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肌健萎汤治好了肌营养不良?

小儿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 哪些症状:营养不良、四肢无力、腱反射异常、“鸭步”步态、易跌倒、下蹲困难、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便秘
  • 需做检查:肌肉活检、基因诊断、肌电图、心电图、血液生化六项检查、脑电图检查、肌张力检查、胫骨后肌肌力试验
  • 引发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胃扩张、癫痫
  • 治疗方法:支持治疗、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基因治疗
  • 常用药物:维生素E、肌苷、三磷腺苷
  •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1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膳食纤维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肉、咸蛋、咸鱼;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蒜; 3忌吃…[]

(一)发病原因本症为遗传性疾病,多属性连锁隐性遗传,个别为染色隐性遗传。(二)发病机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将DMD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p21.1~Xp21.3,致病基因为dystrophin基因,它是至今发现的最大的人类基...[]

1.骨骼肌 DMD患者儿童期发病,一般在4~6岁时走路易跌,奔跑困难,逐渐出现走路和上楼困难,下蹲站起困难。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四肢肌力低下,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由于骨盆带肌肉无力而呈典型的鸭步,肩带肌肉萎缩无力形成翼状肩或游离肩,腹肌和...[]

1.血清生化检查 肌酸磷酸激酶(CK)明显升高,达1.5万~2万U/L,甚至更高。血清CK升高可出现于出生时,疾病后期略有降低。2.肌肉活体组织检查 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有散在的退行性变和坏死肌纤维。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肌内膜结缔组织增...[]

得了小儿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怎么办

发布寻赏,2000名三甲医生帮您解答疾病问题

擅长:婴儿腹泻,咳嗽,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便秘,低色素性贫血,小

节省时间,足不出户,直接与医生在线聊天购买在线咨询

擅长:鼻炎,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喉部及耳部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过敏性鼻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慢性鼻炎,鼻咽癌,中耳炎,鼻

  • “你好,小儿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是,本症为遗传性疾病,多属性连锁隐性遗传,个别为染色隐性遗传。”[]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包括杜兴肌营养不良(DMD)和贝克肌营养不良(BMD),临床上常见的是前一种,是原发于肌肉组织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多属X连锁隐性遗传,个别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的患儿腓肠肌假性肥大”[]

  • “你好,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将DMD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p21.1~Xp21.3,致病基因为dystrophin基因,它是至今发现的最大的人类基因,约2000kb以上,含有79个外显子编码,1个14kb的转录区,研究表明”[]

}

《《运动治疗技术》第四章 肌力训练(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治疗技术》第四章 肌力训练(概述)(7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四章肌力训练应用l1.1.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特别是机体制动后的肌萎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特别是机体制动后的肌萎缩。全身或局部制动均会造成肌肉的废用性萎缩,缩。全身或局部制动均会造成肌肉的废用性萎缩,通常关节固定通常关节固定2 2周以上就可造成肌肉萎缩。石膏固周以上就可造成肌肉萎缩。石膏固定后的肌肉萎缩比卧床休息要明显得多。除了肌定后的肌肉萎缩比卧床休息要明显得多。除了肌肉横断面积减少,肌纤维纵向挛缩也很明显。所肉横断面积减少,肌纤维纵向挛缩也很明显。所以通常骨折后的康复所面临的有两方面的主要问以通常骨折后的康复所面临的有两方面的主要问题:肌肉力量减退和关节活动受限。题:肌肉力量减退和关节活动受限

2、。应用l健康人卧床休息一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健康人卧床休息一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l 减少减少10%10%20%20%,两个月可能减少,两个月可能减少50%50%。萎缩的肌。萎缩的肌肉中脂肪和结缔组织相对增多,肉中脂肪和结缔组织相对增多,3030天卧床休息可天卧床休息可以造成腓肠肌的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造成腓肠肌的毛细血管密度降低38%38%,实际上维,实际上维持毛细血管密度的运动量可以很小,高度训练的持毛细血管密度的运动量可以很小,高度训练的运动员在停训运动员在停训8484天后,毛细血管的密度并没有减天后,毛细血管的密度并没有减少。少。应用l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最明显。承担体重和步行的

3、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最明显。35天卧床休息使下肢踝跖屈肌横断面积减少天卧床休息使下肢踝跖屈肌横断面积减少12%,而踝背伸肌群无明显变化。下肢悬吊而踝背伸肌群无明显变化。下肢悬吊6周的研究发周的研究发现伸膝肌的萎缩几乎是屈膝肌的现伸膝肌的萎缩几乎是屈膝肌的2倍,上肢固定倍,上肢固定9天造成的肌肉萎缩为天造成的肌肉萎缩为4%。对于骨关节固定的患者,。对于骨关节固定的患者,最好在固定期间一直坚持肌肉力量的训练,可减最好在固定期间一直坚持肌肉力量的训练,可减轻肌肉萎缩,又可促进骨折的进一步愈合轻肌肉萎缩,又可促进骨折的进一步愈合应用l2.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反射性的抑制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

