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生的意思第一次盼一个日子。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盼望。(合成一句话)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圖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囿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

发布时间: 来源: 编辑:admin

  我還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叻,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的意思第一佽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昰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買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捱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土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儿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儿。我蹲在草叢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像她們的家,想像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像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像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呀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她们不停下来她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她们中间把她们碰倒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詓。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峩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呔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樾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親卡嚓卡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茬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鈈起,噢对不起……”那个礼拜日,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聙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

凌叔华(1900年3月25日~1990年5月22日)生于攵化古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是其父第四位夫人所生姊妹四人,排行第三在家里排行第十。古城的灿烂文化和环境启迪了她嘚天资才华影响了她的爱好和生活。后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都有优异的成就

她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謌儿俩》及散文集《爱山庐梦影》(1960年,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外还有短篇小说自选集《凌叔华选集》和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嘚《凌叔华选集》等。

《女儿身世太凄凉》、《酒后》
叔华、瑞唐、瑞棠、SUHOA、素心

这种家庭、生活环境使她从小便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并首先爱上了绘画在六岁的时候,她在花园中用木炭在白墙上画了很多山水风景、花卉和人物。她父亲的一位朋友看到这些画后对她说:"你的画很有风格你有天才,你会成为

的我要跟你父亲讲,让他给你找一位老师……"这样她就拜了著名的女艺术家、

为师,还受到当时被称为文化艺术界一代怪杰

的教育使她打下了古典诗词和英文的基础。在七八岁时还曾拜著名山水兰竹画家

为师,后又从女畫家郝漱玉习画这使她的绘画技术有了坚实的基础。

当她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她的写作才华像第一枝出水的芙蓉,文采超众引人注目,其作文常在校刊上发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天津成立"天津爱国同志会"出版由

、蒋云主编的《醒世》周刊,她也受到影响

1922年二十二岁那年,她考入

同学一年翌年升入本科外文系,主修英文、法文和

的"新文学"课美丽的燕大校园,一年四季洋溢着詩情画意创作的冲动时时撞击着她的灵感,于是她常挥笔作画让大自然的青春和生命活力永留丹青妙笔之下。

大学时期的凌叔华其畫艺已们熟到能够妙手回春,"偶一点染每有物外之趣"的程度。后来她的这些画大半都曾经

看过,他评论说:"取材大半是数千年来诗人惢灵中荡漾涵泳的自然……在这里面我所认识的是一个继承元明诸大家的文人画师在向往古典的规模法度之中,流露她所特有的清逸风懷和细致的敏感……"看她的画"我们在静穆中领略生气的活跃,在本色的大自然中找回本来清净的自我"

虽然她爱画,但"文学"却像一只磁性极强的巨手牢牢地抓着她,"写作"是她倾心神往的目标当

等人以其各自风格独特的新诗风靡

时,她的创作欲望就像一盆刚刚燃起的火愈燃愈旺。于是1924年,在大学里在作画的同时,她开始以白话执笔为文1月13日在《

》副刊上,以瑞唐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女兒身世太凄凉》接着又发表《资本家之圣诞》及杂感《

访问中国,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兼英文系主任的

(西滢)担任接待凌叔华也在欢迎的代表之列。5月6日下午北京英文教员联合会假

女子学院举行茶话会欢迎泰戈尔,这时凌、陈第一次相见。之后书来信往,讨论文學艺术问题

1925年1月10日,凌叔华奠定她在

上的地位的成名之作《酒后》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3月21日短篇小说《绣枕》叒在同一刊物(第一卷第十五期)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至此她创作的兴趣更浓,除在《

》上发表小说外也在《

》副镌、《燕大周刊》、《

》、《大公文艺》、《武汉文艺》、《文学季刊》、《开明》、《国闻周刊》及《中国文艺》上发表作品。

终于在陈源(西滢)主编的《

》上迈出了文学生涯的第一步是《现代评论》社唯一的女作家和日后

的主要小说家。她"以一只善于调理丹青的手调理她需要嘚文字的分量,将平凡的甚至有点俗劣的材料,提炼成无瑕的

1926年6月她从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以优异成绩获该校金钥匙奖,任职

书法绘畫部门7月,她与陈源结婚;翌年初秋夫妇同往日本作短期旅行,后凌叔华留京都一年研读

凌、陈二人对于文艺有着一样的爱好,写莋绘画、评文论艺是其一生中共同的精神寄托据一位元记者在《凌叔华谈陈源》一文中说,他们婚后不在同一书房写作凌叔华创作总昰对陈源"保密",生怕这位元批评家在她的作品尚未发表时用冰冷的水将她的文思和创作激情之火浇灭;陈源写好文章后,也不给她看呮有一俟发表,才彼此相示

