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还有蒸汽火车吗

  油菜花海里的另一种诱惑

  每年开春三四月,犍为县大山深处的嘉阳矿区便会先后迎来油菜花、桐子花的盛开季,田园风光绝美。

  但在花海中还有另一种诱惑,那就是当蒸汽火车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淡出江湖,成为一种久远的记忆时,“嘉阳小火车”却以蒸汽式的动力、窄窄的铁轨、满是煤灰的司炉、每小时只能跑20公里的速度以及全手工的操作等特有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通之后,铁路沿线的居民早已和它融为一体,赶集、婚丧嫁娶、走亲访友……都一一刻上了小火车的烙印。

  而对外乡人来说,无论怀旧还是喜欢新鲜,在嘉阳小火车上,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来回150分钟的旅程中,轰鸣的汽笛、呛人的煤灰、摇晃的车厢,给人很多的回味和情趣。当看着车窗外掠过的片片芭蕉林、古朴的民居、层层的梯田、满脸淳朴的村民,还有季节性的油菜花、桐子花,兴许真的是穿越时空隧道,到了一个不属于21世纪的世外桃源(攻略) 。

  嘉阳小火车沿途最佳观景点

  嘉阳小火车从石溪镇到芭沟镇,全长19.84公里,全程共有8个站,铁路依山环绕而建,春季沿途大片油菜花盛开,路边一个个村落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安坐其间,山里清新的空气从没有窗扇的窗洞里涌进,趴在窗口静静看着美丽的风景从眼前慢慢掠过,鸣响的汽笛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此处是芭石铁路全程的中间,受地形限制,机车在此不能正常转弯,因此采用詹天佑“人”字形铁路设计,火车到此都需要掉头。掉头后,从此站往两边开的机车是顺着的(即机车在前面),两边往蜜蜂岩开的机车是反向的(即煤水箱在前面)。乘客下车观赏机车“人”字形掉头后可继续随车前行。

  此处是芭石铁路最险峻的地方,小火车穿山越岭、奋力前行、穿越时空隧道。景点位于蜜蜂岩站至菜子坝站的中间,只能步行约20分钟到此等候过往车辆。老鹰嘴隧洞的前面和顶部都是很好的观光点,老鹰嘴附近的和尚湾既是坡度最陡之处,也是景色秀美的地方。

  感受小火车轰鸣冲坡、列车“C”形大转弯、穿越田原风光等景致。此处的油菜花、李花较多,冬天梯田水景,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草茵茵,秋天金色稻田。此处观景需要提前到此等候过往车辆。

  行进到亮水沱景点,感受小火车在青山绿水中穿越堤坝,小火车吞云吐雾,喷放蒸汽表演的场景。此处有山有水,桐子树较多,4月桐子花开是最美丽的景色。观光专列在此设置了停车观光项目。游人会应邀走下车厢,到几十米外的观光平台看蒸汽小火车表演。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1992年,英国人David Kitching 第一次来到中国,见到了中国的蒸汽火车。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他打开了。

在英国,David Kitching是个乡村管理员,然而却对工业史保持了终生的兴趣,他研究过北斯塔福德郡的制砖史并出版过一本专著,而他的另一个观察对象,却在遥远的东方,在中国。2017年底,他关于中国蒸汽火车的摄影集《中国蒸汽火车——最后时代》(Chinese Steams: Last years)在英国出版了。

《中国蒸汽火车——最后时代》以前进蒸汽列车为封面 本文图均为 Amberley Publishing提供

Kitching对蒸汽火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童年,那时他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架在铁道上的天桥上,等待每一次蒸汽火车的光临。但到了1968年,蒸汽火车在英国就已不再运营,销声匿迹。因此也难怪,当Kitching在1992年听说中国大地上仍奔驰着蒸汽火车时,便忍不住一定要来看一看了。直到2017年,他一共来了中国十次,每一次都会去找蒸汽火车的踪迹。

在动车和高铁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也许从来没见过中国的蒸汽火车,但通过Kitching的镜头,我们还能看见这些古老得有些浪漫的火车,是怎样继续运行,怎样支持着中国的工业建设。

Kitching的第一次中国之旅是在工业基地众多的东北。在那里,他拍下了煤矿、窄轨铁路以及穿行在当地动人风景中的蒸汽火车。一开始,他还跟着旅行团出游,后来,他更多的和家人或朋友来到中国,也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铁路上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我十分热情。”他回忆说。

在黑龙江,他曾经被邀请登上从佳木斯开往牡丹江的蒸汽火车度过一晚,那是一节采用2-10-2轮式的前进型蒸汽机车,对Kitiching来说非常有纪念意义,因为前进型蒸汽机车也是中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干线货运蒸汽机车,是国产蒸汽机车中产量最大的机型。

