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 8000,如何在一线城市体面生活?

当代年轻人毕业之后,70%以上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去大城市打拼,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面,他们深知城市的差距,在对于自己未来就业,职业发展,安家置业方面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大城市充满期待,抱有高预期和高期待。如果说对于大城市的生活没有一定的轮廓认知的话,多数人对于小县城的生活想必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不方便的交通,很慢的生活节奏,一到晚上就是出来遛弯和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在小县城的生活压力不大,但是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讲,有种说不出来的排斥感。

于是,很多人选择到大城市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踏进城市的第一刻,就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好,这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这里有最前沿的行业知识,这里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这里有自己喜欢明星的演唱会。

于是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在这里扎根下来,再也不回去了。”

在这里工作1年,2年,慢慢开始发现现实并没有刚来的时候想象的那么好,对于这座城市和对自己的期待也没有那么高了。

高昂的房租和生活成本,让很多人不断搬家更新出租房住址,用长时间内的通勤来换取较低的居住成本。口袋里的钱总是发了还,还了继续欠,一直在流通但从未有积蓄。

而且无论是生活在小县城还是大城市,人总是有一种通病,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如别人,就像大家考取体制内工作的“围城”现象一样,里面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如外面的人好,但是外面的人又在羡慕里面的人,拼命竭尽全力在往这个圈子里面挤。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的例子,在北上广月入过万的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三线小城月薪三四千的人的生活,觉得人家那才叫生活,自己是生存。

而且即使他们觉得自己在大城市的工作生活没有小城市好,他们也不会立马卷铺盖回去,嘴上说着羡慕,但是在行动上却是毫无表现的。

是你对大城市认识得不够透彻,还是你对小县城的误解太深?

实际上我们从大环境上来讲,近年来南方的一些新一线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不断增强,毫无疑问,对于年轻人来说,首选的就业城市不是一线城市就是新一线城市,之所以的有人月薪3000也要死扛在大城市,这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在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压力比谁都大,不能像80后一样靠勤奋努力还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不能像70后一样抓住时代的机遇,抓住风口就能实现财务自由,这一代的多数年轻人,两样都占不到,只能靠自己。

对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很多人都是没有选择的,他们来到这座城市就是为了赚钱。

都没资源,没背景,没人脉,每个人都是背水一战,不像在县城里的生活,有家人和亲戚帮衬,不会显得那么吃力,但是在大城市,他们有且只有自己,他们只能靠自己实现逆袭和翻盘。

之前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了一位年薪30万网友的分享:

“现在自己每个月的到手2万多一点,房贷一个月8000块,车贷一个月3000块,剩下来的还得供一大家子生活,年薪30万虽然看上去不错,但是依旧生活吃力,等以后孩子大了,各种花销会成倍增长。”

“大学同学都觉得自己很风光,但是生活成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但是自己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已经到了天花板了。”

你觉得风光的地方,可能恰恰是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

相反,大家可能会觉得小县城的生活压力会小很多,生活节奏慢,行业发展慢,给人一种慢生活的感觉,但是慢生活背后的真相是,小城市除了居住成本相比于一线城市稍微低一点之外,物价什么其实也并不低,生活成本其实也并没有降低很多。

那些总觉得在小县城混混日子上班,就能轻松实现买房买车的人,一定是没体验过小城市生活的人,小城虽然月薪5000已经是不低的工资,但是物价还是一样的高。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在一线城市每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在三线城市同一款奶茶也会卖十几块,他不会因为你的工资少了而发生变化。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的收入水平是呈正相关的,大城市虽然有较高的薪资起点,但是同样有你感到可怕的房租,小城市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工资,但是相匹配物价水平,也不会让你轻松实现买房买车。

我们再来和大家算算要有多少收入,才能在小县城过上体面的生活呢?

