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沐王府是什么样子?

《野史纲目》第330期

沐王府在有明一朝,算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沐王府的开创者是沐英,幼年时,其父母死于元末战乱,朱元璋和马皇后见这孩子可怜,收留了他,初时随朱元璋姓朱,后改姓沐,取”沐浴皇恩“之意。

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第一个孩子,朱元璋和马皇后视沐英如己出,将他当做亲儿子来培养,沐英因此,在朱元璋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沐英自十八岁担任帐前都尉开始,一直到明朝建立后,参加过大大小小战役不计其数,军功累累,朱元璋对这个养子也极为信任。

这种信任,不仅仅是沐英会打仗,最主要是沐英对于朱元璋来说,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长大,还有就是,沐英十分的听话。

相对于亲侄朱文正,沐英这个养子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瑕疵之处,无论内外事务,从没有令朱元璋失望,军中声望高,宫内与朱标、马皇后等如同家人一般,能力出众。孝顺懂事,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会令人不疼爱?

这是由于这种信任,朱元璋才会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沐英,比如,镇守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沐英被授予征南右副将军,与永昌侯蓝玉一同跟随大将军傅友德攻取云南。

云南一战,在沐英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斩敌十数万,大获全胜,这个自唐朝之后就独立的地区,再次回归中原政权的怀抱。

战后,为了牢牢控制住云南,朱元璋将沐英留了下来,意为代朱元璋看守云南,改变唐宋之后的分封制度以及元代的当地大姓管理办法,使云南成为受中央直接管辖的区域之一。

为何选择沐英留守云南?因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的大明,北方边境的蒙古人还在不时兴风作浪,为确保安宁,朱元璋同时将朱棣等亲儿子派去镇守,藩王守边,这是明初朱元璋在军事上一种策略。

如果将亲儿子安排到云南,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但如果安排官员前去,势必要加大官员权限,几乎等同于又封了个藩王,又怕日后官员坐拥边境,起兵造反。

思来想去,这个忠诚的养子沐英,最为合适不过。

沐英镇守云南后,表现的很给力,在洪武年间,数次云南叛乱,皆是沐英平定,由此,朱元璋对沐英更为看重。

洪武二十二年,沐英受召入朝觐见,朱元璋在奉天殿拉着沐英的手说:“让我在南方高枕无忧之人,只有你沐英啊!”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得知消息的沐英,悲痛欲绝,在之前马皇后去世时,沐英就曾哭的吐血,而今因过于悲痛,身染重病,不久就死在云南,终年四十八岁。

沐英的死,让朱元璋十分悲痛,追封沐英为黔宁王,配享太庙,沐英的长子沐春承袭爵位(西平侯)。

朱元璋对沐春感情很深,在沐春年少时,曾因军功被授为都督府指挥使,当时群臣们请求朱元璋先让沐春试职,以观察他是否称职,然而朱元璋却说:“这孩子是朕的家人,不用试任。”直接命其上任。

沐春接替父亲镇守云南,表明了朱元璋已经从单独的信任沐英一个人,升级到信任沐家,而镇守云南,则是明太祖交给沐家的使命。

到了建文年间,此时沐春已死,继任的西平侯是沐春之弟弟沐晟,建文帝为拉拢沐家,便让他继续镇守云南。

沐晟在整个靖难期间,没有明确表态的站队,既不支持朱允炆,也没有支持朱棣,做了个实实在在的观望者。

在朱棣登基后,曾有人向朱棣进言,说云南沐氏拥兵自重,怕日后尾大不掉,建议早日除掉沐晟,但朱棣认为自己新皇登基,同时云南形势复杂,不能草率行事,因此,不但没有处理沐晟,还封他为黔国公,赏世袭铁券。

这样一来,沐家就等同于大明又一个藩王,只不过没有名分而已,朝廷也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沐家永久镇守云南的权力。