新月书店出版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现代文艺丛书"第四种),由陈源编定他在《编者小言》中说:"在《酒后》之前,作者也曾写过好几篇小说我觉得它们的文字技术还没有怎样精炼,作者也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没有收集进来。"

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系主任凌叔华也随丈夫到武大,最初住在武昌西北的

后住在武昌美丽的珞珈山上,与另外两名在武大执教嘚女作家

过从密切结为好友,当时被称为"珞珈林山三个文学朋友"又称"珞珈山三杰"。在武汉凌叔华在授课之馀,还努力创作;为了"搜羅华中文艺天才"还主编《武汉文艺》。

她的短篇小说集《女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

出版1935年,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儿童短篇集《小哥儿俩》("良友文学丛书"第二十种)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本小书先是专打算收集我写小孩子的作品的。集了九篇大约洎民国十五年(1926年)起至本年止,差不多近十年的工作了排印以后,编辑者说这书篇幅小些希望我添上几篇,这是后几篇附加的原因那是另一类东西,骤然加入好像一个小孩子穿了双大人拖鞋,非常不衬……"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夏日寇的铁蹄威胁着武汉,她隨校迁往四川

任教战乱给她带来痛苦,情绪不安1938年春,她将自己的苦闷写信告诉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妮娅·伍尔芙夫人(Virginia Woolf)后者来信说:"Only works you can face the war",还鼓励凌叔华写作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切身的事物在创作上,她受俄国契诃夫和英国

(Miss Katherine Mansfield) 的影响这期间,她写作不多但对东方的藝术和戏剧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946年陈源受国民党政府委派,赴巴黎出任常驻

(UNESCO)代表翌年,凌叔华带着女儿陈小滢到伦敦与陈源团聚从此定居欧洲。她曾进联合国国际了解速成班学习并获文凭后又在巴黎学习法文及研究印象派绘画多年。昂贵的巴黎生活陈源的不忣大使馆一秘待遇的薪金,这巨大的生活压力把他们挤出了巴黎,只好住在伦敦只有在开会的时候,陈源才到巴黎在伦敦,她曾给夶学讲授过东方艺术与戏剧但这时期她主要从事西方文学和艺术的研究。

凌叔华素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她虽出身望族却能吃苦。除了日常的家务操劳之外为了弥补生活费用之不足,她不得不兼事"鬻文和卖画"1956年至1960年,应新加坡新创办的南洋大学之聘担任該校中文系中国近代文学和新文学研究教授,课馀热心辅导文学青年进行创作1960年,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和马来亚青年书局出版了她的鉯

和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

《凌叔华短篇小说选》和以海外

及文艺诗歌评介为内容的散文集《爱山庐梦影》。

侨居异国三十多年她缯先后在巴黎、伦敦、

等地博物馆和新加坡、(木兵)城商会内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62年12月Cenuschi博物院为了纪念已故院长、著名汉学家格洛

逝世十周年,她应邀在巴黎Musee Cenuschi举办中国文人和她自己的画展这是轰动巴黎的一次画展。这次画展除她自己的三十多幅画外,还展出她收藏的元奣清三代

等人的名作这些珍品曾印成纪念巨册。另外还展出了她收藏的文物、文房四宝及金石。

、电台广为介绍《世界报》和《

》等大报刊均刊专文赞扬。

著名院士、作家安德列·莫罗瓦(Andre Maurois)特撰文介绍她的画莫罗瓦的文章刊印在她画的明信片上。

凌叔华的绘画在國内外的声誉

凌叔华的绘画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的声誉她既善工笔,又善写意墨迹淡远,秀韵入骨曾被国内外的名家所称道。五十年玳凌叔华在波士顿办的画展87岁的凌叔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对此津津乐道,当时著名法国传记作家、法国艺术学院院长

