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山地车指拨明明到变到七的,但是嘛后齿轮没有变到七档线也紧了,这是为什么?

如今,当我们随意走进一家自行车店,现代化的的自行车就会迎面扑来。曾经辉煌无比的钢制车架,如今已经被铝合金和碳纤维所替代。刹车不再是通过机械而是由液压油驱动,各种悬挂系统让车轮可以始终保持最佳的牵引力。曾经自行车上的笨拙变速装置,现在已经变得如此的光滑平顺,甚至已经有了很多由电池驱动的电子设备来控制它们。现在你只需要按下按钮就可以完成十几个档位的变化。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变速器是如何一步步达到今天的成就的?下边让我来简单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自行车变速器都取得了哪些技术进步。

最初,自行车都是直接驱动的,如果你想获得不同的齿比和速度,你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车轮的大小。再之后有了齿轮后,改变速度变得稍微简单了那么一点,当时当你面对大山,强风的时候,很显然,只有一个齿轮的自行车是不理想的。

最早的多档位的自行车,通常使用的都是具有两个速别或者三个速别的自行车花鼓,或者是安装在中轴位置的内变速齿轮箱,通过改变内部齿轮的配搭,来获得不同的传动比。

这些设计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存在,虽然齿轮变速箱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实际也并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价格,重量,速别,以及无法取代外边变速器带来的视觉满足感等,都让这些内变速装置受到了限制。

1920年的内三速花鼓

我们认为变速器真正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的30年代(虽然更早可以追溯到19实际末期)。当年最流行的两个变速装置是Vittoria Margarita和Osgear。Osgear是以设计师Oscar Egg的名字命名,同时他也是当时瑞士著名的自行车手。这套变速装置轻巧而且坚固,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安装在后下叉上的是一个通过变速线控制的导向臂,可以把链条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在后边的三片齿轮上。牙盘组附近的张力臂用以让链条处在拉紧状态。变速的时候需要向后踩踏并通过后方的导臂拨动链条。

Vittoria Margerita是另一套简单而精美的变速装置,来自同一时代的意大利。车手只需要向前拉动位于牙盘上方的变速档杆,就可以释放被拉紧的链条,并联动带动位于后是下叉上方的变速薄片,之后向后踩踏,链条就会进入下一个飞轮。之后再次通过向前推动档杆把链条拉紧就完成了变速。

前部的链条张力器和变速拨杆

后上叉上链条拨片连接着前边的档杆

对于当时的时代,这样的接近半自动的变速装置已经是非常巨大的进步。但是早期的比赛组织者却非常担心这些装置的广泛使用会影响比赛的性质。就像今天UCI对新技术的态度那样,从来没有改变过。单速自行车一直是环法自行车比赛的标准装备,直到1937年,使用变速装置的自行车才被允许参加比赛。

早期环法赛场上的变速自行车

早期的这两款具有影响力的变速装置在我们今天的认识来看,还是会让人感觉太陌生。到了20世纪40年代,像Simplex,Cyclo和Conloy这一类的变速装置开始出现在自行车上,让我们看到了类似于今天的用变速线拉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后拨的变速方式。

此时已经有了一点今天的变速器的雏形,平行四边形结构出现

在上个世纪中叶还有一种在今天看来非常具有历史局限性的设计,这就是Trivelox变速装置。这个变速器有一种反常识的变速方式,和上边的后拨带动链条在飞轮之间切换不同,这种变速装置是通过移动花鼓上的飞轮片来进行变速。如果你可以想象用一支笔在纸上写字,但是笔不动,动的是纸,你就可以理解这种变速的局限性。如果飞轮更多,那么后边就要预留出来和齿轮一样多的空间来用于变速,这会让后轮越来越宽越来越重。

在这个变速器上移动的不是后拨而是飞轮片,这大大的限制了速别的发展

在20世纪的40年代还有另外一个技术倒退的设计,那就是campagnolo的cambio corsa和Paris-Roubaix变速器,号称“自杀式变速器”。在第一版的CambioCcorse上如果你想变速,你必须在骑行中通过翻转位于中管位置上的两个拨杆中的一个先把后轮和车架断开(此时自行车还在行进中),然后再通过另外一个拨杆把檩条推到下一个齿轮上,之后车手重新通过上一个拨杆来把后轮重新固定到车架上。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要小心,不要把车轮颠簸下来……在第二版的Paris-Roubaix上,系统被稍微改的安全了一些,拨杆被设计成为一个,相对缩短了后轮断开的时间。