自此,沐家就成为了云南的土皇帝,基本上达到了云南百姓可以不知道皇帝姓什么,但必须知道沐王府的存在。

明宪宗时期,沐王府的主人沐琮主动向朝廷上疏,以处理不好云南三司关系为由,请求朝廷安排一个巡抚,共同管理云南。

沐琮的这个举动,其实是主动向朝廷示好,此时的沐王府已经是第五代人了,而大明的皇帝,也已经是第七个了,沐家人明白,虽说祖上和朝廷的关系非同一般,但已经近百年过去,此时的他们,与朝廷只不过是君臣而已。

为求自保,就必须主动示好,安排个巡抚前来云南,正是希望朝廷监督沐王府。

明宪宗对沐家这个举动很满意,于是南京户部左侍郎的王恕,就走马上任,成了云南的巡抚大人。

云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开启了由朝廷、云南三司、沐王府共同管理的阶段。

基本上,明朝的朝廷对云南的直接干涉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是由沐王府直接行使权力,对于黔国公的任命,也是遵循沐家的意愿。

只不过到了隆庆年间,沐王府出了个意外,导致朝廷直接干预进来。

第八代黔国公沐朝弥,因为违抗朝廷的命令,遭到了内阁大臣的弹劾,当时很多呼声要撤掉沐氏,但张居正等人多方考虑后,认为沐氏在云南已久,撤掉恐怕会引起动乱,但对于这个不听话的黔国公,朝廷还是可以直接换人的。

于是,沐朝弥被锦衣卫押赴南京软禁,新任的黔国公是沐朝弥的儿子沐昌祚。

相安无事数十年后,到了沐昌祚孙子这一辈,时任的黔国公沐启元因为家奴犯事,被云南巡抚抓捕,被冲昏头脑的沐启元派兵包围了巡抚衙门,意图炮轰,逼迫巡抚放人。

沐启元的母亲宋氏得知后,直接命人将沐启元给抓了回来,为了防止朝廷怪罪,大义灭亲,命人毒死了沐启元,并上疏朝廷,推荐沐启元的儿子沐天波继任。(鹿鼎记中,沐剑声、沐剑屏的父亲就是沐天波)

沐天波是末代黔国公,当时的大明已经是江河日下,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后,沐天波就仗着自己世代镇守云南,自封为王。

南明政府成立后,曾向沐天波求助粮饷,但沐天波却自视甚高,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南明的求助。

在南明政权接连失败后,沐天波也被云南当地的势力给赶出了沐王府,虽说之后孙可望迎回了他,但是此时的沐王府以及沐天波,已经被架空,手里没有一点实权。

孙可望势大后,将南明永历皇帝挟持到云南软禁,沐天波此时才真正的悔悟,明白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沐家的荣耀来自大明,大明完了,沐王府也就完了。

后来,在缅甸,沐天波为了保护永历皇帝,与敌兵力战而死,也算是对得起祖上深受大明皇恩了。

至此,黔国公沐家一脉断绝,曾经那个孤儿创立的沐王府,也烟消云散,之后的沐王府,已经和沐家没有丝毫关系了。

小结:沐王府由沐英创立,至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共传了十八代,沐王府的兴衰史,也是大明王朝的兴衰史,沐家见证了大明的兴亡更替,能够镇守云南数百年,是沐家对大明的绝对忠诚,也是沐家自身能力的体现。

}

剧中光提到了云南镇守太监,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世代担任云南镇守的可是大明仅有的异姓镇边王爷(南明乱封的那些不算)——开国大将、太祖养子沐英家族啊!