4、痛所致反射性的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肌萎缩。肌力下降不仅与肌肉的横脊髓前角细胞的肌萎缩。肌力下降不仅与肌肉的横断面积减少有关,也与肌肉的神经支配有密切关系。断面积减少有关,也与肌肉的神经支配有密切关系。由于创伤、炎症时产生疼痛故肌肉活动明显减少,由于创伤、炎症时产生疼痛故肌肉活动明显减少,导致定量运动负荷时运动单位募集率明显降低,导致定量运动负荷时运动单位募集率明显降低,EMG显示肌电活动减弱。肌力和神经功能的减退造显示肌电活动减弱。肌力和神经功能的减退造成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降低,进行肌力训练后成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降低,进行肌力训练后1周,周,肌力恢复肌力恢复50%,EMG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应用

5、l3.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力恢复,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力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导致的肌力下降在肌痉挛不明显时要积极的损伤后导致的肌力下降在肌痉挛不明显时要积极的进行肌力训练;外周神经损伤后,特别是提示部分进行肌力训练;外周神经损伤后,特别是提示部分失神经支配时,特别强调损伤神经支配肌群的主动失神经支配时,特别强调损伤神经支配肌群的主动练习;练习;l4.帮助维持肌营养不良等肌病时的肌肉收缩;帮助维持肌营养不良等肌病时的肌肉收缩;l5.通过选择性增强肌力,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通过选择性增强肌力,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

6、。应用l6.增强躯干肌力和调整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生理增强躯干肌力和调整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生理弧度,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的稳定弧度,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治颈椎病及下腰痛。性,防治颈椎病及下腰痛。 腰背肌与腹肌肌力的平腰背肌与腹肌肌力的平衡是维系脊柱稳定的重要前提,由于腰背肌紧贴脊衡是维系脊柱稳定的重要前提,由于腰背肌紧贴脊柱,相对于脊柱的力臂很短,所以要达到一定的做柱,相对于脊柱的力臂很短,所以要达到一定的做功量,必需产生较大的收缩力量,在日常生活工作功量,必需产生较大的收缩力量,在日常生活工作或体育训练中频繁进行,会产生劳损。进行有针对或体育训练中频

7、繁进行,会产生劳损。进行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可以防治劳损。性的肌力训练可以防治劳损。应用l7.增强肌力和改善拮抗肌平衡,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增强肌力和改善拮抗肌平衡,加强关节的稳定性,以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变,对于膝关节而言,股四以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变,对于膝关节而言,股四头肌和月国绳肌合理的肌力分布是维系膝关节良好稳头肌和月国绳肌合理的肌力分布是维系膝关节良好稳定性的重要前提,较为合理的峰力矩比例为定性的重要前提,较为合理的峰力矩比例为3:2,如,如果实际比例与正常比例出入较大,就必需制订有针对果实际比例与正常比例出入较大,就必需制订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计划,争取通过训练将比例趋于合理化性的肌力

8、训练计划,争取通过训练将比例趋于合理化l8.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止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止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及消化功能有一定的作用机制和原则l通过对肌肉练习使其产生适应性变化,如使肌肉通过对肌肉练习使其产生适应性变化,如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肌肉的功能也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肌肉的功能也同时获得改善。经系统的训练后,肌肉适应的表同时获得改善。经系统的训练后,肌肉适应的表现为肌肉的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现为肌肉的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酶蛋白增加,酶蛋白增加,ATPATP、热能含量及糖原储备增加,毛、热能含量及

9、糖原储备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运动时和运动后肌肉的即时化l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的过程。在负荷阶段能量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的过程。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素等)物质被大量消耗,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素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能力下降,产生疲劳。停止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能力下降,产生疲劳。停止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得到补充,综合反映肌力的各项指标(见上张物质得到补充

10、,综合反映肌力的各项指标(见上张幻灯片)上升并超过运动前水平,以后又再下降至幻灯片)上升并超过运动前水平,以后又再下降至运动前水平。运动前水平。运动时和运动后肌肉的即时变化l如果下一次肌力练习在前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如果下一次肌力练习在前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那就可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段内进行,那就可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巩固和累加起来,肌内物质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巩固和累加起来,肌内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积累起来,从而实现肌肉形态和功和肌力就会逐步积累起来,从而实现肌肉形态和功能的逐步发展,进一步提高机体能力和训练水平。能的逐步发展,进一步提高机体能

11、力和训练水平。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通常超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通常超量恢复于运动后量恢复于运动后1 12 2天内出现,运动量太小,不感天内出现,运动量太小,不感到疲劳,无超量恢复出现。到疲劳,无超量恢复出现。超量恢复规律l肌力练习会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此无明显的肌肌力练习会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此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难以取得明显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一次练习的效果;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一次练习在前一次练习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练习间隔时在前一次练习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练

12、习间隔时间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消除,继续练习将会加重间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消除,继续练习将会加重疲劳以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时,超量恢疲劳以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即无从积累又使肌肉收缩力增强。复已消退,即无从积累又使肌肉收缩力增强。肌肉练习时主观用力程度与练习l肌肉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的肌肉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的40%40%时,运动时,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是募集红肌纤维,对增强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是募集红肌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白肌纤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白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选择维也

