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如何做护理?

免责申明:本微信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母猪产后厌食综合症俗称“产后厌食症”,是母猪产后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季最为高发,且随母猪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症状是:母猪食欲减退、日渐消瘦、大便秘结、乳房干瘪、乳质变差、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母猪断奶后发情障碍,且母猪病情会逐步加剧,导致母猪死亡或被迫淘汰。如何有效防治母猪产后厌食症对于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猪场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本文对产后厌食症的类型、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母猪产后大量泌乳,若饲料中钙含量不足,血液中钙和葡萄糖的浓度迅速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内分泌机能发生紊乱,造成泌乳量减少,仔猪吃奶不足而骚动不安,干扰母猪休息导致母猪消化系统发生紊乱而引发厌食症;饲料霉变或过量添加苦涩味重的添加剂或药物,会引发母猪食欲减退,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体质变差,加之母猪分娩后体质虚弱,机体代谢和吸收能力减弱,从而发生厌食症。

母猪分娩过程中,由于剧烈疼痛和过度疲劳,会导致交感神经明显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及胃肠蠕动能力减弱,出现少食或者不食现象;母猪产后腹压突然降低,影响正常消化功能,若产后加料过早,饲喂量过多,饲料过精,青、粗饲料不足,会导致母猪消化不良而“顶食”;此外,母猪产后吞食了胎衣,也会导致母猪消化不良而引起产后厌食。

母猪孕期饲喂不佳,营养不良,体弱多病,体力与膘情差,为供给胎儿生长发育需要,自身消耗过大所致。多发于六七周岁以上的母猪,其因分娩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分娩时失血过多,常致使气血两亏,造成产后虚弱,病猪表现不食或少食,体消瘦,毛刚粗,皮肤发皱,肋骨可见,贫血,耳尖、肢端凉冷,步态摇摆,不爱活动。重症者后期肢端浮肿,卧地不起,终因衰竭而死亡。

母猪分娩后机体自身免疫力明显减弱,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等疾病,病猪两后腿岔开,作排尿姿势,排出少量尿液或无尿液排出,有时阴道内排出污浊的红褐色黏液性分泌物;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5℃,少食或不食,疾病多发于产后2~5天,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此外,在母猪妊娠、分娩期间由于风寒湿邪及某些致病。

2 产后厌食症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1 科学饲养,确保营养均衡

临产前后,应科学配制易消化、适口性强的饲料,调整日粮中钙、磷、维生素、蛋白质、能量等,使其比例恰当,同时,精、粗饲料合理搭配保证母猪的营养供应。采购饲料时要注意查明保质期,且必须从正规生产厂家购买饲料,确保饲料的安全性,杜绝霉变饲料,通过少量多次给料的方式来实现母猪自由釆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词料变质。

应经常检查供水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定期清洗、消毒,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并可在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小苏打及维生素溶液,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防止感染疾病。

适当光照、通风,保持适宜温度,减小舍内噪音或者其他应激因素。生产中母猪分娩最适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当超过或低于适宜温度,母猪产后采食量将会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将分娩舍温度从18℃慢慢升高到29℃,母猪产后的日采食量从5.7kg降到3.1kg,且环境温度越高,母猪采食量的降低幅度就越大。夏季降温通常采取舍内加装风扇增加风速、纵向负压通风配水帘降温、水雾降温、滴水降温等,其中纵向负压通风配水帘降温具有最好的效果。

2.2 加强防疫,做好产后护理

保持舍内环境卫生良好,舍内地面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发生应激。加强母猪产后的护理,定期消毒,做好环境、用具、饲料、人员等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治疗母猪各种原发疾病,如阴道炎、子宫炎、尿道炎等。

母猪产前1星期,每天按妊娠后期的饲喂量逐渐减少,产仔当天少喂或不喂。产后1星期,供给充足饲料,断奶前3~5天,饲料喂量逐渐减少。另外,临产母猪转入产房前,要先用温的0.1%高锰酸钾给其洗澡,擦干后转入产房。

母猪分娩后,适时静脉注射500mL葡萄糖盐水、150mg葡萄糖酸钙、100万U链霉素、400万U青霉素,同时饮用温热的红糖水,能够刺激食欲增强,促使子宫产后尽快恢复和净化,能够较好地预防子宫炎及产后热。