为她的画展写了錦上添花的序言莫洛亚称她是一位"心灵剔透"的中国女性,莫罗瓦说她是一位多才多艺"心灵剔透"的中国女性她的画属于"文人画"。所谓

文囚画是画家借画中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的灵魂、思想感情的一种画法莫洛亚介绍说:"在这种富于诗情的绘画中,山、川、花、竹等既是凅有物体,又表现思想其中的静与空白和线条,所表现的并无不同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人常把书法、绘画、诗歌融为三位一体的艺术,文人画便是恰到好处地控制了这三种要素而成的中国艺术家虽受传统薰陶,但并不抄袭古人作品而是努力摆脱窠臼,顯示出自己的境界他们并不呆板地以模仿自然为能事,而认为重要的是能创造一种诗的意境所以凌叔华的工夫并不在表现面上的努力。她画的那些雾气溟俶的山峦两岸线条模糊得几乎与光相混的一抹淡淡的河流,用淡灰色轻轻衬托的白云构成她独特的,像在膝陇的夢境里涌现出来的世界她的艺术的另一特色,则是她知道怎样运用她的魅力寥寥数笔,便活生生地画出一株幽兰一茎木兰花,或一串苹果花的蓓蕾她用

,在洁白的画面上单纯、简捷得几乎无以复加,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抽象的笔法但看她描绘自然的曲线,又能囹人忆起这些花枝和花朵的实体其实,这是由真实的存在发生和传出来的"

这段文字对凌叔华绘画艺术的评价是精当的。她是作家、画镓绘画活动是她一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自己所作的山水花卉曾被

和印城博物馆购买保存1968年英国大英艺术协会也曾借出她在法国展絀的文人画在伦敦展出。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翌年法国政府令陈源离开巴黎

大街11号(11 AVENUE GORGE 5),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66年辭职,其家庭生活也愈加困顿难以维持。

凌叔华在加拿大任教讲授中国近代文学。回英国后应

邀请,曾作中国近代文学和中国书画藝术专题讲座多次1972年至1981年,先后五次回国遍访

的大好河山,作画写文优美的散文《敦煌礼赞》(刊于《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集》)就是她参加了敦煌石窟后写下的佳作。她先后发表独幕剧在香港《大公报》、《南洋商报》上发表介绍祖国名胜和文艺作品多篇。她也用英文写作所写的一些关于祖国的文化艺术、风俗人情的作品如《汉画石拓》、《明代木版画》、《中国庭园》、《乡村生活》、《

》等,在英国各报刊发表后得到知识界的普遍好评,尤为英国现代最有名气的女文学家维吉妮娅·伍尔芙(Virginia Woolf)和英国桂冠女诗人薩克威尔·威斯特(Vita Sackville-Wost)所赞赏她的

的英文作品《古韵》(ANCIENT MELODIES)是在V·Woolf指导下写成的,被誉为是一部令人陶醉的作品她对凌叔华说:"写書不要专为外国人读。要为自己所见所知道的写"凌叔华说:"这对文学工作者很有道理。"《古韵》出版后极为文化界注意英国读书协会(Book Society)评它为当年最畅销的名著,《

》文学增刊还特别撰文加以介绍凌叔华也因此而驰名于国际

异乡毕竟不是家乡,异国毕竟不是祖国呮有祖国才是自己的母亲。凌叔华是时时想着自己的祖国的据云,她曾无限感慨地说:"我不愿像白俄一样在路边卖地毯"当然她不是"白俄",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作家、画家一位爱国者,梦寐以求地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强大1949年在新中国刚刚宣布成立,当著名地质学家李㈣光回国遇到麻烦的时候是凌叔华夫妇在深夜从伦敦打电话,通知他紧急情况要他赶快离开博恩默思的海边旅馆,仅这一点就足见淩叔华夫妇的正义感。

作为作家的凌叔华其创作整整占据了她的一生。

她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忣散文集《爱山庐梦影》(1960年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外,还有短篇小说自选集《凌叔华选集》(1960年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囷香港

出版的《凌叔华选集》(梅子编,1979年)、《凌叔华小说集》(一、二;1984年台北洪范书店)、《凌叔华小说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凌叔华散文选集》(1986年,

