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码自行车适合多高

  第一学期的学习要过去了,大家要多多来学习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八年级地理,一起来阅读哦

  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7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地势差异大 D.东西跨度大

  2. 计划生育实行好多年,但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人口死亡率降低了B.人口出生率高 C.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 D.人口基数庞大

  3.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B.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松花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曾母暗沙

  5.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崇明岛 C.钓鱼岛 D.海南岛

  6.我国的领海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7. 如图所示车牌,隶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A.湖北省 B.重庆市 C.安徽省 D.江苏省

  8.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黄海 B.黄海、琼州海峡 C.渤海、琼州海峡 D.东海、渤海

  9. 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主题思想的是

  A.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

  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 D. 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10.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线 B.北京——上海线 C.秦岭——淮河线 D.漠河——昆明线

  1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有助于缓解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素质低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老龄化

  13.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藏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壮族

  14.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

  C.华东、华北、华南 D.西南、东南、西北

  15.构成我国地形基本骨架的是

  16.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17.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少的是

  18.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昆仑山 D.落基山

  19. 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大部分是

  A.山地和丘陵 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20.我国大多数河流“滔滔江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低东高 B.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 东部降水比西部多 D. 地势西高东低

  21.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你知道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里吗?

  A.黑龙江北部 B.青藏高原内部 C.新疆北部 D.内蒙古北部

  22.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A.资源与土地 B.气候与地形 C.市场与交通 D.技术与人才

  23. 从泰兴运输1吨蔬菜到泰州,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24.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B.各地区降水量差异很小

  C.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11—12月 D.各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

  25.泰州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热带半湿润地区 C.寒带半干旱地区 D.暖温带干旱地区

  26.外流河指的是

  A.国外的河流 B.流入国外的河流 C.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D.国际河流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鸭绿江 B.澜沧江 C.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

  28.我国大部分河流流入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9. “能见蔚蓝”代表了对未来的期待。下列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太阳能

  30.下列属于难利用土地的是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内蒙古草原

  31.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情是

  A.开采地下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实行人工降雨

  32.目前,泰州地区客运主要的方式是

  3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主要工业中心分布是

  A. 东密西疏 B. 南密北疏 C. 均匀分布 D. 无规律可循

  34.“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歌词中描绘的天路是

  A. 兰新铁路 B. 青藏铁路 C. 京包铁路 D. 宝成铁路

  35.下列不属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地带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环渤海地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注意:请考生答在试卷上。

  36.读我图疆域及邻国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

  (4)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__带,

  我国的纬度位置有利于农业

  37.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

  (2)黄河泥沙来自中游的 高原。

  图中数字①②③所在地形区中哪个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后由于流速

  减慢,泥沙沉积,形成“___________”

  (4)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矛盾,

  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

  (5)长江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38. 读“中国地形图”, 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

  事物名称。(6分)

  39.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

  A表示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

  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B区

  域表示____________农业主要分布区,

  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

  气温_____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③农业以 (选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40.读下面的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问题(5分)。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 .沿黄河分布 D.沿京广铁路分布

  (2)图中C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C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塘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就地理位置而言,泰州与下列哪一工业基地最靠近( )

  (4)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哪个工业基地内( )

  (5)连接B和C两大工业基地的主要铁路线是( )

  A.京哈线 B.京沪线 C.京广线 D.京包线

  初二地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70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3)俄罗斯 印度

  (4)南水北调 (5)黄金水道 三峡

  38.(1)大兴安岭 (2)塔里木盆地

  (3)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4)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有关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第3页的选择题答题栏内)

  1.《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我国下列地区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新疆 B.甘肃 C.黑龙江 D.内蒙古

  人民币上的许多人物肖像是我国民族团结现状的写照。读图回答2~3题。

  2.五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集中分布的省区分别是

  A.青海和广西 B.西藏和宁夏

  C.新疆和甘肃 D.内蒙古和新疆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B.西南、西北、东南地区

