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眉山市哪里有租玩偶服的?

峨眉之行必尝的10个美食

峨眉山美食众多,尤其早点、加餐、宵夜等“不务正业”的美味花样百出、一食一味…要选出10大必尝的美食,也真的是苦了小编啊!今天就先说说能一路吃着走的小吃美食,少吃多餐才是正道!

峨眉古记卡饼,卡饼界的爱马仕

一大早上来峨眉,都说要先去吃点东西垫底,古记卡饼简直开胃得不得了,小编最喜欢的是肥肠,因为他们家的肥肠又耙又香浓,再加上香辣爽口的萝卜丝,以及满口清香的葱葱和香菜,据说,每天专门从周边各地跑峨眉来吃这个的还真不少。

古记卡饼的特色在于卡在饼子里面的大头菜丝,看了这海椒都忍不住飙流口水;但是他们家最最大的特点还是在于品质!

每个学校门口都有卖,吃一口就能拉回到青春。但是小编想说的是,峨眉的这家洋芋坨坨那真的是必尝之一,麻麻辣辣,香香脆脆,酸酸甜甜,味道不摆了。瞬间带你找回学生时代的记忆。

一人来一碗,峨眉的豆腐脑比较浓稠,加了酥肉后,满口香酥,别有一番风味。有米有发现这种碗就是小时候吃豆腐脑的那种,现在好多都用的铁碗了。

峨眉最有名的豆腐脑就数高记、东门、孔老二,以及后起之秀搅三搅这四家店。

先说高记,这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家人气店,老字号。他们家最大的特色是蛋冲豆腐脑,有很多外地人都是奔着这个不远万里前来的。目前成了外地人最爱的峨眉山豆腐脑。

孔老二豆腐脑的话其实也是蛮好吃,据说现在晋升为峨眉人的新宠,很多本地人爱往这儿跑了,个人觉得料很足,酥肉是切成小块的之后炸的,每一块都是外面酥酥的,那个大头菜、花生比较舍得,吃起来比较安逸。

下午逛累了口渴,都说去吃冰粉,然后就去了二毛冰粉。他们家是红糖冰粉比三鲜好吃,红糖冰粉的糖浆浓稠,比较香,不像其他那些兑很多水的红糖水。

人气指数比较高,生意也很不错,冰粉的红糖是自己手工捣的,很浓稠,颜色超赞。除了冰粉儿,这里还有冷串串和银耳汤,味道也都不错。反正小编是经常光顾,百吃不厌啊!

另外,在佛光广场附近还有一家老七冰粉,其名声与二毛冰粉相当,他们家就是三鲜的最好吃了!

荣生萝卜汤vs明升萝卜汤

都在马路桥,明升萝卜汤在马路桥名山加油站以南约100米,荣生萝卜汤就在马路桥桥头旁。

在冬天去峨眉山就一定要吃萝卜汤了,峨眉山一直比较出名的是马路桥的荣生萝卜汤,除了萝卜汤,还有卤肉、红味鸡可以吃。附近还有一家明升萝卜汤,也有人更喜欢这家。

明升招牌萝卜汤,用萝卜和肘子一起炖制,分量很足,萝卜切成小块的,和肘子一起炖得很耙,放在嘴里轻轻一抿,萝卜汁便溢满了整个口腔,还夹杂着肘子的肉香味。肘子也被炖的很软和,肘子皮很糯但很有弹性,肉很松烂,咬起来不费劲~

值得一提的是泡笋,其泡笋选用峨眉山新鲜竹笋,有清爽、鲜嫩,与萝卜汤相辅相衬,一荤一素,一绿一白,色香味俱全。

萝卜汤可以“无限续杯”,而且除肉外,汤和萝卜都可以无限量地添加。服务员不会提醒你,记得自己主动要求。

镇店三宝:萝卜炖膀、仙山泡菜、卤肉拼盘。

麻辣烫:牛华小竹签麻辣烫

牛华小竹签麻辣烫是峨眉人气很高的一家,我们下午去的,人比较少。其实我发现峨眉的和乐山的麻辣烫还是有些区别,比如他们的蘸碟里面有黑白芝麻,色彩鲜艳些,而且还发现了一样在其他地方都没发现的菜——皮蛋干……

位于市区和景区之间的马路桥,距离西南交大的东门约20米。两个人吃了73块,没吃很多,正常吃的话,人均大概50-60。

可以推荐大家试试汪二钵钵鸡,超级大串,吃起来很有感口。位置:峨眉山市白龙南路81号(中国银行旁)

冬天吃这个的话,再点一碗热的醪糟汤圆就比较巴适了!夏天配峨眉雪,冬天配醪糟,哪个峨眉人发明的,爽!

