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是什么广西农网改造那年起全免费住

_12_5_12_5_t桥式起重机吊钩旋转机构的改造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2006年,中共胶州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紧紧围绕“3211”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GDP348.6亿元,同期(下同)增长17.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增长21.7%;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2.8亿美元,增长1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1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6544元,增长12.7%。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进展。先后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县”、“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市”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中共胶州市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  8月7日在胶州宾馆召开。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实现胶州又快又好发展而努力奋斗。市委书记李皓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长曹友强主持会议。

中共胶州市十一届十次全委会议  11月16日在胶州宾馆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青岛市九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审议、通过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共胶州市第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胶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和《中共胶州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号召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推动胶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胶州市十一届十一次全委会议】  12月15日在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召开。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纪委委员列席会议。

中共胶州市十一届十二次全委会议】  12月30日在胶州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召开。市委书记祝华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友强作关于中共胶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起草情况的说明,市委副书记李广功作关于中共胶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和主席团设立常务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建议的说明,市委副书记王锦妹作关于胶州市出席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的说明。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人武部党员负责人,市法院、市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市纪委委员列席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共胶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通报十二届市委、市纪委人事安排意见,表决通过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

一、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推进科学发展的意识更加深化。一是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优化。全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6.7亿元,其中,新引进过千万美元外资大项目20个,过亿元内资大项目31个。二是项目建设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时,抓好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全市在建项目900多个,新开工建筑面积近290万平方米,新投产项目270多个。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并建成投产。尤其可喜的是,多年来抓项目建设的后劲开始爆发,全年国税总收入比2005年接近翻一番,企业发展进入效益高速增长期。三是工业发展布局更加优化。园区申报工作实现重大突破,经济开发区继续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将北关工业园、营海工业园纳入其中,均成为省级园区的一部分;经省外经贸厅批准在胶海产业基地设立了省级日本工业园;西南翼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向省发改委申报。

二、发展定位逐步深化,培育特色经济的思路更加明确。一是制造业的集群积聚效应显现。以“双20强”企业培育为抓手,坚持以大项目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9家,总数达到556家;16家民营企业、9家个体工商户入选青岛百强民营企业和百强个体工商户;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各产业所含企业均超过100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5%。二是物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显现。中铁物流项目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全市已落户物流企业46家,总投资1亿美元的青岛交运新华昌集装箱有限公司即将投产,澳大利亚澳龙集团总投资12亿元的钢材物流中心已经奠基。三是商贸业的服务拉动效应显现。西部商贸区建设招商积极推进,南方家园五金建材商贸城进入启动营业阶段,城市服务业大大提升;以少海为平台的文化旅游业已被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青岛市重点推进项目。

三、城市建设凸现亮点,对接融入青岛的定位更加清晰。一是新城区扩容势头良好。新城大厦竣工启用,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南迁;投资改造三里河上游,发展轴线逐步完善;首次引进五星级酒店项目,佳世客超市、利群购物广场建设提上日程,一批高档次小区投入使用,为进一步提升新城区的人气商气形成良好基础。二是老城区提档势头良好。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复审,总投资7.5亿元的胶州湾财富中心项目的启动建设,带动了整个老城区档次的提升和改造步伐的加快。三是少海新城对接青岛势头良好。东部滞洪区6.28平方公里的湖面开挖工程全面竣工,实现了由滞洪防洪――建设新城――对接青岛的三次定位提升。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两手抓,强化综合整治,精细化服务,制度化管理,推进城管执法向周边镇、向社区延伸,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全国中小城市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胶州市召开。

四、新农村建设顺利启动,关注支持三农的举措更加深入。市财政安排4.2亿元专项资金确定新农村建设19件实事,农村“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一是强势镇办培育成效突出。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千强镇排名中,有7个镇、街道办事处入围,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全省2个进入百强的镇、街道办事处均出自胶州市。李哥庄镇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青岛市唯一的全国改革试点镇。二是村级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村级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全市落户工业项目的村达到525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64%;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品”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出路。三是农民增收水平不断提高。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各个环节,加大扶持引导力度,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四个“15万亩示范基地”建设顺利推进,畜牧、水产、花卉苗木、蔬菜等高效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80%。“胶州大白菜”等品牌农业逐渐兴起,农业生产附加值大大提高。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民改善自身状况的共识,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6万人。

五、和谐社会建设有序推进,追求安居乐业的愿望更加强烈。一是发展社会事业的氛围浓厚。成功举办了2006’胶州秧歌文化节,胶州秧歌、胶州茂腔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三统”全面推进,城乡差距大大缩小。坚持政府、社会联动,农民工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卓有成效,韩寓群省长等领导做出重要批示。二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氛围浓厚。“情满胶州”活动继续深入实施,社会各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深化,农民参保率达到98%,村庄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共建稳定环境的氛围浓厚。严格落实稳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起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整体联动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广大市民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意识提高,社会治安网络不断完善,群众安全感调查连续多年居青岛各区市前列;民兵预备役、人民武装建设不断完善,连续四次被评为省双拥模范城。

2006年,撰写调研文稿25篇,10余万字,编发《参阅件》25期,共发表调研文章、典型经验14篇,其中有11篇在人民网、《市县领导》《高管专供》《农民日报》《领导科学》《乡镇论坛》《山东通讯》等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先后起草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委扩大会议、党代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信访工作会议、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等各种大型会议、专业会议讲话材料30余篇,对上汇报材料40余篇。