  C.西南、东南、东北地区 D.东南、西北、东北地区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示意图,回答4~9小题。

  4.丁图示意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西省 B.河南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陕西省

  5.四个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四个省区中,主 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7.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上图中哪条山脉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秦岭

  8.从连云港出发,途经西安、兰州的铁路线名称是

  A.兰新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青藏线

  9.关于乙省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广大 B.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C.耕地以水田为主 D.一年可种两季庄稼

  根据下列图表 ,回答10~13题。

  地名 那曲(西藏) 南京(江苏)

  10.那曲和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

  11.图中那曲、南京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海陆位置

  12.关于甲河流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中下游地区结冰期长 B.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D.是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13.关于甲、乙两河的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甲河上游陡坡垦殖 B.甲河中游围湖造田

  C.乙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乙河下游发展水电

  某研究机构对北京等六地市民一周内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4~15题。

  14.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纸杯 B.牙刷

  C.塑料袋 D.纸巾

  15.倡导“低碳生活”有助于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 D.节假日少赠贺卡

  16.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①阳光 ②石油 ③森林 ④水 ⑤铁矿 ⑥动物 ⑦草原 ⑧风能

  A.②⑤ B.②⑤⑥⑦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读“中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对应不正确的是

  A.①—水田 B.②—旱地

  C.③—难以利用的土地 D.④—草地

  18.图中①和②的分界线与下列哪条线最接近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的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1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类型齐全 B.耕地比重较大 C.地区分布不均 D.总量丰富

  读“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20~23题。

  20.图中多水带的年降水量范围为

  2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南方多,北方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西部多,东部少 D.水资源总量丰富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

  2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陆地面积广大

  24.下列叙述中,不是我国气候主要特征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雨热同期 C.气候复杂多样 D.海洋性气候显著

  25.给我国可能带来剧烈降温、大风、冰冻等恶劣天气的自然灾害是

  交通运输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读交通运输方式图,回答26~29题。

  26.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的方式是

  27.目前泰州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28.美国的一位华裔急需移植骨髓,中国北京的一位自愿者捐献了与她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之内送到美国,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29.从北京出发,经过江苏省省会的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哈大线 D.陇海线

  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回答30~33题。

  30.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的什么问题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染问题

  31.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 D.资源大量开采,环境压力加大

  32.为解决漫画反映的突出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计划生育 C.提高人口素质 D.鼓励生育

  33.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下列哪一问题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数量过多 D.男女比例失调

  34.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自然资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 环境优美

  35.2010年我国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属于

  A.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 综合题(共30分)

  36.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山脉的名称是 ,它是内蒙古高原和 平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2)c处是 盆地,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

  (3)b山脉和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大致经过我国 mm等降水量线;从干湿状况看,该线以南主要属于 地区。

  (4)d河是 ,它是我国第一大河。它自西向东注入 海。

  37.读“上海、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A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降水主要集 中于 季。

  (2)A、B两图中,代表北京的是 图,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3)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年降水量较 ,上海的气候特点是夏季 ,冬季 。

  38. 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水稻适宜在 的气候环境下生长,图中①、②两地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 地;该地水稻一年能够成熟 次。

  (2)③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③地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 上。

  (3)④地因为纬度较高, (热量或水分)不足,农作物一年只能成熟一次。

  (4)读图可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南 北 ”的特点。

  39.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甲、乙、丙、丁代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它们集中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填代码)。

  (2)乙工业基地是 ,丁工业基地是 ,连接乙、丁两大工业基地的两条铁路干线是 和 。(填名称)

  (3)甲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它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 。

  八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二、 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2)A 温带季风气候

  (3)多 高温多雨 温和少雨(低温少雨)

  (2)京津唐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京九线 京广线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参考

  1.以下各点位于位于我国境内的是(  )

  下图示意沪昆高速铁路。读图完成2~4题。

  2.下列省份中,沪昆高铁经过的是( )

  A.河南省 B.湖北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3.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有( )

