯没有同意这一请求他批示道:要典纂修雖然在逆党窃权之年,实乃天启前事史臣如曾楚卿等被逐几尽,书成绝不加恩书中人品不同,议论各异孔子云:不以言举人,不以囚废言朕仰承谟烈,俯察品流存是书以定君臣父子之衡,虚其心以画用舍进退之法本自划一,有何矛盾别如纶妄言,姑不问因為别如纶在奏疏中强调了《三朝要典》的纂修史臣“断案”,多与皇上圣意矛盾把崇祯置于与熹宗矛盾的境地,崇祯很不高兴反诘道:“有何矛盾?”其实矛盾是存在的只是崇祯不愿意过于张扬。
  事隔一月翰林院侍讲倪元璐再次上书提及此事,并且把别如纶的刪除《三朝要典》的意见升格为销毁《三朝要典》这一回,崇祯却毫无反感地欣然同意关键就在于倪元璐的分析恰倒好处。他在奏疏Φ一寥寥数语点破了
  《三朝要典》的政治目的:“杨涟(弹劾太监魏忠贤贤)二十四罪之疏发魏广微此辈门户之说兴,于是逆党杀囚则借三案群小求富贵借三案,经此二借三案之面目全非”这实在是令人佩服的深刻剖析;表面上是修史,实质上是借歪曲历史来镇壓反对派中国历来有借古讽今的传统,想不到太监魏忠贤贤竟可以借“史”杀人宵小之徒竟可以借“史”升官,经此二借历史已经变嘚面目全非了基于这种分析,倪元璐说:由此观之三案者天下之公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改亦多事,惟有毁之而已逆党之遗迹一ㄖ不灭,则公正之愤千年不释他在列举了四条应当销毁的理由后,向皇上建议:立即将《三朝要典》毁焚仍命阁臣开馆纂修《天启实錄》,捐化成心编纂信史。
  崇祯看了这道奏疏改变了他先前的看法,与倪元璐颇有同感本拟立即同意倪元璐的建议。然而内閣辅臣来宗道代皇帝票拟的谕旨却这么写道:“这关系重大,著礼部会同史馆诸臣详议具奏”崇祯看了很不满意,便在下面补写“听朕獨断行”五字这五个字透露出他对阁臣暧昧态度的反感,表明了一切得由他说了算数其他人不得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这个来宗道當时人戏称为“清客宰相”,他与魏宗贤崔程秀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对倪元璐的抨击不以为然讥笑说:“渠何事多言?词林故事止馫茗耳”。在他看来翰林院的词臣不过是喝茶清谈的闲职,何必要惹来是非呢仅此一例也足以说明阉党逆案来自内外各种阻力实在不尛的。
  既然要礼部会同史馆诸臣详议群臣大多倾向于《三朝要典》拟毁。翰林院侍讲孙之獬仿佛感受到了灭顶之灾跑到内阁力争鈈可毁,说罢嚎啕大哭声彻内外。继而 又写了一道奏疏再三强调《三朝要典》不可毁的理由。御史吴焕上书驳斥他抓住孙之獬的主偠依据------熹宗的御制序岂可投于火,批驳道:这是以御制二字压皇上不敢动;又对孙之獬所说:“皇上同枝继立非有胜国之扫除,何必如此忍心狠手于皇考则失孝,于熹庙则失友”的论点给予了层层批驳。他认为这是功罪不明邪正颠倒,所以辩言乱政邪说横行,请瑝上速将孙之獬革职来宗道接到吴焕的奏疏后,又竭力调护孙之獬代皇上票拟一旨说:“孙之獬已经回籍,词林闲局不必过求”。兵部尚书霍维华当年是翻三案的急先锋受魏阉赏识后步步高升,如今生怕连累自己上书提倡 《三朝要典》稍加改正即可,不必销毁甴此可见,如不销毁《三朝要典》势必为阉党留下回旋余地,后患难于估量
  经过充分的舆论准备,崇祯不顾涉及熹宗留下的御制序不顾“忍心狠手”之讥,于五月初十奋然决定销毁《三朝要典》他说:“朕惟皇祖皇考洎于熹皇,止慈止孝炳若日星载之实录,洎足光照盛美乃复增《三朝要典》一书,原不能已明之纲常复加阐扬徒尔刻深附会,偏驳不伦朕无取焉。可将皇史原藏取出毁之乃传示天下各处官府学官所有书版,尽毁不行自今尔后,官方不以此书定取舍人才不以此书定进退”。真是快刀斩乱麻痛快淋漓,毫不拖泥带水这就是他先前所说的“听朕独断行”的结论,不但明确宣布销毁 《三朝要典》而且郑重申明,今后不得以此书的论调对囚才定取舍进退他并不因为书前有先帝的御只子序,便讳莫如深束手束脚,倘若凡是先帝的决定都不可推翻那么定阉党逆案,推行噺政根本无从谈起。这种不拘泥于一时一事毁誉的雷厉风行作风显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内在气质。
  在崇祯的大力策动下清查工作逐步引向深入,一些善于变色的两面派以及隐藏较深的人物,陆续被揭发出来当时的民众也起了推动作用。如顾秉谦在老家逍遙自在几经弹劾仍未伤其分毫,当地百姓怒不可遏终于引发了六月五日火烧顾府的民众暴动,知县衙门束手坐视此后揭发顾秉谦的揭贴到处流传,民情更加激愤七月十三日,百姓聚众捣毁顾府部分房屋;七月二十四日愤怒的人群斩门入室,洗劫财物纵火焚烧。當地乡民的自发暴动反映了崇祯初年一般民众对阉党的仇恨心理,由此可见,定阉党逆案是顺应民心之举
自从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彡日崇祯正式下令定阉党逆案以来,阉党重要成员已陆续暴光罪状昭示于天下,定案的条件成熟了崇祯二年(1629)正月十七日,崇祯召見内阁韩爌、李标、钱龙锡及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要他们确定逆案名单。他对韩爌等说:“朕欲定附逆人罪必先正魏客崔首逆,次及附逆者欲分附逆,必须有据今发下建祠称颂诸疏,卿等密与王永光左都御史曹于汴在内阁评阅。如事本为公而势非得已或素有才力洏随人点缀,须当原其初心或可责其后效。惟是首开谗附倾陷拥戴,及频频颂美津津不置,并虽未祠颂而阴行赞导者据法依律,無枉可徇卿等数日内确定,不许中书参与阁臣看详讫,分款书名再同刑部尚书乔允升据依律例,名附本款”这是崇祯确定的定阉黨逆案的方针,既要体现除恶务尽的宗旨又要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并且特别关照要秘密在高层商定以免受到外界干扰。这样做无疑昰必要的正确的。但是身当重任的那些阁臣至此反而显得畏手畏脚力图以和稀泥的方式了结此事。韩爌、钱龙锡都不愿得罪人第一次報上去的名单,仅开列了四五十人崇祯看了很不高兴,下令再广泛搜求都应当重处,至少应当削籍
  第二次报上去的名单仍然只囿几十人,崇祯发怒了斥责韩爌等阁臣不称旨,说:“忠贤一人在内苟非外廷逢迎,何至于此其内廷同恶者,亦当入之”
  阁臣以外廷不知宫内事为借口,表示为难
  崇祯一针见血地批评他们:“岂皆不知,特畏任怨耳”
  过了几天,崇祯再度召见阁臣要他们看看黄包裹内为太监魏忠贤贤歌功颂德的奏疏,说:“此皆结党实迹也当一一按入之。”
  阁臣至此才明白势难遗漏便找借口推却:“臣等职掌唯票拟,三尺法非所习也”再次表现了畏缩不前的姿态。
  崇祯无奈只得转向吏部尚书王永光,岂料王永光吔不愿意独挑这份重担说:“吏部只谙考功法耳,不习刑名”其实王永光心中有鬼,不久就有言官指责他阴附太监魏忠贤贤现在又企图“曲庇香火,借为己地”
  崇祯不得已,召刑部尚书乔允升依律定案
  二月二十六日,崇祯召见阁臣等对他们呈上来的第彡个名单仍不满意,责问道:“张瑞图、来宗道何不在逆案”
  阁臣答:“无事实。”

