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夏令营吗?疫情期间宝宝在家体质都不好了,作息也不规律,老父亲很揪心。


前几天的文章下面,有一位妈妈留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女儿每天最怕的就是儿子,他只要不玩手机电视,有空就是打骂妹妹,看妹妹哪都不顺眼。

我只要维护妺妹,他会变本加厉对妹妹坏,甚至对妈妈也一点都不尊重,好像妈妈就是他的仇人、佣人、路人,我已经被气伤了,找不到办法,想走到他心里跟他聊聊天,他认为比妈妈懂的多,讲妈妈笨死了、懒死了(自己看电视,妈妈忙着,还要给他倒水,让他自己倒,他就来一句懒死了你),妈妈付出他一点都没看到。

现在就想赶快上高中,永远离开我们,儿子在我们眼中像魔鬼,我们在他心中像仇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矛盾吗?

他的爸爸认为孩子这样都是我惯的,他说从小他打孩子我不让打,现在让他管他不管。他说他管的话就是打,把孩子腿给打断。然后又说这样孩子更恨他,所以干脆不管,随便孩子什么样,放弃他了。

可是我不能啊,我再怎么样不可能看着孩子这样下去,可是该怎么办?

从留言中,提取到的信息是:

1、家庭结构:四口之家,即父母和一双儿女;

男孩的年龄:13-15区间,即青春期;

行为问题:懒惰,暴力,不尊重女性;

父亲的主要管教方式:打;

母亲的主要管教方式:顺。

2、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不好,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互相甩锅、指责对方;亲子关系不好,孩子与父母互为仇敌;兄妹关系不好,哥哥和妹妹水火不容。

3、父亲的态度是或暴力或放弃,母亲深感痛苦与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讲家庭治疗的书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医学博士卡尔.惠特尔共同编写的《热锅上的家庭》

这位读者的留言,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家里的每个人都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这么说,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只是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

粗暴的父亲、懦弱的母亲、暴力的儿子、可怜的女儿……

这样的家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在农村。父亲是家庭经济的主力,常常没时间也没耐心好好教育孩子。他们认为,我挣钱了,养家的责任尽到了,教育孩子和照顾家庭是母亲的责任。

一旦发现孩子没能如己所愿(几乎可以肯定,100%的孩子都不会自然成长为如父母所愿),常对妻子说的话是:“都是你惯的。”

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噼里啪啦打一顿,美其名曰“教育”。母亲出于对孩子本能的爱,常会下意识地护着孩子。

如此,对孩子的“教育”就变成了夫妻间的冲突,失去理性的男人,会把对孩子的失望演变成对妻子的憎恨——都是你的错,是你把孩子惯成了这样。连妻子一起打。

有的男人为了息事宁人,索性不管不问,任由孩子在家里骄横跋扈。

而母亲呢?没有自我,家庭和孩子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面对夫妻冲突、孩子忤逆、孩子们相爱相杀,除了深陷痛苦,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走投无路,母亲转而求助丈夫,却发现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不过是朽木一根,从而陷入更深的绝望与无助。

这位妈妈说,希望儿子快点上高中,永远离开家。似乎儿子离开了,家庭就回归正常了。其实,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想。

一个随意打骂妹妹、恶意攻击妈妈的孩子,已经不是普通的叛逆问题,而是明显的暴力倾向。

暴力与叛逆的区别在于,叛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逐渐回归理性,不会无端给他人造成伤害。

而暴力,则会严重侵犯身边人的利益,是很严重的行为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会殃及自己将来的家庭,或可能危害社会。

这是孩子的错吗?是,也不完全是。

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家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由每个家庭成员共同营造,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用阿德勒的理论,可以推断出这个家庭长期的相处模式:

作为家中的长子,这个男孩在妹妹出生之前,享尽了家人(主要是母亲)的宠爱。但是,在他调皮捣蛋时,父亲为了“教育”他,经常打他。母亲不舍得,常常护着他。在父亲的暴力与母亲的溺爱中,孩子度过了生命中最初的“独生子”生活。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母亲生了妹妹,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给了年幼的妹妹。他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因为妹妹“夺”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爱与关注,他心中燃起了嫉妒的火焰,把自己的“失宠”归咎于妹妹的到来。

为了重新求得母亲的关注与宠爱,他给母亲找各种麻烦,甚至与她争吵,做出各种“不讨人喜欢”的行为,以至于母亲对他再也无法忍受。

当他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母亲也对他反感至极,这时他才真正理解没有人关注的滋味。

为了取得母亲的爱,他极力去抗争,结果却彻底失去了母爱。

他就像掉进了陷阱,挣扎得越厉害陷得越深。他仍在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着各种理由,他还会说:“我是没错的,别人都是错的,只有我自己是正确的。”既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又怎么能放弃抗争呢?