燕岗鸳鸯抄手VS夜抄手

最好吃的鸳鸯抄手位于市区兴隆街(近大佛南路),这个是极具地方特色并且获得众多网友强力推荐的。爱吃抄手,又爱吃牛肉粉的来这里就不用纠结了,一半是粉,一半是抄手,底料是笋子烧牛肉,据说抄手皮薄陷多入味,一定要去试试!

夜抄手是峨眉宵夜的主力军之一。最好吃的一家位于市区三台山街,皮薄,块头比一般的抄手要大,关键是肉比较多。汤底偏辣,但辣得很爽,加了芝麻,味道很香。

下午5点才开始卖,根据老板心情通宵营业。价格和市面上的其它抄手差不多,但是品质简直没得说。就是用黄色铁钵钵装的,感觉美观上欠缺了点,不过吃的是味道,这点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哈。下图是他们家的清汤抄手。

峨眉的烟熏鸭真得不错,买来就可以直接吃的那种,如果是刚出锅的还是热豁的,很香。

峨眉烟熏鸭推荐两家,一家在红会医院上面500米的位置,名字不详;还有一家是曹鸭子,在商业街和南北干道十字路口处。上次是朋友叫商务车送过来的,还有一个可以蘸着吃的酱汁,可是我们竟然觉得不蘸酱汁更好吃。。。尤其是吃耍儿,很香很香!

卖好吃的凉粉店很多,曹凉粉只有一家,专卖乔凉粉。位于峨眉西正街40号附3号。有人觉得味道有点怪,有人就很好这口,而且人家的生意还是好得很,下午三四点进去都好多人在店里消费。看图片是不是觉得在其他地方没见过,想知道什么味道不?自己去试!

除了这些,其实峨眉山还有好多好吃的,什么鳝丝面,烤猪蹄、开口笑、勾魂鱿鱼、尽膳口福都是非常值得前往一吃究竟的~

峨眉之行必买的10个手信

峨眉山的加持纪念品包括十方普贤金佛像、普贤骑象像、佛珠、护身符、护身卡、玉坠等,佛教信仰者或是对佛教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买一种适合自己的,以求得诸事平安顺利。

早在晋代峨眉山的茶叶就很出名了,建国前峨眉山僧人清观利用龙洞名茶鲜叶,采用江南制茶工艺,制造出紧结纤秀、叶绿汤清,香浓味纯的“峨蕊”,名闻天下。峨眉山目前最为邮票的茶叶品牌有:峨眉雪芽、竹叶青、冷剑竹、仙芝竹尖等。

峨眉灵猴极其出名,因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又雅号“猴居士”、“猿居士”,当地山民俗呼“山娃儿”,属中国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峨眉灵猴毕竟是野生动物,让人又爱又恨,但以峨眉灵猴为形象的一系列玩偶、摆件却都十分讨人喜欢。

峨眉山自古就被称为“仙山药园”,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有许多药用植物还是全国的珍惜名贵药材。峨眉山仅药用植物就有1655种,其中有中药材406种,如川黄连、川木通、川牛膝等;民间药888种,如岩白菜、朱砂莲、雪胆、九子莲及走马胎等;稀有、珍贵的药用植物有101种,如暗紫贝母、峨眉黄连等。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天麻和灵芝。

景区各中药材摊店、市区各大药房均有中药材出售,适合买上一点送朋友或者自己吃,保养身体。

源自峨眉山金顶,早在三十年代峨眉山金殿(永明华藏寺)主持和尚圣谓, 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一方剩余的魔芋(俗称黑豆腐)经过几天霜雪冷冻后,发泡成海绵状,吃起来万分可口,便仿照试制,结果味道鲜美,于是开始制作,雪魔芋从此问世。

轻巧易携带,简单易食,更是美味营养,可在景区内各个卖店购买,也可在市区各大超市中选购。

是四川地区传统糕类美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以红糖、糯米为原料,名曰黄糖糕。至明代工艺配料有重大改进,采用60%的糯米、40%的黄豆磨成粉,加红糖制成,改名黄豆糕,成为峨眉名产。解放后白糖产量增加,改用白糖打糕,改名为白糖糕。早在1959年注册商标时又改为峨眉糕,购买时一定要买下面这种最老包装的,味道最正宗!