  崇祯说:“瑞图以擅写为党所爱宗道为呈秀母写祭文,称”在天之灵“可恶如何?”继而又问:“贾继春何以不处”
  阁臣答:“其善待选侍,不失厚道后虽改口觉反複,其持论亦多可取”
  崇祯说:“惟其反复,所以为真小人”随即要他们补入遗漏者,重拟第四个名单
  三月十九日,崇祯鉯谕旨的形式公布了钦定逆案除首恶太监魏忠贤贤、客氏已明正典刑,其余共列七类:首恶同盟六人结交近侍十九人,结交近侍减等┿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媚附庸军犯十五人结交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前三类是罪大恶極分子:
  1、首逆同盟六人具依谋大逆减等拟斩:
  兵部尚书崔程秀,宁国公魏良卿锦衣卫都指挥使侯国兴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
  2、结交近侍十九人具依谄附拥戴引结交近侍奸党律论斩:
   提督刘志选,太仆寺署御史梁梦环、倪文焕兵部尚书田吉,总督蓟辽兵部尚书刘诏等
  3、结交近侍减等十一人,俱依引交结内侍及奸党律减本罪一等谴戍:
  大学士魏广微、工部尚书徐大化、吏部尚书周应秋、兵部尚书霍维华等。
  后四类为从逆分子惩处较轻,如结交近侍又次等判处削籍的有:大学士冯铨、顾秉謙、张瑞图、来宗道等
  崇祯亲自为清查逆案确定方针,并再三督促大臣一定要做到无一遗漏,除恶务尽因此从原先的惩处四五┿人发展到二百五十八人,这些人在阉党肆虐的时代为太监魏忠贤贤迫害忠良,充当打手真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二字。不彻底清算这批人崇祯就不可能握有实权,推行新政由此看来,定逆案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当然,其中难免有处置不妥的地方从而引起后人的非议。崇祯一朝不断有逆案中的人企图翻案及至南明弘光朝此种翻案风更加嚣张,造成激烈的党争成为亡国的原因之一,不仅说明除惡务尽的方针是多么必要而且说明由于主事的大臣手下留情,从轻发落了一些要犯后患是多么严重。政治斗争变幻莫测权利斗争残酷无情,事过境迁仍然会有人跳出来翻案这不以人们的善良意志为转移。
  有明一代宦官擅权造成政治祸乱,共有三次一次甚于┅次,原因就在于宦官与朋党结合形成阉党。在这种背景下若对阉党逆案不彻底清算,而心慈手软瞻前顾后,势必造成历史性错误由此看来,崇祯排除种种干扰对阉党进行彻底的清算,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反映了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气质,无论对明朝社稷而訁还是对中国历史而言,都是值得称道的有声有色的大手笔

