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有什么蓝牙设备信息查看可以确定飞机的位置和飞行路线?

什么是黑匣子?黑匣子如何运作?

如果要确定飞机坠毁的原因,则需要检索黑匣子。这种几乎坚不可摧的橙色设备可以在座舱中记录所有相关的飞行数据和对话。

对于位于不伦瑞克的德国联邦航空事故调查局(BFU)的专家来说,通常需要评估黑匣子记录的数据。BFU发言人詹斯·弗里德曼说:“我认为我们每隔一周左右就会收到类似的消息。” “但是这样的评估也适用于那些不太严重的事件,即所谓的严重事件。” 对于严重事件,弗里德曼(Friedemann)指的是航班险些避免灾难的事件。

从本质上讲,黑匣子飞行记录器是受严格保护的记录设备,类似于硬盘或存储卡。除驾驶舱中的对话外,黑匣子还记录了所有相关的飞行数据。以前,此数据必须记录在两个不同的设备上。但是今天,还有一些单位可以同时做到。但是,根据规定,每架飞机必须在飞机上配备两个这样的设备。黑匣子坚固,容易找到。

黑匣子必须能够承受许多事故情况而不会造成损坏。在投入使用之前,要对它们进行测试,看它们是否可以承受每小时750公里(约466英里/小时)的混凝土墙,2.25吨的静载荷至少五分钟,最高温度1100的冲击。摄氏度(2,012华氏度)持续1小时,发现水压高达6,000米(约19,700英尺)。

为了更容易在海上找到,这些设备发出与盐水接触的信号,该信号可以在大约两公里(1.2英里)的半径范围内拾取。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应该找到残骸的位置,以便找到设备。

录音机将所有记录的一切记录在驾驶舱中。除了飞行员之间的讨论外,它还记录自动计算机公告,无线电通讯,与机组人员的讨论以及向乘客的公告。开关和发动机的声音也由设备记录。

飞行员之间的私人对话也存储在黑匣子上-这就是为什么从数据保护的角度出发必须谨慎处理捕获的音频文件的原因。只能对讨论进行评估,以澄清事故或故障。因此,最长120分钟后将覆盖录音;较旧的设备仅

记录30分钟。从技术上讲,飞行员甚至可以停止或删除记录。但实际上,BFU的Friedemann说,飞行员没有利用该功能。不断增加的数据量,但是,当涉及到飞行记录器(黑匣子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时,飞行员将无法直接访问存储的文件。在较老的飞机上,他们需要在飞行前打开设备;在现代飞机上,它是自动的。

近年来,收集的数据量显着增加。“今天,这里记录了数百个,有时甚至数千个参数,” Friedemann说。这包括有关飞行路线,高度,飞机位置,速度,发动机和排气温度以及襟翼位置等信息。这些数据可帮助

专家调查事故或严重事故的原因,并减少潜在的错误来源。但是,调查人员并未完全重建一次飞行。Friedemann说:“我们不使用飞行模拟器或动画-我们可以从参数本身获取信息。”

全球只有少数专门机构能够评估黑匣子,而且并非每个机构都能检查各种模型。BFU可以评估西方和俄罗斯的设备。但是对于某些模型,不伦瑞克的专家必须求助于国外实验室以获取有关数据的帮助。Friedemann相信将来,视频设备将在驾驶舱中记录某些显示,并且定位器信号通过水的传输功率将得到改善。

顺便说一句,所谓的黑匣子实际上从未是黑的。颜色是预定的:鲜橙色。

}

“3·21”东航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前方指挥部了解到,“3·21”东航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详细情况在随后发布会上介绍。

经过6天全力搜救,“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6日晚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

事故现场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有机炸药成分

今天(3月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目前共确认120人身份 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

连日来,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出动220人组成29个勘查组,开展现场勘查、搜救和检验工作,共确认120人身份,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相关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 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位置较近的ELT

今天(3月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应急定位发射机(ELT)。

连续降雨导致搜寻现场淤泥堆积 清运工作已开始

目前,搜寻现场下起小雨。挖掘机对现场的淤泥进行清运,之后再通过人工方式,对淤泥当中的飞机残骸、碎片以及其他物证进行搜寻。

现场大量飞机残骸被挖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飞机撞击点附近淤积较深,作业比较困难。目前,撞击点附近区域正采用人机协同作业方式,多方救援力量合作将泥土运出去。