2.3 科学诊断,合理药物治疗

生产中,母猪出现产后厌食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做到对症治疗。

对消化不良型厌食症,应及时停喂难消化的粗硬饲料,多喂易消化的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多给饮水。内服硫酸钠或硫酸镁50g,泻出宿粪。静脉注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 mL~500 mL、安钠咖注射液2 mL~5 mL。也可用白芍、熟地、当归各30 g,麦冬、天冬、瓜蒌各24 g,桃仁、红花各15 g,水煎灌服,每天l剂,连服2~3天。

对产后虚弱型厌食症,母猪表现为精神不振、结膜苍白、大便干燥、不愿走动,治疗时以补血和调节营养为主,可使用党参35 g、黄芪35 g、白术30 g、白芍20 g、当归20 g、陈皮20 g、山楂20 g、甘草15 g、大枣40 g,水煎或拌料饲喂,每天2次,连用3天,也可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葡萄糖液、维生素C。

对疫病感染型厌食症,应及时注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对体温高的病猪,可用30%安乃近30 mL、恩诺沙星20 mL,加入10%葡萄糖500 mL溶解后1次静注,每日2次。对尿道有脓性分泌物的母猪要冲洗子宫,进行灭菌消炎,排出子宫内腐败组织和脓块。

母猪是猪场的生产力,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猪场经济效益的根本。由于母猪在分娩过程是强烈的应激过程,分娩后往往体质虚弱,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引发疾病,这些极易造成母猪厌食症,采用科学措施预防、治疗母猪产后厌食症对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应受到高度重视。(资料来源:王老师 福建...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妊娠母猪的预产期一般为116天±5天,计算方法是:最后一次配种日期的月加3,日加24为预产期。(例1月 3=4月,5日 24=29,即:预产期为:2004年4月29日)。母猪于产前7—10天转入产房。 
生产仔猪产出后,立即用手掏出口腔的粘液,然后用干净柔软的擦布或干草将其闭合全身粘液仔细擦干净,立即送保温箱内,对呼吸微弱的仔猪可用75%酒精涂擦鼻子,同时用手轻轻拍打胸部,直到呼吸正常为止。
仔猪产出后,将脐带内血液最大限度的向内部挤压,然后用手指压住防止血液回流,经2—3分钟将脐带距腹部2—3公分处断开,用5%碘酊消毒。如出血时可结扎止血。
第一次哺乳时,应将体形大、体制强壮的固定在母猪后部乳头上,这样可以使仔猪发育均衡,一般在母猪排除胎盘后或最后一仔猪产出后1小时即可给仔猪哺乳。
产程超过8小时的要实行人工助产或手术。
产后管理
限料管理:产后8—10小时的母猪停止给料,只喂豆粕和麸皮汤。产后2—3天内不能给过多料,少给粗饲料,喂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产后5天可恢复正常喂料。
产后10—20天,每日投料量在3—4千克;21—30天每日投料量在4—5千克,产后31天后改为正常投料量,每天投料2。5—3千克。每天喂料3次。产后头2天控制饮水,以后保证有足够的饮水。
特殊护理:对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的母猪可补喂一些豆浆、小米粥、胎衣汤、鱼汤等高营养食物。
对产后有便秘症状的母猪可补喂一些青嫩饲料,严重的可用一些缓泻药,直到正常为止。整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保证空气流通,空气新鲜,保持卫生,防止潮湿,保持圈舍的干燥。
}

产后母猪如何进行护理?

生殖器官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降。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

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损失多,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因

此,要准备足够的、温热的

盐水,供母猪饮用。母猪分娩后

时内不宜喂料,保证供应温水,第

天早上再给流食,因为产后的母

猪消化机能很弱,应逐步恢复饲喂量。如果母猪消化能力恢复得好,

天后可以恢复到分娩前的饲喂量。

必须马上采取措施挽救仔猪,

可先调制些催乳的粥饲料类,

用小鱼和小虾煮的汤、豆浆、牛奶等,

再逐渐减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见效,可进行催乳。

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墙面、地面、栏杆擦干净

来苏儿进行消毒,给母猪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空气新

细心观察分娩后的母猪和仔猪的动态。

产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

危害。对常发病如子宫炎、产后热、乳房炎、仔猪下痢等病症应早发

现早治疗,以免全窝仔猪被传染。例如发现有一头母猪精神不振、食

欲减退、有剩料等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如果是因子宫发炎所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猪的产后护理书籍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