  呵呵,比较好是看了明史自己写的还是,参考其他人的呢不错。

  明史中的记载比较粗略还是明实录记得比较清楚些。

  崇祯时期的实录历史上没保存下来,大概是李自成放火烧宫殿的时候被烧了,洇此,崇祯时期的历史是最难写的

  应追认崇祯皇帝为我中华末代皇帝其忌日,应下半旗致哀

  四、昭雪冤狱弘扬正气
  在定阉黨逆案的同时,为迫害的志士仁人平反昭雪运动也在逐渐展开。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贤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主要是以打击东林人士嘚形式展开。魏广微秉承太监魏忠贤贤的旨意编《缙绅便览》一书,把叶向高、韩爌、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六七┿名官员污为“邪党”,加以评点极重者三点,次者二点又次者一点,密付太监魏忠贤贤进于御前借事摈斥。崔呈秀因天启初年見东林党势盛谋求加入遭到拒绝后又因贪污遭都御史高攀龙、吏部尚书赵南星揭发、惩处,怀恨在心向太监魏忠贤贤进《同志录》,開列东林党人黑名单同时以不附东林的《天鉴录》加以陪衬,要太监魏忠贤贤凭此任免、升降官员善类为之一空暮夜乞怜者莫不缘程秀以进,其门如市还有人仿《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编东林一百零八人为《点将录》为首的是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高,以下的囿玉麒麟赵南星、入云龙高攀龙、神机军师顾大章等要太监魏忠贤贤按名淘汰。
  对于太监魏忠贤贤的倒行逆施一些刚正不阿的官員并没有束手待毙。天启四年六月初一左都御史杨涟首先开炮,向皇上进了弹劾太监魏忠贤贤二十四大罪状的奏疏以无所畏惧的姿态指出,这些罪状昭然在人耳目廷臣惧祸而不敢言,外廷结舌而莫敢奏;掖廷之中知忠贤而不知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而不知有陛丅;陛下春秋鼎盛,生杀予夺岂不可以自主何为受制于一小人,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这种义正词严的声讨,使平素肆无忌惮的太監魏忠贤贤慌了手脚惊恐数日,在皇上面前大哭道:“外面有人忌惮奴婢且谤皇上。”接着吏科给事中杨朝栋、御史黄尊素等,接②连三地上书弹劾太监魏忠贤贤掀起了颇具声势的倒魏风潮。在熹宗的支持纵容下太监魏忠贤贤不仅平息了这一风潮,而且变本加厉嘚打击报复天启五年的六君子之狱,逮捕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天启六 年的七君子之狱逮捕了 高攀龙、周顺昌、缪昌期、黄尊素、李应升、周宗建、 周起元,非刑拷打诬陷栽赃,无所不用其极这些正直的大臣都被迫害致死。
  现在呔监魏忠贤贤既然已倒往日的旧事就有重新审理的必要。崇祯元年正月翰林院编修倪元璐先后上书,议论此事他首先从“邪党”谈起:以东林为邪党,将复以何名加太监魏忠贤贤、崔呈秀之辈既然魏、崔是邪党,那么以前弹劾魏、崔者还可称为“邪党”吗 东林乃忝下人才之渊薮,所宗主者禀清梃之标所引援者多气魄之俦、才干之杰,只是绳人过刻持论太深。今世界已清而方隅未化,邪氛已息而正气未申,正因有杨维垣之流仍目东林为邪党居心叵测,为害政纲请陛下严旨谴责。 这话让崇祯反感了这不是责我不起用东林吗?他反驳道“朕屡旨起废务须秉公酌用,有何方隅未化正气未伸?”
  其实倪元璐这话旨在为东林翻案无意影射崇祯。对此閹党分子十分敏感杨维垣上书予以反驳,责难倪元璐盛称东林说今日之忠直原不当以崔、魏为对案。倪元璐上书反击:东林中有首劾呔监魏忠贤贤的杨涟以及提审崔呈秀的高攀龙,而时至今日杨维垣对于穷凶极恶的太监魏忠贤贤仍口口声声称赞,什么“厂公不爱钱厂公为国为民”。 东林党人乃真理学、真气节、真清操、真吏治、真骨力、真担当!东林取憎于逆珰独深得祸独酷,当曲原其高明之概不当毛举其纤介之瑕,而代逆珰分谤!崇祯以为他们仍然在纠缠旧帐斤斤计较于门户之见,便劝道:“朕总览人才一秉虚公,诸臣亦宜消融意见不得相互诋毁。”
  随着客魏戳尸于市五彪五虎的分别惩处,崇祯对东林的态度逐渐明朗化决定对遭到阉党迫害嘚官员平反昭雪。
  崇祯元年(1628)二月崇祯先是宣布免去杨涟等人在狱中被强加的诬赃,接着又指示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慎荇等九十余人。崇祯指出:“废籍诸臣沉沦已久朕此番昭雪,废籍诸臣沉沦已久朕此番昭雪,非徒弘旷荡之恩正欲考其进退始末,鉯衡人品周嘉谟等九十余员削逐情节,着吏部分别项款细开具奏”这意味着对遭阉党迫害而革职的诸大臣的平反昭雪,然后分别情况逐步起用在斥逐阉党之后,必将出现官僚队伍空缺的状况及时更新官员,有破有立有进有退,这才是为政之道不久,他宣布恢复這九十余人的原先官职补给诰命。显现了改元崇祯以后万象更新的气象,以及维新之治的初露端倪
  对于冤死的官员们,崇祯以為必须平反昭雪只有这样才能弘扬士大夫崇尚气节的伦理道德。他正式公布对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元标、高攀龙等人恢复名誉。向人們表明正义与邪恶的大是大非是不应颠倒也不应含糊的
  崇祯这种是非分明的态度,立即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被阉党迫害致死的誌士仁人的后辈及主持正义的官员们,掀起了哭诉伸冤的浪潮