在搜救现场,大量的飞机残骸被挖出、整理,不断运送出来。

撞击点附近区域人机协作加紧搜寻 明后天或有连续降雨

记者在现场看到,飞机撞击点附近淤积较深,作业比较困难。目前,撞击点附近区域正采用人机协同作业方式,多方救援力量合作将土运出去。据了解,未来两天当地可能出现连续降雨,旁边的山坡有滑坡迹象,也给救援带来了难度。

伐木工人进入救援现场勘察地形、清理植被

记者在“3·21”东航飞行事故搜寻现场看到,今天(3月26日)进入救援现场的农场伐木人员正在勘察地形,他们负责清理植被,为救援创造更便利的条件。现场还能看到,救援人员腿部深深陷入淤泥中,脚踩进去很难出来。

搜救第六天 救援力量仍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进入第六天。雨后的核心区十分泥泞湿滑,武警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仍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大型机械在对核心区进行挖掘作业。

大型机械进场 武警消防合力开展搜救搜索行动

3月25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一道,继续展开搜救搜索工作。与此同时,大型机械也开始进行挖掘作业。

考虑到气温骤升和防疫需要,官兵们全都穿上了防护服进行作业。截至25日20时10分,在2万平方米的任务区域里,武警官兵共收集残骸碎片600余块。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也身穿防护服,全方位对失联者及第二部黑匣子进行搜寻,并对发现的飞机残骸、散落物品进行及时清运。

广西消防组织人员在核心区北面池塘执行排水作业,以便搜集池塘内物件。同时对核心区开展洗消任务,并沿飞机航线外围扩大搜索范围,继续发动专职队、网格员等对周边村屯进行搜寻。

记者直击 核心区不断发现新的大型构件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现场的专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后,发现现在战士们在黄土之中发现了更大的新的飞机构件,初步判断有可能是尾部的构件,这个发现非常关键。

东航:旅客名单属于受法律保护隐私 不属于主动公开范畴

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回应记者关于是否会公布旅客名单时表示,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范畴。我们认为,根据国内外惯例,是否公布应首先服从于旅客搜救和家属联络的紧迫需求,比如一些国际航班如果不公开很难联络到所有旅客家属。目前,东航已经第一时间向调查组提供完整旅客名单,已于24小时内与所有旅客家属取得了联系。关于这个问题,还要充分尊重乘客隐私和家属意愿,并且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网传“失事航班曾挂出紧急代码” 东航回应

今天(3月25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现场搜救等情况进行发布。

会上,东航回应网传“失事航班曾挂出紧急代码”说法: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机组人员没有挂出任何的紧急代码。

东航飞行事故已找到的黑匣子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确定时间

已找到的黑匣子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广西梧州持续强化事故现场疫情防控和消杀措施

广西梧州市在事故救援区域、重要道路通道、重点场所增设测温扫码检查点18个,对事故现场办公区等6个重点区域定时进行消杀,增设核酸检测点28个,对参与事故处置工作的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累计核酸检测9006人次,确保救援过程中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梧州市累计安排375名家属前往现场吊唁

梧州市组织500多名干部,成立援助工作专班,对旅客家属一对一提供援助服务,安排家属赴现场吊唁,组织心理专家团队对旅客家属开展心理辅导和安抚工作。已落实24家定点接待酒店和专用车辆120辆,累计安排375名家属前往现场开展吊唁活动。

已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 正开展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

在公安部专家团队现场统一指挥下,公安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查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构建起“前方勘查、后方检验”应急联动机制,实现物证提取、转运、鉴定工作无缝衔接。

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今天下午3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公安部、公安厅紧急向梧州调拨三批救援装备,包括微光夜视仪器、汽油发电机等救援装备。公安机关切实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秩序维护工作,共出动警力3000多人次重点布置设在12个重点部位和5个主要通道,实施四班三运转模式全面加强现场值守,确保救援现场安全有序。

“3·21”东航飞行事故发生后 梧州当地开辟直达现场救援绿色通道

事故发生后,梧州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紧急抽调20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和事故善后工作。事发现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如果按原有村道到达现场需要多走11公里。由于事发地点离高速公路旁边约2公里,现场决定从高速公路打开一个切口,开辟出了一条直达事故现场的救援绿色通道,确保救援力量及时到达核心现场。

善待遗体遗骸遗物 有序开展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

发布会上通报,本着尊重生命、尊重家属诉求的原则,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有序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并妥善做好遗体遗骸遗物的接收、转运、存放与保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失联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和心理辅导,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对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家属及时安排就医检查,并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

东航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未放弃找寻幸存者 已出动7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3·21”东航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总计出动7000余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一批搜寻救援设备。搜寻救助组工作人员还在逐一摸排事发区域附近摄像头和目击者,努力寻找进一步的线索,并在技术调查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虽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从未放弃找寻幸存者的努力。