再加上,父亲长期树立的“暴力榜样”,让儿子误以为男人才是家里的统治者,才是生活的主宰。他对妈妈颐指气使,对妹妹不打即骂,都在证明自己在家庭中男人的“权威”地位。

面对如此家庭困境,该怎么办?

第一、如妈妈所愿,忍到孩子读高中,永远离开这个家。(刚才说过了,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幻想。)

第二、努力改变孩子。(在孩子十岁之前,都没有良好影响力的父母,在孩子十岁之后更不可能有。)

第三、父母花更多的精力在夫妻相处和个人学习成长上,借由改变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影响孩子。这么做,即使对儿子没有影响,也会带来家庭关系的改善,对女儿的成长有好处。

第四、寻求专业的家庭治疗,就像《热锅上的家庭》那个家庭一样。

第五、时间会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有些孩子在疫情期间,一直处于独居的状态。与父母的交流仅限于日常琐事,也缺少和同学朋友们的交流。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这样社交隔绝的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崩溃。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加强父母与孩子在疫情期间的沟通呢?父母又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呢?

对话嘉宾龙音如分享了她的经历:“我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家里呆了近四个月。一开始还在享受独处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了一些社交的需求。但是,我的父母经常会在微信上转发一些微信推文给我,我平时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也会发到家庭群里。我们还会一起用微信读书阅读。可能平时我们不会聊太多的东西,但是一到每周通话的时间,我们就有一些内容可以去聊去讨论。”

不管是大家一起共度一本书,或是共赏一部电影,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活动是一件非常能够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的一件事。其次,除了与孩子分享一些他感兴趣领域的内容,龙音如还提到,与孩子沟通中千万不要给孩子设定沟通的“任务”,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和你说多少话。沟通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处于不愿沟通的状态,家长不应强求。选择包容孩子,并耐心等待他愿意交流的时候。

回到这个案例的情况上来讨论,父母的担忧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目前比较封闭的状态而产生的。作为父母,很多时候往往会根据孩子现下的表现而进一步地担忧: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不会更糟呢?基于对可能发生的未来的想象,父母会对孩子的现状更加地焦虑和不满,一定想要去改变孩子。有时父母的担忧会变成现实,有时却不一定。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首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焦虑是来自于孩子的现状,还是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想象。有可能是现状已经让我们焦虑了。我们意识到在疫情下,孩子现下的状态可能是一个普遍的“新常态”,可能不只是我家孩子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大家的孩子都这样。但是如果在疫情结束之后,当大家都走出家门时,你的孩子还是维持一个人独处的状态,那么就有一些问题了。我们首先需要觉察,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而担心。

增加有趣有价值的互动时间

其次,我们可以建议孩子,让他去跟朋友沟通交流。但老实讲,这样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做的很多事情是可以对孩子直接施加影响,帮助孩子走出所谓自闭的状态的。那家长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家长应该让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间变得有趣,有价值,有活力。家长可以想一想,和孩子聊些什么,一起看些什么,让孩子觉得有趣。我们作为家长,不要要求孩子去寻找别人而进行人际性的互动。我们应该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的、人际性的互动。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呢?

其实谈恋爱的例子放在这里特别合适。我们有过恋爱和婚姻经历的人会知道,在谈恋爱的时候和婚后,我们和伴侣的相处方式是有对比的。可能你会发现,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是很会聊天的,每天都有聊不完的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伴侣的交流可能就相对的少了。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就被堵回去了,或者得不到回应。

我觉得我们可以琢磨一下恋爱时和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差别,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找找恋爱时候聊天的感觉。如果孩子一说,他最近感觉腰酸背痛地不舒服,父母就说“你这就是熬夜的后果”,话题就终止了,就没有其他可以聊的了。同理,在恋爱中,你肯定是希望两个人可以一直聊下去,一个话题能够持续地聊下去。这个话题结束了,那下一个话题再紧接着继续聊下去。我们需要找到这种在聊天中你来我往的互动的感觉,并让这种感觉来启发我们: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需要去注意什么?有些什么话应该换个方式说?有些什么话应该先不说?有些什么问题应该多问一下?有些什么问题不应该问?