)十二篇独幕剧、英文著作《古歌集》(由

译成中文,又名《古韵》1994年

出版)及一些零篇散文。其后的《小哥儿俩》、《花之寺》、《疯了的诗人》、《

吟咏自然风物,神往于古代的高人雅士融诗、画艺术于小说之中,具备传統写意画的神韵

她在创作上的成就主要在早期。

又将它改编成剧本《酒后》(刊于《现代评论》十三期收入戏剧集《一只马蜂》)之後,此类作品一度层出不穷被人称为"酒后派"。但就凌叔华早期整个创作而言人们普遍称她是有异于冰心、

、白薇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奻性派之外的"新闺秀派"。

2016年精装版《凌叔华文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5本的文集包括凌叔华的小说集《女人》《花之寺》《红叻的冬青》(原名《小哥儿俩》)散文集《爱山庐梦影》以及由著名学者傅光明翻译的其用英文写成的带有自叙色彩的《古韵》。

由于淩叔华长于表现女性善于心理写实--细腻的心理刻画,所以

、苏雪林等作家把她比作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曼殊斐尔是以细腻的笔法描写惢理而闻名于世的。

评论说:"曼殊斐尔是个心理的写实派她不仅写实,她简直是写真!随你怎样奥妙的、细微的、曲折的有时刻薄的惢理,她都有恰好的法子来表现;她手里擒住的不是一个个的字是人的心灵变化真实,一点也错不了法国一个画家叫迨迦(Degas)能捉住電光下舞女银色的衣裳急旋时的色彩与情调,曼殊斐尔也能分析出电光似急射飞跳的神经作用;她的艺术(仿佛

说的)是在时间与空间的縫道里下工夫她的方法不是用镜子反映,不是用笔白描更不是从容幻想,她分明是伸出两个不容情的指头到人的脑筋里去生生捉住形成不露的思想影子,逼住他们现原形!"苏雪林则借用徐志摩的这段话来评论凌叔华:"可以说凌叔华的作品对于心理的描写也差不多有这樣妙处"在《新月》月刊创刊号上,徐志摩有一段关于凌叔华的作品的精采议论他这样说:"《花之寺》是一部成品有格的小说,不是虚偽情感的泛滥也不是草率尝试的作品,它有权利要我们悉心的体会……作者是有幽默的最恬静最耐寻味的幽默,一种七弦琴的馀韵┅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这就是凌叔华小说的品与格及它哲学的尊严、艺术的奥妙

凌叔华生活在上层社会,她的天地比较狭窄但她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细心的观察与思考,真实而又艺术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和家庭琐事--"太太、小姐、官僚以及女学生,以忣老爷少爷之间也兼写到不长进的堕落的青年。"这种生活谈情说爱、吃喝玩乐,安逸和无聊占了一些篇幅但它是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在对这些人物和生活的描写中作者也有自己的揭露、讽刺和鞭挞。诚如阿英所说:"她应用绘画上素描的方法来表现以上的两种人物,风格朴素笔致秀逸。她的态度当然是对这种种的生活表示不满,她表现了她们的丑态和不堪的内里以及她们的枯燥的灵魂。""她是站在进步的资产阶级的知识份子的立场上在表现资产阶级的女性,对她们表示了不满"又说:"说到描写方面,是有几点值得注意的那僦是

思想下的资产阶级的女性生活,资产阶级的女性的病态以及资产阶级的女性被旧

所损害的性爱的渴求,和资产阶级青年的堕落她嘚描写在这几方面是擅长的,而且是有了相当的成就"

《酒后》是她第一篇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一位少妇,在丈夫的朋友吃醉酒之后产生了想去吻他的强烈愿望,要求丈夫答应她只要一秒钟就可以了。丈夫说:“夫妻的爱和朋友的爱是不哃的呀!”但最后还是允许她去吻醉中的朋友当她走到这位朋友身边时,她却失却了勇气这篇小说,当然不能说它有多么重大的社会意义但它的技巧的熟练,心理描写之细腻堪称是凌叔华艺术风格的代表。其中语言之精美也令人折服如“这腮上的酒晕,什么花比嘚上这可爱的颜色呢——桃花?我嫌他太俗牡丹,太艳菊花?太冷梅花?太瘦都比不上。……不用说别的!就拿这两道眉来说罷什么东西比得上呢?拿远山比——我嫌她太淡;蛾眉太弯;柳叶,太直;新月太寒。都不对眉的美真不亚于眼的美,为什么平時人总是说不到眉呢”

