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损儿童怎么干预干预?

生活中,你是不是发现从孩子侧面或后面讲话,孩子经常“不理人”?孩子看电视的音量开得很大?这种情况下,请先不要发火和责备,真相是,孩子有可能得了“微听损”!

“微听损”,很多人听起来还比较陌生。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将平均听力损失≤25dB HL视为正常听力。2012年,美国《儿童听力筛查指南》则把儿童正常听力的“红线”设为20dB HL。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微听损”的统一分级标准,有研究者把轻度听力损失(20~40dB HL)和极轻度听力损失(16~25dB HL)均归为“微听损”;“微听损”包含单侧听损、轻度听损、高频听损和暂时传导型听损4种类型。

有研究显示11.3%的儿童罹患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听力损失,微听损的发病率占8.8%,远远高于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美国约有1/4~1/3在校儿童患微听损,但即使在美国也只有不到1%的微听损患儿得到确诊及干预。这一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儿童期是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正常的听觉能力是言语-语言发展的基础,也是听课学习的基础。这一时期,如果听力障碍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轻者可导致言语发育落后及学业不良;重者会导致严重的言语发育障碍及学习困难。”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原提醒说。

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和积极开展聋儿抢救性康复救助以来,我国儿童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的预防与康复取得了很大成效。

李原称,一般而言,儿童的重度听力损失比较容易感知并能够得到及时干预,通过早期听力补偿或者重建,这些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几乎不受影响。然而儿童的轻度和极轻度听力损失常常易被家长和老师忽略。

微听损儿童并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言语迟缓,大多数儿童都不会主动告诉家长和老师自己听不清楚,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噪声环境下听不清楚,因而很难被感知或发现。

研究显示,在安静环境中,微听损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和听力正常儿童相比并没有差异,但在有背景噪声、混响环境、远距离或者不能面对说话者的情况下,微听损儿童的言语识别率、语言清晰度、声音的定位能力和理解能力显著下降,专注力不足;人际互动能力受限。微听损患儿因自身听力问题不能正确、清晰地听清每个语音,导致学龄儿童可能会听不清某个词,从而漏听或误解教师的意思,也可能在复杂的聆听环境下需要付出更大的注意力,容易出现听觉疲劳、记忆力低下,长此以往将影响患儿的学业发展以及身心健康。

李原说,对于微听损所引发的患儿学习成绩问题,家长、老师通常会忽略微听损的事实或者主观认定患儿不努力学习,不认真听讲;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太小,反应不灵敏,等孩子长大了就能像健听人一样能听清楚了,从而造成微听损儿童的听力诊断及干预的延误。

另外,微听损儿童在低年级时与同龄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信息量增大面对高难度学业时与同龄孩子的差距就愈发明显了;此时,家长和老师更会把成绩下降归因为学习态度或者学习能力差。

“其实,在微听损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只要家长和教师细心观察,且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就能发现一些微听损儿童较为隐匿的听觉功能、言语发育、认知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李原建议,如果家长发现从孩子侧面或后面讲话,孩子经常“不理人”;吵闹的环境中(课间教室、游乐场、餐厅)孩子需要重复聆听句子;孩子使用儿童电话手表时听不清楚,需要重复聆听;孩子看电视的音量开得较大;多人聊天孩子无法参与,不感兴趣等表现时,应带孩子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微听损”,就要尽快进行有效的干预。

李原希望家长、教师不要再忽视学龄儿童的微听损问题,不要再给微听损的儿童贴上“不认真听讲”“不好好学习”的标签,要让微听损儿童尽早接受专业的听力诊断、干预,让他们在课堂听讲上与健听学生拥有相同的听课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微听损对儿童学业的不良影响。(记者崔元苑 信息来源:中日友好医院微信公众号)

(责编:崔元苑、许心怡)

}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17卷5期

听力损失筛查-诊断-干预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9年第三季度学术活动报道

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9年第三季度学术活动于2019年8月3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成功举办。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等北京市六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北京市各区妇幼保健院,以及天津、河北等多家诊断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的百余名同道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听力损失筛查-诊断-干预中的影响因素探讨”,6位讲者紧密围绕主题,就新生儿听力与基因筛查、听力诊断以及听觉康复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汇报其科研成果与临床经验。