全年,围绕领导和群众共同关注的专题,先后就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城中村改造、小城镇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公用事业改革等展开专题调研,形成一系列有质量、有深度的系列调查报告。其中《打造五型村庄,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胶州市严格“三资”管理,从源头上消除村级腐败的诱发因素》得到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肯定批示;《科学发展求实效、开拓进取谋新篇》《抓重点、创亮点、破难点,胶州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分别获得青岛党委系统调研成果二、三等奖;《科学发展求实效、开拓进取谋新篇》《科技联户活动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做好“引、扩、促”三字文章,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分别获得青岛农工委2005年度郊区优秀调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农业“零赋税”时代沿海地区乡镇干部职能定位的新探索》获得青岛农工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围绕“和谐胶州”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中共胶州市委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见》,使广大群众“安全有保证、就业有渠道、生病有医保、失地有保障、贫困有补助、养老有保险”,使参谋决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概况】  2006年,共上报青岛市委督查室材料30篇;编发《督查专报》23期;办理领导批示件236件,批示信件300多件,办结率达 98%。参与组织常委会及党政联席会20多次,编写市委常委会纪要22期。及时起草编发市委、市政府每月工作、活动和会议安排意见及每周工作安排。

督查落实工作】  建立“上下贯通、社会各界监督、定点监测”的大督查格局,构建多视角的督查队伍网络。建立督查材料专报制度,起草下发《关于建立督查材料专报制度的通知》,每个单位由一名正股级干部担任督查联络员,负责平日督查工作的落实以及督查材料的上报等具体工作。全市18处镇、街道办事处和85个市直部门、单位都设有专职联络员,并有23个单位设立内部督查室。督查青岛市及胶州市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科学技术大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会、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以及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多落实,并形成督查材料,及时上报青岛市委、市政府和胶州市领导。《全力打造“四个胶州”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被《目标考核与督查》2006年第一期全文刊发。定期对全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形成督查材料报市级领导参阅。先后对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城区环境、道路交通设施、城区农贸市场卫生状况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形成《督查专报》和《督查通报》,为市委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7月,市委主要领导组织召开新城区建设调度会后,组织专人多次到现场进行重点督查,形成《督查专报》上报市级班子有关领导参阅。对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批办事项,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并经领导同意后按时上报办理结果。对市委领导批示件的查办落实,安排专人进行登记、转办、催办、反馈,做到当日批示件,当日登记,一次性转办;每月一次催办落实进展情况,及时向市委领导反馈办理情况。修订完善《市委全委会议工作规范》《市委常委会议工作规范》《书记办公会议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委会和市委常委会的服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有序。

2006年,编发上报信息692条次,被青岛信息处采用信息171条次,被青岛市级领导批示11条次;上报互联网信息174条,被青岛信息处采用24条次,被青岛市级领导批示9条次;《工作情况交流》采用2篇;共上报青岛市委办公厅信息处调研报告12篇,被采用7篇。编报的《胶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观摩交流会议精神》得到青岛市有关领导的表扬性批示;《胶州市打造“五型村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被青岛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对胶州市的做法给予肯定。全年编发《胶州信息》32期、《信息专报》21期。

坚持每天向青岛市委办公厅信息处报送信息不少于3条,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做到随时传报。将胶州在经济发展、外经外贸、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服务品牌的创建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作为经验信息向上级推荐,编报的《胶州市“市镇村户”四级联动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被青岛市委信息处作为经验信息以《信息专报》的形式呈阅市级领导。《培育块状经济 打造千强镇办——胶州市居全国千强镇山东省上榜县市之首》被青岛市委信息处以《工作情况交流》予以推广。《胶州市“一书一帐一栏”模式健全食品市场自律机制》《胶州市实施“五员”工程培养新型农民服务农村经济》《胶州市充分发挥新型农民主体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胶州市实施“五步”工作法提高全市教育水平》等信息被青岛市委信息处上报省委予以推广。编报的《基层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三戒”》《广大干部群众热议国家消费税调整》《基层群众热议全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基层干部群众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8:1关口表示关注》等30多条信息被青岛信息处采用并上报省委。从各大网站、论坛中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呼声建议,以及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汇总摘编,及时上报。编报的《网民反映李村公园附近没有设置信号灯存在安全隐患》《网民对我市出租车营运管理提出建议》《网民对新改造山东路提出两点建议》《网民建议进一步改善公交乘车环境提出几点建议》《网民反映部分药店违规销售问题》《群众建议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互联网信息被青岛市级领导批示。广泛搜集全国各地的好做法、经济动态等信息,编发《信息专报》。其中,《高速发展的苏州郊区经济和“苏州现象”剖析》《胶州市离全国十强县还有多远》《解读上海卢湾区网络化城市管理模式》等信息对领导决策提供借鉴。及时反映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的经验、做法,以及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领导参阅。其中,《市工商局实施七大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得到市委书记李皓的表扬;《办公场所无序上访行为亟待整治》被市委书记李皓和副书记李广功批示,并转相关部门办理;《突出重点 多策并举 市公安局夏季严打整治集中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市委书记李皓给予表扬。全年共编发《胶州信息》32期482条次,为领导了解基层工作和基层向上级反映情况提供有效载体。