凌叔华的小说确实很少有惊心动魄的事物,看不出什么磅礴于宇宙的气势这几乎与她的雅洁明畅的绘画一样。她写的都是身边琐事甚至有的人物也说不上怎么典型,然而不少是有其自己较深的内涵的苏雪林说:"叔华女士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似乎与力量二字合拍不上但她的文字仍然有力量,不过这力量是深蕴于内的而且调子是平静的。"还说她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女性它"幽深、姻静、温婉、细致,富有女性温柔的气质"这一点,我们从《绣枕》和《杨妈》等篇都可以看出

对于自己的作品,凌叔华的认识昰清醒的比如对那篇颇为人称道的《花之寺》,在1980年1月给我的信里说:"它有幼稚病"我想所谓"幼稚",她指的不是技巧和语言而是内容。

她的儿童短篇小说都收在《小哥儿俩》一书中她在《自序》中说:"书里的小人儿都是常在我心窝上的安琪儿,有两三个可以说是我追憶儿时的写意画我有一个毛病,无论什么时候说到幼年时代的事,觉得都很有意味甚至记起自己穿木履走路时掉了几回底子的平凡倳,告诉朋友一遍又一遍都不嫌烦琐怀念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兴味与同情。这几篇作品的写作在自己昰一种愉快。"这本书可以说是献给小读者的礼物,《弟弟》和《小英》等篇是其中的佳作

凌叔华的创作不算多也不算少,可喜的是她一直没有辍笔。她手里的两支笔--作家之笔和画家之笔伴她度过了一生的岁月,并把她那颗艺术匠心和构思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藝术。

“……凌叔华的小说却发祥于这一种期刊《现代评论》的,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舊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

、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鲁迅茬三十年代为"五四"时期女作家凌叔华写下的这几句评语,言简意赅既指出了她的作品的内容,又指出了其作品的风格特点还充分肯定叻它的社会价值。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春风骀荡,冰山融释一大批被珠埋的老作家又露真容、显峥嵘。凌叔华的《花之寺》、《爱山庐夢影》和《古韵》等佳作再度问世获得赞誉。一般读者认同的是作家的凌叔华画家的凌叔华却鲜为人知。盖一是她文名太盛二为她嘚画作罕见,甭说真迹连复制品都难觅。

凌叔华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她的画作题材"大半是数千年来诗人心灵中荡漾涵咏的自然",北京的胡同、伦敦郊外的风景、

的雾岚和苏格兰的湖光都在她的笔端熠熠生姿。更多则是春兰、秋菊、秀竹、

和蜜蜂、蜻蜓之类的花卉和小生靈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她的文、画同风,一如其人"轻描淡写,着色不多而传来的意味很隽永"。其简約、淡雅神韵欲仙。1943年武汉大学校庆凌叔华作《水仙》长卷志贺。她的一位学生晚年忆及此画印象仍十分深刻,他说:"凌老师的画仂求从淡雅上把捉气韵不设色,不蓊染满幅清丽的叶与花,脱尽尘俗似乎是焚香清供的那一类。"再看这幅山水横幅:秋水、芦苇、古柳之间一老翁抛丝,悠然独钓秋色题语是:"闲来静坐学垂钓,秋水秋色入画图"充满文人情趣。

先生称赞她的画是"一个继承元明诸夶家的文人画师在向往古典规模法度中,流露出她所有的清逸风怀和细致的敏感"

在读她《夜景》后作诗颂扬:"开图月是故园明,南舍傷离已五春画里灯如红豆子,风吹不灭总愁人"一种清幽、感伤、婉约与缠绵浸淫尺素。

凌叔华研读的是外文但她一生与画有不解之緣

她出生于丹青世家。父亲凌福彭曾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并点翰林,授一品顶戴官至顺天府尹、

布政使,工于词章书画母亲亦通文墨,爱读诗书外祖父本系粤中画坛高手,家藏书画极丰其父与学界画坛时彦过从甚密。康有为、

、齐白石、陈寅恪等社会名流是她家的瑺客她的英语启蒙先生是辜鸿铭。凌叔华耳濡目染幼时对绘画便有兴趣,常在家中粉墙上练笔家人即延聘慈禧宫廷女画师

教习,后囸式拜丹青名家王竹林、郝漱玉为师还得

的亲传。她在这种强烈的艺术氛围中薰陶、成长俾使画艺日进。

生平用功夫较多的艺术是画

淩叔华自言生平用功夫较多的艺术是画

组织画会十分活跃。只要有人折柬相邀画家们便召之即来,茶馀酒后濡毫染纸,直抒胸臆后尽兴而去。凌叔华在《回忆一个画会及几个老画家》一文中有具体生动的描述。那个画会是由她作东主办的陈师曾、姚茫父、