“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已采用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

今天(3月25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现场搜救等情况进行发布。

发布会上通报,采用一批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将搜救工作与事故调查前期工作有机结合。在核心区域内,已采用一批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为网格式摸排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提供技术支撑。

核心区外围多处发现飞机残骸 消杀工作全面展开

今天(25日)“3·21”东航飞行事故救援现场搜救仍然在继续,搜索范围扩大。核心区外围多处发现飞机残骸,消杀工作全面展开。

唐国荣: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3·21”东航飞行事故核心区外围的消防救援总队帐篷里面。在我的身后有一个莫埌村方圆20公里卫星图。首先标红画圈的这个点就是本次失事客机核心区的救援位置。昨天晚上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也介绍了,在核心区范围15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长约一米的疑似飞机残骸,那么在今天我们也是得到了确认。这个疑似飞机残骸就是本次失事客机的一个残骸,是在这两个位置,距离这个核心区的范围大约是15公里。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在核心区50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小齿轮的飞机残骸,是一个圆形齿轮的飞机残骸图。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就在这个飞机残骸位置5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个飞机残骸,是一个圆柱体的飞机残骸,所以说现在对于失事客机的残骸搜救工作,随着这个面不断扩大和点的不断深入,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的。

唐国荣:这张图是消防提供的核心现场的一个救援图。今天这个图跟昨天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进入到核心区的搜救人员,还是专家,都穿上了这个白色防护服。这也是这几天随着救援深入,防疫要求、卫生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今天大家全部都穿上了白色防护服,进入到核心区。在核心区里大家可以看到有这样黄色的,还有白色的箱子,因为核心区里面各种飞机残骸比较多,所以大家用的都是这种箱子,搜救人员在发现了东西以后,会进行一个标记,然后放进箱子里抬出来。除了这个核心区以外,这些人员在离开核心区时,很多消杀人员在进行消杀,保证周边卫生安全状况是比较稳定的。

搜救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 不放弃救人的希望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现场,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处长胡国庆接受采访时表示采用生命探测仪及其他检测设备进行搜寻,不放弃救人的希望。

挖掘机进入搜寻现场 配合人力进行搜寻

总台记者在“3·21”东航飞行事故搜寻现场了解到:因当地气温温差大,有雨水又有高温,核心区搜救人员换上防护服,保证防疫工作;大型机械进入现场,为搜寻挖掘工作带来较大进展;继续飞机坠落核心区挖掘飞机残骸,对池塘进行排水作业,对现场执行洗消任务,沿飞机航线外围扩大搜索范围。

MU5735第二个黑匣子搜寻现场:核心搜索区域发现橙色碎片

记者从“3·21”东航飞行事故核心区搜救现场了解到,3月25日上午,搜救人员在搜寻现场发现新的橙色碎片,专家正在进行分析判断。

还未找到MU5735第二部黑匣子

记者刚刚从应急指挥部了解到,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救援现场正在抓紧搜寻。

此前,东航失事客机MU5735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已于3月23日找到,并送京译码。

图为东航失事客机MU5735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被发现。

搜集到的疑似飞机碎片有序摆放在核心区外部空地

现场搜集到的大大小小的疑似飞机碎片被堆放在核心现场外的一块空地上,包括今天下午发现的、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块飞机碎片。碎片被搜救人员挖掘出后会第一时间交给专家进行确认和登记,再开展后续工作。

民航局回应 东航失事客机机头为何垂直砸向地面

24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民航局回应了失事客机机头为何垂直砸向地面: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理清事实。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搜救以及保护现场和固定证据。在做好现场勘查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取证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包括封存整理相关记录和资料,组织开展目击证人访谈,并对收集到的各类证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有任何重大发现,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民航局:将按照规定邀请需要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相关要求,将事故信息通报发了国际民航组织及航空器设计制造国的调查机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当前阶段工作重点仍在搜寻救援,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待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邀请需要参与的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第一部黑匣子目前不排除存储单元损坏可能性

民航局通报,第一部黑匣子已于昨晚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预计今天的搜寻范围会比昨天扩大1.5倍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根据今天调派的力量和布置的作业时长,预计今天的搜寻范围会比昨天扩大1.5倍,截至今天16时,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已基本确定事故的主要撞击点

24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对事故现场搜索救援进展等情况进行发布。

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在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最深处大约20米。

“3·21”东航飞行事故发布会通报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

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和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目前,调查人员仍在现场继续开展现场勘查和重要残骸的取证工作,为下一步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基础性工作。