概况】  2006年,全市保密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及青岛市保密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宣传教育,注重技术防范,加强日常管理,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确保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保证全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保密管理工作】  加强学习研究指导。对于上级重要的文件、会议精神,及时列入市委常委会议题组织市级领导进行学习贯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保密工作成员会议,研究解决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适时对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保密工作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消除各种泄密隐患。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在市委党校专门开设保密教育课,定期对培训学员进行保密教育;二是年内先后3次邀请青岛市保密局领导和专家到胶州为全市新任股级干部、选调生和新考录的毕业生讲授保密知识;三是开展“保密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保密法律、法规。强化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对要害部门工作制度,管理措施,保密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重点要害部门、重要要害部位进行定期抽查。做好中、高考的保密管理工作。在中、高考期间,由市委保密办公室牵头,会同市委办公室机要局、公安局、教体局等部门提前介入,到市教体局对高考试卷保存室进行专项检查。对保存室的防盗、保密情况进行严密检查,并对报警系统进行测试,确保高考试卷的安全存放。同时,做好考务人员保密教育,全面细致进行考场巡查。把好电子政务专网的安全关。坚持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制度,对全市各部门、单位接入电子政务专网的计算机和外接设备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专机专用,保证办公使用的软盘、优盘、硬盘等存储介质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系统内用户的计算机及时进行升级,确保电子政务专网的使用安全。加强对外网使用的监管。要求全市每个互联网网站必须有专人负责发布信息的安全,除不定期在网上和媒体上进行信息保密抽查外,对所有单位的网站信息进行检查,杜绝网站信息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确定目标考核体系】  镇、街道办事处目标考核体系  一是适当调整三大方阵。根据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经济实力和当年经济增量,按照7、6、5的比例,对18个镇、街道办事处重新排位、重新组合,使各镇、街道办事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二是细化量化考核细则。对各部门单项考核细则逐个单位进行对接,逐个单项进行研究,细化、简化量化考核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能精简的尽可能精简。三是考项分值设置兼顾一般,突出重点。在具体考项的设立和分值分配上,按实际情况和实际工作量进行确定,同时将内资、外资、财政收入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单设奖分,鼓励冒尖,实施重点倾斜,力求突破发展,以体现考核办法“指挥棒”和“激励棒”作用。

市直部门目标考核体系  一是科学分类定体系。将列入考核的89个部门分成7类,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协机关,市委口非经济部门,维护社会稳定部门,市政府口非经济部门,有招商引资任务的经济部门,其它经济部门和双管部门;每个被考核部门从主要工作目标、日常监控、民主评议和争先创优四大项进行考核。二是充实、量化单项目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将市委、市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责任分解》、《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2006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兴办的10件实事》等文件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工作目标中,全部纳入考核。对二类目标单独列出计划进度,实行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并进行通报,成绩记入年终考核总分,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重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日常考核。200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逐月下达计划、逐月进行考核”的总体要求,对各镇、街道办事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反馈。先后出台《关于严肃考核纪律的通知》、《考核投诉办法》等,维护考核过程的公正和考核结果的真实,将招商引资这一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考核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对市直部门,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会同两办督查室实行季度考核、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并进行通报,成绩记入年终考核总分。二是创新年终考核。实行集中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组织15个市直有关考核部门共分两个小组对各镇、街道办事处进行年终考核,并请市纪委全程参与、全过程监督,还专门制发《关于考核期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整个考核期间做到中午不饮酒、晚上不就餐。坚持“阳光”考核,确保公平、公正。即:对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部门年终单项考核成绩实行“票箱管理法”,当场登记、当场密封、当场投入票箱,等结果汇齐后,在市纪委的监督下开箱汇总。实行公示反馈。对主要指标考核结果在向常委会汇报前反馈到有关部门、单位,接受单位质疑,对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考核的权威。三是坚持集体研究,多方求证,力求考准查实。在各考核小组提出初步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带队领导和组长会议,统一考核标准,研究答复有异议的事项,对拿不准的问题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多方求证。

概况】  2006年,全市组织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全面实现“3211”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巩固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共查摆群众反映问题7454项,落实整改措施6708项;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984件,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1292万元,受助困难群众19732人;出台全市性长效机制12项,基层党组织建立有关制度700余项;形成各类理论研讨文章60余篇,群众满意度达到99.98%。形成“五学教育法”、“挂牌销号制”、“走进老百姓”等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7大新闻媒体对胶州的做法集中进行宣传报道。

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举办十六届六中全会理论学习班,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开展领导干部模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干部队伍先进性建设。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自身问题,提升工作水平;开展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三访谈”活动。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3期,培训干部200人。干部集中学习日制度。办好胶州发展论坛,先后三次邀请中央党校等单位的高级专家来胶讲课,共培训干部1000余人次。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全年共调整干部3批153人次,改善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结合镇党委换届工作,配好配强每一个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调整后,镇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7.5岁,比上届下降2.2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98%,比上届提高2.13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开展公开选拔30岁以下副局级干部工作,首次引入考察计分的办法,公开选拔15名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全年先后接纳外地到胶州挂职干部5批30人。干部监督工作。做好《干部任用条例》迎检工作,对照《条例》要求,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再回顾、再总结,落实整改措施,得到青岛市组织部检查组的肯定。健全完善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沟通联系制度,组织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坚持逢离必审、先审后用、关口前移,对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任中审计,并把审计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健全完善“一岗双责”制、信访案件排查预警等制度。全年共接访28人次,接信86件,都得到稳妥处理。开展干部档案整理和“三龄一历”确认工作,对市管干部花名册和市管干部信息掌上电脑查询系统进行整理更新。开展党政人才信息库建设工作,对全市干部档案进行整理审核,并将全市股级及以下干部党政人才信息录入到信息库中。