  ①地形崎岖 ②水流湍急 ③滑坡、泥石流 ④冰川、冻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沪昆高铁通车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

  A. 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消费 B. 加强上海物资转运,带动经济发展

  B. 利于上海产业升级,增强国际影响力 D. 增加昆明农产品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5.以下国家战略,最能体现我国海陆兼备优势的是( )

  A. 一带一路开发 B.南水北调工程 C.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D.设立自贸区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6~8题。

  6.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阔坦荡 B.黄沙万里 C.千沟万壑 D.雪峰连绵

  7.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读图4“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和图5“中国人口分布”,完成9~10题。

  9.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10.人口最稠密的盆地是 (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1.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B.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12. 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表是“中国1953年、1982年、2015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13-14题。

  时间(年) 人口总数(亿人)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数(亿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13.下列关于我国1953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的比较,错误的是( )

  A.2015年的人口总数比1953年大幅上升 B.2015年人口老龄化情况比1953年严重

  C.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比1953年高 D.2015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1953年高

  14.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我国( )

  A.提高人口素质 B.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C.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下图是某大学自行车队“重走丝绸之路活动”路线,读图完成15~17题。

  15.自行车队从济南到乌鲁木齐沿途经历,说法可信的是( )

  A.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 B.人口越来越稀疏

  D.少数民族越来越少

  16.当自行车队抵达乌鲁木齐时,发现当地人们正在吃晚饭,此时济南的人们已准备就寝,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纬度差异大 B.两地经度差异大 C.两地的生活习惯不同 D.两地的气候差异大

  17.下列四个少数民族中,聚居于活动路线沿途的是( )

  18.右图是“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判断该地位于(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南丘陵 D.东北平原

  19.下列关于右图a、b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以上

  B.a、b两地均受季风气候影响

  C.由于受秦岭阻挡,a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D.b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20.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读“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21~22题。

  21.该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 B.广州

  C.海口 D.乌鲁木齐

  22.关于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D.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集中于夏季

  读“四城市未来48小时的天气预报”表,完成问题。

  23.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我国最可能处于( )

  24.此季节,长江流域应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公路的景观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线设计,主要是考虑了(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26.图示区域多发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泥石流 D.洪涝

  右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2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

  以下是“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和德国鲁尔区图”,读图完成29~31题。

  29.据图分析,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A.石油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丰富 D.煤炭丰富

  30.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31.当前,辽中南工业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

  A.森林资源锐减 B.劳动力资源短缺 C.土地资源减 D.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32~33题。

  水资源(%) 耕地资源(%)

  32.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北方地多水少

  C.南方地多水也多 D.北方地少水多

  3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强污水处理能力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修建水库

  34.下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A.①黑土地,②黄土地 B.③纬度低,④纬度高

  C.⑤地势低,⑥地势高 D.⑦降水少,⑧降水多

  普及电动汽车的关键

  环节是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右图中的黑点表示我国目前有电动汽车充电站覆盖的区域。据此回答35、36题。

  35.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B.接近能源供应地

  D.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

  36.电动汽车的普及有利于( )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缓解铁路交通压力

  37.下列景观在中国不可能见到的是( )

  A.冬季,东北三省大雪纷飞,海南沙滩椰林春意盎然

  B.夏季,青海和西藏山顶积雪

  C.夏季,内蒙古草原郁郁葱葱

  D.北端的漠河县有极昼极夜现象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读右图“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38~39题。

  38.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

  A.流量大,多凌汛 B. 水土流失严重

  C.落差大,水流急 D.洪涝灾害频发

  39.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 )

  ①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④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读右图回答40-41题。

  40.图中表示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的是( )

  4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4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不会影响我国的南方地区 B.台风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

  C.干旱只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 D.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

  由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读右图,完成43~44题。

  43. 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D. 劳动 力丰富

  44.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设计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未来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据此完成29~30题。

  45. 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46. 设立雄安新区可加快推进_____协调发展。( )