核心区救援人员从东向南继续搜索 并配合转运飞机大部件

据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介绍,今天总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搜索区域,由西侧改为从东向南,由山脚向山坡、山顶逐步推进。其间还完成了核心区域水坑的排水工作,并听从安排,配合转运刚刚搜到的大块飞机残骸。黄尚武还介绍,目前道路泥泞、天气湿冷是搜救的最大难点。

搜救核心区救援人员拖出飞机大部件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核心区救援人员拖出飞机大部件。

距核心区255米发现碎片散落区域

从昨天下午开始,消防人员从一个新的搜索区域发现了大量飞机残骸散落的碎片,这片区域与事故最核心的点位距离大概是255米,面积大约是2600平方米。救援人员发现残骸后,会将这些碎片封装到“物证封装袋”,然后再交给民航部门的专家来进行现场的鉴定。

救援人员扩大搜索范围 加紧搜救

今天,消防救援人员继续在飞机坠毁地点的周边区域寻找失联者和第二个黑匣子。救援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进一步扩大了搜索范围,在搜索中发现了部分飞机残骸和机上乘客的物品。

核心现场发现飞机引擎构件等重要残骸

“3·21”东航飞行事故的搜救工作进行中,在搜救区的核心现场,搜救人员发现飞机引擎构件等重要残骸。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全面展开 消防队员进行地毯式搜索

截至目前,“3·21”东航飞行事故尚未发现幸存人员,昨天失事飞机上两部黑匣子中的其中一部已被找到。现在距离事发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多,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第二个黑匣子的搜寻工作。

来自消防部门的搜救队员正在现场加紧搜寻,有300多名消防队员参与到搜寻任务中,大家分组进行地毯式搜索。

在山林中寻找黑匣子非常难,地面有很多的枯叶,覆盖物非常厚,现场坡陡路滑、杂草丛生,整个搜寻工作进展非常艰难,很多搜救队员都是手脚并用。

目前距离事故发生还没有超过72小时,搜救队员还携带有热成像仪寻找生命迹象,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决不放弃搜救的任何努力。

坠机搜救工作进行中 无人机与人工配合进行搜索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正在进行,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接受采访介绍搜救最新情况时表示,今天将从东边的搜索区域转移到西边,在搜索区域当中发现了一些飞机的残骸和物件。目前救援队伍的任务以搜救生命为主,使用了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进行表层搜索,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搜寻仪器的信号相对较弱,因此采用人工搜索和空中无人机搜索配合。

总台记者探访救援指挥部:技术专家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 协助网格式搜索

今天(24日)上午,总台记者从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第二个黑匣子也正在搜寻当中。记者看到,技术专家正在通过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标注现场物品和痕迹,协助开展搜救工作。

总台记者探访搜救核心区: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民航局专家现场制定方案

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3·21”东航飞行事故的第二个黑匣子进行搜寻。现场持续降雨,导致救援工作难度加大。救援人员不断扩大搜寻范围,对划分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目前,现场无法搜到黑匣子定位信号,搜救犬加入救援队伍。

当地持续降雨,搜救现场道路泥泞,出现少量积水,搜救难度加大。总台记者携带直播设备前往核心区。

今天上午,总台记者进入搜救核心区现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第二个黑匣子也正在搜寻当中,现场有多位民航局专家正在讨论和制定相关方案。此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被清理出来的飞机残骸,经过初步的分类和处理,之后将由专家进行评判。

不断扩大搜寻范围,搜救犬加入救援队伍

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3·21”东航飞行事故的第二个黑匣子进行搜寻。现场持续降雨,导致救援工作难度加大。救援人员不断扩大搜寻范围,对划分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目前,现场无法搜到黑匣子定位信号,搜救犬加入救援队伍。

扩大搜索半径范围,全力寻找第二个黑匣子

当地持续降雨,搜救现场道路泥泞,出现少量积水,搜救难度加大。现在救援人员以主要撞击点为中心,扩大搜索半径范围,组织开展拉网式搜寻,全力寻找第二个黑匣子。

核心区新修500多米进场便道 保障人员及物资运输畅通

受强降雨影响,事故核心区域形成了部分积水深坑,对搜救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保障人员及物资运输畅通,22日下午起,现场就开始修建500多米的进场便道,截至目前,新修道路已基本畅通。

三名飞行员职务为机长、副驾驶和观察员

“3·21”东航飞行事故中,三名飞行员的具体职务:机长、副驾驶,第三位副驾驶是观察员。

事发现场已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发布“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最新进展,据介绍,事发现场已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

