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安排时间?

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经基本形成。今天,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新浪网等网站上公布了这一方案,并就调整内容、征求意见,这次民意调查、将持续到这个月的15日。

  根据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三、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新闻分析:解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法定节假日要调整了,可以说这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大家已经习惯了的节假日、为什么要进行调整呢?来看新闻分析。

  1999年,国家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进行了大幅调整,将“五一”、“十一”放假天数分别由原来的1天和2天增加到3天,国家法定节假日由原先的7天增加到了10天。通过调整前后周末休息时间,形成了现在的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被称为三个“黄金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缺乏传统文化特色。法定节假日也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造成三个“黄金周”中,人员流动数量、交通拥挤、旅游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三是休假制度不够落实。一些职工的年休假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建议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社会上也有很多类似反映。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形成了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它的好处恰恰是 能够保护 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 能够建立良好的旅游秩序 能够更好地提高旅游质量 缓解人流过于集中的矛盾 交通运输资源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纪宝成说:1995年以前,法定节假日加上星期日,中国劳动者每人每年的休息日只有59天,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增加到111天,1999年实行黄金周后增加到114天。新方案出台后,将增加到115天。节假日的分布也更加合理。通过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职工带薪休假规定的同步出台,既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要求,又可有效避免因出行过于集中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冲击。

  市民: 传统佳节放假好 带薪休假是福利

  据了解,一旦假日调整公布后,国家还将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如果职工因为工作、没能休上年假,还将获得相应的补贴。对于这些调整,老百姓都是怎么看的呢?

  记者在青岛采访了解到,目前有一部分人已经享受到了带薪休假,尽管休假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大多数人都对此比较满意。还没有享受带薪休假的“上班族”就对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充满了期待。

  青岛市民:“一年工作下来,一直没有这种待遇。大家多么希望,带着孩子带着全家出去旅游一番。”

  青岛市民:“都很高兴,大家都盼着这个事。”

  上海青旅营销部副总经理刘小军:“如果落实了带薪休假 游客选择的余地和机会都会大很多 对我们旅游行业的安排上 也会在费用上更加经济 在接待和服务质量上会更加有保证

  也有市民提出了实行带薪年假制度的一些细节问题。”

  青岛市民:“当年歇不了的话,第二年能不能给补?工作离不开,以后是给钱呢,还是第二年给补假?”

  除了带薪年假,不少人还表示,中国传统节日固定为法定假日,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现实情况。

  上海市民:“清明 中秋 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即使你不放假 也造成很多上班的单位(员工)都在请假。”

  但是也有受访者对取消五一黄金周有些担忧

  上海市民:“五一这边取消 相对而言会给十一旅游带来更大的高峰。”

  受访者认为,要解决黄金周集中消费的弊端,关键是落实“带薪”两个字,这样,即使因为单位具体情况没有休假,个人的利益也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获得补偿。

  节假日如何分布、才更加合理?休假改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来听听权威媒体和专家都怎么说。

  新华社:法定节假日调整彰显“以人为本”

  新华社评论说,现在的假日,对于不少人而言,仅仅意味着旅游和消费。新休假方案有望使节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人们休假的选择空间也更为广阔。这正是回应了民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又一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黄金周负荷越来越重 到改革的时候了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说,起初国家设立黄金周,主要出于刺激旅游需求,拉动内需等经济考虑。但统计显示,黄金周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它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如果把成本与收益通盘比较一下,保留一两个黄金周,再形成几个小长假,增加假日的次数,节假日的分布会更加合理。

  人民政协报:“黄金周”改为“长周末”一举三得

  新方案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假日形成连休的长周末,对此,人民政协报的文章说,将“黄金周”改为“长周末”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出行和消费时间,既保证了假日经济的拉动作用,又避免了集中度假消费的各种弊端,同时还考虑到了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网上征集意见:网民对新方案有喜有忧

  新节日调整方案今天在网上公布后,至少有七成网民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人对新方案表达了担忧。一是认为很多单位除夕实际已经放假,春节放假提前等于减少1天假期,建议适当增加春节的放假时间。二是取消“五一”长假,可能会导致出行压力集中到春节和“十一”,三是认为“小长假”不利于安排长时间出行,四是担心《职工带薪休假规定》能否得到真正的执行。

参考一下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明年部分节假日具体安排:

一、元旦:2007年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其中: 1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12月30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29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2月31日(星期一),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2月6日―12日(即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放假,共7天。其中, 2月6日(除夕)、2月7日(春节)、2月8日(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2月9日(星期六)、2月10日(星期日)照常公休,将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2月11日(星期一)、2月12日(星期二),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5日(星期六)、4月6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四、“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共3天。其中:6月7日(星期六)照常公休,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6月9日(星期一)。

六、中秋节:9月13日―15日放假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七、国庆节:9月29日―10月5日放假7天。其中,10月1日、2日、3日,为法定节假日,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9月29日(星期一)、30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上班,10月4日(星期六)、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通知要求,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2019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调休安排:2018年12月29号(星期六)、2019年1月2日(星期三)上班。

2019年春节放假安排

2019年2月2日(星期六)、3日(星期天)、11日(星期一)上班。

2019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2019年4月5日~4月7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4月8日(星期一)上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1、元旦――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2、春节――2月4日至10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3、清明节――4月5日放假3天,与周末连休。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4、劳动节――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5日(星期日)上班。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5、端午节――6月7日放假3天,与周末连休。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6、中秋节――9月13日放假3天,与周末连休。

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7、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5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2019年国庆70周年的四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庆节

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条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5-34岁的人为青年)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因此劳动者节假日的加班费与此前相比略有减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目前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以目前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3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

参考资料:中国法定节假日―百度百科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除了国家法定假期以外,港澳部分优秀企业也会有内部的福利假期:例如公司的成立日、周年庆、甚至是工龄达到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带薪假期"。也就是享受假日的同时,还享有正常薪水待遇。公司福利假期一般没有固定日期,只有固定天数,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放假日。"近年来,也有少数港澳企业将福利假期引入其在中国的分公司,如部分公司,除了工龄带薪假期外,还有男性产假、旅游假等。"由于福利带薪假期不同于国家法定假日,如果员工放弃福利假期,将不会得到加倍工资的补偿。

全体公民都有的法定节假日有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部分公民的法定节假日有妇女节、青年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8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1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2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六)、9月30日(星期日)上班。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法定假日也被称作公众假日、法定假期,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秋、春节、清明、端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端午节到中秋节一共多少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