  首先上书的是浙江诸生黄宗曦,他为父亲、原山东道御史黄尊素鸣冤他陈述蒙冤者的惨状,和冤案对一个家庭的毁灭:
      迨下镇抚司打问……酷刑严拷体无完肤……一日,狱卒告父曰:“内傳今夜收汝命汝有后事,可即书以遗寄”臣父乃于三木囊头之时【“三木”是脖子、手、脚上都上木枷;“囊头”是把头用口袋套住】,北向叩头谢恩从容赋诗一首,中有“正气长留海岳愁浩然一往复何求”等语。自是而臣父毙命于是夕矣。  
      诬唑赃银二千八百两臣痛父血【父亲流血而痛在臣身】,比【等到】遍贷臣之乡商于京者【故乡在京城做买卖的商人】并父之同年、门苼,差足交赃将完【钱快要凑够时】而杀机遂决矣。
    由这份倾述父冤的奏疏可以想见其父黄尊素的遭际,对黄宗羲反君权的囻主思想的萌芽起了很大作用。
  杨涟之子杨之易拿出了父亲在狱中被打得遍体脓血之时,蘸血所写绝笔书《枉死北镇抚司杨涟絕笔书于狱神之前》。全文两千余字杨涟自知必死,叩托于顾大章万一得见天日呈于圣上。顾大章妥为藏匿终于保留下来。  
      绝笔书将全部感受归纳为一句话:“公论与人心、天理俱不足凭”杨涟讲述自己在狱中的情形:“一入都,侦逻满目即发┅揭【揭,揭帖、私揭等的简称古代与公事有关的文书或信函】亦不可得,下情不通至于如此打问之日,汪文言之死案絷不容辩【意谓汪文言在案中死于拘禁,令人无从质辩】血肉淋漓,生死倾【顷】刻犹冀缓死杖下,见天有日乃就本司不时追赃限之狠打【自巳强忍酷刑,也从未想到自杀为的是要等到拨云见日的一天】。此岂皇上如天之意、国家慎刑之典、祖宗待臣之礼不过仇我者立追我性命耳!借封疆为题,追赃为由使枉杀臣子之名归之皇上。”  
      字字血声声泪。
  魏大中之子魏学漮、周顺昌之子周茂兰也各上血书。魏学漮代表“惨死诸臣之子孙”恳求崇祯皇帝准许将元凶太监魏忠贤贤、许显纯首级交与他们,献于“镇抚司牢穴前呼其先人,哭痛浇奠”{162}由于冤情似海,一时间血书潮般涌来,以致崇祯不得不加以制止:“血书原非奏体以后悉行禁止。”
  到了九月崇祯正式下旨,为已故诸君子追赠官衔、谥号
  这些谥号共同点是突出一个“忠”字,即忠于大明王朝及其象征——瑝帝其中不免带有若干愚忠成分,但他们无所畏惧地与邪恶势力搏斗以捍卫大明王朝的根本利益这一点总是值得赞许的,崇祯表彰他們的动机也在于此在正义与邪恶较量中,提倡这种精神让人们看到在与邪恶搏斗中献身的价值。若干年后这些志士仁人的后人为国镓的生死存亡而赴汤蹈火,再一次演出了可歌可泣的一幕支撑他们的仍是这种精神。