其中一部黑匣子被送往北京修复译码

今天下午搜寻到的两部飞行记录器中的一部,经初步判断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已连夜发往北京。

330名消防救援人员开展搜寻 搜寻工作有一定难度

“3·21”东航飞行事故最新情况,330名消防救援人员主要对事故区域东面林区开展了搜寻,该区域杂草丛生,地势陡峭,加上雨势时大时小,泥泞难走,搜寻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现场扩大搜索范围 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寻搜救仍在进行中,目前现场正在扩大搜索范围,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总台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村民自发组织摩托车队运送救援物资,目前各类救援物资陆续抵达应急指挥部。

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正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截至目前已经搜寻到第一个黑匣子,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场搭帐篷用来搜集整理飞机残片,正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搜救现场仍在下雨。

救援人员冒雨继续展开搜救搜索工作

22日夜间开始的降雨,给“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和搜索工作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23日的短时强降雨造成工作一度暂缓。今天搜救人员主要任务依然是寻找幸存者和黑匣子。

现场搜救持续进行 道路受降雨影响出现滑坡

今天(23日),广西梧州出现了降雨,现场救援搜寻工作难度加大。总台记者了解到,受降雨影响,道路两旁的部分路段出现滑坡,部分飞机燃油顺雨水流入水沟,不断有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展开救援,现场开始消杀工作。

东航客机MU5735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

据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搜救人员消息,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

坠机现场搜寻范围超2万平方米 现场高低落差大

今早,受降雨影响MU5735搜救暂缓。总台记者通过对比图观察到,事故发生前,该区域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事故发生后,一片焦黑,土地裸露,有白色斑点。据介绍,要搜寻的范围初步估算超过2万平方米,且这只是一个平面的范围,现场高低落差很大,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受降雨影响MU5735搜救暂缓

今天凌晨开始,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现场下起了雨,大面积搜救工作暂缓。总台记者发现,坠机现场仍有燃油味。接下来,除了进一步搜寻失联人员和黑匣子外,还要进行排水作业。救援人员介绍,当地土壤吸水量大,坠机搜寻现场存在小规模滑坡可能,为现场救援增加不确定性。

东航:开展“一户一册一专班”的援助服务

东航: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组建100余名家属援助工作团队,有序开展家属援助工作。

目前对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 将全力搜集各方证据

中国民用航空局:本次事故飞机损毁严重,调查难度很大。鉴于调查工作刚刚开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还无法对于事故的原因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下一步调查组将全力以赴搜集各方证据,重点在事发现场飞行记录器的搜寻,并综合各方面信息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深入全面查明事故原因。

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 已联系到全部旅客家属

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

广西:做好抵梧旅客家属的接待衔接

广西:在梧州南站、西江机场、高速路出口设置接待工作点,做好抵梧旅客家属的接待衔接,并调配中大巴29辆和组织出租车接送旅客家属及专家。

东航客机坠毁事件详情公布 尚未发现幸存人员

民航局相关人员通报,东航MU5735航班于3月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 14时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14:20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23飞机雷达信号消失,后经核实,飞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境内坠毁。截至目前,搜救工作尚未发现幸存人员,公安部门已对现场进行了封锁管控。

机上共有旅客123名(无外籍旅客),机组人员9名(飞行员3名,乘务员5名,安全员1名)。截至目前,未发现机上幸存人员。事发飞机为2015年6月22日引进,截至事故发生时共飞行8986架次,总计18239小时。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经成立,今天晚上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办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位于搜救核心区了解到,失事客机有两个黑匣子,一个位于驾驶舱位置,一个在机尾记录各种数据,两个黑匣子都非常重要,全面搜寻工作仍在进行。

现场雨开始下大,如果未来继续出现强降雨,会使得核心区变得更加泥泞,加上70度左右的滑坡,飞机残骸会被覆盖,加大了搜寻难度。

黑匣子形状虽然为长方体,但是根据以往事故搜寻经验,很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规则的变形,所以现场救援力量对金属物都会仔细查看。

残骸抛撒面积巨大 甚至出现在山的背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跟随救援力量,在核心区了解到,MU5735坠机区果园和梯田被冲击成平地、水坑,大腿粗的竹子撕裂倒伏,一些树干完全断裂。救援核心区约半个足球场大,但飞机残骸的抛撒面积非常大,山的另一边甚至也发现飞机残骸,搜寻工作非常艰难。

救援现场正在寻找黑匣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前方获悉,梧州军分区命令藤县人武部出动民兵100名,于今天18时许在事发地域附近完成集结,对指定区域开展寻找失事飞机黑匣子任务。