首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梁巍教授围绕“影响儿童听觉康复效果的声学环境”进行报告。因为言语声有时空变化,故儿童进行康复时,其言语识别受其周围声学环境的影响,梁巍教授特别指出,回归正常环境后影响儿童听觉康复的最大问题是不良的声学环境。解决普通学校普遍存的“大班额”,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健康等问题是我国十四五计划的重要内容。结合国家教育战略,从听力学和康复学角度出发,其团队通过临床调研明确了普通教室声环境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普通教室悬浮式声匀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经实际验证已取得良好成效。国内外教室背景噪声水平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普通小学教室空员条件下背景噪声检测平均结果>35 dB(A),即在被调查的32间教室只有4间教室背景噪声水平<35 dB(A),其余28间教室背景噪声水平处于在36~64 dB(A)之间;澳大利亚普通小学教室满员条件下背景噪声检测平均结果为64~72 dB(A);我国学前听障康复机构未经声学处理教室背景噪声:空员条件下为50~60dB(A),混响系数>1.0s;满员条件下为65~70 dB(A),混响系数0.7~1.0s;以上均未达到教室声学环境专业标准。良好的教室声环境要求适当的混响时间,足够的响度且声场分布均匀,较高的语言清晰度,无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以及无明显噪声干扰。方向与距离、混响、噪声及多种不利因素混合作用是影响听觉语言学习环境的4个关键要素。为提高声环境言语信噪比,目前应用的有线集体广播系统、无线集体广播系统及个体FM系统技术等教室音频分配系统各有优劣,但均未考虑到设备使用时教室环境的整体优化问题,噪声、混响问题依旧存在。针对上述问题,其团队已建立普通教室悬浮式声匀系统,由声音拾取无线发射子系统、悬浮式阵列无线扬声子系统与教室声学环境优化子系统组成,经实际验证取得良好效果,优化后教室本体噪声降低:未优化、有员时教室本体噪声为54.1dB(A),优化后降至42.2 dB(A);混响系数降低:未优化、空员时教室 250 Hz~8000 Hz 混响系数为0.55~0.7,优化后降至 0.26~0.48;声能量衰减显著减少,言语信噪比显著提高:未优化教室声能衰减均值为19.6dB(SPL),言语信噪比为6.3 dB(SPL),优化后声能衰减均值降至9.2 dB(SPL),言语信噪比提高至28.6 dB(SPL)。

能量吸收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正常新生儿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及其可重复性研究”,目的:探讨正常新生儿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评价宽频声导抗测试的可重复性。方法:选取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TEOAE) 听力初筛的正常新生儿124例(193耳),在其出生48~72小时进行WAI测试,WAI测试设备为丹麦国际听力公司生产的Titan听力测试平台,测试过程起始压力为+200德卡帕斯卡 (dekapascal, daPa)~-600 daPa ,压力变化速度为50 daPa/s ,方向由正向负,测试探头发出强度为 96 dB peSPL 的宽频短声(频率范围 226~8000 Hz),测得不同频率探测音、不同压力下的声导纳值及吸收率值。分析不同频率能量吸收率的变化规律、两次测试的重复性及外耳道处于不同压力、性别、侧别、分娩方式对WAI能量吸收率的影响。结果:正常新生儿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随频率增大呈“两峰两谷”形态,即在低频(226~840 Hz)及 3363 Hz 附近较低、在 1296 Hz 附近及高频( Hz)较高;两次测试的重复性显示:外耳道处于峰压时,1000 Hz和2000 Hz两次测试差值的绝对值较外耳道压力处于0 daPa时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耳道压力处于0 daPa时与峰压时相比,除1000 Hz、6727 Hz外,其余各频率WAI能量吸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侧别、分娩方式的新生儿WAI能量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新生儿外耳道处于峰压时,两次WAI测试的重复性较好;外耳道处于不同压力对大部分频率WAI能量吸收率有一定影响;性别、侧别、分娩方式对WAI能量吸收率无明显影响。鉴于WAI在发现婴幼儿中耳功能障碍的潜在优势,该研究显示出的WAI测试良好的重复性以及不受性别、侧别、分娩方式等的影响,丰富了新生儿WAI的数据,为WAI测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基础。