13、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选择不同的收缩强度进行。不同的收缩强度进行。遵循原则l1.阻力原则阻力原则l2.超常负荷原则超常负荷原则l3.超量恢复过程切入训练原则超量恢复过程切入训练原则l4.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肌肉收缩形式和影响肌力的因素l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它们各有不同的特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点。l等张收缩时肌张力大致恒定,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故称动力等张收缩时肌张力大致恒定,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故称动力性收缩。等张向心收缩主要为白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性收缩。等张向心收缩主要为白肌纤维收缩,

14、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此时收缩力高于阻力,产生加速运动的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此时收缩力高于阻力,产生加速运动(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等张离心收缩主要为红肌纤维收(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等张离心收缩主要为红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起点和止点被动延长,此时收缩力低于阻力,缩,肌肉收缩时起点和止点被动延长,此时收缩力低于阻力,产生减速运动(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产生减速运动(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l两者交替练习有利于肌力的发展。离心收缩主要两者交替练习有利于肌力的发展。离心收缩主要是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使用过多易引起肌肉的是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使用过多易引起肌肉的酸痛,在太极拳、

15、八段锦等民间运动形式的运动酸痛,在太极拳、八段锦等民间运动形式的运动疗法中最为常用。疗法中最为常用。l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不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不变,不引起关节活动,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常用变,不引起关节活动,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常用于骨关节疾患的早期。于骨关节疾患的早期。等长收缩l较好的增加肌张力,防治肌萎缩,消除肿胀,刺激肌较好的增加肌张力,防治肌萎缩,消除肿胀,刺激肌肉肌腱本体感受器肉肌腱本体感受器l不能训练关节活动度不能训练关节活动度l主要训练红肌纤维主要训练红肌纤维l对仪器无特殊要求对仪器无特殊要求l全身疲劳不显著全身疲劳不显著l姿势稳定性不受影响

16、姿势稳定性不受影响l运动中对力的评价由于速度为零而困难运动中对力的评价由于速度为零而困难等长收缩l动作不复杂易掌握动作不复杂易掌握l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l训练效果慢,心理效果差训练效果慢,心理效果差l会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会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l不伴有关节活动,可在固定期、关节损伤、炎症期进不伴有关节活动,可在固定期、关节损伤、炎症期进行行l对改善运动的神经控制作用较小对改善运动的神经控制作用较小l有角度特异性,仅有有角度特异性,仅有2020度的生理溢流(度的生理溢流(overflowoverflow)等张收缩l可增加肌张力,增强全可增加肌张力,

17、增强全ROMROM的肌力的肌力l能训练关节活动度能训练关节活动度l对仪器有特殊要求对仪器有特殊要求l全身疲劳较显著全身疲劳较显著l对姿势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对姿势稳定性有一定影响l运动中对力的评价容易运动中对力的评价容易 l动作较复杂动作较复杂l运动中易出现加速与减速的现象运动中易出现加速与减速的现象l不能同时训练拮抗肌不能同时训练拮抗肌等张收缩l不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有关节挛缩、关节内伤不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有关节挛缩、关节内伤病、运动时疼痛者不使用病、运动时疼痛者不使用l训练效果快,心理效果好训练效果快,心理效果好l可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更好的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可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更

18、好的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l不易进行不同速度的运动练习,有惯性作用,非顺应不易进行不同速度的运动练习,有惯性作用,非顺应性阻力性阻力l一般不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的现象一般不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的现象优缺点l等长较等张动作简单容易掌握等长较等张动作简单容易掌握l等长练习可以用来锻炼一些等张练习不易练到或很等长练习可以用来锻炼一些等张练习不易练到或很少练到的肌群,如四肢内收肌群少练到的肌群,如四肢内收肌群l等张练习可在全关节的运动幅度内进行,可较快的等张练习可在全关节的运动幅度内进行,可较快的获得训练效果,等长练习只有在一定的角度内收缩获

19、得训练效果,等长练习只有在一定的角度内收缩才能取得效果。因为锻炼者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做才能取得效果。因为锻炼者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做的功,因此等张练习比等长练习具有更好的心理学的功,因此等张练习比等长练习具有更好的心理学效应。效应。优缺点l等长和等张练习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相互协等长和等张练习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相互协调的进行调的进行l等长收缩常不可避免的出现屏气现象,从而等长收缩常不可避免的出现屏气现象,从而使血压明显上升,加重心脏负担,故有心脏使血压明显上升,加重心脏负担,故有心脏功能障碍时宜选用等张练习。功能障碍时宜选用等张练习。肌力影响因素l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所有肌纤维横断面之和为肌肉的肌肉

