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的夜归的诗句中的草堂人是诗人自己吗

钟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湖广竟陵人,因为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时人将两人并称为钟谭,因二人而兴起的诗派号为竟陵派

公元1574年,钟惺在一个卋代官宦世家出生字伯敬,号退谷、止公居士父亲钟一贯任武进学训。因为家学渊源的关系钟惺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後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朝万历三十年,钟惺进士及第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三十一年,以奉节使臣的身份出使成都、山东万历四十三年,奉命前往贵州主持乡试

经过多年的经营,终于调位工部主事后来外放为官,被调到江南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迁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在北京的时候,钟惺就并不爱往来福规繁华之处到了南京之后,更是清淡自持

他为人清冷,不喜欢接待俗客照他的想法是有这样的时间,倒不如多读几本史书所以来到南京之后,他甚至言明谢绝人事往来闭门读书。

钟惺在秦淮河畔租一楼屋此后潜心读书,常常读到深夜才意犹未尽多年读书的心得,后来别他撰成《史怀》一书评论古史,多所发明有古贤所不逮者。

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这个时候作诗他开始倡导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钟惺这样的诗风受到当时不少文人的追捧学习,江南张泽、闽人蔡复一等人甚至将钟惺奉为深幽孤峭之宗。

在福建为官期间钟惺咾夫病逝,于是辞官归故在家里为父亲尽孝守制。不曾想回到家乡不久就于天启五年在家病逝,享年五十二岁

钟惺与谭元春开竟陵詩派,又有深幽孤峭之宗的美誉他的诗词自然有值得后世人学习和欣赏的地方。

落日下山径草堂人未归。

砌虫泣凉露篱犬吠残晖。

霜静月逾皎烟生墟更微。

入秋知几日邻杵数声稀。

江边事事作山家复有山斋着水涯。

一壑阴晴生草树六时喧寂在莺花。

潮寻故步沙频失烟叠新痕岭若加。

信宿也知酬对浅暂将心迹寄幽遐。

游迟畏晚天晚际反凄妍。

好月下山路顺风归浦船。

云涛孤棹外市坞半灯边。

回首苍苍处金焦在乱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夜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