到了峨眉山,尽情呼吸干净的空气,贪婪畅饮甘甜的山水。峨眉山的水最是特别,就连农夫山泉都将峨眉山作为水源地之一。N30°是峨眉山当地的矿泉水品牌,据说取自山间海拔800米处龙门洞地质剖面保护带,泉水历经2200多米的珍稀古岩层层过滤,水质天然纯净。天然纯净,回味甘甜。

峨眉山上有一位老人,手工制作的龙头拐杖,他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从山外购来梨木、红花梨、樟木、楠木,或是山中采来的树根或断木头,经过手工雕刻和打磨之后,成为一根龙杖。

一根龙杖,最快七天才能做成,慢的话要做上一两个月。单龙、双龙、五龙、九龙,各式各样的龙杖,都从木头本身的天然形状和纹理中自然得来。

依照木头的独特形状而创意,每一根都不尽相同。独首的,表情各具特色;众首的,着力表现相互缠绕的形态。雕刻前,他从不用画笔画出轮廓:“我只在点睛时才用得上画笔。”

峨眉雪是一种饮料,几乎所有峨眉山人从小喝到大的一种饮料。以前是玻璃瓶,常见一些卖油炸、串串、火锅的地方有卖。现在各个便利店、超市均有售。在峨眉人的心中,没有什么饮料可以取代峨眉雪的地位。而对于旅行至此的朋友,那更是必须买一瓶!

传说中的峨眉三宝之一,属于极其美味的山珍。仙山多笋,峨眉山珍笋采用古老传统工艺配方,经过高温蒸煮杀菌,再在将竹笋采用多种程序烘干烤制而成,故名“针笋”其译音“珍品”含义。珍笋可用于火锅配菜,但最适合制作白味汤锅菜品,用于鸡煲内火锅,珍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

峨眉之行必去的10个景点

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仙峰寺又名仙峰禅院,曾是道观,离寺500米处有一九老洞,相传黄帝访天真皇人时,遇一老者在洞外,问还有其它同伴吗,老者回答还有九,故名为“九老洞”,也是财神爷赵公明修炼洞府。

洞高4米,全长1500米,为岩溶洞穴,漫步其中,可欣赏到洞壁,洞顶上天然雕琢而成的岩溶造型,光彩夺目的石笋、石柱、石花……,同时洞内蝙蝠成群,群燕喧哗,又为这迷宫增添了一番生命活力,是游客探险游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洪椿坪位于天峰池下,海拔1120米,因寺外有三棵洪椿古树而得名。清康熙题赠此寺“忘尘虑”匾额,“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联;乾隆题赠“洗钵泉和暖,焚香晓更清”联。

寺院依山建筑,山抱林拥,葱郁幽静,空气清新,每当炎夏清晨,常有霏霏的“雨”洒向庭院,四周林中更是蒙蒙一片,并有渐渐“雨声”,这就是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

这是因雨后初晴,林中地面湿度较大,水气不易散去,一到晚上,空气变冷变重,沿山坡下流,把较暖较湿的空气抬升上去,湿度超过饱和,便会凝结成雨,但因规模不大,所以只能形成如雾如烟的小雨,正所谓“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是传统十景之一。峨眉山自然精华所在,它由佛光、圣灯、日出、云海四大自然奇观组成,自古为世人所神往、迷恋。

【佛光】佛家认为是普贤菩萨向凡夫俗子显露真容,随缘应化,故又称“光相”和“宝光”。据传说,只有修道较深的高僧才能见到佛光,其实不然,只要环境条件具备,人人都能看到佛光。佛光是一种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产生地点多为海拔1600米的山上。

【圣灯】金顶无月的黑夜,舍身崖下夜色沉沉,有时忽见一光如萤,继而数点,渐至无数。在黑暗的山谷间或明或暗,时聚时散,飘忽不定。佛家称它为“圣灯”,说是“万盏明灯朝普贤”。

【云海】峨眉山高差悬殊2500米,云层多在海拔米高度之间,因而在洗象池以上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到了金顶,云在脚下,下了仙峰寺,云在头上,在华严顶,人在云中。

【日出】金顶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东方,墨绿墨绿的天空,天地一色,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预示着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