人才队伍建设】  高级专家人才队伍建设。筹备建立青岛高级专家协会胶州分会专家工作站。组织专家协会会员开展送医下乡、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30余次,发放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和健康处方7000余份,发放价值4000余元的药品。组织“莱阳农学院百名教授博士胶州行”活动,为全市“万亩蔬菜示范区”提供先进的种养技术,解决群众疑难问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推荐选拔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工作,共有59名专业技术人才报名参评。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对全市翻译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研,组织召开翻译人才座谈会,筹备成立翻译人才协会。选调生队伍建设。年内,对口选调17名优秀大学生到胶州工作,同时接受省、青岛市选调生12名,做好岗前培训和岗位安置。完成人才公寓改造工作,现已入住选调生100多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全市农村实用人才状况,起草《胶州市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实施意见》,指导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等资源,开展“科技人才下乡工程”,培养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能手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900余名。

基层组织建设】  镇党委换届工作  举办镇党委换届培训班,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项集中培训;开展换届试点工作,在马店镇率先试点,并组织其他镇现场观摩。实行换届工作联络员制度,从有关单位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14名,参与到换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12月3日,全市13个镇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筹备组织工作  起草《关于中共胶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意见》等实施意见,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选出参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代表360人。同时,推选出出席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49名。

解决部分村庄无活动场所问题,完成33个村庄活动场所的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开展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活动,选派120名机关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具体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培养,组织举办新农村建设带头村庄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和村党组织书记境外(韩国)培训班,拓宽党组织书记的视野。举办全市首期“村官论坛”,为农村党组织书记交流思想、拓宽视野搭建平台。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勤奋、互助、合作、创业”为主要内容“八字”主题实践活动,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集中开展“组建月”活动,全年共在“两新”组织中新组建党组织13个,其中私营企业党组织7个,外资企业6个。继续实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先后共向120家新型经济和社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144名。实施“双培养工程”,年内发展65名优秀经营者和生产经营技术骨干为预备党员。举办党群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党群干部112人。做好党建工作示范点培育工作,市镇两级联动合作,共同培育示范点33个,其中世原鞋业有限公司党委被评为青岛市党建工作示范点。

健全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两推一公示”等六项制度,编写《胶州市农村发展党员程序及注意问题》,印发到各基层党组织指导党员发展工作。年内共发展党员1011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741名,女党员299名。探索实施“一证”管理法,为流动党员发放《党员证》,并定期了解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走进老百姓、实现三满意”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品牌党员”工程,树立“科技联户”等20多个品牌;开展“党员经营户挂牌服务”等主题活动,西部商贸区有85名党员挂牌经营,为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先进性搭建舞台。

制定下发《站点设备维修工作流程》等制度,规范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工作,全年解决各类设备故障120余起。围绕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先后组织开展“远程教育主题日”活动8000余次,参学群众达到20多万人次;组织开展“党员集中教育日”活动600余次,参学群众达到7万多人次。在全市建立起以“党员干部正常学习、远程教育主题日活动、党员集中教育日活动三种教育方式交叉并存”的教育体系。全年制作专题片14部,其中2部获青岛市二等奖。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加强组织部门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在学习动员阶段,开展 “八个一”等主题活动;在分析评议阶段,开展“为领导献言献策”活动;在整改提高阶段,开展“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对影响公道正派的思想问题、纪律问题、作风问题进行查摆和整改。建设学习型机关。制定完善相关学习制度。定期编写《组工参阅》等内部刊物,学习借鉴外地组织部门的成功经验。以“每月一讲”和“周五学习日”制度为载体,创新开展“每人一讲”,提高组工干部抓学习的意识。调研信息工作取得新突破。组织开展“组工调研月”和“专题调研月”活动,挖掘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基层调研信息工作质量。开展重点组织工作成果推介活动,全年在青岛以上刊物发表各类论文、信息100余篇,扩大胶州组织工作的影响力。

2006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理论教育工作  党员教育  依托三级党教阵地,以提高党员素质与执政能力为重点,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被授予“全省党员教育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做好先进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党员活动中心户评选工作,成功推选出青岛市级党教阵地12家,省级党校1家,省级党员活动室1处。组织广大党员参加“学党章、永葆先进性”知识竞赛和“四带四比”党员品牌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党员争当先锋模范的积极性。发现、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结集出版《党员品牌创建活动典型材料汇编》。以庆祝党的生日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员奉献日”和解民忧、送温暖、办实事,在“平凡岗位上闪光”等主题实践活动,共捐赠各类图书23000余册,筹集慰问金6万余元,提供咨询400余人次,为群众义务查体500余人次。

 结合全市不同阶段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组织开展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有效提高全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建设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为主题组织举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扩大)会4次,组织召开全市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教育经验交流会1次,采取邀请专家学者讲课、专题辅导报告、经验介绍等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市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立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题调研活动,引导领导干部进村居、下企业、入农户,边调研解决问题边整改作风,在上级新闻媒体上发表重点调研文章30多篇次。