20、的生理横断面:所有肌纤维横断面之和为肌肉的横断面横断面l肌肉的初长度:即收缩前的长度。在生理限度内肌肉肌肉的初长度:即收缩前的长度。在生理限度内肌肉在收缩前被牵拉至适宜的长度,则收缩时肌力较大在收缩前被牵拉至适宜的长度,则收缩时肌力较大l肌肉的募集:同时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肌肉的募集:同时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称为肌肉的募集。肌肉的募集受中枢神经系统越大,称为肌肉的募集。肌肉的募集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当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越大时,功能状态的影响,当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越大时,动员的运动单位就多,当运动神经冲动的频率高时,动员的运动单位就多,当运动神经冲动的

21、频率高时,激活的运动单位也多。激活的运动单位也多。肌力影响因素l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一般肌纤维走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一般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相一致向与肌腱长轴相一致l杠杆效率:肌肉收缩产生的实际力矩输出受运杠杆效率:肌肉收缩产生的实际力矩输出受运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肌肉的协同l原动肌原动肌 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其中起主要作用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主动肌,协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某一阶段的为主动肌,协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某一阶段起作用者为副动肌起作用者为副动肌l拮抗肌拮抗肌 与原动肌动作相反的肌群。当原动肌收与原动肌动作相反的肌群。当原动肌收缩时

22、,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缩时,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动作的精确性,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动作的精确性,并防止关节损伤并防止关节损伤肌肉的协同l固定肌固定肌 为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为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参与将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所附着的骨骼充分固参与将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所附着的骨骼充分固定的肌群定的肌群l中和肌中和肌 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部分不需要的动作l副动肌、固定肌、和中和肌可统称为协同肌。副动肌、固定肌、和中和肌可统称为协同肌。肌力训练基本方法

23、的选择l肌力为肌力为0级时,只能进行电刺激以延缓肌萎缩,也级时,只能进行电刺激以延缓肌萎缩,也可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即做主观努力,试可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即做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结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

24、结合进行。合进行。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l肌力为肌力为12级时,仍可采用肌肉电刺激法,此时肌肉级时,仍可采用肌肉电刺激法,此时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此时可以开始助力运动练习,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此时可以开始助力运动练习,即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外力可以来即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外力可以来源于治疗师施加的力量、或者是器械旋转或摆动产生源于治疗师施加的力量、或者是器械旋转或摆动产生的助力、健肢产生的力量、以及水的浮力,以便完成的助力、健肢产生的力量、以及水的浮力,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活动。注意强调主观用力,给予最低限大幅度的关节活动。注意强调主观用力,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

25、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力常加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逐渐减少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逐渐减少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l肌力为肌力为2级时,可进行免负荷运动,即减除级时,可进行免负荷运动,即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可用吊带悬挂肢体,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可用吊带悬挂肢体,或将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上,或将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的自身重量,使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的自身重量,使运动易于完成。运动易于完成。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l肌力为肌力为3级

26、时,应完全由患者主动运动完成,级时,应完全由患者主动运动完成,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不同速度或幅度的运动,根据向或多方向不同速度或幅度的运动,根据病情选择肌肉收缩形式与运动强度。病情选择肌肉收缩形式与运动强度。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l肌力达肌力达4级,应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对抗级,应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对抗较大阻力进行肌肉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较大阻力进行肌肉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阻力可来源于人力、重物或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27、阻力可来源于人力、重物或器械。阻力应从小到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起始与器械。阻力应从小到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起始与终末部分施加小阻力,中间部分施加阻力最大,终末部分施加小阻力,中间部分施加阻力最大,阻力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人力施加阻力以便阻力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人力施加阻力以便调节阻力的大小,并在运动中做到阻力合理地增调节阻力的大小,并在运动中做到阻力合理地增大和减少,肌力达大和减少,肌力达4级以上时,可用重物或器械提级以上时,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阻力。供阻力。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l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力进行收缩练习称为最大收缩练习,简称最

28、力进行收缩练习称为最大收缩练习,简称最大练习;以低于最大阻力(如大练习;以低于最大阻力(如80%、60%、40%最大阻力等)进行练习,称为次大收缩最大阻力等)进行练习,称为次大收缩练习或次大练习。练习或次大练习。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l最大收缩或接近于最大收缩的练习,只能重复很最大收缩或接近于最大收缩的练习,只能重复很少次数或持续很短时间即引起肌肉疲劳,但这能少次数或持续很短时间即引起肌肉疲劳,但这能募集白肌纤维,对增强肌力有良效。相反,较低募集白肌纤维,对增强肌力有良效。相反,较低强度的次大练习可以重复较多次数或持续较长时强度的次大练习可以重复较多次数或持续较长时间亦不易疲劳,但主要募集红肌

29、纤维,对增强肌间亦不易疲劳,但主要募集红肌纤维,对增强肌肉耐力有利。肉耐力有利。徒手抗阻练习l适应证适应证 肌力肌力3级以上患者可因此增加肌力、耐力和级以上患者可因此增加肌力、耐力和效率,尤其在开展可允许的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效率,尤其在开展可允许的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解剖平面内的运动、解剖平面内的运动、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对角线模式运动(本)对角线模式运动(本体促进技术):以多关节多肌群代替单关节、相对体促进技术):以多关节多肌群代替单关节、相对少的肌群的活动;以对角斜线的复合运动代替简单少的肌群的活动;以对角斜线的复合