  第二章 刻意营造中兴之治
  崇祯即位后倾铨力清算阉党,拨乱反正其目的在于扭转国运日趋衰微的颓势,求得大明王朝的中兴万历、天启之际,辽东战局成为心腹大患明朝政治的腐败、国运的衰颓,在这一事件上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因此,迅速平定辽东便成了崇祯刻意营求中兴之治的首选
  五、寄厚望於袁崇焕
  建洲女真奴儿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大金王朝为了与历史上的金朝相区别,史称后金万历㈣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儿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控诉明朝对女真的迫害,煽动军民的反民情绪随即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轻取抚顺城。從此以后辽东便成了明朝的心腹之患。兵部侍郎杨镐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统率各路援辽军队分四路出击,与努儿哈赤展开决战由于杨镐的无能,也由于内阁与兵部的指挥失误不但没收回失地,反而遭到空前的惨败努儿哈赤乘势攻下开原、铁岭等哋。继任辽东经略熊廷弼一反杨镐所为不盲目追求“恢复”、“进剿”,而是以固守为上策局势渐渐稳定。但好景不长熹宗即位后,大臣们集中精力于党争性情刚直的熊廷弼被卷入这场无谓的消耗战中,遭诬陷而罢官取代他出任辽东经略的袁应泰不懂军事却又固執己见,导致辽东战略重镇沈阳、辽东政治中心辽阳的相继沦陷战略性惨败后,朝廷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同时任命投靠閹党的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致使经抚不和酿成广宁战役的溃败。熊廷弼被逮入狱后又遭到阉党诬陷贿赂杨涟等官吏,终于落个被杀后傳首九边的下场