随着夜幕降临,搜索难度进一步加大,进程相对缓慢,目前尚未发现失事飞机黑匣子。

核心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搜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事故核心现场介绍搜救最新情况,目前核心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搜救,救援人员与搜救犬努力寻找生命迹象,同时在全力搜寻失事客机黑匣子。

民航方面相关专家:山里地形复杂 目前只能依靠人力和无人机进行搜救

针对此次现场救援搜寻的特点和难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了民航方面的相关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盛汉霖表示,“因为飞机是坠在山里面,所以山里面这个地形比较复杂,大型的器械呢,也比较难以开展工作,所以目前只能靠人力和无人机来进行搜救。在搜救的时候,搜救人员和现场的群众(需要)保证残骸处在原始位置,同时的还要避免山火导致的残骸的损毁。”

目前,救援搜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寻找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黑匣子包含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仪。它记录了飞行期间,特别是事故前夕的详细信息资料。

新一批救援物资运抵藤县埌南镇莫埌小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前方了解到,新一批救援物资运抵藤县埌南镇莫埌小学,包括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食用物品。

国务院调查组指导救援善后事故原因调查 今晚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今天国务院调查组现场指导救援善后和事件原因调查,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一些部署。

今天晚间,国务院调查组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飞机黑匣子的重要性以及搜寻的方法,以及目前搜寻的最新进展。

我国高分卫星已对东航事故区域观测3次

事故发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及时安排高分三号卫星、高分四号卫星、高分一号02卫星于21日当晚和22日对事故区域观测共计3次,第一时间提供给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及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单位。后续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将根据事故情况和相关部门需求科学安排卫星进行成像,为事故救援和评估提供强有力支持。

事故地点有降雨 为救援增加难度

今天(3月22日)中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事故指挥部出发步行前往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村落。现场下起了小雨,天气预报这两天当地有中到大雨,这也为救援增加了一定难度。

发现失联人员钱包、身份证、银行卡等随身物品

在搜救的核心区域,救援人员发现了飞机残骸及失联人员的钱包、身份证、银行卡等随身物品。

其中一张写着“平安扣”字样的手稿,上面清晰可见“岁岁平安”等词语,让人泪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核心救援现场发回报道:挖掘机正在开路,方便专家组和搜救人员进出和运输。

工作人员对飞机残骸进行标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发回报道:在埌南镇莫埌村的山头,工作人员正在对飞机残骸进行标注。

总台记者进入空难核心救援现场

目前,各相关职能部门仍在紧张开展搜救工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

各种救援救灾物资运抵 供电、通信全力保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梧州应急部门了解到,后勤保障方面,藤县正组织清空5家酒店749间房安置失事飞机乘客家属,接待各级救援专家组。相关酒店已安排核酸采样人员对入住人员采样。保险公司安排人员协助处理保险事项。救援物资运达救援现场,含面包200斤、雨鞋200双、手电280只、铁铲100把、八宝粥90箱、矿泉水120箱、帐篷133顶、冲锋衣200件、折叠桌椅50套、雨衣550套、照明灯4台、充电宝550个、防护口罩2万只、通用手套500双、移动照明10套、消毒粉50千克、消毒液100瓶、消毒酒精200瓶、牛奶70箱。安排3辆应急电源车到事发点附近,调运6台应急发电机到现场。供电公司安排6人负责24小时应急值班,10多套大型移动照明设备已到现场。现场架设1台PTN传输设备,4台扩容传输PTN设备,20G上联传输带宽确保基站通信畅通,出动保障人员25人、11台卫星电话,3台综合保障车辆抵达现场,紧急调度9辆中型应急通信车及1辆卫星车、290个充电宝、100张应急手机卡,临时开通2处5G信号,全力保障现场救援所需。

总台记者直击:坠毁区域可见树木燃烧痕迹及飞机残骸

3月22日,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MU5735次航班坠毁区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看到山坡上的一些树木有燃烧过的痕迹,一些飞机的残骸也能够被识别。目前,应急、消防等多方力量仍在进行搜救工作。

总台记者直击:发现客机残骸和碎片 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总台记者直击: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藤县莫埌村获悉,抢险救援方面,现场发现了客机残骸和碎片,但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当地已经开通了无人机移动基站,该基站能够保证飞行200米以上,保持24小时驻空。医疗保障方面,梧州当地启用了一家定点医院,组建各专科队伍200多人做好应急救治准备。同时,梧州市民踊跃参加义务献血,为救援工作提供血液保障。