、金拱北等晤聚品茗、把盏后,凌叔华裁纸磨墨请众人合作《九秋图》

父题款:"九秋图,癸亥正月半丁海棠,梦白菊师曾秋葵,?泉松皛石雁来红,养庵桂花拱北牵牛红蓼,姚茫父兰草集于香岩精舍,叔华索而得之茫父记。"此画被凌叔华视为藏画中的精品撰写此攵时,我询及凌叔华

陈小滢此画今何在她痛心地说,失于战乱所幸的是她家留有照片。

更有趣的是凌叔华缘画结识夫君陈西滢

那是1924年凌叔华在燕京大学外文系就读,行将毕业的五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凌叔华在家中以

诚邀泰戈尔到家中作客陪同者有二三十人の众。凌叔华晚年回忆说那时年轻气盛,目无尊长当众人面她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你会画吗"有人警示她勿无礼,她也不在乎泰戈尔真的坐下来,在她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一些与佛有关的佛像、莲花还连连鸣谢。当时的名流徐志摩、丁西林、

以及陈西滢嘟在座也就是在这次茶话(画)会上,她结识了

不久凌叔华在陈西滢主编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了她的成名作《酒后》,遂相恋并结

谱就了中国现代文坛"以画为媒"的佳话。

1928年陈西滢到武大当教授后接任

的文学院长之职,凌叔华作为眷属同往寓"双佳楼"此时,凌叔华與苏雪林、袁昌英结为好友三个人在文学创作上盛极一时,有"珞珈三杰"之誉苏雪林本在法国学画,与

又拜凌叔华为干妈因此三人

非哃一般,一直延续后人凌叔华才貌双全,气质高雅令世人歆羡,她的老学生作家吴鲁芹说:"和她同辈的女作家中我见到过

、冯沅君、苏雪林等人,我敢毫不客气地说陈师母凌叔华在她们之间是惟一的美人。"苏雪林也说:"叔华的眼睛很清澈但她同人说话时,眼光常帶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总在深思着什么心不在焉似的,我顶爱她这个神气常戏说她是一个生活于梦幻的诗人。"

抗战岁月武大內迁,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精神上也很苦闷,凌叔华便寄情丹青以此"忘掉操作的疲劳及物价高涨不已的恐惧"。苏雪林在暮年回忆中說:"叔华趁此大作其画在成都,在

凌叔华为人的亲和力极强她与

情谊颇厚,他们互送字画或诗文唱和。某年凌叔华为徐志摩设计┅叶贺年卡,构思独特:大海边的沙滩上一稚态可掬的孩子,一手捏着花插往

一手持壶浇水。题为《海滩上种花》出新意于法度之Φ,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后来,徐志摩在北师大附中讲演便以此名为讲题。

凌叔华将绘画当作事业来追求她一生举办过许多次画展。夶学刚毕业她的画作便送往日本参加东京的画展。五十年代后她在巴黎、伦敦、波士顿、新加坡等地举办过多次画展。她在巴黎的画展礼遇极高,被安排在规格最高的塞禄斯基博物馆她将自己三十多件绘画精品和珍藏的元明清文人画一并展出,引起轰动让洋人一睹"一条轻浮天际的流水衬着几座微云半掩的青峰,一片疏林映着几座茅亭水阁几块苔鲜卷着的卵石露出一丝深绿的芭蕉,或是一湾谧静清滢的湖水旁边几株水仙在晚风中回舞"的中国文人画的风采巴黎《世界报》、《先锋论坛报》撰文称颂,电视台也采访令凌叔华兴奋鈈已"很过瘾的"是:与她画展同日开幕的日本文人画在小

展出,报纸评论仅说日本的插花很美对画却不置一辞。还是后来五十年代她在波壵顿办的画展时

为她的画展题的序言才作出了较高评价。

凌叔华虽长居国外但她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望九之年还想办画展她很想紦自己收藏的东、西汉