新闻宣传工作】  对上宣传  按照“内鼓干劲、外树形象、推波助澜、有声有色”的总体要求,坚持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共发表《青岛日报》一版头题8个;《大众日报》版面头题7个,重点稿件20个;《农村大众》一版头题7个;各类国家级媒体重点文章60多篇,为加快胶州发展营造了和谐的舆论氛围。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7家中央级媒体到胶州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新闻联播》以1分零4秒的时间报道胶州典型经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分别以重要位置和时段刊播胶州经验。

对内宣传  组织指导电台、电视台和《金胶州》采编人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及时快捷地宣传报道全市重大市政活动和各行各业建设成就,展示胶州在三个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共编发《金胶州》简报148期,各类特刊4个,营造风正气顺劲足的和谐舆论氛围。

网络宣传  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在巩固与“人民网-青岛视窗”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重点网站的沟通交流,扩大对外宣传覆盖面。通过国际大型搜索网Google、Baidu查到的“胶州”网页达76页,在人民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上发表重点稿件300多篇。

思想政治工作】  主题思想教育  围绕“3211”奋斗目标以及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开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形势政策集中教育活动,营造气顺心齐的和谐发展环境。组织开展“回顾‘十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美好未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集文学、摄影、DV作品,举办知识竞赛,开办“市民网上论坛”等方法,就全市“十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一五”科学规划进行宣传教育,成功激发起广大市民干事创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组织编写《我与“3211”-胶州市市民教育手册》、《大地飞歌-我看胶州新变化征文集》和《胶州市“回顾‘十五’辉煌成就 展望‘十一五’美好未来”主题教育活动宣讲资料》,免费发放到基层单位,并通过交流讨论、宣传推介等方式开展好市情民意教育。做好普法、计生、国防等社会宣传活动,圆满完成全市重大会议、节庆活动和重点工作的社会宣传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全市企业开展“演讲、曲艺、歌咏”三项联赛活动,帮助企业提炼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理念,构建起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出企业文化创新成果,推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推广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典型发言单位的成功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全市企业中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通过开展座谈会、深入基层调研等形式探索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四创四做”活动  继续组织开展“四创四做”活动,得到市委和上级领导肯定,在青岛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将“创小康家庭,做新型农民”延伸为“创小康村庄,做新型农民”,以17个小康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全市小康村建设工作发展;将“创一流业绩,做新胶州人”延伸为“创品牌企业,做新胶州人”,使企业发展与个人成才二位一体、协调共进。发掘、推介出市城建局、昌新鞋业、山相家村和战嵩等重点集体和个人典型30个,编辑出版《全市“四创四做”活动典型事迹汇编》。

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创建工作  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在农村,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切入点,区分环境优美、文化特色和社会新风三种类型,组织开展文明整洁示范村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与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全市第五个文明日有利时机,以“养成良好习惯,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组织开展文明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发放材料、回收垃圾等教育活动,多层次加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城市文明交通“三让”和“我做文明行路人”活动,通过路面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文明交通宣传教育等方法规范市民出行协调电台、电视台等部门开辟专栏专刊,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批评,督促市民改正不良习惯,自觉向文明看齐。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材料,通过举行启动仪式、举办电视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形式,迅速掀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结合青少年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水平,组织人员绘编宣传教育手册,创作直观易懂的特色图片16幅,编配反映胶州实际情况的语言八组,印制开展荣辱观教育的生动素材10000册,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免费发放。整合未成年人教育资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创新开展青少年“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建立“快乐成长”网站、开设心理成长课程、开通心理热线、设置知心信箱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社区(居委会)与文明单位共建  以提高城市品位,净化、美化社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开展社区(居委会)与文明单位共建活动。组织共建双方开展卫生整治活动,引导居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集中开展文化、道德进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在前两年改善居委会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将共建重点向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健全便民制度方面延伸,加强文明单位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双向交流。

秧歌文化节】  抓住胶州秧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契机,按照“打造文化名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要求,深入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成功举办首届胶州秧歌文化节。通过挖掘原生态秧歌、排练新时代秧歌、征集秧歌歌曲、优秀秧歌巡演、韩国舞蹈专场演出等方式,突出秧歌主题,共设计12项与秧歌有关的文化活动,吸引市民300万人次参加,有上百支秧歌表演队伍约2000人参加训练和演出,使秧歌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全市涌现出一批优秀秧歌表演人才,文化受众达20万人次。采用户外广告、海报、固话悦铃等形式进行宣传,邀请20多家上级新闻媒体对秧歌文化节进行集中宣传,青岛电视台对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进行全程直播,有效吸引社会各界对秧歌文化节的关注。共发表秧歌节相关稿件200多篇,新浪、搜狐等知名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有关“秧歌”和“秧歌文化节”的信息16000多篇。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法,将秧歌文化节细化为市民活动、经贸洽谈、文化交流三个板块,搭建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民俗美食街、文化艺术街及全国百强县(市)车展,共设置摊位460个,入主业户700多家,汇聚50多种中外名吃和2000多种商品,吸引人流217万人次。

 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交流等形式,转变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对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提高宣传干部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宣传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作风建设有明显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增强,被山东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概况】  2006年,市委统战部先后被授予“中国统一战线宣传先进单位”、“全省统战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胶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统战理论学习和宣传】 按照“五型”统战干部的要求,加强业务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建立每周集中学习日制度,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等纳入重要学习内容。实行“调研课题责任目标分工制”,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召开全市统战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省、青岛市统战部长会议、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会议及民族、宗教、对台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中共胶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协助市委认真落实《中共胶州市委常委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制度》。开展全市党外干部调查摸底工作,健全基层部门、主管部门、统战部“三级”档案,实现对党外干部的动态性、微机化管理。组织2批共9名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党外后备干部培训班,建立31名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做好政协委员的调整工作,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新增政协委员17名,其中新增常委8名。