首先我们先得对体面生活定一个框架:有车有房,吃穿不愁,小孩基本教育无压力,手头上有闲钱,算是小资的生活。

拿自己老家来说,三线小城市,房价在1万到1万五左右,首付在20-30万,按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不吃不喝需要2-3年,除去吃喝等各种费用大概需要存个4-5年,月供大概需要在每个月3000元左右。

另外再来讲讲买车,一般都是20万价位起步的车,如果贷款的话,每个月的月供也会在3000块左右,即使是两个人每个人5000块的月薪,也同样过不上体面的生活,再加上未来的孩子的教育抚养等各种费用,虽然饿不死,但是也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小县城与大城市,除了房价,差别更大的可能在于交通、工作强度、人情关系这些琐碎而又无孔不入的因素。

不愿意承受这些压力的人退居小县城,更有野心的人拼命留在大城市。

在小城市生活习惯的人,会觉得城市的医疗,教育等这些都是触手可及的东西,这些是自己实实在在可以把握在手里的东西,而且小城市的人情味浓,在这里生活的人有烟火气,懂得过日子。

而另一面的大城市,有现磨的手工咖啡,有24小时的便利店,有喜欢明星的演唱会。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即使大城市有好的基础设施,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但是很多人其实最终是无法享受的,因为安家置业买房的成本很高,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经历对于多数人来说,也仅仅是人生当中的一段经历罢了。

但是话说回来,无论是小县城还是大城市,最终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我们不能以结果为导向就去判断一个选择的对错,因为如果单单是从结果来讲的话,对于多数人来讲,选择大城市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回老家。

大城市有繁华的一面,但是多数人在负重前行,小城市虽相对安稳,但是也有很多人想跳出舒适圈。人就是这样,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永远进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进步,希望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目标清晰。

慢慢学会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差距并不可怕,有差距才是社会的真相,脚踏实地,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坚持到底,哪怕是一段经历,也是值得回味的。

}

三四线城市首付大概在二十五万左右,月供大概三千左右,车子大概十万左右,和朋友出去玩一年也就五千左右,带父母去近边旅行也算五千左右。除去月供,总共就是三十六万。结婚前,我个人感觉如果平时花费不多的话,月薪这个价位应该能算过得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吧。月薪5000元在一线城市,工资就是一个起步价。在这个工资段的人,往往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职位普遍来讲也是助理的岗位,工作偏基础枯燥,重复性强。

衣食无忧,吃饭穿衣能有点档次,比如衣服能买上稍微有点名气的牌子,但也不需要每件都是名牌,能三五不时地下馆子吃饭,但也没必要每天都能在外面吃。有个房子最好,如果你指的是亲朋好友周遭同事羡慕嫉妒恨的眼神,跟上述一样,穿金戴银,吃饭出入高档场所,在他们面前开100的豪车。其实很容易实现的基本上来说,三四线城市月薪1-2万,一二线城市月薪3-5万,相对来讲能有不错的生活状态。

精神层面的体面,同样也很简单,你需要多读书,多丰富自己的内心,当你拥有了足够多的智慧,你就会发现你的欲望不再是物质,它会变的很高级。体面的本质是自由与美,是不放弃主动选择的人格和权利,是让自己内心充盈,愿意投入到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努力奋斗和实践的选择里。

在人生当中很多时候,生活的体面不体面,真的和金钱无关,它只和你面对生活时的心态有关。好好生活,不攀比,不嫉妒,这样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更快乐,活的更精彩。无论想要的生活质量是怎样的,总之,努力工作,尽自己所能,找尽量多的钱,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尽可能好的经济条件,是无可厚非的。

我觉得在山西月薪5000左右应该可以比较体面的生活吧,山西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去掉房租和生活费的话,剩下3000元就够过得挺好了。

最好要在5000元以上,虽然在山西消费水平并不是太高,但是如果赚钱太少的话,也会有很大的压力。

大概是在七八千左右,这是因为山西这个地方的物价水平并不是特别的高,而且经济节奏也比较慢。

在山西的话,如果月薪可以达到15,000,就可以非常体面的去生活,会过得非常的滋润和幸福。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线城市月收入多少可以生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