在洪椿坪寺庙左前方有一座山岭,名为大坪岭。每年立冬一过,大坪上已是雪花满天飞舞,纷纷扬扬,一株株挺拔的常绿乔木,如琼枝玉叶,白塔凌空。

严冬之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晴雪出霁。大坪和环绕周围的群峰,组成了一朵庞大的雪莲花,大坪如同花芯,“大坪霁雪”凝聚了峨眉山雪的形、色之美。

万年寺位于海拔1020米的狮子岭下,始建于东晋,唐时慧通禅师驻锡在此,相传峨眉山五行属火寺庙屡建屡毁,于是改名白水寺。寺庙建在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上,诸峰相映,苍翠环照,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特别是到了秋高气爽之时,峨眉山下夏暑尚存,金顶三峰已初飘白雪,而位于中山地区的万年古刹,正处在一年中的黄金季节。

林中色彩斑斓,红叶如醉,寺内的白水池碧波荡漾,蛙声如琴,丹桂飘香,令人怡然神爽,因而称之为“白水秋风”。

清音阁是一处独具建筑风格的山水园林寺庙,以寺为中心、方圆4公里亭台楼阁、青山绿水组成一幅天然山水图。在清音阁下方有一接王亭,左、右两江为白龙江、黑龙江,二江之上的拱桥状如彩虹,凌空跨越,名“双飞桥”。

二江汇合之处名凤凰嘴,上有牛心亭,朱栏红柱,凭栏可观亭下有一黑色巨石,状如牛心,上流二江绕石环流,水击石上,银花飞溅,清脆山谷,恰似古琴抚弄,故名“双桥清音”。

园林学家称它是有声的诗,立体的画。“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写出了“双桥清音“的风韵。

洗象池位于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这里是峨眉山赏月最好的地方。周围冷杉挺拔,冷竹丛生,在夏秋之际的夜晚,空净无尘,银色月光,犹如清水,遍泻山林,禅院,山林、水池与天边的月亮交相辉映,给人无限遐想。

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就是看到了这迷人的月色,有感而发,咏出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千古佳句。

位于低山区报国寺对面凤凰堡上,此钟为1564年,别传禅师驻锡圣积寺时所铸,钟以寺为名,重12.5吨,高2.3米,口径2米,唇厚10厘米,是全山第一大钟,有“巴蜀钟王”之称。因钟沿状如莲瓣,又称之为“莲花钟”;又每瓣钟沿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象征一周天,亦称之为“八卦钟”。

钟体内外刻有自晋至明历朝年间部分帝王、朝动廷官司员、僧人居士的名讳及《阿含经》文等6万多字,为研究佛教在峨眉山传播情况提供了重要文史资料。

同时,由于它是纯铜铸造,空腹深大,音响的传播力强,钟声敲响时,震彻山谷,声传十里。清谭钟岳诗云: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新。

萝峰位于伏虎寺右侧,山虽不高,但因是峨眉平原的第一峰,显得气势高峻。山上树木密布,山后群峰相连,不论阴晴,常是云雾笼罩,若是晴天,远望萝峰岭,蓝天、白云、青山,在萝峰岭上组成了一幅秀丽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常有一奇景,当空中云雾飘浮于萝峰岭上空或附近山上有云朵移动时,这萝峰岭上的云雾,自会膨胀扩大,向浮云伸展,直到同其它云朵连成一片为止,这便是“萝峰晴云”。

灵岩寺遗址地处峨眉山的后山麓,相传为印度僧人宝掌结庐处,明代时灵岩寺殿宇四十八重,规模宏大,香火极旺,但历经数年战乱及年久失修,已全部毁坏。然而在此的灵岩叠翠美景依旧。

在遗址上,向北眺望,迎面是一幅万山重叠的天然图画,青青山色由翠绿到黛青,到灰蓝、到灰白,层层深远开去,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的分界线,层次极为丰富,这正是“灵岩翠秀耸高台,遥望天门跌荡开”。

回复“美食”,最近疯传去峨眉山的当地美食

回复“天气”,在线了解景区实时天气状况

回复“动车”,高铁攻略全知道

回复“温泉”,峨眉山养生氡温泉全攻略

回复“住宿”,了解景区最具特色的各类客房

回复“交通”,查看景区停车场分布

回复“票务”,了解景区各类票务详情

回复“金佛”,了解金佛庄重金身最新进程

回复“自驾”,查看通往峨眉山的交通攻略大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峨眉山租衣服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