第二部分为“足月新生儿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研究”,目的:对比分析TEOAE初筛通过足月新生儿与未通过足月新生儿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的差异,探讨WAI测试在诊断新生儿中耳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分为两组,通过TEOAE听力初筛者共193耳;未通过TEOAE初筛者共65耳,均按要求复筛并通过TEOAE复筛。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外耳道处于0 daPa压力和峰压时的能量吸收率差异。结果:当外耳道处于0 daPa压力与时峰压时,两组各频率WAI均随频率增大呈“两峰两谷”的形态。当外耳道处于 0 daPa 压力时,在2000 Hz、4000 Hz和6727Hz三个频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外耳道处于峰压时,两组间各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新生儿各频率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总体趋势一致,而TEOAE初筛通过组在全频范围内均较未通过组高;当外耳道处于0 daPa压力时比处于峰压时两组间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差异更明显。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永久性听力损失,最常用于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TEOAE高度受中耳功能的影响,研究提示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可联合WAI测试明确中耳的功能状态,以排除中耳功能异常。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丁海娜医生以“婴幼儿听力测试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为题,从测试者、受试者、仪器设备与测试环境四个方面重点归纳分享了小儿行为测听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经验。小儿行为测听需要孩子的主动配合,因此受试者的年龄、运动能力、智力水平等都可影响小儿听力图的获得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小儿测听的成功,在掌握听力学及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试者对测试技巧的灵活运用,根据受试者年龄、智力水平、交往能力、听损的程度、助听及康复经验等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策略。丁海娜医生通过临床病例现身说法,强调应避免片面地参考部分以往测试结果或病史主诉等造成心理定势,以致错误地选择初始条件化频率与强度,并强调从心理学角度与小儿患者交朋友,得到小儿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龙越研究生汇报了其课题组开展听力损失儿童干预后效果随访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听力辅助设备使用时间对听力损失儿童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评估孩子听说能力表现量表(Parents evaluation of aural/or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P.E.A.C.H),对144名助听器儿童进行了选配后0、3、6、9、12、24个月的定期评估;并前瞻性对比分析了10例儿童每天助听器佩戴时长对助听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增加,安静环境下得分与噪声环境下得分均呈增长趋势,且安静环境下得分显著高于噪声环境下得分;每天助听器佩戴时长越长,安静、噪声、环境声反应各个方面的得分越高。结论:儿童听说能力与听力辅助设备使用时间呈正相关,听力辅助设备每天使用时长影响儿童安静、噪声、环境声反应各个方面的听说能力发育。第二部分为“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对听力损失儿童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通话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观点调查问卷(Mandarin perspectives,M-CCIPP)对5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进行开机后0、1、2、3、6和12个月的随访。结果: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时长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在社会关系和教育维度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听力损失早期干预的儿童也可得益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结论:对于早期干预的听力损失儿童,父母在前语言期的有效参与是儿童口语交流发展的基础,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有利于听力损失儿童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娜医生详细介绍了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与各项听力诊断技术的操作规范,强调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专科门诊就诊的重要性,以保证外耳道清洁,明确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单耳不通过者,42天复筛一定要进行双耳复筛;保证孩子在检查过程中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因孩子处于吮吸或不安静状态导致的筛查未通过。报告还分享了各项听力诊断技术中的操作规范,要求临床听力学工作者熟悉各项检查的原理、目的及优劣,了解不当操作可能造成的偏差,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交叉验证。她认为尽管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受科学技术等限制依然存在许多未知,如中耳质量、早产低体重、高胆红素血症等新生儿出生后听觉改善、再发育等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教授以“如何正确对待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为题,从临床病例出发,强调了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及耳聋遗传咨询的重要性。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提供的遗传信息,可为明确听力损失病因提供线索,提高听力损失患儿家长实施早期干预的依从性;针对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者,及时的耳聋遗传咨询不仅可以明确其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家庭成员的携带风险,还可通过客观、准确的生育指导和干预措施,从根本上阻断遗传性听力损失。在政府和各级听力诊断中心的不断努力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的接诊流程逐渐完善,顺畅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者的接诊流程,使耳聋基因筛查的临床意义最大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重度听力损失以及明确病因的轻中度听力损失患者,黄丽辉教授提出:1-2-3月干预模式,即第1月完成听力筛查,第2月完成听力诊断,第3月验配助听器。最后黄丽辉教授再次呼吁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结果管理的信息化,早期筛查诊断及干预科普宣教的大众化。

发言完毕,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汇报成果,并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更深入的研究方向。与会专家和学者就报告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围绕各种疾病所致语言障碍儿童的接诊模式、中枢听觉处理障碍疾病、耳聋基因携带者的听力学、影像学以及遗传学综合诊断评估等。对可疑认知、构音、精神等引起的语言障碍儿童的接诊,经讨论初步形成“听力检查-认知能力评估-构音器官检查-精神专业评估”的模式;对于上述问题,倪道凤教授指出,听力排查时不能忽略中枢听觉处理障碍疾病的可能,对于中枢听觉处理障碍疾病的诊治,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需更多学者、多中心的研究不断深入探索。

此次会议圆满结束,会议不仅是各中心、团队间临床实践的交流,更是专家对工作中问题提供更多的指导。我们满怀期待,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联盟队伍不断壮大,共同为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康复的系统化工程不断完善而努力。

}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的含义

重点在行为干预,还要出处.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其主要症状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孤独症)应早期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类型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为何单纯训练对自闭症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训练。把它归结到教育问题。 单纯由教育界人士来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有大批的社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其中,但效果往往是很令人失望的。其中关键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自闭症。更为荒谬的是提出了:“连小猫小狗都能训练,人为何不能训练?”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对病儿进行大体力的强化训练。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许多负作用。有一句中国成语最恰当形容了此种做法,那就是“拔苗助长”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早期干预的具体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