  A. 京、津、冀 B. 京、津、晋 C. 京、津、辽 D. 京、津、唐

  47.江门市长堤风貌街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右图),其主要目的是(  )

  A.体现本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48.关于江门市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

  B.位于低纬度,热量充足

  C.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地势低平

  D.位于湿润区,水网密布

  49.以下水果,在江门地区有广泛种植的是( )

  50.现在人们利用网络平台团购水果,这种“互联网+农业”的优势是( )

  ①省去中间的经销渠道,产品价格更实惠 ②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③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降低营销成本 ④能大幅度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相关文章:

}

2-3/1 信息技术助力“停课不停学”  本刊编辑部

6/1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教育信息化显“内功”  本刊编辑部

7-8/1 线上教学应更加科学、精准、有效  本刊编辑部

—— 写在第36个教师节  本刊编辑部

12/1  从“相加”到“相融” 推动教育信息化新发展  本刊编辑部

2-3/5 战“疫”,信息化为“停课不停学”保驾护航  等5篇

6/4 “停课不停学”亿万中小学生在线享受优质教育  等8篇

7-8/5 校外培训机构首个全国性示范合同文本印发  等8篇

9/4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11/4  2020年北京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暨中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研讨会成功举办  等9条

12/4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宣传基地“落户”本刊

—— 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为例  张德庆  程木昌

—— 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课程建设案例

1/20  智慧课堂发展阶段及推进策略思考

——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1/27  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实践与探索

—— 专访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金亮  冯安华

2-3/9 学校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北京温度  卢秋红

—— 北京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李明  夏青峰

——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未来学校探索之路  刘彦  薛丽芳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新高考改革实施案例

2-3/22 信息技术应用“转段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蒋宇  焦丽珍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4/12 “停课不停学”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蔡雷

4/15  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的“合川方案”

—— 论如何提高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效率  周娟

4/20  疫情期间网络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康小江

4/21  民办培训机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与趋势

4/24  多举措应对疫情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的营运危机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内容与模式  冯艳艳

5/12  双师课堂: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新模式

5/17  信息技术辅助网络教研的实践与反思

—— 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  张琦

5/20  如何让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教学更有效  任志梅

——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的重构与优化  王晓波

6/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数字学校高质量提供在线教育供给

6/19  疫情期间的“互联网+学习”模式探索

—— 北京101中学教育集团教学实践  赵海峰

7-8/9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的实践与创新④

—— 构建面向未来的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徐靖程

7-8/10 “停课不停学”对北京在线教育的挑战与启示

7-8/15 发挥教育、科技的复合区位优势  助力“停课不停学”

—— 海淀区以“互联网+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吴颖惠

7-8/22 在“幸福田园”中探索在线学习新资源  朱秋庭  王占秋

7-8/25 在线教学平台技术分析及发展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

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学习研究院

9/17  团队作战、以战带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10/9  从系统的视角思考信息社会数学的价值  陈凯

10/13 人工智能时代,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王鹏远

10/17 数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三个关注”  焦宝聪

10/20 创新能力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以中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崔光佐

11/8  编程,让孩子成为未来世界的创造者  王晓波

11/9  从解决数学问题到构建计算系统 陈凯

11/12 国外中小学编程教育发展状况评述  刘向永  马启娜

11/18 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国产图形化编程平台的比较与趋势展望

11/21 数学与编程:应对未来的挑战  夏立

12/9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精准扶贫

——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12/12  利用智能化手段推动教育扶贫协作转型

—— 以“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为例

—— 以“京藏优质教育资源远程互动教学”项目为例

12/17  宁夏经验:在网络精准扶智行动中的“互联网+教育”实践

12/20  教育信息化普及普惠应用   带动边疆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沧源行动

2-3/25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问题与对策  高长

2-3/28 停课不停教,教师应该怎样做  秦红斌

2-3/31 与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 专访北京市延庆一中校长陶汪来  冯安华

4/26  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  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专访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刘彦红  冯安华

5/23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动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 专访北京市怀柔区教委主任徐志芳  冯安华