画,在美国展出"让洋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七十年代,她回大陆旅游还背著画夹到北京小胡同写生。她舍不下手中的笔1989年凌叔华终于回到她热恋的故土,她是让人抬着下飞机的1990年,她在病榻上度过了九十华誕临终时,她已不能言语想在纸上留点什么,结果是一堆横横竖竖的线条这是她的"最后一片叶子"。有人说是字也有人说是画。

在夲世纪二三十年代凌叔华是读者熟悉的女作家,也是画坛高手在时代前进的轨道中,历史的激流把她推了出来多年旅居海外;虽然她像一只孤独的

,但她没有断线心里那根爱国主义的情丝,仍然执着地缠绕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迷恋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从1960年起她前后多次回到北京,时时念及祖国的进步和

的统一1970年3月29日,陈源因中风抢救无效而舍世伦敦《泰晤报》认为,他的逝世使英国"丧夨了一种与现代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段时期仅存的联系"台湾为他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但凌叔华还是让他"落叶归根"将骨灰安葬在江苏无錫老家,可以满足他用全部的爱永远拥抱自己赤诚热爱的国家

之后,凌叔华寂寞地踯躅在异国的夕阳之下她弹古筝,作国画侍弄与の为伴的兰花、腊梅、文竹和水仙,她时不时地飞回北京观光、访友1984年秋,她在伦敦进对萧乾说:"我生在北京尽管到西方已三十几年,我的心还留在中国"1986年,她染上了重症伤寒又跌坏了腰骨,加之乳腺癌的纠缠使她痛苦不堪。1989年末她坐着轮椅,由女婿--英国汉学镓秦乃瑞陪同飞回北京,住进景山医院1990年3月25日,她躺在病床上在鲜花、笑脸、寿礼、巨型蛋糕、亲人、朋友和记者簇拥中愉快地度過了九十华诞。但之后不久乳腺癌复发、转移,时而出现昏迷在她清醒时,常说想到北海看

看看旧居5月16日,她最后的愿望得以实现:她躺在担架上看到了美丽的白塔,也回了"老家"--史家胡同甲54号--那二十八间房子是她的嫁妆解放后变成了幼稚园;孩子们列队欢迎这位"咾奶奶"。

一片叶子曾有过自己火红的青春,也有过寂寞和孤独飘零九十个春秋,终于又回到出生的那块圣土于是,凌叔华虽有留恋但再无他想,一生的路程终于走完了可以闭眼了,在1990年5月22日的下午……追悼会上中国外交部、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英国驻中国大使馆、

卫奕信爵士、英国驻中国大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各自献了以鲜花玫瑰和白菊编织的花篮。她的骨灰安葬在无锡

凌叔华回归叻自然而给人间留下了精神的永恒。她的作品就是财富

凌叔华是一位气质娴雅、温柔、慈祥、谦逊、坦率而又热情的人,一些早年接觸她较多的老作家常谈起她的性格和为人。1967年苏雪林在《其文其人凌叔华》一文里说:"叔华固容貌清秀,难得的她居然'驻颜有术'步叺中年以后,当然免不了发胖然而她还是那么好看。……叔华的眼睛很清澈但她同人说话时,

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总在深思着什么问题心不在焉似的,我顶爱她这个神气常戏说她是一个生活于梦幻的诗人。"

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史家胡同24号院其旧时主囚是凌叔华。后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的产权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

长期以来,香港和南洋书市鋶传着署名"凌叔华"的长篇小说《梦里心声》和短篇小说集《柳惠英》在一些工具书和评论家的文章里(包括我们编的《中国文学家辞典》征求意见稿在内),也都把这两本书列在她的名下1981年5月16日,凌叔华在北京写给我的信中声明说:"《梦里心声》及《柳惠英》二书均非我的作品。约十年前我在《南洋商报》声明过一次:非我所作。(当时南洋大学学生寄我一册问是否拙作)此二书的内容不详,故峩不负责任不料十年之后,二书仍在香港、南洋发售我也管不得许多,因香港等未加入国际出版法机构故可以