 举办宗教场所负责人及宗教神职人员培训班,受训人数达20余人。做好境外宗教势力的抵渗、防渗、监控和防范工作。联合公安、国保大队查处非法聚会事件3起,监控韩国人非法渗透事件1起。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对全市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起最新档案。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明确村计生主任为民族宗教工作信息员。在各镇设立民族宗教工作助理,统一考取执法证,加大各镇民族宗教工作执法力度。做好全市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审查工作,并同青岛道教协会资助贫困大学生5名。成立少数民族联合会,选举产生市第一届少数民族联合会领导班子。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评选表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8名。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工作。完成工商联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工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档案。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上级培训3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青岛蓓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秀云捐赠蓓蕾光彩小学学生服300套,折合人民币达2万元;青岛羽翎珊纺织品有限公司捐献10万元,帮扶贫困农民1000户。青岛市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工作会议暨光彩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在胶州召开,总结并推广胶州市光彩事业工作经验。在青岛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上,胶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做典型发言。

 2006年,接待客商考察团5批20多人次,同时赴南方开展招商活动4次,有5家台资企业与有关镇、街道办事处达成投资协议,总投资额5000万美元。市工商联洽谈、引进内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内资1.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6190万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利用外资150万美元。5月,市委统战部协调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青岛市纺织面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领办的台湾工业园和青岛纺织染整工业园,已落户企业达70余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每年为当地财政创收10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7000余万元。协调农工党青岛市委、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帮扶铺集镇卫生院,为200余名农民义诊。组织各界人士开展特色农业专题调研2次。胶州市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县市统战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

 2006年,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招商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打造对台招商新平台,营造招商引资新优势,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对台招商引资排头兵”。全年新批台资项目15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8个;完成合同利用台资7253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662万美元。由市台湾工作办公室直接引进项目5个,投资总额450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587.4万美元。其中,台湾乔登家具项目投资2000万美元和青岛铨威压铸项目投资1000万美元。全市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86家,合同利用台资8.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3亿美元。

 年内,先后邀请台湾区纺纱工业同业工会、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台北县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以及中国国民党彰化县党部等10余个团组200余人次到胶州进行参观访问和经贸考察。组织全市有关人员赴台交流,先后有6人3次随团赴台交流,进行经贸考察。全年共接待赴台探亲的台属30余人,接受涉台问题咨询20次。推进实施“亲情、温暖、优质服务”工程。全年共走访定居台胞和台属25户,帮助解决困难8件,传递各种信息16条,牵线搭桥5次,引进资金200万元,救助台属3户,发慰问信函100余封。

涉台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中央、省、青岛市各级对台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强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做好涉台宣传教育工作,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涉台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对台宣传、调研工作先进单位”。涉台宣传教育围绕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这一主线,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社会各个阶层开展涉台教育,营造对台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市委党校开设涉台教育课程,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涉台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涉台教育,把涉台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范畴。并做好赴台人员的行前教育和归后教育工作。

政治思想建设】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系统53个总支、支部,2392名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年,组织召开理论学习座谈会8次,专题调度会6次。结合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开展“双推双促双提高”活动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党员品牌,树机关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打造务实高效、勤政廉明的机关新形象。

基层组织建设】  年初,制定下发《2006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和《2006年机关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全年,根据各支部(总支)班子人事变动,及时合理设置和调整基层党组织23个,新成立党总支部委员会2个。组织举办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请专家、学者和先进单位讲课、介绍经验;有计划地组织基层党务干部赴外地考察学习机关党建工作,提升机关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抓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规范党员发展和党员转正工作。组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编发《市直机关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对支部(总支)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力度,促进市直机关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共组织培养、发展新党员73名,为98名预备党员办理按期转正手续。全年,共接转组织关系286人次,完成2006年度党员年报工作和党费收缴工作。在“七一”前夕,对54个支部(总支)进行民主评议,评选出市直机关05年度先进集体与个人。召开市直机关庆“七、一”表彰大会,表彰29个先进基层党支部、69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市纪委要求,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强化信访举报监督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对违纪党员的查处力度。及时制定并下发《关于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的意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及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等制度,将党风廉政方面的学习、培训、考试、考核纳入各总支、支部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深入开展。注重树立典型,培养市行政服务中心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个廉政文化示范点。坚持活动载体,突出教育重点,将党风廉政纳入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分子班学习内容。坚持惩罚并重,做好对机关违纪党员的处理。配合市纪委,全年共处理违纪党员3名,并抓好对违纪党员的事中、事后教育,罚教结合。

围绕“真情为党员,满意在机关”的服务理念,在机关党员中积极弘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救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以党组织帮党员、党员帮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关怀”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筹集党内关怀资金13万余元,先后分三批次对42名困难党员进行走访和帮扶,帮扶资金65800元,及时给困难党员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提升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