总台记者直击:雨衣帐篷等物资抵达临时应急指挥部

△总台记者直击:雨衣帐篷等物资抵达临时应急指挥部

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3月22日凌晨3点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看到,一台装载着雨衣、雨鞋和帐篷的物资车已经抵达了莫埌小学,目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搬运工作。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在22日当天藤县会有新的一轮降温降雨过程,当地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总台记者直击:应急指挥部现场启用无人机参与救援

△总台记者直击:应急指挥部现场启用无人机参与救援

3月22日凌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仍然灯火通明,各相关职能部门正连夜开展搜救工作。记者看到,应急指挥部现场启用了无人机参与救援,该无人机具备夜视、红外功能,可以在夜间进行拍摄。航拍画面能够为现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参考。

总台记者直击:搜救人员正在事故核心现场连夜搜救

△总台记者直击:搜救人员正在事故核心现场连夜搜救

3月22日凌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来到了距离事故核心现场二三十米的地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已在现场警戒。通过山上的灯光能够看到,搜救人员正在连夜进行搜救工作。

总台记者直击:高速公路单向封闭 用于现场指挥调度

△总台记者直击:高速公路单向封闭

3月22日凌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来到了位于事发地点约2公里的现场,当地救援指挥部已经将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单向封闭,用于现场指挥调度。目前,现场救援仍在进行当中,面临照度不够、通信不够通畅等多重困难。

总台记者直击:各方力量连夜搜救 现场救护点医护人员随时待命

△总台记者直击:现场救护点医护人员随时待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莫埌村的一处山脚下(距离客机坠毁事发点约1公里)看到,为了保障救援通道畅通,现场进行了交通管制。目前,由客机引发的山火已经被扑灭,救援力量在全力搜救中。

10名失事飞机乘客家属正赶往梧州

截至目前,70多名专家、30名直升机医护组工作人员已抵达梧州,10名家属正赶往梧州。

总台记者直击:苍硕高速往南宁方向开辟通道 便于救援车辆以及人员进出

△总台记者直击:苍硕高速往南宁方向开辟通道 便于救援车辆以及人员进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市埌南镇莫埌村一座山林的附近看到,救援工作仍然在非常紧张的进行中。在苍硕高速从苍梧往南宁方向的高速路上已经开出了一个口子,便于救援车辆以及人员进出。已有很多救援物资进去。

民航局工作组抵达广西梧州开展工作

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民航局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记者从国家民航局获悉,工作组已于21日晚抵达梧州,并迅速开展工作,指导协助当地现场救援、善后处置等。

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一批队伍集结 赶往事故核心现场

△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一批队伍集结 赶往事故核心现场

21日晚,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一批队伍集结,赶往事故核心现场。

总台记者直击 多方救援力量抵达藤县律村

△总台记者在藤县律村发回现场采访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已抵达距离事发现场约四五公里的藤县律村,这里有一条进出事发现场的主要通道。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进入事发现场主要通道比较狭窄,很多非迫切参与救援的力量集结在律村外,避免造成道路拥堵。

东航工作组已抵达广西梧州

据中国民航报消息,3月21日20点,东航专项工作组已经随MU799航班,抵达广西梧州。

南部战区组织兵力赶赴东航坠机现场救援 多支部队随时准备支援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一架东航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后,南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梧州军分区、武警梧州支队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陆军某陆航旅、某合成旅、某空中突击旅,空军某运搜旅,武警驻事发地周边力量等迅速完成备勤,随时准备支援。

总台记者直击 多方救援力量抵达藤县律村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已抵达距离事发现场约四五公里的藤县律村,这里有一条进出事发现场的主要通道。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进入事发现场主要通道比较狭窄,很多非迫切参与救援的力量集结在律村外,避免造成道路拥堵。

总台记者救援指挥部直击:目前还未得到失联人员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埌南镇莫埌村设立的临时指挥部看到,消防车、警车、救护车都在门口集结,据救护人员介绍,他们下午四点左右抵达现场等待,目前还没有得到失联人员消息。

事故地点三面环山 进入山坳只有一条小路

据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欧灵介绍,客机失事地点是三面环山的山坳,现场没有通电,进入山坳只有一条小路,大型救援装备上不去。

消防无人机航拍坠机救援现场

救援现场,消防救援人员搭建卫星通信便携站,同时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景拍摄,为搜救提供图传方位信息。消防无人机航拍坠机救援现场画面↓↓↓

东航空难:失事航班没有外籍乘客

记者从中国东航方面获悉,失事航班上没有外籍乘客。

根据离港信息,目前东航失事航班的123名乘客,经初步核实没有外国人,后续还会根据相关信息进一步做好核实工作。

部分失事机组成员家属已抵达东航云南分公司

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获悉,目前东航失事机组的部分家属已经到达中国东航的云南分公司,机组家庭援助组正在处理后续事宜。