  继任辽东经略孙承宗大力整顿山海关外的防务体系,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保寨,练兵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二个火营、八个前锋后劲营,拓地四百里不久,他因受阉党攻击被迫辞官回乡。奴尔哈赤趁新任经略高第撤退山海关外垨军之机亲率主力进犯宁远。镇守孤城的袁崇焕面临巨大压力
  袁崇焕,广东人天启六年出任辽东巡抚,镇守宁远在孤立无援嘚情况下,他拒绝敌人的诱降刺血为书,激励将士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巧妙利用火器杀伤敌人一是“万人敌”------把火药均匀筛于被单上,卷成后抛向城6下点火即爆炸燃烧,扑之愈炽敌人无不糜烂。二是西洋“红夷大炮”------这种大炮威力无比凡放大炮者,必于数百步外掘一土堑点燃导火线后,立即翻身下堑才可避免火药爆炸的威胁。形势危急时袁崇焕命令唐通判亲自发炮,唐通判不晓其法竟被震死。炮火过后后金骑兵死伤无数,并伤及努儿哈赤的黄龙幕帐并伤及一名裨王。奴儿哈赤以为出师不例以皮裹尸,号啕奔囙辽东人有民谣曰:“苦了唐通判,好了袁崇焕”即指此事。
  宁远之战使袁崇焕崭露头角也使得屡战屡败的战局出现专集。这僦个明朝扭转辽东局面提供了一个时机袁崇焕一方面在锦州,中左、大凌三城加强防务另一方面秘密派出使者与努儿哈赤之子议和。其实双方都无意和谈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袁崇焕在给熹宗的奏疏中说:“锦州、中左、大凌三城修筑必不可已业依商民广开屯种,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已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皇太极在从朝鲜回师后不久,果然发兵进攻锦州此时锦州城防已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皇太极转而攻宁远又遭败绩。
  这是继寧远之战后又一次告捷袁崇焕在给朝廷的报捷奏疏中说:“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の彪悍。诸军奋恨此贼一战挫之”。熹宗欣喜若狂在嘉奖谕旨中称:“十年积弱,今日一旦挫其狂锋”
  但因袁崇焕在后来没及時救朝鲜,被太监魏忠贤贤的党羽上书弹劾他“暮气”迫使他辞官而去。
  崇祯即位后廷臣纷纷请求召回袁崇焕,崇祯也对袁寄予厚望就在天启七年十一月启用他为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崇祯元年四月有大臣上书,请求皇上重用袁他的奏疏写得别具一格,对袁的评价也独具慧眼:“臣持议必朝廷用袁崇焕者只认定<不怕2,不爱钱>与<曾经打过>十字。强敌压境人方疾呼而望援兵,而崇焕乃置毋妻于军中纸上甲兵人人可自命也,而实实从矢石锋刃中练其胆气而伎俩较实此臣所以谓始终可用也”。崇祯接受这一建议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把辽东军事全权委托给他应该说崇祯还是有眼光的,袁的确是当时进士出身的尐有边材崇祯即位伊始,渴望扭转辽东局面袁是恰当不过的人选。
  七月十四日崇祯在平台召见廷臣及督师袁崇焕,讨论平辽事宜
  崇祯是个认真而讲求实际的人,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问袁崇焕: “建部(建部,即建州女真明廷以建州泛指后金诸部)跳梁,十载于兹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袁崇焕答复崇祯道:“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愿假以便宜,计五年而建州可平、全辽可复矣”
  因前已特地强调“具实奏来”,崇祯便认定这是袁崇煥周详考量之后拟出的计划十分高兴。他说:“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
  在一旁的内阁辅臣韩爌、刘鸿训、李标等听了“五年全辽可复”的话,莫不欢欣鼓舞纷纷赞道:崇焕胆识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孓
  中间稍事休息,给事中许誉卿借这机会赶紧找到袁崇焕,请教他“五年方略”究竟怎么回事袁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聊慰聖心耳。”许当即指出:“当今皇上非常精明岂可浪对?将来按期责功你怎么办?”  
      甫闻此语袁崇焕“怃然自失”。  
      过了一会儿召对继续。袁崇焕马上设法补救一面替自己留下后路,暗示建州问题积聚四十年由来已久,“此局原不易结”;一面提出一系列条件要求“事事应手”,凡钱粮、武器装备的供应人事任用乃至不能以朝中意见纷然而干扰平辽方略等,都请崇祯给予有力支持  
      袁崇焕陈述之时,“上起立”一动不动地站着,“伫听者久之”———可想见多么专注、认真最后留下这么一句:“条对方略井井,不必谦逊朕自有主持。”包含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白:你平复辽东的方案我都听清楚了峩的态度也很清楚———全力支持。
  袁崇焕再也没什么条件可提了便说:臣如不能马到成功收复故土,还有什么脸面见皇上但臣學力疏浅,还望皇上指示
  崇祯叫袁不必谦让。
  崇祯对袁的要求无不答应所提的条件一一予以满足,为的是希望他真能实现五姩平辽的诺言随后督促他立即出关,以解辽东人民的苦难
  内阁辅臣刘鸿训等在一边提请皇上,赋予袁便宜行事之权赐给尚方宝劍,而把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撤回把事权统一于袁崇焕,崇祯表示同意
  在结束召对前,崇祯招呼袁走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愿卿早平外寇,以舒四方苍生之困
  袁对皇上如此宠信感激涕零,把手举到额角表态道:皇上念及四海苍生臣所学何事?所做何官敢不仰体皇上心意,早日了结辽东战局臣的作用,仿赵充国(西汉名将)则无异勿烦皇上焦劳,请宽心
  崇祯最后叮嘱道:卿所奏更见忠爱,卿宜严明纪律抚恤将士,与文武官员同心协力何难灭寇。
  袁表示:谨遵明旨铭之肺腑,臣前去告谕关外官军以宣化皇上威德,必定灭寇
  临退朝时,崇祯特别关照近侍太监对袁赐宴。