—— 专访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周玉玲  冯安华

7-8/31 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 专访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蒋炎富  冯安华

9/20  建设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实验区  助力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

—— 专访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王秀东

10/24 以教育情怀与专业服务助力育人方式变革

—— 专访中国教育电视台《研学旅行公开课》节目总策划张信

11/24  应用驱动 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专访北京市平谷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平谷区教委主

12/24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

—— 专访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光熠  冯安华

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3/34 人工智能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挑战与突围

—— 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调查与实践  朱慧  王学男

—— 北京市石景山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

2-3/47 借助移动终端 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王长华

4/29  门头沟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

—— 以初中课堂教学为例  赵鸿昌

5/26  师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在线学习新模式  刘晶晶

5/32  疫情期间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以小學高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  周媛媛

6/30  海淀区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刘大鹏

6/33  怀柔区疫情期间“空中课堂”资源建设与思考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李志新

7-8/34 疫情期间区域协同聚力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胡振坤

7-8/43 山区农村小学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实践  鲁军霞

7-8/45 数字校园2.0建设助力集团校分校跨越式发展

—— 北京景山学校崇礼分校数字校园建设实践  于峰

9/23  区域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原则与应用成效

9/27  借力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学校教学新生态

——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教学应用研究  吴定国

—— 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学科融合线上教学实践

11/27  精准施策,促山区小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于春深

12/27“互联网+”背景下区级教育信息资源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及实现

——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苑旺

——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网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

2-3/50 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及建设途径

—— 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  王波

—— 高效在线智慧课堂教师操作要点  赵阳

7-8/48 抗疫教育挑战对未来教育的启示  刘文娜

7-8/51“信息化背景下改进教学方式”校本培训研究报告  韩玉娟

7-8/54 后疫情时代“三维一体”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吴铮

7-8/57 从教师留职意愿谈信息时代的职业规划教育  肖萍

10/35  后疫情时代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 以绍兴市越城区为例  周建刚

10/38  信息化环境下科学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

李万峰 王艺儒  史鹏越

12/36  基于数字时代教学需求的课程思考

—— 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课程变革  金艳

1/33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数据素养小样本调查与分析

2-3/54 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助力优质教育开放共享

4/4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在线教学现状、困难与需求的实证研究

—— 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校长抽样调查结果的分析

5/42  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6/45  疫情期间中学生居家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6/49  高中学生人工智能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7-8/60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工智能知识学习情况调研报告

7-8/65 居家学习期间中小学教师线上教育现状调查

—— 全国五省六市(区)教师线上教育的数据分析

7-8/69 高中生实践创新能力调查与分析

—— 以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为例

9/39  高中化学实验微课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以宁夏隆德县中学为例  王芳通  李睿峰

10/41 基于CiteSpace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0/45 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功能对比研究  杨萍

11/42 北京市西城区20年小学编程教育迭代之调查

11/45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 基于中国知网的相关案例  曹宁燕  熊霞余

12/42  知识建构理念下的教学创新: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

1/44  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策略探讨

—— 以《春》阅读教学为例  韩秀珍

1/47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张哲

1/49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五要素中的应用探析  万琼

2-3/63 童話故事阅读体验下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香平

2-3/66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学段科学课中的应用  杨煜青

2-3/68 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础  马帅

2-3/70 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学习教材中的阅读内容

—— 以“祖暅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内容为例  刘哲

2-3/72 学习科学需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倪治云

2-3/75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游戏化教学模式初探  井峥

2-3/79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孟婷婷

2-3/81 深度学习视野下智慧课堂的建构路径

—— 以“编辑文档”一课为例  黄强

2-3/83 隐计算思维于趣味游戏

—— 基于Scratch编程的程序结构教学案例解读  项勤斌

2-3/86 在体悟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  胡晓军

—— 微视频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赵文

—— 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王长华  周学英

4/55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张珺

5/49  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项目式教学探讨

5/58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 以“天气和气候”一课为例  王永琴

5/60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 以“程序设计for循环”一课为例  鲍美景  郑勇