2009年,冰天雪地中的“上游0639”蒸汽机车

他回忆起坐着这列蒸汽火车穿越在东北崇山峻岭中的感受,说它“如同魔法,无法复制。”

能与铁路职工打交道是Kitching最为看重的,比如,他曾在内蒙古元宝山煤矿的运煤火车上,和一个列车员共进午餐。“对我来说,最美味的中国食物就是在那顿在建设型蒸汽机头上加热的盒饭。”

书中的大量照片来自中国广袤土地的各个角落,常常是会被旅行者忽略的工业区。从东北到内蒙古,从新疆到湖北。2006年,他在辽宁调兵山的冰天雪地中拍下日落中行进的上游型蒸汽火车,鼻尖被冻在相机上好几次。相机电池在零下35度时便会失灵,而他在东北常常需要在零下40度的极端气温中拍摄,为他带去不小挑战。

2006年,内蒙古的扎赉诺尔区工业区,夕阳下的蒸汽火车

Kitching还拍过在四川犍为的梯田风光中穿梭的运煤蒸汽火车,也拍过在新疆哈密三道岭的旷野中行驶的火车,后者是中国最后的工业用蒸汽火车,但也在2015年已经完全停止了运营。

三道岭的蒸汽火车也许是中国当下蒸汽火车命运的缩影——除了几处旅游线路,它们几乎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可以说,Kitching,这个英国人,目睹并记录了中国的蒸汽火车从衰落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不过,Kitching并没有因此对中国的火车失去兴趣。在2017年的旅行中,他参观了好几个高铁建筑工地,而他也期待着下一次中国之旅,这一次,也许他将记录全新的中国铁路形象。

2017年,Kitching记录下菜子坝的蒸汽火车穿梭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
目前仍有蒸汽火车运行的地点

辽宁调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

拥有21台蒸汽机车,部分仍在运行,其余在博物馆中陈列。仍运行的车辆来往于于横跨三县两市(铁岭县、法库县、康平县、铁岭市、沈阳市)220公里的旅游铁道线路上,游人可以体验“蒸汽机车摄影”、“蒸汽机车试驾”、“一日站长”、“工业矿井游”等一系列项目。

在四川省犍为县,目前依然运行着老式窄轨蒸汽火车——嘉阳小火车,它保留了上世纪蒸汽时代最原始的加煤、制动、扳道等手动操作方式。2006年4月,嘉阳小火车被政府以工业遗产的形式命名为文物单位来保护。今天,游客仍可以乘坐这列蒸汽火车,穿越在山岭和梯田之中。

}

归途列车串起家风情 《回家》四川风情浓郁

  由中宣部宣教局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组织拍摄的家风主题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第一部《回家》,2月18日至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傍晚档首播后,反响不错。记者获悉,该剧在我省乐山、成都等地拍摄制作,具有浓郁的四川风情。

  据摄制方介绍,《回家》根据真实事例改编,以生活在山清水秀的青桫镇刘家两代列车长、林家医生母女、农民工廖家三个家庭为典型,刻画了不同的两代人“肩头担道义”的家风传承。表面上,他们因为生活、工作和时代发展,产生了各种矛盾、排斥和裂痕,但骨子里依然有着紧密的纽带和深入骨血的传承,两代人之间从怨怼、矛盾、排斥,到彼此“帮衬”、齐心合力、共渡难关。该片歌颂了好家风的永恒价值,用最具时代气息的方式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回家》具有浓郁的四川元素。该剧曾在成都和乐山取景拍摄。剧中颇具特色的窄轨蒸汽小火车就是乐山的嘉阳蒸汽小火车。“为了表现火车加速、刹车等紧急状态,以及演员在火车上的真实表演和互动,凡是小火车取景都是实地拍摄。”《回家》导演王虎介绍,主创先后四次前往勘景地,商讨具体拍摄方案,为演员创造“沉浸”式体验和表演氛围。与常见火车不一样,影片拍摄的蒸汽小火车轨道距离仅762毫米,因此它的车厢只有普通列车的一半,仅可容纳20余人。狭窄的车厢给拍摄增加了难度,“无论是灯光布置,还是摄像机位的架设,都因为空间局促而变得困难。”王虎回忆,正因如此,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不断调试和推敲最佳角度,进行重复拍摄。除了乐山嘉阳小火车,剧中还有峨眉电影制片厂、成都铁路局等浓郁的“川味”元素。

  据介绍,《回家》分为四集,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新了实验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融合形态。2月26日到27日,该片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9:30重播;3月1日到4日,该片将在CCTV-8电视剧频道傍晚档重播。(记者 边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后一辆蒸汽火车在四川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