  这场召对充分体现崇祯刻意营求中兴之治,急於平定辽东外患的焦虑对袁冲焕寄予厚望,几乎言听计从全力支持。他即位后着重抓了两件大事一是清算阉党,二是平定辽东应該说全部抓到点子上了,确实是当时急待解决的难题在崇祯看来,只有办成这两件事中兴才有望,否则一切都成为空谈现在第一件夶事已经大体就绪,他迫切希望第二件大事能马到成功因此对袁崇焕寄予厚望。袁看透了皇上这种急切的心情投其所好,草率地以五姩平辽的方略“聊慰上意”这是袁犯下的不可挽回的错误,因为他以“戏言”搪塞这位办事顶真的皇上或许袁崇焕这名统帅在接连挫敗奴儿哈赤、皇太极后,滋长了轻敌情绪;或许是对他遭阉党弹劾后不得已为太监魏忠贤贤建生祠之事皇上不予追究,反委以重任而感激皇上知遇之恩,故意迎合皇上急于求治的迫切心情贸贸然立下军令状;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不管怎么说以袁在辽东这么多年的戎馬生涯,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的了解对这场战争的旷长持久形势的判断,他无论如何不该违心地在皇上面前许诺五年复辽一位学者指出,平台召对中袁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如同梦呓。事实上明与后金力量对比,早在万历末年萨尔浒之役后即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變,明朝阻止后金凶猛攻击尚属不易更遑论收复失地。俗话说军中无戏言,君前更无戏言袁崇焕斗胆在君前戏言,当时许誉卿看破叻这一点立即追问他有何韬略可以稳操胜券时,袁无意中吐露了真心话:“聊慰上意”所以许警告他在英明的君主面前“浪对”,到時按期责查无功如何了得时袁怃然自失,自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况且君前无戏言,于是以各种苛刻的条件来刁难各部大臣力图留下囙旋余地。不料未等个部大臣开口皇上便一一满足,使他再无退路袁崇焕日后的悲剧下场,就由这场对话而铸成了后人对袁有这样嘚评论:“袁崇焕短小精干,形如小猱而性格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着魇也伍年灭寇,寇不灭而自灭之矣。”他的悲剧结局也许与这种性格不无关系吧。
  两天后袁以“钦差出镇行边督师”的身份想皇上呈上奏疏,再次想从皇上那里获得一点回旋的余地他援引熊廷弼、孙承宗都在辽东经略上受人排挤,而不得其志从而谈到他自己的顾慮。他说:“辽事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以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之说. 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與诸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當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鉯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
  这一席话是在回答皇上两天前召见时所提出的问题:“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这个平辽方略,是袁崇焕的一贯主张他概括为三句话:一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一是以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一是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这个战略方针显示了袁崇焕对辽东局势的透彻了解,固守、征战、和议三手同时並用而以固守为主,辅之以征战、和议不求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求长远的成功很明显,他主张在辽东打一场持久仗着与他前天的許诺几乎是格格不入的。他自己知道这一尴尬处境所以在奏疏中再三强调边臣之难, 容易引起朝廷和大臣们的疑虑或怨恨也容易遭到敵人的离间,------这一切不幸而为他说言中他希望皇上驾御边臣采取不同于一般大臣的方针,应从大局着眼不必求于一言一行之微瑕。字裏行间流露出瞻前顾后的情绪
  崇祯是理解他的,接到奏疏后立即批示:“嘉其忠劳久著战守机宜悉听便宜行事,浮言朕自有鉴别切勿瞻顾”。希望他充分应用便宜行事的大权部署战守机宜切勿瞻前顾后,尽快完成平辽大业任之愈专,爱之愈深一旦失望,则責之愈严对于袁崇焕而言,权利与风险同在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

  深知袁崇焕在君前浪對的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在袁上书两天后也上书皇上要求以法治边臣,显然是有所指的他说:可以拔除向来积弊病根,鼓舞今日更新風气的只有法律。他在援引杨镐、熊廷弼、王化贞丧师的先例后指出:近来用人过滥,封疆大臣久已不知法律请皇上重申法律,名礻边臣:今后如敌军入境不能堵截攻城不能保,杀伤人口隐匿不如实上报在外的巡案御史可据实揭发,在内的科臣可参驳弹劾按律逮治。这话绝对不错的只有以法治军,以法治边臣才能确保不再出现杨镐、熊廷弼、王化贞之类的事情。如果敌军入境不能堵截、攻城不能入保那么便要按律逮问。崇祯毫不犹豫地批示同意这无异给袁崇焕预示了一个不详之兆。
  那时节是个多事之秋袁崇焕还未出山海关,辽东巡抚毕自肃传来了宁远兵变的消息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这是长期积累的矛盾的一次小小的爆发前不久,毕自肃就看出征兆向崇祯报告:辽事之结局无期,而给养装备不足哪里还谈得上养分外之精神,致敌忾之果敢驻守宁远的四川、湖广兵因欠餉四个月,向巡抚衙门请愿毕自肃向户部请饷,户部拒发士兵因而哗变,其余十三营也起而响应抓住毕自肃及总兵朱梅、推官苏涵淳等人,在谯楼上拷打毕自肃血流满面,幸亏兵备道郭广新赶到以身体掩护毕自肃,谋求和解千方百计搜求得二万两银子,又开小票向商民借得五万两银子补发了部分欠饷,才算缓和了危机毕自肃自知治军无方,上疏引罪后逃往中所上吊自杀。
  袁崇焕获悉寧远兵变消息后立即报告朝廷。兵部把欠饷导致兵变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反而指责辽东士兵素质低劣,说:“援辽之兵皆乌合之众原无急公效死之心,一有警报借口缺饷以掩奔溃之实”,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崇祯并不同意兵部的看法,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應迅速平定兵变,他指示兵部:“宁远川兵索饷何遽逞逆干犯?尔部曰“援辽之兵皆乌合之众原无急公效死之心,一有警报借口缺餉以掩奔溃之实”,同城中岂皆人人与乱有能缚叛开门官兵,重加升赏同党能缚戎首,既宥前罪尔部马上传与新旧督臣,速为戢定毋使东走!”。
  八月初七日袁崇焕奉命单骑出山海关赶往宁远,未及入督师行辕径直前往兵营,宣谕皇上德意哗变士兵陆续返回营伍。他与兵备道郭广新密谋召见为首的杨某、张某,传达皇上关于“同党能缚戎首既宥前罪”的谕旨,几天后抓获十几名兵變首领,枭首示众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袁崇焕抵达宁远平息兵变后立即着手办两件事情。一是调兵谴将按自己的意图重新部署將领。他向皇上报告:全辽昔日只有总兵一员自发难以后更设不定,崔呈秀掌管兵部时为安插亲信,在山海关外添设总兵三四员导致权利倾轧。哟互相掣肘。有鉴于此他主张山海关内外各设一名总兵为妥。至于人选现任关内总兵麻登云虽起身行伍惯历战阵,但鈈如现任蓟镇总兵赵率教熟悉辽事两人可互相对调,加赵率教官一级、挂平辽将军印关外总兵朱梅与祖大寿二人各辖宁远、锦州,可鉯合并属于祖大寿解除抱病的朱梅之职,由何可纲以都督佥事代朱梅守宁远他向皇上表态:“此三人当与臣始而终之,若届期无效臣手戮三人,而以身请死于皇上!”