相关部门需注意夜间降温降雨天气对救援的不利影响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服务中心获悉,冷空气前锋预计今晚(21日)后半夜开始影响广西藤县,受其影响,今晚后半夜开始藤县将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对救援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东航空难:广西梧州民兵抵达现场展开救援

截至17时,藤县人武部和龙圩区人武部官兵和应急民兵,配合当地应急救援力量已对飞机失事地点周边完成搜救和现场保护,搭建临时指挥所2个;并配合当地医护队伍,开展医疗救护、场所消毒等工作。

广西第一批消防救援117人已到达梧州坠机现场,已在现场成立搜救前线指挥部。目前,广西消防已抽调650人,分三个方向赶赴现场开展搜救工作。

目前,已经找到了失事飞机的部分残骸和碎片。

广东已派出专家组前往藤县开展紧急医学救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目前广东组织4名专家已出发,驱车赶赴广西梧州藤县支援。4名专家分别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2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1人。

东航停飞全部737-800客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中国东航方面获悉,事故发生后,东方航空目前已经将该公司所有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空中的航班落地后不再执行航班。

广西已派出专家组前往藤县开展紧急医学救援

由广西卫生健康委领导带队,组织12名重症、烧伤、骨外科专家赶赴藤县支援。

目前,梧州市卫健委已派出80多名医护人员、36部救护车赶到现场,在现场设立救护点,安排好一、二线救治医院,设立快速通道,并准备血液以及各类抢救物资和设备。

广西各地首批心理专家50余人正在陆续赶往现场。

记者从东航方面获悉,中国东航派出的工作组今晚18时将执飞MU799次航班飞抵广西梧州,同时成立了各个小组正在处理后续事宜。

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后,立即调派23辆消防车、117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救援,首战力量已抵达失事现场展开救援。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勤指挥部赶赴现场,调派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贺州、来宾、河池支队538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增援。

记者从广西藤县应急管理局获悉,目前东航客机坠毁引发的森林火灾已经被扑灭。各路救援力量正在紧张投入抢救。

中国东航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并已开通应急援助电话:。

记者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了解到,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驻广西桂林、南宁队伍138名消防救援人员正赶赴救援,目前正在机动途中。

另外,森林消防局派出广东肇庆、广西桂林驻防队伍共450人正赶赴现场。广东肇庆队伍300人预计18时30分到达,广西桂林队伍150人预计22时到达。

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

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记者从广西应急管理厅获悉,一架东航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并引发山火。目前救援队伍已经集结正在靠近,伤亡情况未明。

来源 | 央视新闻、新华社、广西消防微博

编辑 | 管金铭、孙玥、刘晓婧


}

操作方法坐飞机必须关机,不能开飞行模式。依据民用航空飞行标准治理条例的规定,在飞机内违规使用电脑和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将可能被处以2000元的罚款,具备飞行模式的各种手机也在禁用之列。手机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主要昰在起飞和降落阶段,此时,手机开机后会搜查信号,而手机使用的频率和飞机与塔台联系的电磁波频率有一段昰相近甚至叠加的,可能被当做昰塔台发来的操作信号,造成误操作。比如在下降时,塔台要求飞机回旋或上升,因为其下方还有架飞机,但此时有手机电磁波信号进来,影响或叠加在飞机操作信号上,使操纵室接收到的操作信号变成下降,这样可能就会发生重大事故。虽然飞机上的工作人员不昰多么的严格检查一下你的手机昰否关机,但昰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我们要负起责任来。坐飞机需要遵守的规则很多,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肯定要严格遵守。除了坐飞机必须关机之外,违禁品要了解一下。所谓的违禁品,很多都昰易燃易爆,液体累的。飞机上的要求要比火车要严格的多,连水都不能带上去,大于250毫升的液体也不能带上去,所以,假如你昰带着牙膏洗面奶,肯定要带小于250毫升的,不然的话就都给机场人员做贡献了,包括管制刀具什么的,这些都不能带。还有就昰一个比较简单忽略的东西就昰充电宝,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但昰容量有限,也就昰你的充电宝容电量不能太大了,飞机上规定充电宝的容电量都不能大于1万毫安,现在很多大的充电宝有2万的,价格也比较贵,所以坐飞机的朋友要提前安排,假如到了机场再后悔也没方法了,只能送给机场工作人员,或者找个快递寄回家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设备信息查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