机关建设工作】  一是狠抓机关科室建设。制定出台全市《关于加强全市机关科室建设的意见》,在市直部门、单位范围内开展二十佳“先进科室”和百名“优秀科长”评选活动;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会议上,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同时组织推荐10个科室参加青岛市先进处(室)评选。二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机关品牌”创建活动制定全市《机关品牌创建意见》组织开展“创优良环境,做服务标兵”活动。按照市委“四创四做”活动要求,及时制定下发“创优良环境,做服务标兵”实施意见,先后4次组织召开调度会,指导基层支部(总支)落实机关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年度工作考核,制定出党员个人的岗位工作计划和活动目标。三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内在要求,组织机关优秀工作成果评选。2006年,修订完善《关于争创优秀工作成果的实施意见》、《评选办法》等系列文件,下发《关于推荐申报2006年度胶州市机关优秀工作成果的通知》,评选出29个胶州市级的“机关优秀工作成果”。组织推荐7项成果参评青岛市优秀工作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全民健身健步行和登山等活动;组织举办建党85周年庆祝活动和大型文艺演出、市直机关《党章》、党纪知识竞赛和以廉洁勤政为主题的书画大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优秀论文评选和演讲比赛等。

市直机关工会、武装、老年体协、红十字会工作】  表彰2006年度机关工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在市直机关工会中开展“先进工会”创建活动,提升机关工会会员的文明素质。发动各基层工会响应市总工会送温暖工程,组织捐款捐物。开展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按照市人民武装部的统一部署,调整市直机关民兵组织布局,顺利完成整组任务。开展“健全组织树形象,学习先进促工作”活动,提高民兵素质。组织机关民兵参加军事训练,在青岛市专武干部比武中,夺得第3名的好成绩。

成立市直第一家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开展“夕阳红”杯老年门球赛,活跃机关老年人文化生活。

成立市直机关红十字会,参与全市的红十字工作。邀请青岛市的保健专家给机关党员干部讲授生活医疗保健知识。

2006年,中共胶州市委党校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发挥党校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先后被授予“青岛市先进党校”、“山东省档案管理考核省二级先进单位”、“青岛党校干部业余教育先进学区”、“青岛市党校系统信息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全市工作目标考核中,被评为良好等次。

干部培训工作】  年内,共举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班次13期99天920人次,其中5天以上的班次7期85天446人次,5天以下的班次6期14天474人次。外单位在党校举办的班次28期130天3960人次。接待消防队员、协管员、中考及高考学生食宿35天638人。全年完成主体班次教学任务824课时,其中校内各类主体班次504课时,在校外完成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辅导、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专题的宣讲任务,社会讲学34场次、320课时,听课学员2000人。

函授教育工作  完成在校10个班次16个教学班887名学员的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组织和安排197名学员的论文辅导和答辩;新招并录取311名新学员,被评为青岛市党校系统先进学区;走访在校两委班学员,召开座谈会,加强与学员的联系与沟通。研究生班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在参加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中,共有24名学员通过考试,其他不具备硕士学位资格的学员,学完全部课程,顺利结业。

师资科研工作】  开展集体社会调研和科研活动。专门设立调研周,重点调研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城中村改造、社会保障等社会上的难点、热点问题,并聘请专家对15篇调查报告进行评比,有5篇调研报告被市委、市政府以领导参阅件的形式采用。根据年初制定的科研计划,对每个教研人员规定最低科研工作量。共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25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有24人次进行新课题试讲,开展“一带一”活动,教研人员在两年内都能走上主体班次的讲台。先后组织安排教职工48人次到外地党校考察学习。

行政后勤工作  完善后勤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校园环境,被评为“青岛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全年在《学习时报》发表信息5篇,在《山东党校通讯》发表信息4篇,《青岛党校工作动态》发表信息4篇,《胶州信息》发表6篇,《金胶州》发表3篇。

(李维芸  郭跃峰)

概况】  2006年,全市信访工作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信访条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86件,其中来信1355件,来访831件,办结率100%;在历次重大活动期间,无发生一起越级上访。被评为“市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一岗双责”责任制】  年内,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市级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安排意见》、《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的通知》、《市级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市级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全年,市级领导公开接访73件,阅批信件730件。市级领导包案处理信访案件98件,全部得到稳控和妥善处理。市委、市政府对信访工作队伍进行充实,增加工作人员4名。在年初行政服务办公大楼规划建设之时,专门设计信访接待大厅,将成为青岛十二区市中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的现代化接访大厅。

 开展“创建高绩效信访局,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和信息自动化建设;全市办信、接访、督查等科室均与青岛市各处室和各镇、办事处稳定中心实现互联互通,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处理无纸化、信息管理动态化。在全市开展“平安信访杯”创建活动,带动和促进基层基础建设。在春节、五一节、三级“两会”、国庆节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等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无发生一起越级上访滋事闹事现象。

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  从8月开始,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的实施意见》。市级领导亲自研究案情,亲自约见上访人,亲自答复,使37起信访案件全部按期处结。青岛市《联席会议简报》《信访情况》两次专题介绍胶州市的经验做法。

信访宣传教育活动和健全排查调处机制  2006年,为新《信访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4月为《信访条例》集中宣传月,4月15日为全市《信访条例》集中宣传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咨询活动。在全市推广公安系统开门大接访的做法,开展“领导与信访群众面对面”接访月活动,宣传《信访条例》,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全年先后在青岛、省、国家等各级刊发典型经验及工作研究文章20余篇。

推广九龙镇“零距离”信访工作经验,落实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完善市、镇与街道办事处、村三级信访隐患排查网络,建立完善信访信息员队伍;信息员队伍涵盖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确保每起信访隐患提前得到信息,减少信息上访的发生,争取处理信访问题的主动性。

