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核酸检测系统登记代家人登记不了?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合龙社区,志愿者正搀扶一位老人前往核酸检测点位进行采样。龙泉驿区委宣传部 供图

  “叶婆婆,我们来了,今天身体怎么样?”7月22日20时许,天色渐晚,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老街社区,志愿者杨仪带着一支流动核酸检测小分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进行采样。

  “谢谢你们,难为你们专程跑一趟。”社区居民叶素珍今年92岁,腿脚不便,子女都不在身边,小分队为老人登记采样后,又为老人房间喷洒酒精消毒,并嘱咐老人保重身体,注意个人防护。

  从叶婆婆家中走出后,杨仪一行又匆匆赶往下一户,“还有10多户居民在家中等着,要在21时前完成采样工作……”

  7月22日17时,龙泉驿区启动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广、时间紧、频次高……需要市民群众高度配合。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按照15分钟便民核酸采样圈要求,设置常态化便民检测点115个、全员核酸检测点943个,前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383.39万人次。

  应检尽检流动核酸检测小分队“见缝插针”

  60岁的杨仪刚从社区卫生院退休不久,在洛带镇工作多年的她不仅熟悉当地情况,且多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丰富。刚退休便“上岗”的杨仪,主动担任起洛带镇流动核酸检测小分队队长。

  杨仪说,结合社区摸排以及此前掌握的情况,社区为行动不便的30户特殊人群建立了台账,开展上门检测,既方便特殊群体,也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白天,杨仪在社区的4个固定核酸点位工作;晚上,她便带着由医护、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流动核酸检测小分队走街串户、上门采样。

  老街社区党委书记叶德军介绍:“杨仪说她熟悉镇上情况,由她来带队,大家省时省力。”

  在龙泉驿区的各街道社区,都设有这样的流动核酸检测小分队。前期,通过网格员、物业、小区党组织摸排掌握基本情况,为高龄老人、残疾人、卧床病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台账,统筹安排多组医疗人员和志愿者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

  流动核酸检测小分队的身影“转战”在街头巷尾,其中不仅有医护人员,也整合了大量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他们为特殊群体带来安心和暖意。

  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遆西翠说,在医护人员上门检测的同时,志愿者主要询问了解特殊群体的身体状况及相关需求,并做好台账记录。

  争分夺秒党员志愿者先锋队“流水作业”

  “嘴张开,放轻松。”当天19时许,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陵川社区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熟练地进行完咽拭子采样后,迅速把标本封存好,前后用时仅数秒。

  “很有效率!”做完核酸采样后,居民曹玲表示,“这几天的核酸采样,基本能在10分钟完成,方便快捷。”大面街道位于龙泉驿区的中心区域,人口数量多、密度高,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共设有243个核酸检测点位。

  “请大家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健康码,保持一米距离……”街道各核酸采样点,温馨提醒的声音此起彼伏。排队、登记、检测、发单……核酸采样现场流水作业,市民群众亮码排队、遵守秩序,快速完成核酸采样。

  井然有序的采样现场背后,离不开这支队伍——党员志愿者先锋队。

  在大面街道,大面中学向全校师生发出志愿服务倡议,大家纷纷响应,在学校组织下,前往各点位担任起秩序维护员、信息采集员;大面街道青台山社区在接到街道疫情防控通知后,短短2小时内,就组建起一支超40人的核酸采样信息采集志愿服务队。

  在十陵街道华川社区,每一个采样点位都由6名党员志愿者现场执勤,分别负责秩序维护、信息登记、协助扫码、等待区秩序维护、核酸检测标志发放和采样收集,其中,每1个小时就会有1名志愿者收集送检样本递交。

  在东安街道蒲草村,核酸采样点位的志愿者都配备有对讲机,与小区楼栋单元志愿者实时联络,根据现场核酸采样的进度,分批次通知居民前去排队,有序做核酸检测……

  志愿者张学英表示,采样点位布局多,工作流程高效,市民不仅自觉配合,还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让他们感受到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力量。(记者 吴亚飞)

}

2022年9月18日,收到来自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自2022年9月19日零时起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段特殊的时光终于迎来了结局,“烟火成都”也如愿归来。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对成都这座20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在党和政府的有序指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在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们的辛勤奔忙下,这场疫情歼灭战最终收获大捷。

防疫“领头羊”:社区书记

9月1日静默通知一经发布,上午8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傅如坤同志接到九里堤街道通知后,到街道召开了关于静默通知的紧急会议。街道会议召开完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召开静默状态下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会议,会上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责任分工,院落点位分工等,会议结束,紧接着开始联系街道,了解物资配备情况、进行物资准备等等。待一切准备好以后,他前往院落巡视院落核酸点位准备情况,见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才稍稍松口气。

回到社区刚坐下,就有很多居民来咨询离蓉的相关事宜,其中有位聋哑的居民,他用写字的方式耐心地与其交流,在交流中得知其是湖北咸宁人,现在生病需要离蓉看病,要办理离蓉的相关手续,他耐心解答了对方的问题并办理了相关的证明。

还没有忙完手头的事务,傅如坤突然接到院落内有个别居民不下楼做核酸的消息,他立刻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多次上门劝解不进行核酸检测的居民,为他们讲解不做核酸的利弊,让其下楼进行核酸检测,一直忙到晚上10点。他不放心院落的门岗工作,又匆匆忙忙到各个院落进行指导和检查登记工作……他敢担当、勇作为,作表率带头冲在前、干在先,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防疫“主心骨”:社区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会议结束以后,立即协调相关院落管理人员组织院落志愿者以及准备相关抗疫物资,到达相关院落点位准备全员核酸检测点位,抬桌子、撑帐篷、搬板凳、粘贴一米线等,待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辖区内的所有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全心全意助力核酸检测,全覆盖摸排、全方位宣传,风雨无阻,做好社区群众安全健康“守门人”。

防疫“生力军”:社区党群志愿者服务队

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社区以及物业服务工作人员不足以应对繁重的任务。这时,小区老党员出面,号召其他共产党员、热心居民群众,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他们中有不少70岁以上的老党员和热心群众,也有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党员,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者精神,与物业服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面对突发的天气状况、信息系统卡顿等多种问题,他们为一位位焦躁的业主耐心解释,做好人员分流,不断尝试解决系统卡顿问题,即使面临下大雨、太阳暴晒、工作到深夜等情况,也始终坚守,与居民群众共进退。

院落志愿者在小区管控期间,除了每天的核酸检测,他们还化身“包裹侠”和“外卖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送菜,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着社区、保护着居民,“疫情不退,他们不退”。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他们一直站在没有硝烟的一线,用最朴素的行动,最默契的眼神,携手并肩,全力以赴。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但在成都这座城市却有一个又一个平凡英雄。烟火成都归来,致敬每一位为疫情防控作出努力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黄德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酸检测家庭住址怎么更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