在亚洲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家长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往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如果设想在恋爱关系中,这样的沟通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交流。其实和孩子的交往也一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家庭活动也是。很少有家长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互相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之类的。比如孩子喜欢二次元的东西。但很多家长会觉得二次元花里胡哨的肯定不会是好东西。一下子就否定了孩子的爱好。如果说,以恋爱的心态,家长能放下身份的高低去了解对方,孩子也应该反思,不要对父母喜欢的经典年代的东西嗤之以鼻,那么亲子关系会和谐很多(该段落整理自龙音如的发言)。

用恋爱的心态和孩子相处,其实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很多父母和孩子默认彼此的关系已经很熟了,就不需要在意说话的技巧和对方的感受。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和孩子不熟悉了。孩子会经历青春期,会慢慢成长,各方面都会发生改变。他们的很多想法,喜好,可能都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需要接受“我和孩子并不熟悉”这一前提,抱着我想要和他做朋友的心态来和孩子互动。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有一些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期间会非常焦虑。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要么就是去写作业,要么就是去打游戏。家长很难与孩子进行沟通,更别提去走进他的内心了。

这样的现象其实十分常见,不必过分焦虑。我不知道家长们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不太待见父母的阶段:不太想让父母来找自己,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的阶段。如果有的话,我们可能可以回忆下,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经历那个阶段的。如果没有的话,家长现在可能会有点委屈。会想,我跟我的父母亲很亲近,怎么我的孩子跟我不亲呢?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事实上,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要经历一个从分离到独立的过程来和父母拉开距离。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是病态的,不需要过分担忧。如果我们经常把孩子病态化了,看着孩子哪哪都是毛病,就会让亲子关系非常的沉重,也会让孩子要躲着我们。因为孩子是不愿意成天被当作病人的。那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眼光是包容的,觉得这是挺正常的,或者承认这是普遍的,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那家长们自己也会少一些焦虑和自责。不用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所以说孩子在青春期,总是把自己关起来,跟家长接触不多,这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糟糕的事情。因为他还有其他的时候,可能他有时候会打开门。在吃饭的时候或者在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也可能会和家人说话调侃,有时候也会和父母聊一聊天。所以我们不能把一个现象和其他的事情剥离了来看待,我们要留意,孩子有没有这些其他的和家人交流的部分。如果其他部分的交流在家里完全没有,孩子和父母没有任何瓜葛,那的确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假设孩子并不是完全和父母处于零交流状态,那么父母就可以给孩子空间了。孩子现在关门,那他就是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父母就不用找他。因为他反正也有不关门的时候,会和父母说话的时候。在那些时候,父母需要抓住时机,好好地跟孩子来互动交流。就像刚才我们讲到的,家长要以一种“这人我并不是很熟,但我很想跟他搞好关系”的心态来跟他互动。这是了解孩子,走进他内心的机会。但我们不需要任何时候都去走进孩子的心。孩子的心门有时候是需要关闭的。就像每个国家都会有海关,家家户户都会有个门一样。门有时关有时开,这是没问题的。

长期的鼓励和沟通,用星星眼看孩子

如果存在另一种情况,孩子完全处于孤立的状态,没有任何和家长交往,交流和互动的行为。那么家长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耐心的努力和尝试,来寻去改变。没有一个办法说,如果你这么做,明天孩子就能改变,他明天就能打开门,跟你说话了。所以家长得选择要不要下这个功夫,因为这个付出是需要持续进行的。如果你觉得值的话,欢迎听我往下讲。

