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

一、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多动症,疗效好,见效快,不复发,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多动症的首选疗法。

二、行为疗法:是指以学习学说的概念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如奖赏性的条件反射疗法,对多动儿童的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

三、疗法:懂得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管教应该是及时的、公正的、耐心的和有信心的,不能苛刻要求儿童,并具体辅导帮助。

四、方法: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

多动症患儿有哪些表现呢?哟该如何治疗小儿的多动症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我们做家长的如果发现孩子患了多动症要及时的治疗。

}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学习、做事或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7~10岁注意力集中不足20分钟,10~12岁不足25分钟,12岁以上不足30分钟);:

3、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好像没在听或没听见;

4、经常在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转去做另一件事,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例如家庭作业、课堂作业等);

7、经常丢失一些常用的东西(例如玩具、铅笔、书本或其他学习用具);

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如上学校时丢三落四,忘记分配的任务);

10、经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动作多或扭来扭去;

11、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地方经常离开座位(包括在家做作业等);

1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青少年可能仅表现为主观上坐不住的感觉);

1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14、经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15、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16、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

17、很难按顺序等待(例如排队、比赛或其他集体活动);

18、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例如插入别人的谈话或游戏)。

专家指出,1~9条属于注意缺陷,如果孩子满足注意缺陷症状中的6条或以上,则属于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型;10~18条属于多动冲动,如果孩子满足多动冲动症状中的6条或以上,则属于儿童多动症,多动冲动型;如果同时满足上面两种情况,则属于儿童多动症,混合型。

}

摘要:说到“多动症”,不少人会认为: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就有可能是患有“多动症”。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出现于儿童期并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状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过度和容易冲动。

  说到“”,不少人会认为: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就有可能是患有“多动症”。
  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与我们通常的印象相反,好动恰好是健康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好奇宝宝,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太大太新奇了,有那么丰富的东西需要去探索。
  在我个人看来,只要孩子能够遵循“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的两个原则,我是鼓励孩子多探索的。朋友家孩子小时候才开始学吃饭的时候,特别爱把勺子和碗一遍一遍推到地上去,还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撕纸,再大一点喜欢不停的在沙发跳上跳下,每天会把厨房的锅碗瓢盆敲出各种声响,我觉得这都是孩子正常探索的过程。相比起从小就特别安静的孩子,我反而更喜欢孩子“皮”一点。
  关于“多动症”还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就是文静的孩子不可能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出现于儿童期并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状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过度和容易冲动

  “多动症”分为不同的类型:注意缺陷型(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上课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做事虎头蛇尾、家庭作业拖拉、认为有兴趣的活动也只能集中一段时间的注意力、回避用脑、丢三落四等),多动冲动型(主要表现为不分场合过多地奔跑或爬上爬下、坐不住、小动作多、难以安静地参加游戏或业余活动、活动难以停下来、自己感觉坐立不安、讲话过多、抢答、插嘴或打断别人讲话、难以安静地等待等),当然还有两方面都明显存在的混合型。
  其中,如果孩子是注意缺陷型的话,可能平时看起来并不好动,但仍然有可能患上“多动症”。
  真假“多动症”如何判断?
  我也问了医生朋友,既然说好动不是“多动症”的判断标准,那我们家长又该怎么来判断呢?医生朋友说,孩子是“真多动”还是“假多动”,通过这以下5个问题就可以来初步预判。
  1、孩子“调皮”分场合和时间吗?
  真正有“多动症”的孩子,“皮”起来是不分场合和时间的。比如大家都在安静的上课,他会突然没理由的发出怪声。但仅仅是好动宝宝,在严肃的环境里,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2、孩子有特别喜欢的事物吗?
  兴趣爱好就是一旦感兴趣某种事物,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能够保持新鲜度。然而,“多动症”孩子通常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任何事情一会儿就心不在焉了。
  3、孩子能有目的的做事情吗?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分心,做事没有任何目的性,也没有“完成”的这个概念,通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而普通的孩子,即使再好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都基本能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做完。(但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没办法一来就能专注于某件事情很长时间。对于2、3岁的小宝宝来说,三十分钟左右已经是不错的注意力了。)
  4、孩子多动和冲动有原因吗?
  正常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环境或情绪,也会变得“调皮”不受控制,比如游乐园里玩疯了,或跟小朋友闹了别扭,可能会有点收不住,这是因为孩子前额皮质还未发育完全,对情绪和行为没办法像大人那样控制得很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也控制不好),只要脱离这个环境和情绪就能慢慢平静下来。但“多动症”孩子是不受自我控制的,多数的多动和冲动都是无意识,没有理由的,在任何环境下,都会不受控。
  “多动症”的孩子社会性关系是会受到影响的,通常没办法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也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虽然健康的孩子,也可能会存在没办法跟周围小伙伴相处的情况,但是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通常还是可以逐渐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但如果孩子一直无法融入,即使孩子排除了多动症,家长也要引起重视。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里面也列举了已一些“多动症”的表现,大家也可以对照的看一下。

  当然,这个表格不是要让家长立马对号入座,如果孩子偶尔出现表格里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孩子有“多动症”。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同时还符合下面几条判断标准,这时候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了。
  ●  症状经常出现;
  ●  在一种以上的环境中出现(例如,学校和家庭);
  ●  至少持续6个月;
  ●  在12岁之前出现;
  ●  损害了学业、社交或职业活动的功能;
  ●  对于儿童发育水平而言是过度的;
  最后,仍然还需要医生通过一些问卷评估调查、家长老师的问题反馈、以及排除脑部其他疾病,很严格的综合评估才能确诊。
  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怎么办?
  其实“多动症”本身是不影响孩子智力的,但因为孩子的精力无法集中,无法自我控制,长期各方面能力不能得到发展,所以会比普通孩子落后很多。
  但多动症早发现早干预,大部分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08年北京奥运会,独揽八金的泳坛传奇“飞鱼”菲尔普斯,他小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注意力不足的多动症患者。在7岁的时候,菲尔普斯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给这位神童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上学后,菲尔普斯经常无缘无故骚扰身边同学,老师劝阻多少次都没效果,最终母亲黛比在心理医生那里了解到菲尔普斯有多动症,于是带儿子积极治疗。从而让菲尔普斯在12岁那年踏入泳池,让人生命运有了根本改变,也就有了后来的泳坛神话。
  所以,即使孩子患上“多动症”,只要积极配合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心理干预、体育活动等等多种治疗,并且多鼓励、多陪伴孩子,孩子肯定会发展越来越好。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只是好动而已,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跟孩子的情绪、认知、感受有关,孩子“调皮”,我们可以多问问孩子原因,但别再给宝宝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啦。

  如果家长还是觉得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怕影响孩子的各方面发育,其实也可以循序渐进的帮孩子做一些专注力的培养。比如玩一些桌游、数学宫格、下棋、捉迷藏等等比较静态的游戏,都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关键词:多动症判断,多动症怎么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孩子是多动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