6/61  信息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  朱宋煜

6/64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

6/66 基于新冠肺炎主题的在线教学校本课程开发

7-8/73 工程思维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构建策略研究

—— 例谈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  汤蓉

7-8/77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项目式教学

—— 例谈高中信息技术“智能体脂秤中体脂率的秘密”教学

7-8/79 让项目式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生活化设计  谢志锋

7-8/81 项目式教学法与创客教育的碰撞  许薇

7-8/83 探寻公共自行车站点管理方案

—— “走近数据分析”教学设计  丁高燕  王秀华

7-8/85 探索智能家居空气监测的奥秘

—— 循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包凌琰

7-8/87 选择专业用数据“说话”

——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查询”教学设计  沈晓峰

7-8/89 “校园一卡通”数据采集探秘

——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编码”教学设计  李平

7-8/94 UMU互动功能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的应用  吴晓玲

7-8/99 智慧系统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袁俊平  岳井玉

7-8/101 信息技术复习课之思维导图课例研究  任宏梅

9/42  网络学习空间中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研究  李小春

—— 以“家乡的风俗”教学为例  高梦

9/50  移动学习终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探索

—— 以葡萄酒的酿制实验为例  张双凤  周有祥

—— 以创意机器人“智能茶博士”项目为例  薛翔

10/48 “互联网+信息技术”远程教学的应用  陈晓纬

10/59  網络研修的集体备课模式构建及策略探究  庄静文

10/61  探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与学方式的新变革  佟红新

11/48  搭建现实与“用计算机解决”之间的桥梁

——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巴军

11/51  疫情防控期间“空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 以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排序与查找”单元为例  周世杰

11/56  依托信息技术精准助力小学英语线上教学  周昱荣

11/5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教学策略建构与实践

—— 以初中编程教学为例  徐吉

11/6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融合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李红锦

12/45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 以初中历史学科为例  赵哲  董玉琦

12/52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管理模式重建探索  李冬红

12/55  在改变与适应中更新教育方法、理念和执行力  解建影

12/58  小学自主支持型课堂中学习单的应用例析  陆宇晨

1/52 通过实践活动创新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方式

—— 以“有趣的0和1”一课为例 郝君

1/56 例谈劳动教育“土壤改良”STEM课程设计 徐德亮

1/59 A-STEM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研究 项华 徐孟璇 段婕 胡海军

—— 几款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  殷强

2-3/89 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启示  奚骏

2-3/92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浅析  刘中月

—— 小学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拓展课程优化实践与研究

2-3/102 再小的梦想也能海阔天空

—— 史家小学影视教育实践探索  张立新

2-3/109 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以“单词识别”教学设计为例  沈菊峰

2-3/116 交互行为分析软件GSEQ在课堂观察中的应用

—— 以小学科学课为例  康苗苗

—— 以迷宫寻宝为例  李炳锐

5/68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小农人”课程的实践  周晓明

—— “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微课设计思考  于海林

6/68  以体验为导向的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探究  刘晓烨

6/71  过程性评价在项目式教学中的实践

—— 例谈高中信息技术“我的智能计量节电方案”教学

6/75  利用专业数据采集工具获取网络数据的方法  杨健

7-8/103 人工智能教学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模块的几个策略

7-8/110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张纪元  李雷

7-8/113 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纲要”要素及撰写

7-8/117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 以宜兴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为例

7-8/12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张维凯

—— 以3Done趣味编程模块为例  王西凯

7-8/127 智慧校园环境下的乡村学校网络管理  张晓明

9/59  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与实践

9/63  人工智能在高中科技社团活动中的实践

9/66 “自制环境监测装置”项目教学实践  杨志亚

9/70  创客教育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 以“机器人教育”课程为例  李里程  李勇帆

9/78  中小学校务管理信息化的校本实践 王昌元

10/63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长华

10/71  深化新时代创客教育课程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王娟

11/64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11/68 重新定义智慧课堂:创新、模式和趋向