沐王府世代代天子镇守云南,跟雄踞滇西北的丽江土司、大明巡抚(这点剧中又有误,“巡抚”并非常设官职,这里应该只是一种级别称谓)木氏怎么会没有往来?没有丝毫姻亲关系?木府内也没有云南王府的信道?丽江城内没有锦衣线人?这点有BUG了。

还有来传旨的百户,戏过了,众所周知大明最担心的就是边镇造反(抗倭援朝最后海陆军齐上也不过八万人,同时打个四川土司杨应龙却调兵十几万),一个云南驻军百户(来传旨的还不是锦衣百户?!)再嚣张也不敢冒逼反边镇的风险给自己抖威风……

此外军事方面提点儿小意见,沐王爷的看家本领可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早期热兵器专家,早在14世纪沐英部队使用的火器三叠浪打法可是比19世纪末才登场的拿破仑的三线击早了五百年啊五百年……难道沐王府麾下的云南守备部队居然没有装备火器?边匪来袭,传旨调动木府出兵抗敌,难道云南镇守府一个兵都不出?木府大军好歹也得有点儿跟大明军队的互动吧……

}

云南沐王府清军入关时他们在干什么?为何不勤王保国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云南沐王府清军入关时他们在干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永乐四年,西平侯以征交趾功,晋封黔国公,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沐晟是沐氏第一位黔国公,但沐氏的兴盛其实始于。西平侯也以“亲戚之家”被列与《皇明祖训》之中。

  其实云南沐王府根本就没有自己专门的私军班底。也就是最初只有一小部分亲兵,但经过明王朝数百年的刻意压制,到明末已不复存在。因此,沐王在清军入关时,只能依靠云南驻军与土司兵进行战斗。

  因为云南在西南极远处,距离传统的帝国边界较远,明朝对它的统治在开始时比较松散。早在夺取天下之初,就没有做好直接派兵云南的准备。

  但是由于云南还有坚持抵抗明朝的势力,逼朱元璋派和沐英等大将出兵。靠着对那些元朝的拥护者的集中打击,初步获得了云南的统治。

  因为元朝政治制度比较宽松,所以云南在明朝入关之前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行政机构。除梁王权之外,还有前的王族后裔,继续保持着很大的势力。它们下面,还有许多地方放着土司。有些甚至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因此,明朝一方面学习了元朝对云南的统治方式,一方面也在不断改进。沐英是入滇大将,被册封为世代镇守西南的异爷。

  后来又成为明朝消灭梁王势力和段氏残余势力后当地封建联盟的领袖。但是,这位所谓的首领,直接服从明朝中央。其私人班底十分有限,所需部队也主要集中于明军在西南部部署的卫所。必要时,也可从四川、贵州调兵。

  因此,云南沐王府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地方。从表面上看是土司之间的头目,实际上却是明朝安插在当地的一股势力。其主要职责是压制和限制当地土司的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沐王府势力过于膨胀,它所依赖的力量和维持体系都是由中央在地方分散的权力机构来决定的。于是注定了沐王府势力存在着很大的弱点。

  后,一方面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一方面又开始削弱地方的实权。云南沐王府也成为目标,要承受来自宫廷的大量监视和限制。

  因为沐王府的势力源是从上而下,所以不能抵抗这种安排。浴王府的子孙,除王位继承人外,还常作为士卒出征或征兵。但是他们的官职和官职许可,都来自中央而非自己的官府。

  沐王府的势力随着明朝统治机器的早衰而迅速衰弱。明、英时期的麓川之战,沐王府表现得像是一个配角。没有什么大的用处,除了帮助招募一些土司部队。

  然而,有一个王爷在乱军中战死。战争结束后,明朝太监权力进一步扩大。沐王府原本地位尴尬,如今也不得不屈从于宦官。

  在清军入关的年代,沐王府已完全沦为一个摆设机构。在明王朝腐化堕落的体制下,皇室不再能得到应有的支持。

  而在这些离心离德的土司中,王府再也没有威慑和号召力了。它所掌握的军事力量,无论实际还是理论上,都是难以保卫云南本土的。

  当也逃往昆明时,沐王府也在当地失去了名义上的最高职位。接着又有许多外省人入朝参政和农民军残部归国。前一种手持笔杆,后一种手持枪杆,沐王府却连土司也无法调动。最终,随着末代王爷沐天波的被害,整个沐王府也被完全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理沐王府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