孩子把自己给关起来,隐藏起来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他可能会觉得他要做的或是想做的,不是你想看到的。比如说打游戏,所以他要关起门来打。那如果你也的确不想看到,那他也没有错。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二,他可能对自己的整体感觉不是很好,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要缩起来的人。那可能就不是针对家长了,可能他在学校跟大家接触的时候,也是比较自卑的一种状态。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需要练习用“星星眼”去看着孩子。去由衷地赞赏欣赏孩子:“他这个怎么这么好,”“这个好能干,”“这个很特别。” 我们的目光就会像是灌溉植物的水源,照射植物的阳光,滋养植物的养分,倾注在孩子身上。如果我们的目光时时透露着“哎哟,我就忍不住看你,就好爱你,你总是这么好。”这个孩子,哪怕觉得你烦,他感受到的也是带着一丝甜甜的烦。但如果我们看孩子的目光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孩子一定会对自己很失望。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被这个世界否定了的悲伤。所以,这时候他(她)是不会跟任何人打开的,因为他会觉得没有什么好打开的。他会觉得:你要看我里面什么,我里面什么都没有,里面就是黑呼呼的,都是垃圾。

如果家长一开始很难做到用星星眼的态度去看孩子,那么至少我们应该用一种比较平缓的态度对待孩子。慢慢一步一步来,从不要否定孩子的行为开始。不要当“游戏”和“关在房间里”的行为一出现,家长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可以不要一下子就有星星眼,但先不要有伤害。

有哪些心理的平台和资源可以推荐给家长和孩子?

第一,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免费的,那么学生是可以提前在网上来预约心理咨询师,预约好了之后,会向你询问什么时候有时间,也会有一个咨询师来问你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最近感觉是什么样,因为什么来预约心理辅导等等的问题。这样会对你的心理状况进行一个初步评估,之后再在预约的时间去学校的心理诊所进行心理咨询。

第二,校外也可以找到独立执业的咨询师。那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咨询师呢?一是可以请学校咨询师推荐。二是在网络上找。我向大家推荐一个靠谱的网站,psychology today (/us)。这个网站目前涵盖四个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美国为例,Psychology Today是公认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找心理医生的网站。网站最主要的功能是寻找心理医生,但此外,有大量资讯性的文章。从精神健康、家庭生活、人格、个人成长等多领域,提供主题文章。可以按音序排名查找感兴趣的主题,比如不自信,成瘾、社交焦虑、性与爱,等等。我的微信公号里专门有一篇文章《网上找心理医生?这个网站给我们什么启发?》,手把手教你,怎么使用这个网站,最大化你找到匹配的咨询师的机会。

}

上海13岁男孩隔离日记爆火,方舱里却出现了这一幕

看新闻,北京市教委说,“中小学生当前阶段仍然坚持居家学习,做好本学习后半阶段各项教学任务安排”;老母亲长叹一声,“五一连暑假”只怕是板上钉钉了。

童年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米粒妈替这一代孩子狠狠地表示赞同,同时又止不住的遗憾。

更别提,万一成为了“天选之子”,隔离更是跑不了。

前两天,米粒妈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上海13岁男孩Remy写下的隔离日记。

从集齐绿黄红三码,到在学校内隔离、酒店集中隔离,再到居家隔离,经历是跌宕起伏。

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活也十分精彩:上网课、过托福、学下棋,样样不落。

不得不说隔离是对心理上一种巨大的考验,也是一种意志的消磨,毕竟,“没事做”才是成长最大的杀手。

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Remy愣是决心对抗躺平,调整心态,抓住机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获得了更宝贵的成长,学会了从容面对一切困难。

前两天,张文宏医生说疫情短时期内不会结束,所以疫情常态化应该是这一代人的日常了。

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但时间一旦荒废,就再也弥补不上了。

时间,对孩子从来都“不公平”

Remy原本正常的生活被打破,是从在学校内隔离开始的。

一天下午刚刚要考试,老师突然通知全班同学去隔离,因为有一位同学核酸检测出现异常。

同学们本来因为不用考试而带来的开心,一下子变成了恐慌。

米粒妈想,孩子们虽然也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可这也应该是第一次与疫情距离如此之近吧。

当天晚上,Remy和同学们在学校里隔离,在睡袋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晚上终于能回家了,可就在回家第三天、托福家庭考试的一小时前,他们接到了集中隔离的通知。

Remy要和妈妈一起隔离,马上。

考试考不成就算了,来到隔离酒店,困难更是一个接一个。

没有可以学习用的写字桌,网络不好,网课变成了黑屏游戏;