—— 以福永中学基于“组队文化”合作学习探索为例

11/72  利用游戏化编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 以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为例  李颖

11/76  数据分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以“制作新冠肺炎疫情交互型可视化数据报告”为例

12/64  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路径与方法  张天轶

12/68  技术支持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 基于课程和学习的视角  李敏

1/68  美加未来教室设计与反思(上篇)

—— 以凯斯西储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为例

1/73  基于区块链的征信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展望

—— 以学校为节点建立联盟链  吴云勇  张馨心

—— 以乡村儿童陪伴行动“和谐示范村”模型营造项目课程为例

2-3/122 美加未来教室设计与反思(下篇)

—— 以凯斯西储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为例

2-3/126 教育精准扶贫—— 东部与中西部同上一节课  吴继承

2-3/130 首席信息官(CIO):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引领者

—— “互联网+教育”应用案例  李凤娥

4/78 “互联网+合作学习”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郑杰

4/85  停课不停学:宅家防疫 “云学习”

——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云课堂”探索  冯璐  许治初

—— 由美国伊利诺伊州报告卡带来的启示  周伟

6/84  网络学习空间助力“停课不停学”

—— 南充市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实践和研究  刘伟

7-8/130 新时代家校互动的创新模式及其应用  过丽亚

7-8/134 疫情背景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弹性教学模式探索

7-8/140 基于网络的项目化学堂的实践路径

7-8/144 构建有温度的“互联网+教育”

—— 小学数学在线教学问题分析与策略探究  吴迪

7-8/147 疫情期间的企业产品开发和在线服务策略  王晓波

9/81  疫情之下浦东在线教学的区域实施与优化策略

11/80  區域“停课不停学”方案实践分析

11/83  技术赋能:让每位学生都卓尔不凡

—— 全程、全样本学生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实践

2-3/138 开展研学旅行,推动育人方式转变  赵志勤

—— “活力知行”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魏艳辉

2-3/146 纵观山水,横品文化—— 探寻魅力徽州  杨宇

—— 馆陶县梁画小镇研学旅行课程观察故事  刘继玲

4/88  让学习真实发生的研学旅行

—— 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福建研学为例  王晓玥

—— 在研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冯倩

5/88  研学旅行领队教师的行为研究

—— 以“行悟徽州”研学为例  王洁

——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毕业生的成都研学之旅

—— 谈如何提高基于实践的研学旅行课程研发力  吕东

—— 跟着运河探寻劳动智慧  苏金良  王洪霞

—— 以“港珠澳大桥探秘之旅”为例  周竞超

10/85 论构建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体系

—— 以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为例 范胜武  吴洁

10/89 “寻美上海”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  姚瑜洁

11/86 研学旅行承载实践育人的四个“向度”  吴颖惠  宋世云

12/81  行走的课堂,“研”与“学”的完美融合

—— 以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12/84  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

—— 以“长白山研学旅行”为例  张出兰

1/91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贯通语文实践活动探究  左人吉

1/94  新时代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  邢梦潺

2-3/154 信息化教学视角下贯通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 以《林黛玉进贾府》之王熙凤人物形象探究为例

4/91  大思政视野下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 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语文课程为例

4/94  虚拟实训软件在中职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5/91  在“延学”中乐享“研学”

—— “七巧板”居家研学活动实践探索  薛凤彩  赵彦军

5/94  中职幼师课堂“教—研—训—行”一体的教学模式研究

6/93  我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课堂教学评价对比及启示

9/93  手机二维码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梁必慕  董秀银

10/91  基于中学创客教育的OpenCV技术教学案例设计探索

10/94 以信息技术引领实训教学

—— 以“服装立体裁剪”实训教学为例  嚴瑾

11/95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  秦晓刚

2-3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与学生们在一起

7-8   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朱秋庭校长和学生们为“幸福田

11     上海市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陈兴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29寸适合身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