在这两个版本中,当换挡完成时,后三角上的倾斜锯齿结构会让后轮保持居中,而斜向后上的轨道也会让链条保持张力。

如果你经历过自行车掉链条的话,那么你应该可以理解把这一过程,是需要相当多的技巧和练习才能成功的。

时间到了20世纪50年代,变速器已经看起来非常接近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了。比如一些流行的装置像Simplex Touriste,由两个变速线来操作,其中一根链接在小链条上,用来控制伸缩弹簧滑臂,有点像内三速上的变速线。另外一根用来控制后拨挡板,用以微调链条的张力。在50年代,后拨上的导轮都还是光滑的无齿的圆形导轮。一直到60年代,后拨上的导轮才开始出现有齿轮的形状。通常,像Simplex这样的变速器,可以处理4-5个飞轮片,容量为12T。

20世纪的50、60年代,campagnolo的Gran Sport和Nuovo Record问世。因为其漂亮的外观和平顺的换挡,以及耐用度和轻量化,而流行了数十年,并一度成为运动自行车的标志。这些变速器让变速变得更容易。正是因为这些可靠的变速装置,才让公路自行车60-70年代的速别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以至于有段时间“10速自行车”都成为了公路车的代名词。

和今天的变速器就差一个倾斜四边形了

“正电子”变速出现在70年代,这是shimano在80年代推出的定位变速(SIS)的前身。Shimano把棘轮结构放在了牙盘上,所以你可以在自行车上随时进行换挡操作,而不仅仅只在踩踏的时候才可以。不过,这个功能也让“正电子”变得更重。使其仅限于使用在较低级别的通勤自行车和运动自行车上,而没有在赛车上有所发展。

10世纪80年代,shimano通过定位变速指拨和shimano Total Integration(STI手变)开始接管自行车世界,把变速指拨移动到了我们触手可及的车把上,这让车手不用再把手离开车把就可以进行操作,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这让公路车骑行变得更加安全,迅速,好玩。

90年代,Mavic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在商业上可行的电子变速器:ZAP。和今天的电子变速器不同的是,变速装置内部并不是驱动后拨移动的电机,而是一个接收器和一个联动装置。当按钮发出信号后,后拨内的联动装置工作,最终动力的来源是来自于不断移动的链条。虽然ZAP工作的很好,但是对于防水和震动的保护不足,让这款变速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并不是很好。不过ZAP对今后电子变速的改进带来很多难得的经验。

如今的shimano Di2,campagnolo EPS,Sram eTap都增加了自动前拨功能,并且在不改变习惯的情况就可以使用新的电子变速,而且有这非常多的齿比选择。

在早期,骑自行车的很幸运才可以有一台三个速别以上的自行车。低速齿轮和高速齿轮之间的差异往往只是几个齿的变化。今天,你可以买一辆“30速”的自行车。有各种来自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的变速装置可供选择,通过配比你可以得到几乎“无限”的齿比搭配。现在,变速安装在自行车上已经变得理所当然,我们不仅有了触手可及的操作,还有了非常精准的移动,不仅让骑行更有乐趣,也让膝盖的伤痛原理了我们。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

第4个螺丝的功能,这个螺丝是一些在小齿产生噪音的原因,在没有收紧这个螺丝时,会令链条包裹小飞片,产生噪音。顺时针旋进螺丝,后拨整体往后转动,导轮远离飞轮,逆时针则反之
导论和飞轮距离增大可以减小在最小飞的时候的噪音。但是距离更近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运转中跳链。