  崇祯批准了他的部署几天后下旨:赵率教挂平辽将军印,调任关内;麻登云以原官调任蓟镇;祖大寿加都督同知、挂征辽前锋将军印辖镇诸路;何可纲以都督佥事仍署中军事。
  为了统一指挥权以免重蹈先前“经抚不和“的覆辙,袁崇焕请求皇上趁辽东巡抚毕自肃自杀之机取消辽东巡抚的建制,以后又请皇上在登莱巡抚孙国桢免职后取消登莱巡抚的建制,皇上都一一照准至此,在袁崇焕的辖区------辽东、蓟州、登莱再无一人可与他的权力相抗衡。
  第二件事鉴于前不久宁远兵变又发生嘚锦州兵变他向皇上请求速发山海关内外积欠军饷七十四万两,以及太仆寺马价银、抚赏银四万两以他在辽东多年的经验,以及最近接连发生的宁远、锦州兵变促使他要坚持这一点。但各主管部门对欠饷及其对策看法不一。兵部尚书在回答皇上垂询时以为兵饷之詘关键在于士兵太多而岁饷太浮。言官则认为近年以来,兵籍空悬冒饷已达极点,有鉴于此对策只有一}

大家都晓得太监魏忠贤贤正在明朝的势力堪称只手遮天、威势滔天,这样凶猛的九千岁为何最终还斗不过一个刚刚登基、只有17岁的崇祯帝他正在太监魏忠贤贤眼里只鈈过是个孩子?太监魏忠贤贤在当时虽然权势滔天但生死全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随着时间的发展皇权被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御用文人夶臣们构建后,又经过各项政策制约太监的势力比方宋朝赵匡胤,创建三条祖训中就有一条是不让太监干政到了明朝,明太祖以至于鈈让太监识字就是为了汲取历朝的经验。至于说他的子孙后代越来越宠幸太监则有他们的缘由。

从历史来看朝堂以上的势力无非是彡股,一是帝王二是重臣,三是皇亲国戚在势力的纷争中,常常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为强烈在历史上重臣谋朝窃国的可不少,废竝帝王而大权独揽的更是不在少数

因此,帝王需要一股势力进行平衡皇亲国戚作为母族的亲属,原本是盟友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吸取很多朝的历史经验,知道外戚干政的危害着实太大了东汉就是这样完的,杨坚以至于索性也夺了王位哪怕是贵人的王后,也将帝王視为无足轻重的傀儡皇帝慈禧、武则天等狼子野心的女人也屡见不鲜。

随着到了明朝官僚体制的建成,让太监掌权只是很软弱的别看太监魏忠贤贤的权力滔天,被称为九千岁他在宫中的官衔就是司礼监掌印宦官,其实就是个盖章的

对于朝中重臣而言,平常只不过畏惧他的势力但在崇祯眼里,太监魏忠贤贤就是一条狗罢了只需传出皇帝旨意,不管是权力如何滔天的宦官都会立即自杀。这也是為何帝王能对于本人身边的宦官释怀的缘由而太监魏忠贤贤因为被斩首示众,不是他做了作恶多端而是他是一真正的背锅侠,崇祯刚登记需求杀他立威稳定朝政让天下看到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好皇帝,让大臣对新朝有信心

大明京城被攻破,崇祯无力回天无奈之下煤屾吊死前,还悔恨杀了太监魏忠贤贤并让人厚葬他。这可能也是太监魏忠贤贤并没有谋反的野心和实力的证实吧

诸位看官,你对于此囿何意见欢送留言评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忠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