30、运动代替简单的单一平面;以螺旋形代替无旋转形运动。的单一平面;以螺旋形代替无旋转形运动。徒手抗阻练习l该操作方法是先将患肢或躯体置于所要求的位置,该操作方法是先将患肢或躯体置于所要求的位置,通过特定的活动轨迹达到特定的目标。以上肢为例,通过特定的活动轨迹达到特定的目标。以上肢为例,如先置于肩屈曲、外展、外旋位,肘伸展,前臂旋如先置于肩屈曲、外展、外旋位,肘伸展,前臂旋后,腕伸展,各手指的伸直位,然后沿对角线的轨后,腕伸展,各手指的伸直位,然后沿对角线的轨迹,达到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旋前,腕屈迹,达到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旋前,腕屈曲和手指屈曲位,此时整个上肢在这一过程作螺旋曲和手指屈

31、曲位,此时整个上肢在这一过程作螺旋形的旋转活动,在运动中视肌力情况施加一定阻力,形的旋转活动,在运动中视肌力情况施加一定阻力,还可将患肢置于最大伸展位,使肌肉收缩更加有力还可将患肢置于最大伸展位,使肌肉收缩更加有力或诱发主动动作。或诱发主动动作。徒手抗阻练习l禁忌证禁忌证 l炎症,尤其在进行动力性抗阻时不允许相关的肌肉炎症,尤其在进行动力性抗阻时不允许相关的肌肉或关节有炎症或肿胀。或关节有炎症或肿胀。l疼痛,在练习中或练习后疼痛,在练习中或练习后24H内有严重关节疼痛或内有严重关节疼痛或肌肉疼痛出现,练习应终止或减量。肌肉疼痛出现,练习应终止或减量。l心血管疾病,包括严重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32、瓣心血管疾病,包括严重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及高血压等。膜病及高血压等。l非感染性炎症,主要是局部骨关节、肌肉肌腱、韧非感染性炎症,主要是局部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愈合未坚时。带等损伤愈合未坚时。徒手抗阻练习-练习前l评估患者待训练部位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详细评估患者待训练部位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详细明确功能受限情况,以确定适宜的抗阻运动形式明确功能受限情况,以确定适宜的抗阻运动形式和合适的运动量和合适的运动量l将患者置于适合练习的舒适体位将患者置于适合练习的舒适体位l以被动运动形式向患者演示所需的运动以被动运动形式向患者演示所需的运动l告诉患者用最大努力但必需无痛地完成练习,并告

33、诉患者用最大努力但必需无痛地完成练习,并且不要憋气。且不要憋气。徒手抗阻练习-练习中l将施加的阻力置于肢体的远端;将施加的阻力置于肢体的远端;l确定阻力的方向,一般与所需运动的方向相反;确定阻力的方向,一般与所需运动的方向相反;l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尽量固定好邻近关节,特别是近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尽量固定好邻近关节,特别是近端关节,避免产生替代运动。上肢运动特别是肩、肘端关节,避免产生替代运动。上肢运动特别是肩、肘关节周围肌群训练时要限制躯干的运动,下肢运动时关节周围肌群训练时要限制躯干的运动,下肢运动时特别是髋、膝关节周围肌群的运动时要限制骨盆的运特别是髋、膝关节周围肌群的运动时要限制骨盆的运动

34、。动。徒手抗阻练习-练习中l应选择合适的阻力,初始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应选择合适的阻力,初始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渐增加阻力;渐增加阻力;l患者的最佳反应为无痛范围内的最大努力;患者的最佳反应为无痛范围内的最大努力;l动力性收缩时运动应平稳,没有颤动;动力性收缩时运动应平稳,没有颤动;l阻力应与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肌肉能力相匹配;阻力应与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肌肉能力相匹配;l逐渐增加和解除阻力,防止发生不能控制的运动。逐渐增加和解除阻力,防止发生不能控制的运动。徒手抗阻练习-练习中l患者不能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施阻部患者不能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施阻部位疼痛、造成肌肉震颤、发生替代运动时,位疼痛、

35、造成肌肉震颤、发生替代运动时,应改变施阻部位或降低阻力;应改变施阻部位或降低阻力;l提供简单、同步、有鼓励性的语言口令;提供简单、同步、有鼓励性的语言口令;l一组运动的重复次数为一组运动的重复次数为810次;次;l重复组别为重复组别为34组。组。注意事项l患者练习中不应憋气,以防止发生心血管问题;患者练习中不应憋气,以防止发生心血管问题;l患者若在练习中发现局部不适、疼痛、痉挛等局部的患者若在练习中发现局部不适、疼痛、痉挛等局部的肌肉疲劳现象和全身不适等全身疲劳现象时应及时有肌肉疲劳现象和全身不适等全身疲劳现象时应及时有反馈;反馈;l工作人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要加强预防。工作人员对有心血