前拨在坐管的初始安装位置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前拨在各盘片间的拨链效果(自如、准确升降挡位)。
自己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是这样操作的,希望再次与大家交流:
1、前拨初装:将前拨安装在坐管上,稍微紧固箍圈固定螺丝,使之与坐管既有一定的摩擦力,又可以较自如地在坐管上上下移动和左右转动。
2、间距定位:如图A所示,用前拨附带的预置对准块(也可用牙刷把等代替)将前拨导板垫起,使外导板板面与大牙盘盘面在同一平面上。顺坐管上下移动前拨,使外导板与牙盘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3MM范围内。此时,再稍微上紧前拨箍圈固定螺丝,等于前拨在坐管上的上下位置已确定。
3、平面定位:如图B所示,把握力度,在坐管上左右转动前拨(注意不要使前拨上下移动),更精确地使前拨外导板板面与大牙盘盘面在同一平面上,即确定前拨在坐管上的左右位置。此时,彻底上紧前拨箍圈固定螺丝。
至此,没有拉钢丝的前拨就完成了在坐管上的定位工作。
4、钢丝固定:按钢线固定螺丝所示的位置将钢丝穿过,内六方扳手放于螺丝中,准备上紧;用线钳夹住钢丝头顺势用力拉,此时垫前拨导板的预置对准块可能会掉,没关系,继续掌握力度和方向用力拉,待前拨外导板板面与大牙盘盘面在同一平面上时,迅速上紧钢线固定螺丝。这里要提醒的是,操作这个步骤时,负责前拨的指拨一定要定位在2(即定位在中盘)。
之后的细微调试就又回到前面的描述中了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正确、准确地安装调试前拨,必须在五通、中轴、牙盘正确搭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再怎么装或调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关于前拨。前拨与牙盘齿数是有直接关系的,主要是牙盘高位齿片齿数兼容和换齿范围兼容问题。一个型号的前拨是设计有变速范围的,它有对应兼容的牙盘高位齿片齿数,如42T、44T等。同时它还有相应的换齿范围(牙盘高位齿片齿数与最低位齿片齿数之差),如18T、22T等。如果您的牙盘高位齿片齿数和换齿范围均超过或低于这个前拨的设计限制,那么,无法调整到位是必然的。因此,前拨与牙盘一定要配套兼容。
2、关于中轴。前拨的安装需要兼容链条中心线,而链条中心线又是由牙盘和中轴的组合所确定。一般大多数前拨在配合使用外壳为68MM中轴时的链条中心线为47.5MM(绝大多数都是这个尺寸),如果您的中轴安装在五通处(68MM),与牙盘组合后的链条中心线大于或小于47.5MM(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轴长了或短了),也将直接影响前拨的准确换档。所以,中轴与牙盘也一定要配套兼容。
因此,安装调试前拨,除了前拨本身必须正确安装到位外,一定要注意兼容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前拨调整(以SHIMANO DEORE LX为例):按以下简单规律进行反复调试
H螺丝——用来调整链条在最大盘片时的定位。逆时针(旋出):前拨臂远离坐管;顺时针(旋进):前拨臂靠近坐管。注意:逆时针(旋出)要掌握好尺度,太过,会导致链条脱盘,卡在曲柄与大盘之间,很危险。
L螺丝——用来调整链条在最小盘片时的定位。逆时针(旋出):前拨臂靠近坐管;顺时针(旋进):前拨臂远离坐管。注意:逆时针(旋出)要掌握好尺度,太过,会导致链条脱盘,卡在五通与小盘之间,很危险。
后拨调整(以SHIMANO DEORE LX为例):按以下简单规律进行反复调试
螺丝1(H)——用来调整链条在最小飞时的定位。逆时针(旋出):后拨臂远离轮组;顺时针(旋进):后拨臂靠近轮组。注意:逆时针(旋出)或顺时针(旋进)要掌握好尺度,确保最小飞与后拨导轮在同一平面。
螺丝2(L)——用来调整链条在最大飞时的定位。逆时针(旋出):后拨臂靠近轮组;顺时针(旋进):后拨臂远离轮组。注意:逆时针(旋出)时,要掌握好尺度,太过,会导致链条脱飞,夹在辐条与飞轮之间,很危险。
螺丝3——微调。逆时针(旋出):后拨臂靠近轮组;顺时针(旋进):后拨臂远离轮组。
另外,分体指拨上也有与螺丝3相同的微调螺丝,可以对前后拨进行微调。
1.将前链条置於大齿盘上,後链条则拨入小齿轮。如下即可确定外部作业位置:先将上方小导轮精确地置於最小的小齿轮位置─如为Shimano系统为上方的小螺丝,ESP系统为下方螺丝,而Di.R.T的变速系统则为前方的调校螺丝。此项工作也可在链条及变速缆线组装之前进行。
  2.变速缆线最慢在此时即须卡上(之前应是将变速器及变速杆上的调螺丝转紧一圈)。而後以变速器调节螺丝将缆线轻调至紧绷的程度。如为Sram的组件─不论是Di.R.T.或ESP系列─则可减省此手续。只须将缆线以右旋把上的调节螺丝调紧即可。
  3.至於内部作业机制方面,须将後方的链条拨入最大的小齿轮上,前方则置於小齿盘上。此时即可转动─依变速器型式不同而有异─其他各颗调节螺丝至最紧,使上方的小导轮精确地在大齿轮下方进行变速动作,注意须达其极致点。如不然,在历经一段美好的自行车之旅後,即可能因链条小齿轮与轮辐之间的拉动而造成轮辐断裂。
  4.现在应利用所谓的B号起子,将後变速器调整至最大的小齿轮与上方小导轮之间,直到空出一个半链环的空间为止。如间隙过大,变速器的作动会不精准,但如间隙过小,链条要拨入大的小齿轮上便会有困难。要诀:在调校时,将踏板向後旋动,让後变速器可自由摆动。
  5.接下来进行微调:将踏板向前转动,并将链条下拨至第3个小齿轮(前方则置於中齿盘上为宜),後变速器调节螺丝(或是Di.R.T.及E.S.P.车款右握把上的调节螺丝)便可尽可能转松,到链条不和第4小齿轮磨擦为止。为了查验,应将所有段速都完全再变换一次;如在上下变速时仍有些卡阻的现象,可以再进行小幅度修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7档挂不上怎么调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