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离休干部562人。10月,省委老干部工作调研组到胶州调研督查。11月,胶州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青岛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作先进集体”。市老年大学顺利通过全省老年大学示范校复查,并被确定为免检单位。

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  一是坚持每月组织老干部阅读文件、一年2次通报情况和组织老干部就地就近参观学习、邀请老干部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定期联系走访老干部等各项制度。1月和7月先后召开全市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市委书记李皓、市长曹友强分别向老干部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全市老干部中开展我为“十一五”做贡献活动,全市广大老干部共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320条。二是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10月, 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全市有离退休干部党员3920名,已建离退休部党支部73个、党小组426个。三是加大老干部学习材料的投入。年初,市委组织部专门从党费中拨出2万余元为全市老干部党支部和党小组订阅《党员干部之友》、《老年教育》、《老年生活报》等刊物。全年,用于为老干部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达50余万元。

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  一是财政支持力度大。2006年,全市所有离休干部的医疗费实行单独统筹,参保率达到100%,离休干部个人医保帐户今年已达到11470元。1月,市财政拨款150余万元专门用于解决部分困难单位离休干部的医保统筹金问题。离休干部的医药费都能按规定据实报销;拨款6万元对140名享受一、二类医疗保健待遇的老干部进行健康查体;共拨款4.8万元为30户贫困老干部家庭、老干部遗属发放救助金;拨款5万元用于离休干部春节副食品补贴。二是解决企业离休人员的待遇问题。市委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对难以按时足额缴纳离休干部医药费的企业,由企业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组织部、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和老干部局等单位逐个调查审核,采取“一年一定”的办法,由市财政在每年12月20日前全额拨付到各管理单位。三是走访慰问老干部工作。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分组走访慰问老红军、享受厅局级待遇和从市级班子退下来的老同志,并赠送慰问品和慰问信;各单位也按要求,走访慰问老干部。市委老干部局对20名离休干部困难户,逐户进行走访慰问。4月,对全市安置在外地的35名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四是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实行接访回复限时制。全年,共受理老干部来信来访162件次,其中来电来信122件次,来访40次,处结率达100%。超前化解越级信访5件人次,登门做安抚工作12人次,到部门、单位,镇、街道办事处现场办公17件次。重复信访率比去年下降98%。

老干部文体娱乐活动和老年教育工作】  2006年,全市广泛开展有益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全年,举办“元宵节”文体比赛、“红冠杯”扑克比赛、“念亲恩”钓鱼比赛等。4月,参加青岛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台球比赛活动; 6月,参加青岛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象棋、麻将等五个项目的比赛活动;10月,参加青岛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健美操比赛;均取得佳绩。全市基层老年活动场所如阜安、九龙、马店、政府办、粮食局、市联社等单位都进行装修和扩建。

2006年,全市有镇级老年学校18处,村级老年学校90所,老年人活动室210个。市老年大学开设21个专业、46个教学班,在校学员1500多人,在聘教师20人。市财政投资500万元占地3685平方米的新老年大学建设基本完工。全市用于新建、扩建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场所及添置活动设施器材的投入,累计达626万元。5月开展了“树立正确荣辱观,争做模范老年人”为主题的座谈会。2006年,市老年大学通过青岛市委老干部局的老年大学示范校复查,并被确定为免检单位。

 3月14日,下发《在全市“五老”队伍和广大青少年中深入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3月23日,市关工委召开“一团三组”座谈会,并新吸收了市司法局2位退休老同志为团组成员。4月中旬和5月下旬,市关工委组织老同志深入阜安、中云、南关、胶东、胶莱、张应等镇的中小学校为中小学生作10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报告。“六一”前夕,市关工委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出18名品学兼优且家境贫困的中小学生作为资助对象,为他们每人送去200元助学金。南关办事处在“六一”期间帮扶中小学校和贫困生16万多元。到年底,全市已建立关工委组织102个、有3600名离退休干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以中央8号文件精神为基础,发挥“五老”队伍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的组织建设。全市“五老”队伍人数达4800多人。

《中共胶州地方史(第二卷)》编撰工作】  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共胶州地方史(第二卷)》,历时近三年,通过广泛采访、征集、查阅党史资料,发掘党史资源,于2006年11月完成送审稿,并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审阅定稿。书中主要记述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中共胶州地方党组织领导胶州地方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作】  根据省委、青岛市委的统一部署,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作于2006年10月25日开始,历经筹备部署、调查取证、整理研究及形成成果四个阶段,至12月25日结束。通过这次大规模调研,全面系统地掌握抗战时期胶州区域内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第一次形成比较确切的伤亡人员名录和财产损失报告表,形成一整套汇总统计报表,形成抗战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事记2万余字,形成一套完整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及调查取证声像资料;搞清了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真相,形成日军在胶州的毒化战略、奴化教育、奴役劳工、掠夺矿产等部分专题资料,修正了史书记载的一些错误,丰富了党史资料。

《胶州市2006年2010年党史工作规划》】  根据省委青岛市党史研究室的工作部署,结合胶州实际,制定《胶州市2006年—2010年党史工作规划》,由市委办公室转发至全市。制订出台《关于征集编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胶州党史专题资料的意见》,确立106个题目,开展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胶州党史专题资料的征集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的信访条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