36、管问题的高危患者要加强预防。注意事项l对有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对有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尤为注意运动量失能疾病要尤为注意运动量l练习中应有练习中应有34min的休息恢复期的休息恢复期l注意避免过度训练现象注意避免过度训练现象l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替代作用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替代作用l减少练习所致的肌肉疼痛减少练习所致的肌肉疼痛器械抗阻练习l作用作用 用于增加肌力、耐力以及健身用于增加肌力、耐力以及健身l禁忌证禁忌证 同徒手抗阻练习同徒手抗阻练习l练习的强度:依练习的目的、损伤恢复阶练习的强度:依练习的目的、损伤恢复阶段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分为亚极段及患者的身体

37、状况而定。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和软组织愈合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和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器械抗阻练习l练习的负荷量: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练习的负荷量: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重复10次,即次,即10RM;l练习的重复次数:增强肌力为主时,重复练习的重复次数:增强肌力为主时,重复次数应大于次数应大于56次,小于次,小于1516次;以轻次;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组,共4050次。次。器械抗阻练习l练习的组数:为每一练习段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练习的组数:为每一练习段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有休息的

38、训练单位。练习组数间有休息的训练单位。练习组数*每组重复次数为每组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总重复次数。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6RM*3组、组、12RM*2组、组、3RM*6组组l练习的频度:隔日或练习的频度:隔日或45次次/周周l练习的疗程:增强肌力为目的时至少持续练习的疗程:增强肌力为目的时至少持续6周以上周以上器械抗阻练习l练习的速度:自由重量或重量练习的速度: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系统滑轮系统抗阻练习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抗阻练习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l练习的模式:依损伤或疾病的类型、组织练习的模式:依损伤或疾病的类型、组织愈合的阶段、关节状况及对压力和运动的愈合

39、的阶段、关节状况及对压力和运动的耐受情况、练习目的和患肢所将恢复的功耐受情况、练习目的和患肢所将恢复的功能性活动决定能性活动决定。器械抗阻练习l模式可分为静态、动态、向心性、离心性。模式可分为静态、动态、向心性、离心性。l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收缩;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收缩;l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l肌肉骨骼的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收缩练习;肌肉骨骼的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收缩练习;l若软组织愈合早期向心性收缩产生疼痛则可考虑离心性收缩;若软组织愈合早期向心性收缩产生疼痛则可考虑离心性收缩;l促进功能性活动的出现则采用

40、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交互的形促进功能性活动的出现则采用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交互的形式。式。器械抗阻练习l练习的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练习的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动范围。前者在一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动范围。前者在一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的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的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或者特定的角度运动诱发疼痛应用,或者特定的角度运动诱发疼痛l开链或闭链运动的选择:在患者尚不能进行功能开链或闭链运动的选择:在患者尚不能进行功能性承重活动(行走、爬楼、跳跃、俯卧撑等)时,性承重活动(行走、爬楼、跳跃、俯卧撑等)时,宜

41、选用开运动链练习;可进行这些功能性承重活宜选用开运动链练习;可进行这些功能性承重活动时则选用闭运动链练习。动时则选用闭运动链练习。注意事项l除了与徒手抗阻练习相同的内容外,还应除了与徒手抗阻练习相同的内容外,还应对老年患者的抗阻练习进行改良,避免练对老年患者的抗阻练习进行改良,避免练习导致的肌肉疼痛,如急性肌痛和延缓性习导致的肌肉疼痛,如急性肌痛和延缓性肌痛等。肌痛等。等张练习l适合发展动态肌力、耐力适合发展动态肌力、耐力l禁忌证:同徒手抗阻练习禁忌证:同徒手抗阻练习l仪器设备: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仪器设备: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

42、(如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车、组合训练器等。车、组合训练器等。抗阻训练l直接举起哑铃、沙袋等重物;直接举起哑铃、沙袋等重物;l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l拉长弹簧、橡皮条等弹性物;拉长弹簧、橡皮条等弹性物;l使用专门的肌力训练器械,通过摩擦或磁电效应等原使用专门的肌力训练器械,通过摩擦或磁电效应等原理提供可调节的阻力;理提供可调节的阻力;l利用自身体重作为负荷,进行俯卧撑,下蹲起立、仰利用自身体重作为负荷,进行俯卧撑,下蹲起立、仰卧起坐等练习。卧起坐等练习。抗阻训练-具

43、体训练方法l渐进抗阻练习: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渐进抗阻练习: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成1010次运动的最大重量(次运动的最大重量(10RM10RM)进行如下)进行如下4 4组练习,第组练习,第1 1组,组,25%25%的的10RM10RM量,以量,以10 10 1515次次/ /分钟的速度,分钟的速度,1010次锻次锻炼;第炼;第2

44、,的速度,1010次锻炼;第次锻炼;第4 4组,组,100%100%的的10RM10RM量,量,10 10 1515次次/ /分钟的速度,分钟的速度,1010次锻炼,每组间休息次锻炼,每组间休息1 1分钟分钟抗阻训练l注意点:注意点:l练习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练习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l每周要增加阻力重量每周要增加阻力重量抗阻训练l减退抗阻练习:与渐进抗阻练习相反的部减退抗阻练习:与渐进抗阻练习相反的部分为分为1 4组练习的重量为组练习的重量为100%、75%、50%、25%的的10RM,其余部分则相似,其余部分则相似l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练习:测定需训练肌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练习:测定需训练肌

