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坐船去英国伦敦多少小时?

  原标题:心一的中学生活

  开学三个星期,对心一的中学生活,才算有个大致的了解。

  心一的学校,在伦敦郊外。一所小型天主教女子私校。学生人数350人左右。

  学校的位置很隐蔽。GPS说到达目的地之后,身边依旧是一片密林。得再开几分钟才能拐到校门口。进、出两个通道,都是几分钟车程的小森林。附近没有公共交通,学生只能坐校车或家长接送。学校严禁学生独自出校门。校门口小卖部买辣条吃的美事,想都别想。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遮天蔽日,层层叠叠。

  顺便说一下,不经实地体验,还真不了解,英文里的“woods”,在中国城市久待的人眼里,和深山老林没有区别。

  按英式学制,11岁上中学,7年级。心一在香港读的是英国学校,学制上与这里无缝衔接。尽管如此,适应起来还是比想象中要难。

  没有固定的教室,让心一无所适从。每天到校后,先去找班主任报到,然后把书包放在各自的储物柜里,分头去上课。同班同学里,有的同学去上语文,有的上数学,有的上生物,各自找教室。同学中有一半是小学直升的,大致了解路线。但心一对学校不熟,找教室找得心慌意乱。

  分班的方式,是行政班和课业班平行。比如,若班主任是李杜老师,行政班的班名就是老师的姓名拼写,7DL。平时上课,按7-1班,7-2班,7-3班来分。这种分班的方式,是把学生按课业能力分开。学业强的凑一个班,中等的一个班,学业弱的一个班,方便精准教学。

  所以,一个孩子可以同时在语文的高级班,数学的低级班,物理的中等班,自由自在地偏科。心一称呼同学,有时是我们班的同学,有时是我数学课的同学,有时是我物理课的同学。

  班小,每班只有20人左右。这种平行分班方式,把全年级孩子打散,便于认识更多的朋友,同时又让各个学业层次的孩子没有压力,各得其所。老师也能因材施教,不需要兼顾“好成绩额外开小灶”和“一个也不能少”。

  我们选的这个学校,不以学业见长。孩子们更倾向于在体育、音乐以及戏剧上一展身手。心一从小拒绝参加培训班,于是在体育和音乐上,毫无优势。学习成绩,以前在小学只算中等偏上。在这里,却成了妥妥的优等。我的“猴子霸王”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心一的自信心。

  从来不曾刻苦的心一,现在竟主动要求复习功课,说是要保持这优等生的优势。这个势头不错。就算没老虎,咱也要认认真真把这猴子霸王充下去。

  每天8点30到校,8点50上课。一天6节课,每节课1个小时。上午中途有点心时间,下午1点多吃中饭。4点10分放学。回到家不久便得吃饭了。心一觉得玩的时间骤然减少,起初很是不爽。

  主课是语文和数学,一周分别四次课。心一的语文(也就是英语)比大多数英国孩子都好,这已毫无悬念。现在,数学居然也成了强项。数学老师,是一位日本裔的女老师,温柔和善,加深了心一对数学的兴趣。

  体育也是主课。一周四次,其中两次游泳。英国的体育项目,离我们很遥远。netball,一种女式篮球,或称无板篮球。以及hockey,曲棍球,必须自己装备球杆,护腿板,以及护牙套等等。

  开学初,学校征集netball球员,一大半的新生都报了名。心一无动于衷。选择免费的课外活动时,每个孩子一一报来,netball,netball, netball。轮到心一,心一说,knitting,打毛线。课堂上一片哗然。重新安静下来之后,有些此前已表过态的孩子,举手,吞吞吐吐地说,呃,嗯,我能改成knitting吗?后面的选择,便是篮球和打毛线参半了。

  剩下的课程,是历史,地理,生物,化学,音乐,计算机,戏剧,物理,艺术,textile(姑且翻译成“布艺”,类似手工课,不知为何与艺术课区别开来),分别每周一次。

  计算机课的老师,点到心一的名字时,问,这是中文吧。心一说是。老师歪歪扭扭地说,Hen gao xing jian dao ni。这老师曾在成都待了几年。

  语言类课程很丰富。必学三门外语言。分别是拉丁文,西班牙文,和法文。每周各一次。我向心一提出要求,每次她做拉丁文作业时,一定叫上我一起做,教我一点拉丁文。

  我大略看了一下。发现拉丁文的确可称为英语的文言文。读拉丁文,基本相当于把英语的词根完整地复习一遍。很多词,根据词根,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心一的作业,是翻译这一段小故事。这种小猫小狗的文字简单,我居然也读懂了。

  所有课程里,心一觉得最不适应的,是神学。天主教学校里,这是主课,每周两次。除了神学,心一对做弥撒,祷告,都感到困惑。我说,“在欧洲生活,不接触宗教,就无法了解这里的精神生活,你就当做拓展知识面吧,学校也不强求你信教的。我打羽毛球的时候,中途休息,一位穆斯林球友拖出瑜伽垫,就地跪地祷告。不了解穆斯林每天要祷告五次的话,还不吓一跳?”

  偏偏神学课的老师,是年级主任。心一对这门课并不热衷,却因为擅长写诗,受人瞩目。不信教的心一,把祷告词写得文采斐然,深得老师之心。下个月的学校开放日,年级主任专门挑了心一去做神学课的展示。

  心一从国际学校里出来,习惯了眼界宽、视野广的国际氛围。在这里,同学大多是伦敦郊区的本地孩子。目前,心一还没碰到香港同学俄罗斯姑娘Taisya那样的死党,不免有些失落。

  全年级只有两个东亚面孔的孩子。另一位是韩国姑娘。伦敦的New Malden,是欧洲最大的韩国人聚集地。心一学校离那里不远。全学校所有东亚长相的孩子,都是韩国人。同学们也以为心一是韩国人。

  心一说,韩国人啊,长得都差不多,脸白白的,眼睛细细的。我这么黑,眼睛这么大,怎么会是韩国人呢?

  心一决定,在这里不再用英文名,就用Xinyi。难煞不少同学和老师。心一说,很多课点名时,老师总在她的名字前停顿半天,还细细用笔在旁边注音。

  同学们羡慕地问,你爸爸妈妈的名字不会也这么难吧。心一说,他们的简单多了。Huafang,who-are-fang。我爸爸叫Du,很简单的,就是How do you do的那个do。do? 同学们的下巴都掉下来了。还有人叫do的?心一很是得意。

  心一的整个小学生涯,作业很少,又没参加培训班。上中学以后,课业增多,作业量也就上来了。心一很是忿忿。这个星期以来,才逐步适应,作业很快就能做完。心一写作业,总是技痒,想搞些创作。连下面这个化学作业,都写成了艺术品,美轮美奂。醉翁之意不在酒,心一于是写作业乐此不疲。

  总的说来,心一算是熬过了升学的过渡期。前几天,心一把自己在学校的领地 ---- 储物柜装修了一下,贴满照片,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开始了中学生涯。

  本文转载自的博客,点击。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实习编辑:李璇  责任编辑:朱紫瑛

想了解2020国际学校招生动态?不容错过!12月1日,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百所名校等你来挑!招生官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扫码报名!

}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到底,是怎样的异乡生活,才值得这奔波的八千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 BGM: 日落大道(Live)-梁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去英国坐飞机几个小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