本来在隔离当中心情就极其憋屈,结果难题不断,米粒妈觉得任谁也难免心态爆炸。

可是Remy气归气,仍然不忘要解决问题。

没有写字桌,就拿矮柜代替。网络太卡,就请跑腿小哥买个网络加速器。

于是,就在这隔离的14天里,一边上课、写作业,还参加了那次错过的托福考试,每天下围棋、写字、画画,课外活动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出了隔离期,学习不仅没落下,还有了更多的收获。这让我想起当年在非典的时候,米粒妈当时住得离学校和其他同学家都很远,那时候没有微信,也不能出门,我就像个“隐者”一样,老老实实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家学习。

那时候,班主任让我们读完北师大中文系的书单(上百本书呢!),同学们都没当真。

就我,太实诚了,真把大部分书读了,刘震云,老舍,刘心武,严歌苓,贾平凹,孙犁,三毛,林语堂,杨绛,路遥,谌容,林达,汪曾祺,霍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现当代文学。

米粒妈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爱上文学、爱上写作的。当年看的那些书,直到这些年我做公众号写文章,依然很受用。

那时候,米粒妈英文也不太好,于是非典放假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跟着书和CD学《走遍美国》,句句跟读,每天晚上再看两集《老友记》的CD,结果轻轻松松就把英文提高了。

除了看书、学英语,各科老师在学校论坛发布的那些学习资料我都看了一遍,卷子我也对着电脑做了。

三四个月的假期结束后,我们回学校参加了期末考试,结果米粒妈从平时的全班第十名左右,一下子考到了班级前三。

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米粒妈觉得倒是和Remy有一点相似,那就是把握住了时间。

米粒妈看过这样一句话:大人总是会思考未来,但孩子的时间感是现在。

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懂得珍惜时间的孩子,永远能过上精彩的生活。

变数下,唯一的定数只有心态

疫情实在是影响心情,为了安全哪里都不敢去,娱乐活动减少不说,有时候正常的计划也会因疫情一变再变。

5月初的一天,我们三口就做了8次核酸,几乎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看看健康宝,列好的计划全部被打乱(详情戳→今天早上,我们三口,做了8次核酸)

可是不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自己的面对的心态与方式。

之前米粒妈看到那个深夜在上海方舱里学习的女孩,也十分动容。

或许她也是学生,准备考试、考研或者考公,在这隔离的小小空间内,也曾被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可她静静接受,继续学习。

好像,只是换了个学习的地方。

米粒妈也不得不承认,有稳定的心态,才有稳定的进步。

一个10岁的男孩因为确诊独自住进了方舱,没有父母的陪伴,以为自己生了很严重的病,既迷茫又恐惧。

米粒妈光是想想孩子一个人难过无助的画面,就忍不住开始揪心。

男孩进入方舱后,虽然一开始无所适从,但很快就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

他开始按部就班地吃饭、睡觉、上网课,有空的时候就锻炼身体。

方舱里的孩子不少,一开始对这个环境都既陌生又害怕,可是既然已经如此,也只能改变自己。

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住进了方舱,看着儿子每天闷闷不乐,爸爸就提示他可以去做一名志愿者,帮助工作人员派送餐食。

果然,当孩子从父亲口中领取了任务,成为了小志愿者,整个人都变得欢快起来。

米粒妈觉得,父亲这招实在是高,既锻炼了孩子,又驱赶了坏情绪。

疫情也许漫长,但成长经历却宝贵而短暂,好心态才能在短时间内高效成长。

疫情一代,“管理”困难是常态

“困难”应该是疫情期间每个人心里始终挥之不去的词语,学生上学难,打工人工作也难。

从现在开始,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疫情一代”的宿命,如何在困难面前学会变通,甚至通过困难去获得成长的经验才是关键。

就像隔离的Remy一样,克服了散漫,隔离期间不仅学习进步,就连心态也获得了成长。

米粒妈还记得他在日记的最后说,自己在隔离期间的收获,远不止文化知识,而是心态的改变。

心智变得成熟、面对不确定性也更加乐观。

米粒妈看到他的总结与反思,不仅仅感慨于这个13岁男孩的成长,更想感叹的是他懂得对自己经历的困难进行“管理”。

每一次困难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从困难中汲取经验,快速成长。

把所有的困难化整为零,走起来才能更快更轻松。

谁也不知道疫情会何时结束,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孩子的成长无法重来。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拖延症严重,没有时间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