45、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内完成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内完成6次运动的最大次运动的最大重量(重量(6RM)。)。抗阻训练l进行如下进行如下4组练习:第一组,组练习:第一组,50%的的6RM重重量,重复量,重复10次;第二组,次;第二组,75%的的6RM重量,重量,重复重复6次;第三组,次;第三组,100%的的6RM重量,尽重量,尽最大努力重复;第四组,根据第三组的重最大努力重复;第四组,根据第三组的重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抗阻训练l一般第三组重复次数达五六次时则练习重量不变;低一般第三组重复次数达五六次时则练习重量不变;低于五六次则减量;高于五六次则增量;于五六次则减量;高于五六次则增量

46、;l次日练习的练习量根据第四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般次日练习的练习量根据第四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般第四组重复次数越高,练习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第四第四组重复次数越高,练习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第四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5 5 7 7次,次日练习的增量为次,次日练习的增量为2 2 4kg4kg,使用的器械可为自由重量或抗阻训练器械,使用的器械可为自由重量或抗阻训练器械,注意事项同徒手抗阻练习。注意事项同徒手抗阻练习。等长练习l适应证:增强肌力,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适应证:增强肌力,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症和肿胀等)

47、,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炎症和肿胀等),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增加静力性肌力为主时;关节面已性萎缩;增加静力性肌力为主时;关节面已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宜进行频繁产生关节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宜进行频繁产生关节面摩擦的活动时。面摩擦的活动时。等长练习l仪器设备:当阻力等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仪器设备:当阻力等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时即可发生等长收缩练习。采用自由重量时即可发生等长收缩练习。采用自由重量或重量或重量滑轮系统等设备、等速装置在角滑轮系统等设备、等速装置在角速度为速度为0度度/秒的各个关节角度均可进行该练秒的各个关节角度均可进行该练习。此外,徒手或不用设备也可进行操作。习。此外,徒手或不

48、用设备也可进行操作。等长练习-具体方法l短促等长练习:练习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短促等长练习:练习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等长收缩,持续6秒,重复秒,重复20次,每次间歇休息次,每次间歇休息20秒,每天练习一次秒,每天练习一次l“tens”方法:练习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方法:练习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长收缩,持续10秒后休息秒后休息10秒,重复秒,重复10次为一组次为一组练习,共作练习,共作10组(或者重复组(或者重复10个角度)。个角度)。等长练习-具体方法l多点等长练习: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多点等长练习: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度做一组等长训练,每

49、组重复度做一组等长训练,每组重复10次收缩次收缩10秒(其中初始秒(其中初始2秒为增加张力时间,最后秒为增加张力时间,最后2秒为降低张力时间,中间秒为降低张力时间,中间6秒持续高强度秒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用时,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用时,角速度设定为角速度设定为0度度/秒,即可按要求在定点角秒,即可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练习。度位置上练习。等长练习-具体方法l短暂最大收缩练习: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短暂最大收缩练习: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阻练习方法,肌肉抗阻等张收缩后,再持续最阻练习方法,肌肉抗阻等张收缩后,再持续最大等长收缩大等长收缩5 10秒,然后放松,重复秒,

50、然后放松,重复5次,次,每日练习只做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每日练习只做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0.5kg注意事项l短促等长练习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短促等长练习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以防止血压升高。律性呼吸,以防止血压升高。l短暂最大收缩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短暂最大收缩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 10秒,可不加大负荷。秒,可不加大负荷。注意事项l多点等长练习可克服等长练习的角度特异性,多点等长练习可克服等长练习的角度特异性,但由于生理溢流的范围一般在该角度的前后但由于生理溢流的范围一般在该角度的前后方向的方向的10度左右,故进行多点练习时两点间度左右,故进行多点练习时两点间的角度范

51、围不应超过的角度范围不应超过20度。多点等长练习更度。多点等长练习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动态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动态抗阻练习无法进行的患者。多点等长练习时,抗阻练习无法进行的患者。多点等长练习时,每一点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每一点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增强肌力。等速练习l规定的活动轨迹中角速度相同规定的活动轨迹中角速度相同l在每个角度动力矩与阻力矩相等在每个角度动力矩与阻力矩相等l顺应性阻力随患者主观努力程度改变顺应性阻力随患者主观努力程度改变l拮抗肌同时训练拮抗肌同时训练l可设定不同速度进行训练,动力性,有关可设定不同速度进行训练,动