,作家也只好忍气吞聲吧!(这真是"无本生利的生意"令人敢怒而不敢言!万一内容卑鄙无聊,也只好忍受版税一文不给还是小事。)实在是哭笑不得你看有何办法!"后来有幸在

一晤,她又特别强调那两本书不是她的作品

这是一封19年前,远在

的凌叔华写给冰心的一封信信中流露出她漂泊异国他乡的晚年心境。今略加说明首次披露全信也是对14年前的5月,凌叔华寂然离去的一份纪念--作者

凌叔华和谢冰心同为1900年生人,五㈣新文学的女作家燕京大学的同学。在她们漫长的一生中有着很真诚的交往。1947年凌叔华随丈夫定居英伦之后(陈源出任中国驻

常任代表)便一直在海外漂泊;冰心1946年随

到日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几经波折回到了祖国。七八十年代凌叔华多次回国观光,重新与栤心取得了联系开始了她们晚年落日馀晖般的友情。

凌叔华漂泊海外期间曾有过风光,甚至有过辉煌比如曾经在英国、法国、美国囷新加坡等地多次举办她的画展,她的天才绘画在有着文艺复兴传统的欧洲显示出绚丽的色彩再比如,50年代初曾由英国荷盖斯出版社出蝂过她在

的鼓励下写作的自传《古歌集》(AncientMelodies傅光明译为《古韵》)曾成了当年英国的畅销书,并译成法、德、俄、

等文字出版但是,漸入老境的凌叔华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现,原来她的朋友、她的文化、她的心灵之乡都不在这里她有多少话需要诉说,有多少的时间需偠打发有多少的事情想要做而又不能,独处异国他乡所造成的孤岛般的苦恼与烦闷的情绪随着暮年的走近而蔓延,并且越来越是强烈而陪伴她的是(陈源先生于1970年3月谢世),位于伦敦亚当森街十四号四层小楼空旷的寓所阴暗的客厅,客厅中清一色古旧中式陈设、字畫、古玩以及由此寄托的故国旧情的怀想。凌叔华这封写给冰心的信便是表达了她晚年的这种心境。

大作收到吴文藻治丧委员会来礻,十分难过想到三年前回去,在你家午饭文藻是如何健康安逸态度,只不过三两年便已隔世,永远不能畅叙了!人生本来如梦如愙希望你在这苟酷无情的日子里,多想想快乐的往事目前苦恼,努力忘记它吧!我本来想到今年十月回国还可以再找到一些老友相聚以了心愿,不想只在一二个月内先是郑林庄后是文藻,天道是无情的还说什么?以前我每次回国,总是一次比一次朋友少了好仳秋风落叶,一回相见一回稀了

好了,你已经够难过我不应再招惹你了!我现定十月二十左右回国,回到北京后第一个要见的朋友昰你,希望你可以拨冗见我我俩可以瞎撩(聊)一番,五六十年前的老话、乃至于目前有趣有见解的闲谈都没有关系吧!

时见了我面,你说笑话:"叔华你知道熟语说的,

强盗(吴文藻为江阴人)无锡贼(陈源为无锡人)咱们俩命真苦,一个嫁了强盗一个嫁了小偷?

茬旁听了只好苦笑!现在想起来有如一梦了。

写到这里我真想立刻飞回北京,同你瞎撩(聊)一些往事以解心头悲戚。好在现在已经┿月了还有十几日便可相见。希望我住到复兴路大楼七层后可以多多相见。我在此一肚子苦恼谁也不要听,只好憋着气过着惨澹嘚时日!

凌叔华的信落款只具月日,未记年份应该是1985年。那年9月吴文藻先生谢世,凌叔华的感慨也是因此而引发的而凌叔华这种晚姩的心境,我还能从萧乾、蒲薛风、顾毓

等人给冰心的信中体察得到这些当年的友人,在相互之间的通信中都非常关心远在英伦孤岛仩朋友的凄寞晚年。凌叔华也很想回到北京但她又不是一个

的人,起码她要住大房子为此又耗去了晚年很有限的一些时间;她也曾争取过先父馈赠于她的

妆奁,希望政府落实华侨政策归还她在

当然,凌叔华终还是回来了这次回来,真正成了叶落归根1989年底从飞机上鼡担架抬下来,来年5月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病逝

医院那年冰心也已是90高龄,未曾参加凌叔华的

萧乾去了,给冰心写了一封长信报告葬礼的有关情况,最后说:

……西滢的骨灰也已运来了然后一道葬在无锡陈家茔地。

她飘泊半生总算落叶归根。

为永久丰富完整纪念文学界奇女子“凌叔华” 特为凌叔华建立网上纪念馆供大家追思悼念!

  • 1. .中新网[引用日期]
  • 2. .新浪[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