52、力性,有关节营养作用节营养作用l有反馈信息有反馈信息等速练习l可作最大收缩及次最大收缩练习可作最大收缩及次最大收缩练习l可作全幅度及短弧分段练习可作全幅度及短弧分段练习l可作向心和离心收缩训练可作向心和离心收缩训练l高效、安全高效、安全l仪器昂贵,不易普及仪器昂贵,不易普及l操作较费时,操作要求较复杂操作较费时,操作要求较复杂抗阻应用顺序l肌张力:等速离心肌张力:等速离心等张离心等张离心等长等长等速向等速向心心等张向心等张向心l多角度等长(次大强度)多角度等长(次大强度)多角度等长多角度等长(最大强度)(最大强度)短弧等速(次大强短弧等速(次大强度)度)短弧等张短弧等张短弧等速(最大强短弧等速

53、(最大强度)度)全弧等速(次大强度)全弧等速(次大强度)全弧全弧等张等张全弧等速(最大强度)全弧等速(最大强度)等长、等张及等速训练比较 项目项目 等长运动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等张运动 等速运动等速运动 速度速度 固定不动固定不动 变化,不易控制变化,不易控制 任意选定,选定后速任意选定,选定后速度恒定度恒定阻力阻力 可变,顺应性阻力可变,顺应性阻力 受杠杆作用影响受杠杆作用影响 可变,为顺应性阻可变,为顺应性阻力力 运动幅度运动幅度 无无 全幅或半幅全幅或半幅 全幅或半幅全幅或半幅方便性方便性 不受环境限制不受环境限制 不需要贵重训练仪器不需要贵重训练仪器 须昂贵的仪器、大须昂贵的仪器、大量时

54、间量时间 不需要特殊仪器不需要特殊仪器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l正确掌握运动量正确掌握运动量l(1)一定程度的疲劳,达到超量恢复,肌力增加阻)一定程度的疲劳,达到超量恢复,肌力增加阻力相应增加,做到循序渐进力相应增加,做到循序渐进l(2)一定负荷和重复次数两个要素,应按需要区别)一定负荷和重复次数两个要素,应按需要区别利用利用l运动间隔时间运动间隔时间 ,一般训练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不,一般训练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不能少于每周能少于每周2次;超量恢复的临床判断通过精细的肌次;超量恢复的临床判断通过精细的肌力测试可见肌力有所增加;自觉疲劳消除,肌肉有力,力测试可见肌力有所增加;自觉疲劳消除,肌肉有力,

55、再次训练有积极性。再次训练有积极性。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l无痛训练无痛训练l(1)如引起明显疼痛,应视为引起或加重损伤的)如引起明显疼痛,应视为引起或加重损伤的信号;信号;l(2)运动中疼痛会反射性地抑制脊髓前角细胞,)运动中疼痛会反射性地抑制脊髓前角细胞,阻碍肌肉收缩,使训练难以生效;阻碍肌肉收缩,使训练难以生效;l(3)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疼痛,为肌力训练创)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疼痛,为肌力训练创造条件。造条件。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l适当动员适当动员 肌力训练依赖于患者的主观努肌力训练依赖于患者的主观努力,训练前需做适当讲解,使患者了解肌力,训练前需做适当讲解,使患者了解肌力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56、消除可能存在的顾力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可能存在的顾虑,提高其积极性,并掌握训练方法和要虑,提高其积极性,并掌握训练方法和要领,训练中与治疗人员密切配合。领,训练中与治疗人员密切配合。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l作适当的准备与放松运动作适当的准备与放松运动 肌力训练前作肌力训练前作若干次较低强度的肌肉收缩,训练后作放若干次较低强度的肌肉收缩,训练后作放松及肌肉牵张的练习,可防止肌肉损伤,松及肌肉牵张的练习,可防止肌肉损伤,促进肌肉疲劳的消除。促进肌肉疲劳的消除。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l注意异常心血管反应注意异常心血管反应 肌力训练可引起心率和血肌力训练可引起心率和血压适度的生理性升高,但用力收缩特别是等长

57、收压适度的生理性升高,但用力收缩特别是等长收缩会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运动中憋气对心血管缩会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运动中憋气对心血管活动造成额外负荷,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活动造成额外负荷,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为减少对心血管的影响,可在用力时呼别注意,为减少对心血管的影响,可在用力时呼气而不是吸气,防止憋气使劲。气而不是吸气,防止憋气使劲。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的关系l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在发展耐力的同时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在发展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必然发展肌力。l训练方法有差异,为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训练方法有差异,为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

58、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重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重复多次才能生效。复多次才能生效。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的关系l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必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过长,必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时,如不科学的增加负荷,则不可能较快力时,如不科学的增加负荷,则不可能较快的产生肌耐力,对肌力的增长也不利。在训的产生肌耐力,对肌力的增长也不利。在训练过程中通常将肌力与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练过程中通常将肌力与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从而使肌肉的做功更为合理从而使肌肉的做功更为合理。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的关系l最大动力性肌力和绝对动力性耐力两者呈明最大动力性肌力和绝对动力性耐力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即使在静力性运动中也如此。显的正相关,即使在静力性运动中也如此。当肌力增加时,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相当肌力增加时,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相反,如果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时,虽不能反,如果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时,虽不能明显增强肌力,但对其后发展肌力起着良好明显增强肌力,但对其后发展肌力起着